山西春节元宵节民俗文化大全
山西非遗年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山西非遗年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df9e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5.png)
山西非遗年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其中,山西非遗年俗作为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这些传统的年俗活动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山西人民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山西非遗年俗包括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各自的特色活动。
例如,在春节期间,山西人民会腾笼放鸟、贴门神、挂灯笼、包饺子等,以表达对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而在元宵节时,人们则会放孔明灯、猜灯谜、舞狮子等,参与各种欢乐的活动。
山西非遗年俗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更是一种生动的文化传承和社会交流的方式。
通过这些年俗活动,人们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
同时,这些年俗活动也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它们成为山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山西非遗年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剧,许多年俗活动逐渐式微,甚至濒临失传。
因此,保护和传承山西非遗年俗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
只有通过积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总之,山西非遗年俗是山西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山西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山西非遗年俗,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山西非遗年俗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也是对中华文化宝库的负责和尊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山西非遗年俗的重要性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山西非遗年俗的介绍、意义以及传承与发展情况。
结论部分对山西非遗年俗的特点进行总结,并讨论了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展望。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https://img.taocdn.com/s3/m/84765e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6.png)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
那么山西大同有哪些春季风俗习惯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大同的春节的习俗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
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
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
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
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
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
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
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
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春节其他地方的习俗天津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的节日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57e8c3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1.png)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是山西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以下是大同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 春节:大同人过春节时,会贴春联、挂红灯笼,家家户户会扫尘、打扫卫生,然后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放鞭炮迎接新年到来。
期间,人们还会互相拜年,给长辈送上新年祝福和红包。
2. 元宵节:在元宵节晚上,大同市区的街道会举办花灯游行,各种造型各异的彩灯在灯谜、龙舞、舞狮等表演的烘托下,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观赏。
同时,人们还会吃汤圆、猜灯谜,喜庆地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3. 清明节:大同人在清明节会到坟墓扫墓、祭祖,同时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外出郊游、欣赏春景。
4. 端午节:大同人过端午节时,会包粽子、赛龙舟,同时还有一项独特的传统活动,即攀踏蒿山。
人们会集体攀登当地的蒿山,以祈求安康和吉祥。
5. 中秋节:大同人过中秋节时,会赏月、吃月饼,并进行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例如赏月晚会和民间艺术表演。
同时,人们还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并与亲友分享团圆的喜悦。
以上是大同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反映了当地人
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这些活动也成为了人们团聚、传承文化、弘扬民俗的重要方式。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19bc9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e.png)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方。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山西省则有许多特色的春节传统习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山西省春节的特色传统习俗。
1. 办年画在山西省,春节前夕,人们会办年画活动。
年画是一种寓意美好的绘画作品,常常用来贴在家中的墙壁上,希望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办年画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们一起动手准备年画材料,并在一张大纸上用彩色画笔绘制吉祥的图案。
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山西的文化传统。
2. 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山西省也不例外。
在春节来临之际,山西人民会准备一对春联,一个贴在大门上,一个贴在室内。
春联是由一对对对仗工整的对联组成的,用红纸书写,内容多与幸福、吉祥相关。
贴春联的目的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同时,贴春联也是一种美化家居环境的方式。
3. 发红包发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习俗在山西省也深受人们喜爱。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作为对晚辈的祝福和厚爱。
红包里通常装有一定金额的钱,象征着送红包的人的心意和祝福。
对于接收红包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经济收入,更是一种长辈的关爱和祝福。
发红包的行为在家庭中也有助于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4. 舞狮舞狮是山西省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
舞狮表演通常由一组人扮演狮子形象,穿着狮子舞服,配合鼓乐和音乐表演一系列动作。
舞狮表演形象生动、热闹,能够吸引观众和游客的目光。
这是一个带有浓厚喜庆气氛的活动,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顺利、吉祥。
5. 守夜春节的最后一个晚上,即除夕夜,山西人民有习俗守夜。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在家中团聚,一起吃团年饭,辞旧迎新。
守夜的传统意义在于守护家人的平安和祥和。
到了午夜时分,家人会一起去庙宇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开始。
守夜活动也加强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以上所提到的山西省的春节特色传统习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个地方还会有自己独特的习俗。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b6fbc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5.png)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在中国,过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过年传统习俗。
本文将介绍一些山西省过年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过年时的一项重要习俗,它是用红纸写上祝福的话语,粘贴在门框上。
在山西省,贴春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通常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写下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的话语,然后将春联贴在家门口。
这个习俗象征着对新年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
二、包饺子包饺子是山西省过年期间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在除夕夜,家人齐聚一堂,一起包饺子。
饺子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寓意着团圆和祈福。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家人们会相互交流、互相祝福,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三、放鞭炮放鞭炮也是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人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除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每到除夕夜,人们会放鞭炮,炮声震耳欲聋。
这一习俗被广泛认为能够给新年带来好运和祝福。
四、走亲访友走亲访友是中国过年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山西省也是如此。
在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带着贺年礼品,拜访长辈和亲朋好友。
这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祝福的方式,也是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良机。
五、看舞狮舞狮表演是山西省过年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正月初一,人们会聚集在街头巷尾观看舞狮表演。
舞狮表演以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展示,狮子在鼓乐的伴奏下威武而优雅地舞动,给人以喜庆祥和的感觉。
六、逛庙会庙会是中国过年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也是山西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年初一和初二,人们会慕名前往各地的庙会,品尝美食,观赏表演,购买年货和手工艺品。
庙会的热闹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总结山西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过年传统习俗独具特色。
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走亲访友、看舞狮和逛庙会等习俗丰富多样,既带给人们喜庆祥和的氛围,也传承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这些传统习俗让人们在新年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家的温暖。
山西各地过年风俗
![山西各地过年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c9ec88880b1c59eef9c7b4a8.png)
山西各地过年风俗山西各地过年风俗山西介绍山西分为晋北、晋中、晋南、晋西、晋东南五大文化亚区,各地区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涵深邃。
晋北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冲突交融之地,农耕与游牧在这里碰撞汇聚,春节民俗呈现出一种“混搭风”。
晋中是农商文化区,明清晋商成为称雄全国的商帮,商业经济的繁荣为春节民俗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晋中春节期间有热闹的社火表演,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兼具北方的雄奇豪放和南方的柔和细丽,具有贯通南北之大气。
晋南为古河东地区,古老的神话传说、原始的祭祀崇拜、神秘的傩舞表演在这里延续。
晋西吕梁山区道教文化盛行,柳林县元宵节的“盘子会”,临县、方山各县的伞头秧歌就是此种文化的艺术展演。
晋东南为古上党地区,它位于巍巍太行山脉,培育出了古老神奇的社火艺术,春节里以祈求各路神灵为中心的迎神赛社活动在村落乡镇上演。
晋北春节民俗晋北主要指山西北部一带地区,处于桑干河、滹沱河和黄河流域的交错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间隙分布。
现在行政区划具体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共包括29个县区。
晋北地处边塞要地,历史积淀深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长期以来形成了农耕、游牧、边塞、军事、佛教相互交融、包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晋北社火体现了独特的“古军事”文化特征,如朔州“踢鼓秧歌”,它源于武术竞技中的“太祖洪拳”,108人扮作梁山好汉除恶扬善。
其中一幕是这样的:李逵从城楼上跳下,打开城门,救出众好汉,梁山众英雄甩膀亮势,踢一脚立势刚强,打一拳七步难防。
再如火流星,亦称“耍火炭”“火蛋舞”。
流星技艺由原始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成,它由舞者将一根绳索横放于颈后,手握绳中央,绳头两端各系彩珠或小碗状的铁丝笼头,内装木炭或棉絮浸油后点燃,舞起来像两个火球在夜空中旋转飞舞,故称“火流星”。
白天耍时,碗内盛水,双碗在空中飞旋而滴水不漏,称为“水流星”。
晋北春节民俗还有着鲜明的佛教文化色彩,如腊八节传说、打冰人习俗等。
山西的元宵节风俗
![山西的元宵节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4b12840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5.png)
山西的元宵节风俗山西元宵节风俗:1、歌舞庆元:提前于元宵节期间举办歌舞汇演,让人们感受庆元节的气氛,包括各种歌舞、乐器演奏等;也有不少地方举办宣传性质的晚会,传播元宵节文化。
2、打灯笼:元宵节打灯笼饱含着浓浓的文化内涵,来自不同地域的民俗艺术融合到一起,千变万化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气氛。
3、登龙舟:山西元宵节期间特别热衷于登龙舟,大小镇镇和乡乡都有舟赛活动,一般节前一周才开始,元宵节当天是最烈烈的竞技现场。
4、放烟花爆竹:元宵节也是放烟花爆竹的日子,从晚上到天黑,如真如夜,满天的烟花烟火在万众瞩目中,尽情绽放,充满浪漫色彩,显得很壮观。
5、走灯:元宵节当天,传统礼仪走灯民俗活动开始上演,灯光明亮,红黄绿各色的试衣灯,花金银灯装饰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更加添彩了欢乐。
6、品团圆饭:团圆饭又叫月饼,是傩习家庭团圆的一种食物,每家每户要在元宵节晚上坐在一起品尝团圆,也有很多习俗来庆祝这一节日,这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之一。
7、逛桥:元宵节,很多小伙伴会要一起去逛桥,民间有“见月要过桥”的说法,有的桥上还会有不少的攤販,有吃的有玩的,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8、捕鱼观灯:元宵节时有一项民俗习俗,叫做“捕鱼观灯”的活动,就是在元宵夜晚,到河边,把光线的灯放在河底,以利鱼亮,然后就可以捕抓鱼儿了,乐趣无限。
9、猜灯谜:元宵节一般人们会在晚上玩灯谜游戏,灯谜是古城中最流行的家庭休闲游戏,由一对对对话式的灯谜句子组成,猜出题意的答案,并为正确的答案增添奖励,融汇文化艺术传统,此艺术无处不在。
10、赏鱼子灯: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把家里的鱼子灯拿出来,赏赐于客人,又有些地方一般禁止在这一天摘剪花草,拿出去卖消香,而是把它拿出来放置在家中,以表达诚恳慰问之意。
元宵节是中国家乡年俗中最为传统习俗的节日之一,山西也是节日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
山西元宵节的传统风俗源远流长,覆盖着丰富而博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宛如星海绵绵,每年一度的元宵节都会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俗气氛,可以说元宵节给山西的年俗活动增加了不少神采。
山西的春节习俗
![山西的春节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b2bb7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f.png)
山西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中国的各个省份,春节都有各自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山西省的春节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贴春联春节前夕,山西的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
春联是由对联组成的,对联上写有吉祥的祝福语。
这些对联通常由家中的长辈或有文化修养的人书写。
贴春联是为了祈求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
二、放鞭炮在山西,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喜庆的活动之一。
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人们会点燃鞭炮,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传统上,人们相信鞭炮声可以驱逐恶魔和灾祸,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三、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也是山西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
在舞龙舞狮表演中,人们穿上龙和狮子舞蹈服装,舞动身体和嘴巴,以模拟龙和狮子的动作。
这个活动象征着吉祥和祝福,并吸引了很多观众。
四、祭拜祖先在春节期间,山西人也会祭拜祖先。
他们会给已故的祖先上香,摆放丰盛的食物和饮品,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佑。
这是一种传统的尊敬和感恩的方式,也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活动之一。
五、吃饺子在山西,吃饺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人们通常会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
吃饺子也象征着将过去的一年的不幸遗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迎接好运。
六、赏花灯山西的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公园或街道上赏花灯。
花灯是由彩纸、竹子等制作而成,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如龙、兔、花等。
夜晚时分,灯光闪烁,营造出浪漫而华丽的氛围,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总结:山西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祭拜祖先、吃饺子和赏花灯等活动都是家人团聚、祈求好运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习俗和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喜悦。
无论在山西还是其他地方,春节的习俗都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让我们牢记这些传统,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共同迎接辞旧迎新的时刻。
山西民俗_精品文档
![山西民俗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c70160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png)
山西民俗山西每个角落,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那么在这天他们会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呢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山西各地春节习俗,希望大家喜欢!山西各地春节习俗一、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
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
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
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
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
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二、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
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
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
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
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
山西元宵节习俗是什么
![山西元宵节习俗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39904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d.png)
山西元宵节习俗是什么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山西元宵节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山西元宵节习俗元宵农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
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
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欢度佳节。
深宫皇室,大家闺秀也可上街看观灯游玩。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灸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轻圆绝胜鸡头肉,涌腻偏宜蟹眼汤”。
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难怪此物历经千年,风行不衰。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
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采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挂起,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生肖,有谜语猜谜的,有宫灯的,有现代电器的,也是歌颂现代人新生活的,飞机,火箭,飞船的,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
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
“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国若狂”。
(明间乔元《闽书》)。
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老乐曲,有八音会,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
办大型灯展。
各单位都想声,光,色俱全的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
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传说的,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山西民俗文化
![山西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75fea09b0717fd5370cdc4f.png)
8.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 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 画。
9.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 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2.山西民间社火 山西民间社火是中国传统大年—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其由来已久、源自上古时期人们 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 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 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3.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代,兴盛于隋唐。相传公元六一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战 刘武周部将尉迟恭,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一举大获全胜,继而便流传于民间,用于喜庆典礼、集 会、社火、迎神祛邪。
山西民俗文化
———————————————————————————————— 作者: ———————————————————————————————— 日期:
山西十大民俗风情
1.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 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一套 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成熟的程序。
6.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炕画内容丰富,从风 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
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 年的历史了。
7.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 清晰,有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 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https://img.taocdn.com/s3/m/c6397f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0.png)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
在山西省,春节习俗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年夜饭和拜年等传统活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年夜饭和拜年等内容。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它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富裕。
山西省的年夜饭通常是由全家人一起准备,并在除夕之夜共同享用。
年夜饭的菜肴丰盛多样,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1. 鱼:在山西的年夜饭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因为“年年有余”与“鱼”在汉语中谐音,所以鱼被视为带来好运和财富的象征。
2. 饺子:饺子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山西的饺子制作精细,皮薄馅嫩,吃起来鲜美可口。
吃饺子的习俗源于民间传说的“年兽”。
相传年兽在除夕的时候出现,喜欢吃人,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和吵闹声,于是便用面皮包裹饺子馅,在饺子上蘸酱油吃,象征着赶走邪恶,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3. 年糕:年糕是山西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
年糕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形状长条状,象征着“年年高升”。
人们相信吃年糕能够带来生活的安定和事业的顺利。
二、拜年在山西省,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人们会穿着整齐,带上祝福的话语走访亲朋好友,互相交流问候,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 给长辈拜年:年长者在家庭中被视为权威和维系家庭纽带的人,因此给长辈拜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
年轻人会提前准备好贺年卡或小礼物,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亲友拜年:除了给长辈拜年之外,人们也会去亲友家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
在拜年时,人们会交换红包,里面装着一些象征财富和吉祥的钱。
这是一种表达关爱和祝福的方式。
3. 对联和春联:在拜年期间,人们习惯在门框上贴春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春联通常由对联组成,对联的字数相等,内容均寓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未来。
春联的字体和颜色也需要选取得当,使得整个门框显得更加喜庆和热闹。
总结:山西省的春节习俗中,年夜饭和拜年是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地传承!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地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f137e2d5c8d376eeaeaa312f.png)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的传承!1闹花灯——山西老乡俱乐部闹花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
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
2闹红火——山西老乡俱乐部闹红火闹红火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山西各地,闹红火的形式不大相同,相同之处是都在正月十五闹。
有些,是从正月十四闹到正月十六的,也有从正月十五闹到十七的,还有光在正月十五晚上闹的。
3放烟火——山西老乡俱乐部放烟火烟火,是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
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
4高跷——山西老乡俱乐部高跷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5跑旱船——山西老乡俱乐部跑旱船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6跑竹马——山西老乡俱乐部跑竹马跑竹马是风行于山西农村、城市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形式,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
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7小车舞——山西老乡俱乐部小车舞小车舞,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各地,是比较普遍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之一,一般在旧历正月十五左右闹“红火”时表演,也有在其它时序节令中表演。
8挑椅舞——山西老乡俱乐部挑椅舞挑椅舞,是流行在孝义县西泉镇一带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蹈。
相传,这种舞蹈的出处,源流传于清代“蠢厮戏妻”的民间故事。
9狮子舞——山西老乡俱乐部狮子舞在三晋大地上,狮子舞渊源很深,大约在东汉末年的民间就有狮子舞了。
山西十大民俗简介
![山西十大民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b6221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7.png)
山西十大民俗简介哎,说起咱山西,那可是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地界儿,光是想想那些个传统习俗,心里头就热乎得跟喝了壶老陈醋似的。
今天,咱就来聊聊山西那十大民俗,不带拐弯抹角的,直接上手!头一个得提咱的“闹社火”。
一到过年过节,村里村外,那红火劲儿,啧啧,简直了!大伙儿穿上花花绿绿的衣裳,敲锣打鼓,舞龙耍狮,那场面,热闹得跟炸了锅似的。
小孩子们更是兴奋得不得了,跟着队伍后面跑,生怕错过啥好玩的。
这社火啊,不仅喜庆,还寓意着驱邪避害,迎祥纳福,咱山西人对这老传统,那可是情有独钟。
再来说说“剪纸艺术”。
山西的剪纸,那可是一绝!大娘大婶们,巧手一挥,红纸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窗花、喜字、小动物。
贴在家里,既美观又吉利,感觉整个家都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剪纸里头的花样儿,多得数不清,每一种都蕴含着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提到吃,咱山西的“面食文化”那是绕不过去的。
刀削面、栲栳栳、猫耳朵……光听名字就让人流口水。
这些面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东西,更是山西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就说那刀削面吧,师傅们站在锅边,一手持刀,一手托面,嗖嗖嗖,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面条就飞进了滚烫的锅里,那手艺,简直是绝了!还有啊,山西的“晋商文化”也是不得不提的。
想当年,晋商们走南闯北,诚信经营,赚下了金山银山,还留下了那么多精美的宅院和商铺。
走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里,看着那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商贾们谈笑风生的声音,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底蕴。
说到婚嫁习俗,山西的“迎亲送嫁”也是别具一格。
新郎新娘穿上大红衣裳,骑上高头大马,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奔向幸福的彼岸。
这一路上,鞭炮声声,笑声连连,充满了喜庆和祝福。
到了晚上,还有“闹洞房”的习俗,亲朋好友们变着法儿地逗乐新人,让婚礼的气氛更加热烈和欢快。
除了这些,山西还有“中秋赏月”、“端午包粽”、“清明祭祖”等等好多好多的民俗活动。
每一个节日,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山西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山西地方风俗
![山西地方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ea2544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0.png)
山西地方风俗
1.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间社火
山西民间社火是中国传统大年—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其由来已久、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山西春节的祈福仪式
![山西春节的祈福仪式](https://img.taocdn.com/s3/m/cff4d4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9.png)
山西春节的祈福仪式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山西,春节更是有着独特的祈福仪式。
这些仪式寄托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并希望能够在神灵的保佑下,度过一个平安、幸福的新年。
一、燃放鞭炮春节的祈福仪式常常从燃放鞭炮开始。
在山西的传统习俗中,人们相信鞭炮声能够驱走厄运、祛除邪气,为新年带来吉祥、幸福的气息。
因此,每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点燃鞭炮,炸响喜庆的声音。
这个仪式象征着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和美好的开始。
二、祭拜祖先在山西,祭拜祖先也是春节祈福仪式的重要环节。
家人们会整理家庭祖先的神龛,摆上各种食品、水果以及烛炬等供品,然后全家人一起跪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祭拜祖先的仪式中,人们也会祈求祖先的保佑,希望家庭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三、元宵灯会元宵节是中国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日子。
在山西,人们会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为新年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这个仪式常常在廊桥、庙宇、街道上举行,人们会点亮各种形状的灯笼,如花灯、彩灯、舞鼓灯等,把整个城市点亮成一片璀璨的夜景。
人们在灯下共同观赏、品尝元宵,祈愿新年能够驱散黑暗,迎来光明和希望。
四、舞狮表演舞狮表演是山西春节祈福仪式中的一项传统活动。
狮子被认为是神兽,具有驱邪辟邪的作用。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请专门的表演队伍,穿上华丽的狮子服装,扮演狮子表演舞蹈,以求带来好运和吉祥。
舞狮表演中,鼓乐喧天,舞者以狮子的形态跳跃、翻滚,显示出勇猛、灵活的特性,寓意着新年的到来将会充满活力和希望。
五、守岁放焰火山西人民认为,守岁是一种祈福的方式,也是追求长寿和福寿绵长的象征。
在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守夜直至午夜,然后放烟花和焰火来庆贺新年的来临。
烟花和焰火绚丽多彩的色彩引发了人们的惊喜和欢欣,同时也被看作是对祝福和幸福的一种表达。
在焰火升腾的瞬间,人们期待着新年拥有火红般的热情和好运,迎接一个光明璀璨的未来。
总结山西春节的祈福仪式是人们表达对新年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
山西民俗文化内容
![山西民俗文化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25bbe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7.png)
山西民俗文化内容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山西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习俗、传统服饰等方面,下面将就山西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介绍。
1.传统节日山西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山西人过年的重要时刻。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祀祖先、贴门神、放鞭炮、舞狮子等传统活动。
中秋节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也是团圆的象征,山西人会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此外,山西还有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2.民间艺术山西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皮影戏、山西剪纸、山西绣球等。
皮影戏是山西著名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在半透明的皮影上绘制形状,然后用煤油灯光照射,形成动态影像。
山西剪纸则是以纸张为材料,利用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多用于装饰和庆祝活动。
山西绣球是山西省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通过绣制各种花纹和图案,制作成球状的装饰品。
3.民间习俗山西的民间习俗以守岁、颂春、拜年等为主要内容。
守岁是指在除夕夜家人团聚一起守夜,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此期间,家人会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颂春是指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的时间里,人们祭拜祖先,祈求新一年的好运和丰收。
拜年则是指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
此外,山西还有各种婚俗、葬礼习俗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惯。
4.传统服饰山西的传统服饰以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样式独特。
男子常穿长袍、马褂、褶裙等,女子则喜欢穿旗袍、对襟上衣、裙子等。
山西的传统服饰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采用刺绣、缎带、玉饰等来点缀。
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又各具特色,反映了山西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山西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山西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种民俗文化既是山西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村的风土人情有何特色
![山西村的风土人情有何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9cf9e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d.png)
山西村的风土人情有何特色关键信息项:1、传统节日庆祝方式名称时间特色活动2、特色美食种类制作方法口味特点3、民间艺术形式类型表演特点传承情况4、建筑风格房屋特点布局建筑材料5、社交礼仪见面礼宴请礼送礼习俗6、方言特点发音常用词汇语法结构7、服饰特色款式颜色装饰元素11 传统节日庆祝方式111 山西村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会提前进行大扫除,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和精美的窗花。
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其中必有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互相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112 元宵节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村里会举办热闹的花灯展。
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灯挂满街头巷尾,有生肖灯、神话故事灯等。
人们还会猜灯谜,猜对者可获得小礼品。
此外,还有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锣鼓声中,龙狮翻腾跳跃,场面十分壮观。
113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村民们会包粽子,粽子多以糯米为原料,内馅有红枣、豆沙等。
同时,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各队选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12 特色美食121 山西村的美食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刀削面。
刀削面的制作全凭手工,师傅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快速将面削入锅中。
面条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口感爽滑有劲道。
臊子通常有肉酱、西红柿鸡蛋等多种选择,味道浓郁。
122 过油肉也是当地的名菜之一。
选用新鲜的里脊肉,切片后用蛋清、淀粉等腌制,再经过油炸和炒制而成。
菜品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气扑鼻。
123 还有平遥牛肉,其制作工艺独特,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醇香可口。
13 民间艺术形式131 山西村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如剪纸。
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就能在纸上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造型生动,寓意吉祥。
132 威风锣鼓是一种极具气势的表演形式。
锣鼓手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锣鼓乐器,敲打出激昂的节奏,声音震天动地,充分展现了山西村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248469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8.png)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
山西过年的特有风俗包括:
1. 蒸花馍:在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一方面是用来
祭祖,另一方面则是要待客,也让家里的人有可吃,有可看。
花馍的
形状有枣山、富贵发祥等,非常有寓意。
2. 守岁:在除夕之夜,大家围炉叙旧,等待新年的到来,要吃水饺或
者长面,据说吃完了还不能睡觉,要守岁。
3. 拜年:正月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致问候。
有些山西
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4. 放鞭炮: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来驱邪避祟,欢庆新年的到来。
5. 吃饺子:山西人非常喜欢吃饺子,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待客,同时饺子里面还会放入钱币。
6. 山西炕头年画:炕头年画是山西特有的年画形式,可以用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
此外,山西民间演出活动还有舞龙、耍狮、打鼓、吹唢呐、跑旱船、
猜灯谜等。
这些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为山西的过年增添了浓厚的年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春节元宵节民俗文化大全
灯谜竞猜、春季农民运动会、焰火晚会……中国百姓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来临之际,我省各地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活动大餐,在充分展示我省“十一五”期间辉煌的发展成果和致力转型、跨越,精彩开启“十二五”新篇壮志豪情的同时,也让群众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文化大年。
运城市
快乐美食节邀请您品尝
今年“两节”期间运城市将举办多项文化活动,包括春节文艺晚会、民间社火表演、元宵节灯展、电影节、快乐美食节等。
据悉,运城市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举办民间社火表演和元宵节灯展活动,市区民间社火表演活动于2月17日(正月十五)上午在河东广场举办,市区灯展于2月16日至18日(正月十四至十六)晚,在河东街(百货大楼路口至市计委路口)、解放路(百货大楼路口至南风集团路口)举办。
此外,该市组织有关酒店、饭店举办快乐美食节,并于1月23日至26日在运城宾馆举办全市名厨名菜大赛。
侯马市
百姓过好文化大年
春节联欢晚会、春季农民运动会、民间社火……在“两节”来临之际,侯马市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活动大餐,让群众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文化大年。
具体安排为,2月12日至14日(正月初十至十二),春季农民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在该市凤城乡凤城村举办。
全市5个乡(街道办)分别组织农民运动队参加。
2月15日、16日(正月十三、十四),新田乡、凤城乡等各自组织社火表演队参加2011年元宵节民间社火活动。
选出的优秀节目将参加2月17日(正月十五)在市体育场举办的2011年元宵节民间社火展演活动。
从2月15日至2月20日(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八),元宵节灯谜会暨侯马市2011年迎新春法规知识宣传周活动将在北方轻工城举办。
2011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将于2月20日(正月十八)晚在北方轻工城举办。
此外,该市还安排了迎新春书画名家作品展览、春节戏曲展演、新田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让全市23万群众度过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年。
平遥中国年
万家灯火靓古城
1月26日(腊月二十三),在平遥古城迎薰门广场,锣鼓阵阵,彩旗摇曳。
“我们的节日·春节——万家灯火靓平遥”平遥中国年活动在一片欢快吉祥的气氛中拉开序幕。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的平遥中国年将有十道民俗文化“大餐”呈献,让广大中外游客尽享新春的喜悦和快乐。
一是挥毫泼墨送春联;二是传奇嘉年华;三是惊喜游乐园;四是民俗旱船表演;五是民俗舞狮表演;六是大型说唱剧《解放》演出;七是十台地方传统大戏;八是万条灯谜竞猜;九是登城墙、吃风味、品民俗、赏《晋商乡音》等景区系列活动;十是传统休闲体验(写春联、贴窗花)、县太爷拜年、财
神爷送元宝住客栈、古城人家体验活动。
据了解,今年平遥中国年的主题为“万家灯火靓平遥”,整个活动从2011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18日(正月十六)。
为了有效引导游客过一个祥和的新年,活动主办方相比往年在活动安排上增加了很多有趣好玩的项目。
亮点一
游客享受“三免费”
据平遥县旅游局节庆办主任赵建文介绍,平遥的年俗相比其他地区传承得更正宗。
今年游客们在古城过大年还可享受三免费:“免费看灯,免费看演出,免费看绝技”。
张艺谋拍摄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灯笼高挂的景象将再次出现在平遥古城,市民可以赏花灯、猜灯谜。
据统计,由于提供免费活动项目,今年来古城过年的人流量将达到4万人次,为引导游客有秩序参观游览,主办方还印制了“平遥过大年”游览指南,其中将各种活动的举办地点、日期、路线图都详细标注,有效分导人流,让游客们过
一个祥和安全的“平遥中国年”。
亮点二
22米空中“走钢丝”
为了让游客们在古城吃好住好玩好,主办方开设了“惊喜游乐园”项目,游客可以在游乐园内体验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
其中,来自河南新乡的“蓝天”艺术团将带来高空走钢丝惊险表演。
这些身怀绝技的演员们在22米高、200米长的钢丝上面表演“天女散花”、“高空钢缆蝶翩舞”、“自行车比翼双飞”、“高空走钢丝”等节目。
据了解,该项目将每天演出4场,时间分别是10时、16时、19时30分、21时30分。
游客们可以在尖叫中体会一个独特的年味。
亮点三
《解放》助兴古城
应平遥邀请,著名导演张继钢执导的大型说唱剧《解放》首场演出将于2月10日(正月初八)晚在云锦成演艺中心举行,连续演出9场。
《解放》是张继钢继《千手观音》之后
打造的又一部经典舞台巨制。
全剧以“裹脚”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凄美爱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作为国内的首部说唱剧,该剧把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和戏曲唱段引入戏剧情节,是一出融说书、戏曲、山西民歌及舞蹈为一体的全新舞台表演剧目。
活动时间安排
灯火平遥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迎薰门广场
灯谜竞猜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县衙
吃风味品年俗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文庙大戏堂
大型说唱剧《解放》表演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云锦成演义中心
唱响平遥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六迎薰门广场街头
社火表演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二古城街区
元宵节社火展演正月十四曙光路
焰火晚会正月十五晚19:30 行政审批大楼前
晋城市
市区十大活动助民乐
2011年春节、元宵节即将来临,今年晋城有哪些节日活动呢?据了解,今年“两节”期间,晋城市区文化活动以“神奇太行、文化晋城”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晋城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看晋城春晚、听上党梆子,观元宵焰火、赏花灯、逛书市等活动,已成为“两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值得期待的是,以往很少能在市区看到的舞龙舞狮,今年也将登陆晋城市区。
据悉,在“龙腾虎跃闹元宵”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中,晋城市体育局将组织各县(市、区)的舞龙舞狮高手,正月十三11点至14点,在阳电体育广场亮绝活闹元宵,喜欢民间社火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活动时间安排
上党梆子优秀剧目展演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晋城影剧院
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市区公园广场
“凤城不夜天”街头彩灯展示活动腊月三十至正月十六市区主要街道
辛卯年春节书画摄影展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七赵树理文学馆
“2011书香新年”精品图书展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七市文体宫
全民健身活动正月十三阳电体育广场
太原市
13场精彩大戏轮番上演
太原市“两节”文化活动年年搞,越搞越有“中国味儿”。
今年的系列活动于1月19日至2月19日举行,主题还是那句朗朗上口的“文化大拜年,和谐满龙城”。
具体活动有13项:国旗高挂喜新春、文化惠民乐新春、春联大赛迎新春、兔年灯展亮新春、民间社火闹新春、书画摄影绘新春六大板块以及锣鼓大赛、画展等。
大戏轮番上演
过大年当然要看大戏,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今年的舞台剧演出实行低票价政策,票价分为10元、20元两档,每人凭身份证最多可购3张。
演出安排是:2月12日至13日,话剧《饭·局》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剧场演出两场;2月19日,《解放》在青年宫演艺中心专场为省城的老革命、老劳模、环卫工人、政法公安干警慰问演出;2月20日,歌舞杂技秀《我们年轻,我们去追梦》在青年宫演艺中心演出一场。
此外,从2月12日开始,“文化惠民基层行”启动,举办方将精选戏曲、歌舞、杂技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小精干的节目赴阳曲县沙河村、小店区水总社区等地方演出。
秧歌再现传统年俗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小戏太原秧歌,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今年,太原市挖掘、整理了一台原汁原味的太原秧歌专场演出,把这种传统民俗文化搬上舞台,让省城市民领略时隔多年、濒临消失的《游铁道》《偷点心》等太原秧歌经典段子风采,重新体验和回顾传统年俗乐趣。
时间安排在2月12日,地点是龙潭公园。
此外太原2月11日还将在工人文化宫广场举办太原锣鼓大赛。
庙会渗透“中国元素”
连续三年举办太原庙会,这项年俗文化品牌活动已日渐成熟,成为很多市民不可或缺的节日文化娱乐内容。
今年太原庙会以“玉兔迎春,和谐满园”为主题,从2月3日至20日举办,环境氛围均体现“中国元素”,年味更浓,文化味更足。
今年,太原把本土书画摄影名家名作与太原历史名人画像一并进行展览,使广大群众能够近距离欣赏和接触太原本土和国粹四大名家作品的同时,还能对太原历史名人有一个全面翔实的了解,一睹古今名人风采。
具体安排是,2月14
日至18日在市图书馆举办“太原美”书画摄影展,2月13日至18日在采蝶轩举办国粹四大家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