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和戏曲艺术

合集下载

第10课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书画和戏曲艺术
金文 商周
大篆 西周晚期
小篆 秦
行书 东汉晚期
辅助书体
草书 西汉
古 今 文 文 字 字
隶书 秦
楷书 汉末魏初
发展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法
(1)书法的概念
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 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 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 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 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2)发展阶段 魏晋以前:自发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书法艺术) 原因: 社会危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 以书法表达个性追求; 笔墨纸张的改进。 (3)功能 审美与实用兼备,体现中华民族文 化特色。
最活跃,雅俗共享
楷书 汉末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魏初 是规范化、标准化、楷
模化的字体
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
王羲之 草书
王献之 草书
张旭 草书
怀素 草书
快速书写的字:行书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原始社会 陶画、壁画、地画
《鹳鱼石斧图》 地画 双人舞 壁画 东巴舞
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
战国时期,中国 绘画艺术从萌芽 走向成熟。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3、秦汉时期:门类丰富
东壁《车马图》 南壁《夫妇宴饮图》
4、魏晋时期:凸显个性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郑板桥 《墨竹图》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的形成 京剧=徽戏【安徽、浙江】 起源:原始歌舞 +秦腔【西北】 春秋战国:优伶 元朝:元杂剧 +汉调【湖北】 明代:昆曲(昆剧) +昆曲【江苏苏州昆山】 清朝:京剧 (平剧、京戏、国剧)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阔的空间。 4.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备,为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
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 人 物 龙 凤 图 》 《鹳鱼石斧图》
《人物驭龙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课 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概述汉字和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中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书画和戏曲艺术是极具代表性的两种艺术形式。

这两种艺术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仅承载了历史与传承,更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和智慧。

首先是书画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之一。

中国的书画艺术从一开始就和文字、诗歌、奇石、器物、建筑和园林等艺术密不可分。

中国书画的笔墨和色彩表现形式相对自由,不追求真实的形态,而更注重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和意象,所以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可以放松心态,表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正是这种独有的创作理念,让中国的书画艺术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中国的书画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意蕴,文字蕴含了美的形态,但重要的是其蕴含的文化的深层意义。

中国画的意象丰富,不只是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更是让人产生浓厚的文化情感。

这种情感,既来自于画中人物、花鸟、山水等所表达出的意蕴和神态,也来自于中国书画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与书画艺术不同,戏曲艺术更强调了舞台艺术的表现,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古典艺术之一。

戏曲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功、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戏剧性。

由于戏曲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再加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具特色,因此它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彩,保留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

中国的戏曲在演出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更注重细节表现,几位演员在舞台上的修饰,动作的协调,音乐的和谐,以至于制作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都要进行精心的制作,以符合古代传统的审美要求。

一场好的戏曲演出,不仅能够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满足,更能通过戏曲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深深地沉浸在所观察到的故事情节之中,使人流连忘返。

中国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特质,不仅让世界深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魅力和趣味。

艺术从来都是源于生活,也体现着文化的底蕴,书画和戏曲艺术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程目标(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②理解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六千多年前出现的“图画文字”。

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的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作用:沟通不同方言区域,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

2、书法艺术自觉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起源:远古绘画艺术,彩陶画《颧鱼石斧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中国画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3、中国画成就:三、京剧的出现1、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艺人)――元杂剧(中国戏曲艺术成熟)――明昆曲2、京剧的出现(清乾隆—同治、光绪)1)产生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2)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

(3)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徽剧、汉剧等剧种的融合。

2)形成:(1)乾隆末年,安徽徽班进京;(2)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其他剧种腔调和表演形式,形成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清朝各地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

【五】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

[课件]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敦煌彩塑
敦煌壁画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 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 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 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 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 画上就代郑板桥的 《墨竹图》
三、京剧的出现
1.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昆曲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 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 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 后、公主、贵夫人、女将、 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 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 多为中老年妇女。

亦叫花脸。净角指 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 意为‘‘净”净行分如 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 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 等。铜锤花脸称正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 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 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 均有不同的特色。
《书告身》
王羲之 草书
王献之 草书
怀素《自叙帖》
张旭《古诗四帖》
《兰亭序》 之章法、结 构、笔法都 很完美,被 历代书家都 推为“天下 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 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 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汉 字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楷书
隶书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两个阶段:自发(实用)(魏晋之前)
自觉(审美、实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图中书法体现了行草兼具的特点。
4.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
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B.风俗画,刻画习俗 D.人物画,形神俱备 )
【解析】选C。徐渭是文人画的代表,在他的绘画中用笔似草书 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结合,强
2.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风格?
提示:(1)特点: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风格:有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不同风格。 3.京剧有什么特色? 提示: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 ,民间地 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 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
提示: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
最早的成熟文字。 2.行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 值。欧阳询是著名代表人物。( × ) 提示: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 美价值。欧阳询是楷书的著名代表。
3.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 ) 提示: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
三、京剧的出现
1.戏曲的演变历程: 原始的歌舞 发展而来。 (1)起源:从___________ (2)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 元杂剧 把戏曲推向了成熟。 (3)元朝:_______ (4)明朝。 ①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昆曲 流传甚广。 ②_____
2.京剧:
3.发展历程: 时期 远古 时代 战国 从萌芽走向 成熟 _____ 特 点 代 表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高三历史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PPT优秀课件

高三历史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PPT优秀课件
1.请辨认出下列属于书法中的何种字体?
文字题
视听题
1。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1。下列作品属于什么时 2。绘画注重以形写神的是谁?期?名称是什么?
3。“吴带当风”说的是谁的画 2。请辨认下列属于什 4。隋唐时期,宗教壁画盛极一时么,时期的绘画? 当时哪个地方的壁画兴盛?
5。中国有这样一幅风俗画,被称为画苑 “国宝”之一。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 (赵佶)。请问是什么画 ?
第10课
矫 若 惊 龙 , 飘 若 浮
遥 知 不 是 雪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问 渠 哪 得 清 如



请任选一组作答
文字题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哪些?
2。图画文字是指什么? 3。汉字何时形成完整体系? 4。请你说说某位书法家的小故事? 5。楷书的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范式?
6。你知道颠张醉素是指什么吗? 7.这位皇帝开创了一种书法体裁,你知 道他是谁吗? 这种体裁叫什么? 视听题
6。将绘画、书法、篆刻和文学艺 术结为一体的是什么画 ?
文字题 1。中国戏曲的源头是什么?
2。哪种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3。江苏昆山今天是国家的著名工业园,也是外 商钟爱的投资地之一,但是在清朝之前曾经产生 过一统戏曲界的剧种,你知道是什么吗?
4。康熙陪其母亲在看京剧?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视听题 1。下列是什么剧? 2。下列是京剧的什么行当?
A
B
趋势:由繁到简
Hale Waihona Puke ECD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1.请指出汉字的演变顺序?并指出汉字演变的总 趋势是什么?

第10课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书画和戏曲艺术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 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 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学字 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王羲之
王献之——《中秋帖》
—《平安帖》
笔法畅快淋漓,叹为观止
王羲之故居纪念馆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 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兰亭
鹅池
曲水
兰亭: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的兰渚山下。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 靖二十七年(1548年)后移此重建的。1980年曾全面整修。王羲之 的《兰亭序》就是在这里书写的。
王羲之 草书 《十七帖》
王献之 草书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怀
素(737-799) 《自叙帖》
唐书法家,零陵(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 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好 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 不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 圣”。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 收并蓄,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嘉庆、道光年间 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 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 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 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 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 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 被公认为“国剧”。
【总结】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 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 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 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 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 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 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 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 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精美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精美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与成熟:中国的原始文字称为“________”; 至____,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发展脉络:汉字按照________、大篆、______、 ______、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3)演变总趋势:由____到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6)两宋时期:__________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______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 端的《__________》。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______成就最为突出,最 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________。元代王冕的《墨梅 图》、明代徐渭的《__________》、清代郑板桥的 《______》,都是写意画精品。
答案: (6)宫廷画院 风俗画 画 牡丹蕉石图 墨兰图
清明上河图
文人画
写意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的起源:从原始的____发展而来。 2. 中国戏曲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 ______。
(2)______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________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______流传甚广。 答案:1.歌舞 2.(1)优伶 (2)元杂剧 金品质•高追求 (3)戏曲演出 昆曲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中国传统艺术展示感受中华文化的力

中国传统艺术展示感受中华文化的力

中国传统艺术展示感受中华文化的力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展示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中国传统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和传达。

本文将从戏曲、书画和工艺品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艺术展示给人们的中华文化感受。

一、戏曲艺术:承载中华文化的史诗戏曲艺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从京剧、豫剧、评剧到粤剧等各种戏曲形式,无不在表演中融入中华文化的精髓。

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唱、念、做、打技巧,通过唱念做打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而这些戏曲剧目往往是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的精华所在。

当我们欣赏京剧的花脸、豫剧的阳春白雪、评剧的趟猴戏,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宫廷、乡村和闹市。

这些戏曲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服饰、音乐和舞蹈,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貌。

二、书画艺术:以笔墨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审美和情感。

中国的书画艺术并不只是记录文字和描绘图案,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墨彩和构图等元素来表达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

中国的书法以楷、隶、行、草等多种字体形态表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绘画则以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

中国画的技法和构图方式,都经过了历代书画大师的传承和发展,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独特性。

当我们欣赏一幅流淌着墨香的山水画,或者描绘出生动鲜活的花鸟作品时,我们不禁为中国书画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所折服。

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紧密相连,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工艺品: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智慧中国传统工艺品是由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工艺技巧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作品。

它们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智慧,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解析】 逐项分析,A、B、D三项是对京剧的正确叙述, 而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答案】 C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人们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各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于是出现了以北宋四大书法家为代表的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的新流派。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士人阶层在对书法的追求上进一步突破前人的法度约束,更加 强调个性化创造,使之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书法艺术从士人 阶层日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项中北宋盛行风俗画的说法
是正确的,但《洛神赋图》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人物画,
因而D项错误。 【答案】 D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2009 年江门调研)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主要成就: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走向世界: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 的赞赏。
汉字的起源演变及书法艺术的成就
(2008年淄博三模)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里面的“京”字是创始于下列哪个朝代的书体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清朝
()
【解析】 会徽的“京”字为篆体,秦朝统一文字,小篆成 为标准字体。
【答案】 A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 ——①中 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 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 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②汉字书 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 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 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③以 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 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三、学习延伸: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 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 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 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 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 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 以我们欣赏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 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 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 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 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①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 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 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 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②汉 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 大的单体字,为富于个性化的 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③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 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 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 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 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京剧形成的条件 —— ( 1 )经 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 2 )统治者的重视。( 3 ) 艺术家们的努力。(4)广大 徽汉艺人的努力。
课本习题提示
一、学思之窗: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 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 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 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 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写书法的朋友。

每天分享书法知识,学习书法技巧,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

前几天写了一篇《戏曲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门类》的文章,现在就写写戏曲艺术中的书法,以飨喜欢书法艺术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来看我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戏曲和书法的关系。

我相信,不管你是什么年纪,看到这篇文章,你都会有所感悟的。

因为有了这些感悟,你才会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感悟。

那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戏曲和书法的关系吧!一、戏曲和书法是有传承关系的戏曲,是中国民间戏剧的简称;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简称。

这两个艺术门类都是来源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戏曲是来源于生活里的人们喜爱的戏曲人物和故事。

作为中华民族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方式之一,戏曲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因为戏曲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基因。

不管我们今天的戏曲工作者或专家学者如何看待戏曲与书法的关系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戏曲与书法是有传承关系的,从本质上讲,这两者都是经过多年发展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

在传承上来说,戏曲在每一个艺术门类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比如戏曲表演技法方面来说:“唱腔”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最基本的东西,“念白”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最基本的东西。

说得再具体一点“身段”,“念白”与“行腔”都是戏曲表演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戏曲为何会成为书坛主流?它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是因为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它给我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物质层面上的享受,也给书法带来很多视觉享受以及心灵享受;所以戏曲和书法家一样都需要不断传承去丰富戏曲和书法魅力所在。

二、戏曲艺术与书法各有特色有人说:书法的美不是通过形式,而是通过点画表现出来的。

这些话不太对,但确实有道理。

作为书法艺术来说,也与戏曲艺术一样需要通过点画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戏曲不同于书法,戏曲要通过语言表演出来,而书法则要通过点画来表现出来。

因此各有特色。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说了:既然都有了点画,那还用用书法来写呢?还有很多人说:既然都属于艺术门类中的某个门类,那用书法来写点什么不合适吗?这样说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书法艺术是一个多类型艺术,他是综合诸种艺术形式而成。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 “书同文”,向全国 颁布的官定文字。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 是相当规范,偏旁有 统一的样式,笔画委 婉曲折,粗细匀称, 字形狭长。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隶书的出现 是秦代书法发展 的结果,他把大 小篆的笔划由圆 转改为方折。这 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后这 种字体在公文中 广泛使用。
观察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汉字与书法
((象形文字) 2、成熟: 商朝(象形字符号化)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
为一体,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
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写意画。
只不个吾 流要个家 清人花洗 气夸开砚 满好淡池 乾颜墨头 坤色痕树 。,。,
元 王冕《墨梅图》
徐 渭 : 《 牡 丹 蕉 石 图 》
徐渭晚年又号青藤 道人。性情奔放,不拘 礼节。画法学米南宫。 山水、人物、花鸟、虫 鱼都极佳妙;笔简意赅 ,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 ,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 意一画的新风格。此幅 墨韵气势,奔放横溢。 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 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 情。
京剧四大名旦
生 慧荀
秋砚 程
云小 尚
芳兰 梅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 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 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 春,用作辅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华雄 、高登等;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 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 包拯 程咬金 廉颇 、项羽、杨七郎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 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 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 咬金、公孙胜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 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司马懿等。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

•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戏曲的发展 • (1)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 发展而来。 歌舞 • (2) 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优伶 称为 。 • (3) 元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 (4) 明代: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 昆曲 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 ,流行 甚广。
• 1.从萌芽走向成熟 • (1) 起 源 : 源 于 远 古 时 代 (2)成熟:战国帛画《 》、《人物 人物龙凤图 驭龙图》。 • 2.特点:注重 ,追求“得意忘 写意传神 形”。
• 3.发展 • (1)魏晋时期 • ①特点: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 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 ②代表:顾恺之留下了《 》《 洛 神 女史箴图 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了“以形写神”,画 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 1.汉字 • (1)演变 • ①起源: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称为“图画文字”。 • ②成熟: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 ③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 。 楷书 • (2)特点: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 • • • • • •
2.书法 (1)阶段特征 ①魏晋以前基本是 自发 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阶段,书法成为一 自觉 种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3)楷书 ①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 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钟繇 ②代表:魏晋的 、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
• 京剧艺术发展演变的启示。 • 精讲: (1) 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 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 守旧。 • (2) 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也同样适用于 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 (3) 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 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汉字与书法艺术;(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考点梳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及书法特征1.汉字(1)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脉络:甲骨文——小篆——楷书(3)趋势:2.书法(1)发展脉络:中国书法大致分为两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基本是,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2)楷书①特点:笔画详备、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

②代表人物魏晋时期:、,唐代:、、(3)草书:①特点: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

②代表人物:东晋、,唐朝、。

(4)行书:①特点:兼具的规矩和的放纵, 具有和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②代表人物:东晋,唐朝,北宋,元朝,明朝(二)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及特征1、不同时期特点及代表作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

1.产生: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2.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b、,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c、以来,走向世界。

【易错易混点】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2.京剧是北京的地方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京剧是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的。

【学以致用】1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2.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社会广泛议论。

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繁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D.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冬至的文化艺术

冬至的文化艺术

冬至的文化艺术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同时也代表着阳气的日益生长。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除了进行各种传统的习俗外,还会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来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

本文将从传统戏曲、书画、音乐以及传统建筑等方面介绍冬至的文化艺术。

一、传统戏曲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一种沟通历史和传承传统的方式。

冬至这一天,各地戏曲团体会表演各种经典剧目,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戏曲表演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节奏吸引着观众,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

冬至这一天,人们常常会举办书画展览,邀请知名书画家参与,展示他们的作品。

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和艺术风格赢得了许多人的欣赏。

而绘画作品则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细腻入微的创作手法吸引人们的目光。

三、音乐演奏音乐演奏是冬至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演奏传统乐器,如古琴、古筝等,奏响雅音,以表达对冬季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让人们陶醉其中,感受到冬季的宁静和温暖。

四、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比如古老的庙宇和园林。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布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并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总结:冬至的文化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冬季的祝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传统戏曲、书画艺术、音乐演奏以及传统建筑的表达方式,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传递着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冬至的文化艺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音乐盛宴,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根源。

希望在未来的冬至,冬至的文化艺术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
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4)趋势
由繁到简
2、书法
(1)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

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

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
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元朝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远古的绘画艺术: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

其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战国的绘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代表作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

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4)明代时,出现昆曲。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