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防静电规定总结
静电防护工作总结
![静电防护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07d4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d.png)
静电防护工作总结
静电是在许多工业和生产环境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会对设备和产品
造成损害,还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静电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静电防护工作的关键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静电问题。
首先,了解静电的形成和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不平衡
的电荷而产生的,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在工业和生产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产品损坏甚至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其次,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导电
材料、接地设备、静电消除器等工具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此外,对生产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也是预防静电问题的重要手段。
另外,培训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应该了解静电的危害和
防护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静电对工作的影响。
另外,定期进行静电防护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也可以帮助员工保持警惕,提高防护意识。
最后,建立健全的静电防护管理体系是确保工作安全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建
立完善的静电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静电防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和监督。
总之,静电防护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从源头上预
防静电问题的发生。
只有加强静电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静电防护工作。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bfc6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5.png)
一、目的为确保无尘车间内静电对产品和设备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无尘车间的生产、管理及维护工作。
三、防静电措施1. 地面防静电(1)无尘车间地面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导电地板,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2)定期检查地面导电性能,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2. 环境湿度控制(1)无尘车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避免因湿度不足而引起静电。
(2)使用加湿设备,保持车间湿度稳定。
3. 人员防静电(1)工作人员进入无尘车间前,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手套。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提高其防静电意识。
4. 设备防静电(1)设备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设备架等。
(2)设备接地线应完好,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5. 电器设备防静电(1)无尘车间内电器设备应选用防静电型电器,如防静电插座、防静电变压器等。
(2)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接地情况,确保接地良好。
6. 防静电材料管理(1)防静电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受污染。
(2)领用防静电材料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管理制度1. 无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本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项防静电措施落实到位。
2. 定期对无尘车间进行防静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对防静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旨在为生产过程提供良好的静电防护,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无尘车间静电防护工作落到实处。
生产车间防静电基本要求(1)
![生产车间防静电基本要求(1)](https://img.taocdn.com/s3/m/9cbf9d91680203d8ce2f2475.png)
生产车间防静电基本要求一、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二、防静电工作区场地1、地面材料a、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b、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c、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 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3、天花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b、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c、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 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
6、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GJB1649规定,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7、电荷源四、防静电工作服的使用及管理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及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
类别:电荷源工作台表面油漆或浸漆表面,普通塑料贴面,普通乙烯及树脂表面地板塑料及普通地板革,抛光打蜡木地板。
防静电车间的管理规章及制度
![防静电车间的管理规章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8d1e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防静电车间的管理规章及制度凡有静电危害的工序设备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区域,必须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根据需要,穿防静电的鞋和工作服,或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栏杆等;严禁在上述区域穿脱衣服和穿易产生经典的服装进入该区域;严禁在上述区域,用易燃溶剂(二甲苯等)擦搓衣服,操作区地面应铺设导电地面,并保证其导电性能。
在有经典产生的场所操作检查,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表戒指等。
严禁将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液体用塑料容器装贮。
禁止在装易燃易爆液体的过程中取样检尺或将金属物品置入罐(槽车)内,检尺取样应在装料完毕经静置后进行。
禁止使用喷射蒸汽加热易燃液体。
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罐内进行移液作业。
在机器发生故障液体渗漏改变工艺条件或物料用量改变的情况下,必须注意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静电危害。
禁止用泵直接向罐内喷射溶剂,必须采取自流方式。
输送易燃液体,应根据管道内径及介质的电阻率选择适当的安全流速,一般不应超过1米/秒。
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专门接地装置。
生产贮存和装卸可燃气体的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贮罐机组等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所有防静电接地线必须坚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十平方毫米,单独的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与其它目的的接地极共用时应满足其他接地及的技术要求。
设备贮罐机组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互联接地。
防静电接地体的安装,应在设备机组贮罐等底角边缘上钻孔攻丝,焊接端子(或螺栓)用不小于M10的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装置,均应涂上工业凡士林油;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缠绕连接时,应蜡焊,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降低和损伤管道强度。
非金属的管道(非导体的)设备等,其外壁上缠绕的金属丝带网等,应紧贴其表面均匀的缠绕,并应可靠地接地。
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采用橡胶或塑料管时必须采用导电橡胶,导电塑料软管或有金属编织层的导电胶管,并必须可靠接地。
这六个SMT车间防静电标准你知道吗
![这六个SMT车间防静电标准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ddd77a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4.png)
这六个SMT车间防静电标准你知道吗SMT车间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组装环节之一、相比传统的手工焊接方式,SMT车间可以实现高速、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
SMT车间还可以通过自动视觉检测系统对焊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SMT车间在电子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功能集成,满足了现代电子市场对高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
1. 地面处理:SMT车间的地面应使用导电性较好的材料,例如导电瓷砖、导电地板或导电涂层。
这可以有效地将静电释放到地面,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2. 人员防护:SMT车间工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如防静电工作服和鞋,以减少身体带电并避免静电放电。
3. 工作台和工作区域:SMT车间的工作台和工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静电保护措施。
工作台表面可使用防静电材料,并配备可接地的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手柄或电离风扇。
4. 静电排除器材:SMT车间应配备适当的静电排除器材,如静电消除棒、静电消除枪等,用于去除元器件和设备表面的静电。
5. 储存和包装:在SMT车间中,元器件和产品的储存和包装应该遵循防静电标准。
使用合适的防静电袋、泡沫等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静电损害。
6. 环境控制:维持SMT车间的湿度和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也是重要的防静电措施。
通常建议控制湿度在30%-60%,温度在20℃-25℃之间。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SMT车间防静电标准,具体的防静电措施可能会因企业、行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为确保最佳的防静电效果,建议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d955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4.png)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车间内部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静电产生和引发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本管理制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静电的危害、车间安全措施、员工培训、设备维护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1. 静电的危害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净电荷,如果不及时释放,会引发一系列危险。
首先,静电可引发火灾和爆炸,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其次,静电可对电子元器件和敏感设备造成损害,导致设备故障和生产线停工。
此外,静电还可能对人体带来不适,如电击和静电感冒等。
因此,对于防静电车间的管理至关重要。
2. 车间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车间内部环境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在车间的入口处设置静电带地控制区域,要求每位员工进入车间前都必须穿戴静电防护服、防静电鞋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专用地板上接地。
其次,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同时,车间内部应保持通风畅通,避免积聚静电。
此外,车间内的仪器设备和电源线都需要经过防静电处理,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3. 员工培训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我们将开展定期的员工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原理和危害、防静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应急措施等。
培训会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讲解、演示和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应对能力。
每位员工需要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以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设备维护防静电车间内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和防静电功能。
对于带有静电接地装置的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测试和维护;对于不带静电接地装置的设备,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和测试,确保其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对于可能积聚静电的地面、工作台和工作区域等也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5. 应急预案在发生静电引发的紧急情况下,车间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将涵盖事故发生时的救援措施、人员疏散路线、安全避难地点以及报警和通知程序等。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稿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f8fc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f.png)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稿防静电规范总结一、引言静电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电子设备、化学实验等工作产生破坏性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带来的不利影响,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应的防静电规范。
本文将以防静电规范为主线,总结分析各行业的防静电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电子工业的防静电规范1. 工作环境在电子工业中,首要任务是确保工作环境中的湿度达到一定标准,通常要求湿度在30%以上。
此外,地面需要铺设导电性好的材料,以便将静电迅速地导入地下。
2. 工作服装电子工业中的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防静电服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以保证静电的释放。
3. 工作台面和设备工作台面和设备应使用防静电材料,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反射。
此外,工作台面上不应放置不必要的电子元件,避免静电的积累。
三、化学实验室的防静电规范1. 仪器设备化学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防静电性能,并通过定期维护保持其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配件和耗材。
2. 电缆线路化学实验室中的电缆线路应按照规范进行布置,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和防静电性能。
电缆线路的绝缘层应符合防静电要求,且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
3. 静电接地化学实验室中的设备应进行静电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航空航天产业的防静电规范1. 防静电地板在航空航天产业中,地板是重要的防静电措施之一。
地板应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确保静电能够迅速地导入地下。
另外,地板的维护也很重要,要定期清洁和检测。
2. 空气离子浓度控制航空航天产业中,空气离子浓度的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通过控制空气中的离子浓度,能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3. 防静电包装在航空航天产业中,产品的防静电包装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可以保护产品免受静电的损害。
此外,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680db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b.png)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防静电是SMT车间必备的要求和规范之一、因为静电可能导致电子元器件损坏,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对SMT车间进行防静电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厂房环境1.地面:SMT车间的地面应采用导电地砖或导电地板,以确保静电能够通过地面导出。
2.墙壁和天花板:墙壁和天花板应涂刷导电涂料,或贴上导电壁纸,以形成完整的防静电保护层。
3.灯具和插座:灯具和插座应采用静电防护型,以免因不当的灌入流线导致静电积累。
4.门窗:门窗应使用防静电玻璃或经过特殊处理的防静电材料,以有效隔离静电。
5.恒温湿度:SMT车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40%~60%之间,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6.环境清洁:SMT车间要保持整洁,防止尘埃和污染物等对电子元器件产生影响。
二、人员要求1.培训教育:所有SMT车间的员工必须接受防静电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静电消除:员工进入SMT车间之前,必须通过电离风机或防静电地垫消除身上的静电。
3.工作服装:员工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包括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4.工具设备:工作台面、工具箱等接地设备必须符合防静电要求,并配备各种静电防护用具。
三、工艺要求1.物料存放:SMT车间的物料和元器件存放应采用防静电包装,确保其在存放过程中不受到静电的影响。
2.工作台面:SMT车间的工作台面应做到导电,以将静电迅速导入地面。
3.手动焊接:手动焊接过程中,所有的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静电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焊接物料。
4.维护保养:设备和工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其良好的防静电性能。
5.静电测试:SMT车间应配备静电测试仪器,对工作环境和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符合防静电标准。
四、静电防护管理1.工作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将SMT车间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区域,确保每个区域的防静电管理。
电子厂车间内防静电要求
![电子厂车间内防静电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2fbcd1bf78a6529647d5314.png)
文件名称:车间防静电要求版号:E/0文件编号:CX/I64-02 第 1 页共 3 页一、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二、防静电工作区场地1、地面材料a、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b、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c、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可参考GBJ 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3、天花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文件名称:车间防静电要求版号:E/0文件编号:CX/I64-02 第 2 页共 3 页文件名称:车间防静电要求版号:E/0文件编号:CX/I64-02 第 3 页共 3 页a、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或接触SSD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面料应符合GB 12014规定。
5、防静电工作鞋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或接触SSD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工作鞋应符合GB 4385的有关规定。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8306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d.png)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车间内的工作环境安全、稳定,减少或消除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车间环境准备、员工培训和设备保养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车间管理者了解和建立健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车间环境准备1. 空气湿度控制:为了减少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风险,车间应保持适当的湿度。
根据不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相对湿度范围,并配备湿度监测装置。
定期检查车间湿度,确保其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2. 地面处理:静电通常通过地面释放,因此要确保车间地面是导电的。
采用导电地板或使用导电地坪涂料,保证地面导电性好,并保持地面清洁、平整。
3.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系统是防止人员和设备受到静电影响的重要手段。
在车间内设置合适的静电接地装置,包括静电接地带和接地插座等,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4. 静电防护设备:根据车间具体需要,配置静电防护设备,如防静电衣物、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静电伤害。
二、员工培训1. 静电知识普及: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普及静电的基本知识、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使员工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防范方法,增强静电安全意识。
2. 防静电操作规程:制定和培训防静电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具体措施。
例如,禁止穿戴静电生成材料、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工具等。
3. 应急处理措施:培训员工掌握静电事故的快速应急处理方法,让员工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减少损失。
三、设备保养1. 设备激活:在启动新设备或停机后重新启动时,要进行设备的激活操作。
通过适当的通电步骤,释放设备内部可能积累的静电,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线路、导电部件和防静电装置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3. 设备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内部和外部的静电敏感部件,防止积尘和杂物引起的静电积累。
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51a1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4.png)
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第一篇: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首先SMT生产设备如力锋回流焊,力锋波峰焊,力锋锡膏印刷机与贴装机均必须接地良好,SMT车间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地法并独立接地。
生产场所的地面、工作台面垫、座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
应配备防静电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带、防静电腕带、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
(1)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分成1、2、3级,根据不同级别制订不同的防护措施。
1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0-1999V 2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2000-3999V 3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4000-15999V 16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产品。
(2)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23±3℃,相对湿度为45-70%RH。
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3)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
(4)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5)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需放电。
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
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6)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7)测试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
经测试不合格器件应退库。
(8)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和去电顺序:低电压→高电压→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
去电顺序与此相反。
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
(9)检验人员应熟悉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0.静电敏感元器件(SSD)运输、存储、使用要求(1)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2)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
防静电管理制度 电器车间
![防静电管理制度 电器车间](https://img.taocdn.com/s3/m/1b8789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b.png)
防静电管理制度电器车间1. 背景电器车间是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重要场所,静电对电子元件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为了保证电器车间的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防静电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电器车间防静电管理,减少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确保生产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器车间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
4. 静电防护措施4.1 人员防静电措施4.1.1 人员在进入电器车间前,必须穿着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4.1.2 人员在操作电子元件时,必须经过静电地带,以释放身体上的静电。
4.1.3 人员应定期参加防静电知识培训,了解防静电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2 设备防静电措施4.2.1 电器车间内的设备和工具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如静电消除装置等。
4.2.2 所有设备的外壳和接地必须符合防静电标准,同时设备的接地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
4.3 工作环境防静电措施4.3.1 电器车间的地面和桌面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以减少静电的积聚。
4.3.2 电器车间内的空气湿度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5. 防静电管理5.1 建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防静电管理方案,监督电器车间的防静电工作。
5.2 在电器车间内设置静电检测点,对静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3 对电器车间的静电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5.4 对发现的静电问题,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6. 紧急应对措施6.1 一旦发生静电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措施,及时疏散受到影响的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失。
6.2 对静电事故的处理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安全教育和培训7.1 全员必须接受防静电知识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7.2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防静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全员的防静电意识。
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5a6a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7.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车间生产过程中静电的预防与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静电危害的车间、工段及相关部门。
三、防静电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 定期检查,持续改进;4.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四、防静电设施与用品1. 车间内应配备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防静电设施;2. 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3. 员工应正确使用防静电用品,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五、静电防护措施1. 人员管理:a. 员工进入车间前,应穿戴防静电服装、手套和鞋;b. 定期对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c. 对违反防静电规定的员工,应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2. 设备管理:a. 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采取接地措施;b. 对静电敏感设备,应采取屏蔽、隔离等措施;c.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静电性能良好。
3. 环境管理:a. 车间内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静电产生;b. 控制车间内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c. 限制静电敏感材料的使用,如纸张、塑料等。
六、静电检测与监测1. 定期对车间环境、设备和人员进行静电检测;2. 发现静电超标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3.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存档,便于追溯和改进。
七、应急处理1. 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2. 对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救治,并做好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3. 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九、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静电事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2. 对未履行防静电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怎么写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4a122f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d.png)
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怎么写防静电规范总结汇报一、引言静电是在工业、商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威胁着设备的安全性,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还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本次报告将对防静电规范进行总结,以指导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采取正确的防静电措施。
二、静电的危害1. 设备安全性:静电可以引发电火花,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2. 产品质量:静电会吸附灰尘和污染物,影响产品的质量。
3. 人身安全:静电可以导致人体触电,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三、防静电规范1. 静电接地:对于经常产生静电的设备,应保证其良好的接地情况,以便将静电及时导入地下。
2. 静电排除器:安装静电排除器可以及时消除设备和操作人员身上的静电,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防止静电积累:定期清洁设备、工作台面和地板,避免灰尘和污染物的积累,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4. 防静电装备:操作人员应穿着专门的防静电服装和鞋子,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5. 控制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使用适当的加湿设备进行湿度控制。
四、学习心得和体会1. 了解静电的危害:通过这次总结,我深刻认识到静电对设备、产品和人身安全的威胁,增强了防静电的重要性。
2. 掌握防静电措施: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静电接地、静电排除器、定期清洁、防静电装备和湿度控制等措施的重要性,对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措施有了更多的认识。
3. 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防静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团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静电的效果。
五、结论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对设备、产品和人身安全都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防静电规范并加以执行。
通过本次总结,我们更深入了解了防静电的重要性和有效的防静电措施,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429f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a.png)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相互之间存在电荷的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对设备和产品都可能造成损坏或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生产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车间布局与设备设置1. 地面处理:车间地面应采用导电或抗静电地板,地板应整洁、平坦,无明显磨损或破损。
地板接地良好,有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2. 静电防护区域的划定:根据工作特性和防护要求,在车间内划定静电防护区域,并标明相关安全标志。
防护区域内应设立必要的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工作台等。
3. 空气湿度控制:车间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建议保持在40%~60%之间,可通过加湿或排湿的方式进行调节。
4. 设备安装:车间内的设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如经过防静电处理、加装防静电地垫等。
设备与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发生静电干扰或电火花引起的事故。
二、人员防静电管理1. 培训教育:车间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防静电知识培训,包括静电的危害、防护措施、急救处理等内容。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专门的防静电培训。
2. 人员着装:车间内的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作服和鞋袜,避免穿着易产生静电的纤维类衣物,避免使用含有易起静电的面料。
3. 个人静电消除: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进行适当的静电消除,如使用专门的静电消除器或通过接地手柄进行接地。
4. 工作操作规范:工作人员在车间操作时,应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进行工作,禁止随意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静电产生或积累。
三、产品防静电处理1. 包装和存储:车间应建立符合防静电要求的产品包装和存储管理制度。
对于易受静电影响的产品,在包装材料和存储环境上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静电袋、防静电柜等。
2. 静电测试:车间内应配备静电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静电测试,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3. 产品消除:如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静电,应进行静电消除处理,如使用静电消除枪、静电消除器等。
车间防静电规定总结
![车间防静电规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3b69e58bd63186bdebbc1b.png)
生产车间防静电规定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名词术语 (2)5. 防静电工作区系统 (2)6. 人体防静电系统 (5)7. 职责 (6)8. 培训 (7)9. 采购 (7)10. 文件生效日期 (7)11. 记录 (7)12. 附录 (7)1.目的1.1.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2.基于《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2.1.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名词术语3.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3.2.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厂房防静电管理规定(3篇)
![厂房防静电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7d9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f.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本厂区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危害,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国家有关防静电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厂区所有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仓库等。
第三条防静电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和人员的防静电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厂长对本厂区的防静电工作全面负责,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具体负责防静电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设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本厂区防静电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修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3. 检查和监督防静电设施的使用和维护;4. 调查处理防静电事故,提出整改措施;5. 定期向上级汇报防静电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防静电工作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组织实施本部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负责本部门的防静电设施配置及维护;3. 对本部门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4. 定期检查本部门的防静电工作,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第七条防静电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防静电地面: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胶垫等;2. 防静电工作台:如防静电工作桌、防静电椅等;3. 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鞋等;4. 防静电接地装置:如接地线、接地棒等。
第八条防静电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专业厂家生产,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防静电操作规程第十条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等,并使用防静电手腕带等防静电设备。
第十一条防静电区域内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进行静电测试,确保其防静电性能。
第十二条防静电区域内严禁使用产生静电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5篇)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77e8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0.png)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的管理,规避因雷电、静电引起的事故风险,保障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
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
负责本部门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
4内容与要求4.1盛装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必须加设防静电装置,并经常检查,保障无损、好用。
4.2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必须做好防静电连接,并保证可靠。
4.3输送易燃易爆物料时,要严格控制流速,管道内流体的流速不准超过____米/秒,伸入贮罐的进料管道应加伸长管,从底部进料,以防发生事故。
4.4在装卸可燃液体过程中,禁止从槽车或其他容器中取易燃易爆液体样品,如需取样,应在停止取样____分钟后进行。
4.5凡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4.6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不得与避雷和电器保护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应单独设置,并离开避雷的接地装置至少____米以上。
4.7生产装置、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4.8为防止雷电可能造成的破坏,独立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接地电阻的测定必须在每年的雷季前进行一次。
4.9每个避雷针应设单独的接地极板,避雷针装置必须与其所保护的所有金属物体绝缘。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2)防雷、防静电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落实防雷、防静电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定十分必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防雷、防静电管理的规定,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雷、防静电管理,预防雷击、静电引起的事故和损失,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研发等各类场所和行业。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管理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涉及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13f5effad6195f302ba6dc.png)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防静电工作区的设计原则: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2。
安全、迅速而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方法一: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就是将静电通过导线导入大地,静电接地方法对静电导体或金属上的自由静电荷具有良好的导流效果。
常用的接地方法有: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工作台面接静电地线等等。
方法二:静电屏蔽静电敏感元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经常会暴露于有静电存在的区域中,用静电屏蔽的方法可削弱外界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最常见的方法是用静电屏蔽袋和静电屏蔽周转箱等作为保护。
方法三:离子中和绝缘体往往是容易产生静电的,对绝缘体上静电的消除,用静电接地的方法是无效的。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离子中和,即在工作环境中用离子风机或离子风枪等设备,利用空气电离以产生为中和带点体上的表面异性电荷所必须的正负离子,以提供一等电位的工作区域.ESD 防护措施一、静电线应包括两条:1。
ESD Line:与厂内地桩相连.2。
AC Ground Line:与电源地线相连且必须以夹具相接,禁止使用缠绕方式相接.二、静电接地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地桩接地性能测试。
2。
ESD线测量。
3。
各种设备保护接地测试,其包括两部分:a.带电设备:包括锡炉,ICT,UV机,Laser机,电动起子,焊烙铁,流水线,PCB测试治具,计算机, RS232box等设备接地状况的测量,该种设备外壳须接AC ground line.b.不带电设备:包括IC架,插Membrane治具等设备接地状况的测量,该种设备外壳须接ESD line。
4.静电环的测量.三、地桩接地性能测量1.测量仪器:地阻仪2。
测量方法:将地阻仪一接线接地桩(线长为5m),另两导线沿不同方向(两方向夹角一般为90度)选择两测量点(两导线长度分别为30m和20m),测量值应小于2Ω。
四、ESD线测量程序1.测量方法:用万用表测量ESD line与AC ground line之间阻抗,测量值应大于1.2MΩ。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990f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3.png)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一、引言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可能对工业和生产过程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静电不仅可以引发火灾和爆炸,还可能损坏电子元件、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威胁员工的安全。
为了有效管理静电风险,建立和遵守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的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确保静电风险最小化,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防静电车间设立防静电车间的设立是减少静电风险的第一步。
为了满足防静电的要求,车间应符合以下条件:1. 场所选择:车间应设置在尽可能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区域。
2. 地面:使用导电性较好的地面材料,确保地面无隙缝,如防静电地板。
3. 静电消散:在车间内安装合适的静电消散设备,如静电消散器和接地装置。
4. 人员要求:员工应穿防静电服装,避免穿着静电易产生的服装。
5. 设备和工具:选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性。
三、静电风险评估在防静电车间内,进行静电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评估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识别潜在风险源:确定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物质和作业步骤。
2. 风险分析:评估这些潜在风险源的严重性和概率,确定哪些是高风险的。
3.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或消除高风险静电源,确保员工的安全。
四、操作规程在防静电车间中,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这些规程应包括:1. 静电地面清洁:定期清洁防静电地面,确保其导电性不受污染。
2. 静电排放:确保静电排放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防静电服装:规定员工必须穿着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静电鞋、手套等。
4. 静电教育:为员工提供静电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静电风险和应对方法。
五、设备维护防静电车间内的设备维护是确保生产环境稳定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设备维护的注意事项:1. 静电消散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消散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2. 防静电地板:保持地板的清洁和导电性,定期检查地板的状况。
3. 静电消散器:检查静电消散器的电极和电源,确保其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防静电规定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名词术语 (2)5. 防静电工作区系统 (2)6. 人体防静电系统 (5)7. 职责 (6)8. 培训 (7)9. 采购 (7)10. 文件生效日期 (7)11. 记录 (7)12. 附录 (7)1.目的1.1.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2.基于《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2.1.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名词术语3.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3.2.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3.5.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3.6.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3.7.表面电阻/点对点电阻:在与材料的同一侧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8.体积电阻/对地电阻/系统电阻:在与材料的相对两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9.摩擦起电:当使两种材料接触或相互摩擦后分离时,产生静电荷。
3.10.摩擦电压:物体被摩擦后,表面所带静电荷的电压。
3.11.ESD 损伤: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3.12.消电时间(Decay Time):一个静电压从其初始值降低到一个给定值(通常是初始值的10%)所需要的时间。
3.13.注:国际惯例对于小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V电压测量,大于或等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0V电压测量。
4.防静电工作区系统4.1.防静电工作区的划分:4.1.1.根据GJB 1649规定的静电放电电压敏感的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组件和设备的分级. 静电放电敏感产品按敏感度电压被分级为:和生产线实际情况如下:4.1.1.1.高速器件(如蓝牙耳机等含高频器件的组件)、较大规模集成电路(如CMOS摄像模块)的静电敏感度相对较高, 凡是含这些器件的半成品生产线均定为I级;4.1.1.2.普通器件如TI的计算器等,没有用到上述类型器件的产品,则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线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
仅仅是器件的存储和运输,也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理由是器件在这个时候没有被操作。
把这些生产线或车间定为II级;4.1.1.3.4.1.2.公司内部由黄、黑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或门口挂有静电标示牌的车间为防静电工作区。
4.1.3. 元器件敏感度分级由QC1 ESD 工程师按后附录1——《ESDS 元器件分类》酌情分级,并确定。
4.2. 防静电工作区基本环境要求4.2.1. 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4.2.2.4.2.3. 4.2.4.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见附录14。
4.2.5. 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4.2.6. 天花板及墙壁建议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3. 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4.3.1. 应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欧姆,为保证人员安全,在与人员直接接触的地方应加装1兆欧姆限流电阻。
接地线的要求如下:来料的颜色使用。
4.3.2. 厂房接地总线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由行政部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一个月一次。
并填写《厂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3. 车间内部的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的接地状况由PE 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4. 测试台的防静电设备,工器具的接地由TE 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5.1. 防静电地板4.5.1.1. 用防静电PVC 地板专用清洁剂或中性清洁用品定期进行清洁,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或能溶解PVC 材料的化学溶剂进行清洗,如果属于更严重的污渍,可以使用异丙烯基乙醇清洁。
4.5.1.2. 严禁带有尖刺、粗糙的重物在地板表面擦划、拖拉。
4.5.1.3. 不能将硫化物、丙酮、酒精等物品撒落在ESD 地板上,如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清洁。
4.5.1.4. 使用防静电地板蜡水进行定期涂敷、养护,一般6个月一次。
4.5.1.5. 地板蜡的电阻小于1E9欧姆。
4.5.1.6. 地板安装时应满足的ESD 技术指标包括: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1.7.生产部应及时向行政部要求对防静电地板进行打蜡维护,行政部做好地板打蜡后应及时通知QC1部ESD工程师。
4.5.1.8.对于K4洁净室的地板,经IE评估且经过ESD工程师的认可,可以不做地板打蜡。
4.5.1.9.QC1部ESD工程师应在行政部对防静电地板打蜡后做一次防静电地板表面电阻、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2,并填写《防静电地板电阻测试记录表》。
4.5.2.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含测试台)4.5.2.1.各区域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由负责该区域的PE或TE确定范围。
例如:回流焊后的检查台、QC1检查台、修理台和测试台等。
4.5.2.3.在防静电区内使用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物料且必须时,必须得到QC1 ESD工程师的评估和认可。
4.5.2.4.防静电台台面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2.5.防静电台椅子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小于1E9欧姆范围。
4.5.2.6.防静电胶帘的表面电阻应在1E4~1E11欧姆内。
4.5.2.7.PE或TE应每6个月做一次相应的工作区域内的防静电台垫和防静电工椅电阻测试,防静电台垫测试方法见附录3,填写《防静电台垫电阻测试记录表》。
防静电工椅测试方法见附录8,填写《防静电工椅测试记录表》,如果有不合格的,须及时更换。
4.5.3.防静电辅料/工具4.5.3.1.防静电溶剂瓶:系统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2.防静电烙铁/焊接工具:从热的端头到地的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3.3.防静电文件袋(夹): 表面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4.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7,填写《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记录表》。
4.5.4.防静电包装及容器4.5.4.1.防静电容器包括——ESDS原料包装袋(盒/盘)、装板的料盒、等一切包装、储存ESDS的容器。
4.5.4.2.允许使用局部抗静电涂料对容器表面进行处理,但使用效果必须由相关PE定期检查。
4.5.4.3.防静电容器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包括内外表面)在1E4~1E11欧姆范围,系统电阻在1E4~1E10欧姆范围。
如果产品或产品的金属部分不直接与防静电容器接触,则允许防静电容器的电阻小于1E4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容器(包括吸塑、托盘、料箱等)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4。
填写《防静电周转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容器上做标记。
QC2应按SEF对来料的包装袋和容器进行测试,并填写《防静电包装袋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
4.5.5.防静电运输工具及存放架等4.5.5.1.防静电运输工具包括—ESD运输车、ESD小推车等4.5.5.2.为保护ESDS不受到外部强静电场的影响,运送ESDS的防静电运输工具应由高导电性材料(建议使用不锈钢)制作,车子经常固定时要求硬接地。
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5.3.当运输车由不锈钢组成时,且经常移动时,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4.存放架的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5.防静电运输工具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小于1E9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运输车、ESD小推车之台面对轮脚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5。
填写《防静电运输工具/存放架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上做标记。
4.5.6.除静电离子风机/离子棒4.5.6.1.当防静电区域内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会产生高静电的材料时,且该材料要求被放置在离ESDS 30厘米内时,必须使用离子风机或离子棒。
4.5.6.2.对于不能接地又直接接触ESDS元件的物体,必须保证其保持在零电位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离子风机消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4.5.6.3.离子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功率的RF信号,因此进行通信产品测试的车间不适用离子风机。
如果要用,则需要通过QC1 ESD工程师的评估。
4.5.6.4.悬挂式离子风机应悬挂在离工作台面60厘米的高度,(特殊工位可例外,但须经ESD工程师认可)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10秒(高风速)。
4.5.6.5.台式离子风机应放置在工作台上且离工作区域30~45厘米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快速的静电消除。
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3秒(高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