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电生磁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学生能够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掌握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
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特性。
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的得出;电磁铁特性的得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导线、铁芯、电磁铁、图钉、条形磁铁、蹄行磁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开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二、新课内容1. 教师通过展示通电螺线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它与条形磁铁有什么相似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们的极性都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三、实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改变电流方向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也会改变。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四、电磁铁特性1. 教师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它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孩子们初次接触知识的时候。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观察和思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电生磁的原理。
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思路的连贯性和活动的目的性,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的概念,理解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生磁的概念和原理。
难点:电生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电源、铁钉、线圈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观察卡片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引入:让孩子们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解释电生磁的概念。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磁性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磁性变化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想象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生磁的概念和原理。
2. 难点:观察和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变化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拓展延伸:1. 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2. 探索电磁铁的其他特性,如磁极的判断、磁场的分布等。
3. 了解电磁铁的发明历史,了解科学家在探索电生磁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 电生磁》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生磁》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2节电生磁》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电流的磁效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生磁的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对电流和磁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生磁的现象和原理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生磁的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学会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生磁的现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电生磁的现象。
2.讲解法:讲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生磁的内在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磁效应。
提问:你们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吗?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哪些特点?呈现(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通电螺线管放入小磁针上方,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自行操作实验,观察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能否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2电生磁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20.2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及其结论。
2. 电磁铁:电磁铁的原理、构造及其应用。
3. 磁场的性质: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磁效应,掌握奥斯特实验的结论。
2. 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设计简单的电磁铁。
3. 认识磁场的性质,理解磁感线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磁感线的绘制。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螺线管、铁钉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螺线管进行实验,观察螺线管的磁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性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奥斯特实验及其结论,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 知识拓展:介绍磁场的性质,讲解磁感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分布。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电磁铁:原理、构造、应用。
3. 磁场的性质: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并解释其结论。
2. 画出电磁铁的构造示意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铁的原理,但在实验操作和知识应用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包括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以及磁场的方向等。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0章第2节《电生磁》。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探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探究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能描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2. 能运用磁感线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分布,并能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3. 能解释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及极性判断。
难点: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导线、开关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偏转的原因。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的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 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分布,并用磁感线描述其磁场。
通过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具有磁性,且磁性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4.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5. 例题讲解:出示相关例题,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及极性判断、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等。
七、作业设计1. 描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2. 运用磁感线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分布,并确定其极性。
3. 解释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电生磁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第20.2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介绍法拉第的实验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即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3. 感应电流的方向:介绍楞次定律,解释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法拉第的贡献。
2.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能够解释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原因。
3. 掌握楞次定律,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楞次定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感应实验装置、电流表、导线、磁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视频,引起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原因。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并使用电流表测量感应电流的方向。
4. 讲解: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对电磁感应现象和楞次定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的实验2. 电磁感应的原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3.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给出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答案:根据楞次定律,当导体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垂直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2. 题目:解释电磁感应现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即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原因。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2电生磁优秀教学案例

4.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相关现象。
5.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互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生磁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让学生了解电磁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磁学的相关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电磁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实验心得,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作为特级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哪些特点?”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章第2节《电生磁》。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2. 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磁铁的磁场分布及特点。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螺线管、铁钉、磁针、实验桌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电风扇、日光灯等用电器,思考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是否会产生磁场。
2. 知识讲解:介绍电流的磁效应,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观察其磁场分布,探讨电磁铁的特点。
5. 例题讲解:运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图,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观察其吸引铁钉的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7.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4. 电磁铁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并画出实验现象的示意图。
2. 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观察其吸引铁钉的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铁的原理。
20 2 电生磁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电生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生磁的基本原理。
掌握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要点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
磁场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
磁场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
如何应用磁场的性质和作用。
四、教学用具磁铁、导线、电池、小灯泡。
电流计、小车、砝码。
投影仪、PPT课件。
实验操作台、实验操作手册。
黑板、粉笔。
教学PPT。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报告单。
其他教学用具(如教学模型、实物展示等)。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屑、指南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从而引入电生磁的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现象。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磁铁能够吸引铁屑?”、“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示方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生磁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与磁场的关系、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等。
利用PPT展示磁场和电流的关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生磁的原理。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动画模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流在磁场中的表现和作用。
此外,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生磁的应用。
电生磁的基本原理是电流在磁场中会产生磁场。
当电流通过一个导线时,它会产生一个围绕它的磁场。
这个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电流与磁场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又影响电流的行为。
电流产生磁场是因为电荷在移动时会形成电荷流,这个电荷流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电场的变化会产生磁场。
磁场会对电流产生影响,例如磁铁可以使电流改变方向,这称为电磁感应。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5节电生磁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5节电生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5节《电生磁》。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流的磁效应,让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理解电流、磁场、导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能够运用电流的磁效应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和磁场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铁钉、实验桌、投影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新课讲解:介绍电流的磁效应,讲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磁场、导体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并用指南针检验磁场方向。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电磁铁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的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磁场、导体之间的关系电磁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流的磁效应,并画出电流产生磁场的示意图。
2. 解释生活中运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实例,如电风扇、电磁铁等。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电流的磁效应,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但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探索发电机、电动机等工作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2 电生磁 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电流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②通过实验现象和对比了解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③会判断通电螺旋管中电流的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经历实验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使学生确信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奥斯特实验现象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合理的分析推导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重点、难点分析1、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到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安培定则的使用这三个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归纳安培定则以及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旋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旋管中电流的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实验器材1、教师教具:电池(四节)、铜导线(粗)、小磁针(8只)、螺旋管、塑料管一根、硬导线一根、条形磁铁2、学生学具:电池(两节带电池盒)、导线一根、小磁针两只(学生分10组,及电池带盒10组、导线19根、小磁针20只)六、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分析法、练习法、媒体展示法七、主要教学过程情景引入:课件展示三幅图片:1、磁浮列车2、电磁起重机3、电磁选矿机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用到的,很明显,它们用的不是普通的磁铁,那么它们的“磁”是怎样产生的呢?直到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于证明了电和磁之间确实存在联系。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20.2《电生磁》教学教案

20.2电生磁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实验探究、讲授、练习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演示实验: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发生偏转实验。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思考: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不用条形磁体,而用一根导线能不能让磁针发生偏转?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吧。
二、新课教学1、电流的磁效应让学生分别按下图甲、乙、丙所示做一做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
教师归纳此现象为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的由来和重大意义。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学生实验看通电直导线能不能吸起一个区别针,提出问题:为什么通电直导线不能吸起区别针?怎样让电流的磁场更强些?引入通电螺线管,课件展示螺线管的绕制方法。
指导学生动手绕制螺线管并用通电螺线管吸起区别针(观察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单根通电直导线的磁性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做课本图20.2-5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做课本图20.2-6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总结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若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改变(“改变”或“不改变”)。
3、安培定则引导学生比照“想想议议”中蚂蚁与猴子的说法,用自己的办法把这种关系表述出来。
课件展示安培定则,并引导学生对照探究实验记录,强化理解安培定则。
让学生练习运用安培定则判断下面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让学生讨论解决想想议议问题:如果条形磁体的磁性减弱了,怎样用电流来使它增强?三、课堂小结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练习题见导学案五、板书设计电流的磁效应1、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课设计【篇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20.2 《电生磁》教课设计设计】20.2 电生磁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要点:知道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散布。
2.难点:怎样经过实验现象认识磁场的存在。
三、学生状况剖析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崭新的知识。
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身着手做,有益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因为器械的限制,教师能够演示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让学生议论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研究的目的。
四、实验器械学生实验: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磁针演示实验:学生电源,螺线管,小磁针【篇二:【初中物理】20.2 电生磁】20.2 电生磁●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像.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经过对实验的剖析,提升学生比较、剖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互相联系,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界的奇妙,培育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求是态度,初步领悟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课要点1.奥斯特的实验揭露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课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课方法实验法、议论法、启迪式.●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械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发问,引入新课1.复习发问[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四周时,察看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生甲]察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生乙]因为磁体四周存在着磁场,小磁针遇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2.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还想知道对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生甲]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四周才会遇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吗?[生乙]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生丙]电现象和磁现象有联系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在此后的学习中仍需要这样 .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需要研究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第三节电生磁[板书][师]先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而后再演示,要认真察看、互相议论、得出结论 .[演示]在小磁针上边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生甲]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生乙]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本来的地点.[生丙]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 [生丁](议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和磁体同样,四周存在着磁场. [生戊](议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四周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鼓掌赐予鼓舞.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第一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表示,除了磁体四周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四周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一)电流的磁场[板书][师]这个实验看上去特别简单,但在当时这一重要发现惊动了科学界 .因为它揭露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进而说明表面上互不有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进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此后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样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 我们也研究研究,说出你们的做法和察看的结果 .(学生们把直导线弯成各样形状,通电看小磁针的变化)[生甲]我们组弯成三角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四周存在磁场. [生乙]我们组弯成正方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四周存在磁场. ┇[生丙]我们组把直导线缠在铅笔上,而后抽出铅笔,再通电,小磁针偏转,四周存在磁场 . [师]这类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螺线管也叫线圈,它能使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同,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实质顶用途就大,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板书][师]我们下边经过实验来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我们每组仍是先发问题,再设计实验,经过对实验的察看、剖析、议论,最后得出结论.[生甲]我们已认识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四周的磁场散布,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一种磁体的相像?[生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判断?(学生们依据问题设计实验,并着手做实验)[生甲]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一样地点,通电后小磁针偏转 .绘图并标出小磁针北极的方向,而后用曲线连起来.[生乙]我们组是在玻璃板上平均地撒些铁屑,细螺线管通电,轻敲玻璃板,察看铁屑的散布状况 .[师](每组中请一位学生)此刻把你们记录下小磁针指的方向在(微机)图中标出 .还有是把你们的玻璃板(察看铁屑的散布状况)放在投影仪上(从屏幕上可直观显示出来),得出什么结论?[生甲]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通电,小磁针偏转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 .通电螺线管外面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像 .1.通电螺线管外面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像 .[板书][生乙]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四周,记录下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每个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描出磁感线 .磁体四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这样就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两极 .[生丙]我们组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头通电后,察看小磁针的 n 极指向,进而鉴别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 .教师指引学生议论,找出判断的方法.[生甲]通电螺线管两头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教师依据学生结论板书)2.通电螺线管两头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 [板书][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头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否想出一句话来归纳这类广泛规律 .看课本图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你们又怎么说?[生甲]我用右手把一个通电螺线管夹在腋下,假如电流沿我右臂所指的方向, n 极就在我的前面 .[生乙]一根直导线电流是从左向右流动,把它以前向后缠成螺线管, n 极就在螺线管的左侧 . [生丙]这个方法不正确,假如缠螺线管是从右向左绕,或从上向下绕,将不是这个结论 . [生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虽有不一样的见解,仍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很快乐看到这样的场面 .我们知道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面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像 .用学生的方法能判断出螺线管的两极,这个方法叫安培定章 .那么怎么才能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试一试看怎么做?[生甲]我们组是将直导线多绕几圈,通电后能多吸引几个大头针,说明这个方法能够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生乙]我们组是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就能吸引更多大头针,这表示插入铁芯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加强.[师]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组成电磁铁,我们来制作一个电磁铁.三、小结和学生们一同小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四、部署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三节电生磁一、电流的磁效应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外面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像.2.通电螺线管两头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篇三:九年级物理二十章第 2 节《电生磁》教课设计】电生磁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头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察看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 研究通电螺线管外面磁场的方向 .要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2节 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电能生磁。
2. 掌握电流的磁场的特点,了解电流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
3. 学习电磁铁的制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电能生磁。
2. 掌握电流的磁场的特点,能够运用电流磁场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电磁铁的制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能够设计简单的电磁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磁场的特点,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磁场的特点,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磁铁,条形磁铁,导线,电池,开关,铁钉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磁铁,条形磁铁,导线,电池,开关,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新课导入:介绍电流的磁效应,让学生了解电能生磁。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电磁铁的磁场特点。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磁场的特点,以及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电流磁场和电磁铁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磁效应电能生磁电流磁场的特点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简述电流的磁效应。
2. 描述电流磁场的特点。
3. 解释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4. 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电流的磁效应,掌握了电流磁场的特点,以及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堂气氛活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2电生磁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2节(2)详细内容:本节主要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的现象。
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探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
同时,介绍奥斯特实验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2. 掌握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认识其对物理学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软磁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通电螺线管,让学生观察其周围是否有磁性。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通电导线周围是否有磁场。
3. 现象分析: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探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
5. 例题讲解:运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判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判断一个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7.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2. 奥斯特实验(1)实验现象: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2)实验结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一个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并说明判断依据。
2. 答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将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手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螺线管的北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有了初步认识,但部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还不够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电磁感应方面的教学,为学生深入学习电磁学打下基础。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磁炉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并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含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一个小磁针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存在和磁场对磁针的影响。
2.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通电导体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4.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磁效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感应、电磁铁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20.2电生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生磁现象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流的磁效应,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规律。
2.学会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3.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合作学习与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果。
4.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重点辅导,确保他们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电生磁现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等。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4.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电生磁现象的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这一现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安培定则的应用:安培定则是判断磁场方向的重要工具,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感到困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安培定则是教学的重点。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基本原理。
2.掌握安培定则:详细讲解安培定则的内容,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判断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初中部九年级物理20.2电生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电生磁●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过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的方向和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通过演示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难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一、预习1、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立刻发生偏转,切断电路时,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保持静止,这个实验表明。
这个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他是第一个发现之间联系的科学家。
2、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方向跟方向有关系,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它们的极性跟有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来判定。
二、探究、精导教学点一:探究电流的磁效应小组讨论1、通电的导体周围存在着什么?2、电流的磁场方向跟什么有关?3、什么叫做电流的磁效应?教学点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的螺线管周围是否也存在着磁场?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跟什么的磁场类似?3、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是否各有一个磁极?4、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它两端的磁极是否会发生改变?5、如何可以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点三:探究安培定则的运用1、图片中使用哪只手在握螺线管?2、四指的指向是跟什么方向一致?3、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什么极性?4、线在外或在里时,手应如何来握螺线管?三、提升1.下列四幅图中小磁针北极指向正确的是( )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M、N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绝缘杆ab上,它们受力时都能自由移动.当闭合开关S后,M、N两线圈将___________.4.如图所示,磁体的N极与通电螺线管的A端相吸,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5.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船头最后静止时的指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6.如图所示,螺线管内放一枚小磁针,当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将( )A.不动B.向外转90°C.向里转90°D.旋转180°7.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图乙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生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2.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电和磁具有一定联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器材:学生电源、开关、导线、直线导体、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若干;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电源、开关、直线导体、螺线管、铁屑、小磁针、大头针若干、安培定则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分析归纳:】
的绕线,并标出
解题思路:
根据小磁针的N、S极指向确定螺线管的
【板书设计】
§20.2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三、安培定则:螺线管,右手握。
电流四指指,拇指指北极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教案设计简洁清晰,各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学生活动的安排,都比较妥帖、紧凑,将前后知识衔接到位,是教学中心内容得到充分展现。
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配合展示对应很好,画面实用,图片丰富,跟踪练习也比较及时,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教学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准确,认真实施于教学,可以带来很好效果。
二、教学建议
1.可以适当扩展改变螺线管的形状、匝数,探究磁场分布,比如考虑一个环形导线的磁场分布方向与什么有关?为什么用纸筒与用铁芯效果不同(与下一节接轨)?
2.增加分析一下螺线管内部磁感线问题,了解磁感线的不要和特征等;
3.找几个电视机偏转线圈、电磁起重机图片、牵牛花生长螺旋攀附图片等,介绍一点生活应用,可增加学生对实用知识的感性认识,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附件1
课堂检测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
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在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通电时磁场就会变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的方向有关.
2.奥斯特成功做出实验后,人们对磁场的产生有了不同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体才能产生磁场
B.只有电流才能产生磁场
C.磁体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
D.磁体和电流与磁场的产生无关
3.如下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是()
4.标出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
5、标出螺线管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6.如图,在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有一静止的小磁针,请把线圈绕制完成。
参考答案:1. 磁场电流方向 2.C 3.B 4.图略 5.图略 6.图略
附件2
课后作业
1. 下图是奥斯特曾经做过的实验示意图。
比较甲、乙图得到结论;
比较甲丙图得到结是。
2.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静止时,A端为N极
B.小磁针静止时,B端为N极
C.电磁铁左端为N极
D.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减弱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旋管周围的小磁针指向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4.开关闭合后磁感线的形状如下左图,请在图中标出磁铁A的两个磁极.
5.根据下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极。
参考答案: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B 3.D 4.图略 5.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