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
气体的特性与性质
![气体的特性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11247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6.png)
气体的特性与性质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特性与性质对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气体的特性和性质,包括分子间距离大、无固定形状、压缩性、可扩散和可溶性等方面。
一、分子间距离大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很大,它们以高速无规则运动。
这是由于气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导致分子之间相互距离较大。
相比之下,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更大,使得它们无法具有和气体类似的特性。
二、无固定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容器的所有部分。
这是由于分子间的弱吸引力和高速无规则运动所致。
无论是在容器中,还是在自由空间中,气体分子都会扩散并填满可用的空间。
三、压缩性与固体和液体相比,气体是高度可压缩的。
当压力增加时,气体的体积会减小。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加,它们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增强,产生更大的压力。
这种压缩性使得气体在各种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气体储存和运输。
四、可扩散性气体分子具有高度的运动能量,因此它们能够自由地扩散和混合。
气体分子在容器中碰撞并传播,使得气体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这种可扩散性使得气体在空气污染控制和化学反应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五、可溶性气体具有可溶性,可以溶解于液体或其他气体中。
溶解是指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气体的溶解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一些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例如碳酸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饮料。
结论气体的特性与性质包括分子间距离大、无固定形状、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溶性。
这些特性使气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气体的特性和性质,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和控制气体,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中物理知识点气体部分知识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气体部分知识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5aa88cfc4ffe473368abc1.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气体部分知识总结大全一、重要概念和规律1.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PV=恒量;查理定律:P/T=恒量;盖?吕萨克定律:V/T=恒量。
2.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说明:(1)阿伏伽德罗常量NA=摩-1。
它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有很重要的意义;(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里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运动。
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碰撞的不均匀所造成的。
因此它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序运动。
3.内能定义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决定因素:物质数量(m).温度(T)、体积(V)。
改变方式做功——通过宏观机械运动实现机械能与内能的转换;热传递——通过微观的分子运动实现物体与物体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这两种方式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定量关系△E=W+Q(热力学第一定律)。
4.温度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它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效果的反映,具有统计的意义,对个别分子而言,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任何物体,当它们的温度相同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由于不同物体的分子质量不同,因而温度相同时不同物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并不一定相同。
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旯它产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
必须注意:不消耗任何能量,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利用热机,要把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也是不可能的。
6.理想气体状态参量理想气体始终遵循三个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气体。
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的状态参量为:温度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体积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
许多情况下等于容器的容积。
压强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所产生的。
高中物理:第九章气体性质
![高中物理:第九章气体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c5235860912a216147929eb.png)
第九章气体性质同步精练精练一(气体的状态参量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1.如图所示,上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在汞槽中,管内有两段空气柱A和B,大气压强为75 cmHg,h1=20 cm,h2=15 cm,则空气柱A的压强为_______cmHg,空气柱B的压强为______cmHg。
2.如图所示,总质量为M的气缸放在地面上,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活塞的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
当气缸竖直放置时,气缸内空气压强为_____。
现用手握住手柄慢慢向上提,若不计摩擦和气体温度的变化,则在气缸离开地面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
如图所示,上端封闭的均匀细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管长80 cm,离管口35 cm处有一开口通过开关K与外界相通。
当K关闭时,管内有齐管口长60 cm的汞柱,大气压强保持75 cmHg不变。
现打开K使之与外界相连通,待稳定后,管内残留的汞柱高度为_______cm,管内气柱长度为______cm。
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气缸,活塞的面积为10 cm2,在气体温度为27℃时,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为100 cm2,若大气压强保持为105 Pa,活塞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能使活塞移动的最低气温为_______℃。
精练二(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应用)4.如图所示,两端均开口的U形细玻璃管倒插入水杯中,管中有一段被水柱封闭的空气柱,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管子向上提一些,则左侧管内、外的水面高度差将_______;如保持管的位置不变,而使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一些,则左侧管内、外的水面高度差将_______。
5.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有一绝热的活塞,把气缸分成A、B两部分。
开始时,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27℃,压强均为1.0×105 Pa,体积之比V A∶V B=4∶3,利用B中电热丝对B中气体加热,使活塞向左移动直至两部分体积之比V A′∶V B′=3∶4,此时气缸A内气体的温度为87℃。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f2623d844769eae009ed56.png)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1900px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气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气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a8b85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1.png)
高中物理气体知识点总结一、气体的性质1. 气体的无定形: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
2. 气体的可压缩性: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较大,气体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发生压缩或膨胀。
3. 气体的弹性: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当气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
二、气体的状态方程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可以用于计算气体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气体的混合、稀释等情况。
三、气体的压强1. 气体的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A为单位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4. 大气压: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强,标准大气压为101325Pa。
四、气体的温度1. 气体的温度定义: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2. 温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K)。
3. 摄氏度和开尔文度的转换:T(K) = t(℃) + 273.15。
五、气体的分子速率与平均动能1. 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气体分子的速率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速率越高的分子数目越少。
2. 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气体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六、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1. Gay-Lussac定律:在等体积条件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P1/T1 = P2/T2。
2. Charles定律:在等压条件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V1/T1 = V2/T2。
3. 综合气体状态方程和Gay-Lussac定律、Charles定律,可以得到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七、气体的扩散和扩散速率1. 气体的扩散:气体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由运动过程。
高中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典型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44366dad51f01dc281f1d2.png)
高中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典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选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A对.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错.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错.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错.2.如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解析:选C.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玻璃裂口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即使液体表面绷紧,故C正确,D错误.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B.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C.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D.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解析:选AD .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选项A 正确;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选项C 错误;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C 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选项D 正确.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气体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时,一定满足p 1V 1T 1=p 2V 2T 2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 0(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的距离)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固体微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D .如果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则在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解析:选BD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成立的条件为气体质量不变,A 错误;由分子力变化特点知,r <r 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 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 错误;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如水银对玻璃,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附着层中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D 正确.5.(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A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 .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选A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6. (多选)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解析:选ABD.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但是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解析:选A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于气体的流动造成的,这不是布朗运动,故A正确;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两头少”,故B正确;分子力的变化比较特殊,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减小,当分子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不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故D错误.8.(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之和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改变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物理性质各向异性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空中的水滴是个标准的球体解析:选BD.由热力学知识知: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势能之和,A错误;气体的温度变化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B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C错误;完全失重情况下,液体各方向的力都一样,由于表面张力所以会成为一个标准的球形,D正确.9.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下导热均匀的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下列情况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解析:选A.根据题意,设玻璃管内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玻璃管质量为m,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F+pS=mg+p0S.解得:F=(p0-p)S+mg=ρghS+mg,即绳的拉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和管中高出液面部分水银的重力.选项A中,大气压强增加时,水银柱上移,h增大,所以拉力F增加,A正确;选项B中,环境温度升高,封闭气体压强增加,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F减小,B错误;选项C中,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减小,C错误;选项D中,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细绳拉力F减小,故D错误.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液体分子的撞击下越容易保持平衡B.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经等容降温,再经等温压缩,压强可以回到初始的数值解析:选BD.做布朗运动的微粒越小,在液体分子的撞击下越不容易保持平衡,故A 错误;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之和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 =C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经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经等温压缩,压强又增大,所以压强可以回到初始的数值,故D正确.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非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解析:选AC.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B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C正确;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错误.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B.萘的熔点为80 ℃,质量相等的80 ℃的液态萘和80 ℃的固态萘具有不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势能大解析:选BCD.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选项A错误;80 ℃时,液态萘凝固成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选项B正确;由毛细现象的定义可知,选项C正确;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离大,故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变大时,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选项D正确.1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温度下,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B.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C.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D.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选BC.不同温度下,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故A错误;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故C正确;气体的温度升高时,虽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但单位时间内撞击的个数不一定增加,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14.一定量的氧气贮存在密封容器中,在T1和T2温度下其分子速率分布的情况见下表,则T1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若约10%的氧气从容器中泄漏,泄漏前后容器内温度均为T1,则在泄漏后的容器中,速率处于400~500 m/s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6%.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平均速率越大,温度越高,根据表格中数据得T1大于T2.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也不变,分子速率分布情况不变.答案:大于等于。
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49990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2.png)
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理想行为的气体。
它是理想化的气
体模型,假设气体中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和体积,并且分子之间的
碰撞是弹性碰撞。
以下是理想气体的主要性质:
1. 理想气体的分子是无限小的,没有体积,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这意味着气体的体积可以无限压缩,并且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任
何引力或斥力。
2. 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是完全混乱的,分子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并
且沿各个方向上的速度分布是相等的。
这被称为分子速度均分定理。
3.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这意味着如
果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也会增加,反之亦然;如果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力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这被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理想气体定律。
4. 理想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温度与压强成正比。
这意味着如
果气体的体积增加,温度也会增加,反之亦然;如果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也会减小,反之亦然。
这被称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气体往往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体积,因此它
们不完全符合理想气体模型。
然而,理想气体模型在许多实际应用中
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近似模型。
高中物理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高中物理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0ca991a5901020207409c47.png)
第一章 气体的PVT 性质主要内容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2. Daltonp 定律与Amagat 定律3. 实际气体的PVT 性质4. 范德华方程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重点1. 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2. 重点掌握Daltonp 定律与Amagat 定律3. 重点掌握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难点1. 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理论解释2.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教学方式1. 采用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 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7世纪中期,为了寻找气体的状态方程,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状态方程: pV =nRT (其中压力越低越符合条件)R =0lim m p pV R T p T→=↓↑ R=8.314J/K ⋅mol 理想气体定义与模型定义:在任何温度及任何压力下都能严格服从上面的状态方程的气体就定义为理想气体。
上式就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模型:分子为质点,无体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Daltonp 定律与Amagat 定律1. Daltonp 定律与分压力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在与混合气体有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之和(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B Bp p =∑ B B p y p =(适用于任何气体)分压力B p 是它的摩尔分数B y 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 之积。
2. Amagat 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在与混合气体有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之和(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BB V V =∑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B B B V y nRT p n RT p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三、实际气体的PVT 性质,///m m m m idV V Z pV nRT pV RT RT p V ==== m V 实际气体在某一确定状态下的摩尔体积,m id V 代表与实际有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用大小相等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作比理想气体易压缩同温同压下,实际气体比理想气体难压缩同温同压下,实际气体111=<>Z四、范德华方程RT b V V a p m m=-+))((2 22()()n a p V nb nRT V+-= 五、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1. c T T >,任何p 均不液化同一温度,p ↑,偏离↑ 同一压力,T ↓,偏离↑ 2. c T T <3. c T T =,临界点定义 临界温度c T临界压力c P临界摩尔体积c V。
高中物理气体教案
![高中物理气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e02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2.png)
高中物理气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状态方程。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气体的基本性质。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气体的微观本质。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气体的特点和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
1. 气体的基本性质:教师介绍气体的分子速度较高,分子间空隙较大等基本性质。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通过对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进行分析,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PV=nRT。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问题分析和计算。
三、实验
教师设计一个与气体状态方程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巩固理论知识。
四、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对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气体性质和状态方程的理解。
六、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内容。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高中物理》
2. 实验器材
3.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练习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1cc43426fff705cd170a26.png)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2)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N A=6.02x1023mol-1(3)对微观量的估算: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Ⅰ.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Ⅱ.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 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特别提醒:1、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堆集在一起的。
分子的体积V0=NA Vm ,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用,仅估算了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
2、对于气体分子,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3)图像:两条虚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r0位置叫做平衡位置,r0的数量级为10-10m。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经典总结讲解学习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经典总结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f0bec06529647d26285240.png)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经典总结知识要点:一、 基础知识1、气体的状态:气体状态,指的是某一定量的气体作为一个热力学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称为热力学平衡态,简称平衡态。
所说的不受外界影响是指系统和外界没有做功和热传递的相互作用,这种热力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变化,但在微观上分子仍永不住息地做热运动,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
2、气体的状态参量:(1)气体的体积(V )① 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气体向各个方向做直线运动直到与其它分子碰撞或与器壁碰撞才改变运动方向,所以它能充满所能达到的空间,因此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
(注意:气体的体积并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② 体积的单位:米3(m 3) 分米3(dm 3) 厘米3(cm 3) 升(l ) 毫升(ml )(2)气体的温度(T )① 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② 温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温度以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为单位。
常用单位为摄氏温度。
摄氏度(℃)为单位。
二者的关系:T=t+273(3)气体的压强(P )① 意义:气体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② 产生:由于气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过程中,对容器壁频繁撞击的结果。
③单位:国际单位:帕期卡(Pa )常用单位:标准大气压(atm ),毫米汞柱(mmHg )换算关系:1atm=760mmHg=1.013×105Pa1mmHg=133.3Pa3、气体的状态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时,有一组确定的状态参量值。
当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一般说来,三个参量都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一个参量保持不变,另外两个参量同时改变。
只有一个参量发生变化的状态变化过程是不存在的。
4、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1)等温变化过程——玻意耳定律① 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2022-2023年粤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 第2章气体液体和固体第5节晶体课件
![2022-2023年粤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 第2章气体液体和固体第5节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d8fd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5.png)
甲
石墨呈层状分布,层与层间距较 大,原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故石 墨质地松软,可用来做润滑剂。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2)对固体来说,非晶体是不稳定的,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向晶体转化。
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分类
项目
宏观外形
物理性质
非晶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①没有固定熔点。 ②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 为各向同性。
单晶体 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晶 体
多晶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①有固定的熔点。 ②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 为各向异性。(部分晶体)
初中我们学过,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 以通过固体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区分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 体。
二.单晶体和多晶体
1.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形成糖块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看起来没有特定的几何形状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现组成糖块的是一个个晶体颗粒
二.单晶体和多晶体
四、晶体的微观结构
4、晶体微粒的规则排列决定了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思考:晶体和非晶体在熔解时有什么不同,怎样从它们的微观结构 来说明这种不同?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解时,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 定的熔点。 晶体的分子本来是有规则排列的,当熔解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
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有固定的熔点。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视频来观察。
三.晶体和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
2、各向异性: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的特性
现象:
融化了的石蜡在云母片上呈椭圆形。
融化了的石蜡在玻璃片上呈圆形。 云母片(单晶体) 玻璃片(非晶体)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cd61c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f.png)
化学知识点大全一、物理性质1 、有色气体: F2(淡黄绿色)、 Cl2 (黄绿色)、 Br2 (g )(红棕色)、 I2 (g )(紫红色)、 NO2 (红棕色)、 O3 (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F 、HCl 、HBr 、HI 、NH3 、SO2 、NO2 、F2 、Cl2 、Br2 (g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 、 H2O 、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 4 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 Br2 、Hg ;呈气态的单质有H2 、O2 、O3 、N2 、F2 、Cl2 ;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 H2O 、 H2O2 、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 > 异> 新,邻 > 间 > 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 > 液态 > 气态。
如:白磷 > 二硫化碳 > 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 隔绝空气情况下 ) ,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 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 NH3 、 Cl2 , NH3 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 、HCl 、SO2 、H2S 、Cl2 、CO2 。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 ;能溶于水的气体: CO2 、 SO2 、 Cl2 、Br2 ( g )、 H2S 、NO2 。
高中物理气体功能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气体功能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b36324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高中物理气体功能教案模板
课题:气体的特性和功能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体的分子结构和特性;
2. 掌握气体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3. 能够解释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气体的分子结构和理想气体模型;
2. 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3. 气体的相互作用:扩散、压强的变化;
4. 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气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讲解气体的分子结构和理想气体模型;
2. 讲解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3. 讲解气体的相互作用:扩散、压强的变化。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气球的充气、气体灭火等。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气体性质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加深对气体性质的理解。
五、概念强化(10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气体功能的理解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展示所学的气体功能知识。
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气体容器、压强计等;
2. 教学 PowerPoint。
3. 练习题目。
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的评价;
2. 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对于气体功能应用的理解。
高中物理气体变化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气体变化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7106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3.png)
高中物理气体变化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气体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气体的几种基本状态变化规律;
3. 理解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气体的基本性质;
2. 气体的凝聚和膨胀规律;
3. 熟悉气体状态变化曲线。
三、教学难点:
1. 熟练掌握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
2. 状态变化曲线的解析和分析。
四、教学设计:
1. 气体的基本性质介绍
首先通过介绍气体的物理性质,如无定形、无固定体积、能均匀膨胀等,引出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2. 气体的凝聚和膨胀规律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气体的凝聚和膨胀规律,即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受力作用下可以凝结成为液体,或膨胀成为气体。
3. 气体状态变化曲线
通过实验和图表分析,让学生了解气体的状态变化曲线,即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状态变化曲线的能力。
五、教学案例:
1. 某个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受到外力作用,逐渐凝结为液体,这是气体的哪种状态变化?解释原因。
2. 对于一个气体,其状态变化曲线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呈现不同的形状,如何解释这
种现象?请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气体的基本性质、凝聚和膨胀规律以及气体状态变化曲线,让学生了解气
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培养分析和解读状态变化曲线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案例,引导学
生独立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物理 第五章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高中物理 第五章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c032ad6bec0975f465e2be.png)
1300c
9001.11713001.081 900 479.2kJ / kg
Qp mqp 100479.2 47920 kJ
查表5-2
c pm 0.9956 0.000093 t
t 900 1300 2200
c1300 0.000093 22001.2002 kJ /(kg K ) pm900 0.9956
dh dt
h u pv u RT h(T )
二、应用比热容计算热量的 方法
1. 曲线关系
q
2
c
t2
t1
cdt
t
面积ABCDA
c=a+bt+et2+ ┉ B
A
c m t12 (t 2 t1 )
=面积1BC01-面积1AD01
1
0 t
D(t1)
C(t2)
= 02- 01
k J (kg K )
k J ( kg K )
q du pdv
定容过程 和定压过程 dv 0
q dh vdp
dp 0
(q) p dh dh cp ( )p dt
(q) v du du cv ( )v dt
理想气体
u u (T )
cv
cp
du dT
u u (T )
理想气体: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空气、 燃气、烟气……(在通常使用的温度、压力下) 实际气体:氨、氟里昂、蒸汽动力装置中的水蒸气……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kg气体: 1kmol气体:
pv RT pVM RM T
m kg气体: n kmol气体:
高中物理新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新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d80b9f02f60ddccdb38a0a0.png)
2.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
用符号V 表示.
3.体积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3 (m3),常用:升(L)、毫升(ml).
1L=1dm3=10-3m3 1ml=1cm3=10-6m3
三、体积:描述气体的几何性质
1.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每一部分都要充 满所给予它的整个空间.
电荷 库仑定 律
2.气体的状态参量: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
气体的热学性质用温度来描述,
几何性质用体积来描述,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1.气体的状态:气体的各种性质的总和称为 气体的状态,对于气体,它有几何性质、 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等.这些性质的总和 决定了气体所处的状态.
2.气体的状态参量: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
气体的热学性质用温度来描述,
▪ 1atm=76cmHg=1.013×105Pa
对于密封在某个容器内的气体来说, 各部分的压强是处处相等的.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来说:
如果温度、体积和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 则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中。
如果三个量中有两个改变或者三个都发 生改变,则说气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只有一个量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
。
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果压强不变,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果压强不变,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温度降低,体
积变小
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果压强不变,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温度降低,体积变 小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
,
Hale Waihona Puke 只有气体的体积,使分子的
密集程度
物理选修3-3知识点
![物理选修3-3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88a52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5.png)
物理选修3-3知识点物理选修3-3通常指的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选修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涉及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气体的性质、振动和波等知识点。
以下是物理选修3-3的主要内容概述:1. 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热力学定律- 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之间也处于热平衡状态。
-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现形式,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热量与做功的代数和。
- 第二定律: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或者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向其他热源排热。
3. 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其中\( p \)是压强,\( V \)是体积,\( n \)是摩尔数,\( R \)是气体常数,\( T \)是温度。
-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大量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了压强。
-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和根均方速率。
4. 振动和波- 简谐振动的特征和描述,包括位移、回复力、周期和频率。
-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
- 机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包括横波和纵波。
- 波速、波长、频率和振幅的关系。
- 声波的特性,包括声速、响度、音调和音色。
5.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即波粒二象性。
6. 电磁学基础-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容。
- 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如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安培力、洛伦兹力和磁通量。
- 电磁感应现象,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以上是物理选修3-3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实验、问题解决和理论学习来深入理解。
高中物理选修三3气体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三3气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716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5.png)
高中物理选修三3气体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 掌握气体的状态方程。
3. 能够运用气体状态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气体的特性和基本性质。
2. 气体的状态方程。
3. 热力学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教学重点:1. 气体的状态方程。
2. 理解气体的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1. 运用气体状态方程解决问题。
2. 理解气体热力学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讲解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气体的基本性质介绍(10分钟)- 介绍气体的分子运动特点。
- 讲解气体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2. 气体的状态方程(20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气体状态方程的基本原理。
- 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的推导过程。
3. 状态方程应用实例分析(15分钟)- 通过简单实例演练解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问题。
第二课时:1. 气体的热力学过程(15分钟)- 介绍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的概念。
- 解释气体吸热、放热过程。
2. 热力学过程实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实例演练解决气体热力学过程相关问题。
3. 思考与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气体的特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1. 练习课后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2. 讲解综合性案例,加深对气体性质的理解。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气体状态方程的实验。
2. 深入研究气体热力学过程,拓展应用领域。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气体的基本特性和状态方程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状态方程解决相关问题,并能够思考气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气体
![高中物理气体](https://img.taocdn.com/s3/m/eb8024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7.png)
高中物理气体高中物理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分子运动自由且混乱。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气体的性质、特点、运动规律以及相关的理论模型。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是气体的压力,V是气体的体积,n是气体的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数,T是气体的温度。
这个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2. 理想气体的性质: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会探究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理想气体的温度与其分子平均动能成正比,而与分子质量和分子数无关。
理想气体在高温、低压下遵循玻意耳定律,即P与V成反比,P与T 成正比。
这些性质是理解气体行为的基础。
3. 理想气体的压力: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气体的压力及其计算方法。
气体的压力是由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所引起的,压力与分子碰撞的频率和力量有关。
利用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可以计算气体的压力。
4. 理想气体的体积:学生也会学习到气体体积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气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容器的尺寸来表示,通常使用升、立方厘米或立方米作为单位。
气体的体积可以通过气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和碰撞频率来计算。
5. 理想气体的温度: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气体的温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温度是衡量物体分子平均运动能量的物理量。
在理想气体中,温度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
温度可以通过热力学温标来表示,如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
除了上述内容,高中物理课程还会涉及到其他与气体相关的内容,如气体的物态变化、气体的扩散、气体的混合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行为规律,提高对物质状态和气体力学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08)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 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 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 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总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总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释
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9全国理综).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 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 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有相同质量、相 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 加热一段时 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0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 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 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 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 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 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
1、压强怎么变 2、温度怎么变 3、体积怎么变 4、如何做功 5、内能怎么变 6、热传递如何 7、分子的平均动能怎么变 8、分子对活塞单位时间的总冲量怎么变 9、分子数密度怎么变 10、气体分子对活塞在单位时间碰撞的次数怎么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问:小车如何运动?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本上关于气体的知识
气体问题的解题方法
A.容器内空气内能不变 B.容器内平均一个空气分子 每次碰撞器壁的平均冲量将减小 C.气球内气体将吸热 D.气球内气体压强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3全国理综)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 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的两边分别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 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 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放热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2006)用隔板将一绝热 容器隔成 A和 B两部分,A 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B为真空(如图①)。现把 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
这个过程称为气体 的自由膨胀。 A.气体如何做功 B.热传递如何 C.内能怎么变 D. 温度怎么变 E. 压强怎么变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气体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例2、在温度均匀的液体中,一个小气泡由 液体的底层缓慢地升到液面,则气泡在上 升过程中
A、放出热量 B、吸收热量 C、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 D、无法确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例3、如图所示,在充气容器内放入一个充气较 多的密封良好的膨胀气球,现容器内空气通过胶 管缓慢泄露,已知气球、容器导热良好且大气温 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气体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的性质
1 2 3 4 5 6 7 8 9 1气体,如果保持 温度不变,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B、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 体积不变,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例1、(2008)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 将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封闭在气缸内,活 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 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大 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