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_朱世武
利用均衡利率模型对浮动利率债券定价

作者: 朱世武[1];陈健恒[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100084
出版物刊名: 世界经济
页码: 48-59页
主题词: 浮动利率债券;定价方法;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模型;中国;国内;非市场化;核心问题;合理
摘要: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定价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问题。
准确和合理的定价能够促进市场的交易,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改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不活跃的情况。
国内的浮动利率债券基础利率的非市场化给定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市场的交易。
尽管国内不少学者对浮动利率债券定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但都集中于交易所市场的研究,对银行间市场的研究很少,并且分析的也不够彻底。
另外,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浮动利率债券定价方法还存在不少缺陷。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浮动利率债券定价的问题,本文以利率均衡模型——Vasicek模型和CIR 模型为基础,经过大量的经验研究,给出一套银行间债券市场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方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期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定价方法。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分析(朱世武)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分析朱世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084)摘要:本文采用数据挖掘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监管和投资两方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5个评价标准。
在对所有成熟的期限结构模型进行拟合及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方案。
实证检验表明,本文给出的债券样本选择、价格处理、异常点剔除、模型选择与期限结构的拟合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期限结构遇到的难题,目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可以构建合理的期限结构,最适合的模型是Nelsen Siegel模型。
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样条法、Nelsen Siegel模型一、引言银行间债券市场始于1997年6月16日,2003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存量已达3.4万亿,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系统总计成交17.2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684.8亿元(中国货币网2003市场概述)。
目前,大多数国债及金融债都是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并交易,债券的到期年限已经达30年,期限结构的构造条件已基本建立。
正如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发布自己的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各方面的参照那样,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急需构建一个合理的期限结构。
国债市场所形成的利率期限结构对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体系的定价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在中国,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构建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
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2003年年初在新版交易系统中加入了市场分析与风险管理系统,并通过中国货币网公布银行间债券市场每天的期限结构。
但是,从中国货币网所公布的利率期限结构来看,很多时候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十分奇怪,从专业人士的角度看来,收益率曲线并不合理。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银行债券间市场构建期限结构这一难题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本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简单介绍成熟的期限结构模型;第三部分指出现有货币网所公布期限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银行间市场的特点提出合理利率期限结构的判断标准; 第五部分给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方案设计;最后一部分为建模结果实证分析与结论。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利率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为降低由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
常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使用利率互换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利率互换合约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通过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现金流交换,使交易双方能够在不同利率环境下互相转换支付利息。
利率互换合约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锁定利率,降低利率波动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
此外,利率互换合约还可以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规避资金融通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利率互换合约的缺点是存在交易对手风险,即若交易对手违约,则可能导致合约无法履行。
此外,由于利率互换合约的复杂性和风险特征,其操作和管理成本较高。
利率期货合约是一种可以在未来以约定价格交割固定收益产品的金融合约。
利率期货合约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锁定未来利率,降低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流程相对简单,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利率期货合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较大,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金融机构来说,可能难以进行灵活的利率风险管理。
其次,利率期货合约存在交割风险,即到期时交易双方需要按照约定进行交割,若市场价格与约定价格偏离较大,可能导致合约亏损。
此外,利率期货合约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价格波动较大,对于投机交易者来说,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利率互换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都是常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利率互换合约在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和规避资金融通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交易对手风险和操作成本较高。
利率期货合约则在锁定未来利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交易规模和交割风险有一定限制。
因此,企业或金融机构在选择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规模和交易需求,并结合市场流动性和成本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效果,企业或金融机构还应采取多元化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结合不同方法的优势和特点,以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作者:李丹来源:《商情》2017年第06期【摘要】为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利率市场化以及建立一个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机制,我国开始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则针对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系统;利率风险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初始阶段,市场经济也刚刚开始发育,初期的市场经济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为了解决初期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国开始尝试利率管制的全新经济体制。
利率管制在短期内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
这迫使利率政策不得不由利率管制转变成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当地的政府放弃对于利率的管制权力,将利率的管制权力移交给市场。
通过市场当中的供求关系来确立现阶段的利率运行机制。
市场只拥有利率的管制权力,而不具有决策能力。
能对利率做出决策的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需要结合目前自身的资金现状以及未来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来调节利率的水平,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机制。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市场利率操作主体能力不足虽然目前我国拥有多家国有银行,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有银行对于现阶段的市场利率风险控制不能达到当前利率市场化标准,并且我国的国有银行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这导致当前银行的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没有共同利益的驱使,在市场中资金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不能相互激励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利率那么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利益竞争,人们不再将钱存入银行中。
这使得银行没有资金支持难以运转,久而久之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利率市场化的主体,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二)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国若想实现利率市场化那么就必须要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系统暂未形成互相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我国对于金融系统的监管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
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作者:刘焱赵磊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12期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利率互换的重要性,其作为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工具,具有很多的应用价值,比如,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打通债券市场,但是就目前利率互换定价水平看并不高,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工作带来便捷,以及来降低风险且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利率互换;定价;存在障碍;解决办法前言:随着行业竞争趋势的不断加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乎行业发展,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利率互换定价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处理。
目前利率互换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行业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行业规避风险,合理配置内部资产之外,还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社会收益。
同时也可以反映市场证券的流动性,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稳固增长,最后,实现加快货币市场发展的目的。
一、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一)市场缺乏公认的收益率曲线当前,利率互换定价中存在着问题,其中市场缺乏公认的收益率曲线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如今利率互换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各国在实际互换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参考利率存在着差异[1]。
“商业参考利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各国的政府债券利率,每月15日调整一次。
但是鉴于市场缺乏公认收益曲线,致使很多问题的发生。
其中,常用的参考利率有以下几种,比如,短期国库债利率、商业票据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或者是银行优惠利率,每一种利率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说都是市场化的利率中其中一种。
通常情况下,国外发达国家在进行利率互换过程中,由于成熟的市场可以对利率互换带来较多便捷,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这种利率互换定价的方法更为直观简单一些。
收益率是指个别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利率是所有投资收益的一般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率等于利率,但也往往会发生收益率与利率的背离,这就导致资本流入或流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时间,从而使收益率向利率靠拢。
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_朱世武

f(t,1)=
[1+R(t+1)]t+1 [1+R(t)]t
-1
(3)
其中, R(t)为即期利率。
根据式( 4) , 得到浮动利率端的现值为:
! PV
浮动=
i
T =
1 Par×f(i,1)×dBi
×D(i)
(4)
其中, Par为名义本金, dt 为自时点 0 至时点 t 的
天数, B 为 1 年的天数, D(t)为折现因子。
问题之一是我国市场缺乏公认的收益率曲线因此对利率互换固定利率端和浮动利率端现金流折现的折现因子难以确定本文作者曾采用三阶三段多项式样条法三阶三段指数样条法和nelsonsiegel及svensson扩展模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7日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进行拟合详见朱世武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分析经过对三种模型拟合结果的比较得出nelsonsiegel及svensson扩展模型最适合拟合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
D(t,t+θ)=
1 [1+R(t,θ)]θ
(1)
2.确定固定利率端的现值。
! PV 固定= T Par×k×dBi ×D(i)
(2)
i=1
从基准利率看我国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问题

总额 的 比率 为 00 3 ,与全球平 均水 平差距 相 当之 .14
大 。不仅如 此 , 同是发 展 中国家 的印度相 比 , 国 与 我 利率互 换市场 发展 也极为落 后 。 印度早 于 19 9 9年推 出 了利 率互 换 ,0 4年 印度 利率 互 换和利 率远 期 协 20 议 名义成 交本金 额 已经达到 97 ,9 ,49 9亿 卢 比② 同年 ,
国 内利 率互换 发展 的缓慢 ,不 仅 因为 国 内其 他 相关 的基础性 产 品发展不 够成熟 ,比如浮 动利率 债
券市 场 、 企业 债 市场 等规 模 小 、 种交 易不 活跃 , 品 还 有一个极 为重 要的原 因就是 缺乏完 善 的基 础利 率。
二、 利率互 换 的定 价
宜 的通 知》 标志 着人 民币利率互 换交 易在 国 内正 式 , 诞生 。 与利率远 期协议相 比 , 国利率 互换 推出之后 我
一
、
弓 言 f
虽然 我 国利 率互换 取得 了骄人 的成绩 ,但仍 然 存 在 很 多不 足 之处 。2 0 0 8年 我 国利率 互 换 与 G P D
利率 互换是指 双方 约定在 未来 某一 时段 按照一 定 规则交换 利息 的金融合 同 。 它产生 于上世 纪 8 0年 代 ,并迅 速成为 国际金融 市场上重 要 的金 融衍 生产 品之 一 。 国际清算银行 ( I ) 3年发 布一次对 全球 BS 每 场外 市场 ( T ) O C 金融衍 生产 品 四月份 日均交 易额 的 统计情况 。该资料 显示 ,o 7年利率 类合约 O C 日 20 T 均名义本 金交 易额 达 到 1,6 68 0亿 美元 , 中利 率互 其 换 占比 7 . %, 1 7 年化交 易额 高达全 球 G P总额 的 8 7 D
开展利率互换交易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I pt f n t u in ’ r a t r s MB it r s t wa ssn e t e r i t d t e ma k t a e e ns i o si t s ge tnee tnR e i t o i i e t a e s p ic h ywe e pl e . h re sn v r n e r o h
互换 交 易 流 动性 极 低 。 更 多 的机 构 仍 在 观望 之 而
维普资讯
中圜赁币市场 20. 0 3 6
是利 率 互 换 定 价 的基 础 ,而 现 值 的 贴 现 计 算 ,必 须 依籁 . 浮 动 利 率 基 准 的 选 择 也 就 是 7 回购 利 率 和 一 年 期银 行 天
于一 条公允的无风险即期 利率曲线 。
国 内债 券 市场 自 2 0 0 2年 开 始 活 跃 至 今 , 虽 然 债 券
: 定期存款利率 。
’ 二 是 当前 的 这 两 个 选 择 ,不 能完 全 满 足 互 换 交 易 对
存量和市场成交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但无风险即期利率 ・ 浮 动 利 率 基 准 的 要 求 。一 年 期定 期 存 款 利 率或 贷 款 基 准
行绘 制, 是 国 内债 券 市 场 几 乎 没 有 中 长期 零 息 债 券 或 但
者贴 现 债 券 。 开 行 虽 然发 行 过一 期 本 息 分 离 债 券 ,但 国
d v lp n fne s t wa st dn 。h sn c s i t gp lys p Rf m l e e tr. e eo me t tr taes p a ig tu e e sai oi u p o r a ds cos oi e r r t n c o r e t
人民币利率互换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加速了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但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有效投资,获得最大效益,是每个投资者共同关心的话题,而利率互换这一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规避、资产负债管理等功能。
利率互换是指由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相同期限内,基于相同金额的同类货币的名义本金额,相互交换支付利息的一种金融合约。
在利率互换金融合约中,最常用的利率互换发生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的互换。
交易双方经过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互换,可以锁定未来一定期限内所承担的债务成本,以及对自有资产进行保值,从而达到规避利率变动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
一、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发展现状2006年2月9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的当天光大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本金为50亿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互换交易第一单即正式完成,这标志着中国的利率互换市场正式启动。
2010年,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成交金额(名义本金额)已经达到了17256.89亿元,而在利率互换业务开展之初的 2007 年,全年的成交金额仅为 2168.40亿元。
央行报告2011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生交易2万笔,名义本金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加80%。
市场参与主体,也由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参与,发展到目前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共同参与的局面。
二、利率互换的原理、特点(一)、利率互换的原理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利益共享。
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各自的领域存在着比较优势。
因此,双方愿意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然后再互相交换债务,达到两者总成本的降低,进而由于利益共享,最终使得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甲、乙两家公司,其信用等级及各自在固定利率市场和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如下表所示:甲公司乙公司信用等级 aaa bbb固定利率 9% 10.5%浮动利率 6个月libor+0.2% 6个月libor+0.5%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公司由于信用等级高,在浮动利率市场和固定利率市场都有优势,但是,不难发现两公司固定利率之差为1.5%,而浮动利率之差仅为0.3%,因此,可以认为甲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具有比较优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朱世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朱世武朱世武金融系副教授办公室伟伦楼321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3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清华经管5人,状元李少h出在凯程,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凯程学员成功经验视频,大家随时可以去查看. 2016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保录班开始报名!个人简介研究成果研究项目朱世武,自2001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1983年,他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在武汉大学获得统计学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赴上海财经大学学习,并获得该校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01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他教授的主要课程包括:金融数据库、金融统计学、实证金融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统计分析软件。
朱世武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固定收益、风险管理、金融计算与建模、金融数据库。
在从事的所有科研项目里,朱世武教授主要担任项目负责人。
他重点研究的项目包括:“随机边缘模型的统计分析”,“国家债务管理和利率研究”,“金融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违约相关性度量与信用衍生工具定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股票市场的证券模型”,“中国股票市场结构性指数设计”—中国证监会;“中信实业银行的私人金融模型”—中信实业银行;“基于微网格的网格计算研究,基础研究”,“度量违约相关性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研究”—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金融研究数据库”—清华211项目;“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期限结构最优化模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实验室金融数据项目”—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万里学院金融实验室金融数据项”—浙江万里学院;“人民币市场化利率中长期预测模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香港汇丰银行;“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与对策综述】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与对策综述】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障碍与困境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阻力,不同研究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具体为:薛冰(2002)、李扬(2003)认为由于中国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却可能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
其中,在微观层面上,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国企改革和政府经济功能调整的不到位,预算约束软化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基于此,它们的经济行为是缺乏利率弹性的;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是最为突出者;在宏观层面,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还因为货币当局宏观调控机制的不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缺陷以及基准利率的缺失而受到约束。
赵尚梅(2002)、马彦波(2006)认为目前我国市场化利率体制有效运行的受三大要件的约束:一是金融市场的利率虽然已经基本放开,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完善,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市场基准利率无法产生,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中央银行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对市场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的效果;三是经济主体规范的市场化行为远未确立,金融交易主体没有能力面对市场化利率做出理性的符合市场规则的定价选择。
杨德勇(2002)根据在我国资金供应者依然主要由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变种组成和资金需求者依然主要由国有企业及其变种组成的情况,得出垄断与产权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在此障碍下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资金价格扭曲和变形,理论上推演的利率市场化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
从而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只能视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的进程而定。
王会妙、苗巧刚(2003)从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利率自由化对经济促进的传导机制存在三个隐含前提条件(即储蓄对实际存款利率富有弹性、储蓄能够畅通地转化为投资以及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投资质量)入手,经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存在如下的障碍:储蓄的实际存款利率刚性,我国利率市场化产生“储蓄效应”的障碍;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我国利率市场化产生“投资数量效应”的障碍;资金的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中投资质量提高的障碍。
关于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于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摘要]本文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总结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主要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改革始于1996年。
1996年6月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放,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1997年6月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可用其持有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在银行间进行回购和现券买卖。
这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立。
1998年后逐渐实现了金融债、国债的市场化发行。
2000年9月21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
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并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
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向利率市场化之路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到2008年4月,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及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是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把货币资金的定价权交给市场交易主体,这也是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动力不足。
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探讨

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探讨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逐渐成为了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热点话题。
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是指,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通过买卖不同类型的利率互换产品,在不同利率之间进行转换和交易的市场。
本文旨在探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现状目前,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已经逐渐成熟,在国内外银行、保险、政府等机构中广泛应用。
其中,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利率风险管理、跨境融资、资产负债管理等。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利率互换的主要应用方式是通过锁定固定利率来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此外,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还被广泛应用于跨境融资领域。
由于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通常需要借助外币进行跨境融资活动,因此在外汇市场上,利率互换被广泛用于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风险。
二、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为激烈的竞争。
其中,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将是未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跨境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将跨越更大的地域范围,扩大交易规模,细化门类类型。
同时,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创新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新型利率互换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将帮助市场更好的适应不同投资者之间的需求差异,并推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
另外,监管机构对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监管也将日趋严格,通过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并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也将向着“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态与未来趋势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
因此,各方应积极参与并探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推动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此外,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利率波动性增强,加之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利率互换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利率互换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利率互换最早出现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当时主要是那些从事国际货币和资本业务的金融机构利用它来减少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此后,利率互换交易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而我国由于衍生金融市场发展较晚,利率互换交易的影响范围还比较狭窄,但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利率互换交易也已开始受到重视。
随着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在当前我国利率上行的大环境下,利率互换在我国进入市场上的运用将会进一步扩大与深化。
一、利率互换的涵义和特点1.利率互换的涵义利率互换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对与名义本金相等的两种债券或票据联系在一起的利息支付进行交换的合约。
利率互换交易的开展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金融市场上较低信用的借款人通常容易获得短期浮动利率贷款而偏好长期固定利率贷款,较高信用的借款人通常容易获得长期固定利率贷款而偏好短期浮动利率贷款。
双方分别在浮动利率市场和固定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互换交易可以降低各自的筹资成本,把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或浮动利率转换成固定利率,从而使他们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更紧密匹配,减小利率风险。
虽然进行交换的利息支付规模由债券的名义本金所决定,但在一个典型的利率互换中,无论是在开始时还是到期时都没有本金的交换。
通过互换,交易者主要是可以改变利息支付的性质。
利率互换有很多种形式,包括息票利率互换(即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互换)、基础利率互换(浮动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及交叉货币利率互换(一种货币的固定利率与另一种货币浮动利率的互换)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息票利率互换,即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互换。
2.利率互换的特点和作用利率互换是一种场外交易,具有高灵活性、低风险,不改变基础债权债务关系等特点。
互换交易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固定利率风险,改善利息收入,并且促进市场正常良好地运行。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融资成本和实现固息资产负债与浮息资产负债的转换两个方面。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内容摘要: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系统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有效保证。
本文将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启动入手,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对目前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量阻碍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启动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人民银行要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从目前来看,国家对于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中央银行票据等相关利率限制已经破除并实现了市场化,对于贷款利率是上限放开、下限管理,对于存款利率是下限放开、上限管理。
我国经济2012年第二季度增长幅度放缓,三年来GDP首次跌破8%,目前增长方式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完善竞争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的措施,由此拉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
1996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以各银行同业拆借实际交易利率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中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Chibor),由此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使得国债市场的利率得以放开,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放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2.3倍),同时,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
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及 市 场参 与者 三方 的共 同配合 下 , 人 民币 利率 互 换不 仅 从 市 场 参 与者 和交 易品 种 上不 断增 加 , 而且 从 成 交 金 额 、 交 易 期
限 上 也 得 到 迅 猛 发 展 。具 体 表 现 为 : 1 .从 交 易 主 体 来 看 , 参 与 者逐 渐 增 多 。 自 2 0 0 6年 人 民
相比较而言我国非金融机构参与者无论从交易总量还是交易笔数上占比都较低与其有关的交易仅占全部利率互换交易量的017甚至我国绝大多数证券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还没有获得该项业务的交易资格还有很多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风险偏好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得不到参与因此这一市场参与者结构的不足就会导致金融衍生品供应与需求失衡使市场缺乏流动。
3 1 家 中资 银行 、 3 8家 外 资 银 行 、 3家 农 村 信 用合 作 联 社 ( 银
行) 、 3 8家 证券公 司 、 6家保 险公 司 、 2家财 务公 司和 中债 信 用 增进公 司 , 这 些部 门 已经 把人 民 币利率 互 换交 易 规则 和 内部
在 互换 过程 中不 发 生 本 金 的交 换 , 交 换 的 双 方 只 支 付 利 息
差, 是一 种能减 少借 款成 本 、 降低 利率 风 险 、 使 资产 负 债 结构 发 生改 变 和实 现套 期 保 值 的衍 生 金 融 工 具 。近 几 年 随 着投 资者借 助利 率互 换进行 利率 风 险管 理或 资 产负 债 管理 , 使利 率 互换 这种 金融 工具 在我 国获得 了较快 的发 展 。
4 成 交期 限显 示短期 交 易 的活 跃度 较 明显 。2 0 0 7年 以 来, 我 国利率 互换 市场交 易量 有 了明显提 高 , 尤其 是 1年及 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与对策,不少于1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利率市场化是指银行间市场和公开市场等市场主导决定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等利率形成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调节利率的必然要求。
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仍存在一些难点,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失衡问题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失衡问题。
虽然我国央行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这个问题,包括启动LPR和改革MPL等,但是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银行业体系仍存在很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隐性债务问题,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也导致了存款利率过低。
对策建议:1、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严格控制隐性债务的新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存款利率上行。
2、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发展信托、资管等多元化金融产品,以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推动贷款利率的下行。
3、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推动市场价格和信用风险的充分体现,有利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均衡调节。
二、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问题银行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对借款人的信誉违约和还款能力状况产生损失的潜在性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难点。
特别是在银行发放贷款上,因信用风险的存在,需要加强对各类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严格的还款管理,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的潜在性。
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借款人进行评估和分类管理。
2、加强风险监管和风险预警,做好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等工作。
3、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强化风险责任和风险奖惩机制,促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建设问题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一些银行间市场的参与主体不完全、市场机制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利率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从基准利率看我国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问题

从基准利率看我国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问题陆颖;刘怀元【摘要】本文推导了利率互换定价公式,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利率互换参考的基准利率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定价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Shibor 利率和7天回购定盘利率都存在各种缺点,导致利率互换难以准确定价.因此,建设合理的基础利率仍然是我国当前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利率互换;基础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Shibor利率;7天回购定盘利率【作者】陆颖;刘怀元【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100083;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一、引言利率互换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段按照一定规则交换利息的金融合同。
它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迅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
国际清算银行(BIS)每3年发布一次对全球场外市场(OTC)金融衍生产品四月份日均交易额的统计情况。
该资料显示,2007年利率类合约OTC日均名义本金交易额达到16,860亿美元,其中利率互换占比71.77%,年化交易额高达全球GDP总额的8倍,如果加上场内市场,利率互换交易额将达到全球GDP的30倍左右①2007年全球场内市场利率类合约日均交易额为61,010亿美元,按照OTC市场利率互换所占比率71.77%计算,场内利率互换交易达到43,786亿美元。
2006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在国内正式诞生。
与利率远期协议相比,我国利率互换推出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8年全年名义本金交易额达到4019.9亿元,约合59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244%。
虽然我国利率互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在国际成熟利率互换市场上, 各国在互换交易中 确定浮动利率时常用的参考利率 ( 即浮动利率指数) 是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例如, 短期国库券利率、伦敦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商业 票 据 利 率 、银 行 承 兑 票 据 利 率 、大 额 可 转 让 存 单 利 率 、联 邦 基 金 利 率 、银 行 优 惠 利 率等。这些参考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利率, 所以国外成 熟市场上对利率互换定价的方法比较直观简单, 因为 其浮动端参考利率为市场化利率, 互换中的浮动利率 端的初始价值就等于名义本金, 只需找到令固定利率 端现值也为名义本金的固定利率即可。 我国目前利率互换定价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问题 之一是我国市场缺乏公认的收益率曲线, 因此对利率 互换固定利率端和浮动利率端现金流折现的折现因 子难以确定, 本文作者曾采用三阶三段多项式样条 法、三阶三段指数样条法和 Nelson- Siegel 及 Svensson 扩展模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 7 日回购利率的期限结 构进行拟合( 详见朱世武《银 行 间 债 券 市 场 利 率 期 限 结构建模分析》) , 经过对三种模型拟合结果的比较, 得 出 Nelson- Siegel 及 Svensson 扩 展 模 型 最 适 合 拟 合 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因此本文采用 Nelson- Siegel 及 Svensson 扩展模型拟合出即期利率期限结构 以计算折现因子和远期利率。 问题之二在于我国目前利率互换市场的现状是 绝大部分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是一年期
works out fixed interest rate. The pricing result suggests that method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can
offer a quite effective method for interest rate swap pricing, and can be made a pricing reference
支付给互换对手利率, 这是利率互换的定价问题, 同 率 互 换 交 易 试 点 有 关 事 宜 的 通 知 》( 后 文 简 称 《 通
时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对利率互换的合 知》) , 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
理定价有利于金融机构规避利率风险, 避免未来市场 利率互换交易为标志, 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正式
in the course of realistic transactions.
Key wor ds: interest rate swap pricingT interest rate maturity structureT Nelson- Siegel and Svensson
Extension Model
2006 年第 6 期( 总第 323 期)
9
金融理论与实践
【理论探索】
由利率互换的现金流特征, 如果不考虑交易双方 的违约风险, 采用金融工程组合分解技术, 可以把其 分解成一种固 定 利 率 债 券 和 一 种 浮 动 利 率 债 券 的 资 产组合, 见图 1:
图 1 利率互换现金流分解图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obstacles for interest rate swap pricing and illustrates a feasible pricing
method. By assuming the interest rate maturity structure of the exchange treasury bonds to calcu-
令固定利率端现值与之相等, 计算得出互换的固定利
率为 3.14。
表1
利率互换浮动利率端现值计算
期限 即期利率 远期利率
1
1.6612% 2.25%
2
1.8867% 2.11%
3
2.1162% 2.58%
4
2.3299% 2.97%
5
2.5200% 3.28%
6
2.6851% 3.51%
7
2.8266% 3.68%
4.设定互换利率, 令固定利率端的现值等于浮动
利率端的现值, 解出互换利率。
金融理论与实践
10
2006 年第 6 期( 总第 323 期)
【理论探索】
PV 固定 = PV 浮动
(5)
即可求解出固定利率 k。
四、利率互换定价实证分析
按照上述介绍的方法对我国利率互换交易的定
价进行计算, 主要研究 2 月中旬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
late the forward interest rate in substitution for future floating end reference interest rate, the au-
thor intends to determine the floating end cash flow, to let fixed end cash flow equal to it, and
定期存款利率, 这一利率是法定利率, 非市场化利率, 只有小部分利率互换交易才以市场化利率 R007 作为 参考利率。如果以市场化利率 R007 作为浮动利率的 参考利率, 那么浮动利率端的价值确定就非常简单。 因为浮动利率债券在每一个支付日支付利息后的瞬 间, 债券的价值总是等于债券面值。因此浮动利率端 的现值就等于债券面值。如果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作为基准利率, 这样在浮动利率端现值的确定中就引 入了非市场化的因素, 因此浮动利率端的未来现金流 变得难以确定。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 未来 利率等于隐含的远期利率。因此, 可以根据拟合出的 利率期限结构计算出远期利率来代替未来的浮动利 率端的参考利率, 从而确定浮动利率端的现金流, 并 应用即期利率对现金流进行折现, 最后定出浮动利率 端的现值。
供一种较为有效的对利率互换定价的方法, 可以作为实际交易过程中的定价参考。
关键词: 利率互换定价; 利率期限结构; Nelson- Siegel 及 Svensson 扩展模型
文章编号: 1003- 4625( 2006) 06- 0009- 03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 act: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interest rate swap market, the author makes a stressed
第二, 由于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目前的交易并不活 跃, 利率互换的价格还取决于互换双方的需求, 因此 互换的交易价格并不一定是合理的。
银行签订的首笔利率互换交易, 交易协议的名义本金
额为 50 亿元人 民 币 , 交 易 期 限 为 10 年 , 付 息 频 率 为
一年付息一次。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浮动利息支付方,
浮动利率参考利率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光大银行作为
固定利率支付方, 支付固定利率水平为 2.95%。
按照本文介绍的方法, 求得浮动端现值, 见表 1,
f(t,1)=
[1+R(t+1)]t+1 [1+R(t)]t
-1
(3)
其中, R(t)为即期利率。
根据式( 4) , 得到浮动利率端的现值为:
! PV
浮动=
i
T =
1 Par×f(i,1)×dBi
×D(i)
(4)
其中, Par为名义本金, dt 为自时点 0 至时点 t 的
天数, B 为 1 年的天数, D(t)为折现因子。
款市场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 大大提 利率互换定价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 仍然停留在理论
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定价效率。对利率互换合理 的层面。鉴于利率互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对银行间市场发展的重要
定价, 形成的利率互换曲线将比现有国债收益率曲线 地位, 关于利率互换定价研究是极为必要并很有价值
稳定性更高, 因为其完全取决于市场对未来走势的预 和意义的, 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迫切需要解决。
期, 受实际资产流动性的影响较小, 因此利率互换曲
二、利率互换的定价方法
[收稿日期]2006- 04
注: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273016) 。
[作者简介]朱世武(1962- ), 男, 河南新乡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固定收益、衍生品定价等; 邢艳丹(1982- ), 女, 黑龙江人, 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线将在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定价中发挥核心作用, 还
利率互换, 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具有 能作为银行间市场成员开展回购交易、远期利率协
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及资产配置等功能。利率互换的 议、短期利率期货等业务时的参考利率。以 2 月 9 日
核心在于固定利 率 支 付 的 一 方 以 什 么 样 的 固 定 利 率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
因此, 本文的定价步骤是: 1.拟合利率期限结构获得所需期限的即期利率 R (t,θ)及折现因子 D(t,t+θ)。 利率期限结构是表示即期利率与到期日之间关 系的曲线。利用它可以计算贴现因子集和远期利率, 计算折现因子 D(t,t+θ)是为了对未来各交易日的现金 流进行折现, 折现因子与即期利率的关系如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