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光的反射

中考专题光的反射
中考专题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2.难点是光的反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成像作图。

3.考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成像原因,球面镜的作用。本节内容以作图题,选择题考查较多,平面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考查频繁,分值在5分以上。

【经典范例引路】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传播的速度是3×105km/s。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

D.平行光束经粗糙表面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A不正确;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B不正确;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知C、D都正确。

解:选C.D。

例2 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从S向平面镜引一垂线,垂足为O,现把平面镜绕O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90°,在这一过程中,像点()

A.距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B.沿一直线接近平面镜

C.沿一直线远离平面镜D.按逆时针方向画出半个圆圈

图6-1

分析:当平面镜逆时针旋转时,点光源S到镜面的距离变小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镜面的距离随之变小,故像点不可能远离平面镜,AC选项不对。又因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当镜面旋转时像不可能沿直线接近平面镜,而是以圆弧的路径接近平面镜。

解:选D。

例3 人眼在平面镜MN中C点能看到AB的像,如图6-2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眼在C点就看不见AB的像。

图6-2图6-3

分析:AB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射入人眼就可以看到AB的像A′B′。因此,只要确定物体AB两个端点的入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射入人眼。就可以看到AB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先作AB的像A′B′,然后连A′C,B′C交镜面于E、F两点,E、F就是平面镜应遮挡的部分。

解:如图6-3所示,只要把平面镜MN的EF部分遮住,人眼在C处就不能看到AB在镜中的像A′B′。

【解题技巧点拨】

光线是研究光学的“理想模型”,有了光线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一些行为,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光沿直线传播这点我们很容易接受,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必须是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不易被我们所接受。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略小。通常也认为是3×105km/s,这是一种近似处理法。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要识记它可用“三线共面、二线分侧、二角相等”去回忆。要理解它还要注意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主要区别是:(1)反射面不同(平滑表面与粗糙表面),(2)反射光的方向不同(规则反射与不规则反射)。无论是哪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有两个作用:一是成像作用。二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对于平面镜成像作图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对称性去作,另一种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成像光路图,作图时要注意角度的准确性和线的虚实。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平行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发生反射现象

D.光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2.晴日,在田野中立着的电线杆,在一天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3.如图6-4点燃蜡烛通过平面镜成一虚像,S′是烛焰上的S点的像点,对此有下列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图6-4

A.S发出的光到达平面镜之前沿直线传播。

B.S发出的光到达平面镜时传播方向会改变。

C.S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经过S′。

D.S与S′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平面镜,桌面上的一个小球向平面镜前滚去,要使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则镜面与桌面的夹角应为()

A.30°B.45°C.90°D.135°

5.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6.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壁上,人眼位置如图6-5所示,有三个物体A、B、C放在镜前,人眼能从镜子里看见物件的像是()

图6-5

A.B和C B.A和B

C.A、B、C三个物体D.只能看见B的像

7.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平面镜反光

C.放映时所看到的银幕D.观看电视时的电视屏幕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成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得到的像

D.平面镜后的物体会影响平面镜成像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的倒影B.日、月食的形成

C.物影的形成D.小孔成像

10.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

C.大小不变D.无法判断

11.要使一根直棒跟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这根直棒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A.30°B.45°C.60°D.90°

1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平行

B.只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才是可逆的

C.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界面上只发生反射现象

13.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反射后回到地球共用了2.56s,那么光传播的距离是()

A.7.68×105m B.7.68×108m

C.3.84×108km D.3.84×105km

二、填空题

1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15.凹镜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在一点,这一点叫凹镜的

16.一台用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射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如图6-6所示,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填“上升”或“下降”)。

图6-6

17.一同学从平面镜中看到某车的车号为“10-18”,则该车的车号是。

18.黑板表面“反光”是反射,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反射是反射。

19.一笔尖垂直接触厚为3mm的平面镜,则笔尖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mm,入射角为。

20.探照灯是利用把灯头放在处,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成为的性质制成的。

21.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某点的光线有条,反射光线有条。

22.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镜可以成正立缩小虚像。

三、作图题。

23.如图6-7所示,AB为发光体,CD是不透明的遮挡物,EF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暗的部分的范围。

24光源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其反射线经过A点,试在图6-8上画出此光

线的光路图。

25.如图6-9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种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26.若平面镜的镜面与地面成45°角,人直立于镜前,则人的像与地面成多大角,当人向镜面靠拢时,像向什么方向运动,作图说明。

27.自行车尾灯本身不发光,当来自车后的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将光线“反向射回”,明亮耀眼。其结构是一些相互垂直的水平面镜拼成的,请你作图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向射回”的效果。

【创新备考训练】

28.图6-10是北方干旱地区农家蓄水池,池深3m,池底为正方形,面积为16m2,池口开在池底的正上方中间也为正方形,面积为1m2,为了便于经常对池底检修,需要在池口的正上方安装一固定灯泡,恰好照亮整个池底。

图6-10

(1)用作图法确定灯泡安装在离池底最大高度的位置S点。

(2)求出灯泡离池底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9.图6-1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球,在球的左侧有一点光源,球的上方有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N,试用作图法作出球右侧地面被照亮的范围,且简要加以说明。

图6-11

30.如图6-12所示,在虚线MN上放置一平面镜,镜前一物体AB,如果某人沿线段CD 由C走到D的过程中,都能在镜前看到AB完整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所需最小平面镜EF的准确位置。

图6-12

参考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

1.BC

2.A

3.B

4.BD

5.A

6.B

7.D

8.B

9.A 10.C 11.B 12.C 13.B 14.物体的大小15.会聚焦点16.升高17.81-01 18.镜面浸19.6, 0 20.凹镜焦点平行光21.无数无数22.凹凸2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24.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物像原理作25.先反向延长作像点26.与地面水平竖直向下27.入射线与出射线平行

【创新备考训练】

28.3.2m 29.-30.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