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公开课优秀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两首 马嵬 (公开课)(共51张PPT)

李商隐诗两首 马嵬 (公开课)(共51张PPT)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
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
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
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
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
题:“高难 饱”,鸣“徒劳”,声“欲断”,树
“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
“咏物”佳绝。
神话传说中的 海上仙山。
词语解释 5
青鸟:
传说是西王母的 使者,能传递消息。
词语解释 6
看(kān): 尝试。
首联
我们相见可 不容易呀,见了面又难 舍难分,此刻,东风渐 渐小了,百花俱已凋零。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句诗的本意是强调 离别的难看,双方难舍难 分,诗人却从“相见时难” 着笔,这就延伸、扩展了 诗情的时间和空间,暗示 了眼前离别之外的的种种, 丰富了诗的意蕴。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 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 及卢家有莫愁。
知人论诗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 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 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 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 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①, 长河②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③夜夜心④。
【注释】
①深:暗。 ②长河:银河。 ③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
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④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 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 托,有人以 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 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 感伤。

《马嵬》PPT【优秀课件】PPT文档共30页

《马嵬》PPT【优秀课件】PPT文档共30页

1
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马嵬》PPT【优秀课件】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马嵬》PPT【优秀课件】共30页

《马嵬》PPT【优秀课件】共30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马嵬》PPT【优秀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马嵬课件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马嵬课件PPT
➢ 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 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 法体会。
甘露之变
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
27岁的唐文宗在大明官紫宸殿和李训等人,试图诛灭宦 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随以观露为名,将仇士良骗 至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后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 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李训、王涯、舒元舆、王璠、郭 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 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株连甚众。史称“甘露 之变”。
马嵬 李


(其二)13—858),
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 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
背景简介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 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 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 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
马嵬 其二
不如 及何 卢四 家纪 有为 莫天 愁子 。,
当此 时日 七六 夕军 笑同 牵驻 牛马 。,
无空 复闻 鸡虎 人旅 报传 晓宵 筹柝 。,
他海 生外 未徒 卜闻 此更 生九 休州 。,
首联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 之士寻找她的魂魄(即招魂)。玄宗派人招魂,方士 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 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 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巧对鉴赏
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 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 清”(《漫成》),以“清”(青)对“白”。

马嵬ppt课件(2024)

马嵬ppt课件(2024)

后期昏庸无道
02
然而,到了唐玄宗晚年,他逐渐变得昏庸无道,沉湎于酒色之
中,重用奸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马嵬之变中的表现
03
在马嵬之变中,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
软弱,晚节不保。
杨贵妃:美貌无双却红颜薄命
美貌无双
杨贵妃天生丽质,美貌无双,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深受唐玄 宗宠爱。
土地兼并严重
大地主兼并土地,农民失 去土地,成为流民,社会 动荡不安。
赋役繁重
唐朝的赋役制度使农民负 担沉重,无法维持生计, 加剧了社会矛盾。
玄宗个人因素及决策失误
玄宗沉迷享乐
玄宗在位后期,沉迷酒色,不问 政事,导致朝政混乱。
信任奸佞小人
玄宗信任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 人,使得朝政更加腐败。
对外政策失误
马嵬之变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历史教训
马嵬之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权力的腐蚀和个人私欲的 膨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文化传承
马嵬之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马嵬之变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价值。
《长恨歌》等文学作品对马嵬之变的描绘
《长恨歌》中的马嵬坡
诗中详细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马 嵬坡的诀别,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历史 的深刻同情。
文学作品中的马嵬之变
除了《长恨歌》外,还有许多文学作 品以马嵬之变为题材,通过不同的角 度和手法,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丰 富内涵。
马嵬之变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的演绎
02
马嵬之变事件经过
玄宗逃离长安与杨贵妃同行

《马嵬》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3-2024鲜版

《马嵬》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3-2024鲜版
写作特点
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历史事件与 诗人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唐朝 由盛转衰的深刻反思。
2024/3/27
8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01
02Biblioteka 03唐玄宗形象塑造为一个沉溺于爱 情、忽视朝政的昏君,象 征着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2024/3/27
杨贵妃
形象塑造为一个美丽、忠 贞却命运悲惨的女性,代 表着爱情的无奈和历史的 无情。
22
06
CATALOGUE
课堂互动环节与答疑解惑
2024/3/27
23
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环节
01
02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03
学生提问
《马嵬》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老师回 答: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背 景是唐朝中期发生的一起历史事件— —马嵬驿之变。
诗中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 和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老师回答: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唐玄宗无法挽 救杨贵妃的悲痛和无奈之情。
韵味
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厚,通过运用 象征、对比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 独特的韵味,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 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2024/3/27
10
2024/3/27
03
CATALOGUE
历史文化背景探讨
11
唐代社会风貌及宫廷生活描绘
唐代盛世景象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 家之一。
2024/3/27
宫廷生活奢华
唐朝皇宫规模宏大,宫廷 礼仪繁琐,皇帝及贵族生 活极尽奢华。
社会风气开放
唐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女性地位较高,文化艺术 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12
马嵬驿之变历史事件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一、弄清史实
“安史之乱”: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变得骄傲怠惰, 追求起享乐生活。51岁时,夺儿媳杨玉环。整天寻欢 作乐,懒得上朝,用人不当,国内腐败空虚,杨贵妃 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 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 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 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 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终于爆发了内乱,因 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 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注:①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 身份尊贵,因此得名。②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 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1)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 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目的是什么?
其表现手法一般为: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
12
咏史怀古诗
鉴赏咏史怀古诗基本方法
1、准确把握诗意。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和意象迅 速把握诗歌大意。
2、弄清史实、典故。平时书上出现的典故和历史事件要熟知。 3、对接诗人、时代。要知人论世,为判定主旨做准备 4、确定诗歌主旨。确定诗歌是伤己、感怀还是讽今。 5、品味所用技法。
浓缩为:知人论世,弄清史实——结合诗意,体 悟感情——调动储备,分析技巧
.
13
.
6
二、体悟感情
1、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 的事件? 2、杨贵妃“赐”死后,玄宗异 常悲伤,哪句诗写出了玄宗之悲?
3、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 了什么慨叹?
.
7
二、体悟感情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对比。对比强烈,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 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讽刺辛辣而深刻。 “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 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 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李 商 隐
嵬 ( 其 二

.
1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2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
10
练习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所临之地:乌衣巷 • 所忆之人:王谢家族
所咏之事:繁华远去,徒留荒凉 关联现实:同一地点,昔盛今衰 所抒之情:世事沧桑,吊古伤今 所用技法:对比反衬、融情于景。

.
11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 人物或事件,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陈迹为题材,借 怀念古人、凭吊古迹、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引发出对自己 身世或时局世事的感慨。或怀人伤己,或借古讽今,或理性 反思,以寄托哀思、感慨兴衰、讽喻时政等。
主旨 思想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美色,荒淫误国,致使国 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
8
三、分析技巧

倒 叙

寻仙为妄 对 (此日) 比 军中逃难
马嵬驿赐死
死别是实 (当时) 宫里安乐
长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
讽刺:荒淫误国
.
9
练习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5
一、弄清史实
“马嵬之变”: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 年)初夏,安 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 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 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 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 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被逼无奈命令高力士 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此后不久, 唐玄宗让出皇位,太子李亨即帝位,是为唐肃宗。
怀古诗鉴赏方法: ①弄清史实: 昭君墓 王昭君 昭君出塞 ②体悟感情: 命运相似,叹人伤己 ③分析技巧: 对比 融情于景 拟人 化静 为动
.
3
一、弄清史实
“开元盛世”:李隆基小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 政的时候。他初登上帝位时,励精求治,使得唐王 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因当时年号 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著名诗人高适、 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