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一、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概述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重污染日数增多,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污染物浓度高。
具体数据为: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O3平均浓度为119微克/立方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城市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造成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工业和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排放,导致工业废气和粉尘的排放量增加。
2. 交通污染: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污染成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尾气的污染和道路尘埃可能对市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3. 生活污染:生活污染主要来自于家庭、饮食、垃圾处理、建筑和装修等方面。
4. 天气因素:气象因素如风、雨等,对于城市空气质量也有影响。
三、对策建议考虑到城市化进程正在继续,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好转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产业结构调整:应着重调整工业结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淘汰老旧工业企业。
2. 减少交通排放:实行限牌、限行、限制购车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3. 加强环保意识:在社会层面,需要更多地对环保意识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
4. 推行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四、结论综上分析,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存在严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只有在大力推动环保工作的同时,才能让城市化进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北方城市冬季室内环境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
Ke r s NAI AI n o r e e a u e u d t y wo d : ;P ;i d o ;t mp r t r ;h mi i y
在 经 历 了 1 纪 工 业 革命 带来 的 “ 烟 型 污 8世 煤
染” l 和 9世 纪石油 和 汽 车工 业 带来 的“ 化 学 烟雾 光 污染 ” 后 , 之 现代 人 正 经历 以 “ 内环 境 污 染 ” 室 为标 志的第 三污染 时期 。室 内污 染也被 称 为现代 城 市 的
Au .2 1 g 0 2
量 等 。 自然 环境 中 的空 气离 子浓度 和清 洁度 有很 大 差别 。 国外研 究 资料表 明 , 空气 中的负离 子有 降 尘 、 灭菌 以及预 防疾病 的功 能 , 利于 人体健 康 , 有 能够 调 整大脑 皮质 兴 奋 与抑 制 过 程 、 善 睡眠 、 改 降低 血 压 、
Zh ng Ga g’ a n
,
Z o u o g ,S n F n t g ,W a g N n h u L h n u a gi n n ig 一,Xu D x a e u n ,Ai in h o ,Ya gJn a c a’ J n ig
( . o eeo ra n ni n na S i cs otes N r l nvri ,C a gh n10 2 ,C ia 1 C l g f b nadE vr me t c n e ,N r at oma U i s y h n cu 0 4 hn ; l U o l e h e t 3
个/m , 离子平均浓度为 5 . c 正 20个/ m , c 室内空气质量等级 为 中度和 重度 污染。② 室 内正 负离子平均 浓度 在
海口市大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状况及其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D0I 编 码 1 0 . 1 1 7 2 3 / mt g y y x 1 0 0 7—9 5 6 4 2 0 1 4 0 4 0 3 7
A EXPLOR ATI O N OF TH E DI STR I BUT1 O N OF NEGATI VE OXYGEN i ON CONCENTRAT1 O N AND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t a t u s o f a i r n e g a t i v e i o n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r e —
t h e h i g h e s t me a n s c o r e s o f n e g a t i v e Q x y g e n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wa s 2 7 0 3 . 6 0 i n d / c m。 i n Ha i d i a n I s l a n d, wh e r e t h e ma x i mu m a n d mi n i mu m n u mb e r s we r e 3 6 5 0 i n d / c ma a n d 2 0 0 0 i n d / e m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Ev e r g r e e n P a r k r a n k e d s e c o n d ,wh i c h t h e a v e r a g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wa s 1 5 5 3 . 6 i n d / c m3 ,wh o s e p e a k v a l u e wa s 1 8 7 5
上海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研究
关键词 :空 气负离子 ;空气清洁度指数 ( I ;植物园 ;外环林带 ; l c) 海
中图分类号 :X8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15( 0 6 5 12 —5 6 22 7 2 0 )0 —0 40
1 . 试验 设备 _1 2
采 用 福 建 省 漳 州 市东 南 电 子技 术 研 究 所 研 制
特别是林地空 气负离子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研究 甚 少 。为 此 笔者 以上 海 植 物 园 和外 环浦 东 林 带 为 例, 研究城市绿地空气离子浓度及其与大气可吸人 颗粒物浓度 、 温度 、 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的相关 关系,为城市生态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1 试 验 地 概 况 与 研 究 方 法
11 试验 地概 况 . 1 . 外环浦 东林 带 .1 1
的 D Y一 G型空气离子测量仪 ( L 2 测定离子浓度误 差 1%, O 最高分辨率为 1 个离子/ O c ,由中国生 m 物物理学会空气离子专业组监制 ) 测定空气离子浓 度; 采用 由江苏省激光研究所研制的袖珍式 P .A C3 型激 光 可 吸人 粉 尘 浓度 连 续 测 试 仪 测定 空 气 粉 尘 浓度 ;采用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 E L型手持式电 子风速仪观测风速 ; 采用天津气象海洋仪器厂生产 的 D M2 H 型通风干湿表测定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关 于空 气负 离 子 的评 价 方 法 , 目前 国 内没 有 统一的标 准 ,现在一般采用安培等提 出的空气质 量评 价标 准 ,即 空 气离 子评 价 系数 法 。表 1反映 了空气中离 子浓度接近 自然界空气离子化水平 的 程度。
西宁市城市典型绿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研究
西宁市城市典型绿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研究耿生莲;王志涛;辛永清;王彬【摘要】为了解西宁市城市森林不同功能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及其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笔者选择了西宁市5个典型绿地进行了全天和全年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及环境条件的测定.结果表明:1)5个城市典型绿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显著差异(F=66.47,Sig<0.05),平均值为400.1个/cm3.其中,植物园、省委家属院和麒麟湾高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最低浓度需达到250个/cm3的标准;海湖大道和新宁广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低于标准.2)植物园、麒麟湾和省委家属院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9:00和17:00为峰顶,7:00,15:00和19:00为峰谷,其中9:00为最高峰段.海湖大道和新宁广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平缓.3)植物园、麒麟湾和省委家属院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年变化呈单峰曲线,高峰出现在7月至9月份.新宁广场年变化平缓,海湖大道年变化复杂.4)5个绿地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绿地类型、温度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PM2.5和PM10.0呈负相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环境因素间的曲线拟合以一次方程的拟合优度最好.【期刊名称】《山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5)004【总页数】6页(P4-9)【关键词】西宁市;典型绿地;负氧离子;环境因素【作者】耿生莲;王志涛;辛永清;王彬【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城市绿地中空气负氧离子不仅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神经介质5-HT(5-羟色胺)的浓度、调节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而且还能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被称为大气维生素。
中国负氧离子前十名城市
中国负氧离子前十名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而负氧离子是空气中含有带正电荷的氧气分子的总称,具有强氧化性、吸湿性等特点。
因此空气中负离子的多少成为评价城市空气质量好坏及生态环境质量高低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健康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旅游已经成为了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有哪些城市具备了较高的负氧离子含量呢?近日,世界负氧离子研究学会(WLB)发布《中国城市生态环境负氧离子状况调查评价报告》分析指出:根据我国各区域环境状况综合分析、生态资源条件和地理区位等因素综合分析,我国大部分城市具备较高的负氧离子含量。
一、广州、深圳、海口、厦门等这些城市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都在2000以上,而桂林、厦门、汕头也分别超过了3000个、2000个。
从这份榜单来看,广东广州、深圳等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含量高达30000以上,桂林则是3000以上。
而厦门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也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另外厦门拥有两个5A级景区:鼓浪屿和厦门大学。
还有一个4A级景区:武夷山脉。
二、南宁南宁是广西的首府,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被誉为“绿城"、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是中国西部唯一入选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宜居城市的地级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厦门厦门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在中国大陆旅游景区中,以鼓浪屿、厦门大学最为著名。
厦门被称为“海上花园”,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它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有“海上花园”之称。
鼓浪屿被称为“钢琴之岛”,还有很多文艺小清新的风格。
厦门的环岛路是全国最长的环岛游步道。
厦门气候宜人、景色优美、风光秀丽,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四、贵阳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南明河、乌当大草原、花溪公园这些地方都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景点,贵阳是一个气候宜人的避暑之城。
福州鼓山茶园不同生境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
空气负离子浓度春季 > 夏季 > 冬季。福州鼓山茶 园和北京香山的研究表明, 在一定海拔 高度 范围内, 随高度的升
高空气负离子浓度随之增大, 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现 象。
福 州 鼓 山茶 园不 同生境 空 气 负 离子 浓 度 及 其影 响 因 子
任洪昌 , 闵庆文 , 王维奇 , 王 纯 , 张永勋
浓度 由高到低为乔木群落 > 高海拔茶 园 > 池塘 > 有机 茶园 > 草地 > 空地 > 常规 茶 园, 其平 均负离 子浓度分 别为 9 2 4 、 8 9 2 、 7 7 0 、 7 6 1 、 7 5 4 、 6 1 7 、 6 0 1 个/ c m ; 在观测高度范 围内( 5 0~ 1 5 0 e m) , 空气负离 子浓度 大致 存在 随海 拔高度升 高而增加 的趋 势 , 且1 5 0 c m高度处 空气 负离 子浓 度显著大于 5 0 c m高度 ; 各生境 空气 负离子 与相对湿度 呈极显著 正相关关 系 , 与
第2 7卷 1期 2 0 1 4年 2月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URBAN ENVI R0NMENT & URBAN EC 0L 0GY
Vo l _ 2 7 No . 1
F e b. 2 0 1 4
编者按 : 本期集中刊发 了三篇空气负离子专题研 究的论文, 展示了福 州鼓 山茶园、 上海余山国家森林公 园、 北
n i o n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i n Di f e r e n t Ha b i t a t s o f Gu s h a n Te a Ga r d e n.Fu z h o u
( 1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 福州 3 5 0 0 0 7 ; 2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 0 0 1 0 1 )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曾曙才 ,苏志尧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摘要: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笔者综述了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负离子的检测仪器、研究方法、浓度评价系数、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及林分因子、气象因子、水体等对森林空气负离子的影响,并探讨了空气负离子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森林;空气负离子;影响因子;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2006 (2006) 05 - 0107 - 05德国科学家 Elster和Geital于1889年首先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1902年 ,Aschkinass等肯定了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意义,1931 年一位德国医生发现空气负离子对人体的生理影响[1],1932 年 ,美国CRA 公司的汉姆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数十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负离子的医疗保健作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我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始于 1978 年 ,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和 90 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1]。
目前 ,我国关于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 ,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空气负离子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旅游区 ,空气负离子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10]。
笔者综述了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状况 ,以期为我国空气负离子研究提供参考。
1、森林空气负离子及其主要功能森林能产生空气负离子。
森林的树冠、枝叶的尖端放电以及光合作用过程的光电效应均会促使空气电解,产生大量的空气负离子。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如植物精气(又叫芬多精)等也能促进空气电离,从而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
不同绿地空气负离子比较研究--以浙江富阳市洞桥镇为例
不同绿地空气负离子比较研究--以浙江富阳市洞桥镇为例陈灵菲;王强;唐吕君;应罗刚;蒋文伟【期刊名称】《中国园艺文摘》【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Air negative ion is one of important index reflecting the air quality. This paper has measured the air negative ion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green lands in Dongqiaotownship, and studied its ecological chan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air negative ionand more obvious ecological effect in the suburb green land full of high woody plants. Therefore, theidea of closing to natural forest community must be followed on the side of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nd forest green land composed of high woodyplants ought to be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raise life quality in township.%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测定富阳市洞桥镇不同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其生态效应变化。
结果表明,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城郊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生态效应显著。
旅游度假区规划中,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参数及作用
旅游度假区规划中,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参数及作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空气负离子定义和研究进展及监测方法,根据定时、逐日逐时监测揭示了负氧离子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雷雨天过后空气中相对湿度与负氧离子浓度关系式,提出以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作为旅游度假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参数,这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尚属首次。
引言众所周知,空气是由氧、氮、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在正常情况下,气体分子不带电 (显中性),但在射线受热及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失去一些电子,即所谓空气电离,这些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它又会与其它中性分子相结合,而得到电子的气体分子带负电,称为空气负离子。
空气中,多种气体分子“俘获”电子的能力有强有弱,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较强,而氧气在空气中占20%多,二氧化碳仅占0.03%。
因此空气电离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获得,形成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在带有正电颗粒离子的污秽空气中发生中和作用,从而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另外,负氧离子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令人心旷神怡,被喻为“空气维生素”。
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1000~1500个/cm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 1000~1500个。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是旅游度假区规划中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参数,现代科学证明:大气自然环境中的负离子浓度达到4000个/cm3时,有益人们健康长寿。
用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参数来衡量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好坏,已成为“旅游生态环境”这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的的一项新技术。
1.空气负氧离子研究进展1889年德国科学家埃尔斯特和格特尔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到 1902年阿沙马斯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相继 1932年美国RCA公司汉姆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从此半个世纪以来,空气负离子研究在欧、美、日各国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应用阶段。
空气净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空气净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空气净化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最近几年,空气净化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臭氧负离子发生器臭氧负离子发生器是将普通氧气分子通过高压电场分解成氧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再与氧气分子结合而形成臭氧分子,进而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表明,臭氧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空气净化技术。
通过实验发现,在臭氧负离子的作用下,三丁基氨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二、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运用光化学原理,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催化剂促进污染物分解的一种环保化学技术。
最新的研究显示,光催化技术可以对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分解。
科研人员发现,采用三氧化二铁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甲醛的分解率可达到90%以上。
三、物质吸附技术物质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的方法,在吸附过程中将有害气体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作用。
纳米吸附材料是物质吸附技术的一种新型材料,是指由纳米材料通过改性后作为吸附剂所制成的纳米吸附材料。
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采取纳米技术和微波辅助为材料进行改性,可制备出吸附效果更好的纳米吸附剂。
此外,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利用利用生物吸附剂,如活性炭和植物,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四、空气净化产品的智能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相应的,空气净化产品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最新的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空气净化技术正逐渐向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的空气净化产品,可以实现智能控制,比如通过手机APP控制、语音控制等形式,而且很多智能空气净化器还可以检测室内温度、湿度、PM2.5等参数,并在这些参数超标时自动启动净化器。
五、结语通过对以上空气净化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净化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创新,科技的进步让空气净化更加便捷和智能化,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邹慧儒1,彭友贵1,唐刚2∗(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连南513300)摘要㊀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和康养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㊂森林为空气负离子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㊂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森林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㊁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分级评价标准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一般为早晨和傍晚浓度较高,中午浓度较低,夏秋季浓度高于冬春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温度㊁湿度㊁林分类型㊁人为活动等因素也会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不同的影响㊂关键词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㊀S 718.5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4)07-0015-04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04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Negative Air Ions in ChinaZOU Hui-ru 1,PENG You-gui 1,TANG Gang 2㊀(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2.Administration of Bando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Liannan,Guangdong 513300)Abstract ㊀Negative air ion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leaning air and maintaining health care,and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monitoring air quality.The forest provides a favou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gative air ion.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the change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concentration and the gra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discussed.There were obvious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The 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 was generally high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but low at noon in a day,and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winter and spring.The general trend of 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itude,and within a large vertical gradient of al-titude it ro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Temperature,humidity,stand types,human activities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in forest.Key words ㊀Forest;Negative air ion;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Influencing factors基金项目㊀广东省生态林业建设资金项目(粤财资环 2021 15)㊂作者简介㊀邹慧儒(1998 ),女,福建龙岩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保护地㊂∗通信作者,工程师,从事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3-05-26㊀㊀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以下简称NAI)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及其轻离子团的总称[1],空气负离子主要由负氧离子组成,也称为空气负氧离子㊂人们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了NAI 研究[2]㊂NAI 不仅对环境有清洁细菌㊁降尘和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还对人体健康具有保健功能,能够调节人体神经系统㊁加强新陈代谢和提高器官功能作用等[3-5]㊂而森林以其特有的森林小气候成为产生NAI 的良好环境,森林中含有高浓度NAI 已经被多方研究证实[6]㊂目前,中国气象㊁林业等部门已将空气负离子浓度(air negative ion concen-tration,以下简称NAIC)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7]㊂国内学者从多方面对森林中的NAI 开展了大量研究,如森林中NAIC 的时间变化规律㊁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如温度㊁湿度㊁风速等对NAIC 的影响,不同林分NAIC 的变化规律等[8-10]㊂该研究对森林中NAIC 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分析NAIC 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以及森林康养利用提供参考㊂1㊀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在自然状态下,NAI 的主要来源有:①电离作用㊂大气层中的大气分子受宇宙射线㊁太阳辐射激发而产生电离,释放的电子被地球吸收后再释放,它们特别容易附着在氧和水分子上,结合形成NAI [11]㊂②Lenard 效应㊂1915年德国物理学家Lenard 研究发现当水滴受到外界物理冲击作用时,会产生带有负电荷的小水滴,最后形成带有结晶水的负离子释放到空气中,所以在瀑布周围和降雨的水环境中NAIC 较高[12]㊂③植物的尖端放电和光电效应㊂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枝叶的尖端放电释放负离子,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电效应也会促使空气电解,产生大量负离子[13-14]㊂2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2.1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㊀研究表明,森林中NAI 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不同学者监测到的NAIC 峰谷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差异,一般为早晨和傍晚浓度较高,中午浓度较低㊂毛成忠等[15]监测结果为,NAIC 在清晨(01:00 09:00)较高,最高值出现在凌晨(04:00),中午到傍晚前后浓度较低,日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3:00㊂姚益平等[16]的研究显示,NAIC 午后(13:00 16:00)较低,夜间和早晨(22:00 07:00)浓度较高㊂彭琳玉等[17]对江西省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NAIC 的日变化研究发现,清晨为高值区,最大值出现在08:00左右;中午到下午时段NAIC 较低,最小值出现在14:00,傍晚之后出现回升㊂郭绪兵等[18]研究发现,上午(07:00 11:00)和傍晚(17:00 19:00)属于NAIC 较高水平的时间段,中午(11:00 14:00)为最低㊂石彦军等[19]研究发现,NAIC 日变化存在2个峰谷值,分别在09:00和16:00前后,但第1个峰值远高于第2个峰值,谷值出现在13:0014:00和18:00 19:002个时间段㊂综合现有研究结果来看,主要表现为NAIC 在清晨和上午较高,中午最低㊂而冯鹏飞等[20]对北京地区阔叶林㊁针阔混交林㊁针叶林和灌木林等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4,52(7):15-18㊀㊀㊀不同植被类型的NAIC的测定结果显示,峰谷值出现时段具有相似性,最高值出现在18:00,最低值出现在11:0012:00㊂不同学者监测到的NAIC日变化的峰谷值不同,可能与监测时天气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有关㊂一年中不同季节NAIC存在差异,研究普遍认为夏㊁秋季较高,冬㊁春季较低㊂彭辉武等[21]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NAIC研究发现,夏㊁秋季高于冬㊁春季,夏季最高,春季最低㊂灵鹫山国家森林康氧基地对NAIC监测也得出了夏季最高的结论,但是最低值出现在冬季[22]㊂王一荃等[23]对不同热带雨林NAIC研究表明,雨季(5 10月)的浓度明显高于旱季(11月至次年4月),最高值出现在5月,最低值出现在11月㊂夏季NAIC可能是由于该季节温湿度大,植物生长旺盛,太阳紫外线强烈等因素影响㊂2.2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㊀NAIC总体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表1),原因可能是热带与亚热带具有充足的日照㊁丰富的降水,植被生长旺盛,负离子释放多,而在温带地区,因其寒冷的冬季,部分树种会降低生物活性,从而降低了负离子的产生㊂表1㊀我国不同纬度带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Table1㊀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 of different latitudes in China气候带Climatic zone研究区Study area监测时间Monitor time森林类型Forest type 空气负离子浓度Air negative ions concentration个/cm3来源Source热带Tropic海南尖峰岭1a山地雨林4199~5393[23]人工松林2606~4009海南五指山9月~次年1月低地雨林5360[8]枫香林3800亚热带Subtropics广州石门6~8月常绿阔叶林8377[24]枫香林2529杉木林2930江西九连山1a原始阔叶林5814[17]贵州黔南4~5月阔叶林3318[25]针叶林2056湖南东台山1a常绿阔叶林1453[26]重庆市1a阔叶林923~1810[27]针叶林1900河南信阳鸡公山1a阔叶林1580[28]针叶林1330温带Temperate zone河北清西陵地区4~10月针阔混交林1076[29]北京市5~8月阔叶林1198[20]针阔混交林1069针叶林710内蒙古呼伦贝尔1a樟子松林1186[30]黑龙江漠河5月,7~9月落叶松㊁樟子松林892[31]㊀㊀NAIC随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整体上表现为在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㊂薛兴燕等[32]对河南老君山风景区NAIC进行测定发现,不同海拔NAIC具有显著差异,从海拔871至2153m NAIC表现出随着海拔的上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海拔1500m达到最大值㊂王顺利等[33]选择甘肃省7个代表性林区的14种林分类型进行了为期2年的NAIC测定与研究发现,与海拔在1260~3370m呈现出一定负相关,这与前述研究结论基本一致㊂杜田恬等[34]研究陕西红河谷森林公园夏季环境舒适度,选取海拔900㊁1300㊁1700和2200m的森林植被进行监测,随海拔升高NAIC呈现 N 字型变化,在1700m处出现最低值,2200m处达到最高值㊂在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山麓(360m)㊁山中(820m)和山顶(1060m)的柳杉林,NAIC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山顶㊁山中较高海拔的柳杉群落NAIC显著高于山麓[35]㊂而孟祥江等[25]的研究结果显示,NAIC与海拔高度(600~1230m)存在负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NAIC逐渐下降㊂NAIC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与海拔绝对高度㊁环境因素和林分类型等有关,其变化规律表现出较大差异㊂NAI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中NAIC不同㊂大多研究表明,NAIC从城市中心 郊区 林区逐渐升高㊂郭绪兵等[18]对南雄自然保护区 城乡梯度NAIC的对比研究发现,离市区较远的自然保护区森林中NAIC最高,分别是乡镇和城区的1.5和2.8倍,森林植被分布和人为活动干扰程度是影响NAIC的主要因素㊂毛成忠等[15]对典型城市区域和森林区域NAIC的比较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森林区高于城市区,其平均浓度高于城市区5~6倍㊂邻近水体的NAIC更高,关蓓蓓等[36]对崇明岛不同生态用地NAI的研究表明,湿地NAIC要显著高于林地㊂3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3.1㊀环境因子㊀NAIC受环境影响,但目前各环境因素与NAIC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统一㊂王磊等[37]对南京城郊森6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林中NAIC的研究表明,温度对于NAIC的影响较小,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一定的正相关,与空气PM2.5含量呈负相关㊂关蓓蓓等[38]对城市人工林NAIC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林分内NAIC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㊂朱舒欣等[39]的研究表明,不同季节NAIC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也不同,温度在春夏季与NAIC呈正相关关系,在秋冬季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NAIC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在春㊁冬和秋季总体呈负相关关系,在夏季呈正相关关系㊂天气状况对NAIC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为雨后>晴天>阴天㊂雨后特别是雷雨过后,NAIC会有明显的增加,一是湿度增大,二是闪电也会释放NAI㊂晴天太阳强烈,辐射强,有助于NAI的产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40]㊂3.2㊀林分特征㊀NAIC受林分密度㊁林分类型和结构的影响,但目前相关详细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林分密度大,林分结构越复杂,NAIC越高㊂周斌等[41]的研究显示, NAIC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密度大的林分,降温保湿效果好,单位面积内生物量较大㊁叶面积指数较高,从而有利于NAI的产生㊂王一荃等[23]对海南尖峰岭4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研究表明,不同林分NAIC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鸡毛松人工林>加勒比松人工林>空旷地㊂李继育[42]通过对不同林分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得出NAIC为乔灌草结构>乔草结构>灌草结构>草地>对照(无植被裸地),林分结构越复杂,NAIC越高㊂不同的树种对NAIC有显著影响,有研究认为针叶林中的NAIC高于阔叶林,可能原因为针叶树种的针叶尖数多于阔叶树种,其尖端放电产生NAI效应更明显[43]㊂而有的研究结论相反,阔叶林中的NAIC高于针叶林,阔叶树种的叶面积大,其光合效率高,又因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NAI的产生,所以在阔叶林中NAIC更高[44]㊂也有研究认为,芳香类植物对NAIC有影响,植物精气中的主要成分为中性气体分子,在空气中一系列作用后,转变为NAI[45]㊂3.3㊀人为因素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影响,人口数量㊁车辆污染物质排放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室外NAIC,城市人口密集区㊁工矿企业等地NAIC明显偏低㊂有试验研究表明,在人群拥挤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灰尘等空气污染物比较多,负氧离子吸附污染物形成重离子而沉降,从而导致NAIC降低[14]㊂4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评价关于NAIC的分级评价,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㊂世界卫生组织(WHO)将NAIC分为6级(表2),NAIC低于500个/cm3为不清新空气,高于1200个/cm3为清新空气[46]㊂表2㊀WHO按空气清新度等级划分的负氧离子浓度Table2㊀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by WHO air cleanliness classification等级Grade负氧离子浓度Negative oxygen ionconcentrationʊ个/cm3环境条件Ambientcondition空气清新度Air freshness与健康关系Relationshipwith health1级0~<50厂房区不清新诱发形成各种疾病50~<200都市内易诱发生理障碍等200~<500街道绿化区诱发生理障碍边缘2级500~<900公园一般维持人体健康基本需要3级900~<1200旷野较清新增强人体免疫力㊁抗菌力4级1200~<1800山顶㊁森林清新杀灭㊁减少疾病传染5级1800~<2100山顶㊁森林清新具有自然痊愈力6级ȡ2100森林㊁瀑布非常清新具有治疗和康复功效㊀㊀石强等[47-48]在以往常用的单极性系数q(q=n+/n-,n+为正离子浓度,n-为负离子浓度)[49]和安倍空气离子评价系数(CI=n-/1000q)[50]的基础上,提出了空气负离子系数概念p=n-/(n-+n+)和适于森林空气负离子评价的指数模型FCI=n-/1000p,结合大量的森林环境NAIC实测数据分析,提出了NAI分级标准及评价指数分级标准(表3);并根据表3㊀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Table3㊀Classification of 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in forest等级Grade n-p FCI Ⅰ>3000>0.8>2.40Ⅱ>2000~3000>0.7~0.8>1.40~2.40Ⅲ>1500~2000>0.6~0.7>0.90~1.40Ⅳ>1000~1500>0.5~0.6>0.50~0.90Ⅴ>400~1000>0.4~0.5>0.16~0.50Ⅵɤ400ɤ0.4ɤ0.16NAI对人体的生理效应将森林NAIC划分为临界浓度(400个/cm3)㊁允许浓度(>400~1000个/cm3)和保健浓度(>1000个/cm3),NAIC低于临界范围时,说明空气质量低,不利于人体健康,NAIC达到1000个/cm3以上,具有保健作用㊂5㊀展望目前国内学者对NAI做了大量研究㊂由于NAI颗粒直径小㊁存活时间短,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监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灵敏度差别,其理化过程通常较难观察㊂因此现有NAI研究多为现象观测,缺少对其结果机理解释㊂森林环境中NAIC的时间变化规律,日变化一般为早晨和傍晚较高,中午较低;其季节变化规律,有学者认为夏季高于冬季,而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却存在差异,仍然需要大量和长期的监测数据来而分析季节变化规律特征㊂在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中,NAIC总体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较大的海拔垂7152卷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邹慧儒等㊀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直梯度上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在森林环境中对于林分内部与边缘㊁水平与垂直方向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㊂NAIC受森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为复杂,目前主要集中于温度㊁湿度㊁风速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㊂不同季节中环境因子对NAIC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环境因子对NAIC的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应区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综合探讨NAIC的影响因素㊂林分对NAIC的影响较为明显,但由于林分结构复杂,树种组成㊁郁闭度与林龄均可能对NAIC产生不同的影响㊂森林NAI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在森林环境中NAI的产生机理研究,以便于更准确了解其产生变化规律;建立NAI的长期定位监测站,统一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更准确确定NAIC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森林游憩区NAI资源的保健功效及其合理利用㊂参考文献[1]余娟.龙打岩洞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1:15.[2]JAMESON B A,WOLF H.The antigenic index:A novel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antigenic determinants[J].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e bioences, 1988,4(1):181-186.[3]GRABARCZYK Z.Effectiveness of indoor air cleaning with corona ionizers [J].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2001,51:278-283.[4]吴志萍,王成.城市绿地与人体健康[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2):32 -37.[5]李少宁,李嫒,赵旭,等.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与大气污染物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10):2269-2273.[6]吴楚材,郑群明,钟林生.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1,37(5):75-81.[7]朱春阳,陈奕汝,郭慧娟,等.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与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的关系:以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1,37(5):109-114.[8]尹为治,胡能,李佳灵,等.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分布及变化规律初探[J].热带林业,2017,45(4):11-14.[9]曹建新,张宝贵,张友杰.海滨㊁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8):1375-1383. [10]李江荣,高郯,陈康,等.藏东南急尖长苞冷杉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10):77-82, 103.[11]马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12.[12]邢高娃,李宇,林金明.空气负离子产生方法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分析试验室,2019,38(1):112-118.[13]蒙晋佳,张燕.广西部分景点地面上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25-27.[14]吴仁烨,孙缘芬,郑金贵,等.脉冲电场作用对植物释放负离子与气孔特征的关系[J].植物学报,2017,52(6):744-755.[15]毛成忠,于乃莲,杜佳乐,等.典型城市区与森林区空气负氧离子特征比较分析[J].气象科技,2014,42(6):1083-1089.[16]姚益平,郁珍艳,李正泉,等.浙江省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J].气象科技,2019,47(6):1006-1013.[17]彭琳玉,许方岳,王立夫,等.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233-239. [18]郭绪兵,蔡章林,邱治军,等.南雄自然保护区 城乡梯度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异对比研究[J].热带林业,2021,49(4):9-13.[19]石彦军,余树全,郑庆林.6种植物群落夏季空气负离子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185-189. [20]冯鹏飞,于新文,张旭.北京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5):818-824.[21]彭辉武,郑松发,刘玉玲,等.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5):64-67.[22]廖荣俊,颜晓捷,江波,等.灵鹫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21,41(5):36-41.[23]王一荃,周璋,李意德,等.不同热带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30(5):898-906.[24]朱舒欣,何双玉,胡菲菲,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夏季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43(6):60-74.[25]孟祥江,侯元兆,李玉敏,等.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质量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179-182.[26]王轶浩,刘访兵,周小舟,等.重庆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6):38-42.[27]文虹,段翔,彭皎,等.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21,48(2):49-54.[28]李培学,戴慧堂,杨怀,等.鸡公山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1):79-84.[29]厉月桥,毕拥国,黄秋娴,等.清西陵地区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46-50.[30]朱宾宾,孙双红,王立军,等.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55-59,79. [31]汤秋嫄,邢海莹,张冬有.北极村樟子松与落叶松林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3):107-111.[32]薛兴燕,卫淑芸,沈连峰,等.河南老君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特征[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36(5):144-151.[33]王顺利,刘贤德,金铭,等.甘肃省森林区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7):1563-1568.[34]杜田恬,刘建军.陕西红河谷森林公园夏季整体环境舒适度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40(1):77-89.[35]唐吕君,赵明水,李静,等.天目山不同海拔柳杉群落特征与空气负离子效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2):85-89. [36]关蓓蓓,郑思俊,崔心红,等.崇明岛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1):280-285.[37]王磊,万欣,黄利斌,等.南京城郊森林空气负离子动态变化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6):24-28,55.[38]关蓓蓓,郑思俊,崔心红.城市人工林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1):73-79.[39]朱舒欣,崔杰,刘起雨,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等级评价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35(5):14-22.[40]方砚秋,张方敏,陈龙,等.江西省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J].气象科学,2022,42(2):254-260.[41]周斌,余树全,张超,等.不同树种林分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200-206.[42]李继育.植物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7.[43]李爱博,周本智,李春友,等.基于控制实验的6个典型亚热带树种空气负离子效应[J].林业科学研究,2019,32(4):120-128.[44]赵怡宁.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空气离子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37-38.[45]张帅.植物与空气离子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52 -53.[46]郁珍艳,李正泉,樊高峰,等.浙江省气象及环境因子对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43(2):514-524.[47]石强,钟林生,吴楚材.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4):320-323.[48]石强,舒惠芳,钟林生,等.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4,40(1):36-40.[49]吴楚材,黄绳纪.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及评价[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5,15(1):9-12.[50]钟林生,吴楚材,肖笃宁.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8,17(6):56-60.8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
揭秘:空气负离子的“真面目”竟然是这样的
揭秘:空气负离子的“真面目”竟然是这样的导语:空气负离子成为近几年榜上有名的天然因子之一,时不时得闯入人们的视野。
自2011年新华社和光明日报报道了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的全球性影响以来,越来越多的负离子的产品充斥着我们的视野。
如果说四万亿年之前的环境污染只是局部现象,那么现如今的环境污染早已成为普遍现象。
2010年初的全国性雾霾天气,清楚地揭露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
在PM2.5治理效果并不显著的情势下,空气负离子的出现给PM2.5治理带来了曙光。
对于空气负离子是不是真的具有净化作用,网友们早就明里暗里的“开了火”,评价层次不齐,但都局限于个人理解,不能让我们看清空气负离子的真面目。
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的首席专家陶名章教授。
表示,“空气负离子带负电荷,而空气中的PM2.5等微小颗粒物带正电,正负相吸,所以空气负离子净化颗粒污染物的作用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陶教授补充道,“空气负离子的净化效果是跟其浓度、粒径大小呈正相关的。
”中科院专家、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编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多次讲到:室内空气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就会减少98%以上。
高浓度、小粒径的空气负离子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净化效果,因此市场需求促使人工生成空气负离子的技术不断升级发展。
目前很多人工生成的负离子设备备受青睐,例如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人工生成空气负离子的室内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
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使得负离子空气净化设备可释放高活性、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用于家庭室内环境净化,可取得趋于“零污染”的净化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生成芯片是由压电陶瓷负离子转换器和离子变换器高度集成,该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生成空气负离子“浓度低、粒径大”等弊端,实现了人工生成空气负离子“最优化”,在净化室内PM2.5、分解有毒气体上作用尤其突出。
当连清新的空气、蓝色的天空都成为民众奢望之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
不同地域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不同地域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检测及其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7-20T11:29:37.54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黄虎全1 杨旭2 张靓3[导读]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多少,是空气清新与否的重要标志。
(1 理县气象局,623100;2 若尔盖县气象局,624500;3 阿坝州气象局,624000)摘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多少,是空气清新与否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区(平原,平均海拔23.2m)和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城(高原,平均海拔3441.4m)负离子浓度定点及代表性区域检测得知,唐山市负离子浓度平均为1500n/cm3左右,属空气较清新宜居城市,且环城水系建设使整个唐山市区负离子浓度明显上升。
若尔盖县城附近负离子浓度平均为1200n/cm3左右,低海拔农区负离子浓度平均为2500n/cm3左右,表现出人体清新度相同而实际负离子含量相差较大现象,负离子偏少因高原季节性影响突出,若尔盖大草原环境优化和丛林植被延伸是增加本县城负离子数量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域负氧离子浓度检测空气质量1 前言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重要指标,大气自然环境中负离子浓度达到4000个/cm3时,有益人们健康长寿。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提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生存环境中空气中负离子数也越来越少,对人们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近百年研究,科技工作者发现,负离子对人类医疗健康、卫生保健、净化环境等有着不可磨灭作用。
气象部门开展空气负离子检测工作,发展空气负离子预报技术,利用监测所得数据,建立预报模式,与天气预报结合,增加每天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预报,既丰富了公益气象服务内容,又增加了专业气象服务项目,也满足现代人们环保与健康意识需求。
2空气负离子检测设备及数据图识别KEC-900便携式检测仪性价比相对较高,属超大范围空气正、负离子测试仪,携带式设计,体积小,重量轻,数字式显示,一目了然。
测试各种环境下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与各种负离子相关产品的离子产生数量,方便好用。
负离子发生器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研究
负离子发生器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负离子发生器作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空气净化设备,其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负离子发生器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负离子发生器通过产生高浓度的负离子,将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带电,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会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使颗粒物带电,并通过电场作用力沉降到地面。
负离子发生器在净化环境空气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臭氧等,这些副产物的释放对于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分析负离子发生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负离子发生器在净化空气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和细菌等。
通过带电的颗粒物沉降到地面,净化了空气环境,从而提高了空气的质量。
然而,负离子发生器在提高空气质量方面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于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负离子发生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臭氧,臭氧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氧化性,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负离子发生器时需要控制合适的负离子浓度,以避免产生过量的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然后,我们来探讨负离子发生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负离子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等。
负离子还可以增强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室内负离子浓度过低时,人体容易出现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在恰当的负离子浓度下,负离子发生器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的。
然而,一些研究也指出,过高浓度的负离子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等。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相关研究证明, 作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
氧气分子具有很强的亲电性, 能够优先形成 物之一, 负离子;其次植物叶 表 面 在 短 波 紫 外 线 的 作 用 下 发 生的光电效应, 也可以促进空气电离;植物叶尖的放 电, 也能够 促 使 空 气 电 离, 从而产生负离子
工业所产生的污染 物 及 污 染 物 的 液 体 、 固体和各种 能够使大量的小空气 生物体与空气形成 的 气 溶 胶, 离子结合成大离子而沉降 、 失去活性, 使小的空气离 从 而 出 现 正、 负离子不平衡状态 子浓度降低,
-11 ] [ 9-
这主要归功 北京市居民假日休 闲 娱 乐 的 重 要 场 所, 于公园丰富的植物 景 观 和 由 此 形 成 的 健 康 、 宜人环 境 。 在以近自然山 水 理 念 构 建 的 景 观 格 局 中, 以乡 植被覆盖率达 土植 物 为 公 园 内 主 要 的 景 观 体, 90% 。 目前, 植被生长状况良好, 以构建良好空间环 境为代表的植被生态系统服务也因此而具备了较充 分的条件 。 1. 2 1. 2. 1 研究方法 样点与对比样点设置 A ~ Q 样 点 位 于 奥 运 森 林 公 园, 如表 1 所示, 园 内样点的设置主要 依 照 随 机 均 匀 原 则, 参照大地坐 标, 在经纬线交叉点布置, 同时依据样点所能代表的 植物群落结构类型的典型性对样点位置进行微调 。 对照点( CK ) :位于奥运森林公园国际场馆区西 侧 300 m 居民区停车 场 内, 人、 车 流 量 都 较 大, 代表 一般城市环境 。 1. 2. 2 方 法 样点所属的群落样方范围为 10 m × 10 m , 面积
1
1. 1
基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城市环境空气清洁度评价
基 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城市环境 空气清洁度评价
王薇 L ,余庄 ,冀凤全
1 . 安徽 建筑 工业 学院建 筑 与规 划学 院 ,安 徽 合肥 2 3 0 0 2 2 ;2 . 华 中科 技大学 建筑 与规 划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摘要 :选取安徽合肥和广东深圳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空气 正、负离子浓度 、风速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材料 和植物负离子
好 。城市居住 区环境中 ,以低层 高密度住 区的空气质量最好 ,空气负离子浓度为 2 8 9个/ c ms ,空气质量达到 1 . 7 ,空气清洁
度 为最清 洁;而高层居住 区最差 ,空气负离子浓度 为 1 3 9-  ̄ ' * / c m 0 ,空气质量达到 0 . O 8 ,空气清洁度 为重 污染 。城市室 内环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3 , 2 2 ( 2 ) : 2 9 8 - 3 0 3
E c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 / / w ww . j e e s c i . c o m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t o m
中图分类号 :X1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4 . 5 9 0 6( 2 0 1 3)0 2 . 0 2 9 8 . 0 6
引用格式 :王薇 , 余庄 , 冀凤全 . 基于空气负离子浓 度的城市环境 空气清洁度评价 [ J 】 .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3 , 2 2 ( 2 ) : 2 9 8 - 3 0 3 .
WANG We i , YU Zh u a n g ,J I F e n g q u n. a Ev a l u a t i o n o f a i r c l e a n n e s s d e g r e e o f t h e u r b n ae n v i r o m e n n t b a s e d o n n e g a t i v e a i r i o n
大气环境背景下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大气环境背景下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
大气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的“肺部”,对改善大气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而绿地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是一个关键指标,因为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并为城市规划和绿地设计提供参考。
首先,城市绿地的类型和布局会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影响。
绿地可以分为公园、花坛、树林等不同类型,而且它们在城市中的位置和分布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公园和树林等大面积绿地可以提供更多的负离子,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植被覆盖和较大的面积。
同时,离交通干线越远的绿地,其空气负离子浓度往往更高,因为远离交通干线的绿地受到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影响较小。
其次,季节和气象条件也会对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春季和夏季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而冬季的负离子浓度较低。
这是因为春夏季节大气湿度较高,降水较多,有利于负离子的产生和扩散。
反之,冬季大气湿度较低,降水较少,导致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
此外,气象条件也会对负离子浓度产生影响。
例如,晴天的负离子浓度往往较高,而阴雨天气的负离子浓度较低。
第三,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对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影响。
城市周围的地形、建筑物和交通状况等因素都会对负离子的扩散和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高层建筑物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会导致负离子在绿地中的分布不均匀。
此外,道路交通也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对负离子的浓度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规划城市绿地时,应该尽量避免高层建筑物和交通干线的影响,以保持绿地中空气负离子的良好分布。
最后,通过合理的绿地设计和植被选择,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的浓度。
一些植物对负离子的释放具有较高的能力,如柳树、杨树、松树等。
所以,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可以选择这些植物作为主要植被,以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
此外,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也有助于负离子的扩散和净化。
热带湿季不同海拔林分的空气负离子特征及微气候效应
热带湿季不同海拔林分的空气负离子特征及微气候效应司艳萍;陈俊;曹凌仪;何荣晓【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年(卷),期】2024(22)1【摘要】为研究湿季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三亚南岛森林康养基地同一海拔的4种林分类型和不同海拔梯度的常绿阔叶林、槟榔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负氧离子检测仪及气象记录仪在7—9月份进行数据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1)4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不同林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橡胶林>常绿阔叶林>槟榔林>母生林,群落结构越复杂、郁闭度越高,负离子变异性越小。
2)受植物自身生理特性、群落结构等的影响,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微气候具有不同的线性相关关系。
3)常绿阔叶林、槟榔林负离子浓度与海拔呈显著性负相关,槟榔林负离子浓度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正相关。
因此,4种不同林分中,橡胶林的康养效果最佳,其次为常绿阔叶林,今后在森林康养旅游中,可优先选择这两种林分进行游憩。
【总页数】7页(P111-117)【作者】司艳萍;陈俊;曹凌仪;何荣晓【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相关文献】1.天目山不同海拔柳杉群落特征与空气负离子效应分析2.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和PM2.5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微气候关系--以合肥天鹅湖为例3.高密度城市住区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微气候关系4.城市森林不同林分对空气负离子及臭氧浓度交互效应响应机制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4): 705-711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3A069);安徽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科研课题(1211-3);安徽建筑大学校级教学团队项目(2011TX01)作者简介:王薇(1975年生),女,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和人居环境。
E-mail: vivi.gan@ 收稿日期:2013-01-10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王薇1, 2,余庄21.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其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
综述了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负离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对空气离子产生的机理机制、观测方法、时空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关键影响因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和系统的阐述。
其中重点阐述了空气负离子与不同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关系。
国内外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环境场所下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别很大,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到郊区再到乡村逐渐增大的趋势。
(2)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
(3)水体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较大,动态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静态水,以瀑布为最大。
同时离水体的距离越近,周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越高。
(4)空气负离子与风的关系最为密切,有风时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无风时,且风速与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成正相关。
其他因素如温湿度、天气状况、植物绿化、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高度等都能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高低,从而影响城市环境的空气清新度,其中有研究者发现空气负离子能够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并与PM 2.5的关系最大。
这些研究为综合地指导和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思路。
因此笔者结合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提出了更多的想法:(1)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面上,与城市设计和城市绿地系统等研究结合起来,开展周期性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实证研究。
(2)尝试建立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城市住区通风关系的评估方法,为城市住区空气清新度与通风关系的评估做应用性基础研究。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城市环境;水体;风;空气清新度;实证研究;通风中图分类号:X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3)04-0705-07引用格式:王薇,余庄. 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4): 705-711.WANG Wei, YU Zhu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negative air ions in urban environment in Chin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22(4): 705-711.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的功效,因而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1]。
面对逐渐恶化的环境状况,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空气负离子研究的热潮,开始了空气负离子与城市环境关系的研究。
研究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越高,空气越清洁,感觉就越舒服;空气负离子含量少,且正、负离子浓度比例大,空气就越差[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生态越有益,因而在环境评价中,空气负离子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对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等负面效应的缓解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运用,但是空气负离子浓度对于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没有被明确认识到。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建设,需要关注如何利用空气负离子的时空特征和关键影响因子等方面开展观测研究,进行符合气候和生态资源运行状态的设计,从而为综合地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客观依据[3],并为今后的城乡建设规划、城市林业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思路。
1 空气负离子产生的机理空气中的负离子会使人体血液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机能,调节机体功能平衡的作用。
据有关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700·cm -3以上时有益于人体健康,浓度达到1×104·cm -3以上时才能治病,当负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正离子浓度时,才能感到舒适,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医疗作用[2]。
其产生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离作用大气分子受宇宙射线、阳光紫外线以及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不断放出的射线激发而发生电离,被释放出的电子经过地球吸收后再释放出来,很快附着在某些气体分子或原子上(特别容易附着706 生态环境学报第22卷第4期(2013年4月)在氧或水分子上),成为空气负离子[4]。
1.2 Lenard效应是指水滴在空气中运动能量的消耗伴随着电荷的分离,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Philipp von Lenard在1894年发现的。
水滴通过外加剪切力剥离大水滴形成水雾,即细小的水滴,水雾从水滴表面脱离时带上负电荷。
水滴破碎后较大液滴带正电荷,在撞击过程中被空气带走的小水雾液滴带负电荷,从而形成负离子[4]。
加之水的喷溅等作用带走了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起到清洁作用,在清洁空气中空气负离子不断积累,从而使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研究表明,自然界瀑布口的Lenard效应强烈,周边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
1.3 植物的尖端放电和光电效应森林树木、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负离子。
森林环境中乔灌木组合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绿量高,大量吸收了空气中的灰尘,因而周边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增加。
1.4 其他此外,大气环境中的闪电、雷暴、雪暴、风暴、火山暴发以及其他形式的放电现象[5],雨水的分解、电气石以及一些无机氧化物复合粉体、稀土复合盐等[4],都能在空气中诱发负离子,从而增加空气负离子的浓度。
2 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2.1 研究现状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ital于1889年首次发现空气负离子的存在,1902年Aschkinass和Caspari等肯定了空气负离子存在的生物学意义,1931年一位德国医生发现了空气负离子对人体的影响,1932年美国CRA公司的汉姆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此后空气负离子的科研在一些发达国家普及,经历了20世纪30、50和70年代共3次浪潮。
近10年来,研究领域涉及空气离子对生物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应激反应、情感精神、听力、免疫和环境空气离子测量等[6]。
如Xuan Ling等[7]对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周边32个不同的户外区域进行了空气离子浓度的测定;Chih Cheng Wu等[8]对空气负离子与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研究。
国外的研究多为关注空气负离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与评价。
中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起步较晚,自1978年由伊朗的沙哈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中国负离子发生器的前身,开始了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工作。
从夏廉博关于大气负离子对人体生物学效应的研究[9]开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5],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在这些科研工作中,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以及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10-14]。
近年来对不同树种[15]、不同植被结构[16-17]、不同生态环境场所[3,18-19]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部分城市的绿地结构[1,20-23]和空气质量[10,24-25]等方面研究有所重视,但对城市环境特别是城市居住区、城市工业区、城市园林区、室内等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与周边影响因子的关系的相关研究甚少。
2.2 研究方法2.2.1 观测仪器空气负离子浓度以1 cm3空气中含有的空气离子数量来表示,单位为“cm-3”。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空气负离子测试仪主要有日本的KEC系列负氧离子测试仪,美国的AIC系列负离子检测仪以及国产的DLY系列大气离子测量仪等,其测定原理大多是电容式空气离子收集器收集空气离子携带的电荷,测量这些电荷形成的电流和取样空气流量,再换算出离子浓度[26]。
2.2.2 观测技术负离子测试仪应放置距地面1.5 m处,与成人呼吸高度基本一致。
研究者常规采用同一观测点不同方位,连续观测一段时间,手动记录数据。
手动记录易产生误差,目前可以通过高智能记录仪使之与PC相连,实时显示空气离子浓度等数据并记录,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对空气负离子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有单极系数、空气离子舒适带(英国)、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日本)、空气离子相对密度(德国)等评价指数,其中单极系数和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这两个评价指标应用最广。
2.3.1 单极系数(q)在正常大气中,空气正、负离子浓度一般不相等,这种特征被称为大气的单极性。
单极性用单极系数来表示,即空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的比值,即q=n+/n-。
单极系数越小,表示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比正离子浓度高得越多,对人体越有利。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当n-大于1000个cm3,且q值小于1时,空气清洁舒适,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10]。
2.3.2 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日本学者安倍通过对城市居民生活区空气离王薇等: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707子的研究,建立了安倍空气离子评价指数[27]。
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反映了空气中离子浓度接近自然界空气离子化水平的程度,即CI=(n-/1000)x (1/q)[28]。
CI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数;n-为空气负离子浓度(·cm-3);q为单极系数;1000为满足人体生物学效应最低需求的空气负离子浓度(·cm-3)空气质量评价指数把空气负离子作为指标,同时又考虑了正、负离子的构成比,较为全面和客观,因此,在国外的城市空气离子评价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其评价标准见表1,按空气清洁度指数可以将空气质量分成5个等级。
3 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3.1 不同环境状况下空气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大气离子是由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产生,并且它们的浓度在不同环境场所下差别很大[7],随天气、土壤条件、时间、地点和高度的不同表现出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