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成刚1沈为慧2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100816;2.江苏省昆山中学,江

苏昆山215300)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系,废科举,南方奴隶制

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

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

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05年10月17日: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1905年10月23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1905年11月2日:科考一停,士皆殴(通“驱”)入学堂从事西学,而词章之学无人讲求,再十年后恐无操笔为文之人矣,安望文风之蒸蒸日上哉!天意茫茫,令人难测。

◇1905年11月3日: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

◇日本人根津一看到,“废止科举是近来非常极端的措施,但未发生非常激烈的反对……反对者也没有出头,读书人大都满心欢喜”。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既然“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改革”。②在年轻士人朱峙三看来,废科举似乎与自己无关,他成了一个旁观者;中年士人刘大鹏虽灰心丧气,并为士人的生活及未来忧心忡忡,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这个千年制度的几经变革大大出乎日本人根津一的预料,甚至让英国人莫理循对中国的全面改革充满信心。这些史料充分实证,废科举并非“暴风骤雨”,它几乎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案例1-2: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

在许多人的“常识”里,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食不果腹,还经常受到主人的各种虐待。教学中,还有教师用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奴隶制的感性认识。

《苦难的时代》一书使我们认识到,斯托夫人的见闻不具普遍性。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格尔及其合作者,用计量的方法对奴隶的生活及种植园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奴隶制经济传统解读的一些最重要的修正”(前言)。以下是从该书中摘编的体现“史料实证”特点的论述:

◇从发病开始,生病的奴隶都必须整日待在医院里,直到他们可以重新工作。生病的奴隶会得到一些特殊的照料,包括药物治疗和特殊餐饮。奴隶的医疗机构与种植园的规模相对应,一般大型的种植园配备大型医院。

◇一位种植园主表示,“孕妇必须被温和地对待,在离家近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工作”。“轻松的工作”指的是日常工作的50%~60%,且不包括耗费大量体力的劳动。

◇一位种植园主拥有200名奴隶,其中120名正被当做劳力使用。从1840年12月开始的两年内,执行了160例鞭刑,平均每人每年遭受0.7次。超过半数的奴隶并没有受到过任何惩罚。

◇奴隶不仅在周日可以休息,在非农忙季节的周六,也可以休息全天或半天。奴隶每年还有一周左右的固定假期,另外还有每年大约12天的病休。

◇种植园主对一些创造较好生产记录的奴隶个人和团体给予奖励。奖品有衣物、香烟、威士忌,甚至还有现金。表现非常好的奴隶,还会得到假期或旅行的奖励。

◇种植园主德弗罗划出部分土地给奴隶,供他们种棉花。奴隶们将收获的棉花交由德弗罗代为销售,每家大约可获得100美元的收入。

种植园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张。汤姆式的奴隶在当时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认为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中,全部或大多数奴隶都过着汤姆式的悲惨生活。

二、从外延看,

“历史解释”较“史料实证”更广泛

学术界普遍认为,历史学首先是一门基于史料分析的“实证”学问。正因如此,将“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史学研究不能止于“史料实证”,应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做进一步的解释。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指出,历史学是一门带有科学(实证)属性的解释学,科学性(实证)是历史学的一个属性,但不是历史学本身。历史学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全有待于解释给他以生命。①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2-1:如何解释废科举中的“软着陆”现象

严复认为,废科举是“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然而,废除如此重要的制度并未引发巨大的社会风波,清政府何以实现重大措施“软着陆”的呢?综合学术界的解释,这与当时的科举制度以及清末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科举之路的门槛虽低,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况且,清朝末期的吏治腐败,通过捐纳入官的人数大增,原为选官正途的科举,难以正常运作,获得功名而得以入仕的比率明显减少,导致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士子的观念逐步改变,不少人放弃科考,转而从事工商业活动。

伴随着西学东渐,变革科举制不仅成为朝野的关注点,而且考试内容也增加了与西学相关的内容。新式学堂的创办,更使读书人认识到,科举制度已很难长久。在废科举之前,社会舆论就此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人们在兴学堂、废科举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废科举的时间与方式上,即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停废科举。④

除了科举制度本身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外,废科举的“软着陆”也与清政府出台的配套措施密不可分。为了解决士子们的出路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以下应对之策:一是引导士人参与选拔性考试,优秀者可入仕就职;二是引导士人进入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