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https://img.taocdn.com/s3/m/8d9f13e97fd5360cba1adbd2.png)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你能帮 小红讲清道理吗?
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住址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 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小红家的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小 红有权保密,所以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 护隐私的意识。但也不能因此矫枉 过正,因噎废食,为了保护隐私排 斥正常的社会交往。
未满10周岁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有关规定(第50页)对 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开拆。所以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的信 件是合法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论学 生是否达到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合法 的。
个人信息保密权;(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 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禁止他人 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个人通讯秘密权。(禁止他人擅自查、刺 探或公开看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 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等)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 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 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 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 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 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 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搜查,或者 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 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隐私权保护
![隐私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a33d115a32d7375a4178030.png)
新闻侵害隐私权分故意与过失:有的是出
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故意侵害隐私 权,是新闻作者明知披露事件真相会给报 道对象造成伤害和名誉贬损,侵害其隐私 权,但仍然要如此报道,这在行为上就是 故意了。不过,在新闻报道中侵害隐私权 者,大多数为过失行为。一些新闻作者因 法律观念淡薄,无意间侵害了报道对象的 隐私权。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对象是公民个人。
隐私权与其它权能的关系
与姓名权的关系:姓名权是一种独立的人
格权,受法律保护。其内容主要包括姓名 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三项。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主要是干涉他人行使姓 名权、盗用他人姓名权、假冒他人姓名等 行为。从客体范围来说,隐私权要大于姓 名权。二者的联系是,姓名是人格的一种 识别标志,也属于隐私的内容。因此侵害 姓名的行为,可能同时也是侵害隐私权的 行为。
新闻侵害隐私权
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的隐私而
使他人的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权 利人希望自己的隐私“不为人所知”, 而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广为人知”, 这就构成了新闻报道权与隐私权的冲 突,冲突的结果,如果新闻媒体将这 种事实加以报道,必然导致权利人的 隐私权受到伤害。
侵权方式
主要是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包括录音、
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目前法律尚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 以规定,现行法律对其保护主要分三种情况: 对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家庭和住宅等最基本 的隐私事项予以保护。《宪法》、《刑法》、 《治安管理法》都有相关规定。 对单项属于隐私的事项以专门立法予以保护。如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 保护法》都有有关的规定。 明文规定禁止擅自公布和宣扬他人隐私。《民事 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都 有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的规定。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273bcc960590c69ec37679.png)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隐私及隐私权的内涵;(2)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3)明确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及隐私权2、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运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及隐私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具有隐私意识;初步培养尊重自己和他人隐私的意识;不侵犯他人隐。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人有隐私,隐私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如何看待隐私权和监护权。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阅读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新课1、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各包括哪些权力?哪些是侵害这些权力的行为?学生回答,老师简评后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人格尊严权中的隐私权。
出示情景一:烦恼的小雪我最近刚转学,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本来心情就不愉快,更不幸的是,同学们总是爱打听我的家庭背景、电话号码等,我不愿意对不是很熟悉的人说这些,可这几天她们好像在背后议论我:转学过来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事,不然什么都不让我们知道……父母离婚?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事……请同学们思考:小雪该告诉同学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雪在和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愿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她维护自己隐私权的表现;而其他同学的做法是一种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
(二)、新课探究1、人人有隐私A、什么是隐私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这些纯个人的私事,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隐私。
B、隐私的内容比一比:你知道哪些个人私事属于个人隐私吗?让学生充分回答。
教师归纳:(1)私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宅电话及手机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个人收入、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账号及密码、网上交易账号及密码、网上炒股账号及密码、QQ号及密码、网络游戏账号及密码等个人的财产状况和信用资料……(2)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日记……(3)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衣柜、书柜……小讨论:(1)小雪如果不说,是不是代表有不可告人的丑事?生答略。
隐私和隐私权ppt课件
![隐私和隐私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fb089bceb19e8b8f6ba4c.png)
•对教室、银行、超市安装监视 器现象怎么看?
• 在教室安装监视器很难说对学生构成侵权。 因为教室属于公众场所,不属于私人空间, 在公众场所安置监视器不侵犯个人的隐私权。 考生应试水平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说 是安装监视器的结果,其中没有尽然的因果 联系。考场监视器只是教师监考的一种形式。 这样做有其合理性 • .银行、超市属于公共活动空间,从行业
隐 ---- “隐”即隐藏,不愿意公开… 私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隐私——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生活中的哪些应该属于个人的隐私?
私人信息: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电话号码;
隐 私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
在于当事人都不愿让他人
知道自己的事情。具有
• B的父母离婚了,小李 “隐”的特点
得知后广为传播 • 不同点:
A的行为已侵害社会
秩序。B的行为纯属私事
P48 报社披露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 情况是否侵权?
答:个人的婚恋只要不违法,纯属个人隐私,
不能随便报道
公众人物是占有比他人更多的社会财富,理
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明星 的收入涉及纳税等社会问题,已经不属于个 人隐私
隐私权
1.隐私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 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隐私权的内容
①私密空间的保护权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 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 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②个人信息保密权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 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 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③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权 公民有权对于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 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④个人信息利用权 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 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 件等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ae7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f.png)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隐私和隐私权》教案《隐私和隐私权》教案(精选8篇)《隐私和隐私权》教案篇1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懂得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及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形成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技能;让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责任感。
隐私和隐私权的区别
![隐私和隐私权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cb1834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c.png)
隐私和隐私权的区别
隐私是不便告人的事情。
和别人无关,关于自己的利益的事。
而不是公民个人在工作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
例如,公民个人的私人存款数额属于个人隐私,其隐私权在法律保护;而公民个人在工作中的劳动所得数额则就不是个人隐私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https://img.taocdn.com/s3/m/e22910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隐私和隐私权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隐私和隐私权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问题。
隐私是指个人的个人信息、行为和隐私空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他人获取、使用或泄露的风险。
隐私权则是指个人对其个人信息和隐私空间的所有权、控制权和保护权。
隐私的重要性隐私在个人、政府和商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隐私是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体现。
每个人都应有权决定他们的个人信息被他人使用的方式。
保护个人隐私可以减少个人信息被滥用、侵害或用于违法活动的风险。
在政府层面,保护隐私是建立信任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
政府应当确保合法的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并采取措施防止滥用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同时,政府也应当扮演起监督隐私保护的角色,确保企业和组织依法保护个人隐私。
在商业领域,隐私保护是建立良好商业信誉和发展可持续业务的关键。
企业应当妥善管理顾客和员工的个人信息,遵守相关的隐私法规和标准。
同时,加强隐私保护也可以增强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商业往来的持续发展。
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的保护需要个人、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个人在保护自身隐私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个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如合理设置密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等。
2.慎重选择合作伙伴:个人在和他人分享个人信息时,应当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并确认他们能够妥善保护个人隐私。
3.定期检查个人隐私设置:个人应当定期检查自己在各种应用和平台上的隐私设置,确保自己的个人信息得到适当的保护。
政府在隐私保护方面应当采取如下措施:1.制定隐私保护法律和法规:政府应当根据国情和社会需求,制定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和法规,为个人隐私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和组织的监管,对滥用个人信息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实施。
3.提供隐私保护指导: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指导手册等形式,向公众提供隐私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ea406758fafab069dc02f8.png)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2.能力目标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隐私的内容和侵犯隐私权的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的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人有隐私,隐私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教学方法】调查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动画:小红的烦恼提问:你怎样看待小红和其他同学的做法?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红在和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愿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她维护自己隐私权的表现;而【本文由搜集整理,小学资源】其他同学的做法是一种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问题。
方法二:(备选)教师发调查表:1.你有不愿告诉他人的个人秘密吗?2.你的个人秘密被他人传播出去过吗?你的感受是什么?3.你随意传播过他人的小秘密吗?你有没有想到传播他人私事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教师要求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在两分钟内完成以上三个问题。
然后迅速收回,随意抽出10份进行统计,并在黑板上显示统计结果。
教师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点评、归纳、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隐私和隐私权(板书)一、人人有隐私(板书)1.什么是隐私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这些纯个人的私事,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隐私。
2.隐私的内容比一比:你知道哪些个人私事属于个人隐私吗?(1)每个同学把自己认为是个人隐私的方面写在一张纸条上,时间一分钟。
(2)每个组请一【本文由搜集整理,小学资源】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做补充。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每个组回答的情况,最后看哪个组说得最多,给予表扬或小小物质奖励。
5.1隐私和隐私权(人教版)资料
![5.1隐私和隐私权(人教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28853f551810a6f52486f9.png)
其他任何无证搜查,被搜查都可以 拒绝,并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
小红的困惑⑤
心情糟透了的小红忽然想给网友“乐天派”发E-mail 诉说自己的苦恼,不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
我也很苦恼,我昨天上网的时候发现,我在某一网站 注册会员时用的照片、个人资料等都被他们公开了,我该 怎么办啊?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电话号码;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
下列现象是否属于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否 3.个人病情 —是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否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否
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不合法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 己的假信如件老、师电或话父、母传拆真看、未电满子1邮0周件岁等禁止他人 的擅学自生查或看子、女刺的探信或件公是开否。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 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 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隐私权
1.隐私权的定义: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 密的权利。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 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隐私权的真谛:
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 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考点精讲:个人隐私与隐私权
![考点精讲:个人隐私与隐私权](https://img.taocdn.com/s3/m/6e77f3f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0.png)
考点精讲:个人隐私与隐私权1,隐私的含义及重要性,(1含义: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2重要性:圈码1每个人都渴望有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圈码2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圈码3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2,隐私权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1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隐私权的真谛是对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的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2内容: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通信秘密权三类权利。
(3重要性:圈码1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圈码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具体内容,(1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未成年人的隐私受保护的具体内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个别家长和教师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以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尽管出于善意,但这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5,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具体表现,(1主要有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如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的行为等。
隐私和隐私权--PPT课件
![隐私和隐私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c28150c22590103029d96.png)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报纸是否侵权?侵犯何种权利?为什么?
提示: 1、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状况属于 个人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 做文章。
2、但是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 税问题,已不属于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 有权披露,因此报道明星的收入是合法的。
3、至于明星的婚恋状况只要不违背法律 和道德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报社报道婚 恋状况侵犯了隐私权。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
1、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2、个人私生活秘密就是隐私吗?
3、什么是隐私?
4、除了录音中提到的资料外,还有哪些属于 个人隐私?
情景一:甲深更半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报警。 情景二: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流传。
以上两个情景,哪个属于隐私?
隐私的含义
隐
私
• 指不为人知、不愿 公开,不愿让他人 介入;不宜公开, 他人不宜介入的秘 密。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 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该 怎么办?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包括 1.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 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4c4d18cc7931b765ce153b.png)
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学设计”宝龙山中学王怀权2013年4月17日【课题】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节《隐私和隐私权》【课标依据】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从前一课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地学习。
它在教材结构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学情分析】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
现在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
加上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通过本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认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2)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1)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2)运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
(重点、难点)2、提高学生尊重和保护隐私的意识。
(重点)3、隐私即丑事。
(关键、疑点)【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例举学生生活中的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小秘密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秘密有关的知识:《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1
![隐私和隐私权1](https://img.taocdn.com/s3/m/cadafb3883c4bb4cf7ecd17a.png)
----------隐私权
讨论: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 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 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 何种权利?
探究评解
• 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得多,公 众人物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其工作、生活等方面 信息属于社会大众感兴趣、极欲了解的社会生活 的一部分;公众人物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理应 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因此, 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问题和纳税问题,已 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至于明星婚恋 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 刊未经明星同意就刊登,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 请谈谈你的观点。
妈妈的做法不合理,妈妈应尊重 她的隐私权, 因为公民享有私人通信保密权。
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
因为公民还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
心情糟透了的丹丹忽然想给 从未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 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 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 了
主 题 发件人 收件人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谢谢大家的合作, 祝福各位学习进步!
“我的烦恼” “乐天派” 丹丹 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 “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 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 觉得很反感。
2008、4、2
内
容
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权
丹丹很想帮助网友,你能帮她找到哪 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 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 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 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
进入今天的内容
什么是隐私及内容?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或与公 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具体包括: A 私人信息:家庭地址、身体缺陷 婚恋状况、家庭关系、 财产状况等 B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等 C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友情提示:阅读课本P46
小红的烦恼三:
正是这些烦心事的困扰,第一 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小红整天魂 不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 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小红,妈 妈担心她有没有早恋,于是拿起客 厅的电话偷听……小红一气之下跑 出家门,来到一家网吧,可更倒霉 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 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 上.她郁闷极了…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小红(化名) 一个初中女生,和大家一 样,喜欢听音乐上网,可是,生活中也有 不少烦恼,让她很困惑……
烦恼一:
吃过晚饭,和往常一 样,小红(网名:毛 茸茸)和网名为苹果 的同班好友肖肖在QQ 上聊天……
毛茸茸 19:57:41
最近妈妈老是问我上网在干什 么,想看聊天记录,烦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 行使做了规定:
(1)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只有公安机关
和人民检察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 人无权对公民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 (2)搜查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 紧急情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 行搜查。
苹果 19:58:25
这样的啊
毛茸茸 19:58:45
我妈来了,不说了。
第二天,小红发现 好多同学都在她背后指 指点点,还指着她的手 臂,小红知道,肯定是 心直口快的肖肖告诉同 学了。小红为此感到很 痛苦。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 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友情提示:阅读课本P48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2011、4、2
内
容
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权
小红很想帮助网友,你能帮她找到哪 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 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苹果 19:58:25
我妈妈也老是在我上QQ的时候张望 电脑屏幕,好象我在干坏事一样
毛茸茸19:57:41
她还一定要我的QQ密码,不 然不让我上网
苹果 19:58:25
那怎么办呀,我以后都不敢确定是 不是在和你聊天了,搞不好是你妈!
小红妈妈这样的做法对吗?
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能 随意侵犯他人隐私。
甲深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报警。
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传播。
问:甲的行为和乙的事情哪个属 于隐私?
共同点: 甲和乙都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具有 “隐”的特点。 不同点: 甲的行为已侵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乙的纯属 私事。 小结: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他的 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 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 权保护
4、个人隐私利用权。
某初中生热衷于利用黑客软件侵入他人的QQ加密 空间,以获取他人私密信息为乐。对此行为认识正确 的是 ( ) A A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 B做黑客不需要遵守网络规则 C这是个人的自由,无可厚非 D能提高生活情趣,值得肯定
隐私的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
隐 私 和 隐 私 权
人人有隐私 为什么要保护隐私?(保护隐私的意义)
友情提示:阅读课本P48至P50
心情糟透了的小红忽然想给 从未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 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 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 了
主 题 发件人 收件人
“我的烦恼” “乐天派” 小红 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 “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 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 觉得很反感。
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权发生 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是”爱”, 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该体 谅父母的苦心. 为此,我们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另 外我们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让父母 担心的事情,少一些让父母疑心的举动.
*公民隐私权具体内容包括: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保密权; 3、私人通信保密权;
在日常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2)家长说孩子太小,不存在隐私问题。这一观点 是否正确?你想对家长说点什么?(3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我们 享有隐私权,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 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 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 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地舒 畅地生活。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否 3、个人病情 —是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否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否
为什么要保护隐私?(意义) 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 留一块直属于自己的空间,这 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 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 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 会到做人的尊严。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 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 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 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 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 定。
友情提示:阅读课本P48
公民如何运用隐私权?(即隐私权的内容)
①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
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 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律程序非 法搜查。 ②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公民有权对 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③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 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有哪些危害?
、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 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 切。
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 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一:我国一家报社关于就隐私保护进行的调查显示: 55.8%的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 越难了”,而认为“越来越容易”的仅占11.7%。 二:有关专家在论坛中指出:约有90%的小学生反映 自己的隐私被家长侵犯,小学生们表示不满,而家长 则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孩子太小,不存在什么隐私的 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隐私权的含义 让自己心 灵有个家 的权利 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私人生活安宁权 私人信息保密权
私人通信保密权 个人隐私利用权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 请谈谈你的观点。
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
因为公民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
妈妈的做法不合法,
公民还享有私人通信保密权
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公民还享有 个人信息保密权
与侵权人协商 相关部门调解 请求司法保护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必要时应该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
停止侵害
要求 赔礼道歉 精神损害赔偿
二,隐私中的“隐”含有不愿让人知道的意思,而“私”必须符合“私” 的含义,否则就是“公”。“公”可以公开,如果要“隐公”很可能就 是见不得人的丑事。 三,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个人隐私、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它具有 合法性、私人性、隐秘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可见,隐私并非丑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 护隐私的意识,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因噎废食,为了保护隐私排斥正常 的社会交往。 有些私人信息可以告知可信赖的 人,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联系。
友情提示:阅读课本P46
有人说“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 事。”
隐私=丑事?
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 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 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因为:
一,隐私由“隐”和“私”两个要件组成,缺一不可。“隐”即隐藏, 是不为人知,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之意; “私”即个人之意,与“公”对应,强调的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 的纯个人私事。
让自己的心灵有个 家权利
和妈妈的冲突还没有解决, 小红又遇到了新的烦恼!
烦恼二:
这还要从上个星期的QQ聊天 说起……
苹果 19:57:59
天热起来了,我们双休日去买 短袖 的T恤吧!咦?好象从没看你穿过短 袖嘛?
毛茸茸 19:57:41
是啊,我手臂上有个很大的胎 迹,露出来太难看了 ,我怕同学 会笑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