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而历史解释则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一手史料如原始文件、日记、信函等,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原貌;二手史料如后人的研究著作、评论等,则是在一手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和整理。
学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面对众多史料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例如,在讲述某一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同时提供一手和二手的史料,让学生对比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类型史料的特点和价值,从而提高史料辨析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评估史料的可靠性。
史料的作者、来源、创作时间以及其背后的目的等因素,都会影响史料的可信度。
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比如,对于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有的学生可能会从其政治成就方面进行评价,而有的学生则会关注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维度去看待历史,避免片面和单一的观点。
此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还需要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历史解释观点和学派。
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学者和学派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让学生接触这些不同的观点,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不断创新。
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方略初探
华为“ 入超 ” “ 出超 ” 等专业词汇 。 史料分析能力提升要 以层次设 问为突破 口。史料实证 的素养
、
史 料 积 累 是培 养史 料 实 证 的 基 础
搜集史料是“ 史料 实证 ” 素养培养的基础 。 在 日常教学 中让学 必 须在积累史料 的基础上 , 有层 次 、 有 目标地 在平时训 练中逐一 生去大量 查阅史料是不现实 的。故此 , 教师在备课过程 中大量积 展 开强化 。注重 围绕史料层层设问 , 促进学生发现 、 分析 和解决 问 累与中学历史教学 内容相关 的史料就显得非常必要 。 史料积累 的 题 。例如 , 《 世 界多极化趋势 的 出现》 一课 中 , 教材后学 习延伸资
证、 历史理解 、 历史解释 、 历史价值观 。 其中 , 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 是外文 翻译材料要注 意描 述性 词汇。最后 , 总结提炼材 料信 息与 色 的是“ 史料实证” 素养 , 如何培养学生 的史料 实证 素养?笔者从 历史知识 的联 系。例 如 , 材料 中展示 “ 进出 口数据” 我们要将 之升 教学实际 出发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求 抛砖 引玉 。
教学篇 ・ 经验交流
史 料 实证 素 养 的培 养 方略 初探
王世 臣
( 辽 宁省 本 溪 市 高级 中 学 )
摘
要: 新 一轮以学科 素养 为核 心的课程改革 已经悄然开启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最 能体现 历吏学科 特色的一
项。依据 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从史料积累 、 史料分析两个层面来阐述 如何 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 : 核心素养 ; 史料 实证 ; 高 中历 史 2 0 1 5年开始 , 教育部组织专 家研讨 “ 什 么是核心素养 ” “ 核心 : 证素养最好 的注解 。
基于史料实证的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分析
基于史料实证的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分析摘要: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庞杂晦涩,而且与新时代学生有着较大的时空距离。
基于此,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史料创建问题,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问题教学引言: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具有深远的意义。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强调对史料的辨析和运用,以实证的方式还原历史事件,从而形成对历史正确的认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进行问题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史料实证开展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并分析其教学策略。
一、史料实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史料实证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和解释。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最后,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二、高中历史问题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实证1. 运用史料实证解决历史问题的策略在高中历史问题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解决问题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内容和目标,确定需要收集哪些历史资料。
其次,要选择可靠的历史资料来源,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
接着,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有用的信息。
最后,要根据提取的信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结论。
2. 运用史料实证解决问题的案例分析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等。
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筛选和整理资料,排除不真实或不可靠的信息。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信息。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提取的信息形成对鸦片战争的结论或解决方案。
核心素养下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内容,组织适当的历史实践活动,探寻学生历史核心素 养培养的增长点,丰富学生历史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历 史价值观的形成,并陶冶学生情操。
如学习造纸术的相关内容时,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 我国造纸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开展了“追寻造纸术发展 史”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收集文物与具有史证 价值的史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实践能力得到发 展,而且情感、思想受到熏陶,感受到我国辉煌的古文 明,还从我国近现代的落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了责 任感与使命感。
总之,我们要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历史教 学的主旋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解读核心素养, 不断加强历史教学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契机,不断推动 高中历史教学变革,使核心素养得到较好的落实,促进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景芳芳 .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下),2017(6).
历史·学科视点
核心素养下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江苏省南通中学(226000) 曹 阳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解读多角度的史 料,还原历史现场,合理进行历史解释,回归历史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2-0072-02
3. 历史试题趋向侧重“史论结合” 历史核心素作用。江苏高考命题思路紧随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史学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史学阅读陈建云【摘要】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基于史料实证的史学阅读,主要包括广泛阅读积累多样素材、群文阅读精选专题史料、核心阅读获取权威观点、比较阅读提升史料价值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史学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7-0057-03【作者简介】陈建云,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南通,226001)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阅读能为史料实证积累和选择必要的史料,保障以史料实证为基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一、史料实证的意蕴与功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界定为“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源头和起点,因为历史过程既不可逆也不可重演,我们只能依据现存的史实材料来认识历史并开展历史教学。
但史料又可能因视角的不同而存在某些差异甚至谬误,所以,要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需要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辨析,以便去伪存真,选择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形成解释。
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中的“冷战”这一史实,在过去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阐释不完全相同。
有的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有的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有的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在统编版教材中,表述为“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初中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途径初探
初中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本文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谈起,进一步就其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必要性;策略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指向,它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它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据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①。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高校理论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它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反思五个方面。
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它是其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素养的基础。
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作一番探讨。
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一)我国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待提升汤金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和新区实验高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对史料的态度与运用、对史学的态度、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方法的养成状况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很薄弱②。
同样通过问卷调查,洪广信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和文华中学、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育英学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证据意识教育情况的调查,并总结认为历史教学要加强证据意识的渗透,以改善学生证据意识薄弱的现状③。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史料实证” 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
“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
新版课程标准所给出的仅仅是一个宏观架构和观念引领,要让“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在操作上有章可循,还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教学目标分解。
高考是高中教学评价最为重要的标尺,事实上起着“高考指挥棒” 的作用。
作为一种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素养,“史料实证”在过去的高考卷中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体现,回顾、梳理、研究侧重“史料实证”素养考查的试题,庶几能够为“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目标分解提供有益的借鉴。
笔者查阅了2000 年以来的各套高考试题,从中筛选出近百道较为典型的侧重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的题目,并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史料实证”素养分解为两大部分十条具体目标,在此提出,求教于方家。
一、对史料本身的认知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基本依据,是历史学存在和展现价值的基石,任何历史结论的获得必然要基于史料的分析和演绎。
对史料本身的认知是“史料实证” 素养培育乃至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最基础的一环。
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对史料本体认知的考查主要包括四点:史料概念的界定,史料类型的划分、史料真伪的鉴别、史料价值的判断。
(一)史料概念的界定什么是史料,这是“史料实证”素养的原问题,梁启超说,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 ,也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各种材料。
这个定义显然是非常宽泛的。
与这一界定相对应,还有一种狭义的说法,单指史实的载体,也就是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
与狭义“史料”相对应,还有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历史观点、史学范式等概念。
《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与历史观初探》范文
《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与历史观初探》篇一一、引言希罗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以其卓越的编史技艺和独到的历史观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古代世界的丰富历史,而且通过其独特的编史方法和历史观点,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多元面貌。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与历史观,以期为理解其作品及古代历史提供新的视角。
二、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1. 实证与传说相结合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具有实证与传说相结合的特点。
在编纂历史时,他既注重实证材料,如文献、碑文、口传等,也充分吸收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种编史方法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严谨的历史性,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性。
2. 跨文化与跨地域的视野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还具有跨文化与跨地域的视野。
他广泛收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史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古代世界的多元面貌。
这种跨文化、跨地域的视野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严谨的逻辑与结构希罗多德的编史方法还体现在其严谨的逻辑与结构上。
他的作品往往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同时注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
这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条理性,又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三、希罗多德的历史观1. 多元文化的融合希罗多的历史观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他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认为这些差异和多样性是构成古代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他对多元文化融合的认同和支持。
2. 人性与历史的互动希罗多德的历史观还体现了人与历史的互动。
他认为人的行为和决策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因素,而历史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
他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中人的行为和决策,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3. 批判与反思的精神希罗多德的历史观还体现了批判与反思的精神。
他不仅关注历史事件的本身,还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和反思,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洞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充分运用史料,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充分运用史料,培养历史解释能力作者:刘祖承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4年第03期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中独具特色的史料学习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史料学习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我们可以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然而史料浩如烟海,如何选取有效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史料以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实,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比较丰富,而且这些史料都是编者们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内容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此,在进行史料学习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研究教材中的史料,以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中外历史纲要》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正文,还有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史料阅读、思考点、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等栏目。
学生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研读和思考,以培养和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一、充分运用导读中的史料以《两次鸦片战争》内容为例,可供我们学习的史料有很多,《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就是一个很好的史料。
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飞剪船的用途等方面对该图片进行解读。
该图片是1824年活动在伶仃洋面的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
所谓飞剪船,就是一种快船,专门用来走私鸦片。
英国为什么要用快船走私鸦片?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为什么在珠江口外伶仃洋面停靠?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一一探究。
通过深入探究,学生可以认识到:英国从中国输入大量生丝,而销往中国市场的纺织品有限,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
学生能够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贸易、通商的说法是错误的,真正用意是以炮舰政策推动走私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这就需要运用唯物史观进行解释,以提升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充分运用学思之窗中的史料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内容为例,在学思之窗栏目中提供了这样的史料: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历史研究中史料问题初探
历史研究中史料问题初探——半年来史料学学习的认识摘要: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研究历史就必须与史料打交道,如何利用史料,就成为历史研究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文就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在历史研究中史料的应用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其中主要涉及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经学在历史研究中作用这两个方面内容,并涉及有其他小的问题。
但主要是围绕这两个大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史料、史料辨伪、经学、六经皆史正文:一般来说,史料有三种类型: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
这其中实物史料因为受历史变迁的影响,尤其是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因而留存下来的相对不是很丰富。
而口述史料最近这些年颇受重视,但是主要应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于古代史研究的用处还没有显现。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史料即指文字史料,这篇文章中所指的史料也是仅对文字史料而言,至于其它暂不讨论。
一、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史料无疑在历史研究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没有史料,任何的研究都是空口无凭。
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实证学科,一切的理论、说法都必须有依据。
这就要求史料的工作必须十分严谨。
无论是史料的收集整理还是应用都是如此。
学术界历来十分重视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傅斯年先生甚至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
”此种说法固然有其夸大的一面,但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以个人愚见,其大致可归纳如下:首先,史料是历史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
任何史料,不论是文字史料、实物史料还是口述史料,只要真正的真实可靠,所记载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换句话讲就是:真正的史料是历史事实的载体。
而历史事实又是构建一切历史理论的基础。
要想了解历史事实,除了求诸史料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说:史料是历史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
即:历史研究本身就是建立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史料是历史研究立论的基础。
既然历史研究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那它的过程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史料本身而进行。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解读
用文学作品做史料的例子
• 中国古代史的教材会引用晚明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 中施复发财的故事,说明一个手工者发展成一个资本家的 过程。施复是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丝绸机户,开始时,他 只是“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但不上十年,已“开起 三四十张绸机”,成为“大户”,[ 朱绍侯主编:《中国 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1页。]也 就是成为资本家。 •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在讨论英国18、19世纪买卖 妻子的习俗时,除了引用1878年出版的一本叫《时代读本》 的书,也引用文学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一本 小说的情节,然后下结论说:“哈代的书和《时代读本》 里的这些自负的言词都突出地表明,买卖妻子是一种直接 的动产交易。”
• 半个多世纪以来, 学者们对这次“天再旦”的发生 提出了至少6个不同的时间。另外五个时间分别是 公元前926年或公元前903年、公元前966年、公 元前925年、公元前919年。 • 刘次沅提出:通过“考虑到地球自转参数”的不 确定性,上述几次日食的发生时间或可视度均不符 合“天再旦”的条件,也就是说他提出的前899 年是唯一合理的时间。 • 为了证实“天再旦”的情况是否存在,刘次沅课 题组利用1997年3月9日在新疆清晨发生的一次日 食,“布网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日食天光观测。” 有60余人从18个不同地点写出36份报告,证实有" 天再旦”现象。
历史著作总是要对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作出解释。它涉及如何 认识历史的问题,也涉及历史知 识的性质问题;但它的本质是说 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所以有 人说,历史解释的产生,是出于 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
一、同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出现 多种多样的解释?
影响我们的历史解释的既有主观因 素,又有客观因素,各种因素往往互 相交织,大体上可归纳成几下几大类: 1.用唯物史观或用唯心史观来解释 历史,会形成极不相同的历史解释。
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史料实证——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石
史料实证——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石[理论阐释]史料实证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之一。
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解读和运用历史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和应对高考备考的必备能力之一。
一般主要从史料鉴别、解读和运用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两个方面进行备考。
一、史料鉴别1.史料的分类: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这类史料跟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2.鉴别原则: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
二、研读史料的步骤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材料,学习历史必须从史料实证角度,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获取结论的能力,一般史料研读步骤如下:1.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
一、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史料实证,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来验证和探究历史的真相。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辨别史料的真伪、来源和价值,并运用可靠的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史料。
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生获取史料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繁杂、真假难辨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权威的网站、图书馆、博物馆等渠道获取可靠的史料。
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各地的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等,都是获取优质史料的好去处。
其次,学生要学会对史料进行分类和整理。
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
学生需要根据史料的类型、时间、主题等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运用。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可以将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文献资料、出土文物的图片、历史学家的研究论述等分别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资料库。
再者,分析和解读史料是史料实证的关键环节。
学生要学会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思考。
比如,对于一份古代的诏书,学生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了解发布诏书的皇帝的政治意图、当时的社会状况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这份史料的内涵。
为了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搜集和分析史料来寻找答案。
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史料,并分析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搜集到的史料和观点,互相学习和启发。
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从“二重证据法”到“史料实证”
从“二重证据法”到“史料实证”作者:杨晓伟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1期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唯物求真的意识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价值。
从史料实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王国维在《古史新证》里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值得借鉴,其作为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历来深有影響,被众多史家奉为圭臬。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被引入到考古学领域,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无论是利用地下之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还是利用纸上之材料证明出土之材料并自证[1],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重事实、重证据为特征的实证意识,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
一用地下材料补充、印证纸上材料古已有之,宋代以来的学者就利用金石材料印证古史。
根据历史学者研究,可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学术理据概括为:将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比较、结合,以证明、证伪和补正历史。
[2]二重证据法,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并不一致,但前者可以补充、纠正后者;二是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具有某种一致性,前者可以证明后者。
在西方,history这个词一直具有二意性:历史实在过程(史事);作为表达此过程的文字表现(史书)。
[3]无论是地下之材料,还是纸上之材料,都是对历史的记录,是同源的,是对历史实在过程的记录。
但在流传过程中,纸上材料几经传承,会因夹带后人的附会、误解、讹传而导致信息损耗和误录;地下之材料信息保存较为完整,但多数只为个案,且因年代久远,今人对于信息的解读就很难。
[4]两种同源是因流传方式不同而出现差异的材料,互相补正、证伪,用“表达过程的文字表现”实证“历史实在过程”。
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基本学理概括。
从方法的应用上看,二重证据就是指地下之材料和纸上之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
“一是纸上材料记载基本正确、可靠,地下材料可对其作出证明,二者都可成为证据;二是纸上材料记载存在错讹、附会或后人篡改的情况,地下材料证明其有伪,或不可靠,二者也能成为证据;三是纸上材料的记载有缺失、遗漏,地下材料可以对其作出补足或补充,故也能成为证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素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
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
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
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392页。
]。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
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
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
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 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还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解释则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这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首先,我们来谈谈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史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多种形式。
例如,在讲述古代文明时,可以展示古代的文物图片、历史文献的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存在。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局限性。
文献资料可能存在作者的主观偏见,实物资料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当时的社会全貌,口述资料可能会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形。
因此,在运用史料时,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和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活动。
比如,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还能逐渐学会如何判断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
在分析史料时,要教导学生关注史料的来源、作者的背景、创作的目的等因素。
例如,一份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和一位民间学者的个人观点,其可信度和权威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量,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
接下来,我们探讨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历史解释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充分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避免单一、片面的观点。
比如,对于历史上的一场改革,不能仅仅看到其带来的积极成果,还要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同时,要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史料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史料实证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史料实证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探究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探究,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
历史史料是了解历史事实的重要来源,通过实证史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背景。
这对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史料实证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学会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做出推断和结论,从而提升其历史思维水平。
研究如何提升史料实证的有效性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史料实证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使历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研究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的特点1. 多样性: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文献、文物、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史料。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真实性:高中历史教学史料通常来源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权威来源,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高中历史 课程标准解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素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
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
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
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392页。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
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
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
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思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以下四天的日记均出自此书,因此仅标注页码.] 1905年10月17日: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以史释文,以文证史——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史结合”类试题初探
学作品与所学的“历史事件”相联系,从中找到契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合点,辨析不同史料背后的“虚”与“实”,培养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学生“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 法”[2]。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社会风尚。材料的主体是民
如,2018 年全国Ⅱ卷第 42 题。阅读材料,完
试题通过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的诸神形象拟人化的特点,说明古 希腊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世界近代
试题引用雨果的《九三年》,考查法国国民公会体现的政治理 念
中国近代
试题借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表达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 的爱国情感
世界古代
试题借古希腊悲剧人物借普罗米修斯之口强调当时雅典强调人 的价值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史结合” 类试题例说
1.妙用诗歌情景,考查唯物史观素养 诗词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情节,具有感染力,
一、对“文史结合”类试题的统计与 可以实现学生从历史事实到历史概念的思维过程。
初步分析
但是,与真实的历史相比也有偏差,有些诗词中流
1. 对“文史结合”类试题的统计(见下页表)
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
第三,凸显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 可知,在唐代( )
**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 年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备考策略研究”(立项编号: ZDFZ17059)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第03期 57
学业评价
表1 2016—2019年涉及“文史结合”类试题统计简表
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
本题要求考生从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提取一个情节,然后 指出该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后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成刚1沈为慧2(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100816;2.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昆山215300)[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系,废科举,南方奴隶制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
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
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
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
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
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
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05年10月17日: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1905年10月23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1905年11月2日:科考一停,士皆殴(通“驱”)入学堂从事西学,而词章之学无人讲求,再十年后恐无操笔为文之人矣,安望文风之蒸蒸日上哉!天意茫茫,令人难测。
◇1905年11月3日: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日本人根津一看到,“废止科举是近来非常极端的措施,但未发生非常激烈的反对……反对者也没有出头,读书人大都满心欢喜”。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既然“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改革”。
②在年轻士人朱峙三看来,废科举似乎与自己无关,他成了一个旁观者;中年士人刘大鹏虽灰心丧气,并为士人的生活及未来忧心忡忡,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这个千年制度的几经变革大大出乎日本人根津一的预料,甚至让英国人莫理循对中国的全面改革充满信心。
这些史料充分实证,废科举并非“暴风骤雨”,它几乎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案例1-2: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在许多人的“常识”里,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食不果腹,还经常受到主人的各种虐待。
教学中,还有教师用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奴隶制的感性认识。
《苦难的时代》一书使我们认识到,斯托夫人的见闻不具普遍性。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格尔及其合作者,用计量的方法对奴隶的生活及种植园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奴隶制经济传统解读的一些最重要的修正”(前言)。
以下是从该书中摘编的体现“史料实证”特点的论述:◇从发病开始,生病的奴隶都必须整日待在医院里,直到他们可以重新工作。
生病的奴隶会得到一些特殊的照料,包括药物治疗和特殊餐饮。
奴隶的医疗机构与种植园的规模相对应,一般大型的种植园配备大型医院。
◇一位种植园主表示,“孕妇必须被温和地对待,在离家近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工作”。
“轻松的工作”指的是日常工作的50%~60%,且不包括耗费大量体力的劳动。
◇一位种植园主拥有200名奴隶,其中120名正被当做劳力使用。
从1840年12月开始的两年内,执行了160例鞭刑,平均每人每年遭受0.7次。
超过半数的奴隶并没有受到过任何惩罚。
◇奴隶不仅在周日可以休息,在非农忙季节的周六,也可以休息全天或半天。
奴隶每年还有一周左右的固定假期,另外还有每年大约12天的病休。
◇种植园主对一些创造较好生产记录的奴隶个人和团体给予奖励。
奖品有衣物、香烟、威士忌,甚至还有现金。
表现非常好的奴隶,还会得到假期或旅行的奖励。
◇种植园主德弗罗划出部分土地给奴隶,供他们种棉花。
奴隶们将收获的棉花交由德弗罗代为销售,每家大约可获得100美元的收入。
种植园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张。
汤姆式的奴隶在当时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认为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中,全部或大多数奴隶都过着汤姆式的悲惨生活。
二、从外延看,“历史解释”较“史料实证”更广泛学术界普遍认为,历史学首先是一门基于史料分析的“实证”学问。
正因如此,将“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史学研究不能止于“史料实证”,应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做进一步的解释。
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指出,历史学是一门带有科学(实证)属性的解释学,科学性(实证)是历史学的一个属性,但不是历史学本身。
历史学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全有待于解释给他以生命。
①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2-1:如何解释废科举中的“软着陆”现象严复认为,废科举是“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然而,废除如此重要的制度并未引发巨大的社会风波,清政府何以实现重大措施“软着陆”的呢?综合学术界的解释,这与当时的科举制度以及清末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科举之路的门槛虽低,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况且,清朝末期的吏治腐败,通过捐纳入官的人数大增,原为选官正途的科举,难以正常运作,获得功名而得以入仕的比率明显减少,导致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士子的观念逐步改变,不少人放弃科考,转而从事工商业活动。
伴随着西学东渐,变革科举制不仅成为朝野的关注点,而且考试内容也增加了与西学相关的内容。
新式学堂的创办,更使读书人认识到,科举制度已很难长久。
在废科举之前,社会舆论就此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
人们在兴学堂、废科举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废科举的时间与方式上,即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停废科举。
④除了科举制度本身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外,废科举的“软着陆”也与清政府出台的配套措施密不可分。
为了解决士子们的出路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以下应对之策:一是引导士人参与选拔性考试,优秀者可入仕就职;二是引导士人进入省、府、县各级师范学堂及简易科师范学习,毕业后可安排教职;三是引导士人公费或自费留学,学成归国加以重用;四是将私塾学馆改为新式学堂,变塾师为教师;五是承认私塾的合法性,提高塾师的社会地位;六是发展文教、民政等事业,设置劝学所、巡警局等机构,吸收士人从事新业。
⑤“在科举停废至清亡的6年中,不仅举贡生员入仕就职机会与概率之高此前未有,而且优先录用的待遇也是闻所未闻”;“无论在国家还是地方社会层面,为数众多的士绅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凭借更多的权力资源和多样化的渠道,广泛进入各级权力圈。
”可以说,清政府的上述举措“充分考虑了科举废除后社会的承受度,并给那些因科举废除而大为沮丧的人们,预先设计和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其他出人头地的途径”,从而“最大可能地减轻了其对制度变革的抵触情绪乃至极端举动”。
案例2-2:如何解释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福格尔等人的研究告诉我们,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奴隶的待遇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北方的产业工人。
为何如此呢?福格尔等人认为,将生病的奴隶同健康奴隶隔离开来,可以使传染的风险降到最小;让生病的奴隶卧床休息,可以避免因为严重的疾病带来的更大损失;防止奴隶的健康受损,对种植园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慎用鞭刑惩罚奴隶,这是出于提高惩罚效果与生产效率的考虑;采取奖励措施,可以使奴隶全身心地投入劳动,并将主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
福格尔等人研究指出,美国内战前,从经济上看奴隶制并非行将就木;且无证据说明,如果没有战争或者其他形式的政治干预,奴隶制会由于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消亡。
与此相反,南北战争到来之际,种植园经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并呈现持续巩固的趋势。
尽管自然资源给予南方在农业方面一定的优势,但是,奴隶制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他们还发现,城市奴隶制的历程并未证明奴隶制无法适应工业体系,也不能说明黑人奴隶无法在工业体制下生存。
工业生产中的奴隶无论在勤奋程度还是生产效率方面,均不逊色于自由工人。
事实上,城市对奴隶需求的增长比农村更快。
福格尔等人的结论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可。
美国计算机科学公司陈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奴隶主实施“家长式温情”管理,提高奴隶的生活待遇,并非出于人道的考虑;这样做可以使奴隶制变得更有效率,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当然,美国南方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背景下英国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
而且,福格尔等人的结论并不想、也不足以证明奴隶制度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也有学者对福格尔等人的解释持怀疑态度,认为福格尔等人的观点只是一个短期结论。
因为世界市场对棉花有大量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棉花价格的走高,种植园才有如此可观的利润。
如果世界市场的需求不能持续,奴隶制还会有此高效率吗?福格尔等人的研究不能证实,奴隶制的高效率是否会一直持续,也许在世界市场需求降低时,奴隶制就会自动衰亡。
三、简要小结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史料实证”学科,不能完全依赖“史料实证”进行解释,学界对“史料实证”的局限性进行过阐释。
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指出,实证的基础是史料,但实际遗留下来的史料,可能不过是原初材料的千百万分之一。
古代史不用说,研究近现代史的人,每觉史料汗牛充栋,常有被史料没顶之感。
然而真到了论证具体问题时,立刻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
大概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家始终面临的常态。
但是,不能被史料证实的,也是能够进行解释的,可以用“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解释“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④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指出,对于顺治帝是否出家当和尚、李自成到底是死在湖北通山还是湖南夹山等问题,只能或可以通过“史料实证”的途径予以解决。
但是,超出证伪或证实之类的问题,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就无法通过“史料实证”来解决,必须运用一定的学理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