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特殊显微镜的使用

合集下载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 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四、器材
显微镜、细菌三型涂片、霉菌和放线菌 的永久玻片等。
五、操作步骤
( 1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 实验台边沿约 3-4 ㎝,镜检者姿势要端正, 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 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亦可练习左 右眼均能观察。
( 2 )调节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 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 用凹面镜。
聚光器(condenser):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聚光器汇聚成光锥照射 标本,增强明度和造成适宜的光锥角度,提高物镜的分辨力。聚 光器由聚光镜和虹彩光圈(iris diaphragm)组成,聚光镜由透 镜组成。虹彩光圈由簿金属片组成,中心形成圆孔,推动把手可 随意调整透进光的强弱。调节聚光镜的高度和虹彩光圈的大小, 可得到适当的光照和清晰的图像。
三、基本原理
1、 细菌的个体形态是指细菌细胞的大小, 形状等特征,利用观察个体形态对细菌 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
2、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 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 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 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丝生长到一 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 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显微镜是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机械装置
镜座(base)和镜臂(arm) 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 , 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镜 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 度。镜臂支持镜筒。
镜筒(body tube) 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 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 式两种。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斜式镜筒倾斜 45 °。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 在两眼视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殊显微镜是一种能够观察微观尺度物体的仪器,它通过利用光学、电子、声波等原理来放大和显示样品的细节。

特殊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材料分析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学、电子和声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可见光作为照明源的显微镜,其主要由物镜、目镜、调焦机构和光源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镜将样品上的光聚焦到目镜上形成放大的影像。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如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保持垂直。

2.调节光源亮度,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3.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并使用样品夹夹紧。

4.用粗调焦机构将物镜与样品靠近,然后用细调焦机构调节焦距,直到看到清晰的影像。

5.调节目镜,使影像更为清晰。

6.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滤光片或偏振片来改变光的属性。

7.使用目镜检查样品,并调节焦距和目镜,如有需要。

光学显微镜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并且可以观察到样品的活体细胞。

缺点是分辨率有限,仅能观察到大约200-300纳米的细节。

二、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取代可见光来照射样品的显微镜,它可以提供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束的散射、透射和反射来获得样品的影像。

具体而言,电子束通过电子枪产生,然后经过准直系统和电子透镜聚焦。

在样品中穿透或被散射后,电子束最终落在屏幕或探测器上生成影像。

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通常需要制备薄片并清洁表面。

2.打开电子显微镜,等待其预热。

3.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并将其安装在显微镜中。

4.调节电子束的对焦,使其尽可能锐利。

5.对样品进行调节,以便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6.观察和记录样品的影像,可以使用照相机或电子影像探测器。

电子显微镜的优点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细节,如原子尺度。

缺点是设备复杂、操作困难,并且样品必须处于真空环境中才能进行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一、实验目的1. 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 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 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显微镜油浸的使用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 左右。

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

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 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

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

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

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染色装片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

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12生工)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12生工)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使用及显微摄影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显微摄影装置及其操作技术,独立完成显微摄影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暗视野显微镜应用丁达尔现象,装配暗示场聚光器,是入射光从聚光器斜向照明被检样品。

暗视野显微镜利用样品的散射光和放射光进行观察,只能观察物体的存在与运动而不能辨清其细微结构。

暗视场照明是照明光线仅照亮被检样品而不能进入物镜,使视场背景暗黑,样品明亮的照明方法。

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通过衍射和干涉现象,将肉眼看不到的相差,变为明暗的振幅差而能看到。

相差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透明的活体进行直接观察,无需采用是细胞致死的固定和染色的方法。

0lympus BH系列的BHS和BHT型显微镜有摄影装置,通过摄影装置,拍摄显微视场中被检样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材料:洋葱鳞茎、人口腔细胞;2、器材:暗视场显微镜、相差显微镜、Olympus显微镜、活体生物样品、擦镜纸、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3、试剂:生理盐水(0.9%)、2%碘液、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一)口腔上皮细胞的制备及染色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4、把牙签上的碎屑放在生理盐水中轻涮几下;5、盖上盖玻片;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7、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洋葱鳞茎内表皮装片制作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蒸馏水;3、用镊子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置于蒸馏水中;4、盖上盖玻片;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6、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分别用暗视场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四)显微摄影的使用将装片置于显微摄影镜下,选一清晰的视野进行拍摄并打印出来。

实验一 特殊显微镜使用方法

实验一 特殊显微镜使用方法

倒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亮度调节柄调至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再将亮度调节柄调至适中位置。

2.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确定观察目标的位置。

3.将10X物镜置入光路,通过目镜观察,粗调焦使成像清晰。

将高倍物镜置入光路,右目镜观察,微调焦使成像清晰。

用左目镜观察,调整其上的视度调节圈,使成像清晰。

4.双手握左右相对转动,调整瞳距(双像重合)。

5.调节灯丝成像居中,然后观察样品。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相差聚光镜转盘转至“0”标记处。

2.将亮度调节柄调至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再将亮度调节柄调至适中位置。

3.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确定观察目标的位置。

4.把绿色滤色镜放入镜座的视场光阑转圈上。

5.将10X物镜置入光路,通过目镜观察,粗调焦使成像清晰。

将高倍物镜置入光路,右目镜观察,微调焦使成像清晰。

用左目镜观察,调整其上的视度调节圈,使成像清晰。

6.双手握左右相对转动,调整瞳距(双像重合)。

7.将相差聚光镜转盘转至“10”标记处,并将10X相差物镜置入光路。

(更换物镜倍数时,相差聚光镜转盘要转至匹配的数值)8.取下目镜,换上对中目镜(CT望远镜),旋松对中目镜上的螺钉并轴向抽动,使相板圆环和光阑圆环清晰,锁紧对中目镜上的螺钉。

9.调节相差聚光镜转盘两侧的调节扳手,左右推动,直至相板圆环和光阑圆环重合。

10.取下对中目镜(CT望远镜),换上目镜进行相差观察。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滤片转换拉杆拉至“E”位置,然后按倒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1-4步骤调整一起,作明场观察。

2.将汞灯电源箱上的电源接通,关闭荧光落射装置上的视场光阑拉杆,关闭显微镜右侧底座电源开关,开启汞灯电源开关,10分钟后,汞灯点燃至稳定状态,方可开始使用。

3.将25X荧光物镜置入光路,将滤片转换拉杆拉至所需位置,即蓝光(B)获绿光(G)的位置上。

4.将荧光落射装置上的视场光阑拉杆开至最大,粗调焦使成像清晰,观察荧光。

微生物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及细菌标本片观察

微生物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及细菌标本片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保护 细菌标本片的观察
【目的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 2.熟悉油镜下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及排列特征。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实验用品】
1.普通光学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
2.细菌标本片(9张)
1)链球菌
2)肺炎链球菌(荚膜)
3)伤寒沙门菌(周鞭毛)
4)变形杆菌(周鞭毛)
5)绿脓杆菌(丛鞭毛1-3根)
6)克雷伯菌(荚膜)
7)破伤风梭菌(芽胞)
8)霍乱弧菌(革兰染色)
9)霍乱弧菌(单鞭毛,鞭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油镜的识别 (1)透镜直径最小; (2)下缘有黑白两个环; (3)镜头上有oil标志; (4)镜头上有100×的标记。
一般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 数为100×,则油镜放大倍数为10×100=1000倍。
2.油镜使用的原理 由于油镜的透镜小,通过玻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 玻片至空气,再进入油镜),而不能进入透镜,因而显微镜视 野较暗,不能看清楚物象。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片折射 率相同的香柏油,则克服了光线的第二次折射,而使更多的光 线进入油镜,视野明亮而可以看清楚物象。
3.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 (1)观察过程中,双目观察,并且将光圈调节至合适位置。一 般左眼观察物象,右眼绘图。 (2)使用完毕后,将油镜移开,取一、二片擦镜纸滴加二甲苯 擦拭油镜,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剩余的香柏油和二甲苯擦净。避 免香柏油干后粘在镜头上,而影响以后的使用。相同方法将观察 的标本片擦干净。 (3)使用完毕后,断开电源,扣上镜罩。 (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显微镜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及时向带 教老师或实验准备老师报告。不要随意自己处理,防止处理不当 而影响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指导_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指导_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油镜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观察各种染色标本,认识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二、基本原理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微生物个体微小,难于用肉眼观察形态结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对其进行研究和利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是观察微生物最常用的工具。

细菌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需要使用油镜观察其形态结构。

而油镜头晶片极小,投入光线少,从载玻片透过光线,又被空气折射(空气折光广率1.00、玻璃折光率为1.52),更不易射入镜头内,致使光线较弱物像不清。

当在镜头和载玻片之间滴加香柏油后,由于香柏油折光率为1.515,与玻璃相近,可消除光线通过玻璃与物镜间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避免光线损失,使亮度和清晰度都得到了提高,几乎可以看清所有细菌。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标本及试剂:微生物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

(2)仪器及其他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等。

四、实验步骤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有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包括镜座、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调节器(粗调螺旋)和细调节器(微调螺旋)等部件(图1-1)普通光学显微镜机械部分各部件的构造与功能见表1-1B.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由反光镜、聚光镜、物镜、目镜、虹彩光圈等组成,光学系统使标本物像放大,形成倒立的放大物像。

表1-2普通光学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构造与功能2)普通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

从镜箱中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以防反光镜及目镜脱落被摔坏,将显微镜放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

端正坐姿,镜检时两眼同时睁开,单目显微镜一般用左眼观察,用右眼帮助绘图或做记录。

双目显微镜用双眼观察。

②使低倍镜与镜筒呈一直线,调节反光镜,让光线均匀照射在反光镜上,电光源显微镜打开照明光源,并使整个视野都有均匀的照明。

普通和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普通和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比较四种特殊的光学显微镜。 (原理、构造、用途)
二、荧光显微镜的两种滤光片各起什么作用?
主要用于观察具有荧光特性的细胞结构或被荧光染料着色的 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
结构特点: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 荧光光源 (超高压汞灯) 激发滤片 阻断滤片
按光路分两种: 1.透射式荧光显微镜 2.落射式荧光显微镜
(二)使用方法
1.打开灯源,预热几分钟。 2.透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灯源与聚光器之间装上所要求的激发滤
轻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绸布等擦摸。机械部分可用布 擦拭。
5.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转动粗调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
标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离开通光孔,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 台,使接近物镜,垂直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虹彩光阑
二、暗视野显微镜 (一) 原理和结构特点
原理:利用光学上的丁达尔现象设计的。 结构特点:
荧光显微镜照片(微管呈绿色、DNA蓝色)
五、倒置显微镜
光学原理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原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 倒置显微镜的光源安装在标本的上方,物镜装在标本的 下方,因此可以用来观察生长在培养皿底部的细胞状态。 它与相差装置配合,可以用来观察培养的活细胞。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作业]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在使用前,应先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
完整和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然后将显微镜放置 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离桌子边缘3—6cm为宜,以 便观察。
1.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对光 2)放置玻片标本 3)调节焦距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物像后,再把需要放 大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

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 超高压汞灯〔100W或200W〕光源的电路和包括变压、镇流、启动几个局部。 在灯室上有调节 灯泡发光中心的系统,灯泡球部后面安装有镀铝的凹面反 射镜,前面安装有集光透镜。
滤色系统
➢ 荧光光源的采用超高压汞灯,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但每种荧光物质都有 一个产生最强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所以需加用激发滤片〔一般有紫外、紫色、 蓝色和绿色激发滤片〕,仅使一定波长的激发光透过照射到标本上,而将其 他光都吸收掉。
➢ 这样在强烈的对衬背景下,即使荧光很微弱也 易识别,敏感性高,主要用于细胞构造和功能 以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
荧光显微镜构造特点
➢ 荧光显微镜的根本构造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 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双色束 别离器和阻断滤片等)的根底上组成的。
光源
➢ 现在多采用200W的超高压汞灯作光源,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球形, 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压迅 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 需5~15min。超高压汞灯的发光是电极间放电使水银分子不断解离和复原过 程中发射光量子的结果。它发射很强的紫外和蓝紫光,足以激发各类荧光物 质,因此,为荧光显微镜普遍采用。
环状光圈的大小由不同大小的环状 孔控制。环状光阑的直径和孔宽是 与不同的物镜相匹配的。其作用是 将直射光所形成的像从一些衍射旁 像中分出来。
相差环
➢ 相差物镜是在物镜的后焦点处加一环状相板。 ➢ 相板由光学玻璃制成,安装在物镜的后焦面处,相板装有
吸收光线的吸收膜和推迟相位的相位膜,具有改变相位的 作用。 ➢ 它除能推迟直射光线或衍射光的相位以外,还有吸收光使 亮度发生变化的作用。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其相板也不 同。
➢ 每种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较照射波长更长的可见荧光。 荧光具有专一性,一般都比激发光弱,为能观察到专一的荧光,在物镜后面 需加阻断(或压制)滤光片。用强光灯照明。光线暗那么物像不清晰。

实验一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实验一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链接实验录相
3、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物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 在低倍物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较好 的显微镜,低倍、高倍镜头是同焦的, 的显微镜,低倍、高倍镜头是同焦的,在正常 情况下, 情况下,高倍物镜的转换不应碰到载玻片或其 上的盖玻片。 上的盖玻片。 若使用不同型号的物镜, 若使用不同型号的物镜,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 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然后从目镜观 调节光照,使亮度适中, 察,调节光照,使亮度适中,缓慢调节粗调节 旋钮,使载物台下降,直至物像出现, 旋钮,使载物台下降,直至物像出现,再用细 调节旋钮调至物像清晰为止, 调节旋钮调至物像清晰为止,找到需观察的部 并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位,并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六、 思考题
1、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2、 使用油镜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 使用油镜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结束后 请确保油镜头擦拭干净! 请确保油镜头擦拭干净! 请值日同学留下
链接实验录相
6、结果报告
拍照与提交图片 提交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菌)形态图片,注明总放大倍数。 菌 形态图片,注明总放大倍数。
生物绘图
五、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 、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 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 高倍镜,最后用油镜。 、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 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 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 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 、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 、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 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蚀 、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镜片。 镜片。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分析实验结果
对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详细 记录和分析,确定其分类和鉴别结果 。
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结果分 析等内容。
05
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
01
02
03
04
清洁
每次使用后,应用软布轻轻擦 拭显微镜表面,以防止灰尘和 污垢积累。
放大倍数较高,可观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 高。
载玻片
• 用于放置显微镜观察的样品,通常为透明无色的玻璃片。
盖玻片
• 用于覆盖样品,防止样品移动或干燥,同时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
细菌或真菌样品
细菌
常见的肠道细菌、病原菌等。
真菌
酵母菌、霉菌等。
染色剂(如美蓝、结晶紫等)
美蓝
用于染色细菌细胞壁,使其易于 观察。
逐渐调高倍数,仔细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形状 、大小、颜色、细胞结构等。
记录观察结果,绘制微生物形态图谱,以便后续分析 。
04
结果分析
微生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80%
识别微生物的形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识别出微 生物的形状,如球形、杆形、螺 旋形等。
100%
识别微生物的大小
通过测量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 物,可以得出其大小,通常以微 米(μm)为单位。
结晶紫
常用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使其 呈现紫色。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
打开显微镜电源,调整光源亮度,确保光源稳 定。
01
打开显微镜的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
03
02
放置显微镜于平坦的台面上,调整显微镜的 高度和角度,确保观察舒适。

试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试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尾对齐;铅笔注字。
7.在实验报告纸上,上写实验题目,下写图的 名称及放大倍数。
实验 报告
实验二 植物细胞
实例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洋葱表皮细胞图(40x)
实验报告
1.绘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 构造,并注明各部位的名 称。
2.绘图表示马铃薯块茎三种 淀粉粒的构造,注明各部 名称。
实验三 植物组织
实验目的
光源
镜筒 物镜转换器 镜臂 镜柱 载物台
粗调焦螺旋 微调焦螺旋
镜座
二. 显微镜的使用 关键步骤: (1)调光; (2)调焦。
1.低倍镜的观察
观察
拿取显微镜 放置显微镜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焦距 调节视野明亮度
2.高倍镜的观察
选好目标置于视野的正中央
使用微调螺旋调整焦点 调节光亮度和反差
认真观察
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首先使用低倍镜,然后 再使用高倍镜;
2. 玻片标本要加盖玻片; 3. 调换载玻片时需用镜头转换器将高倍镜换
成低倍镜,然后取出玻片,换上新玻片, 再从低倍镜开始观察。
实验二 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原生质流动现象和胞间连丝。 3. 了解细胞贮藏物质和细胞壁的形态及一般的鉴
别方法。 4. 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 5. 掌握徒手切片技术及临时装片的制作。 6. 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
1.洋葱表皮细胞
2.番茄果肉离散细胞
3.胡萝卜根有色体
4. 马铃薯块茎淀粉粒
5.蓖麻种子糊粉粒
6.芝麻种子脂肪

石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2基本实验项目1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构造

石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2基本实验项目1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构造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构造目的要求:一、熟悉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二、初步学会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和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三、记住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事项。

四、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基本构造。

五、学习表皮制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用品:显微镜毛线纤维装片镜子解剖针刀片盖玻片碘液蒸饿水ZE1SS数码显微镜药用植物电子图片相册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观察前的准备(示教)(1)显微镜从显微镜柜或木盒内取出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体直立,平稳地将显微镜搬运到实验桌上。

严禁用单手提着镜子走,防止目镜滑出。

(2)将显微镜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缘约IOCm左右,右侧可放记录本或绘图纸。

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用双眼,切勿紧闭二眼。

要反复训练用左眼窥镜,右眼作图。

(3)对光:一般可利用日光灯或自然光做光源,避用直射阳光。

直射阳光会影响物像的清晰,损坏光源装置和镜头并刺激眼睛。

对光时先把低倍镜转到中央,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然后用左眼观察目镜中视野的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的光线最明亮最均匀为止。

如果靠近光源,或光线较强时,宜用平面的反光镜,如果光源较远或光线较弱时,宜用凹面的反光镜。

当在镜筒内见到一个圆形而明亮的视野时,再利用聚光镜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而明亮。

2.低倍镜的使用镜检任何标本要养成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的习惯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于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位置。

(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使材料正对通光孔,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调整焦点: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并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离玻片约5mm处,用左眼或双目注视镜筒内,同时按反时针方向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清晰的物像为止(注意不可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下降镜筒,否则会使物镜和玻片触碰,压碎玻片,损伤物镜)。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各个主要部件的效用。

2(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3(观察几种式样的金相组织二、实验概述(一)金相显微镜的知识及正确使用1(显微镜放大原理: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像放大,单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一般在20倍以下),因此要考虑用另一透镜组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更清晰放大倍数的像,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设计的。

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靠近物体的一组为物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称为目镜,但实际上显微镜采用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复杂的透镜组组成。

图1-1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图1-1显微镜成像原理图若将试样AB 置于物镜之前距其一倍焦距(F)略远一些的位置,由物体反射1 的光线通过物镜折射后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在目镜上观察时,经物镜放大的倒立实像A′B′落在目镜焦距F内 ( 在设计时安排好使目镜的焦点位置2在 F以内) ,目镜又将A′B′再次放大,人眼在(250mm)的明视距离处,看到2一个经两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A″B″ 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

总的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M=M×M 总物目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既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

下面简单分述其主要构件的功能与特性。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它的性能包括数值孔径和分辨率,有效放大倍数及像差校正程度。

A:数值孔径:物镜的数值孔径(N.A)表示物镜的收集光线的能力,增强物镜的聚光能力可使成像的质量提高,它的大小通常以进入物镜的光线锥所张开的角度,既孔径角的大小,公式表示为:N.A=n.sinθ式中n—物镜与观察物之间介质的折射率θ—为物镜的孔径半角因此提高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a(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

实际上sinθ的最大值只能0.9左右,此方法会导致像差增大和制造困难。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1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一、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 ,10⨯)高倍物镜(4mm ,40-45⨯)和油镜(1.8mm ,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 =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1-1)。

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2sin α⋅=⋅n A N式中 数值孔径=⋅A N介质折射率=n最大入射角,即镜口角=α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A N ⋅=2λ能辨别两点间最小距离式中 λ=光波波长 由上述可知若n 值和α角越大则N ·A 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一些物质的折射率:水 1.33 玻璃 1.52 空气 1.0 香柏油 1.515。

二、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学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装片。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染色装片。

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

四、操作步骤1、取镜显微镜是光学精密仪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尼康TE2000-U倒置显微镜使用操作说明

尼康TE2000-U倒置显微镜使用操作说明

荧光( ) 荧光(E)显微术
适用于本身属于或被染色后形成荧光体的样品。 荧光体在一定波长光(紫外或可见)的激发下 发光(即荧光,波长长于激发光)。需配荧光 附件和滤光器等。前者主件为激发光源,一般 分汞灯系统和卤灯系统,汞灯既适用于紫外光 激发也适用于可见光激发,且能量较高;后者 只适用于可见光激发。(此处插入拍摄图片)
关键点:将有ph 标记的物镜与物镜相同 ph 标记的聚光器模块一起送入光路,在 进行显微术前,校正(对中)物镜里的相差 板及聚光器模块里的环形光阑。
1. 用明视场(BF)显微术对样品聚焦。 用明视场( )显微术对样品聚焦。 2. 相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调整。 相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调整。
1) 将ph 物镜转入光路。 2) 转动“聚光器转盘”,使其与在光路中 的物镜(步骤1中所安置的)具有相同的ph 标记。 3) 向右转动聚光器上的“孔径光阑调节 杆”,完全打开孔径光阑。
1. 复位 1) 逆时针转动,松开透射照明器中的 “聚光器再聚焦指紧螺钉”。 2) 把“目镜筒转盘”设置到<O>位。 3) 把显微镜右侧的“中间放大倍数刻度 盘”打到<1X>。 4) 逆时针转动,松开显微镜右侧粗⁄微调 旋钮后面的“物镜再聚焦定位环”
2. 打开透射照明器 1) 把电源后部的“外部开关”打到开的 位置; 2) 把电源“电源开关”打开。(把开关拨 至│); 3) 按下显微镜左侧的“照明器开关”接 通灯泡。
5. 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进行观察
1) 把所需放大倍数的相差物镜移入光路。 2) 转动“聚光器转盘”,使其与在光路上 物镜(步骤1中所安置的)具有相同的ph 标记。 3) 调节放入光路中的环形光阑中心。(见程 序3)
6. 更换样品 利用使用显微镜主机上的“物镜再聚焦 定位环”,透射照明器上的“倾斜”装 置及“聚光器再聚焦指紧螺钉”,可容 易更换样品。 7. 显微镜操作结束后与明视场显微术步骤 相同。 相同。

实验一 显微镜调试使用

实验一  显微镜调试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调试使用一、实验名称显微镜调试使用二、实验目的1清楚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等。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机械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光学系统坚固在一个光轴直线上,而且可精确地调节各光学部件之间的距离,使显微镜能产生清晰的物像。

其组成包括:①镜座和镜臂;②镜筒;③物镜转换器;④载物台;⑤调焦装置的粗调节器和细调节器。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最主要的部分,起分辨和放大目的物的作用。

其组成包括:①接目镜;②接物镜;③聚光器;④反光镜;⑤光源。

显微镜的使用原则是先低倍后高倍,镜检细菌需用油浸接物镜。

(二)操作步骤1观察前的准备(1)显微镜的安置置显微镜于平整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3-4cm。

镜检时姿势要端正。

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底座,使显微镜保持直立、平稳。

切忌用单手提拎;且不论使用单筒显微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以减少眼睛疲劳,也便于边观察边绘图或记录。

(2)光源调节安装在镜座内的光源灯可通过调节电压以获得适当的照明亮度,而使用反光镜采集自然光源或灯光作为照明光源时,应根据光源的强度及使用物镜的放大倍数选用凹面或凸面反光镜并调节其角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宜。

(3)目镜间距调节根据使用者的个人情况,调节双筒显微镜的目镜,双筒显微镜的目镜间距可以适当调节,而左目镜上一般还配有曲光度调节环,可以适应眼距不同或两眼视力有差异的不同观察者。

(4)聚光器数值孔径的调节调节聚光器虹彩光圈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值相符或略低。

有些显微镜的聚光器只标有最大数值孔径值,而没有具体的光圈数刻度。

使用这种显微镜时可在样品聚焦后取下一目镜,从镜筒中一边看着视野,一边缩放光圈,调整光圈的边缘与物镜边缘相切或略小于其边缘。

因为各物镜的数值孔径值不同,所以每转换一次物镜都应该进行这种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 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 ⑤ 启动高压汞灯后,不得在1 5min内将其关闭,一经关 闭,必须待汞灯冷却后方可再开启。严禁频繁开闭,
荧光显微镜照片(微管呈绿色、微丝红色、核蓝色)
目前,荧光显微镜更广泛用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即 用异硫氰酸(FITC,绿色)或罗丹明(TRITC,红色)等 荧光素标记抗体(一抗或二抗)直接或间接地与细胞内 的相应抗原结合,以检测该抗原的存在与分布。
4. 每幅图的大小、位置在纸面上须安排得当并注意纸面 的整洁。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特殊显微镜的使用
生命科学学院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底座
正确取镜姿势
家蚕中肠细胞(40×)
解剖镜
倒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Hale Waihona Puke 微常 镜见特 殊 显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蓝 曼 龙 的 胚 胎 发 育 过 程
倒 置 相 差 显 微 镜
作业: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下面表格
材料 维生素B6
青霉素 水绵
自然色
荧光色
材料 棉花纤维
花粉 羊毛
自然色
荧光色
2.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标本为什么要用强照明光源? 3.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家蚕中肠细胞系的建立
家蚕细胞系的传代培养
,要及时盖上瓶盖,取出的药品或溶液不得倒回瓶内。滴管等不可 混用。 6. 实验中注意安全。使用有毒试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易燃物品远 离火源。严禁湿手接触电源。 7. 保持实验室内清洁整齐。实验结束后,各组清理自己的实验台,将 器材清洗后清点数目,摆放整齐。实验室卫生由课代表安排各组轮 流,经老师检查允许后方可离开。
细胞生物学实验绘图方法与要求
1.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结构进行描绘,要求 真实、准确,注意各部结构的比例关系。
2. 用铅笔绘图,线条要明确清晰,图的深浅明暗一律以 点的疏密来表示,不得涂阴影或进行其它美术加工。
3. 各部分结构名称要在一侧引直线注明,各引线要平行 不得交叉,在图的下方要注明图名,放大倍数。
波长更长的可见荧光。荧光具有专一性,一般都比激发光弱。
2.2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荧光几乎都较弱,应在较暗的室内进行。 ② 打开灯源,超高压汞灯要预热5~15min,待光源稳定,
眼睛适应暗室环境后再开始观察标本。 ③ 观察过程中为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造成损害,应避免直
视紫外光源。 ④ 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
微结构
1.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察等。
1.5 暗场显微镜的要求 要求载玻片和盖玻片必须无疵痕和灰尘 物镜前透镜必须清洁无尘 载玻片和盖玻片厚度必须绝对符合要求
2.1 原理及用途
人的眼睛只能感觉光波的波 长(颜色)和振幅(亮度)的变 化。因此难以看到无色透明的活 细胞。
相差显微镜:把透过标本不同部 分的可见光(通过环形光阑形成 的环状入射光)的光程差转变成 振幅差(光强度),从而提高各 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 变得清晰可见。 用途: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或不 染色的组织切片,有时也可用于 观察缺少反差的染色样品。
荧光显微镜光路原理
什么是荧光?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 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再 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 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 质吸收短波光,发射出长波光。
荧光的种类:
自发荧光(固有荧光):生物体中有些化学成分在短波谱线照 射下可自发地发出荧光。例如某些种类的维生素(VB6)、生物色 素(叶绿素)、弹力纤维等,但显色效应和显像效应很微弱。 二次荧光(次生荧光):生物标本用荧光色素处理之后,在短 波谱线照射下可以激发出荧光,显色效应和显像效应极为强烈。
细胞生物学实验
史晋绒 2016-03
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室规则
1. 遵守实验纪律,按时到达实验室,避免迟到或早退。实验中途因故 需外出时,向老师请假。
2. 保持实验室安静,禁止大声喧哗、打闹。 3. 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如实做好各项观察与记录。 4. 实验过程中要爱护仪器设备,如遇仪器损坏等现象,及时上报。 5. 实验材料、药品及水、电等要节约,取用时不可过量。取用试剂后
1m=103mm=106μm=109nm
0.1nm
OM
1nm 10nm 100nm 1μm 10μm 100μm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SEM
1mm
1cm
肉眼分辨0.2mm
分辨极限0.2 μm 放大倍数10×40倍 分辨极限0.2 nm 放大倍数 数万倍
TEM
扫描隧道显微镜
用STM拍下的DNA 用STM拍下的血细胞
实验材料及步骤:
① 取洋葱内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在普通显微镜、暗视场 显微镜分别比较观察。
② 取牙垢涂在滴有生理盐水的洁净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滤纸条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装片,用暗视野显微镜 观察。
③ 取洋葱内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在普通显微镜、相差显 微镜分别比较观察。
④ 制作水绵、羊毛、维生素B6、棉花、青霉素以及花粉粒临 时装片,先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再用荧光相差显微镜 观察不同波长短光照射后的标本图像。
实验内容:
一、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 二、荧光相差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目的: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
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根据丁达尔效应原理设计的一种在黑色背 景条件下观察被检物体的显微镜
+ 观察到明场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 + 最高分辨率可达0.004微米
人血细胞(40 × )
人血细胞(40 × )
相差显微镜光路图
荧光显微镜:利用一个高发 光效率的点光源,经过滤色 系统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如紫 外光365nm或紫蓝光420nm) 作为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 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 色的荧光后,再通过物镜和 目镜的放大进行观察。这样 在强烈的对衬背景下,即使 荧光很微弱也易辨认,敏感 性高。 用途:主要用于细胞结构和 功能以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
1.1 原理 丁达尔现象 微粒发光原理
1.2 结构特点 使用中央遮光板或
暗视野聚光器光源的中央 光束被阻挡光线倾斜照射 在观察的标本上,标本遇 光发生反射或散射,散射 的光线投入物镜内整个视 野是黑暗的。
1.3 优缺点 可分辨0.004um以上的微粒的存在和运动 可用以观察活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内微粒的运动 只能看到物体的存在和运动,不能辨清物体的细
荧光光源 一般采用超高 压汞灯(50一200W),它 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但每种荧光物质都有一 个产生最强荧光的激发 光波长,所以需加用激 发滤片(一般有紫外、 紫色、蓝色和绿色激发 滤片),仅使一定波长 的激发光透过照射到标 本上,而将其他光都吸 收掉。
每种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较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