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合集下载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作者:许恩银王维枫聂影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05期摘要“国家自主贡献”(INDCs)鼓励各国自觉承担减排责任,林业部门的碳贡献及潜力对我国承担减排替代及合理制定INDCs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推算法,利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模拟预测三种森林生长情境下各林区承诺期内碳贡献分布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①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束,三大林区总碳储量为48.63 PgC,总蓄积量为188.02×108 m3。

②至2030年,自然增长情境(Ⅰ)、按原面积比例分配情境(Ⅱ)和人工林高配比情境(Ⅲ)下林区总碳储量将分别增加1.70、6.90和7.11 PgC,蓄积量分别增加53.04×108、61.70×108和62.38×108m3。

③2013—2030年期间,各林区碳贡献均保持增长,但东北和西南林区贡献率逐年下降,南方林区贡献率上升趋势明显。

④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每提高5%南方林区新造林面积比例,三大林区的碳储量和蓄积量将提升6 TgC和7×105m3。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潜力,应提高南方林区的新造林面积比例,为用材林制定合适的采伐模式,增加杉木和桉树等速生树种面积,以维持较高的碳贡献增长速度和保障木材生产安全的优势。

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发展混交林,对过熟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工促进更新过熟林以提高森林更新速度,从而改善碳贡献率下降和林龄偏大的现象。

关键词林业;碳贡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区域分布;潜力预测1 研究背景INDCs是为实现“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目标而提出的,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全新减排机制,INDCs 将开始新的气候体制方向,对今后气候国际法治理念及模式产生深远影响[1-2]。

大学mooc林学概论(北林)章节测验答案

大学mooc林学概论(北林)章节测验答案

绪论测试1单选(2分)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A.社会问题B.森林问题C.经济问题D.跨国犯罪问题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2单选(2分)中国近代国门被武力打开,有一批青年学生赴欧美和日本攻读林学,回国后他们通过引进西方的林学思想,带动了中国近代林学的较大发展,其中著名林学家有()等。

A.郝景盛、陈植、科塔、凌道扬B.沈国舫、吴忠伦、陈嵘、梁希C.贾思勰、陈嵘、柳宗元、李时珍D.陈嵘、凌道扬、姚传法、梁希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3单选(2分)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121.37亿m³。

A.0.1199B.0.31C.21.63%D.0.3095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4单选(2分)为解决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A.增加森林数量和质量B.实施林业生态工程C.森林保护D.退耕还林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5多选(3分)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工业革命之后,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造成局部地区出现缺林少林现象,环境问题逐渐突出,人们开始关心森林的恢复和培育,()逐渐成为林业的经营范畴。

A.人工造林B.开发森林C.保护森林D.采伐森林正确答案:A、C你选对了6多选(3分)林学主要研究认识森林、()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森林植物、森林生态、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保护以及木材采运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等学科方向。

A.科学利用森林B.森林资源管理C.培育森林D.森林保护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7多选(3分)林学概论是林学各部分知识()的阐述,它是为从事与林业有关的工作的人们提供林学常识性的基本知识,也是高等学校农林院校非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或通识性课程。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对50题得100分)课件.doc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对50题得100分)课件.doc

山东省聊城市2019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卷(注:本答案卷答对50 道题得分100 分)试卷总分:100 / 考试总时长:90 分钟注意事项说明:本次试卷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判断题,多选题,时间为60 分钟,总分100 分。

单选题:共20 题,每题 2 分,合计40 分1 本讲提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主要分布在(C)。

A、农村B、城郊C、小城镇D、大城镇2 本讲提到,小城镇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D)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A、创业B、种植农田C、文化发展D、务工3 2016 年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占全国的比例最高的是(D)。

A、谷子B、水稻C、小麦D、玉米4 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kg/hm^2 ,与此相比,中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的此标准的(C)倍。

A、1.10B、1.45C、1.61D、1.725 本讲提到,多规合一坚持以(C)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运营规划。

A、局部功能区B、核心功能区C、主体功能区D、部分功能区6 根据本讲,规划编制改革要()规划数量,()规划内容。

BA、减少,扩充B、减少,精简C、增加,扩充D、增加,精简7 我国传统牧区草原以集中连片的天然草原为主,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等 6 省(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B)。

A、新疆B、西藏C、内蒙D、甘肃8 根据本讲,我国森林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A、1/ 4B、1/5C、1/ 6D、1/79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积约占陆地的(C)A、7.4%B、17.4%C、27.4%D、37.4%10 根据本讲,(A)创造了一个变沙漠为绿洲的奇迹,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A、河北塞罕坝B、广东云勇林场C、浙江临安D、库不齐沙漠11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文明典型实践创新基地?(B)A、河北塞罕坝B、塔克拉玛干沙漠C、广东云勇林场D、浙江临安12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重点战略是哪次会议提出的?(B)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13 “风萧萧兮易水寒,众生一去兮不复还”指的是对我国何种生态资源减少的感叹?(B)A、水资源B、生物多样性C、耕地D、森林14 根据本讲,我国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及其他建设的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C)A、3%B、15%C、30%D、4515 根据本讲,以下哪项是补齐发展短板,打造幸福小康路的措施(B)。

森林经营规划_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森林经营规划_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森林经营规划_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森林成熟与农作物及蔬菜等的成熟一样,具有明显性。

参考答案:错误2.轮伐期越长,相应的经营措施就多;相反就少。

参考答案:正确3.在我国,林业分工论首先由我国原林业部()老部长为首的一批专家提出,并形成一套系统的林业经营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雍文涛4.森林经营单位在申请森林认证之前,不一定要进行自我评估。

参考答案:错误5.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

参考答案:美国GPS6.遥感技术由()等构成要素组成。

参考答案:传感器_遥感对象_信息传播媒介7.在美国,()被称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 。

参考答案: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_“阿波罗”飞船登月_航天飞机升空8.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称为地理信息,地理信息仅图形数据,不包括属性数据。

参考答案:错误9.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功能,是遥感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10.()是一个由计算机软件、硬件、方法库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可实现空间数据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和可视化,以而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的计算机化的系统。

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11.在林业遥感应用中,()与纹理信息结合,可以识别树种、进行树种空间分布制图。

参考答案:高光谱12.邬建国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总结为:1、格局—过程—尺度;2、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3、生态学干扰;4、缀块—廊道——基底模式。

参考答案:正确13.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1939年德国地植物学家特罗尔(Carl Troll)在“航空象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14.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建国以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翻了()倍。

参考答案:215.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在世界排名()参考答案:第五16.检查法,顾名思义,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检查森林结构、蓄积和生长量的变化。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森林植被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国森林面积达到0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

其中,天然林面积41亿公顷,人工林面积67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6%,森林蓄积量达到45亿立方米。

我国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其中针叶林是我国主要的森林类型。

森林植被生物量是指森林植被中有机质的总量,包括树木、枝叶、皮渣等。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丰富,根据研究,全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到170亿吨。

其中,树木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150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的分布情况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

森林植被净生产量是指森林植被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

根据研究,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达到44亿吨。

其中,树木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54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的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的分布情况也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不同树种的净生产能力差异较大,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高,如落叶松、樟子松等,而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低,如云杉、冷杉等。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都十分丰富,这为我国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在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采伐、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打击非法采伐和环境污染行为。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营,采取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经营模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乡村振兴试题(三)及练习

乡村振兴试题(三)及练习

振兴试卷三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1本讲提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主要分布在()。

C、小城镇2本讲提到,小城镇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D、务工3 2016年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占全国的比例最高的是()。

D、玉米4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kg/hm^2,与此相比,中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的此标准的()倍。

C、1.615本讲提到,多规合一坚持以()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运营规划。

C、主体功能区6 根据本讲,规划编制改革要()规划数量,()规划容。

B、减少,精简7我国传统牧区草原以集中连片的天然草原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疆、、、等6省(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B、8根据本讲,我国森林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1/49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积约占陆地的()C、27.4%10根据本讲,()创造了一个变沙漠为绿洲的奇迹,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A、塞罕坝11本讲提到,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共同的特性是()。

A、非消耗性12本讲提到,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有利于贫困地区实现()。

C、市场化增长13一个地区可能对另外一个地区有外部的溢出效应和影响,指的是()。

C、区域层面的绿色减贫外溢机制14本讲提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并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奖励约束机制,形成了理念和行动。

B、十一五15根据本讲,建立相对完善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应当从()个方面来补偿。

A、316本讲提到,()是绿色减贫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制度遵循。

A、“两山理论”17推进智慧三农需要一些承载主体,以下哪个选项不适合做智慧三农的载体和平台?()A、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智慧三农的推广应用水平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不包括()。

D、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智慧三农的投入资源有限19农村的宽带网络和第()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比较慢,覆盖水平比较低。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以林区为抽样总体,按照预定因子分组,在组内随机或系统抽取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叫()o (单选题) [单选题]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正确答案)D.二阶抽样2. 成熟林分,如果中、小径木多,天然更新好的复层异龄林,或间有珍贵树种和采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森林,可采用()采伐方式。

(单选题) [单选题] *A.择伐(正确答案)B.皆伐C.渐伐D.间伐3. 林分更新改造设计中,补植不适合哪一类型改造对象()。

(单选题) [单选题] *A.残次林B.劣质林C.低效灌木林.D.经营不当林(正确答案)4.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 C )、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单选题) [单选题] *A.交通条件B.社会条件C.年龄结构(正确答案)D.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5. ()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单选题) [单选题] *A.J.C. K. GayerB.G.L. HastisC.EndresD.J.d Hundeshasem。

(正确答案)6. 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 万m 3,轮伐期为100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单选题) [单选题] *A.1200万m3B.24万m3C.12万m3(正确答案)D.120万m37. 根据《森林法》第15条之规定,()、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依法可以流转。

(单选题) [单选题] *A.用材林(正确答案)B.特用林C.防护林D.母树林8. 林地地籍小班调绘,商品林小班宜小不宜大,南方集体林区小班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公顷,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25公顷。

中国的环境问题概述

中国的环境问题概述

2006年重庆旱灾
2008年广东水灾
2010年云南旱灾
5、水资源短缺
全国有近300个城市缺水,占城市总数的60%, 受影响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9%;其中严重 缺水的城市有50多个。 北方和西北地区农村,有5000多万人口和3000多 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
由于缺水,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结果使北京、 上海、天津、西安、常州、宁波等20多个城市出现 地面沉降。
70年代初,周恩来觉察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1970 年8月曾提出;“要消灭废水、废气对城市的危害,井 使其变为有利的东西” ;
1972年6月,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同年颁布 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1974年成立了各级环保管理机构; 1979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 行)》,标志着我国环保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流失表土量达50 亿吨,由此流失的氮、磷、钾大约相当于4000 多万吨化肥。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 原,面积达4300万公顷,占该区总面积的75%。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也有3600万公顷,占 流域总面积的20%。 土壤风蚀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极为严重。甘肃 河西走廊发生黑风暴的次数逐年增多,黑风暴 一刮,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
中国的环境问题概述
4.1、概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156项大型项目注意了全面规 划,合理布局;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 了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
•50年代以后,思维上受“大干快干”、“人定胜天”等干 扰,国家建设出现偏差,在全国大规模采伐森林,“填湖 造田”、“围海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在“全民 办工业”的号召下,全国兴办了大批高消耗、低产出(甚至 无产出)、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到70年代,中国已出现了全 方位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势态。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_赵其国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_赵其国

第36卷第19期2016年10月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6,No.19Oct.,20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033004)收稿日期:2014-10-08;网络出版日期:2016-01-15*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hgqjxnc@sina.comDOI :10.5846/stxb201410081968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Zhao Q G ,Huang G Q ,Ma Y Q.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36(19):6328-6335.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赵其国1,黄国勤2,*,马艳芹2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2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

但目前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虽然当前环境状况在局部改善,但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生态文明是一种重视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价值观和文化,这意味着要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要的。

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可行性。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对50题得100分)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对50题得100分)

山东省聊城市2019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试卷(一)答案卷(注:本答案卷答对 50 道题得分100分)试卷总分: 100 /考试总时长:90分钟注意事项说明:本次试卷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判断题,多选题,时间为60 分钟,总分 100 分。

单选题:共20题,每题 2 分,合计40 分1 本讲提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主要分布在(C)。

A、农村B、城郊C、小城镇D、大城镇2 本讲提到,小城镇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D)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A、创业B、种植农田C、文化发展D、务工3 2016 年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占全国的比例最高的是(D)。

A、谷子B、水稻C、小麦D、玉米4 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 225kg/hm^2 ,与此相比,中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的此标准的( C)倍。

A、 1.10B、1.45C、 1.61D、 1.725 本讲提到,多规合一坚持以(C)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运营规划。

A、局部功能区B、核心功能区C、主体功能区D、部分功能区6 根据本讲,规划编制改革要()规划数量,()规划内容。

B A、减少,扩充B、减少,精简C、增加,扩充D、增加,精简7我国传统牧区草原以集中连片的天然草原为主,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等 6 省(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B)。

A、新疆B、西藏C、内蒙D、甘肃8 根据本讲,我国森林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A)A、 1/4B、 1/5C、 1/6D、 1/79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积约占陆地的(C)A、 7.4%B、 17.4%C、 27.4%D、 37.4%10根据本讲,(A)创造了一个变沙漠为绿洲的奇迹,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A、河北塞罕坝B、广东云勇林场C、浙江临安D、库不齐沙漠11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文明典型实践创新基地?(B)A、河北塞罕坝B、塔克拉玛干沙漠C、广东云勇林场D、浙江临安12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重点战略是哪次会议提出的?(B)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13 “风萧萧兮易水寒,众生一去兮不复还”指的是对我国何种生态资源减少的感叹?(B)A、水资源B、生物多样性C、耕地D、森林14 根据本讲,我国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及其他建设的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C)A、 3%B、15%C、 30%D、 4515 根据本讲,以下哪项是补齐发展短板,打造幸福小康路的措施(B)。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一、基本情况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组织近2万名技术人员,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以省(区、市)为调查总体,实测固定样地41.5万个,全面采用了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调查、测量并记载了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的160余项调查因子。

二、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

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增加量占63%,人工林蓄积增加量占37%。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28立方米,达到4.23立方米。

每公顷株数增加30株,平均胸径增加0.1厘米,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混交林面积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多角度解读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多角度解读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No.5 2014 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本刊特稿·多角度解读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刘珉(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4)摘要:从应对气候变化、木材安全、生态安全与公益林、民生福祉与商品林、深化改革与林下经济、目标实现与规划完成、科学经营和森林健康、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国际视野及贸易投资等角度对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进行解读,尽管从国际标准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看,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总体而言,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增长明显,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发展势头良好。

关键词:森林资源清查;林业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图分类号:F3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2014)05-0003-08DOI:10.13843/ki.lyjj.2014.05.001Study on the 8th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Liu Min(China Nationa l Forestry Economics a 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 FA, Beijing 100714)Abstract: F rom the perspective to climate cha nge, tim ber security, ecologica l security and public welfare forest,well-being and commercial forest, system reform and under-forest economy, goal and plann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forest health, regional balanc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outlook and trade investment.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erpret the actual status and changes, im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under the data of the 8th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both of number and quality, and better achieve desiredgoals, s howing a good m omentum f or f uture.Key Words: n ational f orest i nventory; f orestry d evelopment; f orest s ustainable m anagement森林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涉及生态安全、木材安全、木本粮油安全、生物质能源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是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内容。

中国森林资源情况

中国森林资源情况

中国森林资源情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共开展了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与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到4.23立方米。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原来的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

四是人工林快速发展。

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原来的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

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

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的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更为迫切,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论十大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

《论十大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

《论十大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作者:张林栋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6期摘要: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

《论十大关系》是指导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不仅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指引,而且对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成就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现代化建设成就;当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总结经验,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前进,《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独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其思想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脉相承,对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成绩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十大关系报告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十分独特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美苏为代表的冷战局势有所缓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预计将要迎来了一段较为和平的建设时期。

1956年苏联召开苏共二十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作出了全面否定斯大林模式的秘密报告,引起了以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轩然大波。

这次会议打破了苏联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严格的教条主义模式,因此,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势在必行。

从国内来看我国刚刚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急需协调,过度模仿苏联模式造成农轻重发展很是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国内和国外的复杂背景下,《论十大关系》应运而生。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成就与《论十大关系》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五年。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森林起源分人工林和自然林.2.国有林业局森林划系统是林业局- 林场- 林班- 小班。

3.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20009-2013),我国森林覆盖率是21.63%。

4.我国森林资源林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集体权属的森林面积超过60%。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它与基于抽样理论的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不同,属于区划调查,其成果除了森林调查簿和统计表以外,还有林相图。

P1016.森林经理的对象是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7.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8.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P279.森林成熟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10.影响回归年的主要因素有择伐强度 , 树种特征 , 经营水平,立地条件。

回归年(择伐周期)11.森林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经济核算。

12. 间伐是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3.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的学科。

14. 对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进行调整属于森林经理中的森林收获调整。

15.南方的柳树、桉树每 5 年一个龄级,20年的桉树林属于成熟林龄林。

16.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17.一类调查采用的是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18. 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分析及灰色预测

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分析及灰色预测
1数据来源及分析
1.1数据来源 福建省于1974 - 1978年首次建立了以省为单位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而后每五年进行一次复
查,迄今共进行了九次森林资源调查,其中第一次为初查,后八次为复查。第五次(1994 -1998年)清查技 术标准对林分、疏林地、灌木林地的定义有所调整。规定林分为林木郁闭度M0.2的林地,前四次清查规 定林分为林木郁闭度>0.3的林地;规定疏林地为林木郁闭度0. 10 -0.29的林地,前四次清查规定疏林 地为林木郁闭度处于0.1 -0.3(含0.3)的林地;规定灌木林地为灌木盖度>30% ,前四次清查灌木林地为 灌木盖度>40%。动态分析、趋势预测要求统一标准,为此,将前四次清查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 蓄积量、林地生产率按照现有的技术标准 ,统一口径并重新归类统计(表1)。 1.2特点分析 1.2.1 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分析
1974 -2018年期间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福建森林面积呈稳步上升趋势。第三次清查至第五次清 查连续三次清查森林面积有大幅度的增长,尤以第四次清查增幅最大,增幅接近20% (清查时间段内年均 增幅近4% );主要原因一是清查期间福建省1989年实施的“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封山育林等绿化荒山
*作者简介:林力(1986 -),男,福建莆田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森林碳汇、林业数表模型研制 等领域研究,(E - mail) :375011055@ qq. como
0.32
第五次(1994-1998年)
735.37 12.06
60.52
12.06
3.65
9.31
66.36
1.17
第六次(1999 -2003年)
764.94 4.02
62.96

第八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

第八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发布日期:2014-02-25 14:31:22 来源:园林中国网[大][中][小]打印关闭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这次清查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投入了近2万名调查和科研人员,运用了卫星遥感和样地调查测量等现代科技手段,调查内容涉及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现状和动态,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

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上一次(第七次)是于2008年底结束的。

第七次和第八次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我国森林资源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到4.23立方米。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原来的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

四是人工林快速发展。

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原来的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30•【文号】办造字〔2016〕102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办造字〔2016〕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十三五”期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6年5月30日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增强碳汇功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为落实行动目标,研究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020年)》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行动目标、战略规划,统筹做好“十三五”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林业“双增”目标如期实现、林业增汇减排能力持续提升,充分发挥林业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的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一、基本情况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组织
近2万名技术人员,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以省(区、市)为调查总体,实测固定样地41.5万个,全面采用了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调查、测量并记载了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的160余项调查因子。

二、清查结果
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

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
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其中天
然林蓄积增加量占63%,人工林蓄积增加量占37%。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
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28立方米,达到4.23立方米。

每公顷株数增加30株,平均胸径增加0.1厘米,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混交
林面积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原来的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

其中,天保工程区天然林面积增加189万公顷,蓄积增加5.46亿立方米,对天然林增加的贡献较大。

四是人工林快速发展。

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原来的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

人工造林对增加森林总量的贡献明显。

五是森林采伐中人工林比重继续上升。

森林年均采伐量3.34亿立方米。

其中,天然林年均采伐量1.79亿立方米,减少5%;人工林年均采伐量1.55亿立方米,增加26%;人工林采伐量占森林采伐量的46%,上升了7个百分点。

森林采伐继续向人工林转移。

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

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的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存在问题
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从清查结果看,森林“双增”目标前一阶段完成良好,森林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

但清查结果反映森林面积增速开始放缓,森林面积增量只有上次清查的60%,现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比上次清查少396万公顷,仅有650万公顷。

同时,现有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0%,质量差的多达54%,且2/3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见效也越来越慢,如期实现森林面积增长目标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二是严守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巨大。

5年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约一半是有林地。

局部地区毁林开垦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建设的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

三是加强森林经营的要求非常迫切。

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52.76立方米。

林木平均胸径只有13.6厘米。

龄组结构依然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

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

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增加18%,达到1. 18亿立方米。

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还很大。

四是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用材林中可采面积仅占13%,可采蓄积仅占23%,可利用资源少,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更少,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产品短缺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对策措施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着力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努力推动我国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狠抓资源保护管理,严守林业生态红线。

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实林业生态红线,制定最严格的林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

严控经营性项目占用林地,逐步推行林地的差别化管理,引导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非法征占林地和毁林开垦现象。

二是狠抓林业生态工程,确保实现双增目标。

进一步增加造林投入,扎实推
进宜林地的造林绿化进程。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有效提高造林成林率。

加快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生态脆弱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继续开展退耕还林。

积极推进平原绿化、通道绿化、村镇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增长潜力。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森林增长指标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评价。

三是狠抓林业全面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集体林采伐管理、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税费管理等相关政策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按照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对林权流转交易的监督管理。

大力推行林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林业执法监管职能,规范审批行为。

四是狠抓森林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效益。

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

完善森林经营补贴制度,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

重点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工作,带动全国森林经营科学有序推进。

逐步停止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主伐,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

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林,加快推进木材储备基地建设,不断增强木材和林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