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欣-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
刘欣欣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
![刘欣欣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089fb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1.png)
刘欣欣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楼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刘欣欣住宅楼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功能、空间布局、结构安全、节能环保等。
为了更好地完成刘欣欣住宅楼的设计,有必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二、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一)功能需求住宅楼的功能首先要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如起居、睡眠、饮食、洗浴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储物、晾晒、休闲等辅助功能。
不同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对功能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例如,有老人和儿童的家庭可能需要更多的无障碍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二)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常见的布局方式有动静分区、干湿分离等。
客厅、餐厅等活动空间应与卧室、书房等休息空间相对分离,以减少相互干扰。
卫生间和厨房等潮湿区域应与卧室、客厅等干燥区域分开,避免潮湿对其他空间的影响。
(三)交通流线交通流线的设计要流畅便捷,避免迂回和交叉。
楼梯、电梯的位置应合理设置,方便居民上下楼。
走廊和过道的宽度要满足通行和消防要求。
三、结构设计(一)结构形式住宅楼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砖混结构施工简单、造价较低,但抗震性能相对较弱;框架结构空间布置灵活,抗震性能较好,但造价相对较高;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侧力能力。
(二)基础设计基础的设计要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等因素确定。
常见的基础形式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础等。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需要采用桩基础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三)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住宅楼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合理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圈梁、构造柱等。
四、节能环保设计(一)节能设计节能设计可以降低住宅楼的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优化建筑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空调和照明的使用。
住宅设计新概念研究
![住宅设计新概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b233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png)
智能家居、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应用,将为住宅 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智能化体验。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法规与标准的完善
为保障住宅质量和环境性能,需要建立 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并对住宅设计
进行规范和引导。
A 设计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设计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以适 应新的发展趋势,设计师需要不断
学习和探索新的设计理念。
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降低住宅 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家居系统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家居 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人文关怀
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 高住宅的适应性和人性化设计。
对未来研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望
可持续性发展
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智能家居应用
将智能家居技术应用于室 内设计中,如智能照明、 智能安防等,提高居住的 安全性和便利性。
色彩与装饰
合理运用色彩与装饰元素 ,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氛 围,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 情感体验。
04
住宅设计新概念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端住宅小区
设计理念
该小区以“自然、舒适、绿色”为设 计主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源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设计理念
建筑风格
户外空间
节能环保
该别墅区以“回归自然、享受生活 ”为设计理念,注重自然景观和户 外空间的利用。
每栋别墅均设有私人花园、露台等 户外空间,让住户亲近自然,享受 户外生活。
05
住宅设计新概念发展趋势 与挑战
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
艺术与文化元素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605b6d1a37f111f1855be5.png)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发表时间:2018-12-19T15:30:41.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刘欣欣[导读] 摘要:近年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摘要:近年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指生态建筑不仅要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要考虑人们的居住环境,从而设计出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生态建筑。
该原则能够满足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做出适当的安排和组织,解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整合。
生态建筑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是一致的,生态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前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我国建筑业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筑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生态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中,改善了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使生态建筑成为连接使用者与自然的桥梁。
生态设计体现在建筑中,以达到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目的。
1生态住宅建筑概念生态住宅建筑在追求多维、立体空间的同时,更注重环境保护,在设计之初就把经济实用、环境保护和现代科学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
这就要求生态住宅要适应原有的环境,在保持原有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节水和节能,从而减少建筑周围的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将生态、环境友好型生存环境与自然平衡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原则了解了建筑生态学后,才能掌握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因此根据生态建筑设计的各种特点,应遵循分析的基本原则,即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总体设计原则:由于生态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总体设计原则。
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生态建筑设计不仅要把生态建筑设计成一座建筑,它应该是建筑周围地区保持生态建筑的基础,与建筑环境的整合,并充分考虑建筑及其周围的社会、经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结合。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探讨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378e5b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1.png)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探讨
辛京辉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房地产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很大比重,而住宅是房地产的主要项目.因此优化住宅结构设计,降低钢筋混凝土单方指标,从而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优化成本一方面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顺应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开发商利润,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开发商本身竞争优势.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身隶属于荣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公司的限额设计要求,多年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技术优势,以"高效率、低成本、高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总页数】1页(P56)
【作者】辛京辉
【作者单位】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廊坊065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层住宅结构体型优化设计探讨 [J], 肖雷
2.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探讨 [J], 刘育刚;
3.高层住宅结构剪力墙优化设计探讨 [J], 翁泽松; 焦柯
4.高层住宅结构剪力墙优化设计探讨 [J], 张鑫
5.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探讨 [J], 赵梅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4c49f1700abb68a982fb59.png)
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 如 日照、 通风 、 防尘、 消除噪音等问题 。
3 、 设计规划措施 3 . 1住区空 间布局合理化、 科 学化 。 是从” 以人为本r - 出发, 建筑与环境并重, 现 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
一
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 , 需要时可再改造、 提高 。住宅的套型和 内部功能应 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 有房可住” 的生存 功能问题, 向 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 发挥住宅及住 区的发展功能、 陶冶功能和 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 有丰富的层次 , 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 以居住为主体, 但在教育医疗 、 文化娱乐、 体育锻炼 、 交通出行、 园林绿化…
生活环境 的要求发生了变 化。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对与提高人们生活情趣和 美化居住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 功的居住环境景观不仅 能够满足居
民的审美要求 , 同时能够提 高居住小区的人 为质量 , 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 机交往 。 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与规划中 , 高水平 的规划与设计是提高小 区品味和 消费者青睐的前提 。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 畅销的房屋小区一般都 是具有着特色高水平的小 区环境景观设计和规划 , 通过将 小区的居住功 能、 环境功能、 社会功能合理糅合 成为一体 , 建造 出适合人居住的、 生态环境优 秀的、 功能质量齐全的可持续发展 的新住宅小区。 1 、 现代居住 小区概述 . 我 国大规模 居住小区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中期,早起的居住小区规划采 用是通 过原苏联的居住模式为依据 设计和规划,其 中在科学发展应用的同 时也村子这诸多的缺 陷和不足, 并且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 现代居住小区
住宅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住宅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4a4a5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c.png)
住宅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一、引言在建筑学领域,住宅楼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建筑的功能、美学、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对当前住宅楼设计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为我们的毕业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1. 建筑设计理念近年来,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被广大设计师所接受。
在住宅楼设计中,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建筑中,提高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和长期使用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 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住宅楼设计的核心,它涉及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居住体验。
当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居住者的需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3. 智能化技术应用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住宅楼设计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何将智能化技术融入住宅楼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 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环保、节能、耐用等优点。
在住宅楼设计中,如何选择和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成为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5.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住宅楼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一些典型的住宅楼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这些案例包括不同风格、不同技术、不同材料的住宅楼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
三、结论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住宅楼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住宅楼设计中,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建筑设计理念、空间布局设计、智能化技术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居住体验。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当前住宅楼设计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功能、过度依赖传统材料而忽视环保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推动住宅楼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和展望在我们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综述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1. 结合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提高建筑的长期使用性能。
“栖岸”:临水而居的精神家园——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栖岸”:临水而居的精神家园——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dbd2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png)
“栖岸”:临水而居的精神家园——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尉彤华【摘要】“栖岸”是对滨水岸边居住形态的概括与提炼,体现了传统居住形态的回归,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形态.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一直在变化着,但是对于“栖岸”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所营造的滨水社区正是延续与发展这一居住形态的有益尝试.该文结合这一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先是概述了“栖岸”的历史渊源;进而探讨了其在现代小区设计中的运用、体验及价值;最后总结归纳了滨水岸边住宅的设计特色与设计原则,作为同类项目规划设计时的参考.【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水系统;居住区;体验;传统【作者】尉彤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
它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辖区内河川纵横,湖泊密布,自古以来便有“三湖襟带之邦,百越舟东之会”的美誉。
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恰好位于这样一个“形胜甲于江南”的山水名城之中。
项目基地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地块北临河海东路,南临太湖东路,西接老藻江河,东侧为规划小区道路。
场地内现有一条东西向城市水系贯通场地。
一期用地面积19.33hm2。
地上总建筑面积26.81hm2,其中住宅面积24.63hm2,住宅由高层、小高层、联排组成。
商业及公建配套面积2.18hm2。
规划设计围绕“水”逐步展开,在原有城市水系的基础上,引入了“月湾”、“西溪”等人工水景,使之成为现代居住空间的“灵魂”,形成一个高端滨水主题社区。
“栖岸”:顾名思义是指栖居于岸边,是对滨水岸边居住形态的概括与提炼,它体现了传统居住形态的回归,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形态。
【文献综述】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
![【文献综述】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fa1c0f67ec102de2bd89e5.png)
文献综述土木工程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更需要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虽然相对简单,但仍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1]。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对学过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为以后走向社会、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巩固数据处理和结构分析能力,提高对各类相关规范和法规的掌握程度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训练,对建立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概念大有益处。
也是理论与实际,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2]。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进一步培养了我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
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定居活动是人类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因此,住宅也就成为人类最早的建筑形式之一。
住宅模式不仅世代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休戚相关,而且在构筑城市历史文脉中亦功不可没。
也就是说住宅模式与城市,地区乃至民族的内在文化品质是息息相连的[4]。
我国古代住宅模式深受传统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哲学论与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影响,形成了宅居背阴向阳,三间二廊,以天井为核心的围合内敛态势。
矮檐合院的宅居布局,棋盘式的空间架构,笔直而有节奏的中轴线,把城市空间大系统和住宅区小系统联系成为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辨证统一体[5]。
这时便会出现像四合院、马头墙、永定土楼等一系列宅居模式。
定居活动又导致了城市的形成,所以城市其实就是人类居住空间的外延。
由于居住模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空间的需求,因此它的类型特点,对于构筑城市空间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与新的居住方式相适应的住宅模式,比如单元房、别墅群、工业化住宅等[6]。
【VIP专享】最新文献综述(任红坤)
![【VIP专享】最新文献综述(任红坤)](https://img.taocdn.com/s3/m/b0cee7a1b4daa58da1114a7e.png)
Web技术与智能小区文献综述1 前言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求,在住宅小区家居方面,世界上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将智能大厦的概念和模式引进住宅小区,使人们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质的提高,由此产生了智能化住宅小区这一全新的概念,它是新兴的高科技产物。
1.1 智能建筑研究背景及现状智能建筑(即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智能化)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鲜明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1]。
进入21 世纪以来,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并呈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于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产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安全、舒适、方便、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智能住宅小区在我国各地发展较快,在全国城镇每年住宅开发总量4-5亿平方米中占有相当比例,并且以较快速度增长,己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主要市场。
由于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促进了国内产品供应商的研发需求,膨胀了智能建筑领域的研发队伍,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2.1 国际智能住宅的概况目前,欧美及日本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智能住宅的智能化系统标准化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节能为重”和“环境优先”等原则。
并由功能出发,对住宅智能化以“舒适、安全、方便”为目标,对物业管理以“高效、周到、系统”为目标。
1.2.2 国内住宅小区的状况在中国,虽然还未能像美国、日本那样对住宅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制定标准,但已经借助智能建筑的概念与技术开始推行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了[2]。
全国建筑电气技术信息网在1997 年制定了《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初步确定了必须重视的五方面功能:安全性、生活环境、通信方式、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这是国内最早制定与住宅智能化相关的技术文献。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若称智能化的住宅小区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功能特征。
关于住宅楼设计的文献综述
![关于住宅楼设计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edc52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关于住宅楼设计的文献综述住宅楼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点领域,其设计方案不仅要考虑外观美观,也需要考虑住户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住宅楼设计的文献综述。
第一步、住宅楼设计的控制因素住宅楼设计需要考虑的控制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气候、周边环境、自然采光和通风、建筑高度和体量等。
为了尽可能在设计时满足这些控制因素的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住宅楼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设计。
同时,其需要有高度的审美水平来确保在满足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富有美感的建筑。
第二步、住宅楼设计的建筑技术住宅楼设计需要使用现代的建筑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布局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立面设计和设备设计等。
在布局设计时,建筑师需将住户需求和住宅楼的实际情况融合,来确定每个房间的大小,从而让住户生活更为舒适。
在材料选择方面,建筑师需要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的材料,同时材料的承重和防火性能也要考虑在内。
在结构设计方面,建筑师需要根据住宅楼的高度和体量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并且结构要能满足建筑的安全性要求。
在立面设计方面,建筑师需要考虑住宅楼在城市环境中的角色、立面的美观性和舒适度、以及整体的风格等。
在设备设计方面,建筑师需要考虑住宅楼的供水、供电、供气、采光和通风等各项设备的选用和设计。
第三步、住宅楼设计的环保与节能在住宅楼设计中,环保和节能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降低住宅楼的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笼罩式绿植设计。
在住宅楼立面设计中增加绿化设计,对空气和水分的净化及降温降噪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利用太阳能。
在住宅楼设计中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减少住宅楼的能耗。
3.采用节能建材。
在住宅楼的建造中采用节能建材,例如隔热材料,可以起到减少空调的功耗等作用。
4.利用雨水资源。
在住宅楼设计中,可以将降雨所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减少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起到一定的节水效果。
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
![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f30f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e.png)
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发布时间:2021-12-17T06:13:13.478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14期作者:刘文欣[导读]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介绍现阶段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结合建筑功能多样性的需求,分析合理的解决措施,对多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通过相关研究,最大限度地提升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保障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刘文欣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介绍现阶段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结合建筑功能多样性的需求,分析合理的解决措施,对多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通过相关研究,最大限度地提升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保障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安全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在建筑领域中,多层框架结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多层框架结构也在建筑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应用。
在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重点和难点,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1 框架结构设计概述1.1 框架结构概念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共同承受房屋自重、风及地震等荷载的结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主体部分开始以框架结构作为承重主体,建筑墙体不再作为承重墙。
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多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而言,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
如图一所示,建筑墙体功能变得越来越广泛。
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一般框架以现场砌筑居多。
图一:建筑墙体功能图1.2 框架结构特点在进行相关建设的过程中,框架结构有许多的优点。
比如,运用框架结构可以减少容重较大墙体材料的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节省了建筑材料的前期投入,使得施工企业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住宅窗的设计要点
![住宅窗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a0e1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0.png)
住宅窗的设计要点
安泉军;曲璠;王振报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6(032)014
【摘要】通过对河北安居各小区从窗的设计到工程实施中应注意问题逐一分析,总结了以往小区建设住宅窗的设计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推广窗的设计成果,精心建造高品质住宅小区.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安泉军;曲璠;王振报
【作者单位】河北安居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河北邯郸 056008;河北安居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河北邯郸 056008;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 05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28
【相关文献】
1.住宅类绿色建筑景观设计要点分析--以重庆万科悦湾北地块住宅绿色建筑金级项目为例 [J], 徐月龙
2.高层住宅窗底墙与窗间墙脱缝对结构设计优化的作用 [J], 李海峰
3.住宅窗的设计要点 [J], 李伟;曲璠
4.天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住宅外窗禁用推拉窗 [J],
5.租赁住宅设计要点分析——以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租赁住宅项目为例 [J], 常丽姝[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住宅的品质
![论住宅的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fc0dea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8.png)
论住宅的品质刘嵘【摘要】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originality,security,comfort,durability and economy and other aspects,the article explore show to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quality,and inquires the significance of planning design and engineering design.Through improving residential quality and reducing engineering cost,it makes people living more comfortable and safer.%从独创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住宅建筑的品质及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住宅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安全、舒适。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30【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独创;舒适;绿化;住宅品质【作者】刘嵘【作者单位】山西建工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31 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安全性、适用性住宅顾名思义是为了人们居住的舒适而建的建筑,前提是以人为本,那么怎么才能从细节入手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
以前由于经济欠发达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挡风遮雨就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品质也在逐渐提升。
住宅品质的提高从独创性、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得到体现。
1.1 独创性我们现在的住宅建筑作品受到实用性和技术性的固有特征限制,使得独创性的空间不能最大化的利用,所谓独创性就是有一定的创造性,当然独创首要考虑的是建筑作品安全、适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的艺术作品。
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探讨
![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8513fb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探讨
刘思庆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住宅消费市场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与变化,对住宅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已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概念,住宅也随之在环境、外观、内部格局、材料的选择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设计趋势。
本文分析了现代住宅设计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住宅设计的因素,总结并提出了发展的新趋势。
【总页数】1页(P198-198)
【作者】刘思庆
【作者单位】广东诚实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
【相关文献】
1.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建议
2.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兼论住宅建筑设计的群众性
3.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4.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与非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的差异探讨
5.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以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为例
![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以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fb5e6f58fafab069dc02e2.png)
刘丛红
尹
洁
李
翔
Liu Conghong Yin Jie Li Xiang
中图分类号Tu241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3—739X(2007)08一0064—03
气候条件和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窗地比,窗体、墙
体材质的选择,遮阳设计等是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伊
始就应充分考虑的因素。
(下转第70面)
66罐■参建筑第2 5卷 8/2007
万方数据
问题,防止破坏本土社会结构并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平;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平台建设。
结语
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支和实现方式
表4节能措施总结
建筑结构名称 适当的窗地比 遮阳设计
节能措施 由30%减少到15% 南向窗采用水平遮阳板,vsA=509。东西 向窗采用竖直遮阳板.HAs=35。~45。
节能效果 节能15% 冷能耗减少25%采暖能耗 基本无影响
结论 避免设计面积过大的窗户 可采用遮阳板并应依当地日照条 件及不同朝向调整遮阳形式
窗地面积比值为直接天然采光房间的侧窗洞口面积 Ac与该房间地面面积Ad之比。天津属于Ⅲ类光气候区, 此区域内住宅室内采光标准参见表3。
在保证居室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应控制开窗面 积,减少外墙传递的热量。新园村高层住宅大部分房间 窗地比在15~33%之间,远高于《住宅设计规范》中提
出的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我们运用软件分析窗地比由小 变大时的热工状况。从图4可以看出,冬季在不使用采暖 设施的前提下,室内气温随窗地比增加而明显降低,这 意味着达到室内舒适温度需要消耗的采暖能量将会增加; 图5则显示出夏季制冷能耗随窗地比的增加而显著增长。 结合夏季制冷能耗和冬季采暖能耗计算得出⑧:当窗地比 由30%减少到15%时,可以节能约15%。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刘念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刘念](https://img.taocdn.com/s3/m/99648b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6.png)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刘念发布时间:2021-05-31T15:53:53.1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刘念[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住宅建筑设计不仅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应符合居民的生活需求,设计过程的要求,注意建筑经济适用以及美观,提高住宅建设质量的住宅建筑,追求人们对于现代理想生活向往所需的的品质。
广州天行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摘要:目前,我国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住宅建筑设计不仅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应符合居民的生活需求,设计过程的要求,注意建筑经济适用以及美观,提高住宅建设质量的住宅建筑,追求人们对于现代理想生活向往所需的的品质。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问题一、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分析1.1适应性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中人们对住房的需求,现代住房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此外,现代住房还必须满足新时代住房的期望,以适应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家庭结构变化的需要。
今天,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公认的发展愿景。
现代住宅设计不仅要满足市场和人民的需求,而且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大主题。
现代住宅设计,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满足工作、学习、休闲等多功能项目的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发展,现代住宅的设计进入了信息自动化的发展领域,为人们带来了更方便的生活方式。
不同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人对住房类型和住房面积也有不同的要求。
1.2安全性现代住宅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住宅的安全性,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住宅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除了要有防火防盗等基本的安全性能之外还要保证现代住宅结构的稳定性能,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防止自然灾害对现代住宅结构的破坏。
在所有的住宅安全性能设计中防火性能是重中之重,是最基本应该保证的。
尤其是在现代层出不穷的高层住宅设计中,不仅要有足够的消防装置,还要建造足够多的疏散口以及通风排烟装置及消防电梯,从各个方面保证人们的居住生活安全。
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894ac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f.png)
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戴淑娟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逐渐步入小康社会。
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在全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小区的与他们有着紧密的联系。
城市居民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在工作地点上班之外,就是在住宅小区中开展日常的生活了。
因此,切实关注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也就是关注国计民生了。
大范围内的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人类长远发展的有利影响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戴淑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J], 黄星火
2.生态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J], 唐永春;贾永慧
3.浅谈生态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 [J], 姚明远
4.浅谈生态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 [J], 邵屾
5.生态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 [J], 隋永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刘欣欣摘要: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住宅楼建筑的功能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使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本文对某住宅楼的相关方面的设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住宅楼设计框架结构The Buil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review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bas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e, people on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not only with adequate capacity, and must make the structure has sufficient resistance to lateral force rigidity, so that the structure under action of horizontal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limitation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in the specified range. Based on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design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Key words: Build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Frame structure1 引言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新的住宅和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近期国家又大力提倡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随着认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单调、呆板的住宅,有着更新和更多的追求。
但是目前有的住宅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住户购房后还要对住宅进行二次装修,甚至对承重墙、管道井等进行拆改,造成房屋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这就要求设计师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住户的心态及需求,做到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精心设计,设计出经济、合理、适用的住宅来。
同时建筑的内在技术含量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对住宅建筑来说更是出现了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新特点的住宅建筑。
本文从住宅建筑的建筑设计、特殊要求、结构设计、防火设计等多方面说明了建筑住宅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
总平面布置应进行环境和绿化设计。
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础设计和住宅空间2.1 住宅空间设计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
它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
因此,合理优化选择地基基础型式,使地基基础工程在满足正常使用功能及安全的条件下,做到设计合理,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由于工程体型相对简单,选为独立基础,设100 mm 宽的抗震缝, 同时兼作伸缩缝。
2.2 住宅空间设计当代住宅空间是从传统的小开间、独立封闭的家居环境转变为大开间、灵活分隔的开放式居住环境,进而演变成现在无固定模式的家居空间。
追求的是空间与功能的对应,与人群的和谐关系。
楼层入口空间比较特殊,是室内外空间的转换,在建筑主入口实现。
一般都采用通透式的设计手法,减弱内外的界限,形成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3 柱设计3.1 柱设计概况本工程框架柱设计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问题。
在设计中经常出现, 框架柱的断面由轴压比限值确定。
这往往使柱子断面很大,一方面,这样大的柱子,很容易使柱的剪跨比(L=H/2h)大于2 而形成短柱;另一方面,由于柱断面很大,占去了许多建筑空间,建筑师们不易接受,同时,由于自重增大,引起地震反应增大,造成恶性循环。
因其使用人员的确定性,功能设计复杂而全面,一般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各种功能房等设施布置。
在这类住宅楼中一般将上述功能分区或分层布置,做到互相联系。
3.2框架柱截面形状的影响框架柱的断面形状将直接影响着柱截面界限破坏时钢筋和混凝土内应变,应力的分布和混凝土受压边缘的极限应变,从而影响到不同的截面形式的框架柱, 反映出的强度变形特性是不一样的,在相同条件下,圆形柱的轴压比限值可提高10%左右。
但本工程为住宅建筑,考虑房间布局的因素,只选用矩形截面的柱而不考虑选择圆柱。
3.3 框架柱剪跨比的影响建立在截面界限破坏基础上的轴压比公式中, 未考虑剪应力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剪跨比的影响,事实上,剪跨比能够大体反映截面上弯曲正应力与剪切应力的比例关系, 因而是框架柱破坏形式的主导因素。
通常认为框架柱的剪跨比越大,延性越好。
在一般配筋条件下,当入>2 时,框架柱在横向水平剪力作用下,一般都会发生延性好的弯曲破坏;当入≤2 时,框架柱就变成了短柱,在横向水平剪力作用下,一般发生延性差的剪切破坏。
这种情况在本工程中出现在与楼梯休息平台相连的框架柱和墙有大开窗处的框架柱。
对与短柱本工程采取全长加密,取ф8@100。
4 梁设计4.1 梁设计概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量建筑的兴建, 建筑人员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有目的的选择主次梁楼( 层) 盖的设计方案也随之增多, 同时也出现在主次梁楼盖设计中应怎样合理布置柱网的综合效益最好。
究竟应该选择短跨为主梁还是选择长跨为主梁, 在框架梁的弹性受力分析和承载力计算时, 是否应该考虑现浇板的共同工作效应, 如何有意识地对端跨进行调整会更有利。
4.2 如何合理布局主次梁与柱网主次梁体系的传力途径从广义讲是楼面荷载通过板传给次梁, 再由次梁通过受弯传给主梁, 最后由主梁传给柱子,在支承和传递荷载的过程中, 主次梁的变曲变形均与它们各自承担的弯矩M及其自身跨度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弹性模量E和弯曲平面内截面惯性矩I成正比, 另一方面, 从设计要求来分析, 建筑功能要求主次梁所占的结构空间高度越小越好。
因此, 工程做主次梁楼盖的柱网布置时考虑上述影响优先选择的柱网是矩形以短跨为主梁, 长跨为次梁, 而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应小于0.75比较经济, 工程一般比较常取0. 65~ 0.7, 这样设计出来的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 从而保证楼盖的结构高度最小, 另一方面, 从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美学方面考虑, 主梁的布置是依据房间布局而定的。
以短跨主梁截面尺寸为300 mm ~ 600 mm, 次梁截面尺寸为200~300mm,现浇板厚为90 mm, 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
5 板设计5.1 板厚取值现浇楼盖中, 板的混凝土用量约占整个楼盖的50% ~60%, 板厚的取值对楼盖的经济性和自重的影响较大, 在满足板的刚度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较薄的板,双向板的最小板厚度为80 mm, 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 四边简支板为1 /40, 连续板为1 /50。
工程最大板跨为5 m, 其余板跨均小于4 m, 考虑到工程为住宅楼, 板内有埋机电暗管, 因此小于4m 的板跨板厚也取100 mm, 5m 板跨板厚取140 mm。
5.2 板的配筋板的配筋主要对板中某些不合理的配筋进行调整, 如工程卫生间, 阳台处, 标高都为H - 0.05 m, PKCAD配筋时一般对负筋在板有高差情况下也通长配筋。
5.3 支座负筋直径的取值对于工程的设计, 一般板厚都是100 mm。
根据简支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最小构造支座负筋为8@200, 这与旧规范所给的6@ 200合适, 因为6@ 200的筋太软, 钢筋架易被踩蹋, 致使负筋的有效高度很低而发挥不了构造负筋的作用, 现行所规定使用的8钢筋虽比6钢筋要好些, 但如不采取其它措施, 也同样易产生构造负筋变位。
6 建筑住宅楼的防火分区建筑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两部分。
水平防火分区是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垂直防火分区,是将具有1.5h 或1.0h 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间墙(两上、下窗之间的距离。
不小于1.2m)将上下层隔开。
因全楼无自动灭火系统,按规范要求,地上建筑水平防火分区按1500m2控制,可将每个单元设为一个防火分区,用防火墙分隔。
钢筋混凝土墙耐火极限达2h 以上,柱达3h 以上,梁、板达2h 及1.5h 以上,其他均满足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各构件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要求。
地面宜按家具位置埋设弱电和强电插座。
(2)采暖调解室及控制室的楼地面宜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
7 建筑住宅楼的结构设计7.1 结构布置及建筑平面图根据办公建筑的特殊要求对办公楼各层进行结构布置。
其中板的经济跨度:1.7~2.7m;次梁的经济跨度:4.0~6.0m;主梁的经济跨度:5.0—8.0m。
一般(区格长边a和短边b)a/b ≥3时为单项板;2<a/b<3时若视为单向板,则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a/b ≤2时为双向板。
根据结构布置及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有关规定,作办公楼各层平面图,各立面图及剖面图(带楼梯),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7.2 荷载统计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办公建筑基地实际情况,确定各楼面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等。
7.3 框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根据分层法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根据反弯点法或D值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7.4 梁柱的内力组合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规律,确定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7.5 梁柱的配筋计算根据梁柱的内力组合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满足各种构造要求。
7..6 单独计算楼梯的配筋8 公共设备系统在总体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锅炉房)、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在现在的住宅建筑中物业服务会所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为住户装修预留足够的空间余地,以便住户的更新改造和个性的发挥,在设计荷载、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