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工业微生物学PDF教案-07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每种单细胞微生物都有各自经典生长曲线, 但它们 生长过程却有着共同规律性。普通能够将生长曲线划 分为四个时期。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21页
延对 滞数 期期
稳定时
衰亡期
经典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时期划分: 按照生长速率常数R(growth race constant)不一样
E.aerogenes
组合
37 29~44
B.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
肉汤
30 18
B.thermophilus(嗜热芽孢杆菌)
肉汤
55 18.3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杆菌) 牛奶
37 66~87
Streptococcus lactis(乳酸链球菌)
牛奶
37 26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25页
2.指数期中三个主要参数
❖ 繁殖代数(n)
❖ 指数生长方式: 1、 2、4.8… …2n
❖ 设接种时细胞数为x1, 时间为t1, 到时间t2后, 繁殖n代,细胞数为x2,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为:
❖
x2 = x1·2n
❖ 以对数表示:㏒ x2 = ㏒ x1 + n㏒2
❖ ∴ n =㏒ x2 - ㏒ x1 = 3.322(㏒ x2 - ㏒ x1 )
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标增加。能够用重量、 体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因为微生物个体极 小, 所以惯用群体生长来反应个体生长情况)
个体生长 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在培养条件保持稳定的状况下,定时取样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 体数目,发现在培养的开始阶段,菌体数目并不增加,一定时间后, 菌体数目就增长很快,继而菌体数目增长速度保持稳定,最后增长 速度逐渐下降以致等于零。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单细胞增 长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就可作出一条生长曲线。这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代表单细胞微生物从生长开始到衰老死亡的一 般规律。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growth rate constant),即每小 时的分裂代数的不同,一般把典型的生长曲线粗分为延滞期、对数 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一) 延滞期(lag phase)
各种菌的代时是相对稳定的,多数为20~30分钟,有的长达33
小时,快的只有9.8分钟左右。如表4- 不同细菌的代时。
细
菌
培养基
温度(℃) 代时(分) 27 37 30 55 25 30 37 37 37 37 37 30 25 37 27 37 25
漂 浮 假 单 胞 菌 ( Pseudomonas natriegene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嗜热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phil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japonicum)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活跃硝化杆菌(Nitrobacter agilis) 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生长曲线
对数生长期能保持多长?
从一个细胞开始; 大肠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如对数期为48小时; 可得到多少细胞?2144=2.23x1043 重量可达多少? 2.23x1043x10-12g/cell
=2.23x1031g=2.23x1025ton 重量为地球的4000倍.
(二)恒浊连续培养
通过连续培养装 置中的光电系统控制 培养液中菌体浓度恒 定、使细菌生长连续 进行的一种培养方式。
用于菌体以及与 菌体生长平行的代谢 产物生产的发酵工业。
(三)连续发酵与单批发酵相比
优点: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便于自动控制; 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 产品质量较稳定;
环境条件控制技术
培养基成份控制
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
硝
酸
纤
离
维
心
素
法
滤
膜
法
连续培养(continous culture)
连续培养(continous culture of microorganisms)是在微生物 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 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生长曲线
(3)稳定生长期(stationary phase)
稳定期的特点是: 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
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时菌体产量达到最高点。
在稳定期细胞开始形成贮藏物、形成芽孢、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稳定期到来的原因: 营养物耗尽; 营养物比例失调; 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 pH、氧化还原势等条件的改变。
缺点:杂菌污染 菌种退化 营养物利用率较单批发酵低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刘
1ml
9ml 9ml 9ml
9ml
1ml
1ml
1ml
×2 ×2
×2
2020/7/23
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将适当稀释的菌液倾注平板或涂布在平板表面,经保 温培养后,以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度就可 以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量。
直径9cm的培养皿平板上出现菌落数一般以50~500为 宜。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样品菌落总数测定的计数 原则,以平板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为报告依据。
微生物学
直接法—— 涂片染色法
应用:可同时计数不同微生物的菌数,适 于土壤、牛奶中细菌计数。
方法:用镜台测微尺计算出视野面积;取 0.01ml菌液涂于1cm2面积上,计数后代 入公式: 每ml原菌液含菌数
=视野中平均菌数×涂布面积/视野面积×100 ×稀 释倍数
2020/7/23
微生物学
直接法 —— 比浊法
2020/7/23
平板划线分离法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微生物学
2020/7/23
液体稀释法
微生物学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的效果, 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 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 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来的纯培养物.
步骤:菌悬液通过微孔滤膜,细胞吸附其上;反置滤膜,以新 鲜培养液通过滤膜,洗掉浮游细胞;除去起始洗脱液后就可以 得到20刚20/7刚/23分裂下来的新生细胞,即为同步培养。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6.1.3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微 生 物 生 长 的 测 定
微生物学教案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这是个体生长的定义。
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
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细胞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又很难划分的过程。
因此在讨论微生物生长时,往往将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讨论,这样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这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定义。
第一节细菌的个体生长细菌的个体生长包括细胞结构的复制与再生、细胞的分裂与控制,本节主要介绍细菌部分结构的复制和细菌分裂与控制等有关内容:一、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细菌的染色体为环形的双链DNA分子。
在细菌个体细胞增长的过程中,染色体以双向的方式进行连续的复制,在细胞分裂之前不仅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而且也开始了二个子细胞DNA分子的复制,例如在迅速生长的细菌里就存在这种情况。
也就是说,当细胞的一个世代即将结束时,不仅为即将形成的二个子细胞各备有一份完整的亲本的遗传信息,而且也具有已经按亲本的方式开始复制的基因组(图6-1)。
其复制起点附着在细胞膜上随着膜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二个未来的子体基因组不断地分离开来,最后到达2个子细胞中。
细菌在个体生长过程中通过染色体DNA的复制,使其遗传特性能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图6-1 细菌个体生长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分离二、细胞壁扩增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种"硬"性结构。
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壁只有通过扩增,才能使细胞体积扩大。
在细胞壁扩增过程中,细胞壁在什么位点扩增,以及它如何扩增这是两个主要问题,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杆菌在生长过程中,新合成的肽聚糖在细胞壁中是新老细胞壁呈间隔分布,证明新合成的肽聚糖不是在一个位点而是在多个位点插入;而球菌在生长过程中,新合成的肽聚糖是固定在赤道板附近插入,导致新老细胞壁能明显地分开,原来的细胞壁被推向两端。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共98张PPT)
生长温度三基点:任何微生物的生长温度 总有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 生长温度。
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即某微生物分裂代 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 时的培养温度。不同微 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不一样的。 应该着重 指出:最适生长温度不 一定是一切代谢活动的 最适温度。
膜洗脱(常用)等。
诱导法
诱导因子:不影响微生物生长,可特异性抑制细胞分裂, 消除该抑制后,细胞同时出现分裂。
此法会扰乱细胞的正常代谢
举例: 1、温度调整法; 2、营养条件调整法;
3、抑制DNA合成法(代谢抑制剂:)
(抑制DNA合成法是利用代谢抑制剂阻碍DNA合成相当一
段时间,然后解除其抑制,可达到同步目的。常用的代
(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
--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或丝状微生物的孢子
直接计数法--总菌计数 1、计数板计数法(常用)
2、比例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
1、平板菌落计数法
2、液体稀释法
3、厌氧菌菌落计数
其他计数法
1、比浊法
2、膜过滤法
血球计数板
各 种 型 号 的 全 自 动 血 球 计 数 仪
活菌计数的一般步骤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 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 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 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 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 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 本章内容提要与学时分配(6学时)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法概论;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2.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测定微生物生长的各种方法、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各种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各种消毒灭菌手段。
3. 本章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定微生物生长量与繁殖的方法;2)熟悉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各期特点、出现原因与研究意义;3)熟悉连续培养的优缺点、高密度培养的方法及其实践价值;4)理解温度、氧气与PH等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作用,掌握其中有关概念与实例;5)熟悉并掌握实验室与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方法;6)理解磺胺类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7)了解重要抗生素的作用机制;8)掌握灭菌、消毒、防腐、化疗、石炭酸、抗生素等重要概念。
4. 作业(见课件)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culture),而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纯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因此把特定的微生物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状态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一、无菌技术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且无处不在。
因此,在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试管、玻璃烧瓶、平皿(culture dish,petri dish)等是最为常用的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行灭菌,使容器中不合任何生物。
《微生物学基础》课程教案--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教学单元名称:单元七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项目二)
授课教师:尹德胜
授课班级:
高分子专业班级
学时数:2
授课日期:教学场所要求: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1.掌握环境因素对微
生物生长的影响;
2.掌握有害微生物生
长的控制措施;
3.掌握物理因素、化学
因素及生物因素抑制
或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1.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
长的影响因素:温度、
pH、氧气、干燥、渗透
压、表面张力;
2.灭菌、消毒、防腐、
化疗;
3.不同环境因素对微生
物的生长影响;
1.具备高分子行业员工的职业
化素养,养成科学、严谨、实事
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2.具有无菌、安全、风险等意识,
树立产品质量安全理念;
3.具备环保意识;
教
学
重
点
1.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措施;
训练任务或案例案例引入:
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法
生理指标法
一. 计数法
1. 直接计数法
通常来测定酵母细胞数或霉菌孢子数
通常借助血球计数板来进行计数
2. 间接计数法
(1) 涂布法
(2) 倾注法
(3) 膜过滤法
(4) 光密度法
二. 质量法 1. 重量法
干重法
湿重法 2. 蛋白质及 DNA 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细胞中的含氮量, 蛋白质含氮量为 16%, 而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占细胞 质固形物的 50%-80%, 一般以 65%计算. 三. 生理指标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一节 个体细胞生长概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一、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二、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 三、同步培养 四、连续培养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计数法 二、质量法 三、生理指标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1.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在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之前让学生了解微 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 根据对于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重点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说明各个时期微生物生长的特点, 并结合实践说明微生物生长曲线对于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繁殖代数(n) 生长速率常数(R) 代时(G) 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代时的因素: (1) 菌种 (2) 营养物浓度 (3) 营养物成分 (4) 温度 指数期细胞的应用: (1) 适宜做种子 (2) 研究基础代谢的材料 (3) 噬菌体增殖的良好材料 (4) 革兰氏染色好时机
(5) 诱变育种的好时机
一般用于获得菌体或与菌体平行的代谢产物的发酵行业
连续发酵的优点:
(1) 高效
(2) 自动控制
(3) 节省人力物力
(4) 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连续发酵缺点:
(1) 杂菌污染机会多
(2) 菌种易退化
(3) 营养物利用率不高
2. 恒化连续培养
使培养物流速保持不变, 通过调节某一限制性底物浓度来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及其细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主要环境理化因素包括: 温度, PH, 水活度或渗透压, 氧气, 辐射
一. 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
生长温度三基点 最高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1.根据生长温度范围, 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1) 嗜冷微生物 0-20 度, 最适小于等于 15 度 2) 兼性嗜冷 最适 20-30 度, 能在 35 度生长 3) 嗜温微生物, 中温微生物 4) 嗜热微生物 5) 超嗜热微生物或极端微生物
1. 温度、pH、水活度和渗透压、氧气、辐射等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谷 氨酸发酵过程控制的实例来阐述
2. 消毒、灭菌、防腐和化疗四个相关术语;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各种加热法、 辐射法和过滤法;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及其用法;
难点:
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通过结合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常用的对于玻璃器 皿进行干灭,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湿灭, 在无菌操作时用到的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以及清 除培养物时用到的煮沸灭菌的方法, 一一讲述其灭菌原理, 并和学生一起回顾灭菌的方法, 以加深学生印象, 利于学生掌握。
微生物的生长意味着微生物数量的增加, 在微生物学中的”生长”, 一般指的是群体生 长.
对于单细胞微生物来讲, 生长意味着数量的增加, 对于多细胞微生物来讲, (例如霉菌), 生长细胞数目的增加, 而个体数目没有变化.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一.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将少量细胞接种在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 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 以培养时间为横作标, 以单位体积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作标, 得到一条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进行延长稳定期, 以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代谢产物.
4. 衰亡期
细胞死亡数大于增长数, 负增长, 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
特点: 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 代谢缓慢, 变形, 革兰氏染色变化
研究生长曲线的意义:
(1) 扩大培养时, 各级种子选择适宜的菌龄
缩短延迟期, 提高设备利用率
(2) 确定菌体或代谢产物的最佳收获期
胞密度
恒化培养中, 必须将某种必须的营养物质控制在较低浓度, 以作为限制性因子, 而其它营
养物过量.
细菌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限制性因子的浓度, 并低于最高生长速率.
细胞生长依赖于稀释率和细胞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在高稀释率时, 细胞增长的速率低于因稀释而细胞减少的速率, 生长与稀释间不建立平衡
关系
在低稀释率时, 限制性营养物的补充不足以维持细胞生长, 导致细胞死亡
五、辐射
高能或短波辐射(如 X-射线和γ-射线)能使环境或细胞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产生自由基,
指一些与生长量相平行的指标, 如呼吸强度, 耗氧量, 酶活性, 生物热
思考题
.在某面包酵母的生长曲线的测定中得到如下数据,请完成如下工作:
(1) 在方格中画出该菌的生长曲线;
(2) 计算出该菌的代时;
(3) 指出该菌生长的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的其始时间;
(4) 欲得到该菌的最高活细胞量,应在培养开始后的多少小时
延长对数期或稳定期
(3) 进行连续培养的理论依据
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
二. 同步培养ຫໍສະໝຸດ 使群体中所有个体细胞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的培养方法
通过同步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叫同步培养细胞, 常被用来研究利用单个细胞难以进行的
生理和遗传特性, 另外也常被用作工业发酵的种子
1. 同步培养的方法:
离心法
过虑法
机械筛选法
3. 稳定期
对数期过后, 培养基中活细胞数目最高并维持稳定的阶段.
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为 0, 细胞开始分化, 代时 G 延长, 菌体的最大收获期.
应用:
(1) 收获菌体
(2) 收获与菌体相平行的代谢产物
延长稳定期的措施:
生长上常用增加培养物质, 取走代谢产物, 调节 PH 值, 温度, 增加通气及进行搅拌等措施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 对数生长期, 稳定期, 衰亡期 1. 延滞期
将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 在开始一段时间菌体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 生长速度接 近于 0
特点: 分裂迟缓, 代谢活跃 缩短延迟期的手段: (1) 改变遗传特性 (2) 利用对数期细胞作为种子 (3) 接种前后培养基的成分相差不要太大 (4) 适当扩大接种量 2. 对数期 细胞以几何级数生长 特点: 生长速率大, 酶系活跃, 代谢旺盛 三个重要参数的计算
取决于限制生长因子的浓度. 此法培养可以得到不同生长速率的培养物. 常用的限制生长因子作为氮源的有氨基酸, 作为碳源的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以及生
长因子(维生素等) 无机盐等.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个体生长概述 生长: 生物个体物质有规律地, 不可逆地增加, 导致个体体积变大的生物学过程. 繁殖: 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 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即引起新个体数量增加 的生物学过程
2. 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 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 养的原理比较复杂, 应用画图的方法加以说明, 主要通过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恒浊连续培养 主要是通过不断调节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不变, 从而使微生物保持一定比生长速率进行 生长. 而此生长速率一般是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最高生长速率. 但是恒化连续培养中, 细菌 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限制性因子的浓度, 并低于最高生长速率. 营养物质浓度对微生物有影响, 一般认为营养物质适当时, 并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而低浓度时, 则会影响. 而且在一 定范围内生长速率与营养浓度成正比关系. 恒化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中, 要将一种必须营 养物质控制在较低浓度, 以作为限制生长因子, 其它营养均可过量, 这样细胞的生长速率将
终止培养?
培养时间(小时) 0 10
活细胞数(个/mL) 102 102
20
104
30
106
40
108
50
1010
60
1010
70
1010
80
109
第十七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谷氨酸发酵过程的事例来阐 在发酵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 PH 1.根据微生物生长的 PH 范围, 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类: 1) 嗜酸菌 2) 耐酸菌 3) 嗜中性菌 4) 嗜碱菌 5) 耐碱菌 6) 极端耐碱菌
2. 培养基内 PH 值变化原因 糖类: 发酵氧化 形成有机酸
有机物 脂肪: 水解, 形成有机酸 蛋白质: 脱羧, 形成胺类
硫酸氨: 氨吸收, 变成硫酸
第十六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此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生长条件的控制, 掌握生长的测定方法,学会同步培养和连续培养的方法,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微生物 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实际应用,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等
本教学单元注重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重点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 线,并了解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介绍同步培养的方法(机械筛选法和环境条件控制法); 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 二、pH 值 三、渗透压 四、氧 五、其它(表面张力、辐射、液体静压力、声能) 六、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氧、温度、pH 和磷酸盐等的调节和控制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加热灭菌 (二)辐射灭菌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在合适的稀释率时, 细胞密度保持恒定, 低物浓度保持极低状态, 生长速率与稀释率成反
比.
恒化连续培养主要用在科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