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更要懂孩子大班家长家教案例
家庭指导教育案例大班(3篇)
![家庭指导教育案例大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e625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个性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案例中的幼儿小杰,今年6岁,性格活泼开朗,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在日常生活中,小杰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小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家庭指导教育方案。
二、家庭指导教育方案1. 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引导小杰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在兴趣的驱动下,小杰会主动去探索、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措施:(1)观察小杰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兴趣点,了解他的喜好。
(2)根据小杰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3)鼓励小杰在兴趣爱好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
家长要为小杰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具体措施:(1)为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摆放适量的学习用品。
(2)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3. 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小杰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措施:(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了解每天的学习任务。
(2)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小杰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思考、尝试,培养他的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措施:(1)引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1e3b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png)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哎呀呀,家人们!今天我要来讲一个超有意思的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
案例,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就说我们班的明明小朋友吧,这孩子特别活泼可爱,但在学习上有时候
会有点小马虎。
有一天,他妈妈找到我说:“老师,明明在家写作业总是不认真,这可咋办呀?”我就跟明明妈妈说:“咱别着急呀!你看明明在幼儿园里就特别喜欢听故事,那我们为啥不从这方面入手呢?”
于是,我就给明明妈妈出了个主意。
晚上的时候,明明妈妈就对明明说:“儿子呀,今天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好不好?看谁讲得更精彩!”明明一听,可来劲了,立马就答应了。
这比赛一开始呀,明明妈妈就故意讲得特别精彩,明明也不甘示弱,努力想着怎么把故事讲好。
在这个过程中,明明妈妈就趁机引导他:“宝贝呀,讲故事要认真讲,就像写作业一样,这样别人才愿意听呀!”你说神奇不神奇,从那以后呀,明明写作业真的认真多啦!
还有我们班的小雨小朋友,她有点胆小内向。
我就跟她爸爸说:“小雨爸爸呀,小雨这么胆小,咱得想办法让她勇敢起来呀!”她爸爸就说:“老师,我也愁呀,不知道该咋办。
”我就说:“咱可以多鼓励她呀,让她试试一些小挑战。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户外活动,我就鼓励小雨去尝试走那个独木桥。
小雨一开始不敢呀,我就说:“小雨,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走过去,你肯定也可以呀!老师相信你!”小雨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走过去了,可把她高兴坏了!
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家庭教育其实没那么复杂呀!只要我们多用心,多观察孩子,就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
咱当家长的,可不能一味地着急上火呀,要用对方法!这就是我的观点,大家觉得呢?难道不是这样吗?。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8e1a4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5.png)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第一部分:理解幼儿园大班阶段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逐渐进入了学习和社交的新境界。
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情绪管理、学习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
第二部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情绪管理对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一: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常常面临各种情绪的挑战。
一个父母在观察到孩子在幼儿园时经常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后,决定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是如何采用情绪理解和接纳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情绪,从而提高学习和社交能力的。
第三部分:学习支持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学习支持是幼儿园大班阶段家庭教育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二:建立学习兴趣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到更加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一个家长发现孩子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决定与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数学探索活动。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四部分:社交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社交技能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三:鼓励主动交流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一个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中较为内向,决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鼓励和模拟情境来帮助孩子培养主动交流的技能。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
结论: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家庭教育需要重视情绪管理、学习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始终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班家庭教育案例指导(3篇)
![大班家庭教育案例指导(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9c45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2.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基础,对大班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6岁,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善于交往,但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态度不端正。
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走神,不愿意认真听讲。
2. 学习习惯不好。
小明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边做边玩,导致作业质量不高。
3. 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小明在完成作业和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缺乏自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督促。
三、家庭教育指导1.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1)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小明了解学习的乐趣,使他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家长要教育小明,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3)树立榜样。
家长要自身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小明树立榜样。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以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2)培养专注力。
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让小明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3)及时检查作业。
家长要定期检查小明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1)明确奖惩制度。
家长可以制定一套奖惩制度,对小明在学习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培养责任感。
家长要教育小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会自我调节。
家长可以教小明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帮助他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
4. 加强亲子沟通(1)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内心世界,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2)尊重孩子的意见。
家长要尊重小明的意见,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
(3)建立信任关系。
家长要与小明建立信任关系,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范文(2篇)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95516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我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的范文。
二、案例描述1. 幼儿基本信息小华,男,5岁,我园大班学生。
小华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但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较少陪伴他,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和动力。
2. 家庭教育现状小华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家庭教育主要由祖父母负责,但他们年纪较大,对小华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培养。
此外,家庭环境较为宽松,小华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 案例目标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小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指导措施1. 加强亲子沟通(1)建议小华的父母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陪伴小华,进行亲子游戏、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鼓励父母与幼儿园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华在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 培养学习兴趣(1)针对小华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故事书、绘画工具等。
(2)鼓励小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兴趣小组,培养其特长。
(3)在家中设置学习角,让小华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1)引导小华遵守家庭规则,如按时作息、整理玩具等。
(2)培养小华的独立性,鼓励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教育小华尊重他人,学会感恩。
4. 家庭教育方法指导(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2)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家长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
四、实施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指导,小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有所提升。
2. 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家庭教育案例幼儿版大班(3篇)
![家庭教育案例幼儿版大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8a49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但在学习上却显得有些吃力。
小明父母都是高学历,对小明寄予厚望,但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小明产生了逆反心理。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成长,我们开展了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二、家庭教育问题分析1. 父母过于严格,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小明父母总是以成绩为标准,要求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导致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家庭氛围紧张,缺乏亲子互动。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回家后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3.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小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案1. 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加亲子互动。
建议小明父母每周安排固定的家庭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 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建议小明父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
3.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建议小明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
4.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建议小明父母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四、实施过程及效果1. 家庭氛围改善。
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小明父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开始尝试改变。
他们开始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与孩子进行更多互动,家庭氛围逐渐变得和谐。
2. 小明对学习态度转变。
在父母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开始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3. 小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在参与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小明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总结通过本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小明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幼儿园好家长教育案例(3篇)
![幼儿园好家长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38284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缺乏教育经验等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困惑。
本文将以一个幼儿园好家长教育案例,探讨如何通过亲子共育,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二、案例描述小华(化名)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4岁。
他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非常忙碌。
尽管如此,小华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小华的父母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长会等。
在亲子运动会中,他们不仅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还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在家长会上,他们认真聆听老师的建议,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积极与老师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亲子共读,培养阅读习惯为了培养小华的阅读兴趣,他的父母每天晚上都会陪他阅读。
他们挑选适合幼儿的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父母会引导孩子思考故事情节,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此外,他们还鼓励小华讲述自己阅读的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家园共育,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小华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他们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变化。
在发现孩子有情绪问题时,他们会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例如,当小华因为与小朋友发生争执而生气时,父母会耐心倾听他的想法,教他如何正确处理矛盾。
同时,他们还关注孩子的睡眠、饮食等生活细节,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4. 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小华的父母深知,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他们努力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生活中,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用语,关心他人。
在家庭中,他们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些行为让小华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做人,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1. 亲子共育的重要性本案例表明,亲子共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cffd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4.png)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并逐渐发展出个人独立性。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教育挑战,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个在幼儿园大班就读的男孩,他芳龄稍微小于同班同学,性格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但也容易分心。
由于在家中父母的工作较忙,家庭关注方面相对较少,小明常常表现出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和沟通欠缺的问题。
评估与分析:1. 孩子的个性特点:小明的活泼好动和富有想象力是他的优点,但这也可能导致他在学习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 家庭关注度:考虑到父母工作忙碌,可能导致小明在家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 沟通问题:小明可能由于家庭关注度不高而表现出沟通欠缺的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与他人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基于评估与分析的综合观点:1. 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小明发展他感兴趣的事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比如参加音乐活动、绘画课程等。
通过培养他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提高他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家庭关注与指导:尽量安排父母的时间,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每天都和他交流一些经历、观点和想法,使他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3. 建立沟通渠道: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家长可以从他的兴趣出发,和他进行深入的对话,并引导他思考和分析问题。
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表达方式,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需要充分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对于像小明这样的孩子,活泼好动和富有想象力是优点,但也需要在学习和沟通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东蕾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3篇)
![东蕾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3000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东蕾幼儿园作为一所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本案例以东蕾幼儿园的一名幼儿小明的家庭教育为例,探讨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5岁,是东蕾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热爱学习,但在家庭教育方面,小明的父母存在一些问题。
1. 父母工作繁忙,陪伴时间较少小明的父母都是企业高管,工作繁忙,每天回家晚,陪伴小明的时间较少。
虽然小明在幼儿园表现良好,但在家庭中,小明常常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
2. 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小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厉,很少给予小明表扬和鼓励。
当小明犯错时,父母总是批评指责,导致小明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尝试新事物。
3. 忽视亲子互动由于工作繁忙,小明的父母很少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
小明在家庭中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导致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家庭教育指导策略针对小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东蕾幼儿园提出以下指导策略:1. 增加陪伴时间(1)建议父母尽量安排时间,每天至少陪伴小明30分钟,关注他的生活、学习情况。
(2)鼓励父母利用周末和假期,与孩子共同参与户外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 改善教育方式(1)教育孩子时,注重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度严厉,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3. 加强亲子互动(1)父母要主动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2)开展亲子游戏、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四、家庭教育实施过程1. 定期召开家长会东蕾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感情。
3. 家长工作坊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工作坊,讲解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
幼儿园家庭教育陪伴指导案例 幼儿园家庭教育
![幼儿园家庭教育陪伴指导案例 幼儿园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316f2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a.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陪伴指导案例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的陪伴指导显得更加重要。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幼儿园家庭教育陪伴指导案例。
1. 案例一:亲子阅读在某幼儿园,家长王女士积极参与了亲子阅读活动。
每天放学后,她都会选择一本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
通过图画和文字,王女士引导孩子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她还会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后的讨论,激发孩子的思考,并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亲子阅读的不仅拉近了亲子关系,还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案例二:沟通交流另一位家长刘先生,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每天晚饭后,他会和孩子一起散步,倾听孩子讲述一天的所思所想。
在倾听的过程中,刘先生注重引导孩子的表达,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他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透露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让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
通过这种沟通交流的,孩子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和释放,家庭氛围也更加和谐。
3. 案例三:游戏互动还有一位家长张太太,懂得通过游戏互动的与孩子亲近。
她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等互动活动,这些活动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游戏中,张太太会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合作,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
这种轻松愉快的互动,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也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这些案例中,家庭教育的陪伴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的参与和引导,使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得到了更全面的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构建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陪伴指导不容忽视,需要家长们和幼儿园积极参与,共同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幼儿园家庭教育陪伴指导有着深远的意义,家长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育儿能力。
大班家长教育案例分析(3篇)
![大班家长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6b74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6岁,是大班的一名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但在学习上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他的家长是一位全职妈妈,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在教育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1)学习态度不端正。
小明上课时经常走神,对学习没有兴趣,做作业时拖拖拉拉,总是找借口拖延。
(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小明依赖性强,遇到问题时不会主动思考,总是等待家长的解答。
(3)情绪管理能力差。
小明容易发脾气,遇到挫折时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2. 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对小明过于溺爱,事事包办,导致小明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家长教育观念。
家长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使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3)亲子沟通不足。
家长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3. 教育策略(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特长。
(3)加强亲子沟通。
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4)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关注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华、有爱心的人。
三、教育实践1. 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2. 家长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小明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家长关注小明的兴趣和特长,为他报名参加兴趣班,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4. 家长与小明进行亲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关注他的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引导。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 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对学习有了兴趣。
2. 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遇到问题能主动思考。
教师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园(3篇)
![教师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48cb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2.png)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幼儿园阶段的家庭教育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
案例背景小华,一个活泼好动的四岁男孩,刚刚进入幼儿园。
他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因此小华主要由奶奶照顾。
奶奶对小华非常宠爱,事事顺从,导致小华在家中的行为习惯较差,如:吃饭挑食、玩耍时不能静心、对人不礼貌等。
小华的父母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幼儿园能够帮助改善小华的行为习惯。
教师观察与诊断小华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诊断。
发现小华在幼儿园的表现与家中截然不同,他能够遵守幼儿园的纪律,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友好相处。
但在家中的表现却让父母和教师担忧。
经过分析,教师认为小华的行为问题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小华的奶奶过于溺爱,导致小华缺乏规则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差。
2.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沟通时间较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
家庭教育指导方案针对小华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了以下家庭教育指导方案:1. 建立规则意识:教师建议家长在家中制定简单的规则,如:吃饭时间、玩耍时间等,让孩子逐渐适应规律的生活。
同时,家长要严格执行规则,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当孩子想要立即得到某样东西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等待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会耐心。
3. 加强亲子沟通: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4.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与教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实施过程与效果在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方案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班家教案例
![大班家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9ccc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e.png)
大班家教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他,导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为了让小明的学习有所提高,他们决定为小明请一位家教。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家教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非常有耐心和责任心。
在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发现小明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数学和拼音方面。
但是小明很聪明,只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练习。
于是,老师为小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都会按时来为小明辅导功课。
在辅导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总是分心,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于是,老师开始培养小明的专注力和耐心。
她为小明准备了一些小游戏和活动,帮助他锻炼专注力和耐心。
同时,老师也鼓励小明多读书、多写字,提高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数学和拼音成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
三、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家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她为小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系统地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
其次,她通过培养小明的专注力和耐心,帮助他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
最后,她鼓励小明多读书、多写字,提高了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些努力让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
四、案例总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家教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开朗的性格。
因此,家长在选择家教时应该注重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为孩子选择一位优秀的家教。
家教案例 幼儿园
![家教案例 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78e938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9.png)
家教案例幼儿园前言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很多家长会选择家教。
在幼儿园阶段,家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分享一些幼儿园阶段的家教案例,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启示。
家教案例1. 英语启蒙家长小李的女儿今年4岁,刚刚进入幼儿园。
小李很重视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因此找了一名英语家教,每周给孩子上一次课。
家教每次会带上一些英语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英语单词和简单的短语句子。
在家教的帮助下,小李的女儿很快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准确地念出不少英语单词。
2. 科学探索家长小张的儿子今年5岁,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张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触科学知识,于是找了一位科学家教。
科学家教会带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水的温度对于水的状态有什么影响、盐和白砂糖的溶解度差异等。
通过实践,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在家教的帮助下,小张的儿子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3. 运动教育家长小王的儿子今年6岁,比较内向且不善于与人交往。
小王担心孩子太宅太安静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于是找了一名运动家教。
运动家教会带着孩子们进行一些室外活动,例如:游泳、跑步、爬山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力,还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家教的帮助下,小王的儿子的确变得更加外向自信了。
总结在幼儿园阶段找家教,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通过家教的帮助,孩子们能够在有趣的环境中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当然,家教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才能真正发挥家教的作用。
大班孩子家庭教育案例(2篇)
![大班孩子家庭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6d49b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8.png)
一、背景介绍小明,男,6岁,就读于大班。
小明性格活泼,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分心,学习上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
在家庭教育中,小明的父母面临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1)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2)父母之间相互尊重,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
(2)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1)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2)教会孩子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2)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专注力。
5.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1)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与老师共同探讨适合小明的教学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三、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小明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善,他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的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家庭教育在大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第2篇一、案例背景小宇,7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小宇性格活泼开朗,但独立性较差,做事依赖性强。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导致小宇在生活中缺乏责任感。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决定开展以下家庭教育活动。
二、家庭教育目标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小事。
2. 提高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
3.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e30e33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1.png)
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案例分享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案例分享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涉及到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在这种关爱教育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况,在幼儿园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适时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下面将分享两个幼儿园家长关爱教育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教育方式。
案例一:家长与老师合作,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小明今年刚满三岁,属于比较胆小的孩子,对陌生的人和事物都感到害怕。
在幼儿园中,小明总是跟随着老师或者其他熟悉的孩子,不太和其他孩子接触,也不愿意玩游戏或者参加活动。
家长通过家访和电话联系,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并主动和孩子所在的班级老师进行了沟通。
老师告诉他们,小明在班级中表现得非常安静和害羞,懂事而又乖巧,但是很少和其他孩子交流。
老师适时地安排了一些组队活动和游戏,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小明的主动性,让他更好地和其他孩子玩耍和交流。
家长也积极地参与了这些活动,陪伴小明和其他孩子玩游戏,引导他们体验乐趣。
家长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明模拟各种情况,提高他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合作,小明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小明开始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逐渐在班级中树立了自信和勇气。
现在,小明已经克服了自己的恐惧,能够自如地和陌生的人交流,并且开朗、阳光、自信地面对生活。
案例二:家长地铁直通班,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小华的父母都是忙碌的白领,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她,更别说参与她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跟进孩子的情况,他们选择将小华送进了一所有地铁直通班的幼儿园。
地铁直通班是一种幼儿园与上班族家长合作的一种模式,家长可以直接乘坐地铁,在班级楼下的地铁口接送孩子。
这种模式可以为忙碌的家长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便于他们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小华的父母每天下班后,都会前往地铁口接她放学,逐渐地,他们也开始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家长会议。
懂教育的家长教育案例(3篇)
![懂教育的家长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314b7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4.png)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懂教育的家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个懂教育的家长教育案例,让我们一同探讨智慧教育的魅力。
一、案例背景小华(化名),一个聪明、活泼、好动的男孩,但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沟通。
在学校,他学习成绩优秀,但在班级中缺乏朋友,与同学关系紧张。
这让小华的父母十分担忧,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长的教育策略1. 深入了解孩子,关注内心需求小华的父母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
他们开始关注小华的内心需求,了解他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扰。
通过与孩子谈心、观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他们逐渐发现了小华的性格特点。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小华的父母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他们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家庭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3. 引导孩子学会沟通针对小华不善与人沟通的问题,父母采取了以下措施:(1)教会孩子倾听:父母鼓励小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2)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父母鼓励小华多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他的语言组织能力。
(3)参加社交活动:父母鼓励小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拓宽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4.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发现,小华在音乐方面有天赋,便鼓励他学习钢琴。
通过学习音乐,小华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 注重德育教育父母认为,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取得了显著进步:1. 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小华学会了倾听、表达和换位思考,与人沟通的能力明显增强。
2.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小华在班级中结识了许多朋友,与同学关系融洽。
幼儿园妈妈教育案例分析(3篇)
![幼儿园妈妈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0730b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许多家长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陪伴。
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面临着种种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以一位幼儿园妈妈的育儿经历为例,分析其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为其他家长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小王是一位幼儿园妈妈的育儿故事。
她的孩子小明(化名)今年5岁,刚进入幼儿园小班。
在家庭教育中,小王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扰。
1. 案例一:小明不愿意自己穿衣、吃饭小明进入幼儿园后,小王发现他不愿意自己穿衣、吃饭,总是依赖妈妈。
每当妈妈提醒他时,小明就会撒娇地说:“妈妈,你帮我吧,我不会。
”这让小王感到非常无奈,她知道孩子需要学会独立,但又担心过于严厉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2. 案例二: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执。
他因为争夺玩具而推了小朋友一把,导致小朋友摔倒。
小王在旁边看到这一幕,心里既生气又担心,她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学会尊重他人。
3. 案例三:小明沉迷于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娱乐工具。
小明也不例外,他非常喜欢玩手机、看动画片。
小王担心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影响身心健康,但又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针对小明不愿意自己穿衣、吃饭的问题,小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合理的目标:根据小明的年龄和能力,设定适合他的生活自理目标,如自己穿衣、吃饭等。
(2)鼓励与表扬:当小明完成目标时,给予他鼓励和表扬,让他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3)耐心引导:当小明遇到困难时,给予他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他学会解决问题。
2. 案例二: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针对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问题,小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当小明犯错时,引导他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感受。
大班家长工作教育案例(2篇)
![大班家长工作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50d49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8.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班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和支持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本案例以大班家长工作为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
二、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
2. 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
3. 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三、案例内容1. 家长会(1)主题:大班教育目标及家长参与的重要性(2)内容:介绍大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强调家长参与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3)活动形式: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组织家长讨论。
2. 家长开放日(1)主题:感受幼儿园教育,体验亲子活动(2)内容: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观摩幼儿一日活动,参与亲子活动。
(3)活动形式: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观看幼儿晨间活动、课堂教学、区域活动等,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
3. 家长志愿者活动(1)主题:家园共育,携手同行(2)内容: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如清洁、绿化、安全巡逻等。
(3)活动形式:定期组织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增强家园合作。
4. 家长座谈会(1)主题: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共同探讨育儿问题(2)内容:邀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共同探讨育儿问题,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
(3)活动形式: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与讨论,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
四、实施效果通过开展家长工作教育活动,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家园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本案例通过开展家长工作教育活动,促进了家长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家园合作,为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孩子更要懂孩子大班家长家教案例爱孩子更要懂孩子大班家长家教案例
在我们做父母之前,往往觉得别人结婚、生育不过是平常之事,有时还会觉得别人对孩子的宠爱有点肉麻。
可是一旦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我们就会立刻不受控制地爱上这个神秘又陌生的“访客”。
真是“孩子一旦生下来,想不爱他已为时过晚(爱比克泰特)”。
所有父母都希望能把世间的一切都堆在这个“空降兵”面前。
我——一个普通的母亲,希望给我的宝贝什么呢?我想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这就是我的答案。
一、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小馨刚出生时很折腾人,时常哭闹。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只要抱着她,她就立刻止哭。
家里有童车,出门她也不愿意一个人孤单地坐在车里,于是我们只好抱着她。
她在怀抱里,会开心地看东看西,对周边的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我冲到教室去接她时,她就会冲我
露出微笑,然后跳到我的身上抱住我。
现在想来,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养育她很辛苦,但我却享受到了那份亲密无间的关系。
有时我也会想:是不是她宠着她,太顺着她了?今后会不会不听话?后来,看到育儿专家小巫的一篇文章《推开童车》,才明白父母的怀抱给了婴儿最初的安全感。
小馨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她在阳台上呆呆地看着雨滴打在树叶上、草坪上,很快又不见,便对我说:妈妈,我想出去看看雨。
奶奶立刻以外面太凉,会感冒为由投了反对票。
但我还是给她换了鞋,打了伞,带她出去了。
母女俩静静地站在深秋的雨里,听着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静谧和力量。
许久,小馨叹了口气,对我说:“妈妈,雨的声音真好听。
”
小馨好几次对我说:“妈妈,和我一起拼图吧?”我常以忙工作为由拒绝她。
懂事的小馨就自己到旁边去拼图了。
但是几次后我意识到:不能再拒绝了。
于是我主动对小馨说:“今天,妈妈和你一起来拼图,看谁拼得快,好吗?”她欢呼雀跃,拍起小手说:“好的!”于是,拼图成了我们之
间每天晚饭后必玩的游戏。
小馨一直保持着婴孩的秩序感。
她的玩具多而凌乱,特别喜欢用饮料瓶给她的“小弟弟”挂盐水。
每天上幼儿园之前都要摆弄它,从幼儿园回来,一旦她的小玩意稍有移动,便会责问是谁动了她的宝贝。
我们也只好以牺牲家庭整洁为代价,换取她的满意。
二、抽空陪孩子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
真实而图画优美的启蒙图画书是幼儿的首选儿童读物,孩子能从图中得到自己对图的想象,且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
对于这一点我相信那些“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的母亲们能深刻体会得到这种美妙的感受。
曾看过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一书,他在书中说“声音交织出的语言,就是幸福”。
孩子当然还不懂得什么是幸福,但是他们会发出愉悦的笑声。
我更认为这是一种快乐,而图画书就是让大人与孩子心灵相通的一个媒介。
小馨今年上小班了,在这之前我给她买了许多的图画书,如:《好宝宝快乐阅读馆》、《人际交往小故事》、《嘟嘟和巴豆》、《小兔汤姆系列》以及许多绘本。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陪她阅读一个故事,引导她一边听一边看,并提出一些小问题,间接的也能培养她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今年暑假里,我偶然买了一本《潜能开发》之类的智力题书,本来是拿来消遣的,没想到,她对里面的智力题及其感兴趣,并且基本上都能答对,那段时间的睡前故事便改为问题时间。
上幼儿园之前小馨还不会点数,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她就学会了数数,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一见到东西就开始数起来。
而我们俩也经常有这样的对话,她问:“妈妈,我数的对吗?”我总是以一种以她为荣的语气称赞说:“对!你太棒了!”看完3—4岁的智力题,我又买来4—5岁的,很快看完之后,小馨担心地说:“妈妈,你把后面的都买来吧?不然,被别人买去,我就没得看了。
”
三、放慢脚步、学会等待、享受成长的快乐!
做父母的总希望子女有着美好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看到别家的孩子琴棋书画,到处竞赛,心里总会暗暗担心孩子会被淘汰出局,现代父母在当今大环境下始终有一种焦虑感。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生搭乘的客车,它只按照规范的时刻表和站点行驶,更急迫的是,每个车厢都有定员,每个座位都分等级。
我们拥挤争抢,害怕别人登车远去,自己被遗漏在空荡荡的站台;害怕别人意气洋洋地高卧或者舒适滋润地安坐,自己却只能卑微地侧身而立。
于是,打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广告语的一切商品都抢手,一切有关“哈佛女孩”、“牛津男孩”的书都热销。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的观念,稚嫩的脸上一派慌张。
我们到底是坚持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自己,还是不得不向世界低头,把孩子培养成流水线上的复制品,以求将来他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每个父母都受着这种问题的煎熬。
在我焦虑之际,看到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在他的
第二本写女儿的书里说:进一个名牌学校,某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
我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有体会:孩子的天性是玩,她们是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的。
所以不要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要还他们自由。
适当的放慢些脚步,让孩子充分的享受快乐吧!
小馨刚上幼儿园的一段时间,她时常会把自己在幼儿园里画的图画带回来给我们看。
其实那也不能称之为画,只能说是孩子随手涂鸦的一些东西,显然不能称之为“好看!”但是小馨却对此爱不释手。
时常会拉着我的手去欣赏她的画,并对此作出评价。
当然我会毫不吝啬的竖起我的大拇指对她说:“你画得真漂亮!”有一次她拉着我婆婆的手请她看,却得到了否定的评价。
马上不高兴了。
一段时间后小馨的爸爸就建议:要不要到外面的一些培训机构去学一学画画?他的建议被我一口否决了。
我说:“孩子还小,不会画是正常的,只要对画画有兴趣,以后会好的,没必要现在就抓”。
现在小馨绘画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此可见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负担,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作为父母只要充当好“吹捧者”的角色就行了!
最后我想送给各位父母朋友一句话: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了讯息——上帝对人类并未灰心失望,我们何其幸运,被自己的宝贝选为父母,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学习怎样当父母,因为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具挑战和难度最高的终身职业。
荡口中心幼儿园大(四)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