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与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相关。

医务人员肩负着保护患者健康和生命的重任,因此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通过洗手、擦手或消毒手的方式,降低手部的微生物数量,减少手传播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手段。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临床安全重要的环节之一。

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人体上最容易感染病原体的部位,而医务人员的手是最容易接触到病菌和感染源的,因此医务人员手卫生特别重要。

手卫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医院感染率: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做好手卫生工作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医务人员健康:手卫生也可以预防医务人员自身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健康。

•增强医疗服务质量:手卫生是医务人员的基本操作之一,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操作的感染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手卫生的方法手卫生主要有洗手、擦手和消毒手三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洗手洗手是常规手卫生措施之一,其步骤包括:1.握住自来水龙头,保证水温适宜。

2.用流动的水豆大小的肥皂彻底擦洗双手,注意包括手指、手背、手掌、指缝、指尖等部位。

3.在流动的水下彻底冲洗干净。

4.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手。

擦手擦手是指使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消毒纸巾等物品擦拭双手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在运动场、机场等环境下。

消毒手消毒手是针对病原菌较多的环境下,采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手消毒剂,消灭手上的细菌,较为方便快捷。

消毒剂的种类多样,常用的有酒精消毒剂、氯己定、洁帝等。

手卫生规范在进行手卫生时,应按照手卫生规范执行,具体规范如下:洗手规范1.洗手前应摘秉手环、手表等饰品,并将指甲、指缝等部位清洁干净。

2.洗手时应使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盆应保持清洁。

3.洗手时要先将手心对着手心搓,再将一只手的手指与另一只手的手背互相搓揉。

4.每次洗手应持续 15~30 秒,手部彻底洗净后用纸巾擦干。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手套,可以双 向防护,一旦手套 有血污染立即更换。
实际是习惯成自然,只要开始时正确要求,一个时段后人们便习以为常,正如下 班时:洗手---脱工作服---再洗手同理。 整个洗手环节现实中最自觉的,应属下班时的手卫生了!可以肯定:没有哪 一个工作者下班之时不洗手的。 观念可以转变,习惯可以形成。
肥皂洗手30秒:
手卫生依从 性监测
手卫生的监测
1. 监测要求
1.1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卫 生依从性的监测与反馈,依从性的监 测用手卫生依从率表示。手卫生依从 率的计算方法为:手卫生依从率=手 卫生执行时机数/应执行手卫生时机 数×100%。
消毒效果监测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 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内镜中心(室)等部门工作的医 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 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 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采样时机为工作中随机 采样,采样方法遵循GB 15982的要求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在20XX版的基础上制定了20XX年的 新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XX年X月X日起实施。
术语和定义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 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 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 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 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暂居菌特点
寄居在皮肤表层。 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医务人员常见的暂住菌包括:
○ G+菌 (金葡菌、肠球菌)、 ○ G—菌(克雷伯菌)、 ○ 病毒(呼吸道病毒)。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的核心力量,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照顾和支持。

然而,在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必须经常进行手卫生,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给患者和他们自身。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以确保医疗环境更加安全和卫生。

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防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不仅可以保护医护人员自身,也可以防止感染传播到患者身上。

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洁的手,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率。

医护人员手卫生包括手洗和使用酒精消毒剂正确消毒,这两种方法都是必要的,取决于具体情况。

手洗手洗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卫生技巧。

手洗有助于去除手部污垢、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

从形式上看,手洗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所涉及的最广泛的卫生措施,但实际上,它可以称为医学中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之一。

手洗可减少以下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普通感冒•感染性结膜炎•细菌性胃肠道疾病•结核•肝炎A、B、C等正确手洗的关键是要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手部所有区域,包括指甲、指缝和手背。

以下是正确的手洗步骤:1.移开手饰和手表。

2.用温水湿润双手。

3.用肥皂揉搓双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背、手指缝和指甲。

4.持续揉搓30秒以上。

5.用清水彻底冲洗,确保所有泡沫被冲洗掉。

6.用单次使用的纸巾擦干手部。

使用酒精消毒剂有时手洗可能并不方便,因此使用酒精消毒剂也是常见的手卫生方法。

酒精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但对孢子的作用不够强。

通常情况下,酒精消毒剂是在医疗操作之前和之后使用,以确保手部彻底消毒。

以下是使用酒精消毒剂的正确步骤:1.挤压一定量酒精消毒剂到手掌上。

2.用手心反复搓揉。

3.搓揉双手,包括手指、手背、手指缝和指甲。

4.手部需要被擦干,自然风干即可。

手卫生规范手卫生需要严格遵守正确的步骤,我们可以认为是基于以下三个关键点开展的:时间、方法和工具。

时间手卫生的时间十分重要,要始终保持注意力。

在下列情况下执行手卫生:•手部明显污染之前 or 没有明显污染,但在与患者接触前肯定是要进行手卫生的•在穿戴医疗手套之前•在有医疗手套的情况下,接触到新的干净表面之前 or 患者与患者周围的表面。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关于手部卫生的标准和措施。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步骤,对患者和自身健康都至关重要。

下面是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内容:1. 洗手:医务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接触了患者、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

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秒以上,包括手腕、指间、指尖以及手背。

2. 消毒: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酒精洗手液进行消毒。

酒精洗手液应涂满双手,按摩至干燥,整个过程约需20秒。

3. 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与体液接触的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手套。

手套应在进入患者隔离室或直接接触患者之前戴好,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

4. 专用手套:特定工作场所和操作需要使用特殊功能的手套,如抗菌手套、耐化学手套等。

医务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专用手套,确保安全和卫生。

5. 避免做面部接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体液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脸部,以防止疾病传播。

如有必要,应先洗手或消毒后再接触自己的面部。

6. 常规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进行常规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消毒双手。

特别是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7. 隔离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隔离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进入患者隔离室前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进行彻底的手卫生。

8. 保持手部皮肤完整:医务人员应保持双手皮肤的完整性,避免伤口、破损和皮肤病变。

如有皮肤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以免对患者和自身造成交叉感染。

9. 定期修剪指甲:医务人员应定期修剪指甲,确保指甲干净整齐,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10. 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医务人员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时刻保持双手干净卫生。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的手卫生规范。

手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不良的手卫生习惯会增加医务人员感染和传播感染的风险,因此,建立科学的手卫生制度对于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洗手要求: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病原体和患者体液后,或者手上有明显的污垢时。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按照正确的手洗方法进行。

2. 手消毒要求: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手消毒需要涂抹足够数量的消毒剂,全面涂抹双手和手腕,按照正确的手消毒方法进行。

手消毒应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病原体和患者体液后,或者手上有明显的污垢时进行。

3. 穿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患者体液、处理污染物品等高风险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立即脱除手套。

脱除手套时要避免污染双手。

4. 手部伤口处理: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手部伤口,避免伤口污染及感染。

5. 良好的手卫生宣教: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并积极宣传和教育公众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方法。

通过建立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
02
手卫生包括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 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 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的重要性
01
手卫生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 物,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02
手卫生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
03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 节。
手卫生的历史与发展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施
医院应配备符合规范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干手器、手消毒剂 等。
强化手卫生监测和管理
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进行监测,并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和管理。
手卫生规范未来发展趋势及展
06

国际手卫生规范发展趋势
手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手卫生设施应遵循的原则是方便医务人员使用,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的设施与物资保障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 ,确保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
前能方便地获取手卫生用品。
医院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干 手设施、医用洗手液/肥皂、消 毒剂等物资,并定期检查其质量
和有效期。
为医务人员提供合适的手卫生培 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手卫生
0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0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
0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
手卫生的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医疗质量,防 范医疗事故,减少医院感染。
手卫生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临床操作、疾病传播、环境状况,选择适合的 手卫生方法,优先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04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 监督
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医务人 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手卫生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阻断感染链
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重视手卫生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 感染控制意识,减少医疗相关感 染的风险。
提高手卫生合规性
加强培训和监督,可以提高医务 人员手卫生合规性,确保手卫生 规范的执行。
2
洗手
将双手抬起,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手部,擦干。
3
消毒
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涂抹并按摩至干。
常见的手卫生错误
• 不彻底清洁双手 • 不按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手消毒 • 戴手套过早或过晚 • 使用过期或损坏的手套 • 不及时更换污损的手套 • 不注意手套的正确脱除方法
手卫生实践的关键要点
正确选择手消毒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非常重要的行为之一。正确的手卫生可以预防感染传播,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本规范将介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定义、程序和 实践要点。
手卫生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病原体传播,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保护患者和自身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可以保护患者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也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 康。
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消 毒剂,确保具备杀菌消毒效果。
注意手部清洁
手部清洁应包括上臂,力求彻 底清洁,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 的存留。
正确佩戴手套
正确选择合适的手套,并按照 正确的步骤佩戴和脱除,避免 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和监督
1 培训
医务人员应接受关于手卫生的培训,了解规 范、程序和实践要点。
提高医疗质量
良好的手卫生实践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并探讨其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部清洁: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首先确保自己的手部清洁。

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充分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并注意彻底清洁手腕、指间缝隙和手背等易被忽视的部位。

2.使用洗手液:除了使用肥皂,医务人员还应该配备洗手液。

洗手液应含有对细菌和病毒有杀菌作用的成分,比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使用洗手液时,应按照说明书的指示使用,并充分揉搓至少20秒。

3.穿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直接接触伤口、体液和分泌物的场合等,应穿戴手套进行操作。

穿戴手套要注意避免手套破损,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脱下手套,并进行手部清洁。

4.合理使用抗菌洗手液:在医务人员手部清洁之后,可以使用抗菌洗手液进行进一步的消毒。

抗菌洗手液应按照说明书的指示使用,并注意充分涂搓至少20秒。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重要性:1.保护患者安全:医务人员的手部是最容易成为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携带者之一、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措施,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手部的致病微生物数量,从而降低传染疾病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

2.预防交叉感染:医疗机构往往是不同疾病患者集中的地方,存在着多种疾病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将病原体带入患者身体,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提高医疗质量: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的手卫生措施可以减少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4.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通过长期的规范手卫生操作,可以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习惯,增强他们对个人卫生和患者安全的意识。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
键环节。

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做好手卫生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洗净双手。

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
和肥皂,彻底搓洗双手,包括手背、指缝、指甲缝等部位,持续搓洗时间不少于
20秒。

在洗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水龙头,而应使用手肘或纸巾等
方式开关水龙头,以免重新污染双手。

其次,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

手消毒时,应选择含
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取适量涂抹于双手表面,揉搓至手部干燥。

手消毒的时间不少于15秒,确保双手每个部位都被充分消毒。

在手消毒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
触摸其他物品,以免造成双手再次被污染。

另外,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品后,也需要进行手卫生。

在这种情况下,应先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然后再进行手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清除双手上的污染物,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健康。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操作规范培训,提高手卫生操作技能。


有掌握了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才能做到规范操作,确保手部卫生达标。

总之,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医务人员的
健康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都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做好手卫生工作,确保双手清洁,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只有如此,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
• 单手挤压免洗手消毒液 • 医务人员指甲长
• 流动水洗手后未使用干手用品干手,有的直接 在工作服后面擦干
1、手卫生正确性存在问题
• 第4步洗手方法只洗一个关节或未旋转揉搓 • 外科手消毒,部分医务人员未将手指尖浸
泡在手消毒剂中≥5秒 • 洗手后用手关水龙头(二次污染)
2、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
• 接触病人周边环境后未执行手卫生 如打开病房门、接触患者床栏后、调呼吸机参数后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 2005年宿州某医院白内障手术病人,发生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眼球 摘除
• 2009年天津某医院新生儿事件,6名感染革 兰氏阴性杆菌,5人死亡
手卫生不规范
在病原菌传播过程中手扮演了什么角色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三要素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 生不当所致
• 洗手能拯救生命,绝不是一句空话! • 医院感染防控从手卫生做起
从现在起,做一个合格的“手”护神
1/3 •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使用灭菌干手毛巾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
下1/3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完整)
• 外科手消毒-2.外科免冲洗手消毒 •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放置在左手掌上 • 将右手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5秒)
,然后将消毒剂涂抹在右手前臂和上臂下 1/3,持续揉搓10-15秒,直到消毒剂干燥 •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放置在右手掌上,将左 手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5秒)
• 外科手消毒 应配置专用洗手池,每2-4间 手术间宜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
六步洗手法
步骤不分先后
记忆口诀 :内外夹弓大 立腕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完整)
• 洗手 • 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 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医务人员的手是最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部位,因此不注意手卫生容易成为传播感染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以下是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的内容:1.洗手频率和时机:医务人员应按照工作需要和接触污染物的情况,合理选择洗手的时机和频率。

一般来说,在接触病人之前、之后,接触污染物后,包扎伤口前后,用厕所后,经过手术室后,接触食物前等情况下,医务人员都应该进行洗手。

2.洗手步骤:医务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

然后,搓揉双手的掌心,使洗手液充分起泡。

接着,交叉搓揉双手的掌背。

再次,以双手的指缝互相搓揉。

然后,对手指进行旋转揉搓。

最后,清洗双手,将洗手液冲洗干净。

3.洗手液的选择:医务人员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手液进行洗手。

洗手液应具有杀菌、去污、洁净双手的功能,并且不会给皮肤带来损害。

4.戴手套的使用:在一些特殊的操作中,医务人员应戴手套,但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在戴手套前和摘除手套后,医务人员仍然需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对双手进行清洁。

5.指甲的处理:医务人员的指甲应保持短、整齐和干净。

长而且不整齐的指甲容易滋生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不利于洗手。

6.避免污染:在进行手卫生时,医务人员应避免手部再次污染。

例如,应使用纸巾控制水流,避免直接用手关上水龙头。

在病人的处理过程中,避免将自己的手接触到患者的开放性伤口、分泌物等。

7.医务人员的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

同时,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管理好个人手卫生,自觉保护自己和病人的健康。

总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非常重要,对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务人员应时刻牢记手卫生的重要性,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注意: •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
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 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 先洗手,后消毒。
04
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 ,毛巾应一用一消
毒,否则容易导致手再次污染。
05
注意护手,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次性包装的护手用品,防止皮肤干燥、不适和皮炎,保持皮肤
的完整性。护手用应由医院根据所用手卫生用品的种类统一提供,以预防品间的拮抗作用。
如洗手液当中含有阳性离子的洗必泰护手用品当中若含有阴离子的化学成分,这样就会造成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 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 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 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 有持续抗菌活性。
手卫生设备
• 洗手用水:流动水 • 水 龙 头:手触式、非手触式 • 清 洁 剂:肥皂、洗手液 • 手消毒剂:酒精性无水洗手液 • 干手设施:纸巾、干手器、小方巾

•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七步洗手法
手心对手背,手 指交叉,沿指缝 相互搓揉。双手
交换进行。
一手弯曲呈空拳, 放另一手的手心, 旋转搓揉。双手
交换进行。
一手五指并拢, 放在另一只手的 手心,旋转搓揉。 双手交换进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时常存在问题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不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是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份暂居菌的过程。

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以酒精为主要成份的擦手液即 ABHR,alcohol-based hand rubs )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者干手设备。

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消毒效应。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接触病人或者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能从大部份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磨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某些菌种,不动杆菌属,丙酸菌属等。

如为手触式开关,洗手后应用擦手纸巾或者毛巾关闭开关,以免洗后的手被污染.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包括脚踏式、肘式、膝式等。

水龙头最好具有冷热水源和控制把柄,以便调节水温和水量.:普通肥皂要保持清洁、干燥。

皂液置于洁净容器内,更换时先清洁取液器再添加,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手术室应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消毒干手纸或者干手机(建议优先使用干手纸) ,外科手消毒必须使用放在灭菌容器内的灭菌毛巾。

手术室洗手池旁配备指甲刀,指甲刀定期消毒,洗手池上方安装钟表(洗手计时器更好)。

其他科室也建议安装钟表。

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科病房等病人的床单位旁及进入病房的各种治疗车上应备速干手消毒剂,以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WS T 313—201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WS T 313—2019)

2 外科手消毒设施
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至少每周清洁与消毒。 冲洗手消毒法应配备干手用品,并符合以下要求:
a)手消毒后应使用经灭菌的布巾干手,布巾应一人一用。 b)重复使用的布巾,用后应清洗、灭菌并按照相应要求储存。 c)盛装布巾的包装物可为一次性使用,如使用可复用容器应每次清洗、 灭菌,包装开启后使用不得超过24h。
2 外科手消毒设施
应配置专用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度适宜,能防止冲洗水溅出,池面光滑无 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2~4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龙头数 量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应配备符合5.1.5 a)、5.1.5 b)、5.1.5 c)要求的洗手液。 应配备清洁指甲的用品。 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手刷的刷毛柔软。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 手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术语和定义
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 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摩擦清 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丙 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导管相关感染和手术部位
感染等。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 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应配备洗手液(肥皂),并符合以下要求:
1. 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 2. 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定期清洁与消毒。 3. 洗手液发生浑浊或变色等变质情况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4. 使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应配备干手用品或设施。 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有良好的接受性。 手消毒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正确步骤
1
润湿双手
将双手伸入水流中,润湿双手。
2
使用适量洗手液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
3
彻底揉搓双手
掌心对掌心、掌心搓背、指缝互搓,切勿忽略手背、指尖和手腕。
4
彻底冲洗双手
用水充分冲洗双手,确保洗净残留的洗手液。
5
用纸巾或干手器擦干
用纸巾或干手器擦干双手。
常见误区
1 仅使用水洗手
水无法有效去除病原体,必须使用洗手液。
2 时间不足
只用几秒钟洗手是不够的,应按规范要求彻 底搓洗。
3 忽略手背和指缝
手背和指缝也是容易滋生病菌的区域,应特 别注意清洁。
4 忽略手腕
手腕也应包括在洗手范围内,以确保彻底洗 净。
培训与监督
培训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意识和实践能力。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及时 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本演示将解读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探讨其重要性、基本原则、正确步骤、 常见误区、培训与监督、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与改进。
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关键,可减少交叉感染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本原则包括使用适当的手卫生产品、正确的手卫生方法、规范的手卫生时机和适当的手卫 生设施。
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门诊设置洗手液
在门诊设立合适的位置供患者、访客和职员洗手。
医护人员必须实施
医护人员在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必须执行手卫生规范。
设备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和更换洗手设备,保证其功能正常。
效果评价与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手卫生执行情况、感染例数和病原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手卫 生规范并改进执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就是“快”。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4 用带手套来取代洗手
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除手套后不用洗手!
事实上,如果医护人员能仔细清洗双手,理论上没有绝对必 要用手套。 因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洗手都不是执行得很彻底,为预防手部的致 病菌散播而带手套。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 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 (有调查显示:乙烯手套有 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 。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
3.9×104-4.6×106 CFU/cm2 。
手易被细菌污染
你知道吗?
当你数脉搏,帮助病
人活动,手上的细菌 数可达到103到105个。 当你在气管吸痰中, 手上细菌可达107个。 当你做会阴清洗时, 污染手的细菌达109 个。
某位护士的 手印培养24h 后
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如果医生、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 1:病人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自己很容易携带病菌、患病 3: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他 们免疫力低下时,就可能发病。
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 却从不在乎自己的在医院到处乱摸
你做到了吗?
------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诸多环节存在严重的医疗 安全隐患。
------对消毒隔离、医务人员手卫生、院内感染监测及报告 等制度执行不力……
处理:院长行政记过、主管副院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撤消护理部主任及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 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
[结果]: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发
生大量的感染,最高的地区医务人员感染占 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38%……
[暴露的问题]:医疗机构手卫生意识差、知识
欠缺、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Leabharlann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 手卫生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 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 发病,其中8名死亡。
普通老百姓都在提倡洗手,作为医务人员
更应该做好手卫生工作!
保障自己的健康、保障服务对象的健康, 拯救自己的生命、拯救他人的生命!
清洁的医疗 ——清洁的手更安全
因为我们的手很脏
手易被细菌污染
正常人皮肤有细菌定植:
头皮上 腋窝为 腹部为 前臂为
菌落总数超过1x106CFU/cm2 5x105 CFU/cm2 4x104 CFU/cm2 1x104 CFU/cm2
保护病人,保护自己,保护亲人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1某医生
一边看病人,
一边接电话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2
不能做到接触一位患者一洗手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忙!” 其实,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好得多。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3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速度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用一个字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你知道吗? 从2008年起,10月 15日是个____日吗?
10月 15日是“国际洗手日”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2008年正式设立 2008年是首个“国际洗手日”
__2008年10月15日的<健康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
目前腹泻和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主要 元凶,全球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 另有15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疾病,绝大多数是 发展中国家儿童。其中有一半的儿童是因为没 有养成用肥皂 洗手 的良好习惯而导致死亡。 用肥皂洗手可以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 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减少三分之一,也就是 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万儿童 生命,比任何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用。
2009年 “国际洗手日”的主题是“干净
的手能拯救生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
世界洗手日呼吁全世界重视用肥皂洗手对于保 障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的重要作用。
2010年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
2011年主题:“人人洗手、大家健康,大家
洗手、文明风尚”。
2009年10月15日,某市小学生在课间通过“集体洗 手操”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漂白粉洗手消毒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1818-65)
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
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
当所致。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
一是事故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
也无法取代人的素质和人的责任心。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 手卫生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 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不卫生的手可能成为“凶手” 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 试问:我们能不保持“纯净”的双手吗?
通报:感染控制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 在隐患……医务人员没有规范
地进行手卫生……
处理: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和主管副 院长职务,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职务, 医务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关 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陕西省卫生厅已将 该事件通报全省……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 认识手卫生
2009年12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谷 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18名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的 通报
手套带给医务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 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或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 手卫生
2003年SARS在我国暴发流行,我国SARS病 例占全球的92%,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 染源,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这样的场景熟悉吗?洗手否?
这样的场景熟悉吗?洗手否?
患者的预后与恰当的手部卫生 有关
1847年塞米尔维斯 (Semmelweis)的研究发现产褥 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 染有关,采用石炭酸洗手后,产 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 %降到3%。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 Lister)研究发明用石炭酸溶液消 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 死率从45.7%降到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