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
课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长乐中学的黎健,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构思过程。
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选自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的第二节第一课时。
此课的内容是前一节的延伸,也是下一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铺垫与引领。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使学生更加明确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认识。
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2. 描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因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不要人为破坏任何一方面,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参对学生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增强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加之对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还不太适应。
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都较弱。
但他们好奇心强,有求知欲,乐于表现自我,所以我会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统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统说课稿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统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统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和地位:“生态系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之第二节。
从单元题目和章节的题目就看出本章的主题,即是——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教材在此前的第一节中,已经揭示“生物圈”作为所有生物的家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一理性认识,继而在第二及第三节中通过探究活动等,交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现在,就要在生物学上有一个归结,即:生物与环境之间这种于动态之中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
表面看似乎相对独立,但教材的立意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作为整体来考虑的,故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力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决方法:生态系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全面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讨论一个特定类型的生态系统,例如以鱼缸实物入手,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的同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如果归纳的不够准确或全面,教师可以用实例进行提示。
然后再以点破面,引导学生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列举一些生态系统的实例,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通过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让学生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2.其次,借助生态系统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再次,通过案例分析、动画演示等方式,讲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教具和材料搭建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模型,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2.开展“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重要信息。
2.利用箭头、框图等符号,直观展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书写过程中,适时擦除或调整板书内容,保持板书的整洁和条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分工不均、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出和解释,为学生后续学习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彭倩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选自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第一课时。
该课时既是前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延伸,也是下一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铺垫与引领。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更加明确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认识。
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中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是,学生的总结和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三、学习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依据学习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3.增强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的情感。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本课的内容来口人教版《生物》“了解生物圈”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材第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屮的能录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是最人的生态系统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牛态学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二、说教法:1、学习内容、重点、难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弈包括三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屮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其屮生态系统的成分是重点。
下而说一下我是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2、突出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学习重点。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两幅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常见图片,结合阅读课本,让他们了解牛态系统中有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种牛物成分, 讨论分析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牛在明确三者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 捉醒同学们注意阳光等非纶物成分也是牛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从而使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成整体印象,然后通过练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网络图。
通过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角色扮演,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的理解,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突破难点:能量流动及其传递是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鱼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并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说学法:1、教学目标:鉴于対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据新课标对学牛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学牛实际,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2、认知目标: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
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Z间的关系。
3、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牛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发展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②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通过讨论,如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惜感。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反馈建议:根据学生的总结和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5.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作业内容: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习题和实践任务,如分析身边的生态系统、撰写生态保护建议等;
(2)作业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1.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播放生物纪录片片段,展示生态系统的美丽和神秘,引发学生对生态学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有哪些生态系统?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呈现生态系统的实例,如森林、湖泊、草原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鼓励创新思维,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1.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侧列出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中间突出生态系统的功能,右侧展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2)主要内容:板书将包括关键词、概念、关系图和重要结论,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呈现核心知识。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1.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标题为“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对“动物园〞展开讨论,说明还需更多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
【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可大可小,但它们都具备一样的组成成分。
(展示相关图片)
生态系统的组成
板书: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1、2
明确自学要求:
1.2分钟
2.有自学标记
3.思考讨论题
根据学生答复,总结、强调:
【提问】
1.如果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会怎3.一群鱼(×)
4.树林中的
树木(×)
5.非洲狮和
内蒙古草原
(×)
6.动物园
(?)
看图、倾听
笔记
看课本P20?
资料分析?
思考、讨论
自学课本
P20三段课
文,答复【讨
论】3
理解、认同、
稳固
作为伏笔,
激发学生兴
趣,引出后
续知识。
进一步丰富
对概念的认
识;引出生
态系统的组
成。
由到未知,
由现象到本
质。
重要分析回
归课本。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对知识的总
结和提炼能
力。
加深理解各
成分间的关
系。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提问与解答:在课堂上,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分享与评价:每个小组将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和提高理解程度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课堂提问: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等,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个生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其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生态系统的组成:介绍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3.生态系统的功能:讲解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4.生态系统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案例,如校园生态系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相关术语的混淆。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户外调查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学习效果。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通过举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对学生进行分组,以提高调查活动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将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改进,如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再次讲解,或者调整作业布置,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日孜也·麦合木提,来自洛浦镇一贯制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了解生物圈”作为第二章,把“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作为第二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生物圈,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课件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爱护各种生物,保护环境,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四)教学难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五)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连线回顾试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二者不可分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
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教案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2.doc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加深学生对科学调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系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问题、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几组图片: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扣中校园、黄台湖公园等,创设情景。
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讨论引导:1、生态系统及组成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让你们调查了一定的地域(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湖泊等)内的生物及影响它生存的因素。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生:好生1: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一片树林,有树、草、土壤、鸟、阳光、空气、水等。
生2:我观察的是一块农田,有作物、人、杂草、鸟、虫、土壤、阳光、水、肥料生3:我观察的是学校的草坪,有草、杂草、鸟、虫、土壤、阳光、生4:我观察的是一个池塘,有水、水草、光、温度、鱼虾、蛇、…………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同学们交流的很好,你们观察的“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池塘等等”都是一个一个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谁能定义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回答: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教师板书)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什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什么?学生回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说课稿-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课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幸福收获排行榜,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加分鼓励
基本思想: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基本活动经验:学生的身边存在着很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学生并不陌生,只是不知道它们就是某条食物链或者某个生态系统,需要多多引导,把知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归纳法等
问题与作业设计
1、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阳光→草→兔→狐 B.草→狐→兔
C.鹰→蛇→鼠→草 D.草→鼠→鹰
2、生态系统的组成: (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
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要掌握的名词较多,但好在同学们接受和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寻找各名词之间的关系及联系,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这节课即是前面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延伸,又是下一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铺垫。
所以说这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更加明确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力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在教学时,除了分析教材和教学目标,对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所以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说学情: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和物,也有很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本节课的内容正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计多种活动,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三.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讲清楚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先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再来说学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答”转向“学问”,“学会”转向“会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课件
(4)箭头(→)从左向右指向捕食者;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写、连食物链体验生物与生物之间 的复杂关系。通过总结规律,内化学生的能力。
4.教学过程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 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 与被吃的关系。
吃虫的鸟
青蛙
蜘蛛
鼠
兔 草
食草昆虫
互助探究
思考图示生态系统,据图分组讨 论: (1)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何? (2)物质能量如何传递?
4.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 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
5.教学反思
优点: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4.教学过程
互助探究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4.教学过程
互助探究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说一说: 如果没有“我”,生态系统会……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动物、植物、细菌、非生物
,组内互相说说如果没有“我”,生态系统会……,全面阐 述各角色的作用、相互联系,并相互评价。
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比较多 ,所以感觉时间比较紧凑,学习氛围显得 有点紧张。
谢谢 聆听
THANKS!
1.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 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说课教案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生物组的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首先谈一谈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是人教版初中生物7 年级上册第1 单元第2 章第2 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我安排2课时完成,本节课主要学习第1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同时, 7 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在此过程中我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并适时加以引导,近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面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分析归纳、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科学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我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作为重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生态系统的组成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我主要采取直观教学法、问题驱动法法、小组讨论法等教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而不是被学。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前我会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视频和教学所需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下面就请随我进入课堂教学过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的内容。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生态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平衡等知识做好铺垫,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
(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四、教学重难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
2、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基础知识。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板书内容,避免过度拥挤。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案例教学则通过具体的生态系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态学概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共享知识和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的互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是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并选择一个熟悉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二是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处于青少年初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自然界和生命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但可能对生物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课堂听讲习惯,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学习,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是在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提升与总结,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
本节课也为初二《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3.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二、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阅读、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3.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扮演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成分,进行辩论“谁最重要”。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指导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要点,如箭头方向的意义,食物链的起点和止点,食物网书写顺序等;指导学生辩论进行的准备、角色扮演中的分工组织等;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资料、观察与阅读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本节课的导课环节。
情景引入:
1.初识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观察几幅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国家景点图片,说说看到哪些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熟悉的图片不仅亲切,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通过以上由表及里、环环相扣的分析,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二)小至一个水滴、一块草地,大至整个海洋、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这也是高中的一个学习重点,要打好基础。
1.让学生观察P23的“资料分析”,阅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在完成以上学习后初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名字来由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没有非生物部分呢?为角色扮演作准备。
3.角色扮演与辩论——“谁更重要?“:四个小组分别承担一种角色,每个组先用1—2分钟说出自己重要的理由,在“过把演员瘾”:几个学生扮演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说出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每个组用2-3分钟相互攻击,相互辩论。
通过该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辩论中的过
程学会倾听他人,而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等智能。
4.师生归纳:通过辩论显而易见归纳出各种生物无法独立生存,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对食物链要领的形成,可以先举一些谚语,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
这些生物之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联系,形成这样的矛盾冲突呢?不言而喻,为了食物,人们就把生物彼此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
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学生易错。
)接着把25页图连起来,大家在连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环节。
)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一张网为食物网。
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这个活动目的就达到了。
拓展探究: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请学生探究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阅读课本23页,分析以上所学食物网,讨论“兔子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呢?”“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2.教师展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图片。
3.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生态系统被破坏。
4.归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有一定限
度的。
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的生物种类、生物数量发生了变化,都会对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
5.“资料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有毒物质的“富集作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一旦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么最终受到危害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通过阅读日本水俣病的资料(一个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富集现象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加深了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使学生自然产生同情受害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环境污染现象深恶痛绝的情感,进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练习的形式灵活性大、开放性强、趣味浓、注重应用,使学生参与度高。
巩固练习:
1.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块菜地
B 一个湖泊
C 生物圈
D 太平洋的鲨鱼
2.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是()
A 蘑菇
B 真菌C紫菜D 工人
3. 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鹰捕食,蛇也可以被鹰捕食,那么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是()
A 草→鼠→狐
B 鼠→蛇→鹰
C 草→兔→鹰D草→兔→狐
4.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
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上升后又下降D保持相对稳定
5.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
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A 浮游植物
B 鱼
C 小虾
D 鸟
课后活动:课后活动的设计注重对课堂的延伸。
通过搜集环境污染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加深对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的了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