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19届河北邯郸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①正确;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逐步削弱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按劳分配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其他分配方式不是由它决定的,③不选;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④正确。
2.(2018安徽巢湖调研)2017年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 3 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
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
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 000元。
在他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75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17 000元C.49 760元26 000元D.49 760元20 000元【答案】C【解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分配的是26 000元,故C正确。
3.(2018山东聊城质检)据报道,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了某一股份公司,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
下列对专利技术所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通过专业技术入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①表述错误,②正确。
经济分配制度配套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 单一按劳分配B. 单一按生产要素分配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以上都不是2. 增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途径有()。
A. 增加劳动量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节约使用生产资料D. 以上都是3. 实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最主要的途径是()。
A. 税收B. 国家财政预算C. 积累资金D. 政府转移支付4. 对我国现阶段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提法正确的是()。
A. 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B. 效率优先原则C. 公平优先原则D. 效率优先与公平并重原则5. 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 按劳分配B. 按需分配C. 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D.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二、问答题1. 简述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2. 简述为什么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3. 简述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
4. 为什么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再分配?5. 简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本质含义。
6. 为什么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7. 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8. 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率公平并重?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有()。
A. 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B. 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C. 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职能D. A、B、C2. 根据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对象和方法上的不同,国家的宏观调控基本方式是()。
A. 直接调控B. 间接调控C. 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D. 计划调控3. 宏观经济调控的长期目标是()。
A. 保证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均衡创造条件B. 保障长期充分就业C. 国家财政收支平衡D. 保障长期物价稳定4. 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有()。
2020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讲义+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

课时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社会财富好比是一块大蛋糕,不仅要做大,还要合理分配,否则会影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采取税收的方式参与分配,企业为了进行再生产以利润的形式参与分配,劳动者则为了维持劳动力而参与分配,个人收入分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
如何分配才能让广大人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我国实行什么分配制度?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是由什么决定的?提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
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有哪些分配方式?提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方式以外,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如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分别形成□01政府收入、□02企业收入和□03个人收入。
2.□04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原因: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05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0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07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08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实行按劳分配的积极作用: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09劳动数量和□10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11积极性和□12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政治同步练习(名师解析)(人教必修1)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其原因是()①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②我国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同时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④我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我国之所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③④均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均应当选,②不能说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故不是题干观点立论的依据,应排除。
答案:B2.实行按劳分配()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效率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下列行为与这一分配制度相悖的是() A.很多企业根据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并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B.某村党支部书记把自己创建的企业和资产交给村集体带领村民致富C.某地为防止收入悬殊引发社会动荡对全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实行等额工资制D.某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对职工实行浮动工资制解析:“等额工资制”是一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有悖于按劳分配的原则,故应选C 项。
答案:C4.王某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职工,这家企业效益较好,王某凭自己的劳动,—个月可获得收入3500元。
上述材料中王某的收入属于() 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的收入B.非劳动收入C.按劳分配收入D.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收入解析:王某是在私营企业工作,是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报酬,其所得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项是在个体经济中的分配方式。
B项主要是靠非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比如按资本、技术、信息等所获得的收入。
2020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3单元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含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③说法正确;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说法正确;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应区分企业的性质,公有制企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非公有制企业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①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其他收入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说法错误。
答案:D2.2018年年底,赵某一家人盘点一年来的家庭收入。
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收入4.5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还投资债券,赚了2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除了工资收入9万元,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
赵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收入各为()A.20万元5万元B.17万元 4.5万元C.17万元3万元D.20万元3万元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工资收入9万元,这些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所得,共20万元;赵某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这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答案:D3.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
我国当前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练习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十一五”末期,我国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民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
材料二:2012年3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鼓励和引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鼓励措施细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市政公用事业以及石油、电信、航空、核电、铁路等垄断行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发展材料一中的经济形式有什么重要作用?3′
(3)小强的爸爸是私营企业老板,看到国务院出台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细则后深受鼓舞,他对职工说:“这下我们可以大展身手了,在我们国家,只要我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搞好了,我国经济就上去了,人民也就富起来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小强爸爸的说法。
3′
(4)小强的爸爸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请你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什么现象?2′
(2)2013年3月17日,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要大力调整收入
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李总
理重视调整收入分配的原因。
3′
(3)结合漫画反映的现象,你认为党和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试举两例。
2′。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长沙模拟)《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积极探索通过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顺序正确的是()A.发挥技术要素作用→确保按资本要素分配→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财产性收入C.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D.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体现技术要素的价值→落实按劳分配政策2.我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
这一举措()①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保障劳动者获得稳定收益②鼓励劳动者创业创新,让各种要素活力竞相迸发③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认为要畅通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从而增收入、促消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好的激励收入政策有利于()①实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完全同步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积极性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④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3·河北高三联考)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3.5万件有市场化前景、易于推广实施的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7.6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近8 000项。
2023年义乌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并面向全省企业开放许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练习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练习题)一、填空题。
1.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并存。
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少劳少得。
3.多种分配方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与多种所有制相适应,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参与分配。
4.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包括哪几类?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人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人主要包括收人和财产性收人,还包括收人和转移性收人。
5.我国的分配制度有何优越性?(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有利于实现效率和有机统一,是促进的基础性制度。
(2)按劳分配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民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激发一切的活力,推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6.我国现阶段如何改善收人和财富分配格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
初次分配方面,坚持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劳动报酬,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分配方面,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第三次分配方面,发展等社会公益事业。
7.我国如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大力弘扬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将劳动、诚实劳动、劳动作为自觉行为。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劳动者的,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劳动、全面发展,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为主体C.按劳动贡献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收人的是()。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练习题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专项练习试题1 :关于社会保障,错误的说法是()。
A. 社会保障以人道主义为本色B. 社会保障立法被称为“社会保障的保障”C. 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终手段D. 对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或遗漏在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之外答案: C试题2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救助C. 社会福利答案: BB. 社会保险D. 社会优抚试题3 :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不宜采取()。
A. 取缔非法收入C. 调节过高收入B. 清理不合理收入D. 实行平均分配答案: D试题4 :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A. 社会救助C. 社会福利B. 社会保险D. 社会优抚答案: A试题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答案: C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 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试题6 :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支出。
A. 社会福利C. 社会保险答案: CB.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试题7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
A. 向社会募捐收入B. 国内外人士的捐赠C. 向企业摊派D. 国民收入答案: D试题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要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 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D.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答案: D试题9 :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指()。
A. 各国同步地实现共同富裕B. 先是共同贫穷,经过努力进入共同富裕C. 先通过两极分化来刺激经济发展,最后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D. 允许和鼓励一部答案: D试题10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题目

按生产要素分配题目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经济制度,它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来分配收入。
这种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报酬: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得报酬,通常以工资的形式支付。
2. 资本收益:投资者通过投入资金获得收益,通常以利息、股息、利润等形式获得回报。
3. 土地租金: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使用权,获得租金收入。
4. 知识产权收益:创新者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使用获得收益,例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以下是一些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关的题目:
1.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优缺点是什么?
3. 如何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
4.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5. 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6. 如何解决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7. 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8. 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收入分配有何影响?
9.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
10. 如何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促进创新发展?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知识,为你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达标练习含答案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答案 A解析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故选A。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B.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C.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答案 A解析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它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故选A。
B是结果,不是原因;C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题干是从生产力角度讲的,而C项是从生产关系角度说的;D错误,它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而非“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选①,排除②;③说法错误,“土地换股权”模式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4.有甲、乙、丙三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三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②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乙的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④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①正确;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排除;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丙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④说法错误。
统编版政治必修二同步练习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分层作业)(含答案)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把“蛋糕”切好分好需要()①坚持消除贫困①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C【详解】①①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消除贫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都是切好分好蛋糕的举措,①①①正确。
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是做大蛋糕的举措,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B【详解】①①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①①正确。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形式,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排除。
故本题选B。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①每个人员平均分配①实现共同富裕①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①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D【详解】①①①:根据所学知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①①①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7课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练习(教师版)

7。
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选择题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
社会总产品 B.生活必需品C。
个人消费品D。
物质总产品【解析】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故选C。
2.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说明(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现实生活不能实现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解析】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劳动者付出劳动的质量不同,企业经济效益不同,其获得的劳动报酬就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故选D。
3.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时间分配C.实行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按劳分配是劳动所得归劳动者占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按劳分配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性质、适用范围、标准和意义。
A项正确揭示了按劳分配的性质;B 项对按劳分配的标准和尺度认识不正确;C项混淆了“平等分配”和“平均分配”;D项对分配内容认识错误。
故选A。
4.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解析】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故选A。
我国的分配制度练习题

我国的分配制度一、单选题 1.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决定了剩余价值由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主义分配 方式;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实行有利于劳动者的按劳分配 制度。
这表明(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B. 按劳分配是最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C. 分配制度取决于财富增加状况D. 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 它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 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 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 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 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 A. ①② B. ③④ C.3.小李是某国有大型制造业的技术工程师, 小李业余时间通过发明创造授权单位使用获得技术专利 理财,一年下来购买股票获利 入、劳动收入分别是( A. 200000 元 835500 C. 300000 元 8000004.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A. 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而获得的收入B. 公民在股票交易中的收入C. 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D.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① 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②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③ 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④ 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6.国家发改委印发的《 2017 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上述政策的实施() ① 是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② 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 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与活力④ 表明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7个人收入的分配基础训练1.[2012·大连质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2.[2012·福州质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2012·合肥质检]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漫画中分配不公现象的是(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②取缔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④取缔过高收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12·郑州质检] “每月800元的涨到1080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
”2011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③是通过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的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2012·泉州质检] 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2012·银川一中质检] 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2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
收入分配练习题

收入分配练习题1. 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原则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收入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劳动力市场原则劳动力市场原则是指根据个人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收入分配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个人的劳动力价值越大,收入也应该越高。
1.2 生产要素市场原则生产要素市场原则是指根据生产要素的贡献来确定收入分配的原则。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根据这个原则,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越大,收入也应该越高。
1.3 权利保障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是指根据个人的合法权益来确定收入分配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个人在市场交易中享有的权利和资源的配置应该受到保障,确保个人的收入合法、公平。
2.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2.1 总体状况中国的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现象。
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富裕阶层的收入增长迅速,相对贫困阶层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2.2 政府调控为了缩小收入差距,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税收调节、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投入,并推行农村扶贫政策等。
3. 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为了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需要继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3.1 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教育、培训支持,帮助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
3.2 减少非劳动性收入差距减少非劳动性收入差距,加强税收调节,减少财富集中现象,改善富裕阶层收入过高问题。
3.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4. 结语收入分配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和社会公平等因素。
中国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革,相信可以实现更加平等和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练习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练习题2016-11-29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是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
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表明A.决定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C.没有分配就没有生产D.个人收入高低与生产力发展无关2.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①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所得的收入②个体劳动所得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④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体现的是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
从分配的角度看A.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C.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D.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5.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得的奖金收入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6.某家庭2014年3月份的收入共12 858元。
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3 5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 5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4 000元。
此外,还有股票收入2 000元,政府债券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可编辑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练习题 2016-11-29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是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
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表明 A .决定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C .没有分配就没有生产 D .个人收入高低与生产力发展无关
2.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体现的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 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
从分配的角度看 A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C .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D .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
5.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①企业职工所得的奖金收入 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6.某家庭2014年3月份的收入共12 858元。
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3 5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 5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4 000元。
此外,还有股票收入2 000元,政府债券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
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与按劳分配所得的分别是
A .2 858元 6 000元
B .6 858元 3 500元
C .6 858元 6 000元
D .2 858元 10 000元
7.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专家调查发现,凡实施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职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企业发展良好且劳动关系和谐。
这表明 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增强企业活力 ②实行按劳分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尊重职工正当利益诉求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④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
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分配” A .有悖于按劳分配原则 B .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
C .有利于理顺收入分配格局
D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9.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
然要求。
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当前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推行该模式 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②农民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有利于提高土地要素买卖价格 ④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说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选择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