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
关于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精选3篇
![关于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23b1b18762caaedd33d4e6.png)
关于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精选3篇本该颐养天年她却用一份善良、一份宽厚和万分忍耐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卧病儿媳的重担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红花地社区一位普通老人的身上马肇容老人今年84岁原是一名幼儿教师邻居们都亲切称她为马老师20多年前马老师从幼教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儿子在公安系统做技术人员儿媳在一家工厂当会计孙子还在学校读书刚退休的马老师不甘寂寞热心于社区的公益事业活跃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老少三代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然而在1986年厄运突然降临在这户平常人家那年儿媳经常感到恶心、头晕有时眼前还会突然一片漆黑检查的结果令全家人大吃一惊:儿媳的脑垂体上长了一个瘤医生说这个瘤要是不切除随时可能导致双目失明甚至还会威及到生命面对这颗突如其来的“定时炸弹”全家人一时不知所措在这紧急关头马老师召集家人果断做出决定做开颅手术瘤切除了病情暂时得到了缓解然而几个月后手术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出来频繁的头痛、视觉障碍等病症折磨得儿媳浑身焦躁不安意识逐渐浑浊视力也一天一天减退从那时起儿媳生活开始无法自理再也没迈出家门半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媳的病情越来越重甚至产生了幻觉儿子一大早要去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照顾妻子看到儿子这么辛苦马老师动心了:“她身体好的时候进了我们家的门现在生病了我们不能嫌弃把她就交给我照顾吧”马老师对儿孙们说从那天起马老师就用她那柔弱的双肩主动挑起了照顾儿媳的重担20年春夏秋冬20年尽心操劳从照料儿媳的第一天起马老师的生活重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媳妇由于儿媳的精神障碍日益明显老是产生疑心和幻觉不是说吃的有毒就是说喝的有毒还说马老师说她坏话面对这个特殊病人马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一年四季寒暑往来她总是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听人说音乐对治疗精神病效果很好她就让儿子买了一架钢琴每天弹琴给儿媳听在音乐的作用下儿媳的病情竟有所好转长期照顾病人谁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然而马老师的生活却没有因此暗淡下去屋里到处都绽放着鲜花火红的康乃馨粉红的玫瑰紫色的勿忘我洁白的玉兰花一年四季花香不断在人们眼里她永远都是充满爱心的快乐老人20年来马肇容老人为儿媳操劳从花甲之年迈进耄耋岁月一头黑白的灰发变成了满头的银发用琴声传递着亲情人们感叹这样一个好婆婆也羡慕这样一个好家庭84岁高龄的好婆婆马肇容以道德的力量彰显着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的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在**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平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的事迹在**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都竖起大拇指说:“**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一、黄xx同志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黄xx同志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自XX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xx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书记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母亲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责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平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妻子患的是卵巢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严重的病情和即将面对的治疗中的痛苦使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的“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妻子先后接受了近20个疗程的化疗和3次生物疗程;每次化疗之后他都亲自护理面对因疾病折磨得烦燥不安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为了争取妻子生命的延续他先后带妻子奔走于南京、广州、重庆、长沙、益阳、湖北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当打听到一种叫“野生猕猴桃树根”对癌症有缓解作用的时亲自开车数百里到茶林县请当地药农带领他到原始森林中寻找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常参与练气功、打军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黄xx同志尊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尊老敬亲道德模范。
孝亲尊师事迹材料
![孝亲尊师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5e3c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5.png)
孝亲尊师事迹材料
《传统美德的力量:孝亲尊师事迹材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亲和尊师是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
许多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诠释着这两种美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以下是一些关于孝亲尊师的事迹材料:
1. 孟母三迁:《孟子》中记载,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迁居,为他选择了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
孟子因此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2. 翁仲孝友:《论语》中有关于翁仲孝友的故事,他因为孝顺父母,对兄弟姐妹友爱有加,最终成为了一代楷模,感动了当时的诸侯。
3. 程颢程颐尊师:宋代程颢和程颐是一对兄弟,他们尊师重道,对老师周敦颐十分尊敬,吸取了他的学识,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这些事迹材料充分展示了孝亲和尊师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些美德中汲取力量,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
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共8篇)
![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b3c0380975f46527d3e1fe.png)
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共8篇)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共8篇)第1篇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挚爱无言她叫李桂芬,今年46周岁,是一名从事二__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
结婚二四年来,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评本村“文明示范样板户”。
婆媳相处二四年,她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竭尽全力用真情去帮助老人,用仁爱去伺候老人,用爱心去善待老人,大爱无_,真爱无言,二四年来,她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换来了人间至纯至爱.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还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给家人带来痛苦。
李老师的婆婆没闺女,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妇的她。
二四年来,她一边工作一边不厌其烦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
李老师深知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的责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那是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术住进离家8里路的长山峪镇医院。
困难来了怎么办李老师白天上课托付医生看液,放学再去医院照顾。
跑前跑后半个月,出院后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进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贫血和小脑大面积堵塞,医生说很严重需要转院。
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请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属医院。
当时的李老师甭提多难受了,第1 页婆婆需要照顾,学生需要上课。
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学生,又放心不下婆婆。
没办法只有周六周日看望她老人家了。
半个月过去了,病情稍有好转,由于脑堵塞出院后,老人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俗话说七分病三分养。
她每天精心呵护向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婆婆,从不嫌麻烦,每到吃饭前把围裙带上,吃过后再摘下来。
晚上睡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年春季婆婆又换上偏瘫,右身子和右手不灵了,需要输液。
这又是个难题,李老师白天不能耽误课呀,只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
一边做饭一边看护。
日复一日,一天.天.二天过去了,婆婆的手脚还是不灵活,生活不能自理。
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
![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https://img.taocdn.com/s3/m/b3b679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e.png)
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
老爱亲(2)
教师李老师,是一名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一直以来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爱心备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
然而,让人深深敬佩的是,李老师展现出了他深深的孝心和对年迈父母的无限关爱。
李老师的父母是农村的老人,年事已高,但身体状况并不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老师得知父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负担医疗费用的情况。
深感亲情的厚重,李老师决定自己挑起照顾父母的重担。
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李老师每天早上清晨五点起床,完成自己的个人准备后,立即赶去老家照顾父母。
他购买了必要的药品和食物,为父母做好饭菜,并亲自为他们洗衣、打扫卫生等繁琐的家务工作。
下午,李老师还会将教课的时间安排得很充裕,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照顾父母而延误学生的学习。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父母筹集医疗费用。
他辞去一些课外辅导的兼职,将赚取的钱全部用于父母的治疗费用。
此外,他还与同事和学校的帮扶办公室建立联系,希望能得到一定的资助,为父母筹集足够的医疗费用。
尽管李老师的父母身体状况一直没有太大改善,但李老师却始终没有放弃,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真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支持着父母走过艰难的日子。
李老师的孝心和爱心感染了他的同事和学生们。
学生们通过李老师的榜样,学会了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并积极参与爱心募捐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心。
李老师的崇高品质和高尚行为令人敬佩。
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个真正的道德模范教师应有的品格,也激励了更多人关注身边的亲情与爱心。
平凡教师爱岗敬业孝敬父母的事迹
![平凡教师爱岗敬业孝敬父母的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462446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e.png)
平凡教师爱岗敬业孝敬父母的事迹1. 开头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平凡的老师,他们默默无闻,教书育人,为了祖国的未来辛勤耕耘,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学子,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在这些平凡教师中,有一位更是杰出的,他不仅爱岗敬业,还孝敬父母,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2. 事迹介绍这位老师名叫李老师,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教30年。
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津津有味地听讲,他总是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
3. 敬业爱岗在工作岗位上的李老师总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几乎每天都会提前到校,细心备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每当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时,李老师总是积极参与,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他的付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4. 孝敬父母不仅仅在教育事业上,李老师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子。
每当节假日,他总是会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带着他们出去旅游,或是在家好好聊上一聊聊。
在父母生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请假回家照顾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孝心。
5. 总结李老师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中学老师,但是他的敬业爱岗和孝敬父母的事迹却感动了很多人。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教育者,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教育事业,去关心他人,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
愿这样的敬业精神能够被更多人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期待着更多这样的平凡教师能够在他们的岗位上继续闪耀。
敬业爱岗的李老师不只是他表现出色的教学和孝敬父母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的影响力。
李老师所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小明的学生,本来成绩不理想,但在李老师的教导下,小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小明眼中,李老师是他的导师、朋友,无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李老师总是给予他最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五篇精选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五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616c4f1eff9aef8951e061d.png)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一】我叫__,家住__镇水泥预制厂,在__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
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一、孝敬父母我和妻子潘柯是__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
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
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
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
今年夏季的一个黄昏,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来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赶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吃力地低这头,呕吐不止。
我没有再多想,立马撑起雨伞,找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奶奶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门的传统美德。
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门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
所以结婚几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
好心就有好报,我门对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她们对我门儿孙的疼爱,每当工作都忙的时候,父母总是能给我门烧好开水、作好饭菜,奶奶还能照顾好小孩子,使我门安心工作。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ce65f9581b6bd97e19ea10.png)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好女婿孝行感动乡里--陈江乡“孝老爱亲模范"张宗富先进事迹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经千年,代代相传。
陈江乡就有这么一位平凡朴实的农民,以自己的无声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一传统美德的人格魅力。
他就是陈江乡五龙村六社的张宗富。
不惑之年的他,在精心照顾自己父母的同时,还长期坚持赡养照料着瘫痪寡居的70多岁的岳母,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真情感动着乡邻。
父母的好儿子张宗富的父母共养育他兄弟三人,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他自小都特别的听话、懂事。
读书时,每天放学回家,总是陪着父母做家务,帮助家里分担更多的劳动。
成家后,他与两位哥哥一起共同赡养父母,让年迈的父母感受到了作为儿女的孝心。
父母逢人都夸:真是我们的好儿子。
妻子的好丈夫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爱他的妻子。
家庭中的重活、脏活包括家务活,他都抢在妻子前面干了。
夫妻俩互敬互爱,相敬如宾,让家里时时有笑声,处处有温情。
夫妻俩勤劳和谐,积极搞好农1/ 16牧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惹得乡邻羡慕有加。
孝顺的好女婿张宗富的岳母魏**老人,已70高龄了。
她育有1男2女。
不幸的是,当两个女儿出嫁后,正当壮年的儿子不幸逝世。
老伴在这沉重的打击下,几年前也撒手人寰,留下了寡居的老太太。
老人的大女儿远嫁他乡,作为邻近的二女婿张宗富,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为了让岳母安度晚年,与老人家相距不远的他每天干活之余,总是不忘前往岳母家嘘寒问暖。
在岳母家的屋里屋外**间地头,总是出现张宗富忙碌的身影。
但一场意外又给了岳母更沉重的打击,岳母不小心摔倒,摔断了几根肋骨,完全瘫痪在了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张宗富第一时间赶到,为老岳母打水洗脸、端饭喂药,不分昼夜地照料着,给了老人极大的安慰。
随后,他为了更方便地照料老人的起居饮食,主动放弃了在一工地上班的机会,与妻子商量并征得父母兄嫂的支持,毅然的与妻子住到了岳母家,全身心地照顾着岳母的生活。
孝老爱亲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爱亲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adede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8.png)
孝老爱亲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孝老爱亲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李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好教师,他以其孝老爱亲的品质和教育敬业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以下是他的先进事迹。
李老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的父母是一对普通的农民。
从小,李老师就深受父母的教育,他们教导他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李老师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他常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
即使在读书的时候,他也会尽量节约开支,为家里减轻负担。
李老师在大学期间选择了教育专业,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大学期间,李老师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后,李老师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他深知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李老师在农村学校任教多年,他不仅教书育人,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
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除了在学校工作之外,李老师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
他组织学生们到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他还组织学生们到农村开展支教活动,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李老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多次获得市级和省级的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代表。
他的学生们也纷纷表示,李老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他们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他代表了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奉献精神。
他的孝老爱亲的品质和教育敬业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榜样和鞭策。
我们应该向李老师学习,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孝老爱亲模范典型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典型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0fc3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b.png)
孝老爱亲模范典型事迹材料孝老爱亲模范典型事迹材料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多忙,对女儿的爱和教育的关注不能减少!我对女儿的教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
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我经常给女儿鼓励,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
和女儿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我会及时地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扩大化后告诉女儿,并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待,女儿就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
学好文化课是孩子教育的一项中心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在这方面我也不例外。
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好的关键在于培养读书的习惯,激发钻研的兴趣,一旦有了习惯,想不学都不行,一旦有了兴趣,要挡也挡不住。
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做家长的不但要讲明道理,还要放好样子。
为此,我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始终坚持读书不辍。
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有什么功利色彩。
其实,我们的读书学习,不仅是给孩子们做榜样,那也是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啊!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我们既要尊重其个性,又不能放纵其任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具体个人,但个性的存在又应当以不侵害他人的权益为界限。
我的工作比较忙,星期天加班是经常的事。
但每周日(或周六)下午,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总是挤出时间陪他出去散步。
现在,每周日下午的散步,对于我和孩子都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
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散步来愉悦心情,放松精神,交流思想,增强信任。
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我对于家庭教育的做法和看法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孩子还有一段长长的人生路要走,在他这一段关键的人生路途上,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分担挫折的沮丧,也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榜样,并愿他的表现比我这个“榜样”更出色。
孝敬父母的先进事迹
![孝敬父母的先进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d27561da52ea551811a6873a.png)
孝敬父母的先进事迹(文章一):孝敬父母先进事迹孝敬父母先进事迹“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
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
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张孟军,伟大的人民教师。
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
张孟军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
认识他的人都交口称赞他是位好儿子、好女婿。
有一次,岳父因不慎摔伤致股骨粗隆间骨折!他急忙找人、找车把岳父送进医院。
看着病床上痛苦的老人,张孟军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
因为岳父家也没有儿子,住院期间,都是张孟军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同室的病友都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羡慕的不得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经过张孟军的精心照料,岳父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终于可以出院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但是必须卧床休息至少半年时间。
在这半年时间里他放下其他事物,守护在岳父身边,给他洗脸擦身、喂汤喂药、端屎端尿,隔三差五给老人洗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清爽。
从老人卧床到能做起、从要人搀扶到能独自行走,他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老人做复健,这样一晃就是好多年。
老年基本康复之后,他还是花很多时间来照顾老人,隔段时间就带老人去泡温泉,出差就给老人带新衣服,买来碟片鼓励老人多多打太极、多活动筋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健康开心快乐的度过晚年。
张孟军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女儿,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女儿才会孝敬我。
”张孟军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杂工挣零花钱。
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疼爱儿女,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朱小华家庭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朱小华家庭孝老爱亲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0ef3210740be1e650e9a36.png)
朱小华家庭孝老爱亲事迹材料朱小华,39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教师。
丈夫涂宏智,40岁,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干部。
家住长沙市梓园路377号省政府宿舍12栋506房。
朱小华老师自从1996年与丈夫结婚后,十多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顾家庭,婆媳关系亲密胜过亲生女儿。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朱小华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取消了在宾馆预订的婚宴,仅仅双方亲戚在一起吃餐饭,就算将婚事办了。
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居们的好评。
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由于婆婆身体不好,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朱小华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
后来,她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婆婆由于早年守寡,一个人将三个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穷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朱小华和丈夫一起带她四处求医问药。
婆婆每月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在600元上,而退休工资仅区区500多元,有时婆婆独自一个人看了病,觉得药费太高,不舍得买药吃,朱小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时间允许,每次都亲自陪婆婆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先将婆婆送回家,她一个人再去医院划价拿药,然后总是对婆婆说,现在药价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资足够买药了,我们也不用给您贴钱了,让婆婆觉得没有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安心多了。
而实际上,朱小华用自己并不多的工资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医疗费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
近年来,随着婆婆的年岁越来越高,朱小华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家用氧气瓶等家庭医疗器具。
在饮食上,朱小华也是尽量就着婆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性格越来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乐观派;共同的爱好也越来越多,喜欢相同的电视剧,同一个影星、同一种类型的歌曲,就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
胡俊梅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胡俊梅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2b7f49852458fb760b5602.png)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记胡俊梅同志胡俊梅,女,现年48岁,是XX学校的普通教师。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胡俊梅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婆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这话不假,1988年,胡俊梅和魏月魁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这20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胡俊梅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他们身边。
每年春秋和过年过节,给老人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乐开了花,总是乐呵呵的,都说媳妇难做,可她的所作所为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世修来的啊!”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胡俊梅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几乎承揽了全部家务。
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平时她总是下班早早的回家,做饭洗衣。
可天有不测风云,胡俊梅的丈夫突发脑梗塞,左半边身体完全失去知觉,在爱人病重住院期间,她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丈夫,一方面还要做好教学工作。
由于生病,丈夫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情绪,但她总是安慰丈夫,开导丈夫,不离不弃。
为了让丈夫早日康复,她每天给丈夫端水送饭,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胡俊梅无微不至照顾瘫痪丈夫的事迹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她是真正的模范妻子。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再忙,负担再重,她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
她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615d1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e.png)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多篇)事迹材料网推荐一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我是邴各庄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这些年我始终坚持:在校完成好教学工作,在家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儿媳。
84年民办教师整顿,我如愿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
和孩子们在一路,向他们教授知识,我感觉是种享受,我酷爱自己的事业。
85年我和丈夫成婚,我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庭。
出嫁前妈妈吩咐我“对待婆家的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
那时我没有想太多,我一直感觉心地仁慈的我是会处置好一切家庭关系的。
可事情并无我想的那么简单,不知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仍是丈夫排行老二的原因,无论我如何做,老公公也不买我的帐,对我百般作对。
还记得那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个暑期培训,需骑车去深造学校学习,可老公公却把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上锁,并让我去军队找我丈夫想办法。
没有办法,我只好含泪步行到培训班学习。
86年女儿的诞生给我带来了做母亲的幸福,但烦恼随之而来,产假后第三天公公强制奶奶不准看孩子,我只好把不到两个月的女孩锁在屋里,孩子的哭声撕碎了我的心,那时我真的好难好难,遇上知心的人老是流着委屈的泪水。
这些年无理取闹的事很多:掀桌子、砸锅、砸碗……那时我也很气愤、无奈,左右邻居都忿忿不平,但我始终坚信付出必然会有回报,我要用我的仁慈、阳光心态改变他们。
2021年6月公公出车祸躺在病床上,因伤势很重,老人超级痛苦,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泪水在我的眼里打转,巴不得能替他分担。
难忍的痛苦使他几回把导尿管拔掉,病床常常是潮湿一片,看着他躺在潮湿的病床上,我利用晚上时间做了几个小垫,给他换着用。
每到双休日,我都守在他的病床前,精心照顾他,同病房的病友都很羡慕的说:“老李有这样的闺女,真是幸福啊!”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有一天病房里只有咱们两个人,我用热毛巾给他敷伤口,突然他叫着我的名字吞吐的说:“以前爸爸一些过激的做法,让你吃了很多苦,你此刻……”“别说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你好好养病。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个人)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个人)](https://img.taocdn.com/s3/m/a8cdb03084254b35effd34a0.png)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个人))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篇一】__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月__市__县__村人__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
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顾母亲打理果园。
2021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到处寻诊问药足迹遍及省内许多大医院。
2021年母亲手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顾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
久病的母亲褥疮严重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褥疮痊愈。
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
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他的默默付出赢得周围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
闲暇时他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偶尔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2021年荣获__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
”一提到__老师认识不认识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__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__男__市__县__村人__小学教师。
无论是工作或者家庭都因他而为人称赞。
从教23年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奖励2021年获__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家庭中“孝子”是群众的口碑。
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似乎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
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
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希望。
1995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
重病在身的父亲总是一万个不放心。
此情此景年仅十五的小莲民强打精神安慰父亲“爸你不是常说男大十五脱父子我都十五啦你放心养病还有哥哥姐姐帮衬我能照顾好你和妈妈的。
孝老爱亲个人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个人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428b409b6648d7c1c746b2.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我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我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工作中,我感恩于领导和每一位老师的帮助,经常与同行交流沟通,虚心请教。哪位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在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本职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被学校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今年四月底,78岁的岳父突患心梗病逝,是我忙前忙后处理后事,在邻里有很好的口碑;由于家庭和睦、婆媳关系处理得好,经济民主,邻里团结,孝敬父母被传为佳话;我两口子在百忙中还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儿子不仅孝敬老人而且学习优秀,本科毕业后,去年又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今年上研二。近几年来,我和妻子多次被各自单位评为五好家庭、敬老模范户暨教子有方的先进个人。
凌xx老师出生于教师家庭,从小接受的家教就是敬老爱幼。成家之后,夫妻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十七八年四代同堂,家中从无口角。
她的家庭现有“四老”——99岁的太婆、75岁的婆婆、86岁的父亲、82岁的母亲。四位老人各有各的疾病:婆婆患肠癌,母亲去年开始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今年突发右脑梗死,已经住院两个多月,父亲也身患多种老年疾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3年初,父亲不幸患了肺癌,在省肿瘤医院住院,我每天都细心照料住院卧床的父亲,给他洗脸、洗脚、修剪指甲,在父亲化疗期间气色一天不如一天,不想吃饭,我就想办法给他改善饮食,把青菜剁碎和大米熬成粥,给父亲慢慢喂。人常说,老还小,真是这样,他高兴时就张开嘴吃,不高兴就闭嘴,不理我,我就耐心地给父亲说话,哄他高兴。父亲病中期间,看着父亲鬓角渐白,心酸与愧疚爬满心间,挥之不去,对于父亲,我们做儿女的受之太多,却无以回报,我不分白天黑夜的护理在父亲身边,每次去肿瘤医院复查治疗,九病区的大夫和护士均善意地对我父亲说:“老爷子,你真好福气,你这儿子这么孝顺”,老人听后,总是乐滋滋地,很满意地点点头。1995年秋天,病魔还是夺去父亲的生命。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44ee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3.png)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他,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清晨迈着蹒跚的步伐送孙子上学、给老伴买早点,紧接着又匆忙赶到市场,为家人精心挑选一天的食材,随后又要操持家务,晚饭后还要辅导孙子写家庭作业,安顿全家人歇息。
貌似这样的生活对每个家庭来说都很正常和平淡,然而他的家庭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他叫__,今年76岁,是一名已有55年党龄的退休老教师。
两鬓斑白的他,理应正是享受天伦之乐之时,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位慈祥的老人。
瘫痪在床的老伴、智力障碍的儿子、精神残疾的儿媳、还有智力残疾的孙子,都需要他的照顾,他是妻子的一片天、儿子儿媳的避风港、孙子的保护伞,家里的所有责任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但他依然坦然面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逼退,反而更加铿锵有力的向前迈进。
父爱如山,舔犊情深1968年5月马老的小儿子__出生,原本以为会给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欢乐。
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马老发现进入小学的儿子,智力明显不如其他同龄的孩子。
从此,他开始了一边上班、一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的艰辛历程。
48年如一日的陪伴、守护着儿子,倾注了作为父亲的所有心血,马老也从不足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到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始终如一,48年的时光似乎夺取了他的“自由”,他用48年的时光每天陪儿子穿衣、吃饭、睡觉等一些生活琐碎之事。
儿子渐渐长大,为了儿子以后的生活,马老又开始四处奔波,为儿子的婚事劳心劳力。
20__年,经人介绍儿子与同乡姑娘蒲玉琴喜结良缘,但患有“精神残疾”,马老说:“一开始他就知道儿媳有缺陷,但他觉得这样对于儿子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20__年小孙子马超出世,当一家人还沉浸在三世同堂的喜悦与欢乐中时,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送进幼儿园的孙子智力明显跟不上班上的同龄孩子,老师建议尽快带孩子进行全面检查,当拿到检查单的那一刹那,马老整个人瘫坐在了地上,“先天性智力残疾”的字迹深深的刺痛了这位老人的心,那一刻,始终坚强的老人落泪了……从此马老的身上就又多了一份照顾孙子的责任,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孙子一天天长大了。
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
![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https://img.taocdn.com/s3/m/419041186137ee06eef91878.png)
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道德模范教师事迹材料:孝老爱亲(2)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数不清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我们却常常被我们身边鲜活的人,平凡的事感动着,温暖着。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朴实的年青老师 z,她是邻居们公认的好女儿、好妹妹、好媳妇。
z老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三个孩子,并培养两个孩子上大学。
在z大学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积蓄基本都花光了,由于长期的劳累,父母的身体都不好,经常会有病痛找上两位老人。
但是让两位老人担忧的并不是身上的病痛,而是他们的长子----由于年幼时父母忙于生产队劳动,家里又没有老人照顾,一场意外给他留下了后遗症癫痫,这病需要长期服药,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加重和变化。
每日三顿药,还经常不能控制病情,摔伤几乎是家常便饭,这时父母就没有办法只能打电话叫自己的女儿回去,帮忙送去医院。
只要接到电话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回去,一边想办法救治一边还得安慰父母和哥哥。
在2005年的时候,哥哥的病发的特别勤特别重,那时孩子还小,自己又带毕业班,真的是心力交瘁。
但是面对母亲的泪眼,哥哥的绝望,z不敢说一个累字,还得抽时间带哥哥去102医院去做检查,咨询治疗方案。
后来又赶到上海换了药,病情才有所控制。
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哥哥的身心受到重创,经常会有厌世的情绪,他需要亲人的安慰,开导,所以z老师经常得回去陪他聊天,在节假日总要给他做些好吃的,或买些礼物给他,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情,撑起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z老师自己生活十分节俭,除了给哥哥买药,每年还会拿出钱让父母和哥哥出门旅游散心。
邻居们总会羡慕地说有这样的女儿,真是福气。
z老师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兄弟,而且孝敬自己的公婆,与丈夫的哥嫂相处和睦。
一家8口人在一起吃饭生活10年,在节假日z老师总会放弃休息为一家人买菜做饭,从无怨言,从不顶撞老人,家里有什么事也总是为别人打点在先,从不争好坏。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 孝老爱亲感言300字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 孝老爱亲感言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cc312ee90c69ec3d4bb756f.png)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孝老爱亲感言300字【篇一】__,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月,__市__县__村人,__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
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顾母亲,打理果园。
20__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到处寻诊问药,足迹遍及省内许多大医院。
20__年,母亲手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顾,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
久病的母亲,褥疮严重,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褥疮痊愈。
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
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他的默默付出,赢得周围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
闲暇时,他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偶尔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20__年荣获__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
”一提到__老师,认识不认识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__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__,男,__市__县__村人,__小学教师。
无论是工作,或者家庭,都因他而为人称赞。
从教23年,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奖励,20__年获__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家庭中,“孝子”是群众的口碑。
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似乎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
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
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希望。
1995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教师先进事迹
挚爱无言
她叫李桂芬,今年46周岁,是一名从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
结婚二十四年来,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评本村“文明示范样板户”。
婆媳相处二十四年,她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竭尽全力用真情去帮助老人,用仁爱去伺候老人,用爱心去善待老人,大爱无疆,真爱无言,二十四年来,她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换来了人间至纯至爱、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还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给家人带来痛苦。
李老师的婆婆没闺女,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妇的她。
二十四年来,她一边工作一边不厌其烦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
李老师深知: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的责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那是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术住进离家8里路的长山峪镇医院。
困难来了怎么办?李老师白天上课托付医生看
液,放学再去医院照顾。
跑前跑后半个月,出院后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进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贫血和小脑大面积堵塞,医生说很严重需要转院。
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请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属医院。
当时的李老师甭提多难受了,婆婆需要照顾,学生需要上课。
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学生,又放心不下婆婆。
没办法只有周六周日看望她老人家了。
半个月过去了,病情稍有好转,由于脑堵塞出院后,老人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俗话说:七分病三分养。
她每天精心呵护向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婆婆,从不嫌麻烦,每到吃饭前把围裙带上,吃过后再摘下来。
晚上睡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20XX年春季婆婆又换上偏瘫,右身子和右手不灵了,需要输液。
这又是个难题,李老师白天不能耽误课呀,只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
一边做饭一边看护。
日复一日,一天、十天、二十天过去了,婆婆的手脚还是不灵活,生活不能自理。
怎么办?想办法一定让婆婆好起来。
她先让老人从抓大东西核桃抓起,再抓小东西玉米粒。
耐着性子哄着婆婆进行抓东西练习。
为了不让老人寂寞,她抽时间坐在炕上哄,给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扑克,逗老人笑。
亲戚朋友说:“桂芬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亲闺女还亲呀!”。
可她想:能让老人快乐才是自己真正的快乐。
去年暑期因奥运提前放假,李桂芬老师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剧,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连吃饭都吃
不下去,更不用说大小便自理了。
这一次,老人再也没有站起来了,家人商量准备后事。
李桂芬的心如刀绞一般,每天以泪洗面。
她与婆婆的真情已到了无法割舍的地步。
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县医院做检查。
这次她真的失望了,医生说治不了,连药都没开,就让送回家。
面对婆婆严重的病情,她祈祷着,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让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乐乐生活。
暑假的50多天里她尽量让婆母吃得好,每天搭配食品,而且定时定量喂五顿饭。
每天搀扶着婆婆在地上转,这一转就是十几分钟,没等坐稳就又得起来。
为了让老人减少痛苦,她每天这样反反复复,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她还要洗衣服、搞卫生。
街坊邻居看了都心疼她,劝她说:“桂芬,找一个保姆来替一替你吧”可她想:按说,自己有工作,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
可是她又想,自己是家中一员,老人有病做媳妇的有孝敬的义务,何况三个儿媳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边。
李老师知道,照顾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虑周全。
如果十天八天、一个月两个月还好,可长时间了,一年、两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给老人洗脸、换衣服、喂饭、洗衣服、吃药要付出许多许多。
柔弱的身躯。
日夜的劳累和操劳她见瘦了很多,她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担起照顾婆婆的重担,自己只有选择坚强,坚强就是家中的希望。
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决定就是婆婆的生命,这是一种孝心,更是一种责任。
这也是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