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优秀教案
香菱学诗优秀教案香菱学诗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菱学诗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学会作者以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及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文、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艺术形象。
本文主人公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1、关于香菱、教师介绍: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
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折磨。
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
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
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
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黛玉教诗香菱求教理论讲解香菱谈诗欣赏指导香菱做诗创作扶持三、合作探究,精读悟情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交流。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抒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3)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成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1. 导入新课:(1)简介《香菱学诗》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课堂讲解:(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讲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4. 案例分析:(1)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成长过程。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的欣赏和评价。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6. 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香菱学诗》。
2. 写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鉴赏。
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 针对教学难点,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案例教学: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精选9篇)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九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小说,对小说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够自主阅读感悟小说。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学会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提高品读小说的能力,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本文作者写香菱学诗的主旨是讴歌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和大观园里其他下层人物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坎坷命运,不甘心泯灭自己的聪明才智。
她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学诗过程是对社会的不屈抗争,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无情扼杀。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后,终于成功。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
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情景烘托,渐渐地放开了手脚;第三首诗终于成功了,流露了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整体把握内容,了解作者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文学常识。
梳理结构,揣摩思路,感知主旨,了解本文语言、细节描写,及通过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欣赏精彩语段,把握香菱苦志学诗的性格特征。
合作探究难点语句,理解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古典名著,借鉴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高尚情操。
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跳读、品味、探究课文,梳理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香菱学诗》是一篇以诗歌创作为主题的课文,通过讲述香菱学习诗歌的过程,展示了诗歌的魅力和创作的美好。
本课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香菱学习诗歌的过程。
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诗歌的热爱。
1.3 教学重点1.3.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魅力。
1.3.2 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3.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1.4 教学难点1.4.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1.4.2 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4.3 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第二章:香菱学诗的过程2.1 香菱的学习动机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香菱学习诗歌的动机,引导学生理解香菱对诗歌的热爱。
2.2 香菱的学习方法分析香菱学习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香菱的努力和毅力。
2.3 香菱的学习成果通过阅读香菱创作的诗歌,让学生感受香菱的学习成果,体会诗歌的魅力。
第三章:欣赏诗歌的韵律美3.1 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通过阅读、朗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2 诗歌的节奏和韵脚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形成的。
3.3 诗歌的韵律美在表达上的作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表达,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在表达上的作用。
第四章:体会诗歌的意境4.1 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4.2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是如何形成的。
4.3 诗歌的意境在表达上的作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表达,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在表达上的作用。
第五章:诗歌创作实践5.1 诗歌创作的准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准备,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篇】布置作业:篇一1、课外阅读《红楼梦》的有关章节,浅析黛玉性格的复杂性。
2、香菱与宝钗是姑嫂关系,同住一室,香菱为什么不跟宝钗学诗?3、写一篇读后感:香菱学诗的启示。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二达标训练1.填空。
《香菱学诗》一文选自________,该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小说家________(姓名),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
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
2.文中黛玉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而宝钗却说她“本来呆头呆脑的”,两个人的看法截然不同,是否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举你学过的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各一首,并选其中一首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1.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是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你从中得到些什么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香菱诗作的第三稿(即“梦中所得”那一首),仔细品味一番,说说跟前两稿相比,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9篇】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香菱学诗》教案设计【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六重对话的阅读方法。
2.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对话分析法。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并配上红楼女子图片)。
师:听着这曲《枉凝眉》,让我们走进文学巨著《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铸就的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学巨著。
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品析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香菱学诗》。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观照的阅读方法。
2.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标题是个主谓短语,假如在标题中添进一个字,来形容香菱学诗的状态,你觉得应填什么字?香菱学诗(苦、乐、善、喜、痴…..)作者曹雪芹是怎样评价香菱学诗的?[从文章第八自然段找出八个字---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师:可见曹雪芹对香菱学诗是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香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她的身世和故事背景又如何呢?三、多边观照,深入理解1.简要介绍香菱身世和故事的背景,引出话题。
【结合三幅图片简介人物身世。
】明确:香菱,原名英莲(谐音应怜),是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掌上明珠。
三岁元宵节观灯走失,几经人贩子拐卖,最后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作侍妾,命运坎坷、饱受摧残的香菱最终年纪轻轻不幸重病而亡。
这样一个苦命女子在《红楼梦》里却不同凡响,她进入薛家后被薛蟠呼来唤去,饱受折磨。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香菱学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审美观。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香菱学诗》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香菱学诗》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提问回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疑问。
5. 案例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最新12篇)
香菱学诗教案《香菱学诗》教案(最新12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
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
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
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2篇)
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2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学诗给学生的启示。
教… m.…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二、简介香菱身世。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学诗的情节。
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
第三首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四、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
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香菱学诗》,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香菱学诗》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香菱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香菱学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小说《红楼梦》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香菱在贾府学习诗歌的过程。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和心得,体会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2.3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的把握,以及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红楼梦》和香菱的角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香菱学诗的心得,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3.4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创作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诗歌创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创作的诗歌,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红楼梦》5.2 参考资料:有关《红楼梦》和诗歌创作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5.3 网络资源:有关《红楼梦》和诗歌创作的网站、论坛等。
5.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前预习:为学生提供《红楼梦》和相关诗歌创作的资料,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香菱的角色特点和诗歌创作背景。
6.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课文内容、诗歌创作技巧和课堂活动等内容。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人教版教案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香菱学诗的过程和她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勤奋、执着的精神。
2.分析香菱的诗作,体会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香菱学诗的过程。
2.分析香菱的诗作,体会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香菱的诗作分析与欣赏。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香菱学诗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中香菱的形象,为学习本文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感知香菱学诗的过程。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她展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把握香菱学诗的过程。
五、香菱诗作欣赏1.教师挑选香菱的诗作,让学生欣赏并体会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六、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读后感。
2.搜集其他关于香菱的诗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2.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中香菱的形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她展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第二课时一、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把握香菱学诗的过程。
二、香菱诗作欣赏1.教师挑选香菱的诗作,让学生欣赏并体会其诗意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读后感。
2.搜集其他关于香菱的诗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反思:1.对香菱的诗作分析不够深入,今后教学中需加强。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教师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言。
3.作业布置较为单一,今后教学中可尝试布置更多形式的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香菱学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香菱学诗》的内容,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分析诗词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香菱学诗》,理解内容,体会诗词的美。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词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训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词,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词,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诗词创作的能力,鼓励创意表达。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学习《香菱学诗》的内容,掌握诗词背景知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香菱学诗》,了解诗词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香菱学诗》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有关《香菱学诗》的解析、评论等相关文章。
3. 网络资源:诗词网站、论坛、相关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香菱学诗》的背景,阅读理解诗词内容。
2. 第二课时: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探讨诗词意境。
3. 第三课时:学习诗词的韵律知识,体会修辞手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5篇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篇一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红楼梦》。
生2:《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生3: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现实。
(生齐读)师:下面老师补充介绍一下曹雪芹的有关情况。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至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祖上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到雍正初年,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职;一年后被抄家。
待到乾隆即位,父亲被起用,家道稍稍复兴。
到曹雪芹二十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重大打击。
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就某卖画维持生活。
在这期间,他花了十年时间写成巨著《红楼梦》。
大家知道书中有哪些人物?生1:有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
生2:有贾探春、惜春、李纨、香菱。
生3:有刘姥姥、晴雯、袭人。
师:香菱是一个悲剧人物。
她本出身于一个乡宦人家,在当地也算望族,但香菱幼年时遭拐卖,长大被人贩子一卖两家,后被呆霸王薛蟠生拉死拽弄到家里,成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这次恰巧薛蟠外出经商,香菱跟宝钗住进了大观园,终于得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本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这篇文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1:香菱学诗。
(底下学生窃笑)师:稍详些。
生1:香菱向林黛玉学作诗。
生2:香菱如痴如醉地学习作诗。
师:“如痴如醉”用得好。
生3:香菱写诗改了三次,终于成功了。
师:我发现大家忽略了文章的前一部分内容。
生4:文章写的是黛玉指导香菱读诗、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学作诗的经过。
师:概括得挺完整。
正如大家所说,香菱学作诗三易其稿,第三稿写成后拿给黛玉看,众姐妹称赞说:“这首诗不但写得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可见,香菱作诗成功了。
那么,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边默读边用笔圈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诗词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诗词格律知识,创作一首诗歌。
2.诗歌鉴赏:挑选一首与课文相关的诗歌,让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3.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创作欲望,但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通过学习《香菱学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个性和创意。
4.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但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2.写作作业:
-创作一首以“学习”为主题的五言或七言绝句,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诗词格律知识,并尽量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感悟。
-撰写一篇短文,以香菱学诗的故事为素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3.思考作业:
-结合香菱学诗的过程,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克服方法,写一篇反思日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写作训练:以香菱学诗的经历为素材,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4篇)-最新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通过分析人物身世及人物学诗经历,了解香菱的性格。
鉴赏课文中的《咏月三首》,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揭示诗歌的话语蕴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
品味文中细节(空白处),深入挖掘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香菱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教学方式:发现式审美体验教学(填补空白、揭示话语蕴藉),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二、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课文主人公香菱的有关信息及香菱学诗的背景。
二、教学过程初读诗,解个性▲导入: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盛情款待了宝玉,给他喝的茶名叫千红一窟茶,这茶出自放春山的遣香洞,用仙花灵叶上所带的露水烧成。
宝玉他了觉得清香异常。
让他喝的酒是万艳同杯酒,这酒用百花的花蕊,万种树木的汁液,酿制而成,因此名为万艳同杯prime;酒。
这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
那同学们来猜猜看,这千红万艳有没有比喻义呢?(《红楼梦》中所有的女子)▲今天这堂课中,我们将认识到红楼梦这千红万艳中的一位。
她刚刚步入大观园,第一次加入大观园的生活,她就是?(香菱)。
大观园中最吸引她的是什么?(写诗歌)不错,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香菱学诗》▲本文课题《香菱学诗》,那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速读全文,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语文教案范文
香菱学诗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香菱学诗》,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实践。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和展示个性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香菱学诗》讲述了香菱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在名师的指导下,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实践,最终成为一位出色的诗人。
课文通过香菱的成长经历,展示了诗歌的魅力和创作的过程。
2.2 诗歌知识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包括诗歌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诗歌的创作技巧,包括押韵、节奏、意象和修辞手法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香菱这个有趣的角色,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魅力。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诗歌的特点和创作手法。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诗歌创作心得和感悟。
3.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创作技巧,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诗歌创作的内容是否丰富、表达是否准确。
学生诗歌创作的技巧是否熟练、形式是否规范。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4.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香菱学诗》的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诗歌素材提供一些诗歌素材,如诗歌范文、诗歌创作技巧指导等,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5.3 创作工具提供一些诗歌创作的工具,如诗歌写作软件、诗歌字典等,帮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学生分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
b.香菱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c.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及其性格特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典故,并能正确运用。
3.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4.感悟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红楼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香菱学诗的意义和价值。
2.课文学习: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香菱学诗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香菱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全班交流: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语文知识讲解与练习:
(1)重点词汇、成语、典故:结合课文语境,讲解重点词汇、成语、典故,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其用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红楼梦》中的香菱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今天我们将学习她学诗的故事,从中感受她的性格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香菱学诗》。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对生僻字词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理解课文。
2.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典故,如“荷包”、“莲蓬”、“推敲”等,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0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0篇)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师寄语: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
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所以你有一瓢浅,就从红楼梦中能够舀出的也就是一瓢,你是一片汪洋,你从红楼梦中感受到的也就是汪洋。
学习目标: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关于作者曹雪芹(约一qi24~一qi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
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
待到乾隆继位。
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
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
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
乾隆二十八年(一qi63)秋冬之间。
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
《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最新5篇-最新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篇一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红楼梦》。
师:对,是《红楼梦》。
大家知道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作者是谁?生1:《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生2:《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生3: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现实。
师:不错,课文下面的注释中介绍了《红楼梦》的主题及作者的概况。
一起读一读,记一遍。
(生齐读)师:下面老师补充介绍一下曹雪芹的有关情况。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至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祖上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到雍正初年,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职;一年后被抄家。
待到乾隆即位,父亲被起用,家道稍稍复兴。
到曹雪芹二十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重大打击。
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就*卖画维持生活。
在这期间,他花了十年时间写成巨著《红楼梦》。
大家知道书中有哪些人物?生1:有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
生2:有贾探春、惜春、李纨、香菱。
生3:有刘姥姥、晴雯、袭人。
师:《红楼梦》了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美丽的青年女子形象。
课文里的主人公香菱只是书中一个次要人物,但作者也把她造得光彩照人。
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看课文注释。
(生默读注释)师:香菱是一个悲剧人物。
她本出身于一个乡宦人家,在当地也算望族,但香菱幼年时遭拐卖,长大被人贩子一卖两家,后被呆霸王薛蟠生拉死拽弄到家里,成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这次恰巧薛蟠外出经商,香菱跟宝钗住进了大观园,终于得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过程和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价值观和情感趋向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作者介绍1、姓名:曹雪芹(1715? ——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又号芹圃、芹溪居士。
2、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3、生活经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
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
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
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4、成就:曹雪芹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
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但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
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传为高鹗所续。
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二、《红楼梦》介绍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2、作者:全书共120回,前80回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作者是高颚,他们生活的年代都是清代。
3、主要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4、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三、香菱介绍1、姓名: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2、身份:甄世隐的女儿。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3、遭遇:小时候生得极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过了几年,侥幸遇到个“风流人品”的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正意地要买她,不料又碰到了薛蟠。
打死了冯渊,生拖死拽地抢走香菱。
香菱被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
当薛蟠外出经商时,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
后来在园子里,周瑞家的问她:“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在那里呢?今年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只摇头说:“不记得了。
”香菱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
但后来薛蟠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
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概述三要素1、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 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读书第 1 段:读律诗的章法、对仗、平仄、立意第2-3 段:检查香菱对王诗的理解程度第二部分:(4-8 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写诗第 4 段:第一稿“措词不雅”第5-6 段:第二稿“过于穿凿”第7-8 段:第三稿“精血诚聚”2、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2)中心事件:林黛玉教香菱学诗(3)环境:清代、贾府五、阅读课文,思考:(一)请概括香菱学诗的步骤1、拜黛玉为师;2、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3、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4、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二)香菱学诗过程1、拜师;2、初作—呆;3、再作—疯;4、三作:魔,最后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三)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专心致志,废寝忘食、苦志学诗,精血诚聚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有好老师的指点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环境造就人,在这里香菱得到了精神的解放,他的聪明才智初才得以显露出来。
(四)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人?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
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
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
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
2、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在林黛玉的指导下,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 “疯”“魔”的程度。
3、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
”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五)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
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
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
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
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
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六)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明确: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
《红楼梦》中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给予了分寸恰当的描写,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
《红楼梦》里人物的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心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例如,描写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
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这份苦心学诗、精血诚聚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而《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
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
六、拓宽延伸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
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
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
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
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
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
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
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
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3、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多读。
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
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
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
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
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