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 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地理学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3. 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4. 经济学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

论文分析报告案例范文

论文分析报告案例范文

论文分析报告案例范文一、论文概述本文分析的论文题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影响研究》,作者为张华,发表于《环境科学进展》期刊,2023年第4期。

该论文旨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策略。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张华的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城市化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识别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张华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作者梳理了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成果。

其次,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城市,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四、研究结果论文的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形成机制,指出了城市扩张、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一系列环境管理策略,如加强城市规划、推广绿色建筑、提高能源效率等。

五、论文贡献张华的论文对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为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提出的环境管理策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参考价值。

六、论文局限性尽管论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研究的案例城市数量有限,可能无法全面代表不同地区城市化的环境影响。

其次,论文在提出环境管理策略时,缺乏对策略实施效果的长期跟踪和评估。

七、结论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影响研究》是一篇对城市化与环境问题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学术论文。

论文的研究方法合理,研究结果具有启发性,提出的环境管理策略具有应用前景。

然而,为了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策略的有效性,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案例范围,并加强对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估。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较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平的⾼低是衡量⼀个国家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个⼈⼝⼤国,⼀百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条⼗分曲折、反复的道路。

本⽂是通过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上的数据,对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主要特点进⾏研究分析并做出⽐较。

⼀、城市化的基本内容1、定义:城市化也称作是城镇化、都市化。

从地理学⾓度来说,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地扩展,城市⽂化、城市⽣活⽅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从⽣态学领域来说,城市化指⼈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三⼤标志:(1)劳动⼒从第⼀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城市⼈⼝在总⼈⼝中⽐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地规模扩⼤。

3、演进过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的背景早在原始社会向奴⾪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增加极其缓慢。

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只占总⼈⼝的3%。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命的掀起和社会化⼤⽣产的出现,造成了农村⼈⼝向某些中⼼区域的迅速集中。

⽽资本主义⽣产⽅式的产⽣和发展也使得涌现出许多新兴的⼯业城市和商业城市,城市⼈⼝迅速增长,城市⼈⼝⽐例不断上升。

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增加1.6倍,⽽城市⼈⼝却增加了23倍,这期间多数西⽅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1950年左右,⼀些西⽅国家的城市⼈⼝占全部⼈⼝⽐例分别为: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较发达国家: 1、起步早。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目标与素养1.结合实例理解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意义,了解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水平1的要求。

2.根据有关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了解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3.了解智慧城市、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建设,能否迁移借鉴到我国城市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4.能举例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不合理的城镇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针对问题,能提出如何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达到水平2、3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对比长江三江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可以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分析法讲解城镇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运用讲练结合法,将课本图像、地图册、投影图片与本课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世界城镇化的进程;运用比较法,以列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区别和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运用社会调查法,明确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图绘图法:在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图像,弥补感性认知的不足,同时增加理性认知。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兴趣小组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然后阅读、思考、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1.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及其成因。

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解决措施。

3.能举例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及其成因。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全班分为污染组(又分空气污染调查小队、水污染调查小队、噪声污染调查小队、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小队、光污染调查小队)、交通组、住房组、就业组、人口组等5个小组,小组成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城镇化对本组负责项目产生的影响,并形成书面报告,课上交流。

日本排海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本排海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本排海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排海可行性研究报告1.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日本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海域利用效率低下。

而排海活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日本排海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具体包括排海的技术条件、经济投入、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将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排海进行综合研究。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案例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排海技术条件2.1 排海技术概述排海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海域进行填海扩土、固堤垒岸等工程,改变海岸线形态,扩大陆地范围。

日本排海技术主要包括海堤建设、海床固定、填海造陆等。

2.2 排海技术现状日本排海技术水平较高,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开展排海工程。

但是,由于技术难度较高,成本较大,需要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2.3 排海技术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日本的排海技术将会更加发展完善,为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三、排海经济投入3.1 排海成本估算排海工程投入主要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费用。

按照海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因素估算排海成本,需要进行详细分析。

3.2 经济效益评估排海后,海域利用率提高、土地资源供应增加、海岸防护能力提升等,都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

需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评估排海的经济效益。

3.3 投资回报周期根据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计算排海工程的投资回报周期。

分析投资回报周期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四、排海社会影响4.1 海岸生态环境保护排海工程可能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建立生态保护区、开展环境监测等。

4.2 社会民生保障排海工程涉及到很多居民和企业的利益,需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与居民和企业的沟通,保障他们的民生。

4.3 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排海工程可能对当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政策调整和措施实施,减少不利影响。

创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报告

创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报告

创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发展的迅猛,各地纷纷展开了创城工作。

然而,与其预期目标相比,创城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创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根源上探讨其原因。

二、创城存在的问题1. 环境整治效果不佳尽管在创城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路面改造、建设公共设施等工作,但环境整治效果却并不明显。

垃圾乱堆、街头露天广告横行、污水排放等问题仍然屡见不鲜。

2. 基础设施滞后很多地方面临基础设施滞后的困扰,道路狭窄、排水系统老化等问题导致交通拥堵和水患频发。

这些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限制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 居民素质有待提高尽管进行了一系列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但仍有部分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公益意识,随意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行为依然存在。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4. 缺乏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一些地方在创城过程中偏重表面功夫,缺乏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思路。

导致创城效果短暂,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问题。

三、原因分析1. 资金不足创城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

然而,一些地方财政困难,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创城工作。

这导致了工作效果不佳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主体责任缺失创城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

但有时候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或者推卸责任,导致实际行动落后于计划进度,影响了整个创城工作的推进。

3. 规划缺失与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制定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这导致创城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并且容易陷入漫长而无效的循环。

4. 社会层面问题一些创城工作面临社会层面问题,如居民素质的提升、文化观念的转变等。

这需要更大力度的宣传教育,以及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来引导和约束。

四、解决措施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创城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充分发挥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夯实基础。

城市发展阶段分析报告

城市发展阶段分析报告

城市发展阶段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城市发展阶段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演变过程,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第一阶段:初级城市初级城市一般是指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的城市。

在这个阶段,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导经济活动。

人口大多从事农业劳动,城市基础设施相对简单,交通不便。

初级城市的发展受限于外部条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相对滞后。

第二阶段:次级城市次级城市是初级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城市开始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

城市规模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次级城市的经济多样化,产业结构开始转型,服务业逐渐崛起。

第三阶段: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具备了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和先进的城市管理能力。

在这个阶段,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密度增加。

城市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

现代化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生活品质较高,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第四阶段: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了平衡和协调的城市。

在这个阶段,城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城市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科学化,注重长远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论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初级城市面临经济发展的困境,次级城市需要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现代化城市要应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城市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城市发展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为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亿,其中大约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 万人口的城市里。

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

在1900年-1950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

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岀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1995年,伦敦大约有700万人口,在1998年,英国城帀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

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

欧洲国家尤英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 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而到1921年,英城市化水平已达%。

当西欧城市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

在1860年-1920年间, 美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实现了英高度城币化。

1860年,其城市人口不到20%,到1920 年其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美国的东部地区,包括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工业化较早,是美国最早实现髙度城市化的地区。

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

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

2012年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年7月目录一、政府干预加快人口转型的东亚模式 (3)1、日本的优生保护政策 (4)2、韩国的家庭计划政策 (4)3、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5)二、人口变迁双拐点,经济增长两台阶 (6)1、日韩城镇化拐点的时间窗口 (6)2、日韩人口红利拐点的时间窗口 (7)(1)日本人口红利始于二战后,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终结,老龄化问题迅速恶化 (8)(2)韩国人口红利正接近尾声,预计拐点出现在2015左右,老龄化问题抬头 (9)3、每经历一次人口变迁拐点,经济增速就会下一个台阶 (10)三、两类人口变迁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 (11)1、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辅相成 (11)2、人口红利拐点牵动最终需求结构变动 (12)四、日韩人口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13)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我国人口发展将呈现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等新的阶段性特征。

本报告对日韩两国人口变迁两大方面——城镇化与人口红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历史回顾。

日韩两国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政府在经济赶超阶段同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更重要的是日韩两国人口变迁模式与我国极为相似,因此对日韩两国已经以及正在经历的人口变迁及其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能够对我们认识我国“十二五”经济增长提供新视角。

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人口红利,每一次人口变迁的拐点附近,日韩两国的经济增长几乎都不可避免的要下一个台阶;但两种人口变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城镇化拐点附近,工业化相应接近尾声;人口红利(人口抚养比)拐点附近,居民消费率由降转升,储蓄率出现相反变化。

日韩两国都是城镇化先于人口红利结束;但我国则相反。

这种劳动力变迁差异,有可能使我国转型时期仍能保持较快增长。

一、政府干预加快人口转型的东亚模式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人口变迁上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在政府强有力的人口政策干预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必2)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必2)
4.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近现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城市化进程这一课题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c.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一问题,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图片,如工业化时期的工厂、移民潮、城市扩张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现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a.利用图表、时间线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脉络,直观地展现不同地区的城市化特点。
b.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分析背后的原因、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教学过程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发展规律及其影响。
2.强调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化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如查阅相关资料、参加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3.教学方法多样化:
a.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3年日本城市化分析报告

2013年日本城市化分析报告

2013年日本城市化分析报告目录一、日本城市化的现状 (4)二、日本城市化的进程 (4)1、初级阶段:1868~1920年 (4)2、快速发展:1920~1955年 (5)3、接近尾声:1955~1975年 (6)4、饱和阶段:1975年至今 (7)三、日本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0)1、以工业化为主要驱动力 (10)2、集中型城市化模式 (12)3、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13)4、日本政府的干预政策 (14)四、三大主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16)1、东京 (16)2、大阪 (18)3、名古屋 (18)五、日本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21)1、环境污染 (21)2、交通拥挤 (22)3、住房紧张 (22)六、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行业发展 (24)1、城市化率达到50%(1952~1954年) (24)2、城市化率60%~70%(1960年~1968年) (25)3、城市化率80%(2001年) (27)七、日本的能源消耗发展 (29)八、出口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减弱 (31)一、日本城市化的现状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国土面积只有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却高达338 人/平方公里,是发达经济体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便达到了与欧美国家相当的城市化水平。

2011 年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91.1%,城市化程度非常之高,位居世界前列。

二、日本城市化的进程按照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我们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初级阶段:1868~1920年19 世纪中期,日本德川幕府倒台,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日本掀起了改革运动—明治维新,自此拉开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时期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1890 年日本第一产业(主要指农林水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高达47%,第二产业(主要指采矿、制造和建筑业)仅占13.6%。

【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

【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

【关键字】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和动力核心提示: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1年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

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

2011年,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2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分析报告

2012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分析报告

2012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分析报告2012年8月目录一、工业化中后期与城市化的加快推进 (3)1、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 (3)2、我国的城市化相较工业化还很滞后 (4)3、我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测算 (8)(1)美国:美国的城市化可划分为以下三阶段 (9)(2)日本:日本城市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9)(3)韩国:韩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在历史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0)二、城镇化加速中的产业结构变迁 (16)1、城镇化加速迎来我国产业发展拐点 (16)(1)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变迁 (16)(2)国际产业转移下的产业承接 (17)(3)城镇化下的服务业发展 (19)2、城镇化加速下的支柱产业转换 (21)(1)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 (22)(2)支柱产业:文化产业 (23)(3)物流业 (24)3、城镇化推进下的产业区域转移 (25)我国未来经济将呈现区域化、结构化特征,中西部的增速将较快,机会也将较多;而从结构化特征来看,在城镇化加速中,我国的产业呈现出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两大特征。

所谓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指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并非所有的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都会没落,而有一部分会拥有阶段性、结构性的机会。

我国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换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大的方向。

关键的问题是何时会发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2015年我国将迎来产业拐点,服务业/GDP 占比将超过50%,前提条件是人均劳动收入增速的提高,经济的去房地产化以及房地产的去泡沫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要伴随着长期的文化、习惯与预期的改变。

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必然伴随着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转换。

在我国工业化的中后期,支柱产业主要是房地产、汽车、重化工业以及制造业等,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必然有一个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转换的过程。

对此我们有两点基本的判断:一是从大方向上而言,将从重化工业以及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二是这个转换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社会实践报告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住平衡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住平衡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住平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住平衡问题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职住平衡问题,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的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实现职住平衡。

引言: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其中之一便是职住不平衡。

职住不平衡指的是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距离过远,导致通勤时间长、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职住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职住不平衡的原因1.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缺乏有效的职住平衡策略。

大量商业区和工业区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居民区则分散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2. 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多元化利用不足,导致居住区与工作区之间的距离增加。

城市规划需要更多考虑居民就业的需求。

3. 交通不便:交通不畅导致通勤时间长。

城市中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限制了人们选择居住和工作的自由,加剧了职住不平衡。

二、职住不平衡的影响1. 时间成本增加:长时间的通勤会占用个人大量的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资源浪费:长途通勤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包括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交通拥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心,导致交通拥堵现象的加剧,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严重负担。

三、解决职住不平衡的建议1. 改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解决职住不平衡的关键。

应注重将商业区和工业区合理分布到城市各个区域,减少人们的通勤距离。

2. 发展新型城市:鼓励发展新型的城市,吸引企业和人才到更远离大城市的地区。

这样可以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3. 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发展就业机会,为居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选择,减少通勤需求。

4. 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运营效率,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来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5. 引导分散化发展:在城市规划中,鼓励分散化的发展方式,通过引导企业到郊区和乡镇发展,减少城市中心的压力。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1.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8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

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

1.1 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2 城市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改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村地区的农民也通过务工等方式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1.3 城市化推动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城市化使得人口流动成为可能。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

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尽管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科学研究和规划实施,合理安排城市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避免城市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2.2 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得农村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经济圈。

近代史现状分析报告

近代史现状分析报告

近代史现状分析报告近代史是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阶段,涵盖了18世纪末至今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对于今天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旨在分析近代史的现状,并对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进行探讨。

近代史的特点之一是工业革命的发生。

18世纪末,英国率先进行了蒸汽机的应用,从而开启了机械化的时代。

工业革命力量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扩张,同时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剧变。

随着工业生产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一种常态。

因此,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近代史还见证了列强之间的殖民扩张。

为了获取资源和市场,欧洲国家主导着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控制。

殖民主义给受控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影响,但同时也造成了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

这种形式的帝国主义甚至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殖民主义制度逐渐解体,各国独立运动兴起,近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代史中还有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运动,例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美国民权运动等。

这些运动起源于人们对不公正和不平等的不满,旨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民主。

这些运动的影响超出国界,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奠定了基础。

近代史现状可以从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审视。

政治上,国际社会显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增加。

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碰撞,全球冲突和紧张局势依然存在。

经济上,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经济不平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世界。

社会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流动,社交媒体和全球互联网成为塑造公共舆论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平台。

然而,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也让社会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而言,近代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

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

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

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

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

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

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

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

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

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

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

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加上传统工业开始将工厂迁离大城市,搬至周边地区甚至是海外,劳动力因此也随之向周边郊区,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分流,城市化开始由集中转化分散。

另外,虽然农业产值占GDP 比重一直下降,但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却一直在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人口逐渐回流到小城市和农村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日本城市化进程弊端分析(一)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波动日本人口从1945年后迅速增长,根据日本经济数字地图中截止到2010年日本人口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人口已经有128056千人,比1935年增长了85%,其中女性增长了90%,男性增长了80%,女性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男性,这样下去性别比例会失调。

与此同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供给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十年来日本的就业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10年就业率比1990年下降了8.6%,但是到11.12年有所回升,同时失业率不断波动,10年失业率比1990年上升了1.4倍,但是12年又降到4.2%,这主要是日本经济经历了低迷的十年有关。

而且2008年的时候,全球经济危机跟2011年日本震都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二)城市地价飚升,泡沫经济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问题是城市的根本问题。

土地的供不应求导致地价上涨,这本来很符合很普通的供求规律。

但是在日本,就很特殊。

从1955年到1972年的17年间,也就是二战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日本地价上涨了17.5倍。

这也是导致后来使日本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的“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开始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前川报告,激发了当时人们对土地大规模的投机,房地产泡沫因此迅速膨胀。

最终在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

日本人口大量聚集到三大都市圈,尤其是向东京都市圈集中,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城市地价迅速飙升,从地价泡沫破裂一直到现在为止,日本经济始终都没有走出萧条的阴影,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相继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和“失去的二十年”。

经历过这次教训之后,日本通过巨额公共投资等方式,经济开始逐渐恢复,所以现在房地产业还是比较理性的。

(三)城市负荷过重,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明治后,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结果人满为患,而穷人只能居住在环境相当恶劣的贫民区。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逐渐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以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使空气质量变差;另一方面,汽车尾气也使得本来就下降的空气质量变得更糟。

日本大约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在汽车普及前几年空气污染程度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在东京、大阪和横滨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大城市中,当时每年要发出几十次甚至超出百次的光化学烟雾警报。

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

日本的土地面积原本就狭小,再加上这么多的汽车,不但导致空气污染,并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比如在1973年日本爆发过的东京垃圾战争。

还有日本的热岛现象也是因为人口过度集中造成的。

三、日本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一)制定合理城市规划《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解决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1962年,为了缩小地区间差异,防止城市过大化,实行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过疏”和“过密”问题,第四次是1987年提出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1998年出台的第五个综合开发计划是为了解决人口少子化和人口高龄化问题对城市化的影响。

(二)吸取教训,重塑房地产业日本政府在吸取教训和重塑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推出了三大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改革措施:一是通过增加国债来投入那些昂贵的公共配套项目,恢复房地产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二是放宽限制,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开始放松对金融行业的许多限制;三是政府调整了建筑标准,方便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日本的房地产行业才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治理城市环境日本从法律角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1993年日本制定的《环境基本法》确立了新的环境政策方针,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污染以及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全部纳入法律体系。

同时,日本在20世纪90年提出了循环型社会”的构想,2000年6月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另外,日本国民从自发的反对公害运动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全国性、跨领域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比如:积极开展反对汽车尾气排放、反对交通工具所造成的噪音污染等运动。

还有许多市民义务清理住宅附近的河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等。

四、日本城市化对中国的启示一)借鉴经验1.发挥政府的巨大作用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指导和立法保障等方面。

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日本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保障。

日本在一百多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陆续制订了一百多部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们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规划和法制建设,有效利用国土资源。

2.正确的工业化战略,推动城市化进程日本是根据他们国情选择的工业化战略,日本的轻重工业之间比例比较协调,轻工业的劳动比率一直低于重工业,吸收了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重工业始终保持着高技术密集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

使城市化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产业支柱。

要实现城市化的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大城市”病的发生,我国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规划3.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日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土地的集约,这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另外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失地农民问题,应借鉴日本经验,对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统筹规划,重视对离土农民的培养和安置,把处于同一空间区域的城市和农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强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支撑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科技进步水平仍然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仍嫌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日本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要积极、合理的引进外资,并通过去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术来带动我国的技术革命,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5.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我们必须要通过加大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才能保证进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有效避免“城市病”的发生,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保持轻重比例关系协调。

还必须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就业保障。

(二)吸取教训1.城市正确定位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非常相似。

目前中国存在的众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住房问题、流动人口等,尤其是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

因此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发展道路,不是说单纯经济增长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说经济发展要侧重点,环境社会发展要侧重于面。

城市的定位应该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防止大城市过度发展和房价过高所导致的经济泡沫我国的、、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区已经出现房价过高、城市拥挤的现象,,国家统计局就在2016年最新发布了我国70个城市最新的房价数据,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环比都在上涨,同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9个,而是涨幅最大的,同比暴涨了63.4%。

上涨了20.2%,是17.6%,在二手住宅房价中,的环比价格出现了下降,下降了0.4%,其他几个都是在上涨。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与上世纪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形成时期非常相似。

跟我国现在经济关联最大,也是近来整个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过热。

目前虽尚未出现明显或全面的泡沫,但资产价格上涨过猛、人民币持续升值,局部泡沫还是有存在的。

所以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和启示,能够预防和治理我国己有苗头的房地产泡沫问题。

3.防止城市化中马太效应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在于城市结构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

东京大都市圈一极集中。

人口也过于集中,造成了地价的飞速上涨,东京的区域竞争力不断下降,从而引起国土的不合理利用,核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别扩大,农村出现了大量人口过疏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