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复习题选

合集下载

数学五下易考题

数学五下易考题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易考题目: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这个数的因数有( )个。

2.把一个三位数保留到两位小数后是4.36,这个数最小是( )。

3.一个三位数除以4的商仍是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最大是( )。

4.用4、7、8、9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再计算它们的
差。

5.已知A=2×3×5,那么A的全部因数有( )个。

6.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
十位数字对调,所得到的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88,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
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是54,原数是多少?
8.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与原小数相加,和是88.78,原小数是
多少?
9.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3),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
数字多2,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10.在一个两位数的中间加上一个0,所得的三位数是原来的(5/6),原来的两位
数是多少?
以上题目可以帮助你巩固和复习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要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要点及练习题

长 方体 公式 单位 棱长和 表面积体积正 方 体 棱长和表面积体积1.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2.一块砖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4. 17.2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88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364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03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502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07平方米=( )平方分米106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4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5.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6.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米,长是6米,宽是3米,高是( )米,表面积是( )。

二、计算图形的棱长和、表面积和体积三、解决问题1、挖一个长5米,宽4米,深2.5米的长方体水池,这个水池占地面积至少是多少?2、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3、一根长方体木材,和长2.5米,宽4分米,厚25厘米,每立方米木料重384千克,这根木料重多少千克?4、实验小学修一条长6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4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5、把两块棱长2.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粘接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6、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长方体的高是4分米,求长方体的底面积。

7、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在一个长20米,宽8米,深1.5米的长方体蓄水池里面贴瓷砖,瓷砖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贴完共需瓷砖多少块?9、一个正方体的玻璃容器,棱长2分米,注入5L 水,再浸入一块石头,这时水深1.8dm 求石头体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练习题(九)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练习题(九)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练习题(九)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基础训练】一、填一填。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是( )。

其中,整个圆形表示( );分母( )表示( ) ;分子( )表示( );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7()()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

31071091010135254585、 20秒=()分 5小时=()日 35ml=( )L32小时=()分52m=( )cm258dm3=( )cm36、苹果梨香蕉7、715米表示把()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的数;也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份的数。

8、a是自然数,如果a6是假分数,a7是真分数,那么a是()。

9、分数单位是16的真分数有()。

013012一批水果“1”苹果占这批水果的( );梨占这批水果的( );香蕉占这批水果的( )。

10、分数单位是17的最大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

11、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12、一堆煤40吨,可以烧15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 ) ,5天烧这堆煤的( )( );平均每天烧( )( )吨。

13、把6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6块饼的( )( ) ,是( )( )块。

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块饼的( )( ) ,是( )( )块。

14、12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

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3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 ;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 )( ) ,4人分得这些苹果的( )( )。

15、小明4元钱买了3千克的苹果,每千克苹果( )( ) 元,一元钱可买( )( )千克苹果。

16、某酒店搬来6箱啤酒,一共48瓶,平均分给4桌客人,平均每桌客人分到( )( )箱,平均每桌客人分到( )瓶,平均每桌客人分得这些啤酒的( )( )。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综合题选讲25题概论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综合题选讲25题概论

=500×3×1600
=1500×1600
=2400000 (立方厘米)
=2.4
(立方米)
答:这个练功房的面积有80平方米。 铺设地板至少要用木材2.4立方米。
8、学校要粉刷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 宽6米,高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是22.4平 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5元的涂料费,粉 刷这个教室需要花多少元? (13年期中试题)
9将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将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50平方厘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综合题选讲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22 2
24
4 (4×4+4×2+4×2)×2+2×2×4
10×6=60 (平方米)
答:教室的占地面积有60平方米。
10×6×3.5 =60 ×3.5 =210 (立方米)
答:教室所占空间有210立方米。
(10+6)×2-2
=16×2-2
=32-2 =30 (米)
30×1.2=36 (平方米)
答:墙线一共长30米。贴瓷砖的面积 有36平方米。
17、把120升水到入一个长10分米,宽5分 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的容器中,水面距容 器口高多少分米?
答:槽中水面的高4分米。
19、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 铁块锻 造成一个横截面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 材,求钢材的长是多少分米?
6×6×6=216 (立方分米)
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 216÷0.2=1080 (分米)
答:钢材长是1080分米。
20、一个长方体木料长3米,截成两个一样大 的小长方体(如图),表面积增加20平方分 米,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²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 ÷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 a²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和倍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正方体三面涂色的块数在8个顶点处,有8块;两面涂色的在每条棱的中间,有(n-2)×12;一面涂色的在每个面的中间,有(n-2)×(n-2)×6;没有涂色的面在正方体的里面的中心,有(n-2)×(n-2)×(n-2)。

打,第n分钟能够通知到的人是2 人,n分钟最多能够通知的人数为:2 人。

在找次品时,把物体分成3份,每份数量心量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称量次数最少。

3 ————3 ,至少需要n次。

条形统计图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既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能够比较各组数量的变华趋势。

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整数也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合数是4,仅仅偶数的质数是2。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1、5.375里有( ) 81( )81是21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天完成,乙单独做要8天完成。

甲乙合做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

3、把2个面包平均分给3个小狗,每个小狗分( ) 4、一节课的时间是32小时。

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 )有这样的( )份。

5、张叔叔和李阿姨都是打字员。

李阿姨1分钟打50个字,也就是平均每秒打65个字,张 叔叔平均每秒打0.8个字。

张叔叔和李阿姨谁打字快一些?6、一块长方形草地的一个角上有一木桩(如图)。

一只羊被拴在木栏上,如果拴羊的绳子长4米。

那么这只羊无法吃到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7、一个钟面被分成两部分(如右图),较小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 较大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

8、 一根彩带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7分米,第二段长9分米。

第一段的长 度占这根彩带的)()( ,第二段的长度是第一段的)()( 。

9、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0,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0、把4千克的饮料平均分给6个同学喝,每人喝的是4千克的)()( ,是)()( 千克, 每人喝的是1千克的)()( 。

11、 一台碾米机40分钟碾米50千克,平均每分钟碾米)()( 千克,照这样计算,碾米1千 克需)()( 分钟。

12、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多10页,第二天正好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这时还剩45页,这本书有( )页。

13、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2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一个 闹 钟 时 针长5厘 米,经过一昼夜,时 针 尖 走 过( )厘米。

15、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16、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7、五星家电商场运进一批格力空调,已经卖出了一半少2台,还剩下27台格力空调。

这批空调原来有多少台?18、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19、王老师准备到商店买55枝钢笔奖给三好学生,他到三家商店看了后发现每枝钢笔的售价都是15元,但每家商店的促销方法不同:文峰商场是买10枝送1枝;中百一店是每枝返还2元;世纪联华商店是一次购买10送现金21元,请你帮王老师参谋到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提升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提升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总结专题复习、提升练习知识点总结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不包括0的自然数)找因数的方法:①乘法;②除法。

找倍数的方法:逐次乘自然数(除0外)。

(表示时需要添加“...”)特点: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它本身。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1”的特殊性:① 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②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

易错辨析:①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②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 3. 5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3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3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就是6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和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就是10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就是15的倍数)。

2. 3. 5的倍数:个位上是0,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同时是2. 3. 5的倍数。

(就是30的倍数)。

奇数. 偶数的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质数(素数)和合数: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真题(五下知识点在小学毕业考试中的真题汇总)(2019)(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真题(五下知识点在小学毕业考试中的真题汇总)(2019)(附答案)

适用于人教版、北京课改版(2019)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小学毕业数学考试中的真题——小学毕业数学考试中的真题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1.1.((20192019·朝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下面有·朝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下面有4组立体图形,从左面看与其他3组不同的是( )。

A.A.B.C.D.2.2.((20192019·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有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是·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有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是·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有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是 ,从正面看和上面看都是面看都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下面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下面的图形( )。

A.A.B.C.D.3.3.((20192019·昌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昌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昌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从前面看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从左面看4.4.((20162016·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搭出同时符合下面要求的物体,需要(·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搭出同时符合下面要求的物体,需要(·东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搭出同时符合下面要求的物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

方体。

从正面看从正面看 从右面看从右面看 从上面看从上面看① 6 ② 7 ③ 8 ④95.(20165.(2016··西城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 左图是由6个完全一样的立方体组成的模个完全一样的立方体组成的模型,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形是(型,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A.B.C.6.6.((20152015·朝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由·朝阳区小学毕业数学真题)由6个小正方体分别搭成的立体图形(如下图所示),从(从( )看它们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重新整理详细讲解分数应用题解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重新整理详细讲解分数应用题解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与公式整理版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如:25÷5=? 已知两个乘数(因数)的积是2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5,求另一因数是多少?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当除数<1时,商大于被除数;(商就是得数) 5)当除数=1时,商等于被除数; 6)当除数>1时,商小于被除数。

5. 分数除法的意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6. 注意:1的倒数是1,而0没有倒数。

7.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求5个12的和是多少,或者表示12的5倍是多少。

8.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4×13表示求4的13是多少。

3×13表示3的13是多少。

9.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10. 原价×折扣=现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折扣=原价。

11. 找单位“1”的方法: ①总数量是单位“1”;例如:小红看完整本书的12,那么单位“1”是整本书的页码。

②原价就是单位“1”;例如:笔记本电脑原价是3000元,现在降价了12,那么单位“1”是原价3000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倍数的概念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倍数的概念知识点及练习题

因数、倍数的概念1.因数与倍数(在自然数中研究)在整数除法中(不含0),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那么被除数就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就是被除数的因数。

(1)56÷8=7,56就是8和7的______数,8和7是56的______数。

(2)在48和12中,______是______的因数,______是______的倍数。

(3)在26和13中,______是______的因数,______是______的倍数。

(4)45÷5=9,45就是5和9的______数,5和9是45的______数。

(5)42÷6=7,42是6和7的______数,6和7是42的______数。

2.求一个数的因数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把这个数写成两个整数相乘的形式,算式中的每个整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重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1)100最小的因数是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2)20最小的因数是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3)25的因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4)48的因数有______个;(5)45的因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3.求一个数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把这个数依次乘1,2,3,4,5……,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重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42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55;(2)46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32;(3)45以内8的倍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4)50以内(含50)6的倍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5)36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56;4.求两个数的共同因数(倍数)求两个数的共同因数(倍数),先分别找出这2个数的因数(倍数),再找出其中相同的因数(倍数)即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重点考点分析+应用题分类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重点考点分析+应用题分类练习

重点考点分析一、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2、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3、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4、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7、约分和通分(1)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8、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三、分数的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先通分,然后按照通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重点考点分析带测试题,拿给同学们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重点考点分析带测试题,拿给同学们练习!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复习重点考点分析一、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2、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3、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7、约分和通分(1)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8、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三、分数的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年级下册知识复习精选题《因数与倍数》(解析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知识复习精选题《因数与倍数》(解析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提优复习精选汇编题专训温故知新篇02?因数与倍数?一、单项选择题1.〔20xx五下·兴化期中〕在50以内〔包括50〕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个。

A. 4B. 5C. 6D. 7【答案】 B【解析】【解答】50以内,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10,20,30,40,50,共5个。

故答案为:B。

【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5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

2.〔20xx五下·土默特左旗月考〕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数是3的倍数B. 合数不一定是偶数C. 质数与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D.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其个位一定是0【答案】 C【解析】【解答】选项A,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数是3的倍数,此题说法正确;选项B,合数不一定是偶数,例如9是合数,9是奇数,此题说法正确;选项C,质数与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此题说法错误;选项D,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其个位一定是0,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数是3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质数×质数=合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0的数,据此判断。

3.〔20xx五下·洛龙期中〕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A. 30B. 50C. 60D. 90【答案】 A【解析】【解答】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2×5×3=30。

【分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个位是0,据此解答。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复习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复习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1.(1)图中长方形四个顶点的位置是:A(6,8),B(8,8),C (6,5),D(8,5);(2)把长方形向右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长方形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1(9,8),B1(11,8),C1(9,5),D1(11,5)(3)把长方形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的长方形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11,7),B2(11,5),C2(8,7),D2(8,5).【解答】解:A(6,8)B(8,8)C(6,5)D(8,5);A1(9,8)B1(11,8)C1(9,5)D1(11,5);A2(11,7)B2(11,5)C2(8,7)D2(8,5).2. 有13个外观相同的乒乓球,有一个次品质量较轻,用天平至少需要3次才能保证挑出次品.√(判断对错)【解答】解:13个乒乓球分成(6,6,1),天平每边放6个,如果6,6平衡,则次品在1,只需称1次;如果6,6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把6分成(3,3),称第二次,次品在轻的一边;再把3分成(1,1,1),天平每边放1个,如果平衡,次品是未称的一个,如果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只需再称一次.这样一共要称1+1+1=3(次).故答案为:√.3.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甲飞机飞行40 秒,乙飞机飞行35 秒,甲飞机的飞行时间比乙飞机长.(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20 米,起飞后第15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30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说说从起飞后第15秒至20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等高飞行.【解答】解:(1)(40﹣35)÷35=答:甲飞机飞行40秒,乙飞机飞行35秒,甲飞机的飞行时间比乙飞机长.(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20米,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秒至20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等高飞行.故答案为:40,35;20,15,30;等高飞行.1.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必须要加上()A.2 B.5 C.10 D.20【解答】解:原分数的分子是2,现在的分子是2+2=4,分子扩大了2倍,原分数的分母是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扩大2倍,5×2=10,10﹣5=5.学科分析 对应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与假分数;3..带分数;4.计数单位;5.公因数与公倍数;6.通分与约分;5.分数大小比较;6.同分母加减运算;7.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8.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原因:掌握分数的相关概念,能熟练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加减运算和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练习题

㈠平面图形计算公式一、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2(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二、面积.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㈡立体图形计算公式一、棱长和1、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2、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二、表面积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三、体积1、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㈢.常用计量单位和进率(一)长度单位及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质量单位及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四)面积单位及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一、填空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 个面,( ) 条棱,( ) 个顶点。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3、 3.05立方米= ( ) 立方分米 7200立方厘米= ( ) 立方分米4.6升 = ( ) 毫升 9.8立方米=()升4.8升=()立方厘米 520毫升=()立方分米4、一个长方体纸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的所有棱长的和是()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分米,做这样的一个纸箱需要纸板( )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 立方分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9讲-期中备考复习(一)(沪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9讲-期中备考复习(一)(沪教版)含答案-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期中备考复习(一)教学内容1.复习上半学期的重要知识点,并加强练习。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正负数的初步认识像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数称作正数;像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数称作负数;______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则10米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数轴是一条规定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

1 ,2 ,3 ;-1,-2,-3 ;0;向西走10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一、正负数的基本概念填空题:(1) ﹣7在原点的________;左边(2) 数轴上表示﹣3和7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10(3) 到原点距离为5的点是________;±5(4) 在-6、+1.5、0、-9、+278、54、-2.5、5这些数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8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

;﹣6,﹣9,﹣2.5;0;0,+278,54.+1.5,+278,54,58选择题:(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A. 最小的自然数是0B. 最大的负整数是﹣1C. 没有最小的负数D. 最大的整数是999999999;(6) 不大于4的数有( )个DA. 3B. 4C. 5D. 无数(7) -2,+5,-1三个数比大小的结果是( ) DA.-2>-1>+5B. -2<+5>-1C.+5>-2>-1D. +5>-1>-2二、计算(3) 甲、乙两人拥有的水田亩数相等,后来甲把15亩水田改为旱田,乙又购买了10亩水田,此时乙的水田亩数是甲的5倍,两人原来各有水田多少亩?答案:0.4;0.1;21.25(学生统一完成,互相批改,教师针对重难点详细讲解)1、直接写出得数4÷0.25= ()-3.98=3.98 10.2+0.2÷0.01=0.4+()-1.2=1 4.95×3.02≈(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1、16,7.96,30.2,1.8,14.9;2、1,3,5.2;3、8,46.9,39,1.5,7.4,5.92;4、11.25,1.2;5、儿子11岁,爸爸33岁,奶奶66岁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小数的运算,正负数的认识,列方程解应用题【巩固练习】1.计算:(1) 0.25×13×4=________ (2) 18-2.7-9.3=________(2) 37.5×4=________ (4) 0.25×0.16÷2=________(5) 17.26-4.98=________ (6) 128×1.01=________(7) 4.5×3+5.5×6 (8) 23.9-1.2×0.48-3.9答案:13,6,150,0.02,12.28,129.28,46.5,19.4342. 递等式计算(1) 73×1.61-1.61+1.61×28 (2) 32.84-5.77-12.84-3.23。

苏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精选题(一)一、选择题1.a÷b=c (a、b、c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是倍数B.b是因数C.b、c都是a的因数2.有35个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人数是奇数,那么乙队人数()。

A.一定是偶数B.一定是奇数C.一定是质数D.一定是合数3.下列四句说法中,()句是正确.A.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B.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质数C.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D.两个合数的和一定是合数4.a、b是非零的自然数,且a>b,已知a÷3=b,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 C.ab D.15.用0、7、5组成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A.705 B.750 C.570二、填空题6.填上适当的质数:10=(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26=(______)+(______)30=(______)+(______)。

7.210分解质因数是(______),B=2×3×11,C=2×5×7,那么210、B和C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最大公约数是(______)。

8.五年级二班的人数在40﹣50人之间,队列练习时,站成6队或站成7队都多1人,五年级二班一共(______)人.9.三个连续的偶数之和是192,这三个偶数是(____)、(____)、(____)。

10.如果a=2×2×3 ,b=“2×3×3”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

11.把右面各数按照要求分类:1、8、9、15、11、51、60、23、24、90。

奇数:(____);偶数:(____);质数:(____);合数:(____)。

12.有6个学生都面向南站成一行,每次只能有5个学生向后转,则最少要转_____次能使6个学生都面向北.13.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14.把20分米、16分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______)分米。

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习题)

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习题)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因数和倍数1、已知27÷9=3,那么()能整除(),()是()的约数,2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2、一个三位数46□,能被2整除时,□中最大填(),能被3整除时,□中可填();能被5整除时,□中最小填()。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或者()和();5、60的因数有(),能整除45的数有()既是60的因数,又能整除45的数有(),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6、1~30中,质数有(),合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8、把24分解质因数是()9、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20的因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11、在14、6、15、24中()能整除(),()和()是互质数1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13、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因数有()14、如果a能被b整除,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15、已知a=2×2×3×5 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6、在6÷12=0.5,91÷13=7,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能除尽的式子里是()。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两个都是合数( )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

18、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9、30的因数有()个,其中()是30的质因数。

20、A=2×2×3×5,B=2×3×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基础知识复习班级:姓名:一、第二单元。

1、用()个小正方体才能组成一个大正方体。

2、从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见()个面。

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

同时是2、5、3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满足2、5倍数),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要使4□0是2,3,5的倍数,□可以填(、、)。

5、一个两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如果这个数是三位数,那么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6、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也就是个位上是()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7、关系: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

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

8、20以内的质数:有( )。

质数里只有( )是偶数,也是唯一一个偶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9、在7、14、21、42这四个数中,()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还是2和3的倍数。

1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它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二、第三单元。

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或(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 )2、长方体的表面积=(),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个面。

像鱼缸、游泳池、抽屉等缺上面用公式( )粉刷墙壁时:(粉刷面积= - )如果只是粉刷四壁( )通风管、烟囱、柱子一般不算两个正方形的面(烟囱表面积= )3、切长方体,分成n 份,需要切( )次,每切一次增加( )个面。

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 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 )倍,体积扩大( )倍。

如: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5、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高,6、求体积从物体( )面测量长、宽、高,求容积从物体( )面测量长、宽、高。

7、排水法的公式:V 物体 现在-( ),也可以V 物体底×( )8、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 );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 )。

求占地面积就是求它的( ),求蓄水量就是求它的( )。

求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 ) 1 m 3=( ) 313=( )31L =1( ) 1 =1( )1( )7、在右图中,和a 平行的棱的( )条,和a 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条。

8、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10( );机的体积约是22( ); 集装箱的体积是40( ); 一瓶矿泉水是550( );一瓶墨水约50( ); 一桶拉色油约5( );“神五”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 )。

一支口服液大约10( ),一瓶矿泉水大约500( ),一大瓶饮料大约1( )。

三、第四单元1、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A 和B 互质,它们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 是B 的倍数,它们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3、求两个数的倍数通常可以用()。

4、()叫分数。

分母表示(),分子表示(),分数线表示()5,千克的意义()或()6、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母相当于(),分数线相当于(),分数值相当于()。

分数化小数7、当分数后面有单位时,表示一个();当分数后面没有单位时,表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或()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

带分数是由()部分和()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

9、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是分母倍数时,用分子÷分母,能化成()。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化成(),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母()。

10、整数化假分数的方法:先确定分母,分子=()×分,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 )+( )=分子,分母( )。

分数化小数:用()÷()1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除外),分数的( )。

我们可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和()。

12、分子扩大(缩小)几倍,分母不变,分数(())几倍;分母扩大(缩小)几倍,分子不变,分数反而(())几倍。

13、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的分数,叫做()分数。

约分要约成()。

约分方法:用分子、分母逐次除以分子分母的()或(),最后得到最简分数。

14、分数比较大小:1、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分数比较小。

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化成()或(),再比较大小。

15、把()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叫做通分。

方法:先求出原来分母的()做(),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

16、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一个(),如果分母中除了( )和(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 ); 如果不是最简分,要先化成( )。

17、常见的分数化小数(要记住的)。

21= 41= 43= 51= 52= 53=54=81= 83= 85= 87= 161= 201=251=31≈ 61≈ 71≈ 91≈四、分数的加减法。

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只把( )相加减。

结果能( )的要约成( )或( )。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也是按照( )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 )里面的,再算( )的。

3、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要变号,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不变号,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 )号,加括号时要变号,括号前面是( )号,加括号时不变号,数字移动原则:数字的( )始终不变。

连减原则:连减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 )20、按要求写出两个数,使它们成为互质数。

(1)两个都是合数:( )和( ),(2)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和( )。

(3)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和( )。

22、把下面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23、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直线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28、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右面的数。

1.5 3.729、把一根2m 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是这根木长的,每段长( )m 。

30、把4m 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m ,3段绳子是全长的。

31、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13人参加书画比赛,没有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 2.8 0.32 ()<()<()<()<()33、3袋白糖,其中2袋每袋500g,另1袋不是500g,但不知道比500g重还是轻,用天平称,至少()次就能保证把它找出来。

34、 8.63m2=()2 62702=()28.04 m3=()() 27503=()()L7.5()3=()3 20903=()3 35、在()上填上适当的分数。

25()m 362=()m2 600()750()L 0.28() 2583= ()336、一盒药共23粒,每天早中晚各吃2粒,够吃()天。

37、音乐课上,老师示范演唱花了10分钟,我们独立演唱的时间占一节课的四分之一,这两个环节所花的时间是否一样长()填是或者否。

39、小林从学校回家要花25分钟,小新从学校回家要花小时。

如果他们两人的行走速度相同,()家离学校远些。

一堆糖有12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即()块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即()块糖,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即()块糖。

11、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3、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个。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块。

3人分得()块。

14、一个3m2 的花坛,种4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平方米,3种花平均占地()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15、小明用23分钟走3千米,平均每分钟走()千米,平均每走一千米需要()分钟。

16、三杯水,3人分,平均每人分杯,也就是()杯。

2人分,平均每人分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