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线面分析法读图

合集下载

实例讲解机械制图零件图读图方法

实例讲解机械制图零件图读图方法

实例讲解机械制图零件图读图方法读零件图读零件图的要求是:了解零件的名称、所用材料和它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想象出零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及相对位置。

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具体的零件形象,并对其复杂程度等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其设计意图,分析其加工方法等。

读零件工作图的基本方法仍然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零件,由于组成零件的形体较多,将每个形体的三视图组合起来,图形就显得繁杂了。

实际上,对每个基本形体而言,用两三个视图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读图时只要善于运用形体分析法,把零件分解成基本形体,便不难读懂较复杂的零件图。

下面以如图1所示的油缸体为例,说明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图1油缸体一、概括了解首先,通过标题栏,了解零件名称、材料、绘图比例等,根据零件的名称想象零件的大致功能。

并对全图作一大体观览,这样就可以对零件的大致形状,在机器中的大致作用等有个大概认识。

该零件的名称为油缸体,属于箱体类零件。

为液压缸的缸体,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零件毛坯是铸造而成,结构较复杂,加工工序较多。

二、分析视图,想象零件形状在纵览全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视图,想象出零件的形状。

要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能够看懂的部分,后看难以确定、不易看懂的部分;先看整体轮廓,后看细节形状。

即应用形体分析的方法,抓特征部分,分别将组成零件各个形体的形状想象出来。

对于局部投影难解之处,要用线面分析的方法仔细分析,辨别清楚。

最后将其综合起来,搞清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想象出零件的整体形状。

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分析:①找出主视图。

②多少视图、剖视、断面等,找出它们的名称、相互位置和投影关系。

③凡有剖视、断面处要找到剖切平面位置。

④有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地方必须找到表示投影部位的字母和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

⑤有无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熟练地运用形体分析法,弄清楚零件的主体结构形状,又要依靠对典型局部功能结构(如螺纹、齿轮、键槽等)和典型局部工艺结构(如倒角、退刀槽等)规定画法的熟练掌握,弄清楚零件上的相应结构。

浅谈《机械制图》中点线面的投影的教学

浅谈《机械制图》中点线面的投影的教学

浅谈《机械制图》中点线面的投影的教学作者:岳丽艳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中笔者针对学生在制图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思考和方法。

关键词:点、线、面投影投影特征教学思考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8-0186-01人类在近现代生产生活中,无论是机器的设计、制造、维修或是船舶、桥梁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必须依赖图样才能进行。

因此说,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它既是人类语言的补充,也是人类的智慧和语言在更高发展阶段上的具体体现。

所以,凡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具有制图的技能和看图的本领。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画图的方法,能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

利用教模(典型教模:正三棱锥)对点、线、面这些几何要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三点就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在点、线、面中最基础的要素是点,那么在分析直线和平面的时候都要通过点来分析。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点的投影是基础的基础。

1 点的投影点的投影是线、面投影的基础,由两点构成线,由三点构成面,由面构成体,所以说任何形体都是由点构成的;接着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点的投影永远是点;最后引出点的一个影子无法完整的表述空间一点,解决办法是采用多面投影,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同时演示自制的三投影面,假设把一点放入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射,点就有了三个影子。

接着引出两个问题:①怎样把点的三个影子(三面投影)画到一张图纸(一个平面)上?②由点的三个影子如何确定空间一点?对于问题一:分析三个影子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点的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电子教案 第五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电子教案 第五章组合体
形体分析法的实质是将组合体“‘化整为零”.即假想将一个复杂的 形体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形体形体分析法是问、读组合体视图以及标注尺 寸的最基本方法 分析内容包括: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切割、相加、综合 (2)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状况。 (3)组合体的表面关系:平齐、不平齐,相交、相切。 (4)组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上、下、左、右、前、后
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组合体.其形体间同一方向的相邻表面都可 以分为平齐、不平齐、相切和相交四种连接关系。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 系不同.其结合处的图线画法就不同
下一页 返回
5一1组合体的概述
(1)表面平齐画视图时.同一方向平齐的相邻表面间无分界线如图5-4所示 (2)表面不平齐若同一方向相邻表面不平齐则应在结合处画出分界线如图5一
上一页 返回
5一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即分析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是否具有对称性等. 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印象。
二、选择主视图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首先要确定主视图。主视图的选择原则是:应选 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还应考 虑尽可能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上一页 返回
5-4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一、常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常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已经形成固定的形式。
二、组合体尺寸标注
1.组合体尺寸标注基本要求 (1)正确。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尺寸标注有关规定。 (2)完整。标注尺寸要完整.不能遗漏或重复。 (3)清晰尺寸布置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下一页 返回
5-4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二、常见读图方式举例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图5-18 视图中的图线及线框的含义
•资 讯
•2.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的图框可能由以下三种情况形成:
平面的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A线框。 曲面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B线框。 复合面的投影,即平面与曲面相切的表面,如图5-18中所示 的C线框。
• 在读图时应根据投影规律结合相应的视图,对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具 体意义进行判别。
• 其中凸台与圆筒相交, 产生相贯线。支承板与圆 筒为相切的表面连接关系 ,肋板两侧分别与圆筒表 面相交。
• 图5-7 轴承座
•资 讯
•5.2.2 选择主视图 • 通过视图选择,应使主视图能够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同时 还要考虑到尽量减少视图中的虚线。比较如图5-7(a)所示的A、B、 C、D四个不同方向,选取A向观察所得视图作为轴承座的主视图。 •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后,另两个视图也随之确定。
•1. 画叠加类组合体 • 一般是按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的顺序,依次画出组合 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资
•轴承讯 座三视图的画图步骤如图5-8(a)~(d)所示。
•(a) 定位并 画出主要形体
•(b) 画出圆筒及凸台
•(c) 画出支承板
• (d) 画出肋板并整理图 形
•图5-8 叠加类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d)
•图5-23 压块
•资 讯
•[例5-1] 根据支座的主、俯视图,补画其左视图,如图5-24(a)所示
。 •作图分析:可将支座的主视图分为3个部分,与俯视图相对应便可分析
出线框1为支座的底板。长方体的底板左、右两侧倒有圆角,后部有一矩
形竖槽,底部开有一穿槽。线框2是带有半圆头的长方体,其中间有一通
•图5-1 叠加型组合 体

机械制图系列课件-11机械识图总结

机械制图系列课件-11机械识图总结

补齐下列剖视图中的缺线
补齐下列剖视图中的缺线
主视图改成全剖视,左视图改 为半剖视,标注剖切符号
作出全剖左视图
表面粗糙度
• 粗糙度符号的含义 • 如何标注要掌握,合理性不要求 • 粗糙度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材料内,注 意符号中尾部短线的方向 • 粗糙度上Ra值的标注方向
粗糙度改错,把正确的注法注写 在右面的视图中。
两解
例8 已知定点A及正平线CD。试过点A作直线与已知直 线CD 垂直相交。
例12 已知菱形对角线AC的两面投影及b’,求该菱形的投影 空间分析:
中点N 等分对角线 AC⊥BD 对边平行且相等
3-25 一等腰直角△ABC,AC 为斜边,顶点B 在直线NC 上,完成其 两面投影。 空间分析:
I
II
改错
螺纹联接
• 功用: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 联接螺纹:普通螺纹中有粗牙和细牙之 分,代号为M;管螺纹代号为G • 传动螺纹:锯齿螺纹(B),梯形螺纹 (Tr)、方形螺纹(非标准螺纹) • 了解标注中各符号的含义。
键联接
作用:周向固定,传递扭矩
A A-A
A
B
A
A
B
A-A
技术要求 1、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 2、未注明圆角均为R2.
主视图采用 局部剖 表达方法。 在俯视图中找出两个定位尺寸和 两个定形尺寸 41,68 14,24
补注出零件图中所缺的定位尺寸。
填空
• 零件左端螺纹标注G1/2是表示 管 螺 纹,大径为 20.955。 • 36H8(+0.039 )的基本尺寸是 36 ,公差 0 等级 8 ,基本偏差代号是 H ,最大、 最小极限尺寸分别是 36.039,36 。 • 图中C2表示 倒角,距离为2 。 • 画出B-B剖视图。

如何运用好线面分析法

如何运用好线面分析法

如何运用好线面分析法作者:姚洁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1期【摘要】《机械制图》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的画图和读图方法,包括画法结合中的基本投影理论和机械制图中的基本技术要求,是职业类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中组合体视图的识读是《机械制图》的重点章节内容,所以掌握好如何读懂组合体视图是关键点,而方法很重要。

组合体视图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虽说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线面分析法为辅,但往往形体分析法解决有难度的问题都可以交给线面分析法快速、方便、准确地画图、读图。

【关键词】机械制图组合体线面分析法形体分析法画图读图【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5-01工程图样经常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它是工程界人士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工程技术部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文件。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类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中技术信息的图样表达问题。

画图是把空间的组合体用正投影法表示在平面上。

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画图是读图的基础,而读图既能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又能提高投影的分析能力。

在研究画图、读图的过程中,要以组合体为基础模型,所以读懂组合体视图是后面学习的第一道门,而较好的分析方法正是学习组合体视图的“金钥匙”。

读图的基本方法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线面分析法为辅。

形体分析法是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根据各个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及邻接表面关系,从而想象出整个组合体的形状。

线面分析法是对组合体内外表面的构成进行分析,用线、面投影理论分析面的投影特点,确定组合体的空间形状和相对位置,并结合各交线的空间形状及相对位置,想象组合体形状。

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形体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以叠加类为主的组合体结构,而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物体,如以切割类为主的组合体,经过截平面截切后,物体形状不完整,出现了若干面与面的交线,特征不明显,假如直接按形体分析法根据特征视图和三等关系来读图和画图,势必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就要借助线面分析法的辅助作用。

《机械制图》(第五版)电子课件 5-55

《机械制图》(第五版)电子课件 5-55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三、构思训练是提高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
1.给出一个或两个视图,构思不同形状的组合体 2.拓展思路,勤于思考 3.读图过程中要善于构思物体的空间形状
高等教育C权出o所p版y有r社ig上ht 海©分20社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高等教育C权出o所p版y有r社ig上ht 海©分20社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2.拓展思路,勤于思考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C权出o所p版y有r社ig上ht 海©分20社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2.面形分析法读图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C权出o所p版y有r社ig上ht 海©分20社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2.面形分析法读图
[例5-6]已知组合体的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第五节 组合体读图的讨论与思考
一、关于基本形体表达特征的讨论 二、面形分析法的进一步思考 三、构思训练是提高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组合体读图方法的补充 五、怎样检查和发现视图中的错误
高等教育C权出o所p版y有r社ig上ht 海©分20社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1.基本形体图示特征的分析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1、用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讲解分析17分钟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2、讲解分析(17分钟)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⑵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

伴随学生的回答,由多媒体课件展现。

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如何运用好线面分析法

如何运用好线面分析法
往 往 在很 多 时候 .想 用 形体 分析 法去 想 象物 体 形 状 时有 点 无从 下 手 , 这 时就 可 以逐 个地考 虑 清楚 每条 线 、 每 个框 , 分 解 出一 个 个 小 目标 , 逐 个 击破 完成 . 那么复 杂 的组合 体 也就 能迎 刃而 解 线 面分 析 法的 读 图步骤 就 是如 此 , 首先 看视 图、 分 线框 , 然后 对投 影、 识 面形 , 最后 定 位置 、 出整体 。例 如 : 如图 1 所示, 根 据 两视 图 想 出零 件形 状 , 并补 画 出另一视 图。 当乍 一看 这个 题 目的 时候 . 学 读 图的 基础 , 而读 图既 能提 高空 间 想 象能 力 . 又 能提 高投 影 的 分 生 都感 觉很 复杂 . 想 用形 体 分析 法 . 但 是 没 有扎 实的 基础 知 识 和 析 能 力 。在研 究画 图、 读 图的 过程 中 , 要 以组合 体 为基 础 模 型 , 所 较 强 的空 间想 力 的话 . 根本 就 不知从 何 处 下手 。这 正是 让 大 家明 以读 懂 组合 体视 图是 后 面 学 习的第一 道 门 . 而较好 的 分析 方 法 正 确 线 面分析 法 的 重要作 用的好 机会 下面 对这 个组 合体 进行 详 细 是 学 习组合 体视 图的“ 金 钥匙 ” 的 分析 。 读 图 的基本 方 法是 以形 体 分析 法 为主 . 线 面分析 法 为辅 形 ( 1 ) 分析 类 型 . 选择 方法 体分 析 法是 将组 合体 分 解成 若干 个基 本 形体 . 根 据各 个基 本 形 体 看 到 两视 图 .首 先 与 基 之 间的 相对 位 置 及邻 接 表 面 关 系 .从 而 想 象 出整 个组 舍 体 的 形 本 几何 体相 比较 . 可 以看 出不 状 线 面分析 法是 对组合 体 内外表 面 的构成 进行 分析 , 用线 、 面投 止 简单 的 叠加 . 还 经过 了若 干 影理 论 分析 面的 投影 特 点 .确定 组合 体 的空 间形 状和 相 对 位 置 . 次切 割 . 因此初 步判 断主要 属 并结 合各 交 线 的空 间形 状及 相对 位 置 . 想 象组 合 体形 状 。 于综合 类 . 于是 用 线 面分 析 法 将 两种 方法进 行 比较 . 形体 分析 法 主要 用 于分 析 以叠加 类 为 是 再合 适 不过 了 主的 组合 体 结 构 . 而 对 于 一些 相 对 比较 复 杂 的物 体 . 如 以切割 类 ( 2 ) 划分 线框 . 补 画视 图 为主 的 组合体 . 经过截 平 面截 切后 . 物 体 形状 不 完整 . 出现 了若 干 由 两视 图 中 的 I 部分 两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制图--线面分析法读图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制图--线面分析法读图
两面相交
两面交错
注意分析视图中线框所代表的含义
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着眼点是面,把视图中的线框认定是表示体上的表面,把线认为是表示体上的线或面。
应用场合: 适合于切割式组合体,或结构的投影关系相重合的组合体。 方法: 运用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分析物体表面的形状和位置,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线面分析法的着眼点是面 视图中的线段是形体上的交线或面的积聚投影。 视图中的线框是形体上的表面。(实形或类似形)
构成物体的各个表面,不论其形状如何,它们的投影如果不具有积聚性,一般都是一个封闭线框。
在读图过程中,常用线面分析法帮助分析物体各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想像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注意分析视图中线框所代表的含义
圆柱面
圆柱面
平面
平面
当两线框有公共边时,它们所表示的两个面可能相交,也可能交错。
3’
4’
1
线面分析法补图
一般位置平面1
线面分析法补图
补左视图
线面分析法补图
4a”
3”
4
1a
1
2a
补出第三视图
补线
1”(2”)
8”(4”7”3”)
6”(5”)
1’
1
2’
3’
4’
5’
6’
7’
8’
2
3
4
7
8
6
5
补线
补画出俯视图
2’
3’
5’’ (6 ”)
1
1’
4’
2
3
4
1’’(4’’)
2’’(3’’)
补画出俯视图
综合4
1”
1’
2’
3’

机械制图基础(共100张PPT)全

机械制图基础(共100张PPT)全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一、常用的图线线型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二、尺寸的标注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国家标准中关于尺寸的标注的一些要点:
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Ø”,标注半径时应 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 端应画成箭头。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Ø”或 “R”前再加注符号“S”。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的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半径标注的界限是以圆弧的大小为准,超过一半 的圆弧,必须标注直径;小于一半的圆弧或半圆只能标注 半径。
Z
900
X
o
450
Y
轴测图的画法
p=q=1 r=1/2
X
Z
l
l
l /2
Y
实例:小书架效果图的绘制
根据书架整体结构,画一个长方体
对长方体进行分割,设计书架结构、功能分区
去掉部分无用线条
增加部分线条,增强结构层次感
进一步增加结构层次感
结构交界面处进行处理
交界面
进一步完善结构交界面
对局部进行适当修改
1:6
1 : 1.5 × 10n 1 : 2.5 × 10n 1 : 3 × 10n
1 : 4 × 10n
1 : 6 × 10n
三视图的绘制

(1) 为了在图样上直接获得实际机件大小的
真实概念,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图。
(2) 如不宜采用1:1的比例时,可选择放大或缩小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两个顺序。 (1)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画图顺序,一般按组合体的形成过程先画基础 形体的三视图,再逐个画其他叠加体或切割体的三视图。 (2)同一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或有 积聚性的视图,然后再画其他两个视图。
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常用形体分析法画图,即首先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将物体假想分解为 几个组成部分(基本体),弄清楚各部分的结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表面连接关系,逐个 画出各部分的投影,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得到组合体视图。
3.1 尺寸的种类
(a)
图5-11 支座
(b)
3.2 尺寸基准
在明确了视图中应标注哪些尺寸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尺寸基准问题。所谓尺寸基准,是 指标注尺寸的起点。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每个方向上必须要有一个主要 基准,有时还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通常选择组合体的对称中心平面、底面、重要端面以 及回转体的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尺寸应标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尽量避免标 注在虚线上。
(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注全长)。
(4)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外,且同一方向连续的几个尺寸, 应尽量标注在同一位置线上。在排列尺寸时,应使大尺寸在外、 小尺寸在内,避免尺寸线和其他尺寸的尺寸界线相交,以保持 图面清晰,并且不能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4.1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如图5-15所示主视图中的三角形,图5-15(a)上为实线,说明从前向后看时该直角三 棱柱的轮廓线均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叠加在形体上的;图5-15(b)上为虚线,说明从前向 后看时该直角三棱柱的轮廓线均不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在基础形体上切割而成的。
(a)
(b)

如何读懂三视图

如何读懂三视图

我是如何读懂三视图的对于初学机械制图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的画法是难点,所以在查阅资料后我总结出了如何理解三视图投影和三视图画法的一些规律。

读图的基本要领有两条。

第一是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第二是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视图是由图线和线框组成的,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对读图有很大的帮助。

①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的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者是它们相切形成的结合面)。

②视图中的每条线都可以是积聚性投影。

③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④大的线框内包括小的线框,一般表示大的立体上凸出或者凹下的小立体的投影。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仅凭一个视图时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有时候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恰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所以在读图的,一般应该从反映其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进行对照分析,才能确定物体形状,切忌只看一个视图就下结论。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上下位置关系,俯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前后位置关系,左视图体现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而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要时刻谨记的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也就是: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长度要相等(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高度相等(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对应的投影宽度相等(宽相等)。

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

画三视图是应用分面投影,把空间物体各个方向的形状用三个互相有联系的视图表现出来,是空间到平面的过程。

而阅读三视图正好相反,是根据已知有联系的视图,应用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进行形体分析和方位确定,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象,是由平面到空间的过程。

前者要求的是一定的投影表达能力,而后者则要求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看图时画图的逆过程,所以要想先看图识图,就必须先要学会如何画图,在熟悉三视图的画图规律之后才能更好地读懂三视图。

2021级-《机械制图(一)》课程大纲(李成)-新版

2021级-《机械制图(一)》课程大纲(李成)-新版

《机械制图(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主要教学目的包括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形体的图示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及其它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应用能力。

同时,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产品信息概念、设计构形概念和工程规范概念,随着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的累积,逐渐培养设计与绘制生产图样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学、机械制图基础,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形体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规范制图及读图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系统地了解画法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思路,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作图规范等方面具体的细节和方法1.1明确课程的特征作用与学习方法,能够提取机械图样上的信息;2.2熟练掌握国家标准的选取以及作图规范的相关规定。

课程目标2:掌握点、线、面、立体的画法几何学作图思路和解题方法,懂得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基本几何元素作图分析和求解。

3.1熟练掌握基本几何元素的特性与作图方法,包括几何元素间的相对关系与立体的投影规律;4.2能够正确使用制图方法,对简单的几何元素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3: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简单机械零部件的作图,按照预定计划和目标规范、完整地完成基本制图工作,并持续改进制图提高作图质量。

5.1能够针对简单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作图方法;6.2能够选择并使用恰当的制图方法,完成基本的制图工作。

课程目标4:掌握机械制图的读图方法,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思想上,准确读懂给定图样,并按照要求给出设计和制造工作技术说明。

在此基础上,开展团队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机械大图的制作任务。

7.1能够针对给定图样进行设计与制造工作技术说明;8.2能够正确的完成制图实验。

(H)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标(1)r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2)掌握各类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机械制图-第五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五章 组合体

(a)画基础形体(长方体)
(b)画叠加的圆柱体
(c)画叠加的肋板
6
机械制图 1.利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视图 切割
案例2
对右图所示的组合体作形体分析,然后绘制其三视图。
形体分析:该组合体的基础形体是由两个长方体组成的“L”
形立体,然后用侧垂面切去一个角,接着切去一个“凸”字形槽,
再用圆柱铣刀铣一个槽,槽的右端是半圆柱面,如下图所示。
线框,如图b所示。对照俯视图和主视图中的这两个线框,可将线框1理解为长方体,将线框2理解为带圆弧的板,由俯视图可知,带圆 弧的板有两个,分别位置长方体的前、后面。忽略细节后的基础形体如图b所示。想象出基础形体后,补画出其左视图。 ② 想象细节。结合虚线,分析细节。由俯视图中部的矩形线框和主视图中与之对应的虚线可知,该线框是在长方体Ⅰ上切去的长 方体槽,且槽的底部有一个通孔。根据“高平齐、宽相等”补画左视图中长方体槽和孔的投影。由主视图上方的两条虚线和圆可知,圆 弧板Ⅱ上有一个通孔,该板的内侧左、右各切去一个角,且切到了柱面,和柱面产生交线,其立体图及左视图如图c所示。注意:当虚 线和粗实线重合时,不画虚线。
(a)画基础形体 (b)画侧垂面切去的角
先画俯视图,然后画主视图和左视图。在左视图中,当虚
线和粗实线重合时,应画成粗实线,如图d所示。
(c)画切去的“凸”字形槽
(d)画半圆形槽
8
机械制图 2.利用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案例1
对下图所示的组合体作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然后绘制其三视图。
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该组合体的基础形体是一个圆 柱体,在该基础形体上方叠加一个板,然后钻两个通孔。
14
机械制图
1. 形体分析法
案例1

线面分析法读图

线面分析法读图

汇报人:日期:•线面分析法概述•线面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线面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线面分析法的技巧和方法目•线面分析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线面分析法案例解析录01线面分析法概述线面分析法的定义线面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建筑图纸上线条和面的关系,来理解和解读建筑设计的方法。

它将建筑图纸分解为基本的线条和面,并分析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以更深入地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和特点。

通过线面分析法,建筑师和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和理解建筑图纸,从而更好地把握建筑设计的特点和意图。

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分析建筑图纸,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细节和整体结构,有助于提高设计和施工的效率和准确性。

线面分析法的重要性VS线面分析法的应用范围线面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和其他领域中,用于分析和解读各种类型的图纸和设计文件。

无论是房屋、商业建筑还是城市规划等项目,线面分析法都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

02线面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在平面内,把无限长的某一直线段作为单位长度,沿着某个直线方向无限延伸,即得到直线。

根据直线的方向,直线分为水平直线和斜直线。

在平面内,把长度有限的某一直线段作为单位长度,沿着某个曲线形状的轨迹进行延伸,即得到曲线。

根据形成方式,曲线分为规则曲线和不规则曲线。

直线曲线平面在空间中,把一个具有长、宽和高三要素的封闭部分作为单位面积,沿着某个平面的方向无限延伸,即得到平面。

根据平面的形状,平面分为矩形平面、圆形平面和不规则平面。

曲面在空间中,把长度有限、宽度有限的某一直线段作为单位面积,沿着某个曲面的方向进行延伸,即得到曲面。

根据形成方式,曲面分为规则曲面和不规则曲面。

将直线与平面或曲面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形态。

根据结合方式,线面结合分为垂直结合、水平结合和斜结合。

将直线与平面或曲面分离开来,形成两种不同的形态。

根据分离方式,线面分离分为完全分离和部分分离。

线面结合的定义及分类线面分离线面结合03线面分析法的基本步骤观察图像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图像,了解图像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线面分析法读图
02
逐个分析线框的投影
11
线面分析法读图
02
逐个分析线框的投影
12
线面分析法读图
03
综合想象其整体形状
13

练习
根据给定主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结构,补画俯视图。
15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目录
CONTENTS
线面分析法读图
线面分析法读图 一、什么是线面分析法
概述
所谓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以分 析视图中的线段或线框的实际形状及空间位置,进而想象 出物体的表面形状、表面交线,以及面与面之间的相对位 置等,最终想象出物体的线面构成、结构形状,看懂视图。
3
线面分析法读图 二、线面分析法读图步骤
01
初步确定切割体的主体形状
02
逐个分析线框的投影
03
综合想象其整体形状
4
线面分析法读图 三、从特殊线面入手
当被切面为 “垂直面时”
从该平面投影积聚成的直线出 发,在其他两视图上找出对应的线 框,是一对边数相等的类似形。
正侧垂面
类类似似形形
5
线面分析法读图 三、从特殊线面入手
当被切面为 “平行面”时
从该平面投影积聚成的直线出 发,在其他两视图上找出对应的线 框,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图形。
水正侧平平面面
6
线面分析法读图 四、利用线面分析法读懂压块三视图
7
线面分析法读图
01
初步确定切割体的主体形状
8
线面分析法读图
02
逐个分析线框的投影
9
线面分析法读图
02
逐个分析线框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