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_长沙_阅读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阅读附答案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窗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述,远近相间,消息结合,对比光鲜。试作扼要分析。

10.面对标致的秋景作者为什么怅?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感情?

1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扼要分析。

参考答案:

9.从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述。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另外,写景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10.(1)诗人面对生意盎然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及其在其中的万物,自然地想到了万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因而思绪万千、热泪盈眶而生怅。(2)主沉浮在这里是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程之意,实际上诗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问题。(3)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激情壮志。

11.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恍如人工染成同样的壮丽美景。争字让碧绿无尘的江面充溢了高昂奋进的气氛,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鉴赏编纂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糊口的回想,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激情壮志。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英姿飒爽。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流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流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窗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英姿飒爽,热忱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忿大好河山的沉溺。因而,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传真谛,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述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役风采和豪迈气势。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暮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昼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颜色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彻,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盈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季里生气勃勃地自由伸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

典型景物进行描述,远近相间,消息结合,对比光鲜。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怀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意盎然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由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意盎然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怀,提出了苍莽大地应当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和许多革命战友集会、游赏,渡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发对往昔糊口的回想。

恰同窗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初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役风采和豪迈气势。大意是:那时候,同窗们正当青春年少,英姿飒爽,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导评论,时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究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怀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抑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发的波浪,几近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前提。如果依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咱们一同到江心游泳,虽然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难题,

但咱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奇妙回答。

下阕回想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激情,形象涵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鄙弃反动统治者、勇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