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一号线
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详细]
![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719fe48fab069dc5122012c.png)
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滨湖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施工CD01标工程监理实施细则B13(整体道床轨道)内容提要:工程概况编制依据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及监理控制要点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第一章工程概况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滨湖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终点站位于徽卅大道站西侧,主要承担一号线全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定修以及本段配属车辆的存放、运用、整备、列修、月修等工作.滨湖车辆段位于贵州路以东,规划珠江路以北,规划西藏路以西,规划遵义路以南的长方形地块内,占地面积约36.97公倾,其中滨湖车辆段占地30.82公倾,其余为预留5号线停车场用地滨湖车辆段总建筑面积约18万㎡.出入段线,试车线,库内线库外线线路总长19l06·88米,50千克/米钢轨,60千克/米钢轨、5O千克钢轨7号单开道岔42 组(19左,23右),5O千克/7号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二组(非对称型3左、1右),试车线6O千克/米钢轨9号单开道岔2组(1左、1右),培训线含9号单开道岔1组左开. 整体道床有运用库及联合捡验库:立柱式捡查坑道床、墙式捡查坑道床、一半墙式一半立柱式道床丶横通道整体道床、直埋式整体道床丶洗车库整体道床六种.轨道结构主要为:一般采用WJ-2A型扣件,短轨承轨台式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中等减震地段采用LORD扣件、短轨承轨台式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无枕直埋尼龙式整体道床 . 60千克/米钢轨9号单开道岔、5O千克/米7号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均使用轨下基础采用长枕混凝士長枕.第二章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所列的《技术要求》2、现有设计图纸3、本工程监理规划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0319-20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6、《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3.1碎石道床轨道施工3.1.1施工工法、工艺本工程因库外线路较多,只能采用人工铺轨.人工铺轨时将利用既有路面,把钢轨、轨枕及配件卸至施工路段附近,先采用人工或汽车将钢轨配对拖拉散开后拨到股道两边,将轨枕及配件分段卸散,然后分段铺设.使用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进行起道整修和沉落整修.(1)减振垫基底处理、减振垫铺设在需要设置减振地段,先根据测量资料确定好减振垫基底铺设范围,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高度,待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一定的强度后,铺减振垫.(2)卸轨料、上砟利用汽车吊由汽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分类集中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铺轨前,先上一定数量的道碴,用自卸汽车将道碴运至铺轨地点后,成鱼鳞状堆放,再用装载机推平碾压密实,厚度按压实后比道床设计厚度低5~7厘米掌握摊铺;(3)拖散钢轨用人工或汽车,按轨排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股道两边上.(4)散布轨枕及扣配件利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根据轨排表中注明的每节轨排的轨枕根数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5)连接钢轨人工用撬棍将钢轨由路肩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螺帽.(6)方枕及散扣件按照轨排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放在钢轨两侧轨枕上.(7)上扣件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铲除承轨槽面余渣,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8)线路整修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碴捣固、消除硬弯、鹅头、三角坑和反超高现象.(9)质量检查①轨缝预留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F的规定.当轨温低于当地历史最高轨温时,不得有连续3个及以上的瞎缝.任何情况下,不得出现构造轨缝.轨缝实际平均值与检算平均值差±2米米;接头错牙≯1米米;接头相错量直线≯ 40;曲线≯40米米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轨距误差允许+6米米、-2米米;轨道中心与设计中线差≯20米米.②各种扣配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扣件应涂油.③轨道大方向远视直线顺直、无硬弯、曲线圆顺、无反弯或鹅头,无反超高和三角坑.3.1.2工艺流程碎石道床施工流程图3.1.3技术措施根据资料确定减振垫道床铺设范围,开挖、浇筑基底时控制好基底标高.线路上铺设的钢轨、轨枕及扣配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应符合本线设计要求.无合格证或经检验不合格的轨道材料不得上线使用.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和所铺底碴等进行现场检查验收.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3.2碎石道床铺碴整道3.2.1施工工艺、工法轨道、道岔铺设前,用汽车从石场运输底碴铺设到线路上,并将底碴摊铺平整,单层道床地段直接摊铺底层面碴.铺轨、铺岔完成后,进行补碴整道,并进行线路整修.铺碴整道以人工为主,辅助以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等进行,道碴运输使用5吨以上自卸汽车.(1)底碴铺设及面碴采购运输预铺底碴:路基成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铺底碴,底碴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地点,人工摊铺整平成型.面碴采购运输:面碴就近从合格碴场采购,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2)第一次整道第一次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补碴、消灭三角坑和反超高,并拨正轨道位置.起道:将每节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碴垫实.抬高后的轨面应大致平顺,没有显著的凸凹和反超高.抬高后应同时方正轨枕位置.串碴:轨节抬起后立即向轨枕下面串碴,要求串满串实,没有空吊板.拨道:在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长度后进行一次拨道,即将线路拨到中心线位置,达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拨道前检查要拨的线路地段的轨缝是否合适,必要时应进行调整,以防发生胀轨.(3)第二次整道第二次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补碴、匀缝、方枕、串碴捣实,进一步拨正轨道位置.匀轨缝:在进行该项作业时须拧松螺旋道钉的螺帽,以便抬道后细方轨枕.起道:将轨道抬高至设计标高,并略加高1~3米米的沉落量.曲线外股钢轨按规定超高抬够.起道后的轨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方枕:按轨腰上的标志整正轨枕.串碴:钢轨两侧40~50厘米范围内串满道碴,钢筋混凝土轨枕中间60厘米宽的碴面应低于轨枕底面30米米以上.填盒: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碴,供捣固用.捣固:利用小型机械将钢轨外侧40厘米、内侧45厘米范围内的道碴分3~4次将道床捣实,使能承受列车通过时荷载.拨道:按照线路中线细拨轨道.拨道前可将轨枕端部的道碴扒开一部分,以减小拨道时的阻力.整道:包括小量的拨道、校正线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补足轨枕盒内道碴、拍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4)沉落整修沉落整修是轨道工程验交前的最后一次作业,其内容包括:起道:做到与设计纵断面规定的标高误差不超过+50米米,-30米米.轨道水平前后高底符合验标规定,轨枕与线路中线垂直,其间距及偏斜误差不大于40米米.找平小洼:使轨面达到平顺.捣固:做到钢轨接头处无暗坑吊板,其他处无连续暗坑吊板.暗坑吊板率,正线不超过8%,站线不超过12%.拨道:达到直线远视正直,曲线圆顺.填补轨枕盒内道碴:道碴面比轨枕顶面低30米米,混凝土轨枕埋深为150米米,中间凹槽符合规定.整理道床:夯拍道床面,使道床横断面符合设计要求,道床边坡上下边缘整齐并与钢轨相平行.(5)压道作业全面整道后的轨道,安排单机压道,压道次数不得少于30次,经压道后的轨道无明显的变形,达到验收标准.3.2.2工艺流程碎石道床铺砟整道工艺流程图3.3碎石道床道岔施工3.3.1施工方法、工艺碎石道床道岔采用人工铺设,小型机具配合施工,利用汽车将全部道岔轨料运到岔位处,人工现场一次铺设到位,汽车吊配合施工,使用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进行起道整修和沉落整修.(1)测设道岔铺轨中桩根据施工平面图测设道岔岔前、道岔中心、岔后中心轨道中线桩.(2)铺设面碴汽车运输道岔道床碎石道碴堆放与道岔位置的两侧,完成道差联接后人工进碴整修道岔轨道.(3)铺设岔枕铺岔枕时,预先按照道岔布置图上的岔枕间距在内侧轨腰刻画轨枕位置线,标出岔枕位置,采用人工方法摆放道岔轨枕.(4)铺钉钢轨铺钉道岔钢轨按先直后曲,先外后内,由前向后分四个步骤进行.碎石道床道岔铺设工序见下.铺设直股基本轨:按图中顺序将基本轨放置到轨枕上,联接钢轨接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简本)-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OO九年八月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1 项目建设意义1.1.1 一号线的建设是支持和促进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的需要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对于市域城镇体系,构建“一核一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市域城镇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四周围辐射,形成东、北、西、西南、东南五条拓展轴。
对于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构建“141”的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形成指状展开的布局形态。
具体指“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周边形成多个特色小城镇,并由城市中的生态廊道分隔。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连接了主城核心区和滨湖新区,符合“一核一圈五轴”和“141”的空间结构布局,其建设是支持和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实现的迫切需要。
1.1.2 一号线的建设是提升合肥城市品质,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的需要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在与周边省会城市的比较中处于相对劣势,经济总量薄弱是合肥面临的核心问题。
经济总量的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和中心度,城市的经济腹地受到严重挤压,难以带动全省发展。
另外经济总量弱导致投资力度有限,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降低,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合肥尽管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属于中部城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努力融入长三角地区,与皖江地区联合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和传递发达地区辐射,带动落后地区的关键结点。
其中,“接轨沪宁”是合肥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联动长江”是合肥融入区域分工协作的重要举措。
基于区域发展以及省内发展重心的要求,有必要以合肥为中心,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内部分工协作和城乡统筹发展,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8标横穿马路埋管施工方案资料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8标横穿马路埋管施工方案资料一、工程背景合肥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人口逐年增长。
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合肥市决定建设1号线轨道交通工程,以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土建8标是1号线的一部分,包括横穿马路埋管施工,此施工方案资料旨在对该工程进行详细说明。
二、施工目标1.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职工安全,重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以及长期性能。
3.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预定计划完成。
三、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本工程是在现有的城市道路中实施轨道交通1号线的横穿马路埋管施工。
施工涉及的道路为XX路,道路宽度约为20米,车流量大,施工地点周围有居民住宅、商铺等,需要特别重视施工安全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准备2.1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配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2.2施工设备:准备足够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等,以提高施工效率。
2.3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管、砼、沙石等。
2.4交通安全:制定详细的交通管理方案,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顺畅。
2.5环境保护: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3.施工步骤3.1勘测与测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3.2临时交通组织:根据交通管理方案,进行现场交通组织,确保施工期间道路的畅通。
3.3挖掘施工: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在道路上挖掘出一条适合埋管的沟槽,根据设计要求,保证沟槽的宽度和深度。
3.4管道铺设:将预制好的管道逐段铺设到沟槽里,保证管道的连接牢固严密。
3.5沟槽回填:将挖掘出的土方料填回沟槽中,采用合适的夯实方法,保证回填土层的稳定性。
3.6道路恢复:对施工区域进行道路恢复,确保恢复后的道路与原来的道路一样平整、牢固。
合肥地铁规划图

合肥地铁规划图
合肥地铁规划图是合肥市政府计划建设的一个轨道交通系统。
该地铁系统计划包括多条线路,以满足合肥市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下面是合肥地铁规划图详细说明:
一、一号线(红色):
起点为合肥北站,经过合肥站、火车站、包河火车站,终点为阜阳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30公里,共设站11座。
二、二号线(蓝色):
起点为庐阳广场,经过包河公园、九华山、瑶海体育场、望江路,终点为巢湖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25公里,共设站9座。
三、三号线(绿色):
起点为车站北路,经过百大广场、包河火车站、南艳湖,终点为庐江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20公里,共设站7座。
四、四号线(黄色):
起点为巢湖火车站,经过二院、包河火车站、滨湖新区,终点为肥西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15公里,共设站6座。
五、五号线(紫色):
起点为新站工业园区,经过新站大道、巢湖火车站、滨湖新区,终点为蜀山山脚。
这条线路全长约18公里,共设站8座。
六、六号线(橙色):
起点为佳园绿地,经过包河公园、合肥站、庐阳广场,终点为九华山旅游区。
这条线路全长约12公里,共设站5座。
以上是合肥地铁规划图的详细内容,该规划旨在缓解合肥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
预计完成后,地铁将成为合肥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简介

轨道交通1号线简介
发布日期:2009-10-20 信息来源: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
线路全长约28.8km,全部为地下线。
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工程总投资约133.98亿元。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65km,全部为地下线。
一期工程共设车站23座,全部为地下站,新建滨湖车辆段一座,骆岗停车场一座,大东门控制中心一座。
1号线车辆采用标准的B型车,4动2拖编组,机电设备包含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扶梯、屏蔽门、门禁、综合监控等系统。
本工程计划于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在2014年底开通运营。
合肥地铁一、二期工程1号线土建8标右线盾构下穿十五里河专项施工方案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8标盾构区间工程盾构过下穿河流专项方案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合肥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8标区间盾构下穿十五里河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8标盾构区间工程编制人:王盼主管:唐兴华编制单位: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8标段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二零一四年八月二十日目录1 编制依据 (1)2 编制目的 (1)3 工程概况 (1)4 资源配置 (2)4.1人员配置 (2)4.2设备配置 (3)4.3材料配置 (3)5 施工流程 (3)6 施工准备 (4)6.1人员准备 (4)6.2机械准备 (4)6.3材料准备 (5)6.4技术准备 (5)6.5环境排查 (5)7 过程控制 (5)7.1试验段掘进 (5)7.2掘进过程控制 (6)8 应急预案 (8)8.1主要风险源 (8)8.2应急处理措施 (9)8.3应急物资 (12)9 保证措施 (12)9.1组织措施 (12)9.2管理措施 (13)9.3技术措施 (13)9.4安全措施 (13)1 编制依据⑴《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⑵《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⑶《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350299-2003;⑷《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⑸《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⑹《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⑺《合肥地铁1号线8标右线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⑻《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手册》⑼《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⑽《城交公司施组、专项方案和项目管理规划书编写标准和要求》2 编制目的为保证盾构安全、顺利通过十五里河,统一全员施工方案及操作思路,在满足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和可操作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下,编制此专项方案,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盾构机过站方案的优化

盾构机过站方案的优化张树凯【摘要】合肥地铁一号线7标盾构机在已施工完成的水阳江站过站,改进了主机在接收井、车站平移时铺设钢板的传统方式,改为在机体下方铺设轨道、主机焊接轮组实现机体移动的优化方案.详细介绍了优化方案施工过程.与传统盾构机过站方案对比,优化方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对今后同类型的盾构机过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As the shield machine for Contracted Section 7of Line One of Hefei Tube has to pass through the finished Shuiyangjiang Railway Statio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aying steel plates for the main machine to move horizontally at the reception well and the station is changed into the optimized scheme of laying a track under the machine body and welding a wheel set onto the main engine to realize the body mov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optimized scheme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the pap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e shield machine passing through a station, the optimized plan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duration and sav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which may serve a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shield machines of the same type passing through railway station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年(卷),期】2018(016)003【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盾构机;过站;轨道;轮组;顶推【作者】张树凯【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31 工程概况目前地铁施工盾构机过站主要有三种情况:①盾构机直接穿越已完工车站;②盾构机在车站一端接收、拆解,通过吊装运输,再在车站另外一端组装调试、始发;③盾构机先穿越未施工车站,盾构机穿越车站后再进行车站施工,即常说的“先隧后站”法[1-2]。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引言:合肥是中国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人口数量急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肥市政府决定建设轨道交通系统。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是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第一条线路,将为合肥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
本文将对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进行介绍。
一、规划1.1 线路规划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长约30公里,起点设在合肥市中心区域,终点设在城市的南部地区。
一号线沿途设有15个车站,包括合肥市的主要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和重要交通枢纽。
线路规划经过充分的考虑,旨在连接合肥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1.2 设计理念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设计理念是高效、环保、舒适。
线路的设计考虑了车站的分布、站点之间的距离、列车的速度以及列车的乘客容量。
此外,站点和列车的设计也注重提供方便、舒适的乘坐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良好的通风系统和优质的座椅。
二、建设2.1 工程进展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建设工程于20XX年正式启动。
工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包括线路地基工程、车站建设、电气设备安装和铺轨等。
目前,一号线的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地基工程和车站建设,并正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铺轨工作。
2.2 技术标准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建设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
线路采用了最新的轨道技术,包括高速铁路技术和列车控制系统。
车站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确保了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三、运营3.1 运营系统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运营系统将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
列车将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和高效运营。
同时,运营系统将配备先进的票务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方便乘客的购票和获取实时信息。
3.2 运营安全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运营将高度重视运营安全。
运营方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修、人员培训以及实时监控系统。
此外,合肥市政府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安全宣传活动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合肥地铁线上的景点

合肥地铁线上的景点作为安徽省的首府,合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地铁也成为了居民和游客出行的重要方式。
在合肥地铁线上,不仅能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还能欣赏到许多美丽的景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合肥地铁线上的一些特色景点,让您在旅途中留下难忘的回忆。
一、合肥地铁1号线:科学岛合肥地铁1号线是合肥市最早开通的地铁线路,贯穿了市区的南北部分。
在1号线上,有一个独特的景点——科学岛。
科学岛是合肥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科技城的核心区域。
这里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集中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资源。
乘坐地铁1号线,您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合肥科技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可以参观一些科技展览和活动,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二、合肥地铁2号线:合肥植物园合肥地铁2号线是合肥市的环线,连接了合肥市的东西两部分。
在2号线上,有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和观光的景点——合肥植物园。
合肥植物园是合肥市最大的植物园,占地面积约800亩。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在植物园内,您可以散步、观赏花卉,还可以参加一些花卉展览和文化活动。
乘坐地铁2号线,您可以快速便捷地到达合肥植物园,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合肥地铁3号线:庐阳文化街合肥地铁3号线是合肥市的东西向线路,连接了庐阳区和包河区。
在3号线上,有一个充满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景点——庐阳文化街。
庐阳文化街是合肥市的老城区之一,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古迹,可以让您感受到合肥的历史和文化。
在庐阳文化街,您可以品尝传统的合肥小吃,购买各种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乘坐地铁3号线,您可以轻松地到达庐阳文化街,感受合肥的独特魅力。
四、合肥地铁4号线:长江路老街合肥地铁4号线是合肥市的南北向线路,连接了包河区和长丰县。
在4号线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长江路老街。
长江路老街是合肥市的一条古老商业街,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老字号店铺,可以让您感受到合肥的传统商业文化。
合肥地铁一号线旋挖桩细则范本定稿范本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滨湖车辆段与综合基地CD01标工程监理实施细则B13 (旋挖钻孔灌注桩)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二、监理依据三、监理工作流程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六、监理旁站内容、方法和要求七、钻孔灌注桩验收资料八、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一、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滨湖车辆段,滨湖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北至遵义路、东至西藏路、南至珠江路、西至云南l路。
总用地面积为30.816公顷。
车辆段西侧为生产区主要由联合检修库、运用库、物资总库、综合维修车间等单体、东面为生活区主要由综合楼、食堂公寓、信号楼等单体。
(2)本站联合检修库、运用库、综合维修中心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
①联合检修库ZH-1(φ600)总桩数72020其中试桩7根,桩长为2020②运用库ZH-1(φ800)总桩数1110根,其中试桩6根,桩长为35m,ZH-2(φ600)总桩数124根,其中试桩3根。
桩长为35m。
③综合维修中心ZH-1(φ600)总桩数128根,其中试桩3根。
桩长为25m。
(具体桩数量以设计图纸为准)。
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
混凝土强度等级联合检修库、综合维修中心为水下C30,运用库为水下C35。
保护层50mm,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50,抗渗等级为P8,混凝土充盈系数应1.2;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钻机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施工。
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二、监理依据1、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
合肥地铁一号线

建成之后, 1号线将选用 B型车。这种车,每节车 厢长 19.8米,宽 2.8米,高 3.8米,每节车厢的最大 载客量为240人。 合肥1号线采用6辆B型车编组,列车定员1460 人。速度方面,该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80 公里, 投入使用后,实际平均时速为33公里,列车跑完1 号线全程大概需要40到45分钟。 根据计划,运行高峰时,列车每小时对开 13 对,最小运行间隔只有 4.6分钟,也就是说你在站 台等车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合肥地铁一号线
2012 年 6 月 1 日零时,合肥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 ( 合 肥站 ~大东门站 ) 大东门片区将开始施工,这标志着 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12月 31日开通试运营,总工期4年零 7个月。其中土建主 体工程工期 33个月,洞通后铺轨及设备安装、调试 期22个月。
1号线设26座车站
1号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 29.06km,全地下线,设26座车站。这 26座车站分 别是:天水路站、物流大道站、瑶海公园站、合 肥站、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大东门站、芜湖路 站、南一环站、太湖路站、水阳江路站、葛大店 站、望湖城站、高铁站、繁华大道站、大连路站、 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紫云路站、中山路站、 方兴大道站、云谷路站、南宁路站、贵阳路站、 湖南路站和徽州大道站。 1 号线一、二期 ( 合肥站~徽州大道站 ) 北起合 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4.58km,全地 下线,设 23 座车站,最大站间距 2462 米,最小站 间距714.5米,平均站间距1106米,换乘站6座。
合肥地铁1号线8标区间隧道盾构始发专项方案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盾构始发专项方案工程名称: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 8标大连路站~花园大道站、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右线区间盾构工程编制单位: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合肥项目经理部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 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审批人:报送日期: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位置和范围 (1)1.2工程环境 (1)1.2.1周边道路与地面交通 (1)1.2.2周边建筑物及构筑物 (2)1.2.3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6)1.2.4气候条件 (6)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6)1.3.1工程地质 (6)1.3.2水文地质 (8)1.4设计概况 (8)1.4.1区间隧道设计概况 (8)1.4.2始发端头井设计概况 (9)2编制依据及说明 (10)2.1编制依据 (10)2.1.1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名称及文号 (10)2.1.2设计文件 (10)2.1.3本工程采用技术规范、质量检验标准 (11)2.1.4公司“三标一体”及综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12)2.1.5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 (12)2.1.6其他 (12)2.2 编制说明 (12)3施工计划 (13)3.1施工进度计划 (13)3.1.1施工筹划 (13)3.1.2地面设施施工安排 (13)3.1.3盾构始发进度计划 (14)3.2人力需求计划 (15)3.2.1人力资源配置 (15)3.2.2 班组人员需求计划 (15)3.3设备、机具配置及材料需求计划 (16)3.4与同井始发协调计划 (18)3.4.1基本情况 (18)3.4.2同井始发步骤 (18)4始发工艺技术 (19)4.1始发步骤 (19)4.2施工准备 (20)4.2.1技术及岗前准备 (20)4.2.2施工现场准备 (20)4.2.3 设备及物资准备 (20)4.2.4 测量准备 (21)4.2.4 端头加固 (21)4.4.1托架安装 (26)4.4.2托架受力验算 (26)4.4.3反力架安装 (28)4.4.4 反力架支撑验算 (28)4.4.5安装质量标准 (31)4.4.6主要安装措施 (31)4.5轨道铺设及电瓶车车头下井 (32)4.6 盾构吊装 (32)4.7盾构调试及验收 (32)4.7.1盾构调试 (32)4.7.2盾构验收 (32)4.8样孔开设 (33)4.9洞门凿除 (34)4.10 安装止水装置及盾体防转装置 (34)4.10.1安装止水装置 (34)4.10.2安装防转装置 (35)4.11负环拼装 (35)4.12盾构切入土体 (37)4.13洞门封堵 (37)4.13.1洞门封闭 (37)4.13.2洞门注浆 (38)4.14壁后注浆 (39)4.14.1 注浆目的 (39)4.14.2 注浆方式 (39)4.14.3 同步注浆 (39)4.14.4 二次注浆 (41)4.14.5 注浆主要参数 (42)4.14.6 同步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43)4.15始发施工主要参数的确定 (43)4.15.1平衡压力值的设定 (43)4.15.2 推进出土量的确定 (44)4.15.3 推进速度的确定 (44)4.15.4同步注浆量的确定 (44)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4)5.1 技术保障措施 (44)5.1.1安全防护措施 (44)5.1.2安全用电措施 (47)5.2施工监测 (48)5.2.1地表沉降监测布点 (48)5.2.2隧道内监测点布设 (48)5.2.3监测要求 (48)5.3应急预案 (49)5.3.1组织机构 (49)5.3.2职责 (50)5.3.3应急机械设备配备 (50)5.3.4 应急材料的配备 (51)5.3.5应急措施 (52)5.3.6突发事故信息报告 (52)6始发安全组织保障 (53)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3)6.2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53)6.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54)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54)7.1计算书 (54)7.2 附图 (54)1、盾构区间平面布置图 (54)8方案编制及审核人员信息 (54)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和范围本工程位于合肥市滨湖区,左线区间线路自花园大道站北端始发井向北至大连路站(以下简称大~花区间),起止里程左K17+62.723~左K17+918.664,区间长857.241m。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郭兆清 , 刘 毅
(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安徽 合肥
摘
2 3 0 0 0 9 )
要: 随着合肥轨道交通 1号线建设的开展 , 文章结合合肥轨道 1号线所 经过地 区的地质环境 条件 , 分析 总结了工 程地质 的特
O 引
言
8 2 . 5 m) , 其 中 合 肥 站 至 高 铁 站 为 普 通 深 埋 地 下 线
( 4 k m+3 0 0 m~1 6 k m+9 0 0 m) , 大连 路站 以南 为浅 埋地 下线 ( 1 6 k m+9 0 0 n a  ̄2 9 k m+ 8 2 . 5 m) ; 地 面线
系、 十五 里 河 水 系 和 上 派 河 水 系 , 大致以 1 2 k m +
5 0 0 m、 2 1 k m+ 1 0 0 m 为界 , 1 2 k m+ 5 0 0 m 以北 属
南淝河 水 系 , 拟建线路在里程 7 k m+ 2 0 0 m 左 右 穿
站后爬 出地 面 , 以 高架形 式 沿 广西 路 、 庐 州 大道 、 珠 江 路 至线 路终点徽 州 大道 站 , 依次 穿 过凤 阳路 、 明光 路 、 长 江路 、 芜湖路 、 屯溪路 、 九华 山路 、 望江 路 、 东 流路 、 望 湖东路 、 十五里 河 路 、 大连路 、 人 民大街 、 锦 绣大 道 、 紫 云路 、 中山路 、 方兴 大道 、 云谷路 、 南宁路 、 贵 阳路 、 湖 南 路、 珠江 路等 主要 街道 [ 1 ] 。线路 由北 向南 贯穿 整 个合 肥市 区 , 同时也穿越 了合肥市 的不 同工程地质单 元 。 合 肥市 轨道 1 号线 走 向示意 , 如图 1 所示。
合肥地铁1号线站点周边商业项目盘点

作为合肥最早开工建设,也将最先通车运营的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传来捷报:全线23个站点已有21个站点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进入地铁站建设全面扫尾阶段,最后2个站点有望在上半年内竣工。
而建成后,地铁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市民出行的便捷,还有整个城市的发展机遇,当然也包括地产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地铁站附近项目,因为交通的改善价值也不断凸显。
商场最需要的就是人流,人流即是消费人群,地铁所带来的人流量是其他项目远不可及的。
它的集中性和便捷性对商业而言,更是尤为重要。
本期,搜铺网记者就来简单说一说在合肥地铁1号线站点附近的商业项目,以供业内人士参考之用。
南一环站车站站位:车站主体位于南一环路与马鞍山路交口南侧。
出入口分布:1号、2号出入口位于马鞍山路东侧,3号、4号出入口在马鞍山路西侧。
周边项目合肥东方广场东方广场是由合肥耀华房地产有限公司和安徽国购等共同投资开发建设的大型商业项目,规模为地上19万平米,地下6万平米,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
东方广场规划建成集星级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购物、超级大卖场、公寓、办公为一体的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都市商业中心。
拟建商业大卖场2万平方米,主力百货商场3.5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3万平方米,高层公寓3万平方米,星级酒店3.5万平方米,高层住宅4万平方米,商业步行街3万平方米。
此外,百年城的进驻也带来了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高效的团队以及大量高端品牌合作商家。
水阳江路站车站站位:车站位于皖江路与马鞍山路交叉口南侧,马鞍山路高架桥东侧匝道的下方,车站沿马鞍山路南北向布置。
出入口分布:1、2号出入口位于马鞍山路东侧,3、4号出入口位于马鞍山路西侧。
1、3号出入口靠北,靠近皖江路。
2、4号出入口向南。
周边项目万振城市广场万振城市广场是安徽万振建设集团继万振逍遥苑在马鞍山路板块的又一扛鼎力作,项目为集商超、购物、儿童教育、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特色主题专业商场,占地面积23.01亩,总建筑面积10万方。
合肥地铁下周运营方案表

合肥地铁下周运营方案表一、运营路线及站点合肥地铁目前共有两条运营路线,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
下面是各路线的具体站点:1. 1号线芜湖路站 - 燕庄站 - 佛堂站 - 舜耕路站 - 北一环路站 - 海南路站 - 学院大道站 - 包河站 - 合工大站 - 藁桥站 - 毛纺路站 - 宋庄站 - 前卫南路站 - 裕溪路站 - 世纪城站2. 2号线步行街站 - 杜岭站 - 殷墟站 - 瑶海站 - 长江西路站 - 北站西广场站 - 合肥火车站 - 桂花公园站 - 庐阳广场站 - 长江东路站 - 大蜀山站 - 绿地之窗站 - 米兰天空城站 - 董铺水库站二、运营时间及频率合肥地铁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0点30分,每天运营时间共计16个半小时。
根据需求和客流量,下周各线路的运营频率调整如下:1. 1号线:高峰期(7:30-9:30和17:00-19:00)的列车间隔为3分钟,平峰期的列车间隔为5分钟。
2. 2号线:高峰期(7:30-9:30和17:00-19:00)的列车间隔为4分钟,平峰期的列车间隔为6分钟。
三、列车信息合肥地铁目前使用的列车型号为A型列车,均为6节编组。
每辆列车的最大载客量为1200人。
四、换乘规划合肥地铁目前有两个换乘站点,分别为合肥火车站和长江西路站。
乘客从1号线换乘2号线的换乘站点为合肥火车站,换乘操作简单,只需从1号线的站台上下列车,然后步行到2号线的站台上即可。
乘客从2号线换乘1号线的换乘站点为长江西路站,同样只需从2号线的站台上下列车,然后步行到1号线的站台上即可。
地铁站内均设有指示牌和引导人员,为乘客提供换乘的指导。
五、安全措施为保障乘客的安全,合肥地铁将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安检通道,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上车。
2. 在站台设置隔离门,防止乘客跌落到轨道上。
3. 安装实时监控摄像头,加强对站台和列车的监控。
4. 增派安保人员,提高地铁站点的安全防范水平。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贵湖区间调线调坡方案分析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贵湖区间调线调坡方案分析
李志强;徐成永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17(030)003
【摘要】地铁施工中,因施工误差导致隧道轴线偏差超限,需要进行调线调坡.阐明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贵阳路站—湖南路站区间右线原线路设计方案和施工后第三方监测的偏差情况,提出两种调线调坡方案.方案l采用平面复曲线方案;方案2采用单一曲线和站端R1 800 m小半径竖曲线的组合方案.从平面曲线、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小限界、超高及限速等方面进行比选,同时考虑复曲线运营养护困难的问题,最终贵湖区间右线调线调坡推荐方案2.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李志强;徐成永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技术及改进研究 [J], 李驰宇;虞先溢
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工程东线区间调线调坡设计 [J], 余喜红
3.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J], 吴爽
4.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圆形隧道调线调坡设计研究 [J], 黄小纯
5.一种地铁区间调线调坡断面测量方法研究 [J], 雷季;邢杨;孙鹏清;王斌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方案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方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方案西安铁一院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项目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巡查的范围、工作内容 (5)3.第三方巡查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及控制目标 (6)4.工作原则及标准 (8)5.人员配置、机构设置 (11)6.岗位职责 (13)7.巡查的频率及巡查内容 (15)8.巡查的工作制度 (19)9.巡查工作程序 (24)10.第三方巡查的方法和措施 (25)11.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的巡查要点 (28)12.巡查工作重点、难点 (79)13.仪器、设备配置 (140)1.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1.2.建设单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1.3项目概算1100万元1.4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1号线土建工程全线竣工验收备案移交止1.5工程概况1.5.1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合肥站~徽州大道站)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4.58km,全地下线,设23座车站,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714.5m,平均站间距1106m,换乘站6座;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大连路停车场1座,胜利路主变电所和庐州大道主变电所2座,运营控制中心1座。
1.5.2滨湖新区试验段(锦绣大道站、锦绣大道站-紫云路站区间、紫云路站、紫云路站-中山路站区间、中山路站、中山路站-方兴大道站区间、方兴大道站、方兴大道站-云谷路站区间)主体结构已完工;(2)马鞍山路高架结合车站:芜湖路站、南一环站、水阳江站主体与附属结构已完工;(3)与高铁南站同期实施车站:高铁站主体结构已完工,附属工程及南端盾构区间正在施工。
1.5.3 1号线一、二期工程(合肥站~徽州大道站)车站、区间施工方法分别见表1和表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简介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
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
线路全长约29.06km,全部为地下线。
三期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全部为地下车站,新建滨湖车辆段一座,骆岗停车场一座,大东门控制中心一座,明光路主变电所和紫云路变电所2座。
工程总投资约133.98亿元。
合肥地铁1号线将采用B型车6辆(4动2拖)编组,每列定员1460人,最高时速达80公里,平均旅行速度33km/h,发车时间间隔最短为2分钟一班。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二期工程(合肥站~~徽州大道站),1号线一期全长24.58km。
最大站间距2462米,最小站间距714.5米,平均站间距1106米,其中换乘站6座。
在速度设计方面,1号线全线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3公里。
这样算来,从天水路站起点站到徽州大道底站,44分钟就能跑完全程。
按照每站1106米计算,平均两分钟就能跑完一站路。
1号线是分批建设、同步运营。
最终的轨道交通1号线,从合肥火车站到滨湖新区的徽州大道站,一共23个站都会如期在2016年底实现运营。
1号线车辆采用标准的B型车,4动2拖编组,机电设备包含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扶梯、屏蔽门、门禁、综合监控等系统。
为保证乘客安全,合肥地铁站都将安装屏蔽门系统,将站台与地铁轨道隔离。
屏蔽门系统由门体结构、门机系统、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车站每站设置2列站台屏蔽门,双岛4线站台车站设置4列站台屏蔽门。
共设置48侧站台屏蔽门系统,全长约115.28米。
站点设置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天水路站—物流大道站—瑶海公园站—合肥站(1,3号线换乘)—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大东门站(1,2号线换乘)—芜湖路站—南一环站—太湖路站(1,6号线换乘)—水阳江路站—葛大店站—望湖城站—高铁南站站(1,4,5号线换乘)—繁华大道站—大连路站—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紫云路站(1,7号线换乘)—中山路站—方兴大道站—云谷路站—南宁路站—贵阳路站—湖南路站(1,5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
注:天水路站—火车站站在本次建设中暂不实施。
合肥地铁即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
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2009年~2017年,建设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4年~2020年,建设合肥地铁3号线、合肥地铁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与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年~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合肥地铁6号线、合肥地铁7号线、合肥地铁机场线即8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合肥地铁9号线-合肥地铁12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地铁1号线建设工程于2012年6月1日全线正式开工;2014年上半年,地铁1号线将进入大规模的隧道挖建时段,分布在1号线全线的12台盾构机,将全部实现井下作业;2015年2月隧道贯通,2015年3月份前后,地铁1号线将实现全线洞通;2015年4月轨通,2016年10月试运行;2016年12月全线通车试运营。
历史沿革编辑1994年1994年,合肥开始实施地铁规划。
2007年●2007年06月,合肥市启动《合肥市城市快速地铁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性文件编制工作。
规划中的3条地铁线路分别是:1号线,火车站-滨湖区,总长约32公里;2号线,龙岗开发区-科学城,总长约31公里;3号线,磨店职校城-大学城-派河,总长约38公里。
2008年●2008年05月04日,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成立。
●2008年06月19日,合肥市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成立。
●2008年10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地铁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性文件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后又分别经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及环保部组织专家评审并获得通过。
●2008年11月10日,《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11日,“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和“合肥轨道交通公司筹备组”成立,并与“合肥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合肥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合署办公。
●2008年11月27日,市轨道办在北京组织召开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成果专家咨询会。
2009年●2009年01月10日至2009年0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肥召开专家评估会,审议通过《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9年02月24日至2009年02月25日,建设部委托省建设厅在肥举行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9年02月27日,《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国家环保部。
●2009年03月31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预测报告》通过专家预评审会。
●2009年04月22日,市轨道办组织召开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马鞍山路高架桥结合设计工程方案审查会。
●2009年05月09日,市国资委同意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2009年06月0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肥组织专家预评估会,原则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06月05日至2009年06月06日,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审查会,审议通过《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9年06月27日,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
●2009年07月07日至2009年07月08日,合肥地铁1号线试验段土建工程试验段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并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
●2009年07月16日,合肥地铁1号线试验段土建工程施工项目正式公开招标。
●2009年08月07日,合肥地铁1号线试验段开工暨1号线奠基仪式在滨湖新区举行。
●2009年08月10日,国家环保部批复《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9年10月13日,轨道公司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合肥地铁1号线客流预测报告》。
●2009年10月20日,南北高架一号线配套工程三座轨道交通车站(芜湖路站、南一环路站、水阳江路站)开工建设。
●2009年11月,合肥市地铁1号线的测绘成果已正式通过验收,意味着地铁工程的开展将有科学、高精度的“指路标”。
●2009年12月12日,合肥首个地铁站——水阳江站正式破土动工。
●2009年12月16日,《建设规划》完成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签程序,上报国务院。
2010年●2010年01月28日至29日,合肥市轨道办邀请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1名国内轨道交通知名专家,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进行预评审会。
经过“把脉”,专家组认为合肥地铁1号线的设计合理、工作深度符合要求,可以作为下阶段设计的依据。
●2010年03月31日,经省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被列入2010年全省“861”项目投资计划安排。
●2010年05月13日,合肥市发改委批准合肥铁路南站轨道交通配套工程立项。
●2010年0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复了《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1年●2011年04月11日,合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
2012年●2012年01月,合肥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
●2012年06月,合肥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建设。
●2012年11月10日,合肥乃至全省首台盾构机在合肥地铁1号线繁华大道站下井,为合肥轨道交通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3年●2013年01月,合肥地铁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
●2013年02月19日,合肥地铁2号线第一批工程正式封闭施工,吹响了合肥地铁2号线建设的号角。
●2013年06月17日,合肥地铁2号线第二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10月12日,合肥地铁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总体总包项目中标●2013年10月17日,合肥地铁2号线第三批工程西段全面开工建设。
●2013年10月22日,《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建设总长114公里的3、4、5号地铁线已通过专家评审。
●2013年11月22日,合肥地铁1号线第三台盾构机从合肥站站点下井。
●2013年11月26日,合肥地铁3号线工程迎来全面地质勘探。
●2013年12月22日,合肥地铁3号线站点工程招设计咨询启动。
2014年●2014年01月24日,合肥地铁3号线工程勘察监理及施工图强审项目公开招标。
●2014年03月12日,合肥地铁4号线工程开始“破土”勘察。
●2014年03月13日,合肥地铁3号线工程潜山路站正式开工建设。
●2014年04月05日,合肥地铁3号线工程己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
●2014年05月15日,《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保部审查。
●2014年06月22日,合肥地铁2号线第四批工程东段正式全面开工建设。
●2014年07月29日,合肥地铁3号线启动第一次环评。
●2014年08月18日,《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建设总长114公里的3、4、5号地铁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4年11月19日,合肥地铁3号线启动第二次环评。
●2014年12月8日,《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即合肥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4年12月11日,合肥地铁5号线云谷路站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2014年12月31日,合肥地铁3号线第一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2015年04月21日,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正式成立。
●2015年05月14日,合肥地铁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招标。
■工程节点控制工期计划表节点工期工程节点目标※2012年06月01日合肥地铁1号线建设工程于全线正式开工※2014年上半年合肥地铁1号线将进入大规模的隧道挖建时段,分布在合肥地铁1号线全线的12台盾构机,将全部实现井下作业※2015年02月隧道贯通※2015年03月合肥地铁1号线将实现全线洞通※2015年04月轨通※2015年07月04日地铁变电所送电1(庐州大道主变电所供电范围的滨湖车辆段)※2015年08月主变电所送电※2015年09月14日滨湖车辆段接触网送电(电通)※2015年10月01日首列车到段※2015年09月30日地铁供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接触网架线、安装、调试;杂散电流安装、调试;区间动照安装、调试※2015年12月17日地铁供电系统送电(地铁电通)※2015年12月19日144小时稳定测试※2015年12月27日接触网整正、拉出值调整※2016年03月29日冷滑※2016年03月31日接触网送电(电通)※2016年04月01日热滑※2016年04月01日综合调试(动车测试)※2016年10月01日试运行※2016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