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疗和治疗

合集下载

老年病科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老年病科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轻度认知损害遗忘型的门诊患者。

一、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健忘(TCD编码:BNX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轻度认知损害(ICD-10编码:F06.7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的健忘诊断依据(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痴呆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的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疾病分型参照中国痴呆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的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轻度认知损害分为:(1)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2)非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naMCI)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健忘(轻度认知损害)协作组制定的“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诊疗方案”、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轻度认知损害联合攻关项目组《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的证候诊断标准(田金洲等,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临床常见证候:心脾两虚证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健忘(轻度认知损害)协作组制定的“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健忘(轻度认知损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健忘(轻度认知损害)的患者。

2.轻度认知损害遗忘型患者,且年龄≥55岁。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已诊断为痴呆,虽经治疗病情减轻到轻度认知损害,但也不宜进入本路径;(2)虽有轻度认知损害但有明显的脑血管病变者;(3)失语、失明、失聪及肢体残疾以至于不能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价者。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一、本文概述认知功能障碍,作为一种涉及思维、学习、记忆、判断和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的神经心理学疾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公众对此病症的认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及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支持。

我们将概述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可能的原因。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诊断过程,包括临床评估、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

在治疗方法方面,我们将介绍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以及新兴的治疗方法,如神经刺激和基因治疗等。

本文还将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探讨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和社区支持等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类与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概念,涵盖了从轻度记忆问题到严重痴呆的一系列状况。

它可以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的认知障碍类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轻度认知障碍(MCI):这是一种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表现为记忆、注意力或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的轻微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保持。

痴呆: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障碍,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的全面衰退,包括记忆、思维、语言、视觉空间技能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AD):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下降。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由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引起的认知障碍,可能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执行力减弱等。

其他原因:包括感染、中毒、营养缺乏、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引起的认知障碍。

执行力减弱:无法规划、组织或完成任务,或者在解决问题时变得困难。

这些症状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具体取决于认知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认知能力下降:患者表现出至少两个认知域的损害,如学习和记忆能力、语言功能、推理和判断能力、执行功能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视空间功能等。

这些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伴随或不伴随人格行为改变。

2. 生活能力影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通常正常,但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能会有轻微损害,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

3. 无谵妄或精神障碍:轻度认知障碍不能用谵妄或精神障碍来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症候群。

它是由于患者的大脑神经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具体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弱、语言不利等。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和认知功能训练来改善病情,如适当运动、保持社交活动、学习新技能等。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PPT课件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PPT课件

四、MCI的神经病理改变
由于MCI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的概念,而 不是一个疾病的实体,因此,对MCI进行 病理学描述很困难。在定义严格的研究 中,大多数MCI个体的病理改变与早期或 临床前AD相似,说明MCI本身没有特异性 的病理特征,而只是AD或其他痴呆病理 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五、MRI的神经影响学改变
在另两项分别以可疑痴呆和孤立的 记忆损害为MCI标准的研究中,向AD的 转化分别为15.0%和12.0%。Hogan等在 加拿大的一项队列研究中,根据7种不 同的MCI标准诊断的MCI的年转化率在4. 0%-10.2%之间。美国一个AD协作研究 组从全美17个中心入选687名MCI的老年 人,3年随访最终发展为痴呆的结果如 下:
一、MCI 及相关概念
老年人群中,非痴呆性的认知损 害颇为常见,以至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 的老化过程。
1962年 Kral 首次提出“良性老年建 忘 Benign Senescent Forgetfulness, BSF)的概念,描述为老年人群一种不 可避免的损害,通常以抑郁症状为其特 点,其临床症状不能回忆事情的细节, 远事遗忘,以及意识到存在记忆问题等 。
随访时间(年) 0 1 2 3
累积发病(%) 0 9 31 44
MCI向痴呆或AD的高转化率一方面说明MCI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另一方面也支持MCI可 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痴呆的临床前或早期阶段的观点。
八、药物治疗
MCI作为AD的危险因素,且很多病 例也有AD相同的神经病理改变,因此 ,MCI治疗策略都是基于对AD有效的药 物研究。
• 唐牟尼(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等诊断MC I的标准:(1)认知功能下降病史,(2 )神经心理测验有确切的认知功能损害, (3)Pfeiffer功能活动量表(POD)评分小 于5,(4)CDR 评分0.5。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一、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障碍已成为老年人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

轻度认知障碍(MCI)作为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其干预与防治对于延缓痴呆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有效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是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过程,以及对该干预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结合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习惯,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模式,包括认知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社会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

同时,本文还设计了科学的评估体系,以量化指标客观评价干预模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 轻度认知障碍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的认知障碍综合征。

它特指个体在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中表现出显著的记忆或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尚能维持正常,且未达到通常的痴呆诊断标准。

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虽然显著,但并不足以影响其日常生活,因此常被忽视或误诊。

随着时间的推移,MCI患者转化为痴呆的风险日益增加,使得对这一阶段的认知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从流行病学特征来看,MCI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2患有MCI。

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表明MCI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健康问题。

MCI患者每年约有1035进展为痴呆,这一转化率远高于正常人群的12。

MCI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他们罹患痴呆的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621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 2621 by the EditoPal Office of Interuatioual Oouoal of GeriatPcr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张雯艳陆媛|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20233;5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海 220063[摘要]认知功能障碍为脑组织受损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障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以老年人群多发。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病因较多,且治疗难度较大,现有治疗方法包 括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选择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而明确老年MCI 的相关病因并予以对症治疗是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对老年MCI 患者相关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致病因素;发病机理;西医治疗;中医治疗16. 3706/j. iwu. 1074 -7598. 2620 60 410Advances in Etiology and TIoytmedt ot MOu Cognitive ImpaOmert in Oiuee PeopleZhang Wexyud 1^k , Lu Yuan 21 School of Mehiciue , Tougji University , Shanghai254233 ;;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 Shanghai Yangpu DistPc) Central Hospital , Shanghai200668[Abshoch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a functional disorder that occurs after brain damage. It frepuenOy invelves the elUerlyand is classi/eh into milU , moderate and severe type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There are many Psh factors for UeveloyingmilU cognitive iwpairment ( MCI) in olUer peoyle , and the treatment is hard. The current merapexOc method includes western mehi-cine treatment and Oabi/onai Chinese mehicine treatment , which is selecteX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ClaPWing the cause of MCI and provi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i s the kep way to promote the recevep of MCI.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MCI inolUer patients.[Key wo O s ] M/U cognitive iwpairment ; Pathogenic factor ; Pathogenesis ; Western mehicine treatment ; Tradi/onai Chi ­nese mehicine treatmen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U cognitive iwpairmeni , MCI )属于一种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损害状态[9o MCI 是痴呆发生的一个早期阶段, 因此该类患者为痴呆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与干预策略

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与干预策略

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与干预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成为了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

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预警和干预认知功能障碍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常见类型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

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如果轻度认知障碍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痴呆。

痴呆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为严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无法自理。

常见的痴呆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二、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信号1、记忆力减退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如忘记刚刚说过的话、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等,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信号。

2、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在阅读、看电视等活动中容易分心。

3、语言表达困难说话时出现用词不当、表达不清、重复话语等情况。

4、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认知出现偏差,比如不知道今天是几号、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等。

5、判断力下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判断力明显不如以前,例如在购物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6、情绪和性格改变变得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或者性格变得孤僻、冷漠。

7、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穿衣、洗漱、做饭等日常生活技能出现困难。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应及时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三、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1、神经心理学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如记忆力测试、注意力测试、语言能力测试等,评估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水平。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与治疗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与治疗

MCI的诊断
3、神经影像学检查: 有关研究显示,75%的MCI患者有海马萎缩, 且海马萎缩越明显,向AD的转变率越高。而且, 目前认为海马体积测量和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 是区分老化、MCI与AD患者的最敏感工具。 另外,PET检查发现MCI患者早期内嗅区皮 质葡萄糖代谢有明显异常,而SPECT则发现 MCI患者有后扣带回低灌注,这均预示AD发生 的高危险性。
4、性别: 目前认为女性记忆认知功能的减退的发生率高于 男性。
5、精神疾病因素: 抑郁状态可导致记忆认知功能的减退,且研究发 现ApoE4基因同时与痴呆和抑郁症相关。
MCI转化为痴呆的预测
1、神经心理学预测: (1)1-4年中MMSE分值下降4分或4分以上, 应作为阳性诊断的分界。
(2) MCI转化为痴呆者认知损害主要集中 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反映学习和近记忆能 力),词汇流畅性测验(反映记忆再现和语义 记忆),分类、小标记、视觉推理测验(反映 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结构和连线测验(反映 空间感知、执行功能)成绩差;以及延迟回忆 困难。而发音、命名、注意等变化不明显。
MCI转化为痴呆的预测
2、分之遗传学预测: ApoE4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发生认 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高2倍,且认知衰退 速度较快。 3、影像学预测: 伴有海马、杏仁核萎缩的MCI患者易于 进展为痴呆。
MCI的治疗
1、雌激素: 大多数的观察研究报道了雌激素对认知 功能有益,雌激素对女性记忆减退的治 疗作用非常明确,有回顾性研究报告了 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可显著减少阿尔 茨海默病的风险;对年龄相关记忆障碍 (AAMI)患者脑电图和心理测评方面的 疗效,发现有显著的记忆方面的改善。
MCI转化为痴呆的危险因素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高脑萎缩(尤其是前额 叶和边缘叶)增加,这些部位与记忆、 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2、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年限与记忆、认知功能 呈负相关;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发生记忆、 认知功能障碍的时间早,且发生比例高。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课件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课件

大脑功能改变包括神经递质失 衡、神经元电活动异常和信息 处理障碍等,可能影响认知功 能。
风险因素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 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遗传 、慢性疾病、生活方式等 。
年龄是认知功能下降的主 要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 增长,大脑结构和功能逐 渐衰退。
遗传因素对轻度认知功能 损害的影响较大,家族中 有认知障碍病史的人群更 易患病。
功能的异常。
环境因素包括慢性疾病、药物 滥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可能 对大脑造成损伤或影响大脑功
能。
神经生物学因素涉及神经递质 失衡、神经元退行性变等,可
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病理机制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 主要涉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 变。
大脑结构改变包括脑萎缩、神 经元丢失和神经纤维退行性变 等,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等,有助于改 善认知功能。
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能够改善患者的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 功能。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如美金刚等,可改善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
抗氧化剂和抗炎药
如维生素E、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如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等。这些工具能够检测出轻微的认知障
碍,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0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因研究
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如脑血管
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遗传因素也被认为与轻度认知功能损
害的发生有关。
03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

中国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

中国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

•方案与建议・中国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关键词】帕金森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治疗指南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包括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D, PD-MCI)和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PDD),其中PD-MCI是PDD的独立危险因素m。

PD-MCI发病率高,并可在PD早期出现。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PD-MCI的患病率高达40%[2],在新诊断的PD患者中发病率达30%[2],PD-MCI 每年进展为痴呆的几率为6%~15%。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展至PDD时,已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PD-MCI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PD-MCI日益受到关注,然而,我国尚缺乏专门针对PD-MC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医生对PD-MCI的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诊疗规范及指引。

为规范我国PD-MCI的诊疗实践并促进其临床及机制研究,专家组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结果,制定了我国PD-MCI 诊断和治疗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规范doi:10.3969/j.issn.l002-0152.2021.01.00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7YFC131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671275,81974195,82071419)执笔者:王丽娟,冯淑君,聂坤通信作者:王丽娟,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邮编:510080,E-mail:wljgd68 @;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诊疗研究中心,邮编:200025,E-mail:chensd@ijh.;陈海波,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邮编:100730,E-mail:*******************PD-MCI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全文)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1]。

MCI诊断标准最早由Petersen等于1999年提出,该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但该标准对MCI的诊断过于局限,主要是遗忘型MCI 的诊断。

2003年国际工作组对MCI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这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MCI诊断标准。

该标准将MCI分为4个亚型,即单认知域遗忘型MCI、多认知域遗忘型MCI、单认知域非遗忘型MCI和多认知域非遗忘型MCI[2]。

除此之外,该标准还对MCI病因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缓慢起病的痴呆类型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前,轻度的病理变化均可引起MCI。

而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可导致持久的MCI。

虽然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2011年标准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2011年标准、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分别就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MCI及MC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但其基本内容均与2003年MCI诊断标准一致[3]。

MCI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4点[2]:(1)患者或知情者报告,或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发现认知的损害;(2)存在一个或多个认知功能域损害的客观证据(来自认知测验);(3)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但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4)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MCI的诊断标准,在上述MCI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标志物的内容,包括Aβ沉积的生物标志物和神经元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但该内容只用于临床或基础研究,并不是临床诊断所必需。

以上标准只是MCI的一般标准,实际操作中如何对认知障碍但是没有达到痴呆程度进行界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轻微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的药物治疗选择

轻微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的药物治疗选择

仅 是获 得信 息 和 近 期所 获得 的信 息 的 再现 能 力 减 退 : 随着 年 龄 增 加 长 期 记
忆 并 无 改 变 。 些 结 论 和 以前 的报 道 这
了主 要 的 测 验 : 下 面 因研 究 所 涉 可 但
关 它 们 的 信 度 和 效 度 的 资 料 以使 检
查 者 能 够 解 释 测 试 的 结 果 信 度 一 般
是 指 测验 对 一种 行 为 的 测 定具 有一 致 性: 效度 指 一 种 检 测 能 确 定 它 所 测 定 的 行 为 的程 度 Do 多 种 认 知 功 能 的 Nhomakorabea s有 l
测 试 ,可 根 据 既 符 合 科 学 的 原 则 、个
人 所 偏 好 , 简 便 易 行 来 选 择 具 体 的 又
测 验 方 法 。 而 有 根 多 测 验 几 乎 无 人 然 了解 , 且 它们 的信 度 和 效 度 未 曾单 而 独 充 分 地 评 估 过 。因 此 ,本 文 仅 讨 论
神 经 营养药物 乙酰胆碱 酯 酶抑 制 荆 影 响 ”’ 同 , 只 有 一 个 研 究 结 果 不
断 和 可 能 的 治 疗 并 提 出 了有 关 年 龄
岁 以 前 , 着 年 龄 增 长 脑 的 总 体 积 减 对 记 忆 影 响 的 测 定 , 重 于 神 经 心 理 随 着
少 ,主 要 是 灰 质 的 减 少 而 造 成 的 , O 5 岁 以后 主 要 是 白质 的 减 少 。 因为 中老 年 人脑 产 生 了一 系 列 形 态 和生 理 的改变, 出现 记 忆 力 减 退 并 不 令 人 惊 奇 对 老 年 人仅 有 认 知 功 能 尤 其 在 记 忆 方 面 的损 害 而 既无 痴 呆 、 无 能 引 也

认知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3. 复杂量表检查
• 神经心理学对认知方面的检测也有一些特殊的比较复杂的 量表,这些量表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不是很全面的。
• 例如Hoskivson的智力检测量表主要用于定向力的测定, Wechber的记忆积分量表等都有局限性,因为这些量表都 有其特殊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4. 诊断步骤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2.简单量表检查
• 当前有多种进行认知功能检查的半定量的量表可供使用。 简单的有MMSE,这里的认识内容有定向力、注意力、计 算力、远期及近期记忆力及判断力的评审,这对于筛选是 很好的。此外还有CCSE、信息集中的检查TMGT及神经行 为检查NCAC,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四)认知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1.体针的针灸辨证治疗 (1)髓海空虚
1)治则:健脑充髓,益神增智。 2)穴位的选择: 主穴:太溪、肾俞、志室、悬钟、三阴交、心俞。 穴位加减:头晕甚者加百会、四神聪。 3)操作:太溪、志室直刺0.5~0.8寸;肾俞、心俞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悬钟、三阴交直刺1~1.5 寸;百会、四神聪平刺0.5~0.8寸。 4)注意事项:百会、四神聪因穴下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网,出针时要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1.临床检查 患者一旦清醒应立即进行有关的认识缺 损的检查。认知检查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有关认知方面的障碍; (2)确定认知障碍的特征; (3)有助于病变的定位; (4)提供制定认知治疗或认知训练方案的依据。 认知障碍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计算 力、语言功能、思维判断、注意力等方面。
认知、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各有所指: 1.认知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 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 2.认知功能 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 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 达及应用等方面。 3.认知功能障碍 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 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 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 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F D A建 议 C h E I s 可 以用 于 MC I的治 疗 , 但 它们 不 具
者的空间记忆方面具有显著效应。但也有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 , 吡拉西坦在改善 M C I 患者 的临床症状方 面并无显著效果 ¨ 。 1 . 1 . 3 脑循环改善剂 包括银杏叶提取药 ( g i n k g o b i l o b a e x t r a c t ) 、 甲磺 酸 阿米 三 嗪 萝 巴新 片 ( 都 可 喜) 、 7 一 氨基 丁酸 ( G A B A) 衍 生物及核苷衍生物、 尼 麦 角林 。研 究 最 多 的 是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 虽 多 项 研 究【 1 卜 ” 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缓解正常老年人 、 M C I
要 的意义在于早期识别老年期痴呆高危个体并探索 有效干预途径 , 以延迟或阻止老年期痴呆 的发生、 发 展 。本 文对 MC I 的 治 疗 及 干 预 手 段 的 最新 研 究 进 展进行综述 , 为M C I 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 药物 治疗
关于 M C I 的药物治疗 , 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 方案, 也没有获 得 F D A 批 准 的治 疗 MC I的 药 物 。 目 前针对 M C I 的治疗 策略都是 对痴呆有效 的药 物 研究 。 1 . 1 化学 药物 1 . 1 . 1 胆碱酯酶抑制剂 目前被美 国食品和药 品 管理局批准 的治疗 A D的唯一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 剂( t h e c h o l i n e s t e r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s , C h E I s ) 。它 通 过 抑 制 乙酰胆碱酯酶而提高突触中乙酰胆碱 的浓度 , 促 进胆碱能神经的传导作用 , 改善认 知功能减退 的症 状 。C h E I s 对 M C I 治 疗 的结论 不一 J 。目前美 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CI的诊断
辅助检查
1、量表检查: ①一般认知功能检查使用MMSE; ②语言功能检查使用Boston命名测验和受控词 语联想测验(Controlled Oral Word Association Test,COWA); ③概念推理能力检查采用WAIS-Ⅲ的相似性分测 验; ④结构运用能力检查采用WAIS-Ⅲ的积木图案分 测验和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与治疗
MCI的概念
认知和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由感知觉、思维、注意和记忆活动所
组成,是精神活动中最复杂的过程。认知功能 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状态, 主要包括:①记忆障碍, ②定向障碍, ③语 言障碍(如找词困难,阅读、书写和理解困难) ④视空间能力受损, ⑤计算能力下降, ⑥判 断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
MCI的诊断
MCI诊断标准(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所)
①以记忆障碍为主,且有知情者证实 ②除记忆障碍外,其他认知功能相对完好或轻度受损 ③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④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 ⑤能排除其他可引起脑功能衰退的疾病 ⑥总体衰退量表(GDS)为2-3级,临床痴呆量表(CDR)
为0.5,记忆测查分值在年龄和教育匹配对照组的 1.5SD以下,且MMSE至少24分或Mattis痴呆评价量表 (DRS)至少123分。
MCI的流行病学
MCI的患病率因诊断标准不同而差异较 大,约在3%-20%不等。
有关临床研究表明,符合MCI诊断标准 的44%患者在3年的随访研究中转变为AD, 平均每年的转化率为15%。
MCI的神经病理学
MCI患者表现为内嗅区皮层、海马等部 位出现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及神经 元脱失;而非痴呆老龄脑,仅海马下脚 出现神经元脱失,海马其他部位很少受 累,而且内嗅区皮层不受累。
MCI转化为痴呆的预测
1、神经心理学预测: (1)1-4年中MMSE分值下降4分或4分以上, 应作为阳性诊断的分界。 (2) MCI转化为痴呆者认知损害主要集中在 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反映学习和近记忆能力), 词汇流畅性测验(反映记忆再现和语义记忆), 分类、小标记、视觉推理测验(反映抽象思维 能力),空间结构和连线测验(反映空间感知、 执行功能)成绩差;以及延迟回忆困难。而发 音、命名、注意等变化不明显。
MCI的概念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指介于正常老化
与老年性痴呆(AD)之间的临床状态,即患者 所罹受的记忆降低程度大于其预期发生的年龄, 但还不能满足目前临床上所接受的AD的诊断标 准。
当MCI患者被纵向观察时,与年龄配对健康组 相比,他们以相当大的恶化率进展为临床上可 能的AD ;也就是说,MCI被认为具有发展为临 床上可能的AD的高度危险性。
MCI转化为痴呆的预测
MCI转化为痴呆的危险因素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高脑萎缩(尤其是前额叶 和边缘叶)增加,这些部位与记忆、认 知功能密切相关。 2、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年限与记忆、认知功能呈 负相关;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发生记忆、 认知功能障碍的时间早,且发生比例高。
MCI转化为痴呆的危险因素
3、血管性因素: 血管性因素在非痴呆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衰退发展中 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病 相关危险因子可影响脑部组织的供血和功能,导致 记忆认知功能的减退。 4、性别: 目前认为女性记忆认知功能的减退的发生率高于男 性。 5、精神疾病因素: 抑郁状态可导致记忆认知功能的减退,且研究发现 ApoE4基因同时与痴呆和抑郁症相关。
MCI的异质性
转 归: 1、进展型(PMCI) 2、稳定型(SMCI)
MCI的症状特点
1、明显的主观和客观的记忆减退; 2、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 3、注意力减退,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 4、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5、未达到痴呆的标准。
MCI的症状特点
6、MCI还可伴有多种心理和行为异常, 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发生率达36%, 其它表现依次有易激惹(35%)、焦虑 (24%)、冷淡(19%)、激越(4%) 以及错觉(1%)等。这些情感、行为障 碍的出现可能是MCI患者发展成为痴呆 的标志。
MCI的诊断
3、神经影像学检查: 有关研究显示,75%的MCI患者有海马萎缩, 且海马萎缩越明显,向AD的转变率越高。而且, 目前认为海马体积测量和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 是区分老化、MCI与AD患者的最敏感工具。 另外,PET检查发现MCI患者早期内嗅区皮质 葡萄糖代谢有明显异常,而SPECT则发现MCI患 者有后扣带回低灌注,这均预示AD发生的高危 险性。
MCI的异质性
1、MCI是以记忆障碍为主的临床状态 2、不是疾病实体 3、潜在的不同生理和病理过程 4、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 5、疾病转归不同
MCI的异质性
分型
1、遗忘型:患者以记忆损害为主,其他认知领域相对 保持完整,主要结局是发展为AD。 2、非遗忘型: 患者出现单个非记忆认知领域的损害, 如单纯语言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单纯注意或动作和 执行功能障碍。单纯语言障碍可进展为原发性进行性失 语,其他可进展为额颞痴呆。 3、多认知领域损害型:患者出现多个认知领域的轻度 损害(如记忆、语言、注意、视空间能力等),但严重 程度达不到痴呆的标准。这一类型可能进展为AD,也可 能进展为VaD或其他痴呆。
MCI的诊断
⑤工作记忆检查采用WAIS-Ⅲ字母-数字排 序分测验; ⑥语言和视觉即刻和延迟回忆能力采用 WMS-Ⅲ的习测验; ⑦执行功能检查采用连线测验A和B。这 些测验针对在痴呆极早期易受累部位负 责的认知功能,其评估MCI和临床。
MCI的诊断
2.生物学标记物检测: 脑脊液(CSF)分析是诊断MCI的有效方法之一, MCI患者CSF中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 变化与AD相似,即 Aβ下降、tau蛋白上升。 另外,高半胱氨酸、血红素氧合酶-1、低密 度脂蛋白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 白比率增加都预示着MCI转变为AD的风险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