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二)
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1.1《窦娥冤》【2】(人教新课标必修4)
![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1.1《窦娥冤》【2】(人教新课标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3957f04aaea998fcc220e6a.png)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1.1《窦娥冤》【2】(人教新课标必修4)【自主学习】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三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 [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3、读第一层的唱词思考。
《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4、细读《滚绣球》思考:• 1.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2.《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合作探究】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目标检测】1、《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
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 ]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精析本题考查思辨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 窦娥冤2-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 窦娥冤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215cb3ddccda38376bafd3.png)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高二必修四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针对学生对戏剧不太了解,而且这是个普通班,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实际情况,我在前两节讲解基本知识和赏析剧本的基础上,本着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安排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由课代表全程导演的课本剧排练,只要参与了就有收获,关门学习本来对于不太爱学的孩子就是一种难为,这样的活动想见或如投石于河,多少会激起些涟漪吧。
教学过程:通过和课代表的及时沟通,了解剧本改编,演员以及排练情况,帮课代表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周三晚自习
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虽然根本就无法以专业的角度去要求他们,但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活力创意,尤其是讨论部分,无论是参与的还是未参与的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比看名家演出的电影还投入,这就是参与的魅力,无论做什么,参与和体验很获得更大的收获,孩子们需要参与发现自己潜力,了解身边人魅力,体会他人不易,丰富人生意义,我认为这也是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可以不精彩,但很生动,有属于他们的满足和成就!。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15b5a09fc281e53a5902ff62.png)
1 窦娥冤学习目标1.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知识;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2.体味古代戏曲的曲词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查找“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三个典故的出处,深入理解其意义。
2.阅读《窦娥冤》全剧剧本,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哥哥行.( ) 鼓三通.( ) 瀽.半碗( ) 刽.子手( ) 罪愆.( ) 错勘.( ) 盗跖.( ) 苌.弘( )提.防( ) 亢.旱( ) 暑气暄.( ) 湛.湛青天( )古陌.( ) 尸骸.( ) 前合后偃.( )2.解释下列词语。
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尸骸:负屈衔冤:古陌荒阡:甘霖:亢旱: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简要概括楔子和前三折的故事情节。
2.阅读【端正好】,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3.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又屈招?4.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地点及监斩官的态度来写的?完成下表。
5.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6.“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提.防(dī)嗟.怨(jiē)亲眷.(juàn)前合后偃.(yǎn)B.罪惩.(qiān)埋.怨(mái)亢.旱(kàng)孤身只.影(zhī)C.尸骸.(hái)煞.尾(shà)甘霖.(lín)鼓三通.(tōng)D.错勘.(kān)湛.湛(zhàn)盗跖.(zhí)古陌.荒阡(bǎi)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罪愆倾刻披枷戴琐B.分辨诀别造蘖望帝啼鹃C.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D.怜悯呕吐白练负屈衔冤3.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磨.(摇)旗天地也.(同样) 只合..(应该) 生.(深)埋怨B.糊突..(罪过) ..(混淆) 则.(只)被杳.(无影踪)无音信罪愆C.兀的..(那)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吧)..(这) 兀那D.葫芦提...(糊涂) 烈.(烧)些纸钱孩儿荐.(祭) 暑气暄.(暖)4.下列关于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a8871ccfab069dc51220119.png)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知识导学】一.作者及其作品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的,的奠基人,被誉为“”、“”,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
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
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流传较广的有《》《》《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
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
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文学和文化常识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括和。
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
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https://img.taocdn.com/s3/m/307f6dfd0066f5335b81217c.png)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重点难点】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使用说明】1.用约15分钟重点阅读第三折【滚绣球】【叨叨令】等曲子,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2.用约3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案,边读边完成相关题目。
3.用约25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案,用约10分钟进行全班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时应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4.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检查】。
5.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总结】。
6.课后完成【课后训练】【自主学习】一、阅读〔滚绣球〕完成下列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合:只应该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混淆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勘:判断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延:邀请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盗跖和颜渊一个是起义领袖,一个是读书人。
泛指武将和文人。
B.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比喻乘便行事,此处作趋炎附势解。
C.错勘贤愚枉做天枉:冤屈。
D.〔滚绣球〕是表示音调高低的。
3.〔滚绣球〕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视为神圣;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以下哪种理解准确( )A.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
B.是残酷的现实使她改变观念,对天地鬼神产生怀疑。
C.一个穷苦妇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现出觉醒的意识。
D.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4.曲中清浊、善恶、贤愚、软硬指的是哪两类人( )A.穷人和富人B.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C.天地鬼神和窦娥自己D.为善的与作恶的5.这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否定神权。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b8a5d7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f.png)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把握故事情节,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重点】1、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2、认识窦娥形象的悲剧性3、背诵【滚绣球】【学习难点】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诵读;讨论、展示、探究;点拨【课时预设】 3课时【导学过程】导入1: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也有戏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眼是--绿;“红杏枝头春意闹”呢?--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弄;《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今天将要学习的戏曲《窦娥冤》的戏眼是--冤。
窦娥有什么“冤”?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窦娥冤》……导入2:我们的许多偶像明星们,在向中国古代戏曲吸取营养。
比如王力宏《盖世英雄》、周杰伦《霍元甲》以及陶喆《 Susan 说》等。
他们只是从中国传统戏曲的长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驰,这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在张扬着时尚与个性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因而提高我们的戏曲欣赏水平,无疑也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戏曲。
学习古代戏曲,我们不能绕过关汉卿,而学习关汉卿,必然提及《窦娥冤》。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戏曲大师的代表作品《窦娥冤》。
在进入文本探究之前,我们先一起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抢答形式,给学习小组计分。
)一、自主学习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034231102de2bd97058816.png)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窦娥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
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分析第三折,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特色;2。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根据第三折的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学习任务二:品读[端正好][滚绣球]。
1。
朗读并背诵[端正好][滚绣球]。
2.思考回答问题: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3。
找出本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
谈谈你从这一部分中看到的窦娥的性格特点?学习任务三:分析【倘秀才】至【鲍老儿】1。
思考并回答:这一部分里窦娥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体现了窦娥性格中的哪一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
思考:窦娥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前两折中有没有体现?【参考答案】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一: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学习任务二:2。
明确: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c75e4267fd5360cbb1adb29.png)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窦娥冤【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杂剧的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关于元杂剧:二、研读课文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分析第一层: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分析第二层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作业:完成课后第三题雷雨【教学目的】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二.《雷雨》简介:三.节选部分结构: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周朴园2.侍萍3.鲁大海四艺术手法:五.作业:哈姆莱特【教学目的】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三.内容简介四.节选剧情结构问题: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问题: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问题:“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五.品评人物形象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六.作业。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冤》 导学案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冤》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4de9ea300a6c30c229ffa.png)
《窦娥冤》学案一、学习要点(一)古代戏曲的特点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像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1窦娥冤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1窦娥冤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bc19e9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8.png)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课设计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课题窦娥冤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课剖析窦娥的人物形象,明确课文的主依照:高考大纲领求,学生可以进行文学类重点题。
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认识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着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觉形象,品尝语言,意会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应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探究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教课赏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正确认识依照:剖析归纳文章构造和归纳内容重点,难点窦娥的抗争精神应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知识目标:1、赏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正确认识窦娥的抗争精神。
2、明确课文的主题。
二、能力目标:1、思想能力:学习经过学生品读,培育学生阅读的能力。
目标2、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原因:《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中有名的惨剧,有着震惊人心的悲剧力量,力争经过本剧的学习,使学生对惨剧作品有初步的鉴赏知识和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时间环节课前朗诵、小考《劝学》监察学生行为记忆背诵必备 3 分钟三分钟第三段的默写检查累积内容书写篇目1复习、梳理情节: 1 巡视检查学生完1、各组登台展现,查收学生 4 分钟承接导文章粗心。
成状况,进行实时课代表辅助老自主学习入环节承接有关练习题。
评论。
师检查达成情的结果2 增补相应知识。
况。
2、整理完美3、小组或同桌间检查。
承朗诵课文第三折(重指导齐读集体朗诵接点是唱词部分)小组朗诵环节指引学生 5 分钟进一步感知课文3剖析人物形象。
练评结引出文章主题合环节1、联合找出的1、小组议论并说出《窦娥冤》中答案对于主要人2、小组展现。
物窦娥的描 3.其余小组增补训练学生 6 分钟怀疑、概括、剖析,领悟作者4总结本课知识。
讲堂联合《祝愿》剖析人总结提物形象的异同。
写片段、事件、语言剖析人物形象(联合有关的时代背景)。
高中语文《窦娥冤》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窦娥冤》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70732cab52acfc788ebc98e.png)
学习目标:1.赏析课文,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详细了解文意。
2.查阅资料,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以广泛群众为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a5ed1bb4daa58da0114abf.png)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能说出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体会其艺术特色。
2、了解作家作品。
3、通过窦娥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认识当时阶级尖锐的阶级矛盾。
重点难点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学法指导诵读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初步了解中国古典戏剧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二)认识元杂剧1、什么是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剧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剧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2、元杂剧的结构元杂剧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四折,即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有五折、六折或多折连演。
元杂剧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3、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主要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末:男主角称正末;旦: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 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00fa36172ded630a1cb6a0.png)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窦娥冤。
窦娥冤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窦娥冤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d740f6d25901020206409c71.png)
【学习导引】一、关于元杂剧的知识:(1)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
(2)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3)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4)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注:课后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2、知人论世――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不详。
人教版必修四 窦娥冤(第二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四 窦娥冤(第二课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0456a01f69e31433294f6.png)
《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品味、欣赏戏曲语言,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窦娥冤》的超现实情节。
【自主学习】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老身..时运不通..来也争奈..蔡婆婆是也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敢待上朝取应..端的个.....勒杀了数年禁受..则个兀的....看觑..争些则落得个干生受..不是行动些...哥哥行.......委的..一家一计...恁的则是.....断送出.......打甚么不紧..不明不暗2.成语速记杳无音信:音信,消息,回信。
没有一点消息。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
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
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前合后偃:身体前后俯仰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杯盘狼藉: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1.学习第一层。
(1)理解“天”这个意象。
在这里“天”隐喻的是什么?明确:统治者。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
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
(2)《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3)《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2.学习第二层。
(1)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c936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b.png)
4.1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导学案重难点:(一)写作背景:《窦城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日:‘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
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那中枯旱三年。
”关汉卿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创作了《窦娥冤》这部著名的悲剧。
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东海孝妇”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著名悲剧。
(二)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刷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 衔冤(xidn)装弘(chGng)尸骸(h6)埋怨(mdi)花簪(zan)湛湛(zhan)腼腆(tidn)古陌(玳)泪涟涟(lidn)刽子手(gui)哥哥行(hdng)暑气暄(xuan)2.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新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冤》2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冤》2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7b1b9700abb68a882fb3e.png)
《窦娥冤》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3)梳理课文结构(4)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字德辉。
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
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知识导学】
戏剧通用对联集锦
1.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
2.生旦净末丑管弦丝竹琴
3.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4.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5.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6.真真假假真不假假假真真假如真
7.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
8.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班面目演尽忠奸情
9.东西汉,南北朝,人物备考山海经,水浒传,今古奇观10.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他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11.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上一捧雪紫琼瑶降生麒麟阁,金印楼头满床笏
12.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
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13.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来做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弹唱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戏里传真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窦娥(dîu)巷口(xiàng)亲眷(quàn)甘霖(líng)
B.知契(qì)症候(zhâng)堤防(dī)应验(yīng)
C.押解(jiâ)哥哥行(háng)撚断脊筋(niǎn)刽子手(guì) D.桃杌(wù)鼓三通(tîng)古陌荒阡(qiān)瀽不了jiǎn)
2.对第三折[端正好]一曲内容,分析不当的是()
A、诉说无端受罪,蒙冤含屈。
B、对命运不公天地不公发出呐喊
C、表达内心极端愤怒
D、不能怨王法,只能怨天地。
3.对窦娥在临刑前发的三桩誓愿表述最准确、排列顺序最符合剧情发展的一项是()
A.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B.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C.望帝啼鹃苌弘化碧亢旱三年
D.血溅白练亢旱三年六月飞雪
4.在那黑暗的、不公平的社会中,窦娥死去了。
她的“悲”穿越时空,她的“冤”感天动地。
现在有人为她写一副挽联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
【合作探究】
1.跳读课文,补全下列表格。
在窦娥的短暂的一生中到底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故?
2.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
窦娥作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的主人公,她身上有哪些封建传统意义上的有价值(美好)的性格?她身上还有一种怎样的精神?你是怎样看待的?
3.从窦娥冤的悲剧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现状?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到底是谁?
4.试根据以下的提示,探讨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①窦娥的不幸命运
②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的对比
③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
【课堂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