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范围、地理位置和气候)
区域地理——东南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 旦建成,将会形成一个拥有17 亿消费者、1408万平方公里土 地、近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拟议中的克拉运河有10个河道方案。意见比较统 一的方案是从狭长地段南部开凿,全长112公里,初 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 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 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 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 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东南亚在地球上的位置
2、东南亚地理位置
100°E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140°E
亚洲
北回归线(23.5°N)
马 来 半 岛
赤道(0°)
马六甲海 峡
大洋洲
10° S
3、东南亚地形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马来群岛:
多火山、地震
4、东南亚的河流
伊 洛 瓦 萨 底 尔 江 温 江
红河
红 河 湄 公 河
政区 范围
地理位置
地形与河流
一、东南亚范围
中 南
中
国
半 岛
马 来 半 岛
南
海
马
来
群
岛
1、东南亚政区
(十一国)
缅 甸 泰
中
老 越
国
国
挝 柬埔寨 南 文 莱
菲 律 宾
马 来 亚 西 亚 来西 马 新加坡 印 度 尼 西各 国 的 首 都
斯里巴加湾市
• 劳动力 丰富 • 水稻种植历史、经验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饮食爱好 喜爱吃稻米
柬埔寨的吴哥窟
缅甸仰光大金塔
到泰国要欣赏首都曼谷的景色,最关键的内容,最佳 的方式是乘船游览湄南河和它的水上市场,否则,就 算不识曼谷真面目了。
亚洲地理分区 ——东南亚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需从中东进口 大量的石油,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 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是日本运进 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4
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一、位置与范围
3、主要国家
中南半岛:
缅甸、老挝、越南、柬 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2.城市大量沿河分布有何弊端?
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13
三、人文地理特征
2、农业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中随 时播种,四季都可收获
14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中高周低,地形 崎岖,平原狭小,多 分布在沿海地区,多 火山地震。
欧亚、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板块交界处
7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使得 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 差大,水能丰富。
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河床剖面呈“V”型)
下游:流速慢、泥沙淤积、多冲积平 原,利于农耕和航运(河床剖面呈“U”
型)
8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特征 马来群岛
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 河流短小流急,呈放射状分 布水能丰富
9
二、自然地理特征
3、气候特征
10
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热带 终年受赤道低气
马来群岛大部
雨林 压带影响,盛行 全年高温多雨 分和马来半岛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许多有关世界各个地区的知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就东南亚这一地区进行一些具体的学习和了解。
一、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东南端、印度尼西亚所在的群岛与两个著名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相接的区域,总面积为416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28%。
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10个国家。
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多雨、温度高。
东南亚地区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弧、马来万岛和菲律宾的琉球岛弧等。
东南亚的岛屿很多,其中最大的岛国是印度尼西亚,它有17000多个岛屿,被称为“岛国王国”。
三、人文环境
东南亚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其中著名的有泰国的佛教文化、菲律宾的马尼拉舞蹈、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戏曲等。
此外,东南亚还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四、难民问题
东南亚地区也存在难民问题。
例如近年来以罗兴亚族为主的难民大规模涌入缅甸、邻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加强人道主义援助,为难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五、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东南亚
的难民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做出更多的贡献。
2.东南亚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对农业的影响
热带作物, 雨季播种, 旱季收获
四季播种, 四季收获
其他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3、河流
•中南半岛 的河流与 我国的西 南地区的 河流有何 关系?
伊
洛
瓦 底
萨 尔
江温
江
红 河
湄
河内
公 万象
仰光
河
曼谷
金边
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
红河——元江
湄公河——澜沧江
湄南河
萨尔温江——怒江
回归线以南流域范围较 宽阔;因地势平坦、开 阔,汇入支流较多。
(4)马来群岛上:
水文: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水系:河流较短,呈放射状分布
3、河流
(1)主要河流:
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 江等。
(2)水系水文特征:
中南半岛:河流上游——河谷成V字型,两岸高 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三、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及分布
人口集中分布 在大河两岸的 冲积平原、河 口三角洲以及 沿海平原; 山区和岛屿的 热带雨林地区 则人口稀少。
该地区人口最 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
1、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2)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了解) 国家 华人人口数 占全国比重
泰国
600万
11%
越南
96万
1.3%
• (2)马来群岛上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 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
2、主要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菲律宾北
部10°N以北
气候特点:全年高 温,分旱季和雨季: 11月到第二年5月 吹东北风,降水较 少,是旱季;6月 到10月吹西南风, 降水较多,是雨季, 全年降水量超过 1500毫米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东南亚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23°26′N
经度:100°E—130°E
基本处于热带
2、东南亚的海陆位置: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南北向山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多冲积平原。
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形崎岖,多山地,沿海有平原,大陆架广阔,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之国”之称。
4、东南亚的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多锋面雨)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
5、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石油和锡是东南亚的主要矿产。
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锡矿带,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
(2)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3)粮食作物: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这里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和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东亚、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该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马六甲海峡与南亚相望,北与中国、印度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5℃-31℃之间。
该地区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热。
台风频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对城市和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三、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金、银、铜、锡、水稻、橡胶、棕榈油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国,菲律宾和泰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四、城市发展东南亚城市化进程迅速,主要表现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加速,东南亚很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主要城市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新加坡、泰国的曼谷、越南的河内、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等。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了人口、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五、环境问题东南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等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于了解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地理位置和气候
1.东南亚居住绝大多数是黄种人,其中华 侨占一定比重。
2.东南来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
大贡献。 4.他们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
人华 献。
33
旅游胜地
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 许多名胜古迹 独特的风土人情
丰富的旅游资源
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 者
水 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稻
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因此东南亚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13
气候湿热
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世界最大产地
因此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14
全年高 温,可 分为旱 季和雨 季两季, 分布在 中南半
岛。
15
全年高 温多雨, 分布在 马来半 岛。
16
三、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26
城市 河内 金边 万象 曼谷 仰光
河流
红河 湄公河 湄公河 湄南河 伊洛瓦底江
国家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泰国 缅甸
27
橡
胶
收 集 橡 胶 液
28
橡胶园
29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一、中南半岛的山脉、大河特点: 1.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
纵列分布的特点。 2.大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大河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东南亚
1
东南亚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
北回归线(23.5°N)
马 来 半 岛 马六甲海 峡
赤道(0°)
大洋洲
10°
S
2
3
4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南亚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缅甸等十个国家。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相交的位置,地处航运通道枢纽。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决定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地形地势东南亚地势多为山地、高地,少数平原地区。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是地震带,火山活跃,一些火山岛屿地表上有火山熔岩带,火山喷发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
东南亚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形成的地貌。
3. 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度高,多日照,降水多。
湿度大,纬度低,气温高,年均温在24℃-30℃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由于受季风影响,东南亚地区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在5~11月之间。
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冷、暖、热气团的交汇区,所以台风、热带低气压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4.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以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尼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茅之列。
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如印尼棕榈油、马来西亚天然金橘、菲律宾糖蔗等农产品属世界一流。
5. 人口和城市东南亚地区总人口多,约有6.8亿。
其中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世界第14位,人口轻世界第四位。
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诸河地区。
6. 经济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和水产业生产基地,热带农作物、糖、棕榈油、稻米、茶、咖啡、橡胶、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7. 热带雨林东南亚地区拥有全球占比40%的热带雨林,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最为著名。
被称作地球之肺。
但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砍伐,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
总之,东南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东南亚地理知识点
东南亚地理知识点1. 定义与范围东南亚是指亚洲东南部的地区,包括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分别是文莱、柬埔寨、东帝汶、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这些国家与亚洲其他地区、大洋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其他国家接壤。
2.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东经95度至150度,北纬10度至25度之间。
它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是两个大洋的重要连接点。
这个位置使得东南亚在历史上和现代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价值。
3. 地形与地貌东南亚的地形多样,包括山脉、平原、高原和群岛。
中南半岛以山脉和大河为主,如湄公河和红河。
马来群岛则以其众多的岛屿和热带雨林著称。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之国”。
4. 气候类型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全年高温多湿,雨季和旱季分明。
热带雨林气候区域全年雨量充沛,而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
5.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锡、铜和金)、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以及农业资源。
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拥有大量的动植物种类。
6. 人口与民族东南亚地区人口超过6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有众多的民族和语言,其中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尼人、菲律宾人、越南人、泰人等。
宗教信仰多样,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
7. 经济概况东南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经济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电子、汽车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外,东南亚还是全球重要的稻米、橡胶、棕榈油和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地。
8. 政治体系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体系多样,包括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一党制和军事政权等。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合作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和平发展。
东南亚
泛亚 铁 路
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时,东盟各国已 明确提出泛亚铁路要首先实施东线方案。在3个方 案当中,中国也倾向选择资金耗费较少、兴建难度 较低的“东线方案”。中国昆明至新加坡的泛亚铁 路计划是湄公河流域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
一、位置和范围 1、海陆位置:
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大洋洲北部,太平洋 西部,印度洋东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 群岛两大部分,赤道穿过马来群岛,绝大部 分地区位于热带。
2、经纬度位置
100°E
120°E
23°26′N
0°
11°S-25°N 95 °E-140°E
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3、重要的交通位置: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对农业的影响 雨季播种 旱季收获
热带 海陆热力性质 全年高温,分 季风 中南半岛和菲 差异和气压带 旱季、雨季 气候 律宾群岛北部 风带的季节移 动
马来群岛大部 热带 四季播种 终年受赤道 全年高温多雨 和马来半岛南 雨林 四季收获 低压带影响, 部(赤道附近) 气候 盛行上升气 流
----东方奇迹
泰国最古老的佛庙
旅游胜地——印度尼西亚
印尼 风光
龙目岛
巴厘岛
越南下 龙湾
马来西亚
曼谷风光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湄公河三角洲
迷人的东南亚海滨
鱼尾狮
新加坡
正式名称:新加坡共和国 人口:531万 首都:新加坡 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 华语 货币:新加坡元 面积:647平方千米 国庆日:8月9日 宗教:佛教
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
初中地理课件-东南亚
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 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交流,双方 可以在文化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
与交流。
THANKS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珍稀和濒危动物,如大象、长臂猿、犀牛等,是全球生物多 样性的重要区域。
植物资源
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生长着大量珍稀植物,如柚木、龙脑香等,具有很高的经济 价值和生态价值。
重要的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 钨、铜、金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当地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地貌
东南亚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其中中南半岛有较大的河流和山 脉,而马来群岛则以岛屿和丘陵 为主。
02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热带雨林
覆盖了东南亚大片地区,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 系统之一。
季雨林
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具有明显的干 湿季节变化,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生 态系统。
地理分区和地形地貌
Hale Waihona Puke 地理分区东南亚地区可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理特征各 异。
地形地貌
中南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马来群岛则以丘陵和岛屿为主 ,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对当地的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产生了 重要影响。
03
东南亚的人文环境
农业和农村发展
01
农业地位
东南亚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 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成 本上升等挑战。
文化和传统
01
02
03
文化多样性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文 化多样性,包括佛教、伊 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 化和民族文化。
东南亚的地理特征
生态价值: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稳定、物种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等方面具有重 要价值。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分布:东 南亚拥有世界上 最大的珊瑚礁系
统之一
生物多样性:珊 瑚礁生态系统是 世界上最丰富多 样的生态系统之 一,拥有大量的
海岸线和岛屿
海岸线特点:曲折漫长,多优良港口 岛屿数量众多,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等 岛屿类型多样,有珊瑚礁岛、火山岛等 岛屿经济价值高,是旅游、渔业和矿业的重要资源
03
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THEME TEMPLATE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地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
影响: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
THEME TEMPLATE
山地和高原
东南亚地形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脉和丘陵广布。
山地和高原地区约占东南亚总面积的3/4,其中一些高峰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
这些山地和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东南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山地和高原地区也是东南亚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对当地农业、水力发电和交通运输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亚的传统文 化和手工艺品, 如刺绣、雕刻、 陶瓷等,具有独 特的艺术价值。
东南亚的历史遗 迹和博物馆展示 了该地区的丰富 历史和文化遗产, 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河流和湖泊
东南亚河流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等。
东南亚的湖泊多为构造湖,如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柬埔寨的洞里萨湖等。
东南亚的河流和湖泊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水产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和 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亚的河流和湖泊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 来观光和旅游。
地理笔记(东南亚南亚)
(3)、主要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缅甸泰国把佛教教定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教定为国教 2、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缅甸、越南 (2)热带种植园农业 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椰子: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蕉麻:菲律宾
世界最大群岛国(火山国)
补充: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运 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 线。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性得到 提高。 3、地形: 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与中国山水相连)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多火山、地震 4、河流: 东南亚降水多,河流补给水源充足,河流流量大;上游流经山区, 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冲积平原, 利于农业灌溉。
(3)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原因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 降水充足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 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而分布 游地区 在干燥少雨的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西 北部灌溉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 东北部低山丘陵 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茶叶 恒河三角洲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甘蔗 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地区 需水、肥、热量大,气候温暖,降水 量大
热带季 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 全年高温, 质差异和气 分旱季、雨 压带风带的 季 季节移动
终年受赤道 全年高温多 低压带影响,雨 盛行上升气 流
中南半岛和 菲律宾群岛 北部
马来群岛大 部和马来半 岛南部(赤 道附近)
雨季播种,
东南亚地理知识概括
东南亚地理知识概括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大致在南纬10度~北纬23度之间,经度范围比较广,在东经90度至东经140度之间。
东南亚著名的海峡、地峡、运河。
1,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咽喉要道,东南亚位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是该路口的咽喉,该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西北宽、东南窄,地处赤道无风带,有利于通航。
该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道路。
2,克拉海峡和克拉运河。
克拉海峡位于北纬7度至10度之间泰国境内。
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有重要意义。
运河可缩短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东南亚地形特点。
其地形北高南低,山脉自北向南呈扇形分布,山河相间,河流源远流长。
其山地和河流是我国西南山脉和河流的向南延续。
主要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为那加山脉、若开山脉;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比劳克东山;长山山脉.三大山序之间的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汹涌奔腾.河流上游多穿行于掸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将高原分为数块,如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东缅高原,萨尔温江与湄公河间的清迈高原,湄公河与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等。
各河上游落差很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下游堆积速度较快,形成许多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
大河下游和河口多有肥沃平原和三角洲。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北起巴坦群岛,南迄罗地岛,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达新几内亚岛以西。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
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
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
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农业,工业,交通。
地理位置: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太平洋版块,赤道上低纬度地区,亚洲东南部!地形:岛与为主,岛中间为山地,沿海为平原,多火山!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少数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年降雨量大!河流:岛与中央向四面流动,流量大而急河长短,无冰封期!人口:人口多,多分布在沿海平原,黄色人,华人众多!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水稻多!工业较落后,多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交通!:发达,发展海运业,多沿海码头,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内陆河航运价值低2、图是“东南亚苏门答腊岛位置、地形、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根据该岛位置判断,该岛的气候类型从图中看出,苏门答腊岛被赤道穿过,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3、东南亚的河流有哪些,(包括河流的源头,流向,流经气候)东南亚主要有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四大水系1、红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河源海拔2650米。
上游礼社河,接纳东侧支流绿汁江后始称元江,流至到我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后称红河,东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到河内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湾。
李仙江是元江西岸的最大支流,上游称把边江,东南流和阿墨江汇合后称李仙江,流入越南后称黑水河。
盘龙江是元江东岸的最长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越南后称泸江。
流向西北-东南向。
流经的东南亚区域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2、湄公河: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
流向大致由北向南。
流经的东南亚区域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3、湄南河:在泰国又叫昭披耶河,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流到南部平坦地区,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湾,全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
《东南亚》课件 中图版
(2)华侨最多的地区
•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 在2000万以上,他们的祖先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 因生活困难,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大批漂洋过海 “下南洋”去谋生的。他们有的当苦工、劳力,有的从事 商业和手工业。后来,其中的许多人及其子女取得了所在 国的国籍,这部分人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保留中国国籍 的人,称为华侨。 • 华人在东南亚各国中占较大比重。例如,在新加坡约 占77%。马来西亚约占25%。泰国、印尼、越南等国的华 人也很多。他们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增进所在国与中 国的友好关系,以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4、该河上游在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应注意的主要环 境问题是什么?
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 平衡。
2.水文-河湖:
• (1)记住几条主要的河流,以及在中国境 内的名称 • (2)湄公河所流经的国家及对应的气候 • (3)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 (4)根据河流流向判地形地势
3、气候-高温多雨的气候
⑵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 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
回归线以北流域范围狭 窄;因为流经高山峡谷 之中,山高坡陡、支流 汇入少。 回归线以南流域范围较 宽阔;因地势平坦、开 阔,汇入支?其土地利用类型 有什么不同?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该河主要流经了高山气候(横断山区) 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湄公河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区主要是林地,由于水热状况随 高度变化,植被亦呈垂直变化,树种丰富多 样。 中下游平原主要是耕地,由于水热状况 良好,是世界水稻的主要种植地区。
湄南河
萨尔温 江 怒江
泰国;泰国湾(太平洋) 曼谷
中国、缅甸;注入安达 曼海(印度洋)
伊洛瓦 底江
世界地理--东南亚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东方的奇迹——婆罗浮屠
范围
东 南 亚 的 区 域 地 理 特 征 分 析
位置
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 部分 纬度23026‘N-100S,经度900E-1400E.赤道穿过马来群 岛,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热带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 稀树草原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1、半岛上山河相间,北高南低。2、群岛上山地、 丘陵为主,地表崎岖,平原较少。 3、群岛多火山 活动和地震 受地形影响,中南半岛,河流南北走向;群岛上河流 短促 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
陈 毅 致 缅 甸 友 人
山彼我我 山此吸住 皆地川江 向相上之 北连流头 ,,,, 条依君君 条山喝住 南复川江 流靠下之 水水水尾 。。;;
问题1:这首诗说明了哪些地理特 征?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山 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问题2:你能举例说明有哪些河流 与我国的河流相连吗?分别叫什么 名称? 元江——红河 澜沧江——湄公河
【练习1】右图为“20世纪 50—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 动密集型工业分布变化图” 完成下列要求:
2)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销
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A、产销两地相隔较近,可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
B、日本和美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 C、亚洲人口多,有广阔的市场
世界地理 第六讲 东南亚
为什么本次印尼海啸破坏极其惨重?
A 地震强度大(震级大,震源浅,离震中近) B 沿海地势低平,沿海人口密度大
C 未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体系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
亚洲
25°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大洋洲
10°S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中南半岛和 分旱季、 菲律宾群岛 雨季 北部 全年高 温多雨
三、人文经济地理特征
1、居民和宗教 华人与华侨
• 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 以上,他们的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 因生活困难,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大批漂洋 过海“下南洋”去谋生。他们之中大多数已取得当 地国籍,这部分人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保留中国 国籍,称为华侨。
东南亚的宗教
• 东南亚佛教非常盛行,缅甸和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 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 • 除佛教外,伊斯兰教流传也较广,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 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
三、人文经济地理特征
2、农业
找出天 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的 主要生 产国
东
南
亚
太平洋和 印度洋之 间的咽喉 要道马六 甲海峡
锡矿
石油
马来群岛
新加坡位 于马来半岛南 面,由新加坡 岛和及多个小 岛组成,面积 为682.7平 方公里,北隔 柔佛海峡与马 来西亚为邻, 南隔新加坡海 峡与印度尼西 亚相望。约有 400万人口 , 其中华人占7 6.7% 。是 一个地小人稠 的城市岛国, 世界著名的 “花园城市”。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东南亚的经济重要性
资源丰富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矿产、 农业和海洋资源,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造业中心
东南亚凭借低成本优势吸 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成 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之一。
出口导向型经济
东南亚国家依靠出口导向 型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加 工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东南亚的文化重要性
多元文化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多种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
东南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如吴哥窟、婆罗浮屠等世界文化遗 产,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交流
东南亚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 了解和融合。
04
东南亚的地理环境
东南亚的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
东南亚地区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 主,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
目录 CONTENT
• 东南亚地理位置 • 东南亚范围 • 东南亚的重要性 • 东南亚的地理环境
01
东南亚地理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东南亚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东南亚位于北纬10°和南纬10°之间, 属于低纬度地区,接近赤道。
经度位置
东南亚位于东经95°至140°之间, 跨越了东七区和东八区。
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平原
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区,分布着 一些平原,如湄公河三角洲和爪
哇岛。
火山带
东南亚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 火山活动频繁,如菲律宾和印度
尼西亚地区。
东南亚的气候环境
热带雨林气候
在马来群岛和部分中南半岛地区,气候类型为热 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第1课时范围、地理位置和气候)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地形,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储备】
1.知识链接
(1).阅读第34页到第35页的内容。
2.预习检测
(1).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
(2).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
(3).东南亚的气候主要以气候和气候。
(4).东南亚著名的国际性河流。
(5).东南亚地区多火山地震,主要是该地区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学习过程】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读p34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
1.东南亚西临,东临,在洲和洲之间。
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读p34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影响。
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大的山脉由向延伸,河流嵌入其中,形成、的地表形态
(2).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
,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3).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进入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
2.马来群岛的地形与河流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中间高,四周低,山岭很多,平原很少,河流。
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1).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
旱季:月至月,盛行风雨季:月至月,盛行风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2).马来群岛: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1.2004年12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该海啸海域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
B.萨尔温江
C.湄南河
D.湄公河
3.元旦前后,潍坊一代表团赴东南亚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没有必要携带的是A.雨伞 B.御寒衣物 C.地图 D.防晒霜
4.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
B.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C.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D.中南半岛大多位于热带
【当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