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客观题1、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原理:AHP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又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分组成递阶层次结构。
在每层次按照某一规定准则,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准则的权重。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
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步骤: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单排序权重计算——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2、物流系统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节点的规划与设计(2)物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3)信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物流网络组织的规划与设计3、中心问题与反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根据使得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远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小的原则。
(军队、紧急情况、公共部门)反中心问题:根据一定区域内使得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近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大的原则。
(有害设施,如废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等)4、单一物流节点选址模型重心法(重心法模型、精确重心法模型)、交叉中值模型其他选址方法:图解法、因素评分法5、多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多重心法、覆盖模型(集合覆盖模型、最大覆盖模型)、P-中值模型(精确法、启发式算法)、鲍摩—瓦尔夫模型、奎汉—哈姆勃兹模型、CFLP模型其余常用方法:多准则决策方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仿真方法6、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利润、客户满意率、货物完好率、货物及时配送率等)成本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如:运输成本、货物耗损率、客户抱怨率)7、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客户导向、内部运作、未来发展、财务价值8、不合理运输(1)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单程空驶(2)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3)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4)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违反水路分工、铁路短途运输、水运的过近运输9、物流节点的类型(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水陆联运站、空运转运站、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储备仓库、营业仓库、货栈等(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型仓库、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10、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小系统、大系统和巨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11、物流战略的分类(1)战略对象:社会物流战略、企业物流战略(2)目的和功能:时效性战略、资产生产力战略、技术战略、关系战略(3)战略行为:扩张型物流战略、稳定型物流战略、收缩型物流战略(4)战略重点:生存战略、经营战略、发展战略12、物流需求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法【中长期的预测】:德尔菲法、市场调查法、小组意见法、历史类比法、综合评估法(2)时间序列分析法【短期预测】: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预测法(3)因果关系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弹性系数预测法、投入产出模型、先行指标法13、重心法的基本假设(1)需求量集中于某一点上(2)选址区域不同地点物流节点的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相同(3)运输费用随运输距离成正比增加(4)运输线路为空间直线14、SLP法(系统布置设计)15、物流需求预测的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相关原理、误差原理16、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物流节点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信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组织的规划与设计17、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转运功能、储存保管功能、分拣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提供功能、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18、单回路运输和多回路运输(1)单回路运输:TSP模型(旅行商问题)、最近邻点法、最近插入法(最近插值法)(2)多回路运输:VRP模型(车辆路径问题)、扫描算法、节约里程法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运输系统规划复习
1、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整体的战略部署。
2、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合理的区域运输生产和生活体系。
3、交通规划的意义:a.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本措施b.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c.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重要途径d.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e.更好的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
4、交通运输规划的性质:科学性、约束性、指导性、不确定因素5、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6、现代城市规划理论:邻里单位,扩大街坊,立体交通,树枝状道路系统,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7、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5种城市布局模式:充分发展小汽车模式、限制市中心发展的模式、保持强大的市中心模式、节约模式、限制交通模式。
‚交通运输对城市布局起反馈作用。
8、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业的线路、枢纽、港站、运输工具、装卸机具等硬件部分和交通运输业的经营组织、管理、信息等软件部分及交通运输的对象系统——客、货流系统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从构成上包括:运输对象系统、载运工具系统、路网系统、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组织系统;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系统) 9、运送速度:客货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公里数。
运送速度=(计算期客、货运输距离)/(同期客、货在途时间)10、技术速度: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
11、运输成本:运输部门完成一定运输生产任务的费用支出。
劳动生产率=计算期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该种运输方式的全部从业人员数12、交通区位:交通现象在地理上的高发场所。
区位观察角度:区位是某种经济地理现象在地里上的高发地区。
操作角度:为达到特定经济目标,要把研究的经济地理项目设置在能达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上。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
影响评价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施建设。 5、物流园区的功能p218: (1)基本功能:停车、配载、仓储保管、中转和衔接、加工、配送、信 息服务。 (2)延伸服务功能:货物调剂中心、物流技术开发与系统设计咨询、 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3)配套服务功能:车辆配套、金融配套服务、生活配套服务、工商 税务海关等服务。
第三章 是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物流活动的载体。是指货物从供应地到
需求地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 2、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接点之处。 3、物流系统网络的组成要素:(1)运输方式 (2)物流节点 4、物流节点的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3)信息功能 (4)管理功能 5、物流节点的种类:(1)转运型物流节点(2)储存型物流节点(3) 流通型物流节点 6、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原则:(1)按经济区域建立网络(2)以城市为中
第八章 1、物流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p187: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方案的可比性、
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 2、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方法p198:德尔菲法、逐对比较法、头脑风 暴法。
第九章 1、物流园区的概念p214: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 点,是物流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多个物流中心的空间集聚载 体。 2、物流园区的特点p214:现代化、社会化、多功能、大规模、经营场 所。 3、物流园区的分类p215: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 合服务型。 4、物流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评审、交通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复习提纲
系统-(1)通常是体现许多各种不同因素的复杂统一体,它具有总的计划或旨在达到总的目的;(2)是有持续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连接在一起的诸客体的汇集或集合;(3)有秩序活动着到整体、总体。
系统-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事物(日本JIS工业标准)系统-自成体系的组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物流系统的目标或整体功能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以恰当的速度、恰当的质量、恰当的服务水平、恰当的成本将货物送到恰当的顾客手中。
服务性(service)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
快捷性(speed)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
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
2.支撑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
3.物质基础要素:(1)物流设施包括物流站场、物流中心、仓库、公路、铁路、港口等。
物流系统(2)物流装备包括仓库货架、流通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分拣设备等。
(3)物流工具包括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4)信息技术与网络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计算机和网络设配等物流系统 4.组织要素连接、协调、指挥物流系统各要素,保障物流系统目标的实现。
5. 流动要素把物流对象进行抽象,任何一个物流业务可以分解为五个要素: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程。
6. 资金要素物流系统的特征1.目的性2. 追求系统整体最优3.系统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4.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 物流系统是动态的系统7.物流系统是多目标系统物流系统的主要类型(1)按物流活动发生位置的类型分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和外部物流系统(2)按物流活动运行环节划分可分为供应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3)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划分(i)企业物流系统(ii)区域物流系统(iii)国际物流系统系统工程(1)指那些规模庞大、涉及因素众多的任务、项目,它们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综合的进行分析处理(2)指处理上述任务或项目所应用的思想、方法构成的学科系统工程的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的属性和目的是多方面的,相互关联的,带综合性的特点;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能加以综合动态性原则协调和优化的原则适应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定义设施规划是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和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作出最有效的组合和安排,并与其它相关设施协调,以期获得安全、效率与经济的操作,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同时能进一步对企业长期的组织功能和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效益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因素1物流服务的需求2行业竞争的状况3地区市场的差异4物流技术的发展4流通渠道结构5经济发展水平6政策法律法规基于供应链环境的企业物流网络规划要求 1 整体性要求2协同性要求3 整合性要求4收益最大要求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市场需求销售的目标市场及客户分布资源市场及供应商的分布条件顾客服务水平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产品特性产品的种类、数量物流成本(1)运输成本和费率(2)仓储成本和费率(3)物流结点的成本产品的运输批量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交通便利条件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人力资源环境政策环境包括企业优待措施(土地提供、减税)、城市计划(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计划、地区产业政策等)其它基础设施对数据进行加工(1)分析单位常见的有重量单位、物品的个数单位(箱、件或桶)或体积单位(2)产品归类分组(3)估计运输费率(4)销售汇总(5)估计里程(6)设施成本(7)设施的生产能力(8)库存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9)估计未来需求企业物流网络规划的考虑因素1企业战略因素2 市场竞争因素3服务水平因素4运营成本因素物料搬运的活性理论搬运的,活性物料平时存放的状态各式各样,可以散放在地上,也可以装箱放在地上或放在托盘上等,由于存放的状态不同,物料的搬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交通运输)运输管理复习提纲精编
(交通运输)运输管理复习提纲(交通运输)运输管理复习提纲第1章运输概论壹、运输概念(生产领域的运输、流通领域的运输、搬运、配送)p2是指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运输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和流通领域的运输。
在物流运输中,将生产领域内的运输称之为”搬运”。
将小宗货物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途、末端运输称为“配送”二、运输的特点p3(重点)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
(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运输工具和运输对象)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①保证为社会物质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提供运输服务。
②保证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出行需要提供运输服务。
3.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
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
5.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
6.运输产品的同壹性。
(对象的位移)三、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p51.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2.运输动力3.运输线路4.通信设备四、运输具有货物位移和货物临时储存(附带功能)俩大功能p6五、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俩条基本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p7规模经济的特点表现为随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六、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三大作用)p8加的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现物流合理化得关键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同质化时代)七、运输发展的趋势(运输集约化、信息化)概念p14运输集约化:依靠提高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学管理和建立合理的运输体制,通过提高运输效益来促进运输发展,则是“集约型”运输。
集约化运营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集约化运营的优势之壹是规模效益,而规模适当的基本标志是能有效地发挥运输能力的运转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集约化运营”就是壹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运营方式(和“粗放型运输”是相对而言)运输的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目标。
第七章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一)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 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二)陆桥运输 西伯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 bridge)、北美大陆桥(North American Land bridge ) 新 亚 欧 大 陆 桥 、 其 他 陆 桥 运 输 形 式 ( 小 陆 桥 运 输 (Minibridge)和微桥运输(Microbridge)等)
126 J终点
6.3 送货规划与管理 (二)经验试探法
D
D
a)
b)
运输路线示意图
6.3 送货规划与管理
(三)多起讫点问题的决策 1.运输路线图上作业法 2.不含回路的图上作业方案:
①7 (7)
② -2
(5) (8)
(2)
8
-7
③
⑤
⑥
(5)
6
④ -8
图5.3 不含回路的调运方案
-8 ⑦
(8)
(4) ⑧ 4
主要技术设施 • 线路 • 机车 • 货车 • 车站
运输组织方法 • 整车运输 • 零担运输 • 混装运输 • 集装箱运输
• 整车: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需要以 一辆及其以上货车运输的货物,应按整车运 输的方式向铁路(承运人)办理托运手续。
• 零担:一件体积最小不能小于0.02立方米 (一件重量在10公斤以上的除外),每批不 得超过300件。
6.3 送货规划与管理
3.含有回路的图上作业方案
7
200
(7)
①
-2 ②
50
50
(5)
90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第一章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物流设施、物料、物流设备、物料装载器具及物流信息等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什么?(P16)运输功能、仓储功能、包装功能、搬运与装卸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2、简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
(P24)(1)得到良好的服务性;(2)实现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3)获取强大的信息功能;(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第二章物流战略:(P31)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则与保证。
物流网络规划:(P63)就是确定产品从供货点到需求点流动的结构,包括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设施;设施的数量;设施的位置;分派给各设施的产品和客户;设施之间应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服务;如何进行访问;这种网络设计的问题包括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
物流中枢:是指设置于主要的和换装、中转地点,控制货物的销售、集中与发送的基地。
物流战略规划:是指确定区域或城市在物流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目标与措施的过程。
3、简述物流战略的影响因素。
(P32)(1)现代物流正在从单一企业范畴向更大的活动范围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物流合理化。
这种从物流全过程合理化追求物流费用节约,其影响力是长远而深刻的,同时也是相对稳定的。
(2)现代物流系统依托思想与技术上的革新。
(3)第三方物流依赖与支持原材料、物品等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用户间运动的各个要素、环节组成的网络组织结构,因而必须要拥有驱动这一组织运转的动力及相应的机制。
(4)物流追求的是协同运作效益,即在整个物流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各组织单位成员效益目标的实现。
2、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8)(1)物流的发展模式的定位及中长目标的确定;(2)物流基础平台的布局与规划;(3)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3、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及步骤。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复习
2
8
6
【例8】某社区街道如下图所示,街道旁数字为距离,圆圈处为起点,试 为配送员设计走遍所有街道的最佳配送路线。
3 4 4 2 2 3 3 2
3
1 3 1 2 3 3 3
【例9】东京拟建新型城市地下货运系统,建设分三个阶段,每阶段10年。 不同阶段的收益、成本和收费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车辆每6年更新一次, 贴现率为5%,系统分析期60年。试估算:(1)阶段1的效益成本比率; (2)阶段1和三个阶段全部完成的内部收益率。
A6
1
100
不要靠近
X
0~10
【例4】根据作业相关图,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例5】某物流仓库要存储8种化工品:A、B、C、D、P、R、S、 T,出于安全的原因,下面各产品不能放在一起:A-R,A-C,A-T, R-P,P-S,S-T,T-B,B-D,D-C,R-S,R-B,P-D,S-C,S-D。 试求:存储这8种化工品所需储藏室的最小间数,并提出一个该间 数下的分组存储方案(方法不限)。
6,478
2,291 414 1,936
10,440
3,391 661 3,309
【例10】某企业投资一座仓库, 年设计仓储能力为存储某种产品 2 万件, 该产品单位存储费用为300元, 存储成本费用为 480 万元, 其中固定成本 2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品存储量成正比例关系, 求以物流量、仓储能力 利用率、存储费用、单位产品变动物流成本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例7】某电器配送中心有一辆配送货车,该货车的额定载重为10t,最大允 许装载体积为16m3,现有3种货物需要运输。已知这3种货物的单位质量、 体积及价值关系如下表所示,问如何配装这3种货物,才能使货车装载货物 的价值最大。
最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下列(A)属于宏观物流。
A. 国民经济物流B. 企业物流C. 生活物流D. 生产物流★考核知识点: 物流的分类,参见讲稿章节:1-1考核知识点内容详情: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在人们常提出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干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
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物流所要“流”的对象是一切物品,包括有形物品和无形物品B. 只有物品物理位置发生变化的活动,如运输、搬运、装卸等活动才属于物流活动C. 物流不仅仅研究物的流通和储存,还研究伴随物的流通和储存而产生的信息处理D. 物流只是指从制造企业原材料的供应、储存、搬运、加工、生产直至产成品的销售整个过程★考核知识点:对物流概念的理解,参见讲稿章节:1-1考核知识点内容详情: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对物流的理解:物流中的物,泛指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材料,有物品、物体、物质及相关信息等含义。
物流中的流,是泛指物质的一切运动状态,有流动、移动、运动的含义。
物流又同时表现为空间状态的变化和时间锁行的转移,所以物流过程不改变性能和形状,只改变时间和空间状态。
3、下列物流系统的特征不正确的是(C)。
A.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B.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C. 物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系统D.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考核知识点:物流系统的特征,参见讲稿章节:1-2考核知识点内容详情:物流系统的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1.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地区范|节|内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域内的口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结构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索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交通运输网络,使交通运输系统能与国民经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戢佳的经济效益、补•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戢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2.交通运输规划的总义:(1)交通运输规划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木措施;(2)交通运输规划是获得交通运输I•.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3)交通运输规划是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乘要途径;(4)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5)制定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地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
3.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1)综合运输,协调发展;(2)结合实际,量力而行;(3)科学规划,讲究效益;(4)系统分析,整体优化;(5)立足未来,适当超前。
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①邻里单位②扩大街坊③立体交通④树枝状道路运输系统⑤有机疏散理论⑥卫星城一新城理论中的道路系统规划⑦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
5.城市布局模式:充分发展小汽车模式,限制市中心区发展模式,保持强人的市中心的模式,节约模式,限制交通模式。
6.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的基本关系:(1)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2)交通运输对城市布局的反馈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将引起用地结构的变化,决泄城市结构的要素有四个,即地理特征、相对可达性、建设控制和动态作用。
除地理特征外,其余三个要素中,有两项与交通运输有关。
以相对可达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对可达性,是一个地方的可达性与另一个地方可达性相比较而得出来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1)调查分析阶段 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 6)时效评估阶段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1)成本评价指标 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 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按配送组织者不同:①配送中心配送②商店配送③仓库配送④生产企业配送按配送时间及数量:①定时配送②定量~③定时定量~④定时定路线~⑤即时~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①单品种大批量配送②多品种小批量~③配套成套~按价格程度不同:①加工配送②集疏配送按经营方式不同:①销售配送②供应配送③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④代存代供配送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①综合配送②专业配送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 2)资源筹措不合理3)库存决策不合理 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价格不合理 6)送货中不合理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3)加工配送 4)实行送取配合5)推行即时配送 6)推行准时配送系统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 2.配送的客体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 2.及时 3.可靠 4.节约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概述1.物流系统的概念以及特点?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统一,以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特点:1.层次性。
2.集合性。
物流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
3.环境适应性。
4.动态性5.稳定性。
系统的结构、状态、行为稳定。
6.不确定性。
2.举例说明物流系统的环境因素有哪些?例如:经济全球化导致物流国际化发展趋势,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多样化,企业准时制经营模式的出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等。
3.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是什么?特点: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
设计原则: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必须对物流规划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设计。
2.战略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必须对物流规划中的各种要素进行长期的、战略性的思考与设计。
3 科学性原则。
物流规划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规划要素的现状与问题要进行科学的调查;其次,对规划要素的现状与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调查是科学分析的基础,只有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要有科学的规划方法和程序。
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必须使各种规划要素的定位、目标和措施适合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在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低,并以此实现系统自身利益最大化。
6.社会效益原则。
社会效益原则是指在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节约等因素。
4.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大类。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新建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和原有物流企业组织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型的改造规划设计。
5.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其分别举例说明。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1.城市客运系统开展概述(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
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XX;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开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答:客运交通开展的外部关系: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顶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的建立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X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构造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X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开展。
〕③城市用地构造〔城市的用地构造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构造,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
合理的用地构造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开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开展将促进用地构造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开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给的动力。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开展,而兴旺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大城市交通的开展与城市开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构造和经济开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开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客运交通的开展;客运交通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在城市各种环境中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城市的腾飞。
运输复习大纲
1 运输的定义: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的物流活动。
2 运输原理:1)规模原理: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每单位重量成本下降。
2)距离原理:指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在减少。
3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1)物流与运输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3)物流管理是运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货物运输系统正在逐步融为社会物流体系的一个邮寄组成部分5)交通运输与社会生产的物流结构是相互影响的1、铁路运输的特点:优点:少受天气影响,安全,运量大,运费低,节能。
缺点:固定投资大,营运弹性小,短距离运费高,不能实现“门到门”。
2、经济技术特性:1)运行速度2)运输能力3)运输经济管理4)货物运达速度5)能源消耗6)运输成本低7)环境污染小8)运距长9)劳动生产率高10)投资成本高2、公路运输的特点:优点:实现门对门,适用于短距离运输,容易装车,适应性强。
缺点:不适于大批量运输,长距离运费昂贵,污染环境,消耗多。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占地少,节省能源,运费低。
4、航空货物运输特点:1)速度快,2)机动性大,3)安全准确,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海洋运输的营运方式: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5、租船运输的特征:(1)租船方式:1)航次租船方式四特点:特定的船舶、特定的货物、特定的航次、特定的港口。
特点:①船长及船员由船舶所有人指派并听从船舶所有人的指挥。
②船舶所有人负责船舶的营运。
③以出租整船或部分舱位的形式从事货物运输©按实际装船的货物数量或整船包干计费2)定期租船方式特点:①船长及船员由船舶所有人指派,但应听从承租人的指挥,②承租人负责船舶的营运;以出租整船的形式从事货物的运输③租金按船舶载重吨和租期计收3)包运租船方式特点:①出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货物总运量及船舶航次周所需时间②包租租船合同中不确定的船籍,一般仅规定船级、船龄、技术规范。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物流系统的特征:1所具有的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
2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标性。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基本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多边治理适用条件:1参与物流市场资源交易个人的身份并不重要;2交易各方通过合同确立交易关系;3赔偿有严格规定;4合同出现纠纷时可引进第三方机制——法律。
三边治理适用条件:1偶尔进行的交易;2高度专用性物流资源的交易。
双边治理适用条件:1交易应该是重复发生的;2交易所需的资产是高度专用的;3交易是非标准化的。
单边治理适用条件:1交易高度专用化;2交易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实行垂直一体化、多钟经营时的总收益为最大。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物流规划的层次和主要内容:1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2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4企业的物流规划;5物流科技、教育规划。
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1三大服务领域2一个企业群体3两个基础平台4一个产业宏观发展的政策环境。
物流中心型态分析MDC 制造厂商所成立的物流中心产品货物的管理。
WDC 批发商或代理商所成立的物流中心客户订单的管理。
ReDC 零售商向上整合所成立的物流中心销售点的管理。
TDC 货运公司所成立的物流中心储位的管理。
企业物流规划流程:1规划筹建准备阶段2系统规划设计阶段3方案评估阶段4细节规划设计阶段5规划执行阶段。
物流园区的作用:1物流园区的集约作用2物流园区的衔接作用3物流园区对联合运输的支撑作用4物流园区对联合运输的扩展作用5物流园区对提高物流水平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6物流园区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物流园区的功能:1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运输、配送、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2物流园区的效用功能:货物集散中心效用功能、物流信息中心效用功能、物流控制中心效用功能3宏观社会经济功能:有利于供应链有效管理、运作的实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
今天上课老师貌似说不需要看这份资料,我也分享一下吧。
要不要看我也不知道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说明:1.红色标志说明:1)课件和书籍未找到答案;2)缺少课件(港口部分)2.因复习文档主要以自行输入为主,几乎不掺杂直接复制粘贴部分,故输入过程难免有打错字地方,敬请谅解。
可自行音译。
3.P+Num.的为对应书籍上位置。
Num.+Name.ppt的为对应课件章节内容,可自行查阅课本和老师课件。
4.因缺少港口物流部分,故后边好几道题pending,谁有对应ppt的,不妨共享一下,不甚感激!5.最后一门功课,祝各位好运!1、简述物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构筑物流系统的目的(P6)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实现的目的(P7)1)将货物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数量送达到目的地;2)合理配置物流中心,维持适当的库存;3)实现装卸、保管、包装等物流作业的省力化、效率化;4)维持合适的物流成本;5)实现从订货到出货全过程信息的顺畅流动等。
3.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P8-9)1)一般构成要素:人、财、物、信息;2)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3)支撑要素:体制和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标准化系统。
4.物流系统的特征包括(P7-8)目的性、整体性、服从性、信息性。
5、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有哪些类型?分别有什么特征?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P17)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多边治理:1)参与物流市场资源交易各方的身份并不重要;2)交易各方通过合同确立交易关系,合同的内容被仔细界定,正式合同条款完备,口头合同等非正式条款也得到认可,但是市场更倾向于各方订立正式合同;3)赔偿有严格规定,如果合同中的约定没有得到履行,其结果对各方而言从一开始就是可以预测的,并且是没有力量能够改变这一结果的;4)合同出现纠纷,可以引进第三方机制,即法律,但是这种方式不被提倡,强调合同各方协商解决纠纷。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模板
第一章系统1、系统旳定义: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并且互相联络产生旳某种功能旳整体。
2、系统旳图形描述3、系统工程旳理论基础:1)一般系统论:整体性、开放性和目旳性、动态有关性、等级层次性、有序性。
一般系统论旳启示:①以系统旳观点去看整个世界②系统措施论主张以整体论替代还原论③系统措施论启示我们以目旳论替代因果论。
2)突变论:研究不持续现象旳一种新兴数学分支,也是一般形态学旳一种理论,能为自然界中形态旳发生和演化提供数学模型。
3)超循环理论:研究分子自组织旳一种理论。
4)微分动力系统:系统科学旳一种数学分支。
重要研究随时间演变旳动力系统旳整体性质和其在扰动中旳变化5)分岔理论:研究分岔现象旳特性和产生机理旳数学理论6)卡姆定理:有关哈密顿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旳一种论断,它反应“弱”不可积(或靠近可积)系统旳运动规律,该定理是牛顿力学在20世纪旳重大进展7)泛系理论:一种研究广义系统、关系旳理论和措施,又称泛系措施或泛系措施论8)灰色系统理论:有关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系统旳控制理论,应用在系统预测等方面9)复杂系统理论:以开放旳复杂巨系统理论为关键旳理论体系。
4、系统工程旳措施论1)控制论:把施控器、受控器和控制作用旳传递者等部分所构成旳、相对于某种环境而具有控制功能与行为旳系统,称为控制系统,分为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2)信息论:以信息为重要研究对象,以信息旳运动规律和应用措施为重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光导纤维等为重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旳信息功能为重要研究目旳。
3)耗散构造理论:一种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时熵最大)旳开放系统(不管是力学、物理化学旳,还是生命旳),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到达一定阈值时,量变可以发生质变(由无序到有序旳突变)。
突变后形成旳有序状态称耗散构造。
第二章1、物流系统旳功能要素:运送功能要素、储存功能要素、包装功能要素、装卸功能要素、流通加工功能要素、配送功能要素、物流信息功能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1.城市客运系统发展概述(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
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答: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关系: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高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的建设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张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结构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发展。
)③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结构,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
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应的动力。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发展,而发达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大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客运交通的发展;客运交通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在城市各种环境中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城市的腾飞。
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条件:基本条件:社会需要;决定条件:经济因素;活动条件:布局形态;制约条件:土地资源。
2.城市客运系统构成及特征(1)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地面常规公交系统基本特征、作用;答: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一般是指城市或都市圈范围内以轨道结构进行导向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同时由于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费用高、系统结构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作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交通运行环境,在强化城市用地开发、引导城市及区域空间结构有序发展及促进相关产业进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②BRT的特征:道路运行优先化;车辆设计大型化;车站换乘便捷化;枢纽设计引导化(即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TOD模式);线网应用广泛化;收费系统一体化。
作用:缓解城市客运走廊压力,为出行者提供快速出行;弥补轨道交通建设的不足,对轨道网络进行补充;短期内迅速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保证城市客运交通可持续发展;有效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开发,促进城市形态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③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是指沿着固定路线,安排固定班次巡行服务于都市地区的一种使用胶轮带动的公共汽车运输系统。
它具有适应需求变化及迅速调整的弹性,运行设施方面的投资非常低廉,在整体运输体系中又可提供主力或辅助性的服务,成为应用幅度相当广泛的运输系统。
(2)如何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答: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1) 客运枢纽的定义及基本内涵,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答:客运枢纽是一种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方向客流的转换点。
基本内涵:作用:不同性质客流转换集散的场所;城市客运一体化的关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保障;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途径;控制居民出行时耗的重要手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客运场站选址方法及站址评价方法;答:客运站站址的选址方法:a.根据客运站建站计划任务书,确定客运站的规模,等级和占地面积(包括站房、站前广场、停车场、绿化场地及其他用房占地面积的综合);b.调查研究拟选地点客源情况。
要求拟选地点客源多且稳定可靠;同时,对货源情况亦应进行调研;c.勘测拟选地点现场,绘制地形地貌图,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测,初步估算土石挖方和填方数量;d.调查分析拟选建站地点的交通情况、道路情况燃料、水电的供应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e.调查研究拟选地点的社会、经济、文化、古迹和商贸等情况;f.估算拟选地点的房屋拆迁量的大小、征地费用大小及所占投资的比例;g.总体评估拟选地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营运效益,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后,按最优方案选定站址。
站址评价方法(选址原则):a.应尽量靠近城市中心或市区边缘等人口集中地区,并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便于旅客乘车、乘船,以有利于旅客疏散;b.应考虑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紧密衔接,接近城市公交停靠站;同时,铁路、公路和港口客运站站址应相对集中,以方便旅客换乘;c.站前应有足够大的站前广场,便于旅客集疏,并给今后扩建留有余地;d.应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e. 应考虑拆迁量少,拆迁费用少,但亦不能舍近求远,偏离城区,以免客源下降;f. 应避开断层、山洪、滑坡和流沙等不利抗震地段;g. 应避开危险物品、有毒物品、和粉尘污染地区,尽量远离学习、医院和化工厂;(3) 客运场站平面布局设计:分区组成、设计要求、流线分析与流线组织;答:客运站的分区与组成:客运区、货运区、客货运输调度指挥区、站场区、站前广场区、生产性房屋区、行政办公区、职工生活区、辅助建筑区;设计要求: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应紧凑,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布置站房,力求节约用地、减少拆迁、节约投资;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分区,方便使用,方便管理,有利于有序安全营运。
站内客运和业务办公用房及维修用房等应有明确的区域划分,避免客流、车流、货流交叉干扰;应根据客运站的建筑规模、所在城市的性质与客运站周围的环境,妥善安排站房、站前广场、发车位、停车场和保修车间等相互位置及平面关系,以满足各部分的使用要求。
应突出站房的位置;按城市规划及交通管理的要求,单独分设车辆进站口与出站口,设置必要的引道,避免与城市干道车辆相互交叉干扰;尽量使站房朝南,以利采光,节约能源;应考虑与市内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的衔接,方便旅客换乘;应重视绿化区的分布与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分别设置。
流线分析:流线:在客运站站房、候机楼(航站楼)、站前广场、站台和停车场等处,由于旅客、行包、货物、邮包以及各种车辆的集疏、进出活动,形成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
合理地组织和设计流线,是客运站建筑设计首要的关键问题,也是评价客运站建筑设计优劣和成败的主要因素。
设计流线时,原则上应避免客流、车流和货流混杂,力求做到流线短捷、顺畅,保证旅客能迅速、方便、安全疏散,车辆安全进出站口。
流线分类:旅客流线;车辆流线;货物(行包、邮包)流线流动方向:旅客进站流线;旅客出站流线;旅客中转流线;车辆进站流线;车辆出站流线;货物进站流线;货物出站流线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体系答:线网规划是长远的、指导性的专项宏观规划。
它强调稳定性、灵活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a.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以城市结构形态和客流需求的特征为基本,将线网规划分为“点”(客流集散点、换乘节点和起终点的分布)、“线”(快速交通走廊的布局)、“面”(线网的结构和对外出口的分布形态)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对基本的客流集散点、主要的客流分布、重要的对外辐射的方向及线网结构形态进行分层研究,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到路网规划预选方案;然后进行路网结构特性分析和客流测试,通过对预选方案的补充、调整,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得到推荐方案。
b.功能层次分析:根据城市结构和组团的划分,将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网按功能分为三个层次:骨干层(与城市基本结构形态吻合,是基本线网骨架)、扩展层(在骨干层基础上向外扩展)、充实层(为了增加线网密度,提高服务水平);c.节点-线路法逐线;d.规划扩充法;e.主客流方向线网规划法;f.效率最大优化法。
(2)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答:轨道交通线网类型:射线:线路特点: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布线, 线路通常沿客流量最大的方向, 且客流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
放射线通常运送大量的通勤乘客, 因而高峰期流量较大。
优点:放射线的主要优点在于其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走廊服务, 这也是放射线在许多城市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
缺点:主要缺点是由于线路要通过城市中心, 市内终点站的用地费用较高, 建设难度大,受到较大限制, 也给运营管理带来了难度。
规划要点:可安排部分列车在线路中间站掉头, 或将线路分为几条支线, 以扩大线路覆盖面积,分散客运能力。
径线:线路特点:径向线连接城市郊区的两地并经过市中心, 通常相当于两条在城市中心相连的放射线。
优点:避免了在市中心出现终点站, 因而克服了放射线的缺点。
规划要点:从城市中心延伸出去的两端应尽可能具有相同的客流需求, 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线路的客运能力;线路所连接的城市外围两区域间最好也有一定的交通需求。
切线:切线不穿过城市中心区, 一般切于城市中心外活动最繁的地区。
圆周线:线路特点:圆周同样服务于切向的交通出行, 与切线相似,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外围。
当圆周封闭时, 即为所谓的环线。
环线为切向出行提供交通服务、连接放射线, 缩短其间的客流交换的距离, 使地铁网满足城市中各个方向的出行需求。
优点:由于环线上存在着多种出行目的的客流, 环线上不同部分及不同时段的客流都较大, 使其运营较为经济。
规划要点:由于没有终点站, 使其运营中的延误较难弥补, 从而降低了线路的可靠性; 其次, 由于线路固定的车头间隔和周期, 其速度只能是几个固定的数值左右。
因此, 一些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往往避免采用环线。
支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常采用带有支线的的干线的形式。
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基本思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进行。
定性分析主要是指对城市背景的深入分析,对方案工程问题的比较论证,对远景各种边界条件的合理判断等。
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对远景交通需求分布进行预测。
线网构架的3类别、3层次:①“面”的分析即整体形态控制,拟定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②“点”的分析即线网服务对象的甄选,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析;③“线”的分析即交通走廊分析,线网内各线路可能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