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实词检测题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D.举酒属.客属:音zhǔ,劝酒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浮屠,和尚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过失、过错C.噫吁嚱,危.乎高哉危:危险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畜:音xù,畜养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吝惜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通晓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C.相如因持璧却.立却:退,后退D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B.⎩⎨⎧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 ①道芷阳间行.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请息交以绝.游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D.⎩⎨⎧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请息.交以绝游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顾”的含义。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一生平淡而充足,像清高________的竹,不为世俗感染,而在世界的终点处又献上一点精彩。
②而我们的愿望和信念则在于,过去那些优秀作品的________和标杆将推动并支撑在未来产生优秀的作品。
③生活风格是一种选择,不是衡量的准则,也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它是授予人类众多特权中的一种,而不能被任何人________。
A.俭朴简练等闲视之B.简朴简练视同儿戏C.简朴凝练等闲视之D.俭朴凝练视同儿戏2.(3分)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________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B.⑤②①③④C.④⑤②①③D.⑤②③①④3.(3分)下面句子中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是()A.得意无非俄顷事,下场还是普通人B.阳春白雪怀优孟,法曲长留一瓣香C.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D.天地间一番戏场,古今来多少角色4.(3分)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有下面一段话,选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一项()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
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
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边风。
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意见B.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C.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二、文言文阅读(20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的暑假,博物馆成了当之无愧的旅游“热点”,可博物馆里展出的“高仿品”却让不少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博物馆不展出真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真品被外借,不得不拿仿品暂时;有的是因为真品品相不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便将品相更好的仿品拿出来展览;但更多情况下,( ),毕竟真品保护起来工序复杂,用仿品替代则方便许多。
不少游客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文物面前,忽然得知文物竟是仿造的,不免一时间。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让博物馆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一些博物馆和文物更是晋升成了“网红”,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游客赶来,却只能看到一件仿品,自然心有不甘。
当下,博物馆需要重新“定位”,把真品藏着掖着已经明显挫伤了公众学习参观的兴趣,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博物馆要收起“高冷范”,转变得生活化些、接地气些,让文化历史因为“活”而变得“火”,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填补心灰意冷陆陆续续不约而同B.补充心灰意冷络绎不绝不远万里C.填补兴味索然络绎不绝不远万里D.补充兴味索然陆陆续续不约而同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展出真品的博物馆还是出于成本考虑B.由于商业原因,博物馆才不展出真品C.出于保密考虑,博物馆才不展出真品D.博物馆不展出真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几乎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不仅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文言实词检测题组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不这样 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召有司案图 B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B. 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B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 举酒属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存:问候,怀念 向:过去,以前 如:好像属:音zh 口,劝酒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 则或咎其欲出者C. 噫吁嚱,危.乎高哉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浮图:浮屠,和尚 咎:过失、过错 危:危险 快:快速(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鸡豚狗彘之畜. B .金就砺则利:音x U ,畜养 就:接近,靠近 爱:吝惜 通:通晓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 .相如因持璧却立患:忧虑,担心 却:退,后退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顾”的含义。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高一(上)周考语文试卷一、写出下列汉字在《劝学》中的读音(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1.槁跪砺輮省楫骥臾躁鳝暴跂螯镂舆折骐跬锲驽二、句子翻译(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三、理解性默写(共14空,每空1分,共14分)10.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13.《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14.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15.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四、文学常识(共7题,60分)17.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名,战国末期赵国人。
先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他的主要作品为《荀子》,现存篇。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18.(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不如须臾..之所学(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实词检测题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D.举酒属.客属:音zhǔ,劝酒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浮屠,和尚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过失、过错C.噫吁嚱,危.乎高哉危:危险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畜:音xù,畜养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吝惜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通晓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C.相如因持璧却.立却:退,后退D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B.⎩⎨⎧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 ①道芷阳间行.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请息交以绝.游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D.⎩⎨⎧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请息.交以绝游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顾”的含义。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10.25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10.25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论述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
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
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
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
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
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
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
再看城市文化。
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观。
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文化意蕴。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
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
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
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凝聚于诗文之中。
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
因此,旨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创作素材。
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他们是开创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
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
他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
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1.下列关于“休闲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中国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独特丰富。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迫害,寄情山水田园,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
C.诗词歌赋、词曲小说,琴棋书画、茶道酒道,山水园林等都是休闲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
D.北朝的郦道元,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都对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逐渐成熟的原因的一项是A.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为远离政治迫害,采取回避政治,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B.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有崇尚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
C.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D.游山玩水创作诗歌是士大夫们寄寓怀才不遇之情、忘却胸中苦闷烦恼的一种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也就使这一时期成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B.山水田园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素材,是因为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常使士大夫们忘却苦恼,将政治上的不得意凝聚于诗文之中。
C.陶渊明的诗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充分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D.郦道元和陶渊明的诗文都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过郦道元的作品是纪实手法,而陶渊明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描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
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
西边用兵,守备不足。
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
朝廷从之,命董其役。
夏人展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
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
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
城成,赐名青涧城。
迁内殿崇班、知城事。
开营田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货赢其利,城遂富实。
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服带。
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由是属羌皆乐为用。
再迁洛苑副使、知环州。
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
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
是夕大雪,深三尺。
左右曰:“地险不可往。
”世衡曰:“吾方结诸羌以信,不可失期。
”遂缘险而进。
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曰:“前此未尝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罗拜听命。
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
人人自厉,皆精于射,由是数年敌不敢近环境。
迁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
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世衡在边数年,积谷通货,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
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以故得人死力。
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人皆画象祠之。
(节选自《宋史·种世衡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析:分割。
B.石工辞.不可穿辞:推辞。
C.间.出行部族间:小路。
D.尝课.吏民射课:督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种世衡有军事才干的一项是(3分)①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②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③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④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⑤遂缘险而进⑥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种世衡具有军事才能。
朝廷在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北重新修建一座城来巩固边疆,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B.种世衡以信义结交各部羌人。
他与蕃部中牛家族首领奴讹约定相会,为了不失约,他冒着危险在雪中前行,去见素来倔强的牛家族首领。
C.种世衡善于练兵,以巩固国防。
他督促吏民射箭,对请辞事等,都以是否射中为标准,所以人人擅射,数年中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界。
D.种世衡有令则行。
当范仲淹发檄文命令他和蒋偕筑细腰城时,种世衡虽然生病,但也立即起身,带领士兵日夜修筑,城筑成而他却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友人屋壁[宋]魏野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8.诗中的“友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_____________,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3)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个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