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库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GIS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GIS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数据: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2.信息: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3.地理信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5.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接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其间是自然地理过程和生命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场所。

6.空间拓扑关系:基本的空间目标点、线、面之间的邻接(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关联(不同类)和包含(同类不同级)关系。

7.网络图论:任何一个电网络,可以进行抽象化,用一个“图”来说明其结构的特点---拓扑结构。

8.空间特征:指空间对象的位置及与相邻对象的空间关系或拓扑关系简答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①系统硬件:数据处理设备(图形工作站、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GPS、测绘仪)、数据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显示器)②系统软件:GIS功能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③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④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GIS技术的最终用户。

⑤应用模型:土地利用适宜性模型,公园选址模型,洪水预测模型,森林增长模型等。

2.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用坐标表示,空间定位)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

②属性特征:(多维结构)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

华师大GIS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SQL部分)

华师大GIS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SQL部分)

一、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b_name ON PRIMARY (……),(……), FILEGROUP grp_name (……),(……) LOG ON (……),(……) 2、修改数据库 (1)ALTER DATABASE db_name ADD FILE (……),(……)[TO FILEGROUP fl_name] ADD LOG FILE (……),(……) ADD FILEGROUP fl_name MODIFY FILE (……) MODIFY NAME=new_dbname MODIFY FILEGROUP fl_name NAME=new_ fl_name SET …… REVOKE FILE logical_file_name(……): ( NAME=, FILENAME=’’, SIZE=, MAXSIZE=, FILEGROWTH= )添加文件 添加日志文件 添加文件组 更改指定文件,包括 FILENAME、SIZE、 FILEGROWTH、MAXSIZE。

一次一项。

更改数据库名 更改文件组从数据库系统表中删除文件描述并删除 物理文件(条件:文件为空)(2)EXEC sp_renamedb ’old_name ’ ,‘new_name’ 二、表 1、创建表 CREATE TABLE tb_name ( [列定义] [计算的列定义] [表约束] ) 重命名数据库列定义 column_name1 column_type1, column_name2 column_type2, ……2、表约束 1) PRIMARY KEY/UNIQUECREATE TABLE Persons ( Id_P int NOT NULLPRIMARY KEY/UNIQUELast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 )CREATE TABLE Persons ( Id_P int NOT NULL, Last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CONSTRAINT uc_PersonID PRIMARY KEY/UNIQUE (Id_P,LastName))ALTER TABLE PersonsADD CONSTRAINT cs_PersonID PRIMARY KEY/UNIQUE (Id_P,LastName)ALTER TABLE PersonsDROP CONSTRAINT cs_PersonID2) FOREIGN KEYCREATE TABLE Orders( O_Id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OrderNo int NOT NULL,Id_P int FOREIGN KEY REFERENCES Persons(Id_P))CREATE TABLE Orders ( O_Id int NOT NULL, OrderNo int NOT NULL, Id_P int, PRIMARY KEY (O_Id),CONSTRAINT fk_PerOrders FOREIGN KEY (Id_P) REFERENCES Persons(Id_P))ALTER TABLE OrdersADD CONSTRAINT fk_PerOrders FOREIGN KEY (Id_P) REFERENCES Persons(Id_P)ALTER TABLE OrdersDROP CONSTRAINT fk_PerOrders3) CHECKCREATE TABLE Persons( Id_P int NOT NULLCHECK (Id_P>0),Last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 )CREATE TABLE Persons ( Id_P int NOT NULL, Last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CONSTRAINT chk_Person CHECK (Id_P>0 AND City='Sandnes'))ALTER TABLE PersonsADD CONSTRAINT chk_Person CHECK (Id_P>0 AND City='Sandnes')ALTER TABLE PersonsDROP CONSTRAINT chk_Person4) DEFAULTCREATE TABLE Persons( Id_P int NOT NULL, Last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City varchar(255) DEFAULT 'Sandnes')CREATE TABLE Orders ( Id_O int NOT NULL, OrderNo int NOT NULL, Id_P int,OrderDate date DEFAULT GETDATE())ALTER TABLE PersonsALTER COLUMN City SET DEFAULT 'SANDNES'ALTER TABLE Persons ALTER COLUMN City DROP DEFAULT5)相关概念 默认值 DEFAULT 适用范围:除定义为 timestamp 或带 IDENTITY 属性的列 类型: (1) 常量(2) SQL Server 内部函数 (3) NULL 值 精度 小数位数 标识 IDENTITY 全局唯一标识符 ROWGUID 6)其他 启用或禁用约束 添加约束时是否检查已有数据 ALTER TABLE 中对 COLUMN 的操作 CHECK/NOCHECK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WITH CHECK/WITH NOCHECK] ADD CONSTRAINT… NULL/NOT NULL ADD/DROP ROWGUIDCOL … 列的总长度,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之和,但不包括小数点 小数点后的长度 适用范围:类型为 int、smallint、tinyint、numeric、decimal 等 标识种子:指定标识列的初始值 标识递增量:指定标识列的增量值 唯一标识表中所有元祖3、删除表 DROP TABLE table_name。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GIS 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定义: GIS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组成:GIS 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发展: GIS 发展:起源于 60 年代加拿大,发展最快是美国;最早系统:1963 年,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主要用于自然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主流系统: Arc/Info;我国系统:超图 Supermap,武汉中地 mapGIS。

发展热点: GIS 发展热点: 1、理论发展的需求与有待解决的问题;2、热点—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时空系统、地理信息建模系统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等。

发展趋势: GIS 发展趋势:GIS 网络化、GIS 标准化、数据商业化、系统专门化、GIS 企业化、GIS 全球化以及 GIS 大众化等. ——OPEN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处理空间数据。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 GIS 功能及其应用:功能及其应用:空间数据的获取(采集与输入)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的显示与输出(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 (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应用:举例说明 RS、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 GIS 应用举例说明 RS、GIS 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第二章、第二章、地理空间信息表达及空间数据结构地理空间:GIS 中的空间概念常用“地理空间”(geo-spatial)来表述,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地理空间:及其所连接的空间对象。

空间对象:空间对象: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点的空间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简答题)Ch11、定义地理空间数据。

答: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

2、阐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GIS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3、解释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不同。

答:(1)定义不同:矢量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面空间要素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据模型。

它用格网中的像元表示点要素。

(2)矢量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具有清晰空间位置和边界的具体要素,适用于表示离散要素,而栅格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如高程、降水等连续要素。

(3)对于栅格数据,每个像元有一个数值对应于该位置的空间要素属性。

像元与像元值紧密捆绑在一起。

对于矢量数据,与空间要素有关联的属性数据数量可能明显不同。

一个路段可以只有长度和限速的属性,而一个土壤多边形可能有数十个理化性质、解释和性能数据。

(4)与矢量数据模型不同,栅格数据模型从GIS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相同的概念和数据结构,但存储和压缩栅格数据的方法在过去30年中不断变化。

(4)优缺点不同优点缺点1)数据量小1)数据结构复杂矢量数据2)便于网络分析2)数学模拟和空间分析极困难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3)不易同RS结合4)便于面向对象的数据表示4)硬软件技术要求高5)投影转换容易1)数据结构简单1)数据量大栅格数据2)便于空间分析和数学模拟2)投影转换复杂3)易同RS结合3)图形质量差4)输出快、成本低4)现象识别效果差5)难以进行网络分析4、解释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之间的不同。

答:地理相关数据模型:一种矢量数据模型,将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存储,两者通过要素ID连接起来。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用对象来组织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系统内。

并将空间要素看作具有相关属性和方法的对象。

Ch21、解释地图投影的重要性。

答:投影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

GIS复习资料稍整理

GIS复习资料稍整理

1、空间数据用两种方式来表达,分别为2、邻域分析也称为,主要应用于数据模型。

3、ArcMap提供三种空间插值的方法分别为4、我国常用的三个地理坐标系5、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除1:100万外均采用投影为地理基础。

6、ARCGIS中,矢量数据要素融合的命令;消除狭长多边形的命令;图层合并的命令;图层相交的命令。

8、ARCGIS的三大应用模块包括9、地图按内容分类:。

10、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这8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国家基本比例地形图。

11、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2、国内主要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有;国外主要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有。

13、以规则的象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的数据结构,其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这样的数据结构叫。

14、ARCGIS中计算矢量数据面积的命令;消除狭长多边形的命令;图层裁剪的命令。

1、3S:2、DEM:3、栅格数据:4、空间分析:5、地图:6、矢量数据:7、地学模型:8、DTM: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的统计表示,或者说,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9、TIN: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它是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TIN常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10、空间数据:11、GIS: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12、地图投影: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13、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第一章一、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善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质量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Geomatics:地理信息学,反映了现代测绘科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集成,以满足空间信息要求的发展趋势。

二、基本问题1.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2.地理信息的特点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地理信息时序特征十分明显3.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4.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1)数据输入和编辑(2)空间数据管理(3)数据处理和分析(4)数据输出(5)用户界面(6)系统二次开发能力5.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6.结合你的专业兴趣谈谈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GIS的现状(应用领域)1、基础空间数据建设部门传统的建设和应用GIS的部门,有近15年的数据建设历史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相互间无共享机制,数据不对公众公开。

数据格式多样化。

空间与属性相关的数据分离存储。

2、市政设施部门均为工程应用部门。

设备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3、公众服务部门,近5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4、金融服务部门,部分数据库具有空间特征。

5、社会经济部门,多数数据库不具备空间属性。

GIS用户主要分布的行业空间基础数据建设部门:勘测测绘、遥感等城市市政管理部门:规划、土地、房地产、市政水电气能源部门:石油、天然气、地质自然利用:农林、水利、环保公众服务部门:公安、消防、紧急救援金融服务部门:银行、保险社会经济部门:统计局、信息中心GIS的应用领域:地理逻辑绘图绘图机构地质测绘环保机构地方政府人口局税务部门旅游服务业公用事业公司企业、教育交通运输部门第二章一、基本概念1.地理空间:一般地理空间指的是地球表层,其基准是陆地表面和大洋表面,它是人类活动频繁发生的区域,是人地关系最为复杂、紧密的区域。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简答题)Ch11、定义地理空间数据。

答: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

2、阐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GIS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3、解释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不同。

答:(1)定义不同:矢量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面空间要素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据模型。

它用格网中的像元表示点要素。

(2)矢量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具有清晰空间位置和边界的具体要素,适用于表示离散要素,而栅格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如高程、降水等连续要素。

(3)对于栅格数据,每个像元有一个数值对应于该位置的空间要素属性。

像元与像元值紧密捆绑在一起。

对于矢量数据,与空间要素有关联的属性数据数量可能明显不同。

一个路段可以只有长度和限速的属性,而一个土壤多边形可能有数十个理化性质、解释和性能数据。

(4)与矢量数据模型不同,栅格数据模型从GIS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相同的概念和数据结构,但存储和压缩栅格数据的方法在过去30年中不断变化。

(4)优缺点不同优点缺点1)数据量小1)数据结构复杂矢量数据2)便于网络分析2)数学模拟和空间分析极困难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3)不易同RS结合4)便于面向对象的数据表示4)硬软件技术要求高5)投影转换容易1)数据结构简单1)数据量大栅格数据2)便于空间分析和数学模拟2)投影转换复杂3)易同RS结合3)图形质量差4)输出快、成本低4)现象识别效果差5)难以进行网络分析4、解释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之间的不同。

答:地理相关数据模型:一种矢量数据模型,将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存储,两者通过要素ID连接起来。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用对象来组织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系统内。

并将空间要素看作具有相关属性和方法的对象。

Ch21、解释地图投影的重要性。

答:投影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

GIS数据库复习资料

GIS数据库复习资料

GIS数据库复习资料1、GIS数据库:是空间数据集合,它实现对具有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相关空间数据集合的统一管理,空间数据间紧密联系共同反映现实世界中某一区域内综合信息或专题信息间的联系,主要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2、空间数据库是存在于电脑信息介质(如硬盘、光盘)上,而且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存放,可长期存储、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2、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3、数据库(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6、地理系统:开放的复杂系统。

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凉席、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或过程所组成的,并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和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整体,是一种宏观范围的时空有序结构,具有自组织功能。

7、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是指地理事物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征8、几何实体(空间对象):将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处理后,就得到空间现象。

可分为简单空间对象和复合空间对象。

9、描述空间对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称为空间数据内部结构。

分为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地理现象被抽象成点、线、面来表达。

栅格结构中,空间被规则地划分为栅格。

栅格数据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的地理数据的离散化数值。

10、关系是一个规范化了的二维表。

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称为属性。

11、主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并且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集为该关系的候选键。

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键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主键。

主键是那个被用户选中的候选键。

12、外键:如果一个关系R1的某个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R2的主键,则该属性集对于关系R1来说是外键。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具有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3.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描述。

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

4.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5.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它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

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四大要素组成。

信息系统的类型:事务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6.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7.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属性特征表示地理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时间特征指实体随时间而发生的相关变化。

数据类型:空间特征数据、时间属性数据、专题属性数据。

数据表达可以采用矢量和栅格两种组织形式,分别称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PPT思考题:1.什么是GIS它具有什么特点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空间拓扑关系:描述的是基本的空间⽬标点、线、⾯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关系。

2.地址匹配:是将⽂字性的描述地址与其空间的地理位置坐标建⽴起对应关系的过程。

3.元数据:⼜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为描述数据的数据,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来⽀持如指⽰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件记录等功能。

4.栅格数据结构: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的简称,是以栅格数据模型或格⽹模型为基础的,其表达形式⼗分简单,即空间对象是通过规则、相邻、连续分布的栅格单元或像元表达的。

5.空间数据精度:指数据的地理位置,数据所载负的地理信息和数据本⾝所代表的时间信息等的正确性。

6.关系数据库:是创建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插值:在离散数据的基础上补插连续函数,使得这条连续曲线通过全部给定的离散数据点。

7.Web地理信息系统:指基于Internet平台,客户端应⽤软件采⽤⽹络协议,运⽤在Internet上的地理信息系统。

8.数字地形模型(DTM):是地形表⾯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地形表⾯形态的属性信息⼀般包括⾼程、坡度、坡向等。

9.数字⾼程模型(DEM):是国家基础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地表区域上地形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即地表单元上⾼程的集合,数学表达为:z = f(x,y)。

10.TIN 不规则三⾓⽹:不规则三⾓⽹也名“曲⾯数据结构”,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络,数字⾼程由连续的三⾓⾯组成,三⾓⾯的形状和⼤⼩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

11.4D产品:通过⼀系列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得到的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TM)等信息产品。

12.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第一章1.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

2.GIS的发展史:(1)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2)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3)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4)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5)分支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⑴ GIS与地图学:① 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②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③ 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④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⑵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①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好的管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功能;②数据库技术是GIS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③ GIS属性数据库部分相当于一般数据库;④ GIS数据库比一般数据库结构要复杂得多。

⑶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①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② 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可综合图形和属性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③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

⑷ GIS与数学:①数学为GIS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几何学、统计学、拓扑学等);② GIS为数学提供了新的分析与表达方法。

⑸ GIS与测绘学:①测绘学为GIS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投影、平差等);②测绘学为GIS提供了空间位置信息;③ GIS为测绘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分析和表达方法。

⑹ GIS与RS :① RS为GIS提供重要的数据源② GIS为RS提供了新的空间分析和表达方法⑺ 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共同点:①都有空间坐标②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③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④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区别:① 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系;②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

GIS复习材料

GIS复习材料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概论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内容,数据或特征信息的特征: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2、地理空间与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空间区域,是一个椭球体地理信息是指研究对象中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说明地表物体和地理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性质、关系、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图形信息的总称。

地理信息是一种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特征:空间性〔最重要〕、动态性、专题性〔属性〕3、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4、GIS与机助制图系统及电子地图的区别于联系GIS不仅要作图还要重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决策。

电子地图是GIS的输入数据及输出形式,GIS强调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可视化。

5、GIS的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空间数据、系统的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6、GIS的硬件组成1〕、主机2〕、GIS输入和输出设备与主机的接口:3〕、GIS主要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仪、GPS接收器〕4〕、GIS主要输出设备5〕、GIS的存储设备6〕、GIS的网络设备7、GIS的软件组成1〕GIS软件平台2〕应用系统3〕空间数据库8、组件式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使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非GIS控件之间可以通过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 应用系统。

9、组件式GIS的特点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本钱低有利于GIS的普及10、组件式GIS的构造类型1〕、根底组件2〕、高级通用组件3〕、行业性组件11、当前GIS 开展中的几个热点1〕组件式GIS〔COMGIS〕组件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后形成的一种软件复用技术。

组件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1、、图形查询又称为空间查询。

( √ )2、点、线、面是 GIS 的三类基本要素,能实现点面之间转换,但不能实现线面之间的转换。

( ╳ )3、世界上第一个 GIS 产生于美国。

( ╳ )4、在商业网点的选择中,主要应用的是 GIS 路径分析的功能。

( ╳ )5、与 MIS 相比, GIS 主要增添了图形编辑功能。

( ╳ )6、由于 GIS 与 CAD 所处理的对象的规则程度不同,因此二者不能交换数据。

( ╳ )7、只有明确的拓扑关系, GIS 才能处理各种空间关系,完成空间分析。

( √ )8、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大,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 ╳ )9、 GIS 与 GPS 技术结合可以辅助铁道部门更加有效地进行列车调度。

( √ )10、 GIS 与 RS 技术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及时地获得主要路口的交通实况。

( ╳ )1、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 C )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 .扫描数字化法D .人工读取坐标法2、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 A )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 .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定位隐含、属性隐含4、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 ( A )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5、 GIS 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 A )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6、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B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7、某校的课程设计是建立某市的旅游电子地图,其正确的流程是: (A)A、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属性数据录入B、旅游图扫描→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C、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D、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属性数据录入→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8、武汉市将投入 1 亿元,加快 GPS、GIS 公交调度系统,下面关于其可能的应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A、为了实时定位公交车辆的位置,需要在公交车上安装 GPS 接收机B、公交车安装 GPS 后,使智能公交站牌预报下班车到来的时间成为可能C、公交车安装 GPS 后,公交司机之间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讯D、可以利用 GIS 系统,进一步优化公交资源的配置9、 GIS 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B )相联系A、非空间属性B、空间位置C、地理事物的类别D、地理数据的时间特征10、下面不属于空间数据库特点的是: ( D )A、空间数据库不仅存放着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B、空间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量一般特别大C、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D、空间数据库是专门存放空间数据的,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存放空间信息11、下面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 ( D )A、空间数据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两种数据结构B、可以把空间数据归纳为三类: 1)属性数据 2)几何数据 3)关系数据C、栅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D、矢量数据结构类型具有“位置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操作起来相对栅格结构比较简单12、汶川地震期间,测绘部门为灾区赶制的影像地图,许多采用了航空遥感技术,是因为航空遥感具有的优点。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1.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善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等操作。

4.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5.Geomatics:通过一切途径来获取和管理有关空间基础信息的空间数据部分的科学技术领域。

”反应了现代测绘科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集成,以满足对空间信息要求的发展趋势。

基本问题1、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2、地理信息的特征:(1)空间特征数据与特定的空间位置联系最显著特征(2)属性特征按专题表达多层次的属性信息(3)时序特征按时间尺度区分地理信息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一)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和编辑(2)数据储存和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最新技术(3)数据处理和变换保证系统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文件,必须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4)空间分析和统计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包括: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数字地形分析(5)作品制作和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等。

4、结合你的专业兴趣谈谈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题)1)GIS 的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在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试分别列举GIS的应用领域(或行业),就其中两个领域(或行业)如何应用重点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GIS的数据源:GIS的数据源,是指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

①地图点――居民点、采样点、高程点、控制点等。

线――河流、道路、构造线等。

面――湖泊、海洋、植被等。

注记――地名注记、高程注记等。

②遥感数据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

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在GIS支持下,可以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军事应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息复合和综合分析。

遥感数据是一种大面积的、动态的、近实时的数据源,遥感技术是GIS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

③文本资料文本资料是指各行业、各部门的有关法律文档、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条文条例等,如边界条约等。

这些也属于GIS的数据。

④统计资料国家和军队的许多部门和机构都拥有不同领域(如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兵要地志等)的大量统计资料,这些都是GIS的数据源,尤其是GIS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

⑤实测数据野外试验、实地测量等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直接进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以便于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源。

⑥多媒体数据多媒体数据(包括声音、录像等)通常可通过通讯口传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中,目前其主要功能是辅助GIS的分析和查询。

⑦已有系统的数据GIS还可以从其它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数据。

由于规范化、标准化的推广,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可交换性越来越强。

这样就拓展了数据的可用性,增加了数据的潜在价值。

一、工作空间(workspace)——用于保存用户的工作环境,包括:当前打开的数据源(位置、别名、和打开方式)、地图、专题地图、布局、符号库等。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对于GIS的学习和复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1. 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地理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影像、地理位置等。

GIS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以产生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2. 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GIS使用多种数据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

GIS还使用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

数据模型是GIS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示方法,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

3. GIS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GIS的数据获取是指从不同的来源获取地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GPS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一致性等方面。

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 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GIS数据存储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等。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查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三版总复习答案

GIS三版总复习答案

第一章绪论1、信息(Information): 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 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 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3、数据: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4、数据处理: 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 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5、数据与信息关系: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 即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而数据是信息的表达。

也就是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6、地理信息 : 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7、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8、地理数据: 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9、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 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 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11.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 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 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 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 因此, 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 GIS必须包含DBMS。

第二章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 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 GIS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 即使存贮了图形, 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 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GIS基础知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它的发展经历了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手绘地图到现在的数字化地图,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2. 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基于地球椭球体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经纬度坐标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等距圆柱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栅格数据模型以像元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

4.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有遥感和GPS等技术,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GPS可以获取点位信息。

空间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

二、GIS数据处理1. 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输入方式有扫描、数字化和GPS定位等。

2. 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

常用的数据编辑操作有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

3.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根据特定条件对地理信息进行检索。

常用的查询方式有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

三、GIS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GIS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污染等进行分析和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GIS数据库:是空间数据集合,它实现对具有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相关空间数据集合的统一管理,空间数据间紧密联系共同反映现实世界中某一区域内综合信息或专题信息间的联系,主要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2、空间数据库是存在于电脑信息介质(如硬盘、光盘)上,而且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存放,可长期存储、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2、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3、数据库(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6、地理系统:开放的复杂系统。

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凉席、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或过程所组成的,并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和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整体,是一种宏观范围的时空有序结构,具有自组织功能。

7、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是指地理事物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征8、几何实体(空间对象):将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处理后,就得到空间现象。

可分为简单空间对象和复合空间对象。

9、描述空间对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称为空间数据内部结构。

分为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地理现象被抽象成点、线、面来表达。

栅格结构中,空间被规则地划分为栅格。

栅格数据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的地理数据的离散化数值。

10、关系是一个规范化了的二维表。

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称为属性。

11、主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并且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集为该关系的候选键。

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键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主键。

主键是那个被用户选中的候选键。

12、外键:如果一个关系R1的某个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R2的主键,则该属性集对于关系R1来说是外键。

使用外键能够将多个关系联系起来。

1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一个关系模式确定了这个关系的框架。

14、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它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集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5、要素类:要素表示有空间集合的尸体,有位置相关信息。

要素类是一个地理要素的集合。

要素类中的个要素具有相同的集合类型、相同属性列集合,以及相同的坐标系统。

16、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继承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

17、空间数据仓库:就是实现对分散的、各自独立的现有多种地理GIS 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集成和管理,形成用户获取测绘数字产品的统一模式、界面和标准,然后按照相应的主题查询数据仓库得到多种测绘数字产品,再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各种专业模型关联多种专题信息,从多位角度进行分析,满足用户空间辅助决策分析信息的需求。

特征:面向主题、集成性、综合性、时间相关性、面向空间。

18、GIS数据库特征:空间、抽象、空间关系、多尺度与多态性、非结构化、分类编码、海量数据特征。

19、GIS数据库作用:a、量数据的管理能力,b、空间分析功能,c、设计方式灵活,满足用户要求,d、支持网络功能。

存在的问题:a、数据共享问题,b、数据“瓶颈”问题,c、数据更新问题,d、数据安全问题。

20、GIS数据库管理模式的发展: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全关系型GI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象-关系数据管理系统,面向对象GIS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对象的矢栅一体化GIS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拓扑关系模型主要以结点、弧段、三角形和多边形作为描述空间物体的最简化元素,运用数学领域中的组合拓扑学来实现对空间简单与复杂物体几何位置和属性信息的完整描述4交模型以点集拓扑学为基础,通过边界和内部两个点集的交进行定义,并根据其内容进行关系划分九交模型吧。

指的是点线面三种抽象要素任意两个之间产生的空间位置关系。

22、矢量模型:优点:1、提供更严格的数据结构;2、提供有效的拓扑编码,因而对需要拓扑信息的操作更有效,如网络分析;3、图形输出美观,接近手绘。

缺点:1、比栅格数据结构复杂,2、叠加操作没有栅格有效,3、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差,4、不能像数字图像那样做增强处理。

23、栅格结构:优点:1、数据结构简单,2、叠加操作易实现,更有效,3、能有效表达空间可变性,4、栅格图像便于图像的有效增强。

缺点:1、数据结构不严密不紧凑,需用压缩技术解决这个问题,2、难以表达拓扑关系,3、图形输出不美观,线条有锯齿,需用增加栅格数据来克服,但会增加数据文件。

24、栅格数据的组织有三种方法:1、以像元为记录序列,不同层上同一个像元位置上的各属性表示为一列数组;2、以层为基础,每一层又以像元顺序记录它的坐标和属性值,一层记录完后在记录第二层。

该方法简单但需要的存储空间最大;3、一层为基础,每一层内侧以多边形(也称制图单元)为虚记录多边形的属性值和充满多边形的各像元的坐标。

25、面条模型仅记录空间对象位置坐标和属性信息,而不记录他的拓扑关系。

优点是编码容易,数字化操作简单,数据编码直观,显示速度快,缺点是相邻的公共边界数字化两次,造成数据的冗余,可能出现重叠或裂缝,引起数据不一致,缺少拓扑关系,空间分析较困难。

26、格网索引的Morton码或称为Peano键进行编码。

27、大型遥感影像库的设计原则:数据独立性和共享原则;开放性原则;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原则;数据检索和管理的高效性原则28、SQL查询语言的特点既优点: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查询形式有:定义基本表;修改基本表;删除基本表;29、GIS数据库查询语言的特征:1、查询语言能理解“空间概念”;2、查询语言能理解描述查询结果的表达方式;3、查询描述的非过程化。

30、GIS数据库设计过程:按生命周期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若干个设计阶段。

31、实体-联系扩展模型的三个成分实体(用方框表示)、联系(用菱形框表示)、属性(用圆圈表示)。

32、空间数据的关系化表示主要有四种方式:分解到多行表示方式、分解到多项式表示方式、二进制大对象表示方式、专属几何类型表示方式。

常用的是后两种。

33、,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第二范式: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BCNF在第三范式的基础上,数据库表中如果不存在任何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符合BCNF 。

35、地理信息元数据确定的原则:完整性、准确性、结构性、与其他标准的一致性。

36、WEB GIS的实现模式:CGI模式、Plug-in模式、GIS ActiveX 控件、GIS Java Applet、37、GIS数据分类编码的原则:科学性和系统性、稳定性、不受比例尺限制、兼容性与一致性、适用性、规范化、国际性。

38、GIS数据质量:准确性、精度、空间分辨率、比例尺、误差、不确定性、现势性。

40、GIS数据源的质量问题:地理现象自身的不稳定性;数据采集产生的误差;数据处理中的误差;数据使用与分析产生的误差。

41、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1、直接评价法:通过全面检测或抽样检测的方式对数据集(产品)进行评价的方法,又称验收质量;2、间接评价方法:是对数据的来源和质量、生产方法等间接信息进行数据集质量评价的方法,又称预估度量。

实际操作时,先直接评价方法,后间接评价方法,;或以直接评价方法为主,间接评价方法为辅。

数据的基本单位:数据元素。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存储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法。

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顺序存储方法: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实际相邻的存储单元中。

链接存储方法: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由指针字段确定,元素间的关系只是逻辑上的相邻,并不一定要求在物理上也相邻,数据元素的存储单元=数据项+指针项。

索引存储方法:在存储元素信息时,建立一张附加索引表与之对应的方法。

稠密索引:索引项对应元素稀疏索引:索引项对应一组元素散列存储方顺序表:数据元素按其逻辑次序依次存放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

线性链表:采用链式存储方式进行存储的线性表,即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放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储单元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从而可以大提高存储器的使用效率。

链:在存储一个数据元素中,除了存储的数据本身外,还包含数据的直接后继(或直接前趋)的位置,或指针,这一部分称为链。

单向链表:在单链表中,数据元素由数值域和数据元素的指针域两部分组成,即:每一个数据元素=数据域+直接后继元素的地址。

其中终点结点无直接后继,终结点的指针域值为空NIL。

双向链表:每一元素的指针域既包含直接后继,也包含直接前趋。

即:每一个数据元素=直接前驱元素的地址+数据域+直接后继元素的地址。

循环链表:是一种首尾连接的链表。

栈: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中没有元素为空栈。

栈的指针始终指向栈顶。

队列: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删除(队头)另一端进行插入(队尾)的线性表。

二叉树:n个结点的有限集合(n≥0),这个集合可以是空(即n=0),此时称为空二叉树;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和两棵相交的被称为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组成。

图:由边和点组成的(顶点是有穷、非空的)集合。

图与树的区别:图中,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每个结点都可以与其他的结点相联系。

有序树和无序树:在树中各子树T1,T2,···,Tm 有相对次序。

为有序树,否则为无序树。

森林:n棵树不相交的集合(n≥0)。

任何一棵树删去结点,树就变成森林。

文件概念、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答:文件组织是一定的逻辑结构(如顺序、树等)把有关联的数据记录组织成为文件(称为逻辑文件),并用体现这种逻辑结构的物理存储形式把文件中的数据存放到某种存储设备上,使之构成物理文件的机构。

数据库基本操作:一,约束操作 1:更改约束名称:ALTER TABLE TName RENAME CONSTRAINT oldname TO newname; 2:删除约束ALTER TABLE TName DROP CONSTRAINT cname 3:停止约束ALTER TABLE TName MODIFY CONSTRAINT cname DISABLE; 4:起用约束ALTER TABLE TName MODIFY CONSTRAINT cname ENABLE VALIDATE; 5:新增约束ALTER TABLE TName ADD CONSTRAINT cnameFOREIGN KEY (ORG_ID) REFERENCESref_table (ORGID);二,字段操作1:更改字段数据类型:ALTER TABLE TName MODIFY(ORG_ID VARCHAR2(50 BYTE)); 2:更改字段数据长度:ALTER TABLE TName MODIFY(ORG_ID VARCHAR2(80 BYTE)); 3:修改表的列名alter table TName rename column xx to yy;三,表操作 1:删除表数据:truncate table TName; 2:复制空表结构create table new_table as select * from old_table where 1=2; 3:复制表(含记录)create table new_table as select * from old_table四,存储过程1:命令行编译存储过程ALTER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 COMPILE;五,数据库链接(DBlink) 1:建立数据库连接CREATE DATABASE LINK DBaseLinkName CONNECT TO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 USING ''NetServiceName'';6、空间数据库上机的创建表、查询、删除、修改的SQL语句创建新表: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查询:SELECT-SQL命令的格式包括三个基本子句: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子句,还包括操作子句:ORDER子句、GROUP子句、UNION子句以及其他一些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