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学习总结
煤层气基础知识总结工作表
煤层气成因煤层气成因的种类煤阶煤级不同煤阶孔隙结构割理煤岩的宏观组成煤岩的微观成分煤体结构分类渗透率类别煤层顶板与底板常见岩层孔径分类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煤储层压力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煤层埋深,随煤层埋深增加,煤储层压力增大。
水文地质条件静水水位的高低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有关,当煤储层所处的地表低于区域静水水位时,在承压水力作用下,该煤储层属于超压储层。
这样的储层一般位于向斜或复向斜内次一级的背斜部位,煤储层渗透性较差,与外界水力联系差,补给径流不畅,位静储层弱含水层。
排采三个阶段(渗流机理区域)单相流阶段:首先只有水产出,因为这时压力下降不多,煤壁附近只有单相流动。
非饱和单相流阶段:当储层压力进一步下降,有一定数量甲烷从煤的表面解吸,开始形成气泡,阻碍水的流动,水的相对渗透率下降,但含气饱和度小于临界流动饱和度仍也不能流动,无论在基质孔隙中还是在割理中,气泡都是孤立的,没有互相连接虽然出现气、水两相,但只有水相是可动的两相流阶段:储层压力进一步下降,有更多的气解吸出来,水中含气已达到饱和,气泡互相连接形成连续的流线,气的相对渗透率大于零。
随着压力下降和水饱和度降低,在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的条件下气的相对渗透率逐渐上升,气产量逐渐增加大孔:>50nm 中孔:50-2nm 微孔:<2nm原生煤、碎裂煤、碎粒煤、糜棱煤(软媒、加矸煤、粉煤)褐煤(低变质)、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中变质)、贫煤、无烟煤(高变质)根据肉眼可以鉴别的不同条带(3-10CM)和光泽的强弱,煤岩的宏观成分 包括如下四类:镜煤:光泽强,结构均一,具贝壳状断口,内生裂隙(割理)特别发育亮煤:光泽较强,次于镜煤,均一程度比镜煤差,较脆易碎,内生裂隙也较发育暗煤: 光泽暗淡,致密坚硬而具韧性,断面粗糙,内生裂隙不发育丝碳:具有明显的纤维状结构,外观像木炭,疏松多孔,硬度小,脆度大,易碎成煤期多、成煤环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单井产气量变化大顶板:泥岩、砂岩、石灰岩 底板:泥岩、粘土岩植物体埋藏后,在成煤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煤化作用,同时也生成了以甲烷为主的气体。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姓名:杜宗飞学号:2011090118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班级:煤及煤层气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任务要求 (4)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2.1实习单位简介 (4)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三、实习内容(过程) (5)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3.2适应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四、实习心得体会 (6)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五、实习总结 (8)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
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姓名:杜宗飞学号:2011090118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班级:煤及煤层气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任务要求 (4)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2.1实习单位简介 (4)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三、实习内容(过程) (5)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3.2适应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四、实习心得体会 (6)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五、实习总结 (8)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
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周记全套(本人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总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姓名:杜宗飞学号:2011090118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班级: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01班指导教师:赵晓明第1周作为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
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
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
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
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
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
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
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详细全面毕业实习报告范文总结模板(可编辑)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实习报告…………………………………………………………………INTERSHIP REPORT …………………………………………………………………姓名:四海八荒的上仙学号:201X0921009专业:XXX学班级:XXX学XX班指导老师:四海八荒的上神实习时间:XXXX-XX-XX—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任务要求 (3)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2.1实习单位简介 (4)2.2实习岗位简介 (4)三、实习内容 (5)3.1熟悉工作流程与工作程序 (5)3.2培养工作实践能力和基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6)3.3强化岗位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四、实习心得体会 (7)4.1人生角色的转变 (7)4.2个人能力的提高 (7)4.3人际关系的拓展 (7)五、实习总结 (8)5.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8)5.2团队,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8)5.3良好的心态是学习工作中的基石 (9)5.4学无止境,贵在坚持 (10)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经验犹如人的两条腿,一个都不能少。
当有人对你说“××经验重要”,那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凭经验在做,一辈子也只是读懂了××的一部分。
当有人对你说“××理论重要”,那也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同样存在很多××理论专家,但大多数没有转化成生产力,一辈子也只在探讨××的是是非非。
一个好××一生中必须学好××、管理、××、营销五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五方面的知识用于××实践(实习)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煤及煤层气工程人才。
煤层气总结
煤层气总结第一篇:煤层气总结煤层气勘探开发意义:1是一种新型能源,弥补常规油气资源不足。
2减轻矿井灾害程度和降低矿井生产成本。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三高一低:低渗、低压、低饱和、高地质变动程度煤层气开发挑战:1政策性问题2技术性问题3科学研究问题4工艺性问题煤层气开发工作顺序:1可行性评价2试验井施工3开采井施工4管网布置煤层气开发工作方法:1地面垂直井开发2井下抽放3采空区地面垂直井采气4组合开发方式资源保存条件:1、埋藏深度2、直接盖层岩性及厚度3、构造条件4、水文地质条件5、地温储层的解吸、吸附特征:煤对气体的解吸是可逆的。
其吸附特性一般用三种方法确定:1、在恒压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线(等压线)2、吸附物质的量或体积一定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压力变化3、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不同压力时被吸附物质的总量(等温线)。
目前常用等温线法煤层的有效厚度是指扣除夹矸层的煤层厚底,又称净厚度煤层气含量测定原则:1、计算探明地质储量时,应采用现场煤芯直接解析法实测含气量,煤田勘查煤芯分析法测定的含气量也可参考应用,但宜进行必要的校正。
2、计算未探明地质储量时,可采用现场煤芯直接解吸法和煤田勘查煤芯分析法测定含气量3、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在综合分析煤层顶、底板和邻近层以及采空区的有关地质环境与构造条件后可作为计算推测资源量时含气量的参考值4、气成分测定参考GB/T 1360-92中的气体组分分析。
煤层气储量应根据气体成分的不同计算,一般测定值中应提出浓度超过10%的非烃气体成分采收率评价方法1经验类比法2等温吸附曲线法3数值模拟法煤层气可行性评价程序:1资料收集、采集2资料的整理和归纳3初步分析评价煤层气钻井常用三种钻井方式:采空区钻井、水平井及垂直井煤层气完井分类:裸眼完井、套管完井、混合完井、裸眼洞穴完井、水平排孔衬管完井煤层气钻井完井一般程序:1、确定井类2、设计钻井方式3、设计完井方式4、确定固井方式5、钻井中期作业6、确定煤层入口方式7、经济与成本的可行性评价8、作钻井和完井设计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煤层气基础知识(整理)
1.1. 煤层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从矿产资源的角度讲,煤层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含量>85%),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储集在煤层气及其临近岩层之中的,可以利用开发技术将其从煤层中采出并加以利用的非常规天然气。
对煤层气而言,煤层既是气源岩,又是。
煤层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殊的岩石力学性质,因而使煤层气在贮气机理、孔渗性能、气井的产气机理和产量动态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有明显的区别(详见表1.1),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资料来源:张新民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2002年1.2. 煤层气生成1.2.1. 煤层气成因类型及形成机理从泥炭到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形成过程中,都有气体的生成。
根据气体生成机理的不同,可以将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分为生物成因和热成因两类。
生物成因气主要形成于煤化作用的未成熟期,而热成因气主要形成于煤化作用的成熟期和过成熟期。
1.2.1.1. 生物成因气生物成因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它是由各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复杂作用过程导致有机质发生降解作用而形成。
生物成因气又可以根据产生阶段的不同分为原生生物气和次生生物气。
(1)原生生物气原生生物气是在煤化作用早期(R0<0.5%),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低于50 0C),在煤层埋藏较浅处(<400m),在细菌的参与和作用下,微生物对有机质发生分解作用而形成的以CH4为主要成分的生物生成气。
在原生物生成气生成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CO2还原而成;另一种由甲基类发酵(一般为醋酸发酵)而成。
生物气的形成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①缺氧环境;②低硫酸盐浓度;③低温;④丰富的有机质;⑤高PH值;⑥足够的空间。
(2)次生生物气Rice(1981)和Scott(1994)等人认为在近地质时期,煤层被抬升,活跃的地下水系统和大气淡水形成了微生物活动的有利环境,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微生物降解和代谢煤层中已经形成的湿气、甲烷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生成次生物成因气(主要是CO2和CH4)。
煤层气实习报告《新版》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矿业工程系煤层气抽采技术顶岗实习报告班级:煤层气抽采技术五班姓名:杨春江学号:1104763547指导教师:崔灏企业指导老师:杨晓东实习单位: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能项目部2013年12月22日关于在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能项目部的顶岗实习报告城煤业集团下属的专门从事煤层气地面开发和煤田地质勘探的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16日,注册资金100188.96万元,现驻地沁水县嘉峰镇。
公司下设15个职能部室,3个党群部门,15个生产区队和5个子公司(漾泉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沁盛煤层气作业有限责任公司、庆阳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西山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2073人。
公司拥有固体矿产勘查(乙级)、气体矿产勘查(乙级)资质、地质钻探(乙级)资质,可完成煤层气开发工程的井网布置、钻井、压裂、排采、修井等工艺的设计与施工。
成立以来,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以项目建设带动、培养出了一批国内顶尖的煤层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突破了煤层气地面抽采的无烟煤“禁区”,率先创立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新模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区煤层气采前地面预抽技术体系,解决了井下瓦斯抽采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的问题,为我国煤炭矿区瓦斯综合治理、保证高瓦斯矿井安全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目前,公司累计建设完成煤层气地面抽采井3000余口,日抽采气量突破330万立方米,年抽采能力15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抽采总量占到全国的60.7%,一举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煤层气开发企业。
煤层气产品销往全国7个省、20多个地市,供应煤层气燃料车7500台、民用15万户40万人、工业用气40-50万方/天,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城市建设“蓝天碧水”工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公司全体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坚定“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做强,员工做富,环境做美”的发展之路,朝着“气化山西,年产百亿”的宏伟目标奋进。
煤层气抽采总结2.0版
1 兰氏曲线Langmuir吸附等温线物理意义:V L:煤岩的最大吸附能力(这时P→∞),简称兰氏体积.P L:吸附量V达到V L/2时所对应的压力值,简称兰氏压力.影响吸附等温线的形态参数,反映煤层气解吸的难易,值越低,脱附越容易,开发越有利.•V1:当前地层压力下的煤岩理论含气量. P1:储层压力,即当前煤储层压力.•V2:当前地层压力下的实际含气量. P2:临界解吸压力,甲烷开始解吸的压力点.•V i:排采过程中含气量. P i:排采过程中的储层压力.•V n:煤层残留含气量. P n:煤层气井的枯竭压力.Langmuir吸附等温线生产中的意义:V2/V1—含气饱和度. (V2-V n)/V2—理论最大采收率.(V2-V i)/V2—生产过程中动态采收率.根据临界解吸压力和储层压力可以了解煤层气的早期排采动态.•若煤层欠饱和(V2<V1),气体的解吸和流动受到抑制,煤储层压力P1须降低至临界解吸压力P2时才开始解吸.•当V2≥V1时,为过饱和状态,这时C点位于B点的正上方, 当煤层压力降到接近P1点时就有气体产出.随着枯竭压力P n的降低,最大采收率增加;因此排采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枯竭压力,以获得更高的采收率.但枯竭压力的确定要受到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另可通过注气增加储层能量,驱替置换煤层气来提高采收率.2 垂直压裂井排采排采系统1 井下设备:螺杆泵、梁式泵、电潜泵。
2 动力系统设备:发电机、控制柜3地面系统:排液系统:抽油机+井口油管出口+气水分离器+水计量表+排水管+ 排污池。
采气系统:抽油机+井口油、套环空出口+分气缸+气流量计+放喷管线+点火装置排采易导致的问题非连续性排采的影响:煤层气井的排采生产应连续进行, 使液面与地层压力持续平稳的下降。
如果因关井、卡泵、修井等造成排采终止, 给排采效果带来的影响表现在:1.地层压力回升, 使甲烷在煤层中被重新吸附;2.裂隙容易被水再次充填,阻碍气流;3.贾敏效应4.速敏效应排采强度的影响:煤层气排采需要平稳逐级降压, 抽排强度过大带来的影响有:(1)易引起煤层激动,使裂隙产生堵塞效应,降低渗透率(2) 影响泄流半径。
煤层气学习总结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因为缺乏科学的工具,早期对煤层气排采动态分析预测是很困 难的。大多数煤层气井初始排采时气、水产能较高,经过一段
时间(如数月)的抽排后,出现产量衰减甚至被迫关闭,对后 续产能缺乏系统的预测,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通 过近几十年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分析 预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当前在国外对煤层气井煤层气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产量递减法及数值模 拟法。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当前煤层气产能预测最为成熟可靠的方法。它 是在计算机中利用建立数学模型或者采用专用软件(称为数 值模拟器如Comet-Ⅱ、COALGAS、CMG、ECLIPSE)对 己获得的储层特性和早期的生产数据(或试采数据)进行匹 配拟合,最后获取气井的预计生产曲线和预计可采储量。该 方法比较适合于煤层气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其预测结果通 常比较可靠,可以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部署。
煤层割理密度大于500条/m,用单项注入/压降法测得的原始 渗透率大于0.5×10-3μm2; 可采煤层埋藏深度为500~1500m最佳,要避开强水循环甲 烷风化带和低解吸率的煤层低渗透带;
区域性岩浆作用热变质区煤阶高、含气量大且割理发育,是 有利勘探区;
处于承压水区的水压封闭气藏和压力封闭的高压气藏为最佳 勘探目标。
张宝生、罗东坤等在大量收集煤层气资源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从地质背景、煤储层、资源以及开发基础等4个因素出发,确定了煤层 气矿区评价参数选择标准,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 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个参数的权重。下表为两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有利区优选
煤层气选区评价需要考虑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参数包括煤层埋深、含气量、 含气饱和度、渗透率、厚度、资源丰度等。这些因素关系到煤层气的可采性 和经济性。以下为中国煤层气选区关键参数评价标准简表:
煤层气总结
传统的煤层气地质学理论认为,煤层气有三种基本形式: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和溶解状态,三种状态处在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中,其中以吸附状态为主可占70~95%,游离状态约占10~20%,溶解状态极小。
(1)游离状态煤层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的割理和其他裂隙孔隙中,可以自由运动,其动力是压力。
(2)溶解状态煤层气储集大多是饱和水的,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必定有一部分煤层气要溶解于水中。
(3)吸附状态煤的内表面上分子的吸附力,一部分指向煤的内部,已达到饱和;另一部分指向空间,没有饱和,从而在煤的表面产生吸附场,吸附周围的气体分子。
吸附是指一种组分或多种组分在相界面处的富集(正吸附)或贫化(负吸附)。
被界面分开的两相如果是气相与固相,我们称其为气体-固体吸附。
吸附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在相界面处异相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同相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同,从而存在剩余的自由力场。
根据气-固吸附理论,普遍公认的事实是吸附相密度接近或超过饱和液体密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许多经典的吸附平衡模型:(1)Langmuir方程适用于无孔固体,用于描述单分子层吸附。
(2)BET方程适用于无孔或含有中孔的固体,用于描述多分子层吸附。
(3)DR(DA)方程 DR(DA)方程是Polanyi吸附势理论(吸附就是吸附分子掉进固体表面势场中的过程)的推导。
适用于微孔固体,其基本理论为微孔容积填充理论。
(4)Gibbs方程 Gibbs方程是把被吸附气体处理成二维的微观流体,将经典热力学应用于吸附平衡。
(5)毛细管填充理论毛细管填充理论是基于热力学Kelvin方程的分析模型,即毛细凝聚所需压力与孔的尺寸密切相关。
目前的吸附理论主要有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吸附势理论等。
蔺金太、郭勇义、吴世跃等认为煤岩中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但在煤层条件下的吸附形式不同,甲烷和氮气的吸附描述可用Langmuir 吸附模型, 二氧化碳则要用B.E.T.吸附模型来表征。
煤层气研究报告范文
煤层气研究报告范文煤层气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其研究对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报告将对煤层气的产生、开发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煤层气的产生煤层气是在地下煤层中形成并积聚的一种气体。
当煤层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时,由于煤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煤中的有机质会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中包括甲烷、乙烷、氢气等成分。
这些气体富含可燃组分,具备可利用的能源价值。
二、煤层气的开发技术煤层气的开发主要包括煤层探测、钻井、取样、压裂、抽采和净化等步骤。
其中,煤层探测是找到富含煤层气的潜在煤层的关键环节。
钻井和取样的目的是获取煤层气的实际情况,包括气体组分、产能和渗透性等信息。
压裂是通过施加高压将压裂液注入煤层,压裂煤层以增加气体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气体的产能。
抽采是将煤层中的气体抽出,通常通过抽采井和管道进行。
净化则是对抽采的气体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达到符合要求的纯净度。
三、煤层气的应用前景煤层气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小。
其次,煤层气对于国内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层气的开发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再者,煤层气还可以用于替代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城市天然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等领域。
然而,煤层气的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煤层气的开采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和安全风险等。
因此,在煤层气的开发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技术创新、环境监管和安全管理等,以确保煤层气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综上所述,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煤层气的产生、开发技术和应用前景的研究,可以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024年煤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2024年煤学习心得体会模板____年煤学习心得体会一、引言____年,我有幸参与了煤学习课程,对煤的性质、开采、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在____字的篇幅内,我将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煤学习的心得体会。
二、了解煤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特点煤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在维持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我了解到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特点。
煤的形成是古生物质在地质条件下经过演化形成的,具有很高的碳含量和热值,同时也含有一定的杂质。
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种类。
这些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煤的开采技术与环境影响煤的开采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源头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煤的开采技术与环境影响。
煤的开采可以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地下开采相对较复杂,需要进行井下巷道建设、支护和通风等工作。
露天开采则需要进行地表破坏和挖掘等工作。
而煤的开采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土地沉陷、矿井水排放和大气污染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认识到煤的开采不仅需要技术手段,也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
四、煤的利用技术与环境友好化煤广泛应用于能源消费领域,如电力、化工和冶金等行业。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煤的利用技术与环境友好化。
煤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煤炭气化和煤化工等。
其中,煤炭气化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气,再用于发电、制氢和燃料等方面。
煤化工则将煤转化为煤油、煤气和煤焦化等化工产品。
同时,煤的利用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压力。
因此,环境友好化成为了煤的利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我认识到煤的利用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煤学习的实践与创新学习煤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创新来巩固所学知识。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读书笔记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读书笔记第2章煤的物质组成及其最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本章主要内容为煤的物质组成,煤化作用及煤层气的形成,煤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基于测井曲线的煤质参数预测煤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它由有机质、混入的无机矿物质及孔隙—裂隙中的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多项的孔隙—裂隙系统,通常称为煤的三相体系。
1.煤的物质组成煤储层固态物质包括两个部分,以固态有机质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矿物质,它们共同构成了煤的固体骨架。
对于煤储层的固态物质成分。
宏观煤岩成分是用肉眼可以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宏观煤岩组成是根据肉眼所观察到的煤的光泽、颜色、硬度、脆度、断口、形态等特征区分的煤岩成分及其组合类型。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基本有机成分,称为有机显微组分;无机显微组分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煤中矿物质。
煤中水存在于煤孔隙—裂隙中,其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其中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个大类。
煤中的气主要组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气、重烃气等,其中甲烷在煤储层中的赋存方式有游离态、吸附态和水溶态。
2.煤化作用及煤层气的形成成煤作用是原始成煤物质最终转化成煤的全部作用,分为泥炭化作用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包括成岩作用阶段和变质作用阶段)。
煤的物理化学煤化作用,表现为煤级和煤的成熟度的变化,是低程度变质作用在有机岩石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煤化程度指标呈煤化指标,又称煤级指标。
煤化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对于一定煤化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煤化指标,如水分、发热量、氢含量、碳含量、挥发分、镜质反射率、壳质组的荧光性和X射线衍射曲线等。
煤层气的生成包括三个阶段:原生生物成气;热成因气;次生生物成因气。
生物成因气(包括原生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是有机质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的产物。
热成因气是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煤有机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煤中大量富含氢和氧的挥发分物质主要以CH4、CO2和H2O的形式释放出来。
3.煤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煤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容重(ρg)、比重(与水密度的比值)、孔隙度、含水率、松软性(松软系数等于饱水煤与干燥煤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煤的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层气总结
煤层气勘探开发意义:1是一种新型能源,弥补常规油气资源不足。
2减轻矿井灾害程度和降低矿井生产成本。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三高一低:低渗、低压、低饱和、高地质变动程度煤层气开发挑战:1政策性问题2技术性问题3科学研究问题4工艺性问题煤层气开发工作顺序:1可行性评价2试验井施工3开采井施工4管网布置煤层气开发工作方法:1地面垂直井开发2井下抽放3采空区地面垂直井采气4组合开发方式资源保存条件:1、埋藏深度2、直接盖层岩性及厚度3、构造条件4、水文地质条件5、地温储层的解吸、吸附特征:煤对气体的解吸是可逆的。
其吸附特性一般用三种方法确定:1、在恒压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线(等压线)2、吸附物质的量或体积一定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压力变化3、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不同压力时被吸附物质的总量(等温线)。
目前常用等温线法煤层的有效厚度是指扣除夹矸层的煤层厚底,又称净厚度煤层气含量测定原则:1、计算探明地质储量时,应采用现场煤芯直接解析法实测含气量,煤田勘查煤芯分析法测定的含气量也可参考应用,但宜进行必要的校正。
2、计算未探明地质储量时,可采用现场煤芯直接解吸法和煤田勘查煤芯分析法测定含气量3、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在综合分析煤层顶、底板和邻近层以及采空区的有关地质环境与构造条件后可作为计算推测资源量时含气量的参考值4、气成分测定参考GB/T 1360-92中的气体组分分析。
煤层气储量应根据气体成分的不同计算,一般测定值中应提出浓度超过10%的非烃气体成分采收率评价方法1经验类比法2等温吸附曲线法3数值模拟法煤层气可行性评价程序:1资料收集、采集2资料的整理和归纳3初步分析评价煤层气钻井常用三种钻井方式:采空区钻井、水平井及垂直井煤层气完井分类:裸眼完井、套管完井、混合完井、裸眼洞穴完井、水平排孔衬管完井煤层气钻井完井一般程序:1、确定井类2、设计钻井方式3、设计完井方式4、确定固井方式5、钻井中期作业6、确定煤层入口方式7、经济与成本的可行性评价8、作钻井和完井设计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煤层气总结(比较全)
目录第一章.国外煤层气发展概述 (2)1.1煤层气开发的意义 (2)1.2.国外煤层气发展现状 (5)第二章国外煤层气开采技术 (7)2.1勘探开发理论研究 (7)2.2国外煤层气开采技术 (8)第三章.国内煤层气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12)3.1 中国煤层气气藏特点 (12)3.2 中国煤层气藏的特殊性 (12)3.3 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 (13)3.4 我国煤层气发展的不利因素 (14)第四章、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 (16)4.1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藏特征对比 (16)4.2煤层气井排采过程 (17)4.3煤层气井排采工艺程序 (17)第五章煤层气钻井技术 (19)5.1定向钻进技术 (19)5.2定向钻进应用于煤层气生产 (22)5.3水平井与洞穴井连通技术 (24)5.4充空气欠平衡技术 (24)5.5多分支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26)5.6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的关键环节 (27)第六章煤层气开采机械 (31)6.1游梁式抽油机 (31)6.2 链条式数控抽油机 (35)6.3螺杆泵的应用 (39)6.4电潜泵的应用 (40)6.5水力气泵方法 (44)6.6 液面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47)第一章.国外煤层气发展概述1.1煤层气开发的意义1.以天然气和煤层气为主的气体能源的广泛应用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在政策、制度、机制、客观条件、主观意愿的综合作用下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个以天然气为主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据预测研究,到2025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为21.72%,石油的比重将维持在37.6%~37.9%,而天然气则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8.40%,提高4.5个百分点;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
能源专家预测,人类社会正在从石油时代向新的能源时代转变。
这次转变将经历两个阶段,即先实现以天然气、煤层气等气体能源,液化煤、气化煤等矿物能源洁净技术和核聚变技术,共同构成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然后逐步发展到由核聚变和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矿物能源,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
2024年煤学习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煤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然而,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因此,研究和了解煤的性质、利用途径以及环境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一门关于煤学的课程,并在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煤作为能源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加强节能减排的迫切性。
以下是我对于煤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这门煤学课程,我对煤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煤是一种含碳高、可燃性很强的矿物质,可以代替其他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使用。
煤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等元素组成,其碳含量能达到70%以上。
此外,煤还含有一定量的硫、矿物质和水分。
了解这些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的能源特性和相应的利用技术。
其次,我意识到了煤的利用途径与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
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煤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煤的利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技术和措施来减少煤的环境影响,实现煤的清洁利用。
第三,通过学习煤学,我认识到了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增强,煤炭工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煤炭工业将进一步推动煤炭的清洁利用和高效开采,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
再次,我在煤学课程中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煤炭利用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的利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方法。
例如,煤的气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气,进而用于化工、合成燃料等领域;煤的液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降低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煤的氧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的低温氧化,提高煤的利用效率。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在煤炭利用中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在煤学学习过程中还了解到了煤的资源分布和开采技术的进展。
煤层气协调年终总结
煤层气协调年终总结煤层气协调年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总结中成长,在不断的审视中完善自己,2015年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一年来,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此,我对我们生产部一年来的工作给予总结,同时祝愿我们公司明年更上一层楼。
一、思想方面首先,我们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
我们公司属于高危行业,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必须从每个人抓起,从每一项工作抓起。
在日常巡检和机械设备维护中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都不被伤害,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也就要求我们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设备的相关知识。
其次,我们必须有团队精神,往小的说我们在的每个班组成员必须团结,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往大的说我们整个公司是一个大的团队,大的家庭,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这个大家庭服务,维护公司的一草一木,使它更加美丽强大。
二、工作方面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在班长的正确指导下我积极配合同事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也发现一些缺陷,我记性不好,学的快忘的也快,所以我经常记笔记,但又不经常看笔记,加之有些粗心,在工作中有过几次误操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保证圆满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在日常巡检中使用看、闻、摸、听的办法认真仔细的检查每一台运行设备,并注意发现厂区及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三、存在的不足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在我们这种行业中有些缺点是不能存在的。
我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足是缺少工作经验,职业技能不够强,协调能力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需努力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各设备操作规程,团结同事,虚心向其他同事学习工作经验,保证更好的完成工作。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还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保证自己及同事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公司的安全理念落到实处,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公司的美好未来出一份力,最后祝我们的公司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排采强度 过大容易引起煤 层激动,使裂缝 发生堵塞效应, 从而造成渗透率 降低。特别是在 快速降压的初期, 对渗透率的影响 更大。如右图
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因素
排采强度
(2)降压漏斗得不到充分扩展,只有井筒附近很小的范围内煤层得 到有效降压气井的气源受到严重限制
张宝生、罗东坤等在大量收集煤层气资源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从地质背景、煤储层、资源以及开发基础等4个因素出发,确定了煤层 气矿区评价参数选择标准,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 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个参数的权重。下表为两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有利区优选
煤层气选区评价需要考虑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参数包括煤层埋深、含气量、 含气饱和度、渗透率、厚度、资源丰度等。这些因素关系到煤层气的可采性 和经济性。以下为中国煤层气选区关键参数评价标准简表: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阻碍型解吸:降液速率过慢,解吸速率大于降压速率,有效 应力引起的负效应大于基质收缩引起的正效应,气泡解吸困 难,降压早期可能由于煤粉堵塞,液面阻力作用致使解吸不 畅通,导致日产气量不稳定,开采效果差。
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因素
非连续性排采
造成气井非连续性排采的因素有很多,如关井、修井、卡泵等。 其对排采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地层回压,使甲烷重新被煤层吸附,产生气锁 裂隙被水充填,产生水锁,阻碍其流 对于因修井造成的排采终止,外来物质会对敏感性的储层造成伤害,可能 会使井的产气能力下降,甚至增加后期排采故障发生率 回压造成压力波及的距离受限于降压漏斗而难以有效扩展,回复排采后需 要经过长时间的排水才可能使产气量恢复到停止排采前的状态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当前煤层气产能预测最为成熟可靠的方法。它 是在计算机中利用建立数学模型或者采用专用软件(称为数 值模拟器如Comet-Ⅱ、COALGAS、CMG、ECLIPSE)对 己获得的储层特性和早期的生产数据(或试采数据)进行匹 配拟合,最后获取气井的预计生产曲线和预计可采储量。该 方法比较适合于煤层气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其预测结果通 常比较可靠,可以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部署。
煤层割理密度大于500条/m,用单项注入/压降法测得的原始 渗透率大于0.5×10-3μm2; 可采煤层埋藏深度为500~1500m最佳,要避开强水循环甲 烷风化带和低解吸率的煤层低渗透带;
区域性岩浆作用热变质区煤阶高、含气量大且割理发育,是 有利勘探区;
处于承压水区的水压封闭气藏和压力封闭的高压气藏为最佳 勘探目标。
煤层气学习总结
主要内容
1、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2、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3、有利区优选 4、排采制度
5、渗透率影响因素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成藏模式
自生自储吸附型:煤层气大部分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在 构造相对稳定的斜坡带富集; 自生自储游离型:煤层吸附气与游离气多少是相对的,多为同 源共生互动煤层气一部分以游离态存在于煤层中。早期煤层埋藏 深、生气量高,后期抬升煤层变浅压实弱,次生割理发育,渗透 性好,两翼为烃类指向供给,在有利封盖层条件下局部高点形成 高渗透的高产富集区; 内生外储型:煤层作为烃源岩,生成的气体向上部或围岩运移, 在有利的圈闭条件下在砂岩、灰岩中形成游离气藏,使吸附气、 游离气具有同源共生性、伴生性、转换性和叠置性,可在平面上 叠加成大面积分布。
在低位沼泽还原环境条件下,有木本植物形成 的、分布稳定、厚度适宜、产状平缓、无岩浆 侵入、中等变质作用形成的中等煤阶中的镜煤 与亮煤区,找含气量大、裂隙发育、透气性好 的大型线性构造盆地的最大曲率部位。
有利区优选
赵庆波等总结了我国30多个地区上百口煤层气勘探试验井的 成败经验,借鉴国外煤层气勘探成功实例,针对我国煤层气 分布地质特点,提出了我国煤层气勘探选区的评价原则: 选择盆地斜坡或煤层埋藏适中的向斜区为勘探区;选择高地 应力背景下的相对低应力区(一般小于10MPa)为重点勘探 区; 勘探区煤层气远景资源量应大于100×108m3,煤层分布面 积大,主力煤层分布稳定;
等维递补灰色-时序组合模型
利用该组合模型,采 用等维递补技术对该 井未来4年的发展趋势 进行预测,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 井煤层气排采在近期 一二年内会出现持续 上升的阶段,当达到 一定排采上限后总体 呈一种平稳下降的趋 势。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黄学锋(200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煤层气的流动机理入手,利用Langmuir等 温吸附方程描述煤层气从煤表面的解吸过程,用Fick定律描述煤层气在煤基质 和微孔隙中的扩散,综合考虑了煤层气的解吸、扩散和渗流3个过程,建立了 煤层气储层数学模型,推导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气井排采动态进行 分析预测; 傅雪海(2004)选择目前我国某煤层气具体井,从含气饱和度、临界解吸压 力、渗透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背景出发,结合套压、井底压力、产气量、 排水量等排采参数,剖析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控因素,寻求煤层气稳定、连 续、平衡开发的排采参数配置; 倪小明(2009)根据恩村井田勘探、试井、压裂、排采阶段的资料,对煤层 气开发区块内煤储层原始渗透率、含气性、水平最小与最大主应力、煤层气井 平均日产水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模拟软件模拟比较了在其它地质参数不 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某一参数引起的产能差异性。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国内学者在吸收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发展了一些 独特的方法思路。 等维递补灰色-时序组合模型 该模型是运用灰色系统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的一种用于 煤层气产出量拟合与预测的动态模型。 成国清(2002)简述了分形理论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如 R/S分析法),讨论了赫斯特指数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计算方 法,并将其应用于单井煤层气、水产能预测。通过对单井煤 层气、水产能时间序列的分形处理,根据极差、标准差的结 构分维值的大小,对单井煤层气、水产能增量趋势进行了分 形预测。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产量递减法 产量递减法是使用递减曲线分析预测煤层气产量的方法。最 早是由Hanby(1991)在使用指数递减对美国黑勇士盆地的
煤层气井进行经济评估时提出来的。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煤层气井的产出规律、分析气井的生 产特性和历史资料来预测储量。假设一旦煤层气井达到了实 际高峰值,产气量就开始下降,持续呈典型的可预测的递减 趋势,并沿着一条拟定的递减率曲线变化,由此就可以利用 传统递减分析法对历史数据的曲线拟合,进而对产量进行预 测。
生产动态预测
等维递补灰色-时序组合模型 取沁水盆地南部某井14 个月的平均煤层气排采 数据,分别建立煤层气 排采的灰色模型和组合 模型如右图。从图中可 知,灰色模型只能对历 史数据的总体发展趋势 进行拟合,但不能反映 发展进程。组合模型的 预测值则能表现出煤层 气排采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波动性。
生产动态预测
有利区优选
地层能量评价法 地层能量评价就是评价含煤地层中流体所具有的能量 大小。开展含煤地层能量平价的依据: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特征
输入型:多位于构造高点。初期本井降压解吸气随降压漏斗从 本井产出,后期构造下倾部位解吸气又运移到本井产出。排采 井一般位于构造高点,日产气量呈上升—稳产—上升—递减四 个阶段。此类井一般高产、稳产期长。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煤层气的产出是一个“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的 过程。有效应力效应、基质收缩效应和克林肯伯格效应三种 效应共同作用决定了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一 过程对煤层气井的开发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渗透率及产 气量可以将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分为三类: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因为缺乏科学的工具,早期对煤层气排采动态分析预测是很困 难的。大多数煤层气井初产量衰减甚至被迫关闭,对后 续产能缺乏系统的预测,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通 过近几十年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分析 预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当前在国外对煤层气井煤层气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产量递减法及数值模 拟法。
(3)对于水力压裂后的井,在排采初期,如果在裂缝尚未完全闭合 时,排采强度过大,会导致井底压差过大引起支撑砂的流动,使压 裂砂返吐,影响压裂效果
(4)过大的排采强度会造成气井出砂出煤粉,影响排采效果,甚至 会造成修井。
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因素
井间干扰 煤层气的井间干扰效 应能极大地提高煤层 甲烷的经济回收率。 井间距较小时气体的 解吸能力和生产能力 都会很快达到最大值, 但是,井间距较小时, 煤层气井消耗当地气 体的速度也比较快, 这样,气体产量开始 下降的时间也比较早, 下降幅度也较大。
有利区优选
郑得文等提出了煤层气项目选区的3项关键技术指标:煤层含气量、煤储层渗 透率、煤储层压力;结合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煤层气 选区评价常用的10项具体指标: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地解比、孔隙 直径、割理、原始渗透率、灰分含量、有效地应力、资源丰度。各参数指标 分级如下:
有利区优选
有一套厚度大、分布稳定的区域性盖层;有厚于10m且封闭 性好的煤层顶、底板作为直接盖层;煤层段内无大水层;
煤层总厚度要大于10m,单层厚度要大于0.6m; 煤阶为气煤—无烟煤Ⅲ号最佳;
有利区优选
煤层含气量大于8m3/t,煤岩镜质组含量一般应大于70%;
含气饱和度大于60%,可解吸率大于70%;地解比为高级别 (大于0.6)最佳;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储层评价
姚彦斌、刘大锰等采用 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实 验室测试分析资料,系 统总结了影响我国煤储 层产量潜力和产能特征 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 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的方法,确定了各项评 价因素的权重(如右 图)。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储层评价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我国的煤储层多为中低渗漏性储层,开采过程可以划分为上 升期、稳定期、递减期三个阶段。根据储层的构造部位及层 内非均质性的差异,可以将煤层气的开采特征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