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经》、《楚辞》和《论语》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三种类型;《楚辞》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抒情表达被后世誉为抒情诗经;《论语》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魏晋南北朝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以散文为主,代表作有嵇康的《琴坛赋》和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魏晋文人倡导"文以载道",注重以文体来抒发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开创了散文作为文学形式的先河。

4.宋代文学:宋代继承唐代文学优势,形成了以词为代表的新的文学风潮。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等都是宋代词的经典之作。

宋代词以篇幅简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为特点。

5.明清文学:明清两代的文学发展逐渐衰落,充斥着功利主义和市民性的题材。

明代小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清代则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代表,描绘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和情感的细致。

6.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除了各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还有一些重要的哲学文献,如《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衡》等。

这些非文学性的著作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思想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和内涵。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其中包含了众多经典的诗、词、赋、辞、小说等文学形式,也透露出古代文化的卓越与瑰丽。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得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就是一个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与舞蹈便就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3、或求雨,或祈年,就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得基本特性:(1)神话都就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说明,只就是它经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得解释之时代得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得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就是一个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与舞蹈便就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3、或求雨,或祈年,就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得基本特性:(1)神话都就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说明,只就是它经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得解释之时代得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υ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υ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υ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υ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υ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风格,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为自考课程,主要涉及到了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学史的基本概念1.文学史的定义: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文学作品的产生、流派的形成、作者的传世与影响等。

2.文学史的分类方法:按时间分期、按流派分类、按地域分区等。

二、古代文学的三纵三横1.三纵:时间纵,即古代文学历史沿袭的时间轴;主题纵,即古代文学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内容;情感纵,即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古代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1.古文流派代表作:《左传》、《国语》、《史记》2.诗歌流派代表作:《诗经》、《楚辞》、《陆机集》3.散文流派代表作:《庄子》、《文心雕龙》、《傅雷家书》4.戏剧流派代表作:《诸子百家戏》、《汉赋》、《元杂剧》5.文言小说流派代表作:《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6.白话小说流派代表作:《红岩》、《家》、《孽子》四、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包括《诗经》等早期文献的创作和保存。

2.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以《楚辞》和《古文观止》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散文和乐府诗。

3.古代文学的兴盛阶段:以唐代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4.古代文学的衰退与复兴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断绝,古代文学走向了衰落,但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如白话小说。

五、古代文学史的评价与思考1.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价值观念不符的内容,这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思考。

3.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古代文学作品以婉约、豪放、诗性等特点为主,反映出古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

4.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一、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5篇诗歌,以叙述周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

2.楚辞: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离骚》和《九章》。

3.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史书和编年体的文章。

二、汉代文学1.《汉乐府》:乐府是指汉代时期的各院的乐章,包括了歌谣、民歌、舞曲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长门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章之一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等被收录在《曹操集》中。

四、唐代文学1.《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五、宋代文学1.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诗歌形式,其风华绝代,以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

2.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文学宗师”。

六、元明清文学1.《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描写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一部分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非常复杂和庞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的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卜辞的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的心态和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的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的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章节/主题重点知识上 Nhomakorabea歌谣- 古籍中的原始歌舞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中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歌谣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甲骨卜辞中表现了初民的心态和愿望,可视为原始古歌的风貌。- 原始歌谣的存留,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上古神话传说
《诗经》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分类: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收集方式:采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孔子删诗(司马迁提出)。- 流传:秦以前用于祭祀、宴享、外交辞令、教育;汉代四家诗(鲁、齐、韩、毛);东汉末年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独行于世。- 艺术特色: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内容: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恋爱的曲折和苦恼、夫妇间深挚情爱、弃妇诗、揭露宫闱丑行、描写繁重劳役、颂美统治者、对分配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等。- 史诗篇章:《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先祖功勋,提出治国思想。
- 神话的基本特性:想象或幻想;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反映征服自然的愿望;产生于史前时代。- 神话类型: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自然灾害神话(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围绕人的生存;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中国古代文学史1

中国古代文学史1

《中国古代文学史1》一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题为(《弹歌》)。

2. 上古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题为(《蜡辞》)。

3. 上古歌谣:“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周易·贲卦》六四)4.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都保存在(《淮南子》)这部书里。

5.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名称(“盘古开天地”)6.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自身起源的神话名称(“女娲补天”)。

7.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神话名称(“大禹治水”)。

8.保存神话资料最多, 神话学价值最高的古代文献是(《山海经》)。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或称(诗三百)。

10. 《诗经》的篇数共有( 305 )篇。

十五《国风》计( 160 )篇。

11.《大雅·大明》描写了历史上武王灭商的(“牧野之站”)和(“师尚父”)的活动。

12.《大雅·生民》描写了周人始祖( 后稷 )神异的出生。

13. 诗三百”演变至汉代随着经学的兴起,被尊称为“诗经”。

14.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今天所见《诗经》是(毛诗)。

15. 《诗经》五篇史诗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6、被誉为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的文献是(《春秋》)。

17.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

18.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19. 列举两个以上孟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的著名比喻(“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

20. 先秦散文名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21、“楚辞”是(战国后期)由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22. 名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

尧典》、《吕氏春秋。

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

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周易。

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理解: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1).神话及其产生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

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1.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2.《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3.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4.《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5.《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1.神话的基本特征:(1)想象或幻想。

(2)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3)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2.神话与传说的区别:(1)神话产生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3.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4.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1)创世神话: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2)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3)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4.我国神话精神内涵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5.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2)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

(3)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1.《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诗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1.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2.《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3.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4.《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5.《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1.神话的基本特征:(1)想象或幻想。

(2)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3)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2.神话与传说的区别:(1)神话产生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3.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4.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1)创世神话: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2)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3)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4.我国神话精神内涵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5.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2)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

(3)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1.《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诗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如下:
1. 先秦时期:《诗经》是最早的中国文学集合之一,记录了早期的诗歌创作和社会风貌;《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而著称。

2. 秦汉时期:以《史记》为代表的古代史书出现,文学逐渐与历史结合;汉赋兴盛,代表作品有《离骚》和《九歌》。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出现,他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作品包括诗、赋、文等多种形式。

4.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头吟》、《古风集》等;贞观文学是指贞观年间的文学创作,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文选》。

5. 宋代:宋词首先出现,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元曲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汴京图》和郑光祖的《窦娥冤》。

6. 明清时期:明代小说逐渐兴起,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古文运动兴盛,代表作品有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的知识点,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风、雅、颂——《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颂三部分组。

成。

其本质上⼀种⾳乐的分类,由⾳乐⽽得名。

“风”的意思是“乐调”,《诗经》中“风”包括⼗五“国风”。

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这⼗五个地⽅⾳乐演奏乐歌。

有诗⼀百六⼗篇;“雅”就是表现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雅”“⼩雅”。

⼤雅多颂美,⼩雅多怨刺。

有诗⼀百零五⾸;“颂”是⽤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篇。

2.《左传》——原名《左⽒春秋》,作者不详,司马迁认为是鲁⼈左丘明。

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是⼀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于鲁哀公⼆⼗七年(前468),记载了255年的历史。

此外还附录鲁悼公四年⾄⼗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的史实。

《左传》详细记载了这⼀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化、外交等诸⽅⾯的活动,真实描写了当时从天⼦衰微、诸侯争霸到诸侯衰落、⼤夫专权的重⼤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历史事件及有关的诸侯、卿⼤夫等各类⼈物的活动。

3.《战国策》——⼀部战国时期史料汇编,其作者并⾮⼀⼈。

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得⽂三⼗三篇,按国别分为⼗⼆国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记载了⾃战国初年⾄秦灭六国前⼆百四⼗年间的部分历史。

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谋⾂策⼠的⾔⾏,映现着当时政治,外交上重⼤事件和纷纭复杂的历史。

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重⼠尚利,重权借。

此书在⽂学上有较⾼成就:善于运⽤寓⾔和⽐喻说理,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物形象,叙事说理⽓势奔放、语⾔流畅,对后世散⽂、辞赋的发展产⽣过重⼤影响。

前⼈称其为“辨丽横肆,亦⽂辞之最。

” 4.诸⼦散⽂——战国诸⼦百家的散⽂。

战国时期,由于周天⼦权威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并存使得不同学说得以⾃由发展。

于是,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说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诸⼦百家。

他们纷纷著书⽴说,⼤胆发表各⾃的观点,个性鲜明,针贬时弊,推动了各国政治⽂化的发展。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史以古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为线索,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历史的总结和评价。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主要内容涵盖了上古文学、先秦文学、汉赋与骈文、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等。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1.上古文学上古文学主要包括《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后世诗文创作的重要参照和借鉴对象。

《楚辞》是一部以楚国民族情感和抒发为主要内容的诗文集合,反映了楚国在历史上的兴衰荣辱。

2.先秦文学先秦文学主要包括《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这些作品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汉赋与骈文汉赋是汉代兴起的一种具有散文结构的辞章,主要以抒发感情和描绘景物为主,写作技巧独特,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骈文是古代一种具有特殊句式和行文结构的文体,起初用于政治演讲和纪实性文字记述,后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4.汉乐府汉乐府是汉代乐府文学的总称,是一种与音乐结合的文学形式。

其中以《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作品最为著名,以其自由、真实、生动的描写方式而成为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5.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代表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此时期以文人雅士的作品为主,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其中以曹操、陶渊明、陶弘景等人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上古文学、先秦文学、汉赋与骈文、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等。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创作特点。

此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发展,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阅读和学习,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才能顺利通过《古代文学史一》的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的神话、传说文学到明清时期的文学。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1. 古代神话文学古代神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是从世界的创世、人的起源开始展开的,它吸取了古代先民的观念和思想。

最重要的作品是《山海经》和《尚书》。

2. 文言文的形成文言文是汉语史上最早的书面语言,其形成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时代。

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们广泛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与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勾勒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民族性格。

4. 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次辉煌时期,是唐诗后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以小调形式行文。

同时,宋词也更加注重音乐性和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5.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采用白描小说写作手法,并融入了大量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民族特性。

6.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最后一期,体现了明清时期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其作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宗教、文化和风俗,并呈现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7. 诗词散文的融合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清代,诗词和散文的融合趋势明显。

诗词散文交融,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灵魂和思想的内在价值。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韵味,其作品不仅展现了美的形式和艺术技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各个时期、各个流派、各个文体。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

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古代民间歌谣,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声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2.《楚辞》:是魏晋时期乐府民歌的总称,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具有辞章典雅、意境深远的特点。

3.《礼记》:是孔子及其弟子对古代礼制的记述和解释,对后世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汉魏六朝文学1.《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一部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分纪传体,对后世历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乐府文学:包括乐府民歌和乐府诗,以乐府民歌的形式表达民间的情感和民生的疾苦,乐府诗则以文言文的形式表达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现象。

3.《世说新语》:是晋代文学家刘义庆收集整理的一部记述人物言行的著作,为后世文人推崇为文学典范。

三、唐宋元明清文学1.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李白等诗人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2.宋词: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鼎盛时期,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以丰富的写实和深入的思想表达,创作了许多气势磅礴的作品。

3.元曲: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的兴盛时期,元曲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鲜明的表演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四、明清小说1.《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充满矛盾的特点。

2.《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通过描写孙悟空等人物的冒险和成长,表达了追求真理和善良的主题。

3.《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英雄小说,描述了宋江等梁山英雄的斗争和传奇故事,富有热血和激情。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从先秦文学到明清小说,涵盖了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作品,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十分重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来源: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

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1.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包括甲骨文、金文、竹简等不同的文字形式。

2.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合,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楚辞、《左传》等作品,以及孔子的《论语》。

4.先秦时期散文的兴起:例如《庄子》、《韩非子》等作品。

二、汉代文学1.古文运动:以史书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2.新文学的兴起: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楚辞》、《古诗十九首》等。

3.乐府民歌的出现:乐府民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

4.古琴文化的兴起: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个别琴谱被后人列为古代文学作品,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乐府民歌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的发展呈现出洞庭诗派、东方朔诗派等不同的流派。

2.与佛教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诗歌。

3.世说新语的出现:《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著作之一,以记事故障的方式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四、唐代文学1.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时期,杜甫、李白等被称为“诗仙”。

2.近体文学的发展:近体文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了骈文、诗词等。

3.散文的独立地位:唐代的散文有独立的发展趋势,代表作品有韩愈的《韩文公集》等。

五、宋代文学1.诗词的发展:宋代诗词以古文为基础,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代表作家有苏轼、黄庭坚等。

2.元曲的创作: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了杂剧、散曲等。

3.散文的发展:宋代的散文创作有较大突破,代表作品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

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

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

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 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

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

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第二编汉代文学第一章汉代辞赋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错误)。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

”(正确的观点)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

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

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

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

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

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

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5. 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

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汉代的论说文1. 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子书》2.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3. 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 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 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 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

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實《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

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 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 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

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

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1.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 《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1. 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

《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 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汉代诗歌1.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

其职能是: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

二、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 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A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曹操诗文俱佳,为文大胆随便。

鲁迅:“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作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擅长于写四言诗,兼有五言、杂言。

全用乐府古题。

很多具有“诗史”性质。

钟嵘:“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曹丕擅长于五、七言诗《杂诗》《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著有《典论》一书,其中《自叙》《论文》两篇文章保存比较完整。

C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洛神赋》。

钟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之杰”。

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A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诗《杂诗》。

B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

C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

D 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

E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

F徐干著有《中论》。

3.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字的自传体叙事诗,骚体《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第二章魏晋文学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A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B嵇康的代表作品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

文章有《太师箴》、《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

其特点是立论大胆,思想新颖,论辨充分,说理透辟;使气骋辞,感情充沛,词采峻烈,锋芒毕露。

文风清峻通脱。

2.西晋初年的傅玄、张华和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名噪一时。

A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

潘岳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

潘岳“善为哀诔之文”。

代表作品:五言《悼亡诗》B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陆机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C左思《咏史八首》;辞赋有《三都赋》名扬天下,洛阳纸贵。

刘勰称“拔萃于《咏史》”钟嵘认为《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极力推崇“左思风力”3.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四言诗《答卢谌》、《重赠卢谌》4.郭璞工诗善赋,十四首《游仙诗》。

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5.贾谧“二十四友”:潘岳,陆机,左思,刘琨6. 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恒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

7.王羲之的文以《兰亭集序》最为传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