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影响

合集下载

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

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

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陈丽静;伦丽芳;刘小红【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发热超过38℃给予冰敷;治疗组:早期应用头部冰帽、背部冰毯降温局部亚低温治疗(32~34℃)72h.结果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08(007)001【总页数】2页(P2-3)【关键词】颅脑损伤/治疗;低温,人工【作者】陈丽静;伦丽芳;刘小红【作者单位】523018,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东莞;523018,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东莞;523018,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东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R614.25近几十年来,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疗效已经被国内外所公认,而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研究报道甚少,为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我科2003年8月~2006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随机对33例患者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院12h内头颅CT、疾病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无休克或休克已纠正,无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性2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8.6±3.2岁,GCS≤3分6例,GCS 4~5分10例,GCS 6~7分17例。

对照组33例,男性2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9.6±2.6岁,GCS≤3分4例,GCS 4~5分12例,GCS 6~7分1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血脑屏障、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精)

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血脑屏障、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精)

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血脑屏障、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亚低温( MHT 32℃±0.2℃)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64只雄性SD鼠被随机分成常温(NT)、缺血期亚低温(MHTi)、再灌注期亚低温(MHTr)、缺血期加再灌注期亚低温(MHTi+r)四组,并用改良Koizumi's局灶脑缺血模型,分别观察了动物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过程中,缺血周边和核心区局部脑血流 (rCBF)改变,再灌注3小时后血脑屏障(BBB)破坏及再灌注72小时后缺血梗塞灶体积。

结果MHTi+r及MHTi均有改善缺血周边区再灌注后急性高灌注和继发低灌流及核心区持续低灌流、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减少缺血梗塞灶体积的作用。

该作用尤以MHTi+r为明显。

MHTr作用有限。

结论MHTi+r对皮层的保护作用较MHTi好。

由此可推知,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个持续的过程,亚低温治疗不但要考虑开始时间,其持续时间对疗效具有同样重要价值。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亚低温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blood flow blood-brain ba rrier and infarct volum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n r atsHUANG Fengping, ZHOU Liangfu.Dept. of Neurosurgery of HuaShan H os pital, SMU, Shanghai 200040【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MHT 32℃±0.2℃) induced in different time courses of cere bra 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Methods 64 male SD r a 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mild hypothermic groups, which including intra-ische mi a(MHTi), intra-reperfusion(MHTr), intra-ischemia/reperfusion(MHTi+r) group, an d one normothermic group(NT 37℃±0.2℃) as control. Reversible focal ischemia wa s carried outin rats with modified Koizumi's model. Cortical blood flow was meas ured during 3hr of ischemia following 3hr of reperfusion. The permeability of bl ood-brain barrier(BBB) was estimated after 3hr of ischemia and 3hr of reperfusi o n. The infarct volume was measured at 72hr after reprefusion. Res ults The acute postischemic hyperperfusion and delayed hypoperfusion in ischemic perifocal region and sustained hypoperfusion in ischemic core were inhi bit ed in both MHTi+r and MHTi groups. The disruption of BBB and the infarct volumein the basal ganglia and cortex reg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both MHTi+r a nd MHTi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MHTi+r group. The effect of MHTr on prolonge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as limited.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MHTi+r has more substantial protective effects on reduc 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an MHTi.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MHTi and MH Ti+r suggest that ischemic and reperfusional injury is an ongoing process, and t he concept of MHT therapeutic window must include not only the time of initiating but also the dur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Key words】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ld hypothermia脑缺血后再灌注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

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临床研究廖品君;高彬【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4(20)12【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开始时间分为A组(≤6h)、B组(6~12 h)、C组(12~24 h)和D组(≥24 h),采用局部亚低温法进行治疗,比较四组在各时间段(入院时、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30天)的NIHSS评分、血清NO含量以及SOD活力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在入院时的NIHSS评分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第7、14、30天时四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NO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四组患者在各时间段血清NO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四组患者的血清SOD活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上升,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6h内,6~24 h时间段的治疗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4 h后治疗效果不明显.%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for extendingthe therapeutic time window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77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April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chosen as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6 h),group B (6 ~ 12 h),group C (12 ~ 24 h),andg roup D (≥ 24 h) according to when the treatment started,then all received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 of nitrogen monoxidum (No),the score of NIHSS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of the four groups when admitted and day 7,14,and 30 of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NIHSS score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between the four groups when admitted and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four groups day 7,14,and 3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P < 0.05).The serum level of NO and serum SOD activity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the four groups when admitted and the serum level of NO markedly decreased and the serum SOD activity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four groups day 7 and 14,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P <0.05).Conclusions The best therapeutic time window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within 6 hours of onse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6 to 24 hour period decreases with time; and over 24 hours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总页数】3页(P1666-1668)【作者】廖品君;高彬【作者单位】516002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16002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J], 梁成;晏红;李建雄;金晶;刘志艳;瞿学栋;石正洪2.尿激酶溶栓并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王文忠;徐杨;韩辉;王德生3.尿激酶溶栓并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王文忠;王德生;韩辉;丰宏林;贺昕;张艳4.多模式MRI指导下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疗效观察 [J], 伍丽红;惠凯;李和永;刘娜;杨巍;李宏;耿红梅;朴影5.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及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J], 韩松;阴育红;马婷;张瑞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低温对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及其对脑保护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低温对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及其对脑保护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低温对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及其对脑保护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脑卒中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且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因此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已经成为医学界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再建血运治疗是一种在脑卒中发生后通过快速恢复血液供应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时间窗通常只有数小时,这限制了在患者中的使用率。

因此,如何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成为世界各地医学专家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在脑保护上显示出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减少脑损伤,改善远端神经功能,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得亚低温治疗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据相关研究资料,亚低温治疗还能够影响 Ischemic Cascade 的各个环节,从而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缩小大脑损伤的程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亚低温对于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及其在脑保护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探究亚低温对于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

2. 探究亚低温对于再建血管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3. 探究亚低温治疗在降低脑梗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 进一步分析亚低温治疗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1. 动物模型:本研究将建立大鼠脑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2. 群体随机对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亚低温和对照治疗。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分别进行生化、神经病理等检测和分析。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图表展示。

三、预期结果亚低温治疗能够明显延长再建血管治疗时间窗,降低脑梗死形成的风险。

同时,亚低温治疗能够基于其在脑保护性方面的作用机制,减少大脑损伤。

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660 •吉林医学2017年4月第38卷第4期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钟东文,邓小娟(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00)[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本院脑梗死临床治疗水平,研究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选取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电脑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A组、B组、C组各42例,A组单纯尤瑞克林治疗,B组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治疗,C组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三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之间两两比较后发现,B组、C组改善情况好于A组;治疗前,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B组、C组曰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C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使用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尤瑞克林;血塞通;局部亚低温;脑梗死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 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ZHONG Dong - wen ,DENG Xiao -juan{ The f 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S haoguan 51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 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and tostudy the sit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X uesaitong,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treatm ent ofthis disease. Method 12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B group, C groupby the com puter random digital table extraction m ethod, 4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In the 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while in the B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Xuesaitong local combined with mild hypotherm ia, and in the C groupwere treated with the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X uesaitong,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 hen, the sit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he treatm 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scor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0. 05 ) ; After the treatm ent for 7 d,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three groups were found betweenmultiple com parison, the improvement in the B group and C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 group ; Be­fore the treatm 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 P > 0. 05 ),and after the treatm ent for 30 d, the daily life ability in the B group and 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before the treatm ent,the improvement of 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A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 Conclusion The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X uesaitong, 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treatm 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it also has a very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Key Words:Urinary Kallidinogenase;X uesaitong;Local mild hypotherm ia;Cerebral infarction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正常生活的主要疾病 之一[1],也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近些年各大医院都在急诊救 助时间、治疗手段调整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脑梗死的急诊抢 救成功率已显著提高。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治疗时间选择的影响。

通过分析亚低温疗法对脑梗死的治疗原理以及静脉溶栓治疗的现状,研究发现不同治疗时间选择会对疗效产生影响。

临床研究显示,合理选择治疗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认为亚低温疗法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具有可行性,并强调治疗时间选择对疗效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不同时间点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

亚低温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治疗时间选择、可行性、临床研究、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发性闭塞引起的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性出现的头痛、面部表情僵硬、言语困难、肢体无力等。

在脑梗死发生后,大脑细胞会遭受严重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静脉溶栓是目前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溶解血管内血栓,尽快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

静脉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时间选择对亚低温疗法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影响,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并分析不同治疗时间选择对疗效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临床研究数据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验证亚低温疗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是否有效,以及确定最佳的治疗时间选择,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亚低温疗法与静脉溶栓治疗的结合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通过对疗效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有指导性和参考价值的数据,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作出贡献。

不同受压时间窗及干预方式对压疮大鼠模型皮肤损伤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不同受压时间窗及干预方式对压疮大鼠模型皮肤损伤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不同受压时间窗及干预方式对压疮大鼠模型皮肤损伤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王华军;戴世学;卢铨;叶林昌;李华;宋希;洪涛;沙卫红【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受压时间窗及干预方式对压疮大鼠模型的皮肤损伤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组,n=4,不施压)及造模组(n=64);根据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将造模组随机分为不处理(a组,n=32,施压后直接处死)及后处理组(b组,n=32,施压后予缺血后处理后再处死)两小组,分别在受压2、4、6、8 h(每个时间点均为n=8)后观察皮肤受压程度、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及血清氧自由基的水平.结果 S、a及b三组大鼠的皮肤损伤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b组轻于a组;在时间窗方面,受压6h组有2只大鼠表现为重度损伤,8h有6只重度损伤(37.5%);而受压2h及4h均无造成重度损伤,不同时间窗的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方面,b组Ⅰ级程度(最轻)只数多于a组(n=17 vs n=15),Ⅱ级少于a组(n=8 vs n=10),不同干预方式下的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受压2 h造成的浸润程度最轻,其次为4 h及6 h;8 h最重,不同受压时间所致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缺血再灌注方面,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a及b组均表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而丙二醛及一氧化氮上升,总体以2h及4h的再灌注损伤程度低于6 h及8 h;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a组,而丙二醛及一氧化氮低于a组(均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急性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的有效时间窗为骨骼肌缺血6h以内,4h次之,2h内保护效果更佳.缺血后处理能有效改善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氧自由基的损伤和炎症反应.%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me windows and interventions on skin pressure ulcers and ischemia-reperfusion(I/R)injury in rats.Methods Sixty-eight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n=4)and model group(n=64).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n=32)without intervention and group B(n=32) with post-conditioning. The degree of skin compression,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serum levels of free radicals were observed in the rats after compression for 2,4,6,and 8 h(8 rats at each time point).Resul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severity of skin damage among the control group,group A,and group B(P=0.001),and the injury was mild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Severe skin lesions occurred in 2 rats after skin compression for 6 h,as compared with 6 after compression for 8 h(P=0.043),but in none of the rats after compression for 2 or 4.Seventeen rats in group B and 15 in group A showed grade 1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the skin lesions,and 8 rats in group B and 10 in group A showed grade II neutrophilinfiltration(P=0.002).Neutrophil infiltration was the mildest in rats with a 2-h compression,and exacerbated progress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s the compression time extended(P=0.027).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time,the rats in both groups A and B showed decreased SOD and increased MDA and NO levels,and overall the I/R injury was milder in 2-and 4-h compression groups than in 6-and 8-h compression groups.The level of serum SO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MDA and NO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P<0.05).Conclusion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can relieve I/R injury in acute pressure ulcer in rats. The effective time window for intervention is within 6 h of ischemia, and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s optimal within 2 h.Ischemicpost-conditioning can alleviate free radical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caused by I/R injury.【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7)012【总页数】7页(P1688-1694)【关键词】压疮;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时间窗;动物实验【作者】王华军;戴世学;卢铨;叶林昌;李华;宋希;洪涛;沙卫红【作者单位】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经骨突的压力和/或伴随的剪切力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产生的皮肤和/或深部组织缺血损伤[1],其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2]。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09(015)013【摘要】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子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 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总页数】3页(P2046-2048)【作者】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厦门,3610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厦门,3610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及应激性疾病的影响 [J], 李欣;张春野;汪麟2.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J], 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3.探讨局部亚低温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J], 王慧霞;赵建华4.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及心肌酶的影响 [J], 张秀洲;李文华;刘雪平;王敏忠;冯亚波;陈睿;闫志慧5.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 [J], 刘雪平;张秀洲;王敏忠;马春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诊PCI患者再灌注时间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急诊PCI患者再灌注时间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急诊 经 皮冠 状 动 脉介 入 治疗 ( P C I )可 迅 速开 通梗 死 相关 血
入组织后 ,其放射性不足 以对正常组织造成致病性损伤 ,且不会
参 与代 谢 ,可对 包括 M细胞 在 内 的不 同时 相肿 瘤 细胞 发挥 持 续 的 杀 伤作 用 。本研 究 结 果显 示 ,两 观 察组 通 过在 直 肠 癌手 术 中种 植 放 射性 I 粒 子后 ,其 术后 相关 并 发 症 的 总体 发 生 率 显著 低 于 两对 照组 ( P<O . 0 5),且 前 者 的5 年生 存 率 也显 著 高 于后 者 ( P < 0 . 0 5 )。 提示 在 直肠 癌手 术 治疗 过 程 中 ,通过 种 植放 射 性粒 子 行组 织 内放 疗是 提 高直 肠 癌手 术治 疗 效果 及 患者 生存 率 的有 效方
三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 l 周 内超声心动图、术中及术后穿刺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急诊P C I 患者在术后 1 周 内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 内径正常率 、手术前后2 h 心电图S T 回落I >5 0 %、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等方 面 ,两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1 2 5 ),早期组明显优于中、晚期组。结论 :再灌注时间越早 ,患者临床预后越好。 [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 T 段抬高型;急诊P C I ;再灌注时间
4 参考文 献
[ 1 】 所 剑, 夏 明杰 . 直肠 癌 局部 复发 外科 治疗 策 略 [ J ] . 中国实 用外 科
杂 志, 2 0 1 2 , 3 2 ( 9 ) : 7 8 5 .
生 低 能 量 的 射 线 ,其 辐 射 半径 为 1 7 mm,半 衰期 约 1 个月 置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

6.全身亚低温的临床研究
• 1938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Fay等首先将全身亚低温应用于临床,至今已 发表了大量临床研究报告。 • 2002年Bernard等⋯在多中心、随机的临床试验中证实,全身亚低温 (32—34~C)对医院外发生的因室颤致心脏停搏复苏后进入昏迷状态的 患者有脑保护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随后数年的多个 临床研究不同程度地验证了全身亚低温对院外心脏停搏(out.ofhospital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但仍仅限于室颤或室性 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脏停搏,对其他类型心率失常引发的心跳骤停效果 如何尚不清楚,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 • 目前,国际上很多重症监护病房已将全身亚低温治疗作为OHCA 患者 的标准化处臵方案。
半导体冰毯
(以半导体作为制冷源)
优点:机器体积小 制冷无燥音

缺点 制冷速度慢 易损坏 维修
: , ,
费高
空压机冰毯:
(通过空压机压缩冷媒制冷)
优点:制冷速度快,功率大,效果可靠 ,可一机多毯。 不易损坏,维修费 用低 缺点:燥声大,向环境散热,
2.全身亚低温的治疗时间窗
治疗的开始时间因脑损伤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认为, 缺血性脑损伤宜尽早(一般在起病30 min以内)实施亚低温, 甚至在损伤发生前进行效果更佳。出血性脑损伤时恰好相 反,宜在晚期(一般起病6 h以后)实施亚低温治疗。对于外 伤性脑损伤,亚低温的治疗时间窗仍存在争议,尚无定论 。
谢谢聆听
2 局部亚低温的临床研究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不确定 ,仍需对长时间局部亚低温治疗的安全性及其生理影响进 行验证。Qiu等 钊通过小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局部亚低 温治疗颅脑外伤安全可行,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2010年Zhou等 进行了72 h局部亚低温结合全身亚低温治疗 HIE新生儿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有效地降 低了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丰宏林等 报告了一个小样本 的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局 部亚低温减轻了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安全可行 。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
效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亚低温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亚低温疗法是在正常体温下
降到35℃以下,使身体处于一种低温状态,通过减缓细胞新陈代谢、减少氧需求、减轻神经元损伤,从而保护脑细胞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亚低温疗法能够
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炎症反应、减少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和减缓神经元损伤,从而改
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栓子来恢复脑血流,从而缓解脑梗死症状的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溶栓时间窗狭窄、出血并发症等问题。

如何提高
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成为了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亚低温疗法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亚低温疗法可以改善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减少血
管内血栓的形成,同时也可减轻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脑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改善患者的
预后。

也有一些研究指出,亚低温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因此对于亚低
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于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的疗效分析,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一些研究认为,在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即进行
亚低温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亚低温疗法的保护作用,减少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损伤和
并发症的发生。

而也有研究认为,延迟开始亚低温疗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体温,避免
过度降温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性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治疗性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治疗性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治疗性亚低温(32~34 ℃)被认为是目前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按照循证医学理论,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复苏协会都将治疗性亚低温疗法写入心肺复苏的国际指南中。

在兼顾亚低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更强调临床的转化应用,以期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目前,对亚低温的基础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逐渐由最初的现象、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细胞形态学变化,深入到分子、基因等微观水平。

对亚低温的长期效果,也逐渐开始重视,因此,本文就目前亚低温对缺血后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急性期效应(<24 h)亚低温的短期保护效应是目前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内容,从血流动力学、能量代谢等方面都观察到显著的效果。

1.1 降低葡萄糖和氧代谢,保存高能磷酸化合物Sakoh和Gjedde[1]对正常麻醉状态下家猪采取冰冻空气降温后发现,当脑温降至32 ℃时,脑组织血流和氧消耗在第3~5小时内会降至基础状态的50%,而氧摄取率则会增加140%。

此外,Laptook等[2]通过对心搏骤停后小猪脑组织内31P和1H的核磁扫描后发现,脑温度与组织能量代谢率呈正相关(r=0.92,P <0.01),并且温度每下降1 ℃,能量代谢率会降低5.3%。

在新生乳鼠缺血-缺氧性损伤的模型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论,Williams等[3]认为脑组织磷酸化潜能与ATP水平随着温度的降低可以保存,其中31 ℃下的脑水肿程度要比34 ℃、37 ℃显著减轻。

然而,动物实验条件下的某些结论尚难推及临床。

例如,Gupta 等[4]对30例GCS<8分的脑损伤患者采取33 ℃亚低温治疗后发现,脑组织氧分压(PO2)随着温度降低出现下降趋势,并且在<35 ℃后下降更明显,因此他认为脑温低于35 ℃会影响脑组织的氧合程度。

1.2 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亚低温对脑组织血流的影响需要视情况而定。

局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局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局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邮编050000董振明马淑敏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体重200~250 g(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

假手术组(S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基底动脉仅穿线不阻断;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采用3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0 min ,再灌注6 h;亚低温组(H组):再灌注前即刻经股静脉缓慢注射10℃生理盐水3.5 ml,结合头部冰块降温,60 W白炽灯照射身体,监测鼓膜温度和直肠温度。

再灌注前体温维持正常,再灌注后1 min内鼓膜温度降至并维持在32-34℃,直肠温度20 min左右升至并维持在37.5-38.5℃,低温维持3 h,自然复温;5-羟葵酸盐+亚低温组(5-HD + H组):缺血前30 min 腹腔内注射1mg/ ml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5-羟葵酸(5-HD)10 mg/kg,其它3组腹腔内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

脑缺血前5 min、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后10 min采集股动脉血监测动脉血气;再灌注6 h,水合氯醛麻醉大鼠,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大鼠血清S100B浓度;断头取脑,留取左侧大脑组织,测定脑水含量;其余右侧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匀浆MDA含量和SOD活性;取右侧大脑额叶光镜下观察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学改变以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皮质神经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结果各组间体重、脑缺血前5 min、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后10 min 血气指标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脑组织匀浆SOD活性的比较:与S组比较,I/R组SOD活性降低(P <0.05), 与I/R组比较,H组SOD活性升高(P <0.05), 5-HD + H组SOD活性与H组比较降低,与I/R组比较升高(P<0.05)。

亚低温在脑复苏中得时机及策略

亚低温在脑复苏中得时机及策略

低温治疗作用机制
传统认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葡萄糖和氧耗 延缓代谢而起到保护作用
体温 下降1℃
诱导低温条件下 脑代谢率
下降5-7%
低温治疗作用机制的新观念
抗凋亡、Ca2+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和线粒体损伤 稳定离子泵和抑制神经兴奋性级联反响 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响 抗自由基损伤 降低血管浸透性和减轻脑水肿 减轻细胞膜浸透性改变和细胞内酸中毒 抑制脑内部分温度升高后的脑损害 降低脑代谢
CT、MRI
29
脑复苏的药物治疗
巴比妥类 钙通道阻滞剂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氧自由基去除剂 抗细胞凋亡 蛋白合成抑制剂 生长因子和胰岛素 糖皮质激素 …….
神经保护药物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研究 者大量的神经保护药物包括麻醉药、抗惊厥 药、钙离子和钠离子通道拮抗剂、免疫抑制 剂、生长因子、蛋白酶抑制剂、镁制剂等显 示对神经功能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脱水治疗 目的是防止和缓解脑水肿。
脱水应以减少细胞内液和 血管外液为主,而血管内液应至 少保持正常并适当稀释。
脱水时应维持血浆胶渗压 不低于2.0KPa(15mmHg)\血浆白
亚低温疗 效的脑保护措施。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s the only intervention demonstrated to improve neurological recovery
炎性介质
细胞外器官 和组织的异常
氧自由基
钙内流 离子膜紊乱
脑损伤 的机制
兴奋性 氨基酸释放
再灌注异常
凋亡
酸中毒 血流淤滞至 内环境紊乱
ATP消耗
含氮氧化物
钙离子酶介导 的蛋白水解
细胞肿胀

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梁成;晏红;李建雄;金晶;刘志艳;瞿学栋;石正洪【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12(014)032【摘要】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进行局部亚低温干预,观察其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4小时组6只;常温再灌注组30只;亚低温再灌注组30只.动物均在再灌注24小时后处死,但MCAO 24小时组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直接处死.采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模型的Bcl-2、Bax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表达.结果:与脑梗死的近期结局MCAO 24小时组的梗死体积、脑含水量、TUNEL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AQP4的表达相比较:常温组MCAO 2~3小时再灌注24小时有统计学差异(P<0.01),MCAO 4~6小时再灌注24小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组MCAO 2~4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MCAO 5~6小时再灌注24小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再灌注组各时相点的梗死体积、脑含水量、TUNEL阳性细胞数、Bax、AQP4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常温组,Bcl-2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温组(P<0.01,P<0.05).结论:再灌注期间实施局部亚低温可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ax的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抑制AQP4的表达从而保护脑微循环有关.【总页数】3页(P83-85)【作者】梁成;晏红;李建雄;金晶;刘志艳;瞿学栋;石正洪【作者单位】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市【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小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李强;孙良伟;王冬阳;赵宝东2.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β淀粉样蛋白表达及梗死体积的影响 [J], 李宗敏;张婉婧;边虹;李艳丽;陈立君;赵瑞波3.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J], 李芳;刘向荣;闫峰;张陈诚;罗玉敏;方伯言;吉训明4.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 [J], 马淑敏;薄立军;吴文浩;董振明;王娟;张析哲;孙义;周琪5.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J], 梁成;晏红;李建雄;金晶;刘志艳;瞿学栋;石正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再灌注治疗虽然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

亚低温(28~35℃)具有确切的的神经保护手段2。

为此,观察了再灌注期内实施亚低温能否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并观察了bcl-2、bax、aqp4的表达,探讨了其可能的机理。

资料与方法动物分组及主要试剂: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4小时组6只;常温再灌注组:按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分为几个时相点:mcao 2、3、4、5、6小时,每个时相点6只;亚低温再灌注组:时相点同常温组,每个时相点6只。

动物均于再灌注24小时后处死,但mcao 24小时组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直接处死。

用koizumi改良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灌注模型。

bcl-2多克隆抗体(sc-492兔抗)及bax单克隆抗体(sc-7480小鼠抗)均购自美国santa cruz。

tunel 试剂盒购自美国roche。

aqp4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 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剂)试剂购自sigma。

采用改良的longa等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

局部亚低温方法:应用贴敷式局部亚低温治疗仪。

造模成功后,使顶部头皮与局部亚低温治疗仪的探头紧密接触,采用sl-4型温度传感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研制)于亚低温在10分钟内测大鼠鼻咽部温度和鼓膜温度33.6±0.5℃,表明脑温可降至33±0.5℃。

亚低温治疗时间持续5小时,同时监测大鼠的直肠温度和呼吸。

亚低温结束后将大鼠置于室温(25℃)下自然复温。

观察梗死体积:应用imagej 1.34图像分析软件,手工标出梗死灶边框,测出梗死面积及缺血侧半球面积,梗死体积(mm3)=梗死面积(mm2)×厚度(m)。

校正梗死体积(mm3)=左半球体积(mm3)-(右半球体积(mm3)-直接测量出的梗死体积(mm3)。

为了减少大鼠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梗死体积占半球体积百分值(v)表示,v=校正梗死体积/缺血半球体积×100%。

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在规定的时间点将大鼠处死断头取脑,将大脑半球分开,分别测湿质量,置110℃电烤箱24小时,再迅速测干质量。

脑含水=-干质量)/湿质量×100%。

观测指标及方法: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规定的时间点取材,假手术组于术后24小时取材。

用4%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脑,置于4%多聚甲醛(含1/5000 depc)后固定2小时,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

连续冠状切片,切片厚度7μm。

分别进行bcl-2、bax、aqp4的免疫组化、tunel阳性细胞检测。

检测程序均按相应试剂盒说明进行。

凋亡细胞计数方法:选取脑额顶部皮层部位,200倍光镜下计数5个视野阳性细胞数目,求其平均值。

对照组凋亡细胞主要见于梗死灶及周围的纹状体与额顶部皮层。

bcl-2、bax、aqp4也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围的纹状体及额顶部皮层。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x±s t p0.05);亚低温组mcao 2~424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亚低温再灌注组各时相点的梗死体积、longa评分、脑含水量、tunel 阳性细胞数、bax、aqp4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常温组,bcl-2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温组(p<0.01,p<0.05)。

见表1、2。

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缺血区的血流复灌,但治疗措施必须在一个限定时间内(即治疗时间窗)进行,因为延迟的再灌注会导致脑缺血的再灌注损伤。

但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再通治疗时间窗仅3小时3,这极大的限制了再灌注治疗的应用。

如何扩展血管再通治疗时间窗,已成为神经病学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现有研究表明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方法有数种,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4~7;现有研究亚低温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而且临床应用比较成熟,但缺乏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结合临床实际即患者只可能在入院后予以大脑局部亚低温干预,故本研究在亚低温开始的时间点上选择了在血管再通期(再灌注期)作为观察点,这样更贴近临床实际。

首先通过再灌注时间点不同的常温组与脑梗死近期(24小时)结局即mcao 24小时组的梗死体积及tunel 阳性细胞数的比较,得出本组试验常温下的有效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然后通过比较血管再通时间点不同的亚低温组与mcao 24小时组的上述指标,得出本组试验在亚低温条件下的有效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本研究提示,本组大鼠常温下大脑中动脉的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时间窗为血管闭塞后3小时。

但在亚低温干预下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时间窗为血管闭塞后4小时。

结果提示再灌注期局部亚低温能够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本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再灌注组各时相点的梗死体积、脑含水量、tunel阳性细胞数、bax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常温组,bcl-2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温组(p<0.01,p<0.05)。

提示亚低温具有减轻凋亡及保护微循环的作用,即再灌注期实施亚低温具有脑保护的作用。

这与zhang h的研究结果类似8。

关于再灌注期的局部亚低温延长再灌注时间窗及其脑保护的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bax、bcl-2等指标从细胞凋亡角度进行了探讨。

体内和体外实验都表明bcl-2基因可抑制各种刺激下多种细胞的凋亡。

对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元凋亡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显示亚低温可以增强脑缺血后bc1-2基因的表达,而这可能是减少脑梗死的细胞凋亡进而减少梗死体积的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与li的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9。

bax基因也是一种重要的凋亡调控因子,bax蛋白可与bcl-2形成异二聚体,对bcl-2产生阻抑作用,进而促进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再灌注期实施亚低温能有效抑致bax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脑保护作用。

这与sahin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0。

故再灌注期实施亚低温增强bcl-2基因的表达,有效抑致bax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凋亡,这可能是亚低温延长再灌注时间窗及其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其次本研究对再灌注过程中血脑屏障的aqp4指标进行观察。

血脑屏障的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到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它是制约再灌注时间窗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

aqp4作为水通道蛋白,在神经系统主要表达于构成血脑屏障重要部分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它与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水肿及继发出血转化有紧密的联系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亚低温可通过抑制aqp4表达从而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水肿,进而加强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保护了血脑屏障,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延长成为可能。

再灌注期内实施局部亚低温可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这可能与其增强bcl-2表达抑制bax、aqp4的表达从而抑制半暗带细胞的凋亡及其抑制aqp4的表达以保护了脑微循环有关。

参考文献1murata y,rosell a,scannevin rh,rhodes kj,et al.extension of the thrombolytic time window with minocycline in experimental stroke[j].stroke,2008,39(12):3372-3377.2pagowska-klimek i,krajewski w.the use of hypothermia in intensive therapy[j].anestezjol intens ter,2010,42(3):167-173.3qi sh,zhao h,gong jj,et al.neuroprotection of paclitaxel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brain injurythrough jnk3 signaling pathway[j].j recept signal transductres,2011,31(6):402-407.4krakovsky m,polianski v,nimrod a,et al.thr-18,a 18-mer peptide derived from pai-1,is neuroprotective and improves thrombolysis by tpa in rat stroke models[j].neurol res,2011,33(9):983-990.5martin-schild s,hallevi h,shaltoni h,et bined neuroprotective modalities coupled with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 pilot study of caffeinol and mild hypothermia[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09,18(2):86-96.6stemer a,lyden p.evolution of the thrombolytic treatment window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10,10(1):29-33.7gahn g,barlinn k,dzialowski i,et bined thrombolysis with abciximab and rtpa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acta neurol scand,2010,121(1):63-66.8zhang h,zhou m,zhang j.therapeutic effect ofpost-ischemic hypothermia duration on cerebral ischemicinjury[j].neurol res,2008,30(4):332-336.9li h,wang d,steinberg gk,et d hypothermia improvesischemic brain function via attenuating neuronalapoptosis[j].brain res,2011,12(1368):59-64.10sahin s,alkan t,temel sg,et al.effects of citicoline used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mild hypothermia on apoptosis induced by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j].jclin neurosci,2010,17(2):227-231.11haj-yasein nn,vindedal gf,eilert-olsen m,etal.glial-conditional deletion of aquaporin-4(aqp4)reduces blood-brain water uptake and confers barrier function on perivascular astrocyte endfeet[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108(43):17815-17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