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如梦令_ppt
合集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喝的大醉而不知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船向回走,
归路。 到回家的路。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出来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动 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趣, 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 快而多情的个性,细腻动人, 别是一家。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沉醉不知归路。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常记溪亭日暮,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初步感知
如想梦象令联想李清照
欣赏感悟
喝的大醉而不知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船向回走,
归路。 到回家的路。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出来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动 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趣, 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 快而多情的个性,细腻动人, 别是一家。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沉醉不知归路。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常记溪亭日暮,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初步感知
如想梦象令联想李清照
欣赏感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PPT
如梦令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的父亲
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 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后由于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与 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她展转 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 晚年。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婉约派大家。她的 词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抒发对爱情的 追求,写得清丽婉转。 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和抒发伤感悼亡之情, 写得深沉哀婉。 作品有《漱玉词》传世,今人有《李清照集校 注》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又想知 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 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2)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听到答话后 疑惑不解的心理。
直击中考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2)作者采用 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的写法,表达了 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 对 之情。 (3)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 春花的留恋 和 惜别的一种 。 伤感情绪 (4)“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酣睡 。 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答: 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要点: 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 3.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 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答: 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 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 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 鲜明的印象。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的父亲
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 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后由于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与 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她展转 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 晚年。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婉约派大家。她的 词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抒发对爱情的 追求,写得清丽婉转。 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和抒发伤感悼亡之情, 写得深沉哀婉。 作品有《漱玉词》传世,今人有《李清照集校 注》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又想知 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 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2)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听到答话后 疑惑不解的心理。
直击中考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2)作者采用 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的写法,表达了 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 对 之情。 (3)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 春花的留恋 和 惜别的一种 。 伤感情绪 (4)“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酣睡 。 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答: 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要点: 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 3.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 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答: 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 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 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 鲜明的印象。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 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如梦令李清照教学课件PPT
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 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 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 背作
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 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 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 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 诗析
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 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 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诗
鉴词
赏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李
清 RU MENG LING
照
讲解人:王某某 时间:20xx.xx.xx
诗
鉴词
赏
壹 品读诗歌
目
贰 知人论世
录
叁 写作背景
肆 赏析诗句
伍 课后任务
品 诗读
歌
如梦令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创 背作
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 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 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 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 诗析
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 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 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诗
鉴词
赏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李
清 RU MENG LING
照
讲解人:王某某 时间:20xx.xx.xx
诗
鉴词
赏
壹 品读诗歌
目
贰 知人论世
录
叁 写作背景
肆 赏析诗句
伍 课后任务
品 诗读
歌
如梦令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对比阅读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自然。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表达了作者年少时的天真活泼,对自然美
字正腔圆读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 xìnɡ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常记: 时常记起。
• 溪亭: 小溪边的凉亭。 •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景的热爱,淡泊清雅的情怀。 《声声慢》表达了作者因物是人非,家国不同往昔,
夫君不在,而愁情伤感。
作业布置
1.《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2.阅读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了解李清照的传奇人 生。《点绛唇》、《一剪梅》、《醉花阴》、 《声声慢》......
小结
本词运用多种意象,以美为原点, 以情感变化为横轴,以回忆为纵轴,景 色迷人,构成了一幅欢乐自然却又简 单明了的画面。
课外拓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 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 了内心的苦闷。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对比阅读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自然。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表达了作者年少时的天真活泼,对自然美
字正腔圆读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 xìnɡ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常记: 时常记起。
• 溪亭: 小溪边的凉亭。 •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景的热爱,淡泊清雅的情怀。 《声声慢》表达了作者因物是人非,家国不同往昔,
夫君不在,而愁情伤感。
作业布置
1.《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2.阅读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了解李清照的传奇人 生。《点绛唇》、《一剪梅》、《醉花阴》、 《声声慢》......
小结
本词运用多种意象,以美为原点, 以情感变化为横轴,以回忆为纵轴,景 色迷人,构成了一幅欢乐自然却又简 单明了的画面。
课外拓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 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 了内心的苦闷。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公开精品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绿肥红瘦:指绿叶茂盛,花渐 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 的景象。
译文: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应该是绿叶肥嫩、红花憔悴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是” 包含 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明确:“应是”表明是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 测,但暗含着“必然是” 之意。因为海棠虽 好,但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译文:惺忪之际问着来卷帘的侍女,却回道:海棠 花还是照旧如常。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 “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明确: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 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却又不忍亲见,于 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 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 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知识积累
词按字数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 58字以内 ⑵中调; 59至90 ⑶长调:91字以外。
本词是一首小令。
作者简介
1. 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 前期: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诗词多表现哀伤。 作品集:《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诗词朗读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诗文详解: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昨儿夜里下起稀疏雨水,但吹着阵阵强风。
乘着酒醉酣睡,一觉醒来仍解消不了残剩的酒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堂PPT)
18创作背景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代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
21
•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 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 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 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 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 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 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 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 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 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 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
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
是引人入胜的。
26
赏析
•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 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 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 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 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27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4
5
知诗人
•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 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 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 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 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 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 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21
•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 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 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 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 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 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 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 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 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 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 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
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
是引人入胜的。
26
赏析
•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 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 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 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 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27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4
5
知诗人
•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 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 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 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 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 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 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词意赏析
酣醉于酒 沉醉于景 陶醉于情
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 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
醉 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 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 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 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 受拘束的一面。
诗词赏析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 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
(常)
3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诗词赏析
理解默写:
1.《如梦令》中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 是: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感悟词中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3.体会词人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昔 生活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 (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 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
lù
争渡,争渡,惊点起击添/加一标题滩/鸥鹭。
读清字音,读准节奏和韵律
疏通词意
常常, 经常
溪边的 亭子。
太阳落山,时 候已经不早。
回家的路
乘船而归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不小心
大醉,形容醉 的程度深。
游兴得到满足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奋力把船划出去 。
群 水欧和白 鹭的总称
疏通文意 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课件
“溪亭”“日暮”为下句“沉醉”二字点出醉饮的地点和 饮罢的时间;“沉醉”二字流露出词人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委婉地传达出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
任务三 品读赏析
赏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尽兴才归家,更深入地表明景色的美丽, 作者的愉悦。误入藕花深处”,与前文“不知归路”相照应, 体现了作者沉醉其中,忘我的心态。 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茫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 情,同时词人的心情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 些许“惊恐”再到“欧露”惊起的豁然开朗。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时,词人流寓南方,不久丈夫病 死,词人生活困顿,境遇孤苦。所以后期词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词的定义
词是歌词的意思,一种按乐谱的曲调 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样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 从长度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了解词牌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如梦令》就是词牌 名。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 有词牌没有题目,所以我们一般用词的第一句作为题 目,以便区分。如梦令 、忆江南 、采桑子、菩萨蛮 、 水调歌头 蝶恋花 、定风波 、 江城子 、 沁园春、 浣溪沙 、 醉花阴 、 鹧鸪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课后作业
2.背诵《如梦令》; 3.描绘词中的画面。
写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这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 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 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 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 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 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任务一 标识读音
了解作者
任务三 品读赏析
赏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尽兴才归家,更深入地表明景色的美丽, 作者的愉悦。误入藕花深处”,与前文“不知归路”相照应, 体现了作者沉醉其中,忘我的心态。 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茫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 情,同时词人的心情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 些许“惊恐”再到“欧露”惊起的豁然开朗。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时,词人流寓南方,不久丈夫病 死,词人生活困顿,境遇孤苦。所以后期词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词的定义
词是歌词的意思,一种按乐谱的曲调 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样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 从长度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了解词牌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如梦令》就是词牌 名。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 有词牌没有题目,所以我们一般用词的第一句作为题 目,以便区分。如梦令 、忆江南 、采桑子、菩萨蛮 、 水调歌头 蝶恋花 、定风波 、 江城子 、 沁园春、 浣溪沙 、 醉花阴 、 鹧鸪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课后作业
2.背诵《如梦令》; 3.描绘词中的画面。
写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这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 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 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 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 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 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任务一 标识读音
了解作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PPT课件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 急猛。 疏:指稀疏。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 夜,仍有 余醉未消。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 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 凋零。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 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 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 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 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 字有何内涵?
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 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 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 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 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 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 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 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 四十六岁。
赏析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 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悠悠然醒来, 天已大亮。但昨夜之思,却已然如隔在胸, 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 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 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 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 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注释 译文
写作背景
鉴赏
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代表作品
李清照纪念堂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 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 环形山的女性。
下一页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 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 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 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 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返回
李清照纪念馆 :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 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声急骤。
疏, 风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
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
多而红花少。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 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 ,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 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 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 叶多红花少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 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 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注释 译文
写作背景
鉴赏
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代表作品
李清照纪念堂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 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 环形山的女性。
下一页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 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 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 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 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返回
李清照纪念馆 :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 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声急骤。
疏, 风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
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
多而红花少。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 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 ,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 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 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 叶多红花少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 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 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公开课)PPT精选文档
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
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
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
5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
21
如梦令 宋·李清照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22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23
• 两词均为小令,结构和 音律都是单词,表现手 法上都侧重勾勒线条, 往往通过一两个字,一 两句话,达到概括表现 主题的目的。另外,从 表现内容上看,也都是 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 生活,都从醉酒、花美 等自然界的变化中刻画 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 生活和青春的朴素感24情。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39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 ——杜牧《清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及韵脚。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
令”。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 。
3
知识积累
词按字数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 58字以内 ⑵中调; 59至90 ⑶长调:91字以外。 本词是一首小令。
4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如梦令-李清照》PPT课件通用
作者简介
阅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
昨儿夜里下起稀疏雨水,但吹着阵阵强风,乘 着酒醉酣睡,一觉醒来仍解消不了残剩的酒意。惺 忪之际问着来卷帘的侍女,却回道:海棠花还是照 旧如常。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应该是绿叶肥 嫩、红花憔悴呀。
如梦令
李 清 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1.欣赏李清照词语言表达特点和艺术手法。 2.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3.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3.成功地运用借代等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 以“肥”“瘦”代指多少,语言凝练,生动鲜活 。
《如梦令》词所表现的心情,与孟浩然《春晓》诗“夜来风 雨声,花落知多少”略同。写惜花,乃是写其对美好事物之珍惜 。此词主要以对话形式加以表现,尤显活泼。全词犹如一独幕剧 ,环境氛围、人物动作情态、对白问答、心理活动,活脱呈现。 词中运用反衬法,以“卷帘人”对花事之淡漠反衬出抒情主人公惜 花情深,又藏问于答,含多层曲折。和韩诗相比,李词更给人以 意趣横生之感。
1.试: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 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 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却:“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 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 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两者之间形成了一 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 淡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梦令》PPT课件 (共15张PPT)
我能行
ǒu
藕
莲藕
【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溪亭:临水的亭台。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争:争着、抢着。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 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收集有关“李清照”其它的 词并摘抄其中的一两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李清照PPT作品介绍人物生平李清照如梦令人物简介20
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被获准离婚。
绍兴四年 (1134年)
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 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约绍兴 二十五年 (1134年)
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 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瑟
靖国元年 (1101年)
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和
弦
宋徽宗 崇宁元年 (1102年)
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 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 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宋徽宗 大观元年 (1107年)
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 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壹贰叁肆
秉
承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
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
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 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李清照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 士”。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 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
壹贰叁肆
颠
此时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
目录
壹
第人
一 章
物
生
平
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展开想象,用你个性化的表达(如散 文、现代诗歌等),把你对《醉花阴》 这首词的理解描绘出来。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 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 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 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淅淅沥沥 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渡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 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 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 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 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 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 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 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 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 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 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醉花阴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 色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
一个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 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 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 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 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
7. “人似黄花瘦”的“瘦”字的妙处。 ①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 的神韵。 ②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 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③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 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 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 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 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诵读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
词意理解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 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 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 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 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 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 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 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疏:指疏狂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大雨疏狂,晚风急猛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 →昨夜雨疏风骤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 词作家,也是中国文 学史上最伟大的女 词人,在女作家中可 谓“空前绝后”,“不 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 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 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 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 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 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 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 共赏。有《漱玉词》。
上片小结 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 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 “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赏析
5.内心是如此的凄凉,怎么还去饮酒赏 菊呢? 自己虽然整日沉浸在怀人的忧思之 中,但逢此佳节,也得按照习俗的规矩, 聊以应景。同时,正值园中菊花开放, 一片大好秋光,使他稍解愁怀。
6.她的忧愁情怀有所缓解吗? 灰蒙蒙的重九节,在低沉的心情中 度过。黄昏时分,把酒东篱,爱人未归, 郁郁寡欢。暮色苍茫,捻花入室,但觉 幽香满袖,久久不散,这更触动了她的 离愁别恨。
上片赏析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 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 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 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 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 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 “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②这句“人似黄花瘦”之所以给人深刻的 印象,除了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 形象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带有动宕语气 的“莫道不消魂”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 “帘卷西风”,之后才拿出“人似黄花瘦”警 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 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 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 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 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 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 称得上是“词眼”。
伤春忆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
应是
→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必然是、不得不是 绿肥红瘦→‚绿‛代替叶 ‚红‛代替花 颜色的对比; ‚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 ‚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状态的对 比。 红瘦→春天的渐渐消逝 绿肥→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
下片小结 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 并描绘出多愁善感、孤寂无聊、 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总结
本词借助于景物和生活中的片 段,大胆表达了女词人的闺愁, 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 的心情。清新典雅,含蓄幽美。
结合全篇,说说李清照最后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课后问题探讨
①本词结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似黄花瘦”里,“人似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是词眼。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而以深婉 含蓄笔墨出之。词开头就点出离“愁”。由于爱 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 菊,独自一人,更添惆怅,更觉销魂。最后用 “人似黄花瘦”结束全篇。“瘦”字和“愁”字 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 肢瘦损。“人似黄花瘦”五字,以生动的形象来 表达情感,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自在 其中。
醉酒→惜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
→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 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 ‚试问‛的结果→海棠依旧
却→侍女对女主人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
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