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如今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如今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接受,更加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然而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

2、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

3、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期望建立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

2、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

3、创立同伴互助学习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规程。

4、课堂教学的有效规程的制定研究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同伴互助学习:英国的托平(Topping, K.)教授和美国的尔利(Ehly, S.)博士在1998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 )一书中提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同伴互助学习所包含的内涵较广,包括同伴指导(Peer Tutoring)、同伴示范(Peer Modeling)、同伴教育( Peer Education) 、同伴咨询(Peer Counseling)、同伴监督( Peer Monitoring)与同伴评价( Peer Assessment)。

同伴互助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将学生以配对的形式组织起来开展学习活动,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它特别强调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一对一,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理论依据

在国外,“同伴互助学习”作为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1974年亚历山大(Alexander, L. T.)等人共同创作的论文中,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然而,同伴互助学习的思想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Sokrates, 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n, 前427-前347),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 前384-前322)和他们的同事们,就是以同伴学习的形式来开展辩论学习的。他们均用实例证明了只有对话或小组活动方可使思想结合。之后,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采用年长学生教习年幼学生的办法来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师资和经费短缺问题的“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就此产生了。这一教学形式虽因其

无法替代专职教师制而逐渐淡出了教育舞台,但其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证明了,借助导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促使每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个别化的指导,照顾全面。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导生制是同伴互助学习萌芽。时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受挫,使得寻求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便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持续热点。随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提出的全民教育计划(EFA)为发端,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热潮,这要求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已有的教师传递式教学策略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故而迫切呼唤多样化的有效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或学习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在我国,同伴互助学习也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翻开教育史册,很易发现同伴互助学习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已经盛行。经典教育著作《学记》中就提及过“相观而善”,如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同伴互助学习的发端。到宋代,出现了专门的“伴读”,它是官名,是指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也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虽然书童的地位与主人子弟是不可同言而语的,但从这一传统现象中,可以捕捉到同伴学习的思想幼苗,也可谓是同伴学习的一种传统体现。到了近代,我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深信“教育救国论”的陶行知于1934年开始推行他的“小先生制”,这是导生制在中国的延伸,它同样证明了同伴的辅助学习是可能的。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的同伴互助学习模式”,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找到合理有效,切合实际的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使学生能真正的从同伴互助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通过长期有效的互助训练模式,挖掘学生的合作潜能,促进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分析目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同伴互助学习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同伴互助学习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发展。

2、帮助学生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同伴互助学习,增强学生互助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促进教师对于同伴互助学习的认真思考,改变现有的教师灌输知识的现状,期望通过研究,最终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结合我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的研究内容

1、展开小学课堂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2、展开小学课堂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有效策略研究。

3、展开同伴互助学习有效规程的制定的研究。

研究重点: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多层次,有趣味,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同伴互助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