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物证9短路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ac86eb9d528ea80c779de.png)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采取措施的建议; 5、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21/7家和专业 人员对其性质、组成、特征、证明作用等进行鉴定, 并作出结论作为证据。
2021/7/11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4、出版了许多关于火灾调查的书籍
薛纯山、张国珍,《现场勘查》;
任松发,《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任松发,《火灾调查》;
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
张美德,李建华《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 》;
陈爱萍 、徐晓楠主译《柯克火灾调查》等。
2021/7/11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0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文档格式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二 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路 短路所致 。
2021/7/11
2
2021/7/11
2021/7/11
24
四、火灾调查人员的职权
1、有权要求起火单位或个人保护好火灾现场。 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3、有权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询问。 4、有权检查、提取火场痕迹物证或采取紧急措施(包括
火灾现场物证照相技巧
![火灾现场物证照相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6bab88aa0116c175f0e4862.png)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与技巧•作者: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赵承建于孝红•发布时间:2008-8-21 9:17:46•浏览次数:825•【字号大中小】•[关闭]摘要:本文分析了火场痕迹物证照相的作用与任务,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实际工作中痕迹物证照相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火灾痕迹照相火灾痕迹物证是指能证明火灾发生原因和经过的一切痕迹和物品,包括烟熏痕迹、倒塌痕迹、液体燃烧痕迹、短路和过负荷痕迹,火场尸体、炭化痕迹等等。
火灾现场中拍摄有检验鉴定价值的各种痕迹物证是火场照相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火灾痕迹物证有:火烧、蔓延、炭化、灰化、烟熏、倒塌、坍塌、变形、变色、变性、熔融、流涎、断裂、炸裂、爆炸、位移、飞落、遗弃、撬压、磨擦、撞击、间隙、层次、交叉、短路、过载、烧死、烧伤、记时、记录、凹形、V形、象形、笔迹等痕迹。
如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柴、烟蒂残留物;电气火灾中的短路点、熔痕、熔珠、电线接头、插头、电器开关;放火现场的引火物、作案工具及相关的门窗门锁撬压痕迹、血迹、脚印、指纹;液化气火灾中的泄漏点、阀门等。
一、火场痕迹物证照相的作用与任务火灾现场常见痕迹物证照相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它们的形状、大小和特征,为进一步的技术鉴定提供证据,为查清火灾原因、认定火灾责任、核定火灾损失提供依据。
其主要任务是:一、及时、全面、形象、逼真地记录火灾现场细节方面真实情况、气氛和特点,为调查火因分析案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
二、完整、清晰、准确、真实、不变形地将难以提取的痕迹物证,不受损坏的拍照下来;三、记录放火、失火等案件现场证据。
二、火场痕迹物证照相的用光方法火场痕迹物证照相常用的光源有手电筒、聚光灯和强光灯、闪光灯、自然光,用光方法有以下几种:1、平光法平光是没有阴影的均匀光,方法是在被拍物体的两侧用功率相同的光源,以45度的光照角度照向物体,照相机镜头主轴垂直被除数摄平面平面从正面进行拍照,这种方法适合拍照平面物体上反差较强的有色痕迹。
浅谈短路熔痕与电气火灾原因调查
![浅谈短路熔痕与电气火灾原因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3b9d0f90975f46527d3e147.png)
浅谈短路熔痕与电气火灾原因调查2012年3月7日,平度市尚家疃商业街一网吧发生一起较大火灾。
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发现在起火点处的电脑桌的底部在1 m2范围内有13个烟头、一次短路熔痕(经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以及“V”字形烟熏痕迹。
综合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认定此起火灾发生在3月7日22时40分左右,网吧内的网络到3月7日22时51分51秒断开,据此证明,火灾发生后该网吧仍处于正常的通电状态,故排除电气引起火灾。
认定此起火灾的起火原因为未熄灭的烟蒂引起可燃物燃烧。
笔者参与了此次火灾查的全过程,现结合多年来参与火灾调查的经验谈一谈短路熔痕与电气火灾原因调查。
1 短路熔痕1.1 一次短路熔痕一次短路熔痕是指在正常环境条件下,铜、铝导因本身故障发生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它包含三种含义:其一,正常环境表示处于非火灾环境(自然环境);其二,表示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不考察短路形成的原因;其三,表示短路时释放的热能使导线熔化到凝固的过程。
1.2 二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是指在火灾条件下,铜、铝导线发生故障而发生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其一,表示痕迹的形成处于火灾环境中或高温分布区域;其二,表示电气因绝缘破坏发生诱发性短路故障,其三,表示短路释放的热能和高温热能共同作用使导线发生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2 现场勘查与技术鉴定1)在勘查现场过程中,对技术鉴定做出的一次短路熔痕结论,应重点注意以下问题:①查清在着火前一段时间内,电气线路或设备有无发生故障,发生故障后的维修情况,是否将故障残存部分弃留在起火部位或起火点处。
如某汽车制造厂火灾,送检的物证鉴定为一次短路熔痕,后经现场勘查和访问核实,该送检物证为检验汽车电瓶是否带电所使用过的导线。
②查清着火前电气有无异常情况,包括烟雾、气味、声光、电压波动等。
如电气绝缘烧损伴随着较强的刺激味道,短路是线路之间的放电过程,发生短路时有一定的声响和弧光等。
第三节木材燃烧痕迹第3节
![第三节木材燃烧痕迹第3节](https://img.taocdn.com/s3/m/c3e631132af90242a995e522.png)
2020/1/22
10
(二)辐射着火痕迹
热辐射作用下,木材按照干燥、热分解、炭化、无焰 燃烧、明火燃烧的次序变化。特征:
1、炭化层厚; 2、龟裂严重,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3、炭化表面具有光泽。
2020/1/22
11
(三)受热自燃痕迹
温度不高的长时间受热过程中,木材经历长时间的 热分解和炭化过程,最后发生自燃。特征:
三、木材燃烧痕迹总体特征
1、物理变化:
木材在几何形状、颜色、力学性能等物理 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变化。
2、化学变化:
木材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受热分解,发生
了化学反应,化学性质表现出来的变化,如产
生了游离炭,甚至存在石墨化的趋势。
2020/1/22
8
四、木材燃烧痕迹的种类
痕迹种类 明火燃烧痕迹
热源种类 明火火焰
形成过程 热分解气体燃烧及异相燃烧
辐射着火痕迹 热气流辐射 热点无焰燃烧扩大产生明火
受热自燃痕迹 低温燃烧痕迹
干馏着火痕迹
电弧灼烧痕迹ຫໍສະໝຸດ 热气流作用 热气流长时间作用引燃木材
更低温度的 木材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 热 源 不易散热而产生的燃烧
高温的 高温干燥室内木材发生热分 真空环境 解和热裂解,遇氧产生烟火
1、炭化层平坦,炭化深度 深,没有裂纹(在通风条 件较好情况下形成少量裂 纹),炭化面硬。
2、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线 不明显,有过渡区。
3、有不同程度的炭化区, 即沿传热方向依次出现炭 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 黄的焦化层等。
2020/1/22
12
(四)低温燃烧痕迹
100~280ºC左右,更低温度下的受热自燃,其热分解 和炭化时间更长。特征:
火灾调查_任松发_第四章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调查_任松发_第四章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61bb9009f12d2af90242e649.png)
另一种说法
10
第一节 概述
(二)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 1、证明火势蔓延方向、起火部位 和起火点 2、证明起火时间; 3、起火原因; 4、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 5、火灾危害结果
11
第一节 概述
二、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和证明作用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对发现的痕迹物证应从多方面证明它的 可靠性。 2、一种痕迹物证可能有某种证明作用,但 该证明作用并不能在任何火场都能体现。例 如:一次短路痕迹在有些火场能证明起火原 因,但大另外一些火场又无证明作用。 3、应该用多种痕迹物证证明一个火灾事实。
17
第一节 概述
气泡吸收管
真空采气瓶
采气管
采样夹
18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鉴定
(一)化学分析
包括化学法和仪器法。主要是测定和鉴定: 1、鉴定起火点处残留物的种类、组成、易燃性、 自燃性; 2、测定混合物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3、测定某物质的自燃点、闪点、热稳定性等 4、鉴定某生产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敏感性物质 5、鉴定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反 应程度; 6、鉴定某物质的自燃条件。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烟熏痕迹 第三节 木材燃烧痕迹 第四节 液体燃烧痕迹 第五节 火灾中的倒塌 第六节 玻璃破坏痕迹 第七节 混凝土在火灾中的变化 第八节 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第九节 短路痕迹 第十节 过负荷痕迹 第十一节 其它痕迹物证
1
第一节 概述
一、火灾痕迹物证 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19
20
(二)物理分析
1、金相分析,分析金属熔痕的金相组织晶体 结,以确定电故障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和金属 在火场中受热温度等。 2、剩磁检验,检验火场中铁磁性物质的磁性 大小,以判断火场附近是否有大电流通过, 是否发生过线路短路和雷击。 3、力学性能测定,对材料包括焊缝的机械强 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分析破坏原因、 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4、断面及表面分析,对金属材料断面特证和 材料 内外腐蚀程度的检验,从而分析材料的 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的研究综述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38340e919e8b8f67c1cb90d.png)
2007. [2]高素英.电气火灾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高科技可防患于未然
[EB/ OL]. (2009- 04- 09).http:/ / / Article/ Archive/ 2009/ 4/ 9/ 169617.html.
况具体分析。 2.1.2 过负荷痕迹 导线过负荷会在整个回路中产生过负荷痕迹,这和短路时只在短
路点产生短路熔痕不同。导线过负荷时温度会升高,其内部的晶粒形态 会发生变化,金相组织由原始的变形晶粒转变为等轴晶粒,因此金属组 织强度大大降低,铜导线会出现结疤现象,铝导线甚至会出现均匀断节 现象。此外,导线绝缘层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的研究综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公安消防大队 郑自泉
[摘 要]对近年来关于电气火灾痕迹物证鉴定及原因认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 推动火灾调查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火灾调查工作服务。 [关键词]电气火灾 痕迹物证 火灾调查 综述
1.引言 电气火灾是由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自身故障、诱发故障或使用不 当而引发的火灾。随着我国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火灾发生的频 率也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电气火灾的年均起数约占所有火灾年均起 数的 26%,年均损失约占总损失的 36%。以 2008 年为例,全年共发生火 灾 13.3 万起,而由电线短路、过载和电器设备故障等电气原因引起的火 灾大约有 4 万起,约占总数的 30.1%[1-2]。由于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率高、 损失严重、影响重大,因此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认定电气火灾原因一直 是从事火灾调查工作和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并深入研究的重要课 题。 在火灾现场残存的痕迹中,除了由电气原因直接产生的残留物外, 由非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在发生和蔓延过程中,电气设施处于火焰高 温作用,破坏电气绝缘,带电线路相继发生短路等诱发电气故障,也会 留下相应的残留物痕迹,因此,在现场勘验过程中,准确无误地发现和 提取这些痕迹,并对痕迹进行准确的判别和鉴定,对于确定火灾原因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电气火灾痕迹物证的原 因认定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实际火 灾调查工作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痕迹物证原因认定的研究 2.1 电气线路故障痕迹 2.1.1 短路痕迹 在火灾调查中,将短路分为一次短路和二次短路。一次短路又称火 灾前短路,是指导线由于自身故障在火灾前形成的短路。二次短路又称 火灾中短路,是指带电导线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线绝缘层失效 而引起的短路[4]。导线发生短路后,会在短路点及其周围产生各种痕迹, 这些痕迹称为短路痕迹,常见的短路痕迹有:短路熔珠、凹坑状熔痕、喷 溅熔珠、尖状熔痕和熔断熔痕。 在实际的火灾调查和痕迹鉴定的工作中,主要是根据火灾现场提 取的短路痕迹来判断和鉴别出其究竟为一次短路、二次短路还是火烧 痕迹。陈渝[5]用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实际火场提取的多股铝芯电线 熔痕进行了显微形貌和金相组织的检测分析,发现送检的电线熔痕均 具有微熔痕特征,熔痕呈圆形凹坑状居多,熔痕面有边界不规则的疏松 孔和圆形的具有铸造自由表面的气孔,部分熔痕表面覆盖了基体铝的 氧化粉末,并且熔痕(金相组织)区域与导线基体区域界线清晰,因此认 定送检的电线熔痕为一次短路熔痕。余振平[6]用金相显微技术对同一火 场中提取的两组导线熔痕进行鉴定,并结合实验结果论述了一次短路 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的区别。邸曼、马宝珠[7]用宏观、金相、成分分析等 技术对火灾现场提取的高压铝导线金属熔融物的痕迹物证进行鉴定, 以鉴别其是由于电热作用而产生金属熔融喷溅物,还是由于火灾火焰 的高温作用而使铝导线熔化。 为了进行理论研究并用以指导火灾调查工作,不少研究人员模拟 不同的火场条件制备了导线短路痕迹样品,以研究其熔珠熔痕的特征。 Eui- Pyeong Lee, Hideo Ohtani 等[8]研究发现在一次短路熔痕中存在石墨 和无定形碳两种晶形,而在二次短路熔痕中仅存在无定形碳一种晶形, 并通过测定晶体中树枝状结晶臂间隔和氧化物浓度来评估形成短路熔 痕的环境温度。王书运,张晓凯等[9]用 SEM 观察分析模拟实验条件下铜 导线及其熔珠熔痕的几种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单股粗铜 导线的火烧、二次短路与一次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造成的熔珠熔痕 其显微结构有明显不同,而多股细铜导线火烧和二次短路及过负荷产 生的熔珠熔痕, 其显微结构中均出现等轴晶和柱状晶及较小再结晶颗 粒,与一次短路结构较难以区别。魏巍、谢明立等[10]模拟实际火灾环境分 别制备了两种短路熔珠,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 熔珠凝固后火场高温火烧对金相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鉴别两种短路熔 珠的方法。胡建国,刘义祥等[1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铝导线熔痕的微 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铝导线的一次短路、二次短路和火烧熔 痕的微观形貌分别具有相应的特征和规律,认为利用微观形貌的区别可 以鉴别铝导线熔痕的形成原因。王书运,张晓凯[12]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了各种实验室模拟火灾条件下铝导线及其熔珠熔痕的显微组织结构特 征,并和火灾现场取样的组织结构相比较,结果表明:当火灾现场取样结 果显微结构出现树枝晶和柱状晶时,能基本判定导线为一次短路所致; 但当取样结果显微结构仅主要出现大块再结晶体时,则需根据现场情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a6b16a2d168884868762d6f8.png)
(2)对于液体物证:可用干净的取样瓶装取。 浸润在木板、棉织物等纤维材料以及泥土里的 液体,连其固体物品一并提取,样品也要放在 广口玻璃瓶或者其它能密封的容器内,防止液 体挥发。
(3)对于气体物证:最好用专门的气体收集器 收集。对于被吸附于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气 体物证,连其固体或液体一并提取。
注意事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19条规定: 现场勘查中发现的有关痕迹物证,提取前、后应 当采用录像、照相等多种形式记录,并妥善保管。 提取物证时须有两名以上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并 在提取记录上签名。物证封装后要加盖公安消防 机构的印章。
(4)力学性能测定 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 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 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5)断面及表面分析 主要是对金属材料破裂断 面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程度的观察检验, 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3.直观鉴定
直观鉴定是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用感官直接或用简单仪表 对物证的鉴定。
1.化学分析鉴定
➢ 化学分析鉴定是指对火场残留物的化学组成及化 学性质的测定。其主要目的是根据残留物、产物 分析火场存在的是什么物质,有无危险性,在什 么条件下造成火灾。
➢ 化学分析鉴定的主要内容: (1)分析起火点残留物中是否含有可燃性、易
燃性、自燃性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成份,测定含 有什么具体物质;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痕迹概述 烟熏痕迹 木材燃烧痕迹 液体燃烧痕迹 倒塌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混凝土在火灾中的变化 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短路痕迹 过负荷痕迹
一、火灾痕迹概述
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 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 火灾痕迹物证的送检
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
第九节___短路痕迹
![第九节___短路痕迹](https://img.taocdn.com/s3/m/899678fb7c1cfad6195fa789.png)
多股导线短路熔痕
多股导线火烧熔珠
2、金相组织区别:
火烧熔痕(4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二次短路熔痕(400X)
不同熔痕的鉴别——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1)火烧熔痕无明显的气孔,短路熔痕存 在则比较明显的气孔。
(2)一次短路为细小的柱状晶,二次短
路为粗大的柱状晶粒。火烧 熔痕的晶粒 为等轴晶,但可从有无气孔与二次短路相 区别。
两导线搭接形成凹坑状熔痕
放大的凹坑状熔痕
形成:两导线并行或互相搭接,线芯靠 近产生电弧时,一接触又马上离开。 特点:凹坑表面有光泽,有金属颗粒。
3.喷溅熔珠:飞溅的电火花形成的 金属小圆珠
短的 路电 瞬火 间花
形成:从短路点飞溅出电火花,飞溅出后 在空气中冷却形成的金属小圆珠。 特点:几个或几十个同时产生,从短路点 附近物体或地面上能找到,飞溅的最大水 平距离,一般为几厘米到1米左右。
1、表观区别
短路熔痕
火烧熔痕
(1)短路熔痕与本体界限明显;火烧熔痕 与本体有明显的过渡区。
(2)短路的金属导线没有退火现象;火烧 过的金属导线有相当一部分退火变软。 (3)短路可形成喷溅熔珠,分布比较广;而 火烧只能使金属垂直下流,熔珠的分布范围 比较窄。
(4)短路除短路点熔痕外,金属变形小; 而火烧金属变形范围大,甚至会出现多处 变形。 (5)短路熔痕在另一条对应的导线上有 对应点,火烧熔痕没有对应点。 (6)多股软导线短路时,熔珠附近的多 股线是分散的;火烧的多股线,多股熔化 成粘连的痕迹。
1
2
3
二次短路
二次短路
总闸
分闸
二次短路
总闸
分闸
3、证明通电状态 火灾现场中用电器具处于通电状态 时,在火灾作用下,其电源线上容 易产生二次短路熔痕。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PPT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8e9b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9.png)
必须通过分析烟尘成分来确定原来的可燃 物种类时,要收集烟尘作为检材。
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一、气态物证的分析
常用检气管法(如汽油用甲醛---硫 酸检气管,呈现紫红色;一氧化炭 用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碘检气管, 呈现绿色;已醇蒸汽用硫酸—铬酐 检气管,呈现出橙色)和试纸比色 法(被测气体通过被试剂浸泡的滤 纸,产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板 比较)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态物证(分子量大于29)易 聚集在低洼区域;密度比空气小的气态物证(分 子量小于29)易聚集在房间的最高处或天花板下 面。采样点应设在气态物证聚集的地方。
在车间内,如果生产是连续性的,可分别在生 产线上的不同工序采样;如果是间断性的,可在 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分别采样。
每个采样点应平行采集至少两个样品,样品测 定结果之差不能超过20%,并要求记录采样时的 温度、压力。必要时要在离火灾现场较远的地方 采集空白样品。
三、固态物证分析
熔点测定、荧光检验、燃 烧试验(火焰、烟、味、 灰的差别)
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热分析 色谱分析 原子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一、热分析
1、 热分析( thermal analysis)是在程序控制 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 类技术。
2、热分析技术的分类
火灾物证金相分析
主要用于电气线路火灾的鉴定和电器火 灾的鉴定。如短路火灾和过负荷火灾, 电熨斗、电热毯、电炉子、电烙铁、变 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白炽灯等电热器 具引起的火灾。
结束
测定物理量 技术名称
ICTA简称
热重法
TG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db52ae66dd36a32d72758131.png)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起火点 根据烟熏痕迹的形状、位置、分布和浓密
程度可以确定起火点。
(1)如果在室内墙壁上有“V”形烟熏痕迹, 那么“V”形的底部就是起火点。
(2)如果吊顶内残存的山墙上烟熏浓密, 而吊顶下面室内墙壁上烟熏稀薄,则说 明吊顶内先起火;反之,说明室内先起 火。
(3)如果大部分烟熏痕迹在吊顶以下墙 壁上,而且吊顶上下墙面烟熏界线分明, 只有某部分墙壁吊顶上下烟熏浑然一体, 则说明起火点在这个浑然一体的烟熏痕 迹下面附近。
(4)在什么条件(温度、湿度、遇酸、遇碱、 混入杂质等)下某种物质能够自燃;
(5)某种物质燃烧时出现什么现象(焰色、烟 色、气味);
(6)某种物质在某种燃烧条件下遗留什么样的 残留物及其它痕迹。
(7)验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后期处理
1.各种物证经有关方面的专家和部门鉴定,作 出结论并在火灾事故处理完毕后,可予撤销、废弃 或归还原主。
(4)力学性能测定 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 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 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5)断面及表面分析 主要是对金属材料破裂断 面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程度的观察检验, 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3.直观鉴定
直观鉴定是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用感官直接或用简单仪表 对物证的鉴定。
物理分析鉴定是指对物质物理特性的测定。 (1)金相分析 通过金属构件内部金相组织变化, 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从而判断火场温度及发 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剩磁检测 剩磁检测用来测定火场上铁磁性物 件的磁性变化,它主要用来鉴别是否雷击或较大电 流短路造成的火灾。
(3)炭化导电测量 电弧或强烈火焰可使木材等 有机材料炭化导电,通过炭化层电阻的测量, 鉴别电弧造成的火灾或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9节短路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9节短路](https://img.taocdn.com/s3/m/9e24cc677e21af45b307a876.png)
第四章火灾痕迹物证第九节短路痕迹2011-5-241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z短路:是指电气线路中的不同相或不同电位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不经负载直接接触称为短路。
z由于短路电流在短路点的热作用下,使该点金属迅速熔化、气化。
气化金属的体积膨胀使导线崩离,因此在刚开始分离的导线之间形成电弧,这样将整个短路回路中的热效应更集中于短路点。
z短路痕迹:这种因电能转化为热能熔化产生的熔珠、熔坑等痕迹。
z短路痕迹又分为一、二次短路痕迹。
2011-5-242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二)短路熔痕的分类1、一次短路:又称火灾前短路,是指导线由于某种故障在火灾发生前形成的短路。
z原因:机械性破坏、长时间老化、高温和酸碱等破坏。
2011-5-243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二)短路熔痕的分类2、二次短路:又称火灾中短路,是指带电导线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线绝缘层失效而引发的短路。
2011-5-244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三)短路熔痕的表现形式1、短路熔珠:短路瞬间导线被熔断后,留在熔断导线端头的圆珠状熔痕。
z短路熔珠的大小一般为线径的1.5~2.5倍,在能够形成短路熔珠的条件范围内,电流越大,熔珠越大。
2011-5-245(三)短路熔痕的表现形式1、短路熔珠z短路不一定都形成熔珠,尤其在短路熔断的两个导线头上同时形成熔珠的机会更少,较多的是一头有熔珠,另一头出现熔化痕迹。
z熔珠的状态也不尽一致,有的较大且凝结在导线端的正中,有的则处于导线端的一侧。
2011-5-246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三)短路熔痕的表现形式2、熔断熔痕:发生短路时,电弧的高温作用和短路产生的爆发力将短路点熔断,在短路体上形成对称熔痕。
z在导线上形成的熔断熔痕熔头呈弧形,表面光滑,熔头略粗于原导线。
2011-5-247一、短路痕迹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三)短路熔痕的表现形式3、凹坑状熔痕:这种熔痕常常出现在两根导线相对应的位置上,它是在两线并行或互相搭接接触的情况下,因导线绝缘失去作用,接触又迅速离开,所以短路电流较小,温度很快降低,还来不及将导线熔断,只在短路点处形成烧蚀坑。
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综合
![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8558b0aff78a6529657d534d.png)
2021年公安技术(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火灾调查方向)《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综合》科目考试大纲目录Ⅰ.考查目标 (2)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考查内容 (3)Ⅳ.参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16)Ⅴ.参考书目 (19)Ⅰ.考查目标本科目考核内容包括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两部分。
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具体包括:1.正确理解和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正确理解和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中现场和各类物证的勘验和检验方法;3.能够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理论和知识,初步解决火灾调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刑事科学技术 75分火灾调查 75分四、试卷的题型结构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刑事科学技术3小题、火灾调查3小题);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火灾调查2小题);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刑事科学技术2小题);综合应用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刑事科学技术2小题,火灾调查2小题)III.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刑事科学技术》一、刑事科学技术概述(一)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对象1.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学科名称2.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3.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二)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1.刑事科学技术总论2.刑事科学技术分论(三)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1.物质交换原理2.种属认定原理3.同一认定原理(四)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和作用1.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2.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二、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一)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分析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医学和生物学检验法4.仪器分析方法5.显微镜检验法(二)光源技术1.光源的种类2.光源作用的原理与应用(三)显微镜技术1.光学显微镜2.电子显微镜3.原子力显微镜(四)光谱方法1.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光谱方法的分类3.原子光谱4.分子光谱(五)色谱方法1.色谱方法的原理与分类2.气相色谱法3.液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法(六)质谱方法与联用技术1.质谱仪2.气质联用法(GC/MS)3.液质联用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5.直接电离质谱技术三、刑事影像技术(一)现场摄影与摄像1.现场摄影与摄像概述2.现场拍摄的工作步骤3.现场摄影与摄像的内容及拍摄要点4.现场拍摄的表现手法5.现场照片案卷制作(二)物证摄影1.物证摄影的一般要求2.物证摄影的通用技术手段3.物品类物证的拍摄记录方法4.物证的检验摄影方法(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1.数字图像基本知识2.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刑事技术工作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四、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1.手纹的特性及手印的作用2.手的外形结构与手掌皮肤组织结构3.手掌面皮肤花纹的类型与特征4.手印的形成与分类5.现场手印的寻找、发现6.潜在手印的显现方法7.现场手印的记录和固定提取8.样本手印的收取9.手印鉴定10.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二)足迹检验1.足迹的概念和分类2.足迹的特征3.现场足迹的勘验4.现场足迹的记录5.足迹分析6.足迹鉴定(三)工具痕迹检验1.工具痕迹概述2.工具痕迹的基本类型3.常见的工具痕迹及其特征4.工具痕迹的发现、识别和提取5.分析工具痕迹6.工具痕迹鉴定(四)枪弹痕迹检验1.枪支与子弹的分类与构造2.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特征3.弹着痕迹4.枪弹痕迹的勘验5.枪弹痕迹鉴定(五)特殊痕迹检验1.车辆痕迹检验2.整体分离痕迹检验3.纺织品痕迹检验4.开锁、破锁痕迹检验5.牙齿痕迹检验五、文件检验(一)笔记检验1.笔记检验原理2.笔记特征3.笔记检验的方法4.非正常笔记检验(二)印刷文件检验1.印刷文件与印刷文件检验2.货币、票证检验3.印章印文检验4.印刷机具鉴别5.印刷品来源鉴别(三)污损文件检验1.污损文件与污损文件检验2.变造文件检验3.文字记载模糊的文件检验(四)文件制成时间检验1.文件制成时间检验概述2.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途径3.字迹书写时间的检验4.印文盖印时间的检验5.字迹与印文形成时序的判断六、微量物证检验(一)爆炸物证检验1.爆炸的概念及分类2.爆炸物及其残留物种类3.炸药爆炸与易燃物爆炸的现场特征4.爆炸物证的采取、包装5.爆炸物证的检验(二)射击残留物检验1.射击物与射击残留物2.射击残留物的分布3.射击残留物的采集和包装4.射击残留物的检验(三)油脂、涂料检验1.油脂的概念及分类2.油脂物证的采集与包装3.油脂物证的分析4.涂料的概念及分类5.涂料的组成6.常用涂料的品种和特性7.涂料物证的采集与包装8.涂料物证的分析检测(四)纤维检验1.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其特征2.纺织纤维上的染料3.纺织品的概念及分类4.纤维物证的特点与采集5.纤维物证的检测(五)玻璃、泥土检验1.玻璃的概念与分类2.玻璃的理化性质与特点3.玻璃物证的采集与包装4.玻璃物证的分析检测5.泥土的组成与分类6.泥土物证的特点与采集7.泥土物证的分析检测七、电子物证检验(一)电子数据取证技术1.电子数据取证的分类2.电子数据取证的原则3.电子数据取证的流程4.电子数据的提取与固定5.移动终端取证技术(二)电子数据检验技术1.数据恢复技术2.系统痕迹检验技术3.电子邮件检验4.即时通信检验5.软件的统一性、相似性检验6.软件功能检验(三)电子物证检验工具1.检验工具2.设备配置与技术能力八、视听资料检验(一)图像资料检验1.图像资料检验的研究意义2.图像伪造篡改的主要方式3.图像资料检验的主要方法(二)语音资料检验1.法庭语音学及其学科性质2.法庭语音技术的兴起和发展3.法庭语音检验技术第二部分《火灾调查》一、绪论(一)火灾调查的概念、任务和原则(二)火灾调查的管辖和组织领导(三)火灾调查人员(四)火灾调查的程序二、火灾现场询问(一)火灾现场询问概述1.询问的概念2.询问的作用3.询问的一般原则(二)询问的对象和内容1.证人的概念和条件2.询问的对象3.询问的内容(三)询问方法和技巧1.询问的一般方法与技巧2.对火灾肇事嫌疑人的询问3.对证人、被侵害人的询问(四)证人证言的审查与判断1.证人证言的审查2.证人证言的判断(五)询问笔录的制作1.询问笔录的作用2.询问笔录的格式与内容3.制作询问笔录应注意的问题三、火灾现场勘验(一)火灾现场勘验概述1.火灾现场勘验的概念、目的2.火灾现场勘验的任务3.火灾现场勘验的原则4.火灾现场勘验一般方法(二)火灾现场保护1.火灾现场的概念与分类2.火灾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3.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与方法4.火灾现场勘验后的善后处理(三)火灾现场勘验准备工作1.火灾现场勘验平时准备工作2.火灾现场勘验临场准备工作(四)火灾现场勘验的内容1.环境勘验2.初步勘验3.细项勘验4.专项勘验(五)火灾现场勘验记录1.火灾现场勘验笔录2.火灾现场绘图3.火灾现场照相(六)火灾损失统计1.火灾损失统计的概念、法律依据、范围2.火灾损失统计的程序3.烧损率的评价方法4.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四、火灾痕迹物证(一)火灾痕迹物证概述1.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火灾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3.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和分类4.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二)烟熏痕迹1.烟熏痕迹的形成2.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3.烟熏痕迹的提取(三)木材燃烧痕迹1.木材的基本特性2.木材燃烧痕迹的种类3.木材炭化深度和木炭电阻的测定4.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四)液体燃烧痕迹1.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及证明作用2.低熔点固体熔化痕迹3.易燃液体容器的鼓胀(五)倒塌痕迹1.建筑结构的倒塌2.室内可燃物品的倒塌3.塌落堆积层(六)玻璃破坏痕迹1.玻璃的组成及性质2.玻璃破坏机理3.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七)混凝土受热痕迹1.混凝土的组成2.混凝土受热温度的鉴定(八)金属受热痕迹1.氧化变色2.强度变化3.弹性变化4.熔化变形5.组织结构变化(九)短路痕迹1.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2.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3.短路痕迹的证明作用(十)过负荷痕迹1.导线在过负荷电流作用下的变化2.导线过负荷的鉴定3.电磁线过负荷的鉴定(十一)火灾物证鉴定1.火灾物证鉴定的概念2.火灾物证鉴定的程序3.火灾物证鉴定常用的方法五、火灾事故认定与复核(一)火灾事故认定概述1.火灾事故认定的概念2.火灾事故认定的内容(二)火灾性质和起火方式的认定1.火灾性质的认定2.起火方式的认定(三)起火时间的认定1.认定起火时间的主要根据2.认定起火时间应考虑的因素(四)起火点的认定1.认定起火点的条件2.认定起火点的根据3.认定起火点时应注意的问题(五)起火原因的认定1.起火因素的分析2.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方法3.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要求4.认定起火原因应注意的问题(六)消防技术调查1.消防技术调查的内容2.消防技术调查的方法(七)火灾事故认定书的制作1.火灾事故认定书的格式和内容2.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的要求3.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应注意的问题(八)火灾事故认定复核1.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概念2.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条件3.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程序六、火灾事故处理(一)火灾事故处理概述1.火灾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2.火灾事故处理的目的3.火灾责任的构成要件4.处理火灾事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火灾案件证据1.火灾案件证据的概念(特征)(作用)2.火灾案件证据的种类3.火灾案件证据的收集(三)火灾责任的分类和事故处理1.火灾责任的分类2.火灾事故的处理七、火灾刑事案件侦查(一)概述1.火灾刑事案件管辖2.火灾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3.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的基本原则(二)火灾刑事案件侦查程序1.侦查的启动2.侦查的实施3.侦查的终结(三)侦查措施1.法定性侦查措施2.非法定性侦查措施八、典型火灾调查(一)电气火灾调查1.概述2.配电盘的勘验3.电气线路火灾调查4.电热器具火灾调查5.照明灯具火灾调查(二)放火火灾调查1.放火案件的特点2.放火现场的特点3.放火火灾的分析认定(三)爆炸火灾调查1.概述2.固体爆炸火灾调查3.泄漏气体爆炸火灾调查4.容器爆炸与爆破火灾调查(四)汽车火灾调查1.汽车火灾的特点2.汽车火灾现场的特点3.汽车火灾的分析认定(五)自燃火灾调查1.自燃性物质的分类2.影响物质自燃的因素3.氧化生热自燃火灾调查4.分解放热自燃火灾调查5.发酵生热自燃火灾调查6.聚合生热自燃火灾调查(六)弱火源火灾调查1.弱火源分类和引燃特性2.吸烟火灾调查3.静电火灾调查(七)其他火灾调查1.雷击火灾调查2.切割和焊接火灾调查3.遇水自燃和遇水引燃火灾调查Ⅳ.参考试题及答案要点一. 简答题1.火灾调查的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火灾调查的任务有: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做出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c9e7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f.png)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1. 界定
本方法规定了电气火灾的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的术语、定义、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
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痕迹物证技术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痕迹物证:电气火灾损坏后残留的可供鉴定确定电气火灾原因的物证。
3.2 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根据电气火灾损坏后残留的痕迹物证,分析处理,推断火灾的原因、火灾的发生过程、火灾的发生时间等,以证明火灾的原因。
4. 基本原则
4.1 依据科学原理,依靠充足的调查,系统准确的分析,严格按照规范技术程序,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进行书写,方可准确鉴定电气火灾的痕迹物证。
4.2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时,要求综合考虑涉及的各种因素,把握火灾场的特点,确定推断火灾的原因和可能的发生过程。
5. 基本要素
5.1 依据电气火灾痕迹物证的技术鉴定,应具备以下要素:
(1)火灾发生地址及现场情况;
(2)火灾介质、温度、湿度、风力、燃烧物质等环境条件;(3)火灾发生时间;
(4)火灾现场照片及取样情况;
(5)火灾损坏部位及受火原因;
(6)火灾发生前及发生后的疑点;
(7)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火灾发生过程;
(8)存在失败的技术系统;
(9)电路图;
(10)火源分析;
(11)损坏原因分析;
(12)痕迹物证取样和保存;
(13)物证检查。
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_李云波
![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_李云波](https://img.taocdn.com/s3/m/5133cddd76a20029bd642dc4.png)
安防科技安全技术与管理www.secumag.com20119-18-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李云波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650208【摘要】收集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是火灾事故调查中认定火灾原因,明确火灾性质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火场勘察的实践经验,对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方法和要求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火灾痕迹物证发现提取检验一、引言认定火灾原因,必须有可靠的证据,没有证据,一切推测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火灾调查人员现场勘查的目的就是对那些能够证明火灾蔓延路线、起火点位置及起火原因的那部份物证进行发现和提取,火灾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就是证据的发掘、收集和检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理化检测方法被应用在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物证检验成为火灾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火灾痕迹物证发现和提取的方法火灾事故调查不同于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刑事案件现场保存相对较为完整,而火灾现场一般破坏较大,一方面火灾的燃烧过程对现场的破坏会使能够证明火灾蔓延的痕迹被烧掉,难以判断火势蔓延方向;另一方面火灾发生后,现场被困人员撤离、抢救物品以及消防队员到场后进行火灾扑救都会对现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因素增加了对火灾原因准确认定的难度。
目前,我国从事火灾调查的技术人员对火灾现场的燃烧痕迹研究较多,而对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研究重视不够,这与许多地区不重视火灾调查的技术工作,调查仍停留在经验型基础上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经验型工作大多局限于对火场痕迹的直观判断上,缺少物证检验的意识和能力,往往造成许多失误。
同时由于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起火物证没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应用,使消防科研特别是火灾原因技术鉴定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研究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形成机理和产生的环境,是判明起火原因的关键,而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发掘和提取是这一关键性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火灾痕迹物证是指能证明火灾发生原因和经过的一切痕迹和物品,包括烟熏痕迹、倒塌痕迹、液体燃烧痕迹、短路和过负荷痕迹、火场尸体、炭化痕迹等等。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e78bad1a4b35eefdc8d3339c.png)
6 证明开关状态
7 证明玻璃被打破时间
火灾前打碎,贴于地面无烟熏的玻璃 碎片。
火灾后打碎,贴于地面有烟熏。
8 证明容器或管道内是否发生燃烧
9 证明火 场原始状 态
10 判断死亡原因
火灾前已经死亡:没有呼吸,口腔和呼 吸道中没有烟痕。
火灾中死亡:在呼吸过程中吸入烟尘, 沉积在口腔、鼻腔、呼吸道等处。
1证明起火点 (1)根据烟熏痕迹形状判定:
“V”型烟痕,其下方可能对应起 火点。 “白点”痕迹,可能对应起火点。
(3)门窗上部烟痕
最先天棚(天花板)上部起火,则上部 山墙上烟熏较重。反之,则为室内先起 火。
2、证明蔓延方向
根据烟熏痕迹浓重程度变化判断 根据同一物体不同侧面烟熏情况判断 根据热烟气层痕迹判断
4 证明火势猛烈程度
猛烈:碎片细碎、飞散 中等:有裂纹 蔓延较慢:软化变形
5.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根据玻璃热炸裂程度,分析火势发展情 况,进而分析蔓延方向。
根据玻璃变形情况证明 双层玻璃迎火面先破坏
5 证明火场温度
根据玻璃受热变形程度判断: 300~600oC,轻微变形;600~700oC表面 有明显凹凸变化;700~850oC,严重变形。
3、证明起火方式
明火引燃:现场烟熏较轻 阴燃起火:烟熏浓重 爆炸起火:现场烟熏很轻
4、证明燃烧物种类
由于烟尘中含有燃烧物的残留物和 热分解产物,可以利用烟尘分析燃烧 物种类。例如鉴定烟尘中是否含有矿 物油的残留物和热分解产物。
5、证明燃烧时间:烟尘的附着牢固程 度;烟尘颗粒的扩散深度。
二、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 证明破坏原因 (1)根据 裂纹形状判断
火灾痕迹物证-1概述
![火灾痕迹物证-1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b45e01482fb4daa48d4b14.png)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火灾痕迹物证概述 烟熏痕迹 木材燃烧痕迹 液体燃烧痕迹 倒塌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混凝土受热痕迹 金属受热痕迹 短路痕迹 过负荷痕迹 火灾物证鉴定
物证的破坏情况;指明需检验的确切部位
④ 检验目的要具体、明确
21
送检物证的盛装
22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3、物证的后期处理
鉴定后的物证:在火灾事故处理之后,可以撤销、 废弃或归还原主 司法部门处理的案件:在调查结束后,将物证及 案卷移送人民检察院 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证据和痕迹:应保存,以备 总结经验
液体流淌痕迹
14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1、固定、提取
固定:笔录、照相、录像、绘图 提取:(1)固体物证:用手拿取。 (2)液体物证:用取样瓶装取。 (3)气体物证:气体收集器收集。 注意:(1)浸润在木板、棉织物等纤维材料以及 泥土里的液体物证,连其载体一并提取; (2)对于被吸附于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的 气体物证,连其固体或液体一并提取。
17
盛装物上要标注 提取位置要标注
18
19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2、送检
选择鉴定机构 咨询 提交相关材料
鉴定委托书
介绍现场情况 鉴定物证(比对样品) 照片、提取位置图、录像等 填写鉴定登记表
20
委托书内容
① 案情简介
② 送检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③ 写清物证名称、数量;说明发现采集情况,
23
与物证有关的三个关键步骤-- 物证的发现、解释、运用
◆通过现场勘验,发现物证:发现要全面、细致;
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和痕迹鉴定(标准版)
![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和痕迹鉴定(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10b06a49649b6649d7474a.png)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和痕迹鉴定(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和痕迹鉴定(标准版)1概述近几年,电气线路设备故障或违章使用引起的火灾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电气火灾突发性强、隐蔽性强,特别是某些电气工程因非正规安装,布线方式混乱,容易引发电气故障,也容易引起火灾。
非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在发生和蔓延过程中,电气设施处于火焰高温作用,破坏电气绝缘,带电线路相继发生短路等诱发电气故障。
因此,在疑难火灾原因认定过程中,怎样理解电气起火源和周围可燃物之间的关系,电气火灾痕迹物证与起火源之间的关系,火灾原因认定和技术鉴定之间的关系,是火调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着重掌握的事情,也是查清事实,处理责任事故的关键。
本文就多年来从事现场和火因鉴定工作的实践,谈谈具体的看法和涉及的有关问题。
2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和残留物技术鉴定火灾原因认定是火灾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火灾调查与相关部门合作,经过人员询问、现场勘查、物证鉴定等环节,对引起火灾之原因给出准确的判定意见。
火灾原因认定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火调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火场残留物的烧毁状态和特征规律,物证残存痕迹的分析、判别与鉴定,有赖于发现者(目击者)、扑救者等的指证。
可以说特大疑难火灾电气原因的认定与排除是多学科知识和专家经验综合运用的结果。
若不注重火灾现场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将导致火灾原因认定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甚至出现偏差或错判,影响公安消防部门火灾原因认定的公信力,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判定火灾纠纷。
火灾痕迹物证-9短路
![火灾痕迹物证-9短路](https://img.taocdn.com/s3/m/8178cd6ef121dd36a22d8228.png)
h
21
1. 表观区别
(1)短路痕迹数量不同:一次短路一般只有一处; 二次短路有一处或多处。
(2)表面烟熏程度不同:一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 很轻;二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较重。
烟熏轻
烟熏重
h
22
2. 气孔区别
一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小而少,气 孔内壁比较光滑。
二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大而多,存 在集中缩孔,气孔 内壁相当粗糙。
h
6
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形成原因的比较
种 发生时间 绝缘破坏的原因 与火灾的关系 类
一次 短路
火灾前
风吹、日晒、 短路火花有可 外力破坏等 能引起火灾
二次 短路
火灾中
火灾发生时的 是由火灾引发 火焰或高温 的短路
h
7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三)短路痕迹形成的过程
短路电弧
2000℃以上
瞬间爆炸式 熔融、气化
h
12
4. 尖状熔痕
尖状熔痕:粘结性短路全线过热,在导线上留下 尖细的非熔化芯。
形成:导线接触紧,电流大,全线过热,由于电流
的表面效应,表面层熔化形成。
特点:明显的熔化与非熔h化的分界线。
13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一)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原因:短路电弧温度高,作用时间短,作用点集中;
火烧温度相应较低,燃烧时间长,作用区
火烧熔痕无明显的气孔,短路熔痕存在比较明 显的气孔。
火烧熔痕(2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h
二次短路熔痕(200X)
19
3. 金相区别
火烧熔痕的 晶粒为粗大等轴 晶,短路熔痕的 晶粒为胞状晶和 柱状晶。
h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短
进
路熔痕
户
线
1
2
3
28
3. 证明起火点
二次短路
二次短路
总闸
分闸
二次短路
火烧熔痕
总闸
分闸
29
3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二)短路的分类
根据短路与火灾发生的关系:
火灾
一次短路
二次短路
4
一次短路
➢又称火灾前短路,是指导线由于某种故障 在火灾发生前形成的短路。
➢常见故障:机械性破坏、长时间老化、高 温和酸碱等破坏。
5
二次短路
➢又称火灾中短路,是指带电导线在外界火 焰或高温作用下,导线绝缘层失效而引发 的短路。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14
1. 表观区别
(1)短路熔痕与本体界限明显;火烧熔痕与本体 有明显的过渡区。
15
1. 表观区别
(2)短路的金属没有退火现象; 火烧过的金属有相当一部分退火变软。
温 度
短路
火烧(退火工艺)
时间
16
1. 表观区别
(3)短路可形成喷溅熔珠,分布比较广;火烧只 能使金属熔化垂直下流,熔珠的分布范围比较窄。
火烧熔痕无明显的气孔,短路熔痕存在比较明 显的气孔。
火烧熔痕(2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二次短路熔痕(200X)
19
3. 金相区别
火烧熔痕的 晶粒为粗大等轴 晶,短路熔痕的 晶粒为胞状晶和 柱状晶。
20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二)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鉴别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4. 气孔内表面元素含量不同
21
1. 表观区别
(1)短路痕迹数量不同:一次短路一般只有一处; 二次短路有一处或多处。
(2)表面烟熏程度不同:一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 很轻;二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较重。
烟熏轻
烟熏重
22
2. 气孔区别
一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小而少,气 孔内壁比较光滑。
二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大而多,存 在集中缩孔,气孔 内壁相当粗糙。
一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低;氮、铜含量高。 二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高;氮、铜含量低。
25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三)火场中各种熔痕的比较
项目 熔痕
形成范围 过渡区
对应点
气孔 金相组织
火烧 熔痕
范围大 分布广
有 无对应点 无气孔 等轴晶
短 一 只在短路
路次
点处
无
有对应点 小而少 细小的 柱状晶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九节 短路痕迹
1
主要内容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三、短路痕迹的证明作用
2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一)短路和短路痕迹的概念
短路:电气线路中的不同相或不同电位的两根 或两根以上的导线不经负载直接接触称 为短路。
短路痕迹:短路导线短路后在短路点处保留下 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特征的熔化痕迹。
12
4. 尖状熔痕
尖状熔痕:粘结性短路全线过热,在导线上留下 尖细的非熔化芯。
形成:导线接触紧,电流大,全线过热,由于电流
的表面效应,表面层熔化形成。
特点:明显的熔化鉴别
(一)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原因:短路电弧温度高,作用时间短,作用点集中;
火烧温度相应较低,燃烧时间长,作用区 域广泛。
熔
痕 二 只在短路 次 点处
无
粗大的柱 有对应点 大而多 状晶,晶
界明显
26
三、短路熔痕的证明作用
1. 证明起火原因
发现导线上存在 一次短路痕迹
短路点与 起火点一致
火灾发生前 有效时间内处
于通电状态
认定火灾是由 短路引起
结合其他痕迹物证 排除其他火灾原因
27
三、短路熔痕的证明作用
2. 证明火势蔓延路线
6
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形成原因的比较
种 发生时间 绝缘破坏的原因 与火灾的关系 类
一次 短路
火灾前
风吹、日晒、 短路火花有可 外力破坏等 能引起火灾
二次 短路
火灾中
火灾发生时的 是由火灾引发 火焰或高温 的短路
7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三)短路痕迹形成的过程
短路电弧
2000℃以上
瞬间爆炸式 熔融、气化
10
2. 凹坑状熔痕
凹坑状熔痕:短路导线线径上留下的熔坑。 形成:两导线并行或 互相搭接,线芯靠近 产生电弧时,一接触 又马上离开。
特点:凹坑表面有光泽, 有金属颗粒。
11
3. 喷溅熔珠
喷溅熔珠:飞溅的电火花形成的金属小圆珠
形成:从短路点飞溅出电火花,飞溅出后在空气中冷却形 成的金属小圆珠。
特点:几个或几十个同时产生,从短路点附近物体或地面 上能找到。
23
3. 金相区别
一次短路为细小的柱状晶, 二次短路为粗大的柱状晶,晶界明显。
24
4. 气孔内表面元素含量不同
能谱仪分析聚氯乙烯铜导线短路熔珠气孔内表面成分
重量(%) 成 分 样品
一次短路
二次短路
C 0.0094 0.040
N 0.032 0.009
Cu 0.815 0.71
Cl 0.003 0.21
空冷
铜、铝导线 短路熔痕
8
一、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四)短路痕迹的表现形式
短路熔珠
喷溅熔珠
短路痕迹 的表现形式
凹坑状熔痕
尖状熔痕
9
1. 短路熔珠
短路熔珠:熔断导线端头的圆珠状熔痕。
表面较光滑
有小坑状麻点
形成:与电流大小、导线接触松紧、短路瞬间释放热 量的多少有关 。
特点:直径大小为线径的1.5-2.5倍。
(4)短路除短路点熔痕外,金属变形小;火烧金 属变形范围大,甚至会出现多处变形。
(5)短路熔痕在另一条对应的导线上有对应点, 火烧熔痕没有对应点。
17
1. 表观区别
(6)多股软导线短路时,熔珠附近的多股线是分 散的;火烧的多股线,多股熔化成粘连的痕迹。
多股导线短路熔珠
多股导线火烧熔珠
18
2. 气孔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