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层序表

合集下载

地层层序表

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统 组 (阶) 段 岩性组合特征及地震反射层 厚度(m) 上部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紫红色中粒砂岩、硬砂岩(成分主要为安山岩粗碎 屑);下部紫红色、杂色砾岩、含砾砂岩(砾石成分为正长斑岩、安山岩、凝灰 岩等岩石的岩块,杂基胶结)和紫红色页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工程故障提示 地质录井工作提示
下统 ∈1
馒头 组
90-150
太 古 界 Ar
泰山 群
Arst
>660
油质轻,深层可能为凝析油 气藏。注意观察油气显示和 岩屑,必要时进行中途测试
制表人:陈寿康
制表日期: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下 古 生 界 PZ1
凤山 组
100-110 灰色、深灰色泥质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蓝灰色灰岩。 50-100 40-60 灰色、灰白色结晶状灰岩,中部有绿色页岩夹结核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对比标 志层),底部赤褐色灰岩,含海绿石碎粒。 浅灰黄、绿色页岩夹灰质结核及薄层竹叶状灰岩,灰岩为透镜体
40-60
奥 陶 系 O
、隐晶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下部 为浅灰色、灰黄色中厚层隐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局部夹角砾状灰岩。本层淋 100-200 蚀风化严重,裂缝、溶洞发育,为古潜山油藏的储集层。是垦利、义和庄、埕岛 、草桥等古潜山油藏的主要含油层系。当上覆有石碳系~二迭系地层时,中奥陶 统顶为T g1 地震反射层。
王 上统 氏 K2 组 白 垩 系 K 下统 青 K1 山 组 中 生 界 MZ
0-270
〉700
观察裂缝中有无油气 防掉牙轮、扭断钻具, 显示。肉眼难以确定 上部灰色暗紫色中~酸性喷发岩(安山岩、玄武岩,致密坚硬,钾长石斑晶结 防裂缝性井漏 岩性时,以镜下鉴定 构,具小气孔),夹灰色泥岩(性脆、微含砂),顶部夹一层暗紫色中粒硬砂岩 岩性为准。 。下部灰色、暗紫色安山质凝灰岩夹紫红色泥岩(微含砂)。沾化见深灰、灰黑 色玄武岩,惠民凹陷见杂色流纹岩。在广利东风6井喷出岩裂隙中见油迹。白垩 系青山组顶为T k 地震反射层。 上部浅灰、灰色、灰绿色泥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砂岩、含砾砂岩。下部为杂色 含砾砂岩与灰色砂质泥岩互层。 上部灰色、灰紫色泥岩和砂质泥岩夹厚层灰色煌斑岩。下部紫色泥岩与灰色白云 注意有无煤层气,在 防掉牙轮、扭断钻具, 质泥岩、砂岩、含砾砂岩互层。 油源断层附近砂岩可 防煤层坍塌 能含油。 上部灰色砂岩及紫色泥岩夹灰黑色碳质泥岩,局部含煤层;中部灰紫色泥质砂岩 为主夹黑色碳质页岩及煤层。下部灰绿色泥岩与碳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砂岩、闪长 玢岩。坊子组顶为T J 地震反射层。侏罗系与古生界(或太古界)之间的剥蚀 面为T g 地震反射层

川西地层

川西地层
(一)川西地区地层层序表
界系统组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层代码


界第四系Q
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夹关组K2j
下统天马山组K1t


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
遂宁组J3sh
中统沙溪庙组J2s
下统自流井群J1z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须六段T3x6
须五段T3x5
须四段T3x4
须三段T3x2
须二段T3x2
须一段T3x1
中统雷口坡组雷四段T2l4
界系统组段地层代码


界白垩系剑门关组K2j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
遂宁组J3sh
中统沙溪庙组J2s
下统千佛岩组J1q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须五段T3x5
须四段T3x4
须三段T3x2
须二段T3x2
须一段T3x1
中统雷口坡组雷四段T2l4
雷三段T2l3
雷二段T2l2
雷一段T2l1
下统嘉陵江组嘉五段T1j5
嘉四段T1j4
嘉三段T1j3
嘉二段T1j2
嘉一段T1j1
飞仙关组飞四段T1f4
飞三段T1f3
飞二段T1f2
飞一段T1f1


界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
长兴组P2c
龙潭组P2l
下统茅口组P1m
栖霞组P1q
梁山组P1l
雷三段T2l3
雷二段T2l2
雷一段T2l1
下统嘉陵江组嘉五段T1j5
嘉四段T1j4
嘉三段T1j3
嘉二段T1j2
嘉一段T1j1
飞仙关组T1f


界二叠系上统沙湾组P2s
峨眉山玄武岩P2e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及岩性表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及岩性表
2
川中油层
川东 广安产层 广安产层 川南、川西、川北九龙山等
上统
须家河组
6.000
中生界 Mz 中统 雷口坡组
6.959
川西、川中
嘉五 三叠系 嘉四
嘉陵江组 下统
6.456
嘉三
嘉二
川中、川东
飞仙关组
嘉一 飞四 飞三 飞二 飞一
6.080
川东 川东
上统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四 茅三 茅二
6.014
茅口组 二叠系 下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6.098
川东
志留系
泥岩、粉砂岩、深灰色页岩夹生物灰岩
5.34
黑灰、灰黑色泥灰岩及云质页岩
中统 奥陶系
兰灰、浅紫、深灰色灰岩,石灰岩夹页岩及少许粉砂岩 6.924
下统
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生物灰岩,砂岩、砂质云岩夹泥岩
上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寒武系
中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2
代码 Q00 N00 E10 E20 010 020 030 110 120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71 281 282 283 284 310 32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41 342 343 350 410 420 500 610 620 630 640 710 720 730 740 750 760 770 780 790 810 820 830 840 850 860 810 880 911 912 913 914 920 930 940 A10 花岗岩、云岩 白云岩、粉砂岩、页岩 泥岩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新 元 古 界 Pt3
震旦系
10、2001年全国地层 委员会将中国新元古 界三分为青白口系、 南华系和震旦系,震 旦系上下统分别对应 灯影峡阶和陡山沱阶 。
上统 新 元 古 界 Pt3 震旦系 喇叭岗组/陡山沱组 南沱组 下统 莲沱组 南华系 前南华系 上统 下统
灯影组
界三分为青白口系、 南华系和震旦系,震 旦系上下统分别对应 灯影峡阶和陡山沱阶 。 灯一 Z2dn1 Z1d Nh2n Nh1l Annh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地 界 新 生 界 Kz 系 第四系 新近系 古近系 芦山组 名山组 灌口组 上统 夹关组 下统 天马山组/嘉定组 蓬莱镇组 上统 遂宁组 中统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沙二段 沙一段 凉上 凉下 过渡层 大安寨 马鞍山 东岳庙 珍珠冲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须二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雷一 嘉五 三叠系 嘉四 芦山组 名山组 灌口组 夹关组 天马山组/嘉定组 蓬莱镇组 遂宁组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沙二 沙一 凉上 凉下 大安寨 自流井组 马鞍山 东岳庙 珍珠冲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须二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口坡组 雷二 雷一2 雷一1 嘉五2 嘉五1 嘉四4 嘉四3 嘉四2 嘉四1 嘉三3 嘉三2 嘉三1 嘉二3 嘉二2 嘉二1 嘉一 飞四 统 前期使用 阶(组) 段 层 分 层 现 在 使 用(2014) 组 段/层 符号 Q N E1l E1m K2g K2j K1t/K1j J3p J3s J2s2 J2s1 J1l2 J1l1 J1dn J1m J1d J1z T3x6 T3x5 T3x4 T3x3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2 T2l11 T1j52 T1j51 T1j44 T1j43 T1j42 T1j41 T1j33 T1j32 T1j31 T1j23 T1j22 T1j21 T1j1 T1f4 4、二叠系保持两分, 暂不采用国际三分原 则。 1、2008年公布的《国 际地层表》已取消第 三系,由新近系和古 近系取代原上、下第 三系。 说 明

第二章地层层序及特点

第二章地层层序及特点

第二章地层层序及特点实习区柳江盆地地层属于华北型,除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中下三叠统、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它时期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化石较丰硕,地层特点具有必然的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表1-1)。

各时期沉积地层散布占本区总面积的2/3左右,其中第四系散布最广,中生界次之,其它时期地层零星散布。

现自老而新分述如下。

第一节元古界青白口系(Qb)青白口系(Qb)在实习区包括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

形成于至今800 Ma~1000 Ma。

层型命名于北京西北约50km之青白口。

1.长龙山组Qbc该组是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地层,沉积不整合覆于上太古界绥中花岗岩之上,要紧散布在盆地的东部张岩子—东部落和南部鸡冠山等地,以张岩子村西剖面最好,厚度91m。

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石,海成波痕和交织层理发育,含海绿石。

上部为紫红色、褐黑色、黄绿色页岩夹蛋青色、紫红色泥岩。

由两个砂岩—页岩韵律组成。

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2.景儿峪组Qbj景儿峪组最初命名地址在河北省蓟县城北景儿峪村,散布与长龙山组大体一致,在李庄村北出露较全,厚度38m。

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渡到碳酸盐沉积,具有海侵沉积特点,与长龙山组整合接触。

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含海绿石)石英砂岩。

底部为黄绿色、黄褐色中—细粒含海绿石石英砂岩。

中部为紫红色、黄绿色薄层状泥岩夹钙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

上部为蛋青色中—薄层泥灰岩夹薄层紫红色泥岩,泥灰岩细腻性脆,易于识别,是本组与上覆府君山组分界的标志。

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具大型浪成波痕,海相特点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第二节下古生界Pz1本区古生界地层发育良好,与华北广大地域极为相似。

地层年代

地层年代

明化 上段 Nm上 镇组 下段 Nm下 馆陶组 Ng 东 营 一段 二段 三段 一段 二段 三段 Ed1 Ed2 Ed3 Es1 Es2 Es3 Es4 Ek K J

下 第 三 系
渐新统
组 沙 河 街
界 始新统 中生界 上 古 生 界 白垩系 侏罗系 二迭系 石炭系 奥 马家沟统 陶 下 古 系 冶里统 上 生 界 寒 武 系 青 白 口 震 旦 界 长 城 系 太 古 界 蓟 县 系 统 上统 下统 太原组 本溪组
组 四段 孔店组
P上 P下 C3 C2 O2f 峰峰组 上马家沟组 O2m2 下马家沟组 O2m1 亮甲山组 治里组 风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O1L O1y ∈3f ∈3ch ∈3g ∈2zh ∈2x ∈2ma
-Tgz-
(炒米店统) 中 下 统 统ຫໍສະໝຸດ (张夏统)(馒头统)
馒头组 ∈1m 府君山组 ∈1f 景儿峪组 Z3j 长龙山组 Z3ch 下马岭组 Z3x 铁岭组 Z2t 洪水庄组 Z2h 雾迷山组 Z2w 杨庄组 Z2y 高于庄组 Z1g 大红 峪组 Z1d 团山子组 Z1t 串岭沟组 Z1c 常州村组 Z1ch Ar
冀中坳陷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第四系 上第 新 三 系 统 更新统 上新统 中新统 组 平原组 代号 地震反射层 QP 主要岩性 土黄,棕红色粘土及砂层 砂层及棕黄色泥岩 -T2'-T3'中、粗砂岩夹杂色泥岩 灰绿、灰,棕红色泥岩 与砂岩互层 -T4-T5-T6-G11 -Tg灰绿色泥岩夹灰岩,砂岩 红、灰色泥岩夹砂岩 灰色泥岩夹砂岩 红灰色 泥岩夹砂岩及石膏 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火山岩 砂泥岩夹煤层 暗紫浅灰砂泥岩互层 深灰、灰黑色泥岩 夹煤层及砂岩 厚层灰岩含泥岩 厚层白云质灰岩含泥质 白云岩,竹叶状灰岩 -T∈夹页岩 竹叶状、鲕状灰岩夹页岩 鲕状灰岩,泥质条带 及页岩 紫红色页岩及白云岩 灰绿色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海绿石石英砂岩 黄绿色页岩及砂岩 白云质灰岩 -Tz1-Tz2页岩夹白云岩 白云岩 紫红色泥质白云岩 白云岩夹页岩 白云岩夹安山岩 泥质白云岩夹页岩 -Tz3页岩及泥质灰岩 石英砂岩 各种片岩及花岗岩

陕甘宁盆地地层层序表

陕甘宁盆地地层层序表
陕甘宁盆地地层层序表
地 界 系 第 四 系 上第 三系 下第 三系 层 统 全新统 上更新统 中更新统 下更新统 上新统 中新统 渐新统 始新统 泾川组 下 白 垩 系 志 丹 统 时 代 组 符号 Q4 Q3 Q2 Q1 N2 N1 E3 E2 K1 z 6 K1 z 4 K1 z 3 K1 z 2 K1 z 1 J3f J2a J2c J1y J1f T3y5 上 三 叠 系 上三叠 系 上三叠 系 上二叠 系 上 古 生 界 上二叠 系 中石炭 上系 上 统 延 长 组 T3y4 T3y3 T3y2 T3y1 中统 下统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统 上石盒子 组 下石盒子 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背锅山组 平凉组 马家沟组 下统 亮甲山组 冶里组 下 古 生 界 寒武系 凤山组 上统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中统 徐庄组 毛庄组 下统 上震 震旦系 元旦 蓟县系 古亚 界界 长城系 下元古 滹沱系 界 五台系 太古界 桑干系 馒头组 T2 z T1h T1l P2s P2sh P1sh P1s C3t C2b O3b O2p O1m O1l O1y ∈3f ∈3c ∈3g ∈2z ∈2x ∈2m ∈1m 罗汉洞组 K1z5 环河组 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上统 侏 罗 系 中统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厚 度 (米) 60 80 130 10 690 960 700 270 120 180 240 290 400 50 1100 250 300 300 100 200 250 300 200 250 500 120 380 200 270 80 120 130 60 800 1000 1000 90 70 60 90 270 170 120 40 70 100 180 >1000 >1000 8000 800016000 9000 吕梁运动 前 震 旦 系 构 造 阶 段 加 里 东 构 造 阶 段 加里东运动 海西运动 海 西 构 造 阶 段 燕山运动Ⅰ 燕山运动Ⅲ 燕山运动Ⅱ 阿 尔 卑 斯 构 造 阶 燕 段 山 构 造 阶 段 喜马拉雅运动Ⅰ 喜马拉雅运动Ⅱ 主 要 地 壳 运 动 构 造 阶 段 黄褐色砂质粘土及砾石层 喜 马 拉 雅 构 造 阶 段 黄灰色、土黄色黄土、亚粘土 灰黄、浅褐黄色粉砂质黄土 浅棕黄色石质砂土,底为砂砾岩 三趾马红土,土黄色泥质粉砂岩、砂岩 橙黄、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上部为钙质粉砂岩,下部为淡黄色泥质砂岩、砂岩间互 砖红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砂岩 上部桔红、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泥灰岩,下部砂质泥岩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加少量泥岩。 黄绿色砂质页岩与灰白、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页岩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粉砂岩。 杂色砾岩层 棕红紫灰块状砾岩、巨砾岩夹砂眼、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泥岩、底部有灰黄色细砂岩,顶部位泥灰岩 灰绿、紫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上部泥岩为主,底部为砂砾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夹多层煤,底部为厚层砂岩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相变关系 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岩夹粉细砂岩、碳质页岩及煤层 厚层、块状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及煤线 上部以泥岩、粉砂质砂眼为主,中部粉砂岩为主,下部碳质页岩、油页岩发 育 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灰色粉砂岩,上部夹块状细砂岩,陕北有黑页岩 肉红色、灰绿色长石砂岩(具“麻斑”构造)夹紫色泥质岩 上部灰绿、棕紫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灰绿色砂岩砂砾岩 棕红紫红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质岩及含砾砂岩 灰紫、灰白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质岩、砂砾岩 上部为鲜红、棕红色含灰质结核之泥质岩,下部为砂岩 紫红、黄绿色泥质岩夹砂岩 黄绿色块状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互层 深灰、灰色泥质岩夹煤线及可采煤层 灰、深灰黑色砂岩、页岩、油页岩及煤层 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底部为砂岩* 块状灰岩、砾状灰岩及瘤状灰岩 页岩夹灰岩及砾状灰岩 灰色、深灰色块状灰岩白云岩及泥灰岩、页岩 深灰色块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浅灰色硅质灰岩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云质竹叶状灰岩 深灰色块状白云质结晶灰岩及竹叶状灰岩 浅黄、灰色块状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结晶灰岩 深灰色结晶灰岩、鲕状灰岩夹泥灰岩 暗紫红色砂质页岩夹鲕状灰岩及结晶灰岩 暗紫红色页岩夹深灰色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 浅灰紫红色泥灰岩、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结晶灰岩 浅灰紫红色层状含磷砂岩及磷块岩,夹结晶灰岩 紫红、紫灰色泥页岩及灰白色砾岩夹石英砂岩 灰色、浅棕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石英砂岩、千枚岩 绢云母石英片岩、杂色片岩 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及大理岩 绿色片岩 深变质花岗片麻岩 仅在盆地东缘 零星分布 *在盆地西部 外围称羊虎沟 *仅零星分布 在盆地西部的 环县甜水堡和 西南缘的千阳 县草碧沟、芬 芳河一带 岩性特征 备 注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30
侏罗系
上统
蓬莱镇组
重四
Jc4
蓬莱镇
J3p
110
遂宁组
重三
Jc3
遂宁
J3s
120
中统
沙溪庙组
沙二段
重二
Jc2
沙二段
J2s2
131
沙一段
重一
Jc1
沙一段
J2s1
132
下统
凉高山组
凉上
自五
Jt5
凉上
J1l2
141
凉下
凉下
J1l1
142
自流井组
过渡层
自四
Jt4
过渡层
J1g
151
大安寨
大安寨
J1dn
152
毛田组
毛田
€2-3
毛田
∈3mt
810
后坝组
后坝
后坝
∈3h
820
中统
平井组
平井
平井
∈2p
830
茅坪组
茅坪
茅坪
∈2m
840
高台组
高台
高台
∈2g
850
下统
龙王庙组
龙王庙
∈13
龙王庙
∈1l
860
沧浪铺组
沧浪铺
∈12
沧浪铺
∈1c
870
筇竹寺组
筇竹寺
∈11
筇竹寺
∈1q
880
元古界Pt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灯四
震四2
灯四
231
嘉五1
Tc51
嘉五1
T1j51
232
嘉四
嘉四4
Tc44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216
中统
雷口坡组
雷五
雷五
Tr5
雷五
T2l5
221
雷四
雷四
Tr4
雷四
T2l4
222
雷三
雷三
Tr3
雷三
T2l3
223
雷二
雷二
Tr2
雷二
T2l2
224
雷一
雷一3
Tr13
雷一3
T2l13
225
雷一2
Tr12
雷一2
T2l12
226
雷一1
Tr11
雷一1
T2l11
227
下统
嘉陵江组
嘉五
嘉五2
Tc52
嘉五2
T1j52
马鞍山
自三
Jt3
马鞍山
J1m
153
东岳庙
自二
Jt2
东岳庙
J1d
154
珍珠冲
自一
Jt1
珍珠冲
J1z
155
三叠系
上统
须家河组
须六
香六
Th6
须六
T3x6
211
须五
香五
Th5
须五
T3x5
212
须四
香四
Th4
须四
T3x4
213
须三
香三
Th3
须三
T3x3
214
须二
香二
Th2
须二
T3x2
215
须一
香一
Th1
须一
T3x1
Z2dn4
911
灯三
震四1
灯三
Z2dn3
912
灯二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T3x3 质灰岩组合,具深水
须二
须二
T3x2 沉积特征,发育于川
中 生 界 Mz
中统
雷口坡组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雷口坡组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T3x1 T2l5 T2l4
西北和川东北盆地边 缘。作为长兴组同期 异相产物,在此未予 列出。
T2l3
T2l2
三叠系
下统
嘉陵江组
雷一 嘉五
嘉四
嘉三
K2j 三系。
下统 天马山组/嘉定组
天马山组/嘉定组
K1t/K1j
上统
蓬莱镇组 遂宁组
蓬莱镇组 遂宁组
J3p J3s
中统 侏罗系
下统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自流井组
沙二段 沙一段 凉上 凉下 过渡层 大安寨 马鞍山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自流井组
沙二 沙一 凉上 凉下
大安寨
马鞍山
J2s2 2、晚三叠世早期川西
J2s1 地区沉积的马鞍塘组
J1l2 (垮洪洞组)和小塘
J1l1Βιβλιοθήκη 子组统一归入须家河 组一段。雷口坡组雷
J1dn 一采用两分,原雷一3
段划为雷二。 J1m
东岳庙
东岳庙
J1d
珍珠冲
珍珠冲
J1z
上统
须家河组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须家河组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T3x6 T3x5 T3x4
3、关于大隆组:四川 盆地大隆组为一套硅 质岩、硅质泥岩、硅
茅一
飞仙关组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口组
飞三 飞二 飞一
茅四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地层层序表

地层层序表
深灰色生物灰岩夹泥质灰岩及硅质层 深灰、灰色页岩、砂岩夹煤层,盆地北部和东部石灰岩逐渐发育 乳白色至浅灰色石灰岩,含藻,局部具鲕粒和角砾 浅灰色白云岩夹薄层石膏 深灰色石灰岩与膏盐层夹石膏,横向上侧变为白云岩,针孔发育 灰色泥质白云岩与石膏互层 深灰色泥质、石膏质白云岩夹页岩、石膏,底部有一层“硅钙硼石”,俗称“绿豆岩” 深灰带褐灰色石膏质白云岩、鲕状灰岩夹石膏层 厚层石膏夹岩盐、灰褐色白云岩及石灰岩 深灰色石灰岩,顶部褐上部为白云岩 石膏与白云岩互层夹石灰岩,局部有蓝灰色泥岩 灰至深灰色泥晶灰岩,顶部含鲕、生物碎屑丰富 暗紫红色页岩夹紫灰、灰绿色泥灰岩、与灰至深灰色灰岩、鲕状灰岩间互层
灯二 灯一
浅灰色白云岩,中部富含藻,具葡萄状及花斑状结构,靠顶 部夹有一层蓝灰色泥岩,可作区域对比标准层
640-1000

喇叭岗组 下统 前震旦系 南陀组 莲沱组
Z2dn1 Z2l Z1nt Z1nt Anz
浅灰色白云质砂岩 冰啧层及深灰、灰色砂岩 紫灰、灰绿色砂岩,有时夹凝灰岩,底部砂岩含砾石 一套受不同变质作用的板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大理岩及 火山岩,并伴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基性岩侵入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第 2 页,共 4 页 二叠系
茅四 茅口组 下统 栖霞组 梁山组 石炭系 泥盆系 上统 志留系 中统 下统 古 生 界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中统 奥陶系 庙坡组 牯牛潭组 湄潭组 下统 红花园组 分乡组 南津关组 上统 下统 黄龙组 河洲组 茅三 茅二 茅一 栖二 栖一

冀京津地区地层层序简表

冀京津地区地层层序简表

蓟县杨庄村剖面
中元古 界Pt2
高于庄组Chg1-4 大红峪组Chd1-2 团山子组Cht
1-2
蓟县大红峪-翟庄剖面 蓟县大红峪沟剖面 蓟县团山子村剖面 蓟县船仓峪剖面 蓟县常州村-青山岭 剖面
长城系Ch
串岭沟组Chch1-3 常州沟组Chc1-3 东焦群 未分 牛山组 嵩亭组 南寺组 南寺掌组 鲁杖子组Arlz 茨榆山组Arc 凤凰觜组Arf 白庙组Arb 燕窝铺组Aryn 跑马场组Arp 拉马沟组Arl 三屯营组Arsn 上川组Ars
刘家沟组T1l 石千峰组P2sh 上石盒子组P2s 于家北沟组(内蒙) 三面井组(内蒙) 赵各庄组 开平组 本溪组C2b(唐山组) 缺失 缺失 缺失 缺失 峰峰组O2f 磁县组O2c 马家沟组O2m 亮甲山组O1l 冶里组O1y 凤山阶∈3f 长山阶∈3c 固山阶∈3g 张夏阶∈2z 徐庄阶∈2x 毛庄组∈2mz 馒头组∈1m 府君山组∈1f 缺失
出露地区及典型剖面
第四系 Q 新 生 界 K z
南天门群K2-3nn
下统K1
滦平群K1ln
中 生 界
上统J3 侏罗系 J 中统J2 下统J1 上统T3 中统T2 下统T1
东岭台群J3dn
长山峪群J2ch
门头沟群J1mn
三叠系 T
T
下统T1 上统P2 下统P1 上统C3
下石盒子组P1x 山西组P1sh 太原组C3t
下元古 界Pt1
甘陶河群
朱杖子群 Pt1zh
出露于青龙河沿岸的 朱杖子、老爷庙一带 。
上太古 界 太 古 界 A r
五台群
双山子群 Arsh
阜平群 单塔子群 (上、中 Ardn(滦 、下) 县群ArL)
区内重要铁矿层位之 一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T3x6 T3x5 T3x4 T3x
3
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与厚层砂岩、 砾状砂岩和砾岩间互层,夹薄层煤层
250-3000 油气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 T1j5 T1j4 T1j3 T1j2 T1j1 T1f4 T1f3 T1f2 T1f1 P2ch P2l
P1m4 P1m3 P1m2 P1m1 P1q2 P1q P1l C1h D S3h S2h S1x S1l O3w O3l O2b O2m O2g O1m O1h O1f O1n
第 3 页,共 4 页
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底部常有紫红色页岩 绿灰色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生物灰岩薄层 下部黑色页岩,富含笔石,上部深灰至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 黑色页岩,含灰质及硅质,顶部常见泥灰岩 瘤状泥质灰岩,间夹钙质页岩 灰色时带紫红色龟裂纹灰岩,上部常为瘤状泥质灰岩 黑色页岩,时夹石灰岩 深灰至灰白色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含硅质结核, 下部石灰岩含泥质,时夹页岩,呈眼球状构造
灯四 灯三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常见鲕状结构 灰绿色上部夹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 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粉砂岩为主,有时夹泥质灰岩
220-420
寒武系
中统
茅坪组 高台组 龙王庙组
70-200 65-300 90-400
下统
沧浪铺组 筇竹寺组
上统 元 古 界 震旦系
灯影组
Z2dn4 Z2dn3 Z2dn
2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冀京津地区地层层序简表

冀京津地区地层层序简表

主要以页岩、砂岩夹海相灰岩和不稳定煤层组成,底部在基底风化面上形成不规则底蜂窝状铁矿层(山西式铁矿)和铝矾土页岩或铝矾土矿层。
奥陶系 O
寒武系 ∈
中统∈2 下统∈1
邯郸峰峰矿区剖面 含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灰岩和角砾状灰岩。 磁县虎皮脑剖面 含珠角石的一套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赵各庄长山剖面 富含燧石结核、条带的灰岩及白云岩。 赵各庄长山剖面 灰色厚层小豹皮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白云质灰岩、薄层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页岩。 卢龙武山剖面 主要为灰色中厚、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 赵各庄巍山剖面 以竹叶状灰岩为主,其次为泥质条带灰岩、泥质灰岩、灰岩及页岩。 赵各庄巍山剖面 泥质条带灰岩、灰岩、泥灰岩为主,夹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及页岩。 赵各庄巍山剖面 以鲕状灰岩为主,其次为泥质条带灰岩、泥质灰岩及灰岩,夹少量页岩。 赵各庄东域山剖面 暗紫色(含灰色及黄绿色)页岩,夹灰岩、鲕状灰岩、泥灰岩及粉砂岩。 赵各庄东域山剖面 赵各庄东域山剖面 赵各庄东域山剖面
灰岩:一套红色、灰绿色、蛋青色、灰褐色薄层 含泥的白云质泥晶灰岩组成。上部紫灰、青灰色 薄-中厚层状含白云质粘土质灰岩及泥灰岩,常 呈薄板状,下部杂色页岩、含海绿石粉-细砂岩 、石英砂岩及含砾粗砂岩,底部为燧石角闪岩 灰岩:含砾长石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及 杂色页岩组成。 页岩:石英砂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紫色页岩 灰岩: 页岩: 灰岩:以灰色燧石条带白云岩间夹白云质泥灰 岩,顶部为巨厚层白云岩,底部为燧石条带及沥 青质白云岩 主要为白云岩、竹叶状灰岩及豹皮灰岩
页岩:紫红色砖红色页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
紫色(夹少量灰绿色)页岩为主,夹灰色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以及少量粉砂页岩。

济阳坳陷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

济阳坳陷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

以一套黄绿、灰褐、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底部为一套薄层的黄灰色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 灰色灰岩
以紫红、紫灰色砂质页岩为主夹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等。 砂质页岩富含云母片,为主要标志层。
上部灰色灰岩、鲕状灰岩与暗紫红色页岩互层。下部为紫红 色、棕红色页岩与同色白云岩、灰岩互层。底部有一层深灰 色含燧石结核灰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为一套深变质的片麻岩。
上部:褐灰色灰质泥岩,劣质油页岩夹薄层灰岩及泥岩。局 部地 区见块状砂岩和礁灰岩。 中部: 灰色、褐灰色泥岩,灰质页岩夹砂岩、碎屑灰岩、鲕状灰 岩 等。 下部:蓝灰色 泥岩为主夹薄层白云岩,砂岩,泥岩中出现石膏。 有蓝灰色 泥岩标志层。是本区的生油层系,也是含油层系之一。与下 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上部:红泥岩段。在东营中央隆起带为一套膏岩层。 下部:红泥岩、红砂岩互层。潍北红砂岩发育,是主要的含 油层系
孔二段 50-650 孔三段 150-270
150-600
300-600
300-850
奎山段68
万山段107
160
58
140
54
61-190
50-290
94-207
80-130
100-157
40-60
45-75
118-190
60-100
20-50
105-238
(未 穿)Z
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
岩性组合特征 土黄色粘土和流砂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为一套含煤层系。主要为灰色泥岩与砂岩互层夹煤层与炭质 泥岩。中生界地层中砂岩均含有火山喷出岩岩块,以此为标 志和上古生界地层相区别。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为一套红色砂泥岩沉积,夹有少量灰色泥岩。顶部奎山石英 砂岩是进入二迭系的重要标志层。 为一套泥岩为主夹砂岩的砂泥岩剖面。泥岩以红色为主。顶 部有铝土矿,是控制进入二迭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层序表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层序表

第三纪
鄂尔多斯分区 现代沉积 半坡组 马兰组 萨拉乌苏组 离石组 午城组 保德组 (缺) 清水营组 (缺) 东胜组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瓦窑堡组 永坪组 胡家村组 铜川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缺) (缺) 峰峰组 上马家沟组 下马家沟组 亮甲山组 冶里组 上寒武统
地层时代 全新世 第四纪 更新世 新生代缘分区 现代沉积 现代沉积 乾县组 泄湖组 三门组 蓝田组 寇家村组 冷水沟组 白鹿原组 (缺) (缺)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瓦窑堡组 永坪组 胡家村组 铜川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缺) 背锅山组 桃曲坡组 峰峰组 马兰组 贺兰组 银川组 (缺) 干河沟组 红柳沟组 清水营组 寺口子组 (缺)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延长群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羊虎沟组 靖远组 背锅山组 姜家湾组 车道组 平凉组 三道沟组 水泉岭组 大南池组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五道淌组 苏峪口组 (缺) 镇木关组 王全口群 黄旗口群 赵池沟群 千里山群 贺兰山群
上马家沟组 下马家沟组 亮甲山组 冶里组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馒头组 朱砂洞组 辛集组 罗圈组 杜关组 巡检司组 龙家圈子组 高山河组 熊耳群 (缺) (缺) 涑水群
中寒武统
下寒武统 震旦系 蓟县系 长城系 野鸡山群 (缺) 界河口群

塔里木盆地地层层序表

塔里木盆地地层层序表

白垩系 T8-2
K
T8-2 ' T8-2" T8-3
侏罗系
J
三叠系
T
二叠系
P 灰岩段(C1) 砂泥岩段(C2) 上泥岩段(C3) 标准灰岩段(C4) 中泥岩段(C5-1) 生屑灰岩段(C5-3) 下泥岩段(C5-4) 角砾岩段(C6) 东河砂岩段(C7 ) D S 中上奥陶系(O2+3) 下奥陶
K
白垩系
侏罗系
J
侏罗系
三叠系
T3 T2 T1
三叠系
巴西盖组(K1b) 舒善河组(K1s) 亚格列木组(K1y) 喀拉扎组(J3k) 齐古组(J3q) 恰克马克组(J2q) 克孜勒努尔组(J2k) 阳霞组(J1y) 阿合组(J1a) 塔里奇克(T3t) 黄山街(T3h) 克拉玛依(T2-3k) 俄霍布拉克组(T1-2e)
二叠系
P 灰岩段(C1) 砂泥岩段(C2) 上泥岩段(C3) 标准灰岩段(C4) 中泥岩段(C5-1) 生屑灰岩段(C5-3) 下泥岩段(C5-4) 角砾岩段(C6) 东河砂岩段(C7 ) D S 中上奥陶系(O2+3) 下奥陶系(O1)
二叠系
石碳系
石碳系
C
石碳系
石碳系
杜瓦组(P2d) 普司格组(P1p) 塔哈奇组(C3t) 阿孜干组(C2a) 卡拉乌依组(C2k) 和什拉谱组(C1h) 克里塔克组(C1k)
泥盆系 志流系 奥陶系
泥盆系 志流系 奥陶系 O 奥陶系
泥盆系
奇孜拉夫群(D3qz) 阿尔他西群(D2ar) 苏库洛克群(D1sk) 中上统(O2+3) 下统(O1)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地层层序表
塔北隆起 Q 库车组(N2k) 上第三系 康村组(N1-2k) 吉迪克组(N1j) 第四系 第四系 库车坳陷 Q 库车组(N2k) 上第三系 康村组(N1-2k) 吉迪克组(N1j) 苏维依组(E3-N1)s 库拜格列木组(E1k) 下第三系 第四系 上第三系 T6 T7 T8 下第三系 E 中央隆起 Q N 第四系 西南坳陷 Q 阿图什组(N2a) 上第三系 帕卡布拉克组(N1p) 安居安组(N1a) 克孜洛依组(E3-N1)k 巴什布拉克组(E2-3b) 乌拉根组(E2w) 下第三系 卡拉塔尔组(E2k) 齐姆根组(E1-2Q) 阿尔塔什组(E1a) 吐依洛克组(K2t) 依格孜牙组(K2y) 白垩系 库克拜组(K2k) 克孜勒苏组(K1kz ) 库孜贡苏组(J3k) 塔尔尕组(J2t) 杨叶组(J2y) 侏罗系 康苏组(J1k) 萨里塔什组(J1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营 组 Ed
东二段 170-200
棕红、紫红、灰绿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地区砂岩形成油气层。
浅灰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与灰绿色、棕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由南向北变厚颜色变暗,凸起
1、地层软硬交互,防蹩跳钻,防 井斜;2、注意油气侵。
1、在披复构造带、断裂带上 注意油气显示; 2、地层压 力系数正常。
60 、铁质多,是地层对比标志层,大王庄地区有油层
1、在油源断层附近储集层砂 1、防蹩跳钻,防煤层坍塌、扩径。 岩可能含油,注意观察油气显
下 统
下石 盒子

70-160
灰色、灰绿色泥岩和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砂岩互层,向下颜色变深,夹黑灰色碳质泥岩、薄煤 层及铝土矿。
2、注意钻达风化壳的岩性及钻时, 示;2、钻下古生界井卡准风 必要时停钻循环观察。防钻开古风 化壳,捞准三层灰岩(即南定 化壳发生恶性井漏。3、凡设计钻探 灰岩、徐家庄灰岩、草埠沟灰
济阳坳陷地层综合情况、钻井工程故障及地质录井工作提示大表
界系



(阶) 厚度(m)
岩性组合特征及地震反射层
工程故障提示
地质录井工作提示
第 全新 平 四 统, 原 系 更新 组 Q 统 Qp
灰黄色、棕黄色粘土、亚砂粘土夹粉、细砂层,疏松不成岩。上部见薄层海相沉积——灰黑色淤 210-430 泥质砂质粘土,海滩地区有贝壳层。中下部见钙质及铁锰质结核,夹有劣质泥炭。底部有含淡水
馆 陶 组 Ng
馆上段80- 以曲流河沉积为主,占地层的25~30%。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凸起的披复构造易形成油气藏。孤岛 500 、孤东、埕岛、埕东等油田的油层胶结疏松,泥质胶结物含量在10%左右,易出砂。馆上段是本区 的主要含油层系。馆上段底为T1'地震反射层。
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沉积。以灰白色砾状砂岩、中、细砾岩、细砂岩为主,占60~80%, 馆下段70- 夹棕红、灰绿色泥岩。底部是厚层——块状含石英、黑色燧石的砂砾岩,沉积广泛,岩性稳定。
1,钻遇油气层防抽喷;2、砂砾岩 易扩径、易被压漏而卡钻;3、钻深 探井下大技术套管封固;4、开发井 本层下177.8mm油层套管,或者下 缠丝筛管砾石充填完井;5、稠油热
1、注意油气显示,录井不要 漏油气层;2、洗岩屑时防砂 岩被冲走;3、注意观察油质 稀稠;4、卡准取心层位,必 要时进行中途测试。
1、注意测油气上窜速度,防 油气侵、井喷;2、盐岩岩屑 不能多淘洗;3、卡准层位, 观察含油级别。尤其要注意不 要漏描轻质油和裂云质含砾砂岩、灰质砂岩互层,砾石主要成分为燧石、石英 侵及中毒。
岩及片麻岩岩块等。泥岩中含石膏、盐岩薄层和FeS晶体。底部为厚层的杂色、深灰色砾岩,砾石
砂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校正钻机“三点一线”,确保钻 直井;2、地表易因井喷、井涌而坍 塌下沉,曾多次埋钻机,需下表层套 管封固
1、开钻前检查井位是否有 误;2、注意观察有无生物成 因的极浅气层。
上 新 统
上 第 三 系 N
中 新 统
明上段 土黄色、棕黄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砂岩互层,砂岩主要为中细砂岩。测井曲线呈“弓形”
1、地层易造浆,井壁易塌;2、在 披复背斜构造带上断层附近有浅气 层。防泥包钻头起钻抽喷气层,起 钻时灌满钻井液。
1、注意地震剖面呈"亮点", 可能是浅气层;2、注意钻井 液油气侵显示;3、二开后保 持气测录井仪工作正常。
棕红色、灰绿色泥岩、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和灰色、灰白色砂岩互层,属河流相沉积。砂岩分7组, 1、正常地层孔隙压力,压力系数为
1、局部含油白云岩地层压力稍高,
压力系数为1~1.1,注意油气侵, 防井喷;2、生物灰岩孔、洞、裂缝
注意捞取标志层岩屑,及时对 比地层变化和观察油气显示。
100-400
北部以暗色泥岩为主,为生油层。沙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顶面为T2地震标准反射层(无特殊岩性 沉积的盆地边部,沙一段底为T2)。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600
大油田内其顶部砂层多见“上油下水”式的油层。馆陶组底不整合面为T1地震标准反射层(区域 标准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采井,进行预应力固井,水泥返至 地面。
东一段 140-300
棕红、灰绿色泥岩与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砂岩互层,底部有块状细砂岩、含砾砂岩(俗称" 胖砂岩"),为对比标志层。在大中型油气田,胜坨、东辛、临盘、埕岛等均有油层,多数油田为稀油, 且高产。
防掉牙轮、扭断钻具,防裂缝性井 漏
观察裂缝中有无油气显示。肉 眼难以确定岩性时,以镜下鉴 定岩性为准。
K1 组
井喷出岩裂隙中见油迹。白垩系青山组顶为Tk地震反射层。
上统 蒙阴
上部浅灰、灰色、灰绿色泥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砂岩、含砾砂岩。下部为杂色含砾砂岩与灰色
J3 组 0-200 砂质泥岩互层。
中统 三台 J2 组
石 碳 系 C
上王
上部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紫红色中粒砂岩、硬砂岩(成分主要为安山岩粗碎屑);下部紫红色
统 氏 0-270 、杂色砾岩、含砾砂岩(砾石成分为正长斑岩、安山岩、凝灰岩等岩石的岩块,杂基胶结)和紫
K2
下 统

青 山
〉700
红色页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上部灰色暗紫色中~酸性喷发岩(安山岩、玄武岩,致密坚硬,钾长石斑晶结构,具小气孔), 夹灰色泥岩(性脆、微含砂),顶部夹一层暗紫色中粒硬砂岩。下部灰色、暗紫色安山质凝灰岩 夹紫红色泥岩(微含砂)。沾化见深灰、灰黑色玄武岩,惠民凹陷见杂色流纹岩。在广利东风6
发育,防高密度钻井液压漏地层;3 、防蹩跳钻、防井斜。
上部紫红、灰绿色泥岩和浅灰色砂岩、含砾砂岩互层,组成正旋回,砂岩呈正韵律。下部灰绿色
沙二段 、紫红色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有劣质油页岩、碳质页岩,含碳化的植物化石碎片。在东 1、注意油气侵;2、防高密度钻井 观察油气显示、含油岩
新 生
Es2 营、惠民凹陷是主要油气层,如胜坨、东辛、现河、临盘油田的油层。沾化、车镇凹陷剥蚀变 液压漏不整合面;3、防扩径影响固 屑,要做滴水试验,落实油水
不整合接触)。
沙四上 Es4上
270-350
沙四中 Es4中
350-450
沙四下 Es4下
300-400
褐灰色泥岩与深灰色劣质油页岩不等厚互层,是本坳陷的重要生油层,夹薄层砂岩、白云岩、灰
岩和生物灰岩,局部见块状砂岩和礁灰岩,为良好储集层。是纯化、广利、永安、平方王、八面
河等油气田的主要油气层。泥岩质纯,致密坚硬,具微细水平层理,含FeS晶体。东营凹陷沙四上
30-310 薄,油气层在不整合面之下。沙二段底为T3地震反射层,在坳陷的南部沙二上、下段连续沉积, 井;4、防掉牙轮、井斜。
系统和含油高度。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北部缺失沙二下地层,沙二上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Kz
下 第 三 系 E
始 新 统
古 新 统
沙三上 中—厚层细砂岩为主,与深灰色泥岩、少量灰绿色泥岩互层,夹薄层白云质砂岩、灰质砂岩。顶
P1 山西 组
60-90
上部以灰色砂岩和灰质砂岩为主,中部黑灰色碳质泥岩和2~3层煤层夹云煌岩,下部灰色泥岩与 下古生界(或太古界)地层,钻入 岩),向下追索见G层铝土
明 化 镇 组 Nm
350-500 高电阻段。小清河和徒骇河以南地区有可饮用淡水层。
明下段
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细砂岩,夹钙质、铁锰质结核和灰绿色泥质条带。底部见燕 尾双晶石膏,电阻较上段低。当下伏地层形成油藏时本层砂层含天然气,地震剖面上呈“亮点”
300-450 浅气层。沾化凹陷东部有浅油层。明化镇组底为T0地震反射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和描述。
Es 200-550 成圈闭就可能成为油藏,如胜北、民丰北带。沙三中底高压油层(砂岩)段顶为T5地震反射层 钻具。
沙三下 Es3下
300-450
以深灰色泥岩和两套深黄褐色油页岩为主,夹少量灰色灰质粉细砂岩,是本坳陷的主要生油层。
油页岩页理发育,质纯,易燃,沉积稳定,是本区最好的区域对比标准层,底部夹白云质砂岩和 1、防油气侵;2、局部地层压力系 灰色劣质油页岩。有薄层油气层,惠民凹陷临盘地区有盘河砂岩油层;东营中央隆起带两套油页 数为1.4~1.6,宁海、六户地区可达 提示防井喷,观察油气侵,注 岩之间有透镜体状砂岩,多形成高压油层或高压盐水层,局部地区有软沥青层。油页岩集中段顶 1.75,油质轻,油气比大,防井喷 意测定油气上窜速度。 是T6地震标准反射层,沙三段底为T6下地震反射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洼陷边部为角度 着火。
Es3上
部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灰质砂岩(具鲕粒结构或含螺化石),泥岩稳定局部含紫斑。在测井曲 地层压力系数正常或稍高,注意油 线上呈“鼓包”特征,是进入沙三段的标志层。在各大油田内,一般均见油层。沙三段上部底为 气侵或水侵。
240-310 T4地震反射层。
卡准取心层位,加强岩心

沉积相、物性及含油性的观察

东三段 160-300
上无沉积,边部上倾尖灭,在坳陷北部以暗色泥岩为主,在海域可能为生油层。东营组底为T2'地
震反射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沙一段 Es1
上部深灰色泥岩夹一组灰白色细砂岩,岩屑呈“豆状”,俗称“豆状”砂岩,为对比标志层。中 部灰色泥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其下夹有具针孔结构的“针孔状”灰岩及白云岩。下部深灰色泥岩 、劣质油页岩夹黄灰色薄层泥质白云岩及生物灰岩。底部三层白云岩,质纯且分布稳定,为本段 底界标志层。局部构造区带生物灰岩、白云岩和砂岩为油气层,在大油气田内都有油气层。坳陷
孔三段 暗灰紫色、棕红色泥岩和棕色砂岩、砾岩不等厚互层。惠民和昌潍地区为大套火山碎屑岩(碎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