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习题
能量流动例题
![能量流动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1cf3d0360cba1aa811da76.png)
消耗植物最多应沿:植物 消耗植物最多应沿 植物 W×10%×10%×10%=20 × × ×
鼠
蛇
鹰
W=20000克 克
消耗植物最少应沿:植物 消耗植物最少应沿 植物 兔 鹰 或:植物 鼠 植物 鹰 W×20%×20%=20 W=500克 × × 克
3、若鹰的食物有 来自兔子,2/5来自鼠,1/5 若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子 来自兔子, 来自鼠 来自鼠, 来自于蛇,最多消耗多少植物? 来自于蛇,最多消耗多少植物? 注:已知食物来源,消耗植物最多,能量传 已知食物来源,消耗植物最多, 递效率最低;消耗植物最少, 递效率最低;消耗植物最少,能量传递效率最 高。
鹰最多增重多少沿 植物
植物 20·(10%)2=0.2克
兔 鼠
鹰 或 鹰
鹰最少增重多少沿食物链
植物 鼠 蛇 鹰
20·(10%)3=0.02
2、鹰最多增重多少?最少增重多少? 鹰最多增重多少按最短食物链最大传 递效率
植物 植物 兔 鼠 鹰 鹰
20·(20%)2=0.8克
鹰最少增重多少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 递效率 植物 鼠 蛇 鹰
20·(10%)3=0.02
3、上一营养级传给下一营养级时平均分配,鹰最 上一营养级传给下一营养级时平均分配, 上一营养级传给下一营养级时平均分配 多增重多少?最少增重多少? 多增重多少?最少增重多少?
解: 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如下:y=800g z=4000g
x·(10%)2=20×2/5 y·(10%)2=20×2/5 鹰 z·(10%)3=20×1/5
植物
鼠
蛇
最多消耗植物为(800+800+4000)=5600g
(二)已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二 已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吃掉植物20克 鹰能增重多少? 吃掉植物 克,鹰能增重多少? 1、能量传递效率为10%,鹰最多增重多少? 、能量传递效率为 ,鹰最多增重多少? 最少增重多少? 最少增重多少?
能量流动专题练习含解析
![能量流动专题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cc1d843c1ec5da51e2709d.png)
1.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 2.5013.309.800.28220.00)。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推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
③中表示的两种生物间为捕食关系,而乙和丙的关系为竞争,所以③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
本题易错之处是将乙和丙当作两个营养级,因为二者之间的能量数值不符合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特点,所以乙和丙不是两个营养级。
答案A错因分析不会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某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常见的信息有:有机物总量、能量多少、富营养化积累的有毒物质多少等。
2.(2013·广东理综,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鲈鱼和土著鱼为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B项错误;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项错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D项错误。
答案A3.(2013·江苏生物,26)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
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能量流动相关计算
![能量流动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1d357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d.png)
A.1 125 g C.2 000 g
B.1 600 g D.6 500 g
3.若某草原生态系统只存在下面的食物关系,尝试完成问题。
(1)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 头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________。 (2)假如植物有25被兔所食,有35被鼠所食;鼠有23直接被猫头鹰捕 食,有13被蛇捕食后流入猫头鹰体内。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________。(精确到个位数)
=900g
假如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 2/5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 有1.4㎏植物,至少可使鹰增 重多少克?
植物有a克,1/3供给兔,其余 给鼠,鼠3/5给蛇,其余给鹰, 则鹰最多增重多少?
植物1/3供给兔,其余给鼠,鼠 3/5给蛇,其余给鹰,若鹰要增 重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多少?
总结:
能量流动相关计算
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 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的数值为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B正确;相邻两营养 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该营养 级的同化量×100%,但在本图中没有体现下一营养级生 物的同化量,因此也就无法计算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c对应能量属于该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 本营养级的同化量(b),因此,c对应能量也就不属于该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若 将 C 的 食 物 比 例 由 A∶B = 1∶1 调 整 为 2∶1 ,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按 10% 计 算 , 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能量流动计算题
![能量流动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e312dd9ec3d5bbfc0a7404.png)
1.调查某生态系统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数值),若传递效率是1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0.15BB. C=0.15DC. C=0.15(A+B+D+E)D. B=A+D+E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a、b、c、d、e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①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d/b]×100%②图中d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③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肯定大于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④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4.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5.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C.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最多增加体重G/125千克D.图1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短期内将不发生变化6.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7.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8.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量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 872百万千焦。
能量流动有关试题类型
![能量流动有关试题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e82831a02020740be1e9bb9.png)
教材98页拓展题第1题: 1、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a中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 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 (1)分析这两幅图,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各种 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太阳能 × ×
太阳能 ×
×
图a: 太阳能
图b:
8.5×109KJ
3.272×107KJ (23.4%) 利用:1.3972×108KJ (1.64%)
太阳能
呼吸作用
玉米种群 散失 储存
1.07×108KJ (76.6%)
能力展示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 相对值。试回答下列有关问的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流入+ 有机物输入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 的效率约为________。 14 × 100%=12.7% 110
4.根据某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在 此 食 物 网 中 共 有 ________ 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 8
4 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 1 kg,则至少 ________ 25 需要草________kg ,至多需要草_ 100000__ 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 级越多,能量消耗越多;反之越少。
选 最短 食物链
最少消耗
生产者 最大消耗
选 最大 传递 效率 20% 选 最长食物链
获得 最多
消 费 者
选 最小 传递 效率 10%
获得 最少
例.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 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 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 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 无 (有,无)竞争关系, 理由是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 。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与竞争 ,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 。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玉米 所固定的 太阳能 。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 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 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 减少(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 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能量流动计算题试卷
![能量流动计算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f3b2660b84ae45c3b358c39.png)
能量流动计算题1下面符合这四个种群所构成的营养结构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乙乙C.甲丙D.甲丁丁丙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A.100kg B.44.5kgC.25kg D.15kg3.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若流经此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则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4.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开始,若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124.7KJ,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71.7KJ,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5.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若增加1克体重,至少要消耗_______克植物。
6.若人的食物二分之一来自植物,四分之一来自小型食肉型动物,四分之一来自牛羊肉,则人增重1Kg时最多消耗植物_________Kg。
7.如右图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___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_____kg。
8. 下左图是某农场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图示可否称为生态农业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 ____。
(2)若要充分利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就要改进该系统,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___ _____ _________。
(3)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 ___,该系统的____ __稳定性较低。
(4)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
(5)若人也是该系统的一员,请在上右图中用箭头标出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计算专题练习
![能量流动计算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18c0a94b73f242336c5fe2.png)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一、能量传递效率的选择问题例1、在食物链:草→兔→狼中,1)狼增加1kg,至少要消耗草 ______ kg2)狼增加1kg,最多要消耗草______ kg3)若草→兔的传递效率为15﹪,兔→狼的传递效率为16﹪,那么,消耗1000kg草,狼增加______kg例2、在右图的食物网中1、消耗绿色植物1kg,鹰至少增重_______千克;最多增重_______千克。
2、鹰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绿色植物;3、鹰每增加1千克体重所消耗的绿色植物最多为______千克;二、能量流动比例分配问题1、在上图的食物网中,若鹰的食物来源1/3来自兔,1/3来自相思鸟,1/3来自蛇,鹰增加3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_______千克绿色植物。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kJ。
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体重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 )A.100 kg B.312.5 kgC.25 kg D.15 kg三、能量流动比例调整问题例4、假设某农场将生产的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
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 。
调整后的人数是调整前的人数的____倍。
(传递效率为10﹪)例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四、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问题例6、上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
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例题
![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6f55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6.png)
例1:在甲→乙→丙这条食物链中,⑴若甲固定的总能量为m,则丙最多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丙至少可以获得的能量是:。
⑵若丙的总能量为n,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例2:在食物网中,⑴若甲的质量增加m kg,则丙最多可以增加的质量是:;丙至少可以增加的质量是:。
⑵若丙的质量增加n kg,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例3:在食物网中,若c所含的能量为5.8×109KJ,d所含能量为1.3×108KJ,则a至多可以获得的能量为例4:在食物网中,若丙的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甲KJ例5:在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g例6: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网如图所示:C的食物来源由A:B=1:1调整为A:B=2:1,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该生态系统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例7: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例8: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例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例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能量流动类题例解
![能量流动类题例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7e83ccaa00b52acfc7cab9.png)
能量流动类题例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我们考试重点和难点所在,涉及到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的来源、去路、流失等。
试题中还可以将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学科内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所以我们要重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通过一些具体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一、考察能量流动特点例1、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 ,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 、c 、d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b+dB .a >b+dC .a <b+dD .a <c+d【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 ,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是a ,数值是最大的。
此能量去路:①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②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③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
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下去。
根据题意应有a >b+c+d,所以a >b+d【答案】B二、能量传递中的“至少”和“最多”例2、如图食物网,鹰的体重增加20克,至少消耗植物?最多消耗植物?【解析】:①至少消耗植物应按照最短食物链:植物→鼠→鹰和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
所以20克/(20%)2=500克②最多消耗植物应按照最长食物链:植物→鼠→蛇→鹰和最小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
所以20克/(10%)3=20000克【答案】至少消耗植物500克,最多消耗植物20000克.三、食物网中未按比例的传递效率计算例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 ,至少消耗A 约A .100kgB .44.5kgC .25kgD .15kg【解析】根据题干,未标明每条食物链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要求至少消耗A 为多少,计算是应遵循①按草 虫 鸟 yx 照最短的食物链②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
最新高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经典计算题
![最新高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经典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f0a362ba1aa8114431d991.png)
能量流动经典例题 1.如图若草固定的太阳能转化的有机物为1000 kg ;又假如每个营养级的生物被2种生物捕食时各食一半,则鹰最少增加 ( ) A .12.75 kg B .15.25 kg C .7.75 kg D .21 kg 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3、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昆虫,次级消费者只有鸟 ②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③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④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 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 中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 ,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 ,则( ) 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6、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A 、B 、C 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 、B 、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 、B 、C 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 、B 、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 →B →C 的食物链,那么A 、B 、C 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若A 、B 、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 、C 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7、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 ,至少需要生产者100 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 8.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 2110W W > B. 215W W > C. 2110W W < D. 215W W < 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 的食物比例由A ∶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 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10、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 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 的能量,B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 ,从理论上计算A 最多获得的能量是0.0511、在如图食物网中,a 表示鸟的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 ,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 ,那么x 与y 的关系可表示为12、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右图。
5.2-能量流动高考题精选
![5.2-能量流动高考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d963d3dfc4ffe473268ab25.png)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 益活动 :历年 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 品,版 权所有 , 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 水丑生标记。
(2)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5%用于 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500 kJ 和 500 kJ
练习2.(2008年山东)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
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 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
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1_.9__6_____倍。(能量
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数字)
▪ 设地球上植物性食物总能量固定(E)。
散失
呼吸
呼吸
次级消 费者
… 三级消
费者
传递
分
解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为流经这个
呼吸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者
以有机物的形 式沿食物链向下 一营养级传递
完成教材P94 “思考与讨论”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P95资料分析
太阳能
未 固 定
12.5
分解者 14.6
2.1
微量
生产者 464.6
62.8
由是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 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典型例题.do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典型例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61331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d.png)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例1。
右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 X lO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 X lO8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
能量最少为__4.8 X lO7____kJ。
例2. 某人捕得一条重2 kg的杂食海鱼,若此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鱼至少需要海洋植物多少 kg?
则其消耗植物的最少量为5+12.5+62.5=80。
例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肉食)动物性(只考虑次级消费者)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1调整为1: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1.95_____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l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能量流动计算题
![能量流动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d0a0a2d1f34693daef3e43.png)
•
图3
A
B
C
D
• 6.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 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m2的生活 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 生活空间至少是( D) • A.5×103 m2 B.5×104 m2 C.5 3 m2 D.54 m2 • 7.具有3个营养级的能量金字塔,最上层的 体积是最下层的(B ) • A.10%-20% B.1%-4% • C.0.1%-1% D.1%-10%
• A.3000 B.1650 C.1500 D.不超过300
10、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 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植食物动物,假如能量传递 效率为10%。食物链关系如下图,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 克体重,约需消耗植物 D
A.10千克 C.100千克
B.28千克 D.280千克
11、根据图示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 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 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
A.G/75千克 C.6G/125千克
B.3G/125千克 D.G/550千克
12、已知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 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 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 y=100a-90ax 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 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 态平衡遭到破坏( D )
• A.W1><10W2 B.W1>5W2 C.W1<10W2 D.W1<5W2
能量流动测试题
![能量流动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49697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解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计算题是考查本内容的一类重要题型。
下面对此类计算归类分析如下: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能够从较低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是()A.540kJ和81kJB.3600kJ和960kJC.240kJ和24kJD.960kJ和192kJ【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寸,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
因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能获得的最大能量分别是:24000X20%<20%口24000X20%<20%<20%即960kJ和192kJ。
【答案】D【小结】在未知能量传递效率时,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S行计算,所得数值为较高营养级从较低营养级获取的最多能量。
在此基础上,可演变为另外一种题型,即“已知较低营养级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及其能量传递效率时,求较高营养级从较低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或生物量)”,此时,依据给定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即可。
变式1:在能量金字塔中,若生产者在固定能量时产生240molQ,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端寸,三级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最大能量相当于mol葡萄糖()A.0.04B.C.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例2.某人捕得一条重2kg的杂食海鱼,若此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鱼至少需要海洋植物多少kg?【解析】由题意可知,这条鱼的食物来源于三条食物链,即:植物f杂食鱼;植物f草食鱼类-杂食鱼;植物-草食鱼类一小型肉食鱼类7杂食鱼,由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量求其对较低营养级的需要量时,应按能量传递效率20%+算。
能量流动练习题高三
![能量流动练习题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cef370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7.png)
能量流动练习题高三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能量的流动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和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练习题来提高对能量流动的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三能量流动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
练习题一:机械能守恒小明将一颗质量为0.2kg的小球从高度为2m处自由落下,下落到地面后反弹到高度为1.5m处。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求小球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化。
解题思路: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在反弹过程中,小球受到弹性势能的增加,机械能增大。
下落过程:初始机械能:$E_{\text{初始}} = mgh = 0.2 \times 10 \times 2 = 4J$末尾机械能:$E_{\text{末尾}} = 0 + \frac{1}{2}mv^2 = \frac{1}{2}\times 0.2 \times (2g)^2 = 4J$机械能变化:$E_{\text{变化}} = E_{\text{末尾}} - E_{\text{初始}}= 4J - 4J = 0J$反弹过程:初始机械能:$E_{\text{初始}} = 0 + \frac{1}{2}mv^2 = \frac{1}{2} \times 0.2 \times (2g)^2 = 4J$末尾机械能:$E_{\text{末尾}} = mgh = 0.2 \times 10 \times 1.5 = 3J$机械能变化:$E_{\text{变化}} = E_{\text{末尾}} - E_{\text{初始}} = 3J - 4J = -1J$练习题二:能量转化一辆质量为1000kg的小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
求:1. 小汽车的动能;2. 如果小汽车制动停下来,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热能的变化量。
解题思路:1.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_k = \frac{1}{2}mv^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22b7f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49.png)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 的鹰要吃10 kg 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 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0.05%B. 0.5%C. 0.25%D. 0.025%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3.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B.160kgC.60kgD.100kg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B.106 kJC.2×106 kJD.3×106 kJ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自己整理的,最全的)能量流动计算
![(自己整理的,最全的)能量流动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cbb4bc1da38376baf1faeec.png)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归类计算例析为了减少你在学习中的盲目性,下面通过举例归纳出四种计算题型。
一、已知一定的能量传递效率,求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方向推算“较高营养级可获得能量(或生物量)多少”的设问题型。
例1. 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
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000kJ。
如果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那么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分别是()A. 540kJ和81kJB. 36000kJ和960kJC. 24000kJ和960kJD. 960kJ和192kJ解析:根据题意,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就是食物。
链的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那么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分别为:24000×15%×15%和24000×15%×15%×15%,即540kJ和81kJ。
参考答案:A二、已知一定的能量传递效率,求从消费者向生产者方向推算“需要(或消耗)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多少”的设问题型。
例2. 由于“赤潮”,一条4kg重的杂食海洋鱼死亡,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为20%计算,该杂食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多少kg?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应写出各生物之间正确的食物网关系,其次根据能量流动关系进行计算。
依题意,各生物之间的食物网如下:从食物网可看出,杂食鱼的食物来自三条食物链,分别是:(1)植物→杂食鱼(2)植物→草食鱼类→杂食鱼(3)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鱼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以20%计算,根据题意,4kg重的杂食鱼中,有4×1/2=2kg的能量来自植物,据第(1)条食物链可得,实际消耗植物的量为2÷20%=10kg;有4×1/4=1kg的能量来自草食鱼类,据第(2)条食物链可得,实际消耗的量为1÷20%÷20%=25kg;有4×1/4=1kg的能量来自小型肉食鱼类,据第(3)条食物链可得,实际消耗的量为1÷20%÷20%÷20%=125kg;故共消耗植物的量为10+25+125=160kg。
能量流动例题
![能量流动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a44fd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8.png)
的总能量=所有生物呼吸消耗能量之和= 13.1+501.3+0.6+79.1+191.4=785.5;因为870.7>785.5。所以生态
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
能量流动例题
第1页,共11页。
一、计算能量传递效率
【规律】
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②能量传递效率=
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第2页,共11页。
例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
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第7页,共11页。
例3.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
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
A. 24kJ
B. 192kJ
B
B.C.96kJ
D. 960kJ
例4.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 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为( )
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
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
• A.120kg B.160k【解析】根据题干,可绘出食物网如下:因此共需海洋植物为 4×1/2×5+4×1/4×5×5+4×1/4×5×5×5=160kg
植物
杂食性海洋鱼
草食鱼类
小型肉食鱼类
A.25 kg
B. 125 kg
C
B.C. 625 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班级姓名
3.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
,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增长率入=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是 A 1.3N。
B 1.69N。
C 2.3N。
D5.29 N。
13.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
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
因是。
种群数量最多是第年,最少呢?
1、已知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的同化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
比例为x,按最低能量传递效率,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若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右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
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
3、食物网中,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时,则人的体重每增加1kg,
至少需要消耗水藻kg。
最多耗水藻 kg
4、食物网中,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时,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
从前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人的体重每增加1 kg
至少需要消耗水藻 kg。
5、若牛的摄入量为100,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6、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
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7、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
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
8、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9.某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E1和E3,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是
A. E1>100E3
B. E1<100E3
C. E1<25E3
D. E1>25E3 10.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
下图1为该地区人为
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103 kJ/(m2·a)。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11.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体个数量一
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
则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自特点形成的原因
(5)(不用做了)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
关系如右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答案
3、D 13、J 环境阻力增大10 20
1 、Y=100a-90ax
2、25A/1+4
3、25 100000
4、975
5、64 6 、 y=25ax+5x 7B 8、1.96 9、C 10、(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12.7%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化学能
(3)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答出前者即可)5
(4)C E
(5)群落(或次生)
11答案:太阳能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2)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100%
(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原因略
(5)25A/(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