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欧阳修(1007—1072),字永 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 永丰(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状元成才路后人将 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
状元成才路
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有散文 《醉翁亭记》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颍州西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 的景色。夕阳垂地,万里的长江缓缓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天下大乱,士家贵族散了,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将我的泪水吹 到扬州。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状元之成才路 痛和深厚的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国精神。
状元成才路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状元成律才路 。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状元成才作路 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 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的嘲讽, 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 念。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 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 州,充满无限悲慨。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 时节的景色。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 二年)金人进军中原之事。 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优秀PPT课件
诗词赏析
• 4.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 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 的情感。
诗词赏析
• 5.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 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 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叫 人流连忘返。兴致那么高,酒 喝得那么欢畅,直到黄昏时候, 竟至于“沉醉不知归路”。待 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 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 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 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 渡(怎么渡,怎么渡)”,声 音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
诗词赏析
探究主旨
• 本词写芳华红残,人去春空,繁华喧闹过 后归于寂寞宁静。而经历了种种艰难的人 生体验后的作者,更喜欢静观自然,让人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宁静恬适的心境。
相见欢
朱敦儒
作者简介
•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 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 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 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 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 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 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千古奇偶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基础巩固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A.上阕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4.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句中“西楼”点明登楼地点,“清秋”指出时值初秋时节。
B.“垂地”一词言当此日薄西山时刻,余晖黯淡,大地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
C.“簪缨”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
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
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
D.风,本无所谓悲欢,正是词人主观情感上悲,故而风是“悲风”了。
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
5.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C.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忧愁。
D.本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甲】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八上】
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采桑子》欧阳修【原诗】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理解性默写: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2、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
3、《相见欢》朱敦儒【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理解性默写: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采桑子》(轻舟短棹)、《相见欢》(金陵城上)、《如梦令》
主题分析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感人至深。
板书设计
相见欢
景
情
残阳、大地、长江 直抒胸臆 亡国之悲、爱国之心
《如梦令》
李清照
写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 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 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 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 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 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对 沦陷人民的同情。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 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 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 败的景象。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 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 溪 沙晏
殊
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 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 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 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 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 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板书设计
采桑子
春水碧绿,流转绵延
长堤芳草,笙歌隐现
水面无风,光滑如镜
船动不觉,沙鸟惊飞
《相见欢》
朱敦儒
作者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 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 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 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 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 “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 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外古诗词翻译、主题思想
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课外古诗词诵读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主旨】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2、《采桑子》欧阳修【原诗】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主旨】全词通过描绘了春日的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水面波平如镜,不需要借助风的助力,小船就可以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诗人给予了西湖美景高度的赞美之情。
3、《相见欢》朱敦儒【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主旨】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以及比离愁更让人痛苦的亡国哀思。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进军中原之事。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收复国土。
请人代自己做。
今属江苏。
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夕阳垂地,万里的长江缓缓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天下大乱,士家贵族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将我的泪水吹到扬州。
下片主要写绿水。首句以静写动,写出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景象。结句却是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幽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对如同水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相见欢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之作。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今存词集《樵歌》。
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历来为人所称道。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采桑子
欧阳修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有散文《醉翁亭记》等。
部编语文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题 中考知识点《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部编语文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题中考知识点《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2022年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1. 把握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
2. 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 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第1课时《浣溪沙》《采桑子》一、新课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顶峰,第13课我们学习了五首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
二、新课教学浣溪沙【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1〕自由朗读,掌握节奏,读准字音明确: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听示范朗读明确: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单独地走来走去。
赏析〔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明确: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清楚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2〕夕阳西下几时回?明确: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明确: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
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知名的原因。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教学目标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翁老师的宋词小课堂。
这节课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学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四首词。
大家都知道旗亭画壁故事中,王昌龄因诗作广为歌女传唱而获胜。
诗歌可以合着音乐歌唱,而词的诞生更是和音乐密不可分。
乐工们不满足于合着音乐唱诗歌,决定根据音乐来填词。
也就是说,每一首词照理说都可以配合音乐吟诵出来。
假如给你一首词的时间,你会配上什么音乐为大家吟诵呢?吟诵词作,首先要了解作者,读懂内容;其次要把握意象,读通脉络;这样才能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最后声韵相协,读出情感。
这堂课,我们就通过两个小活动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活动一:给我一首词的风景。
请同学们启动头脑摄像机,边读边想象词中画面,评选这四首词中的最美画面。
课前老师做了调查,41位学生中,有18位认为欧阳修在颍州西湖所见最美,13位同学认为李清照在藕花深处行船最美。
两幅画面确实引人入胜,两首词作也别有风情。
现在,我们就从这两首开始。
1.学习《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1)聆听传统吟诵调《采桑子》。
配上民乐协奏是不是颇有春光旖旎之感?由于曲调的悠扬婉转,有些词我们可以拉长声音吟诵,以增加韵味,让景物特点更加突出。
在这乐声中,哪些画面在你的头脑摄像机中更加鲜明了呢?(2)对比同学一“头脑摄像机”里拍下的画面,感受欧阳修强大的观察力。
今日我想复现颍州西湖之美,领略西湖的美好与秀丽。
颍州西湖长堤芳草,水面如镜,流转绵延,实是如梦如幻,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
表达一个女子对远行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3、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是哪一句?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4、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这首诗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答:“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八年级上册《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
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
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 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鉴赏:
•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 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词人幻想请托“悲风吹泪 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
14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 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 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 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 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 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 的强吸引力。
15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原文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 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如相采浣 梦见桑溪 令欢子沙
【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
【 金 陵 城 上 西 楼 】 【 轻 舟 短 棹 西 湖 好 】 【 一 曲 新 词 酒 一 杯 】
课 外 古 诗 词 诵 读
【宋】晏殊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封临淄公, 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北宋著 名文学家、政治家。 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⑥是谁给你们渴望高远的蓝天的心放了一个假?或 许是你们的父亲,或许是你们的母亲。我想应该是 你们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少女闺阁梦在你们身上圆 了。 ⑦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 定有着别样的风景,那天的鸥鹭一定有着独特的风 采。因为,有了你们作为风景的主人。 ⑧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 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抚琴。酒正酣兴正浓 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隐秘 处的少女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 了。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诗词赏析
•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主要写绿水。首句写出了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平滑
的景象。结句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幽 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了词人对 如同水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朗读诗词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婉丽含蓄,是婉约 派代表词人。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 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以进士及第。 曾任西京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 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欧阳修散文创作 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词则 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诗词赏析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上片写登楼所见。在黄昏日暮之时,离乡背井、作客金
陵的词人独自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 落的秋景,悲秋之感油然而生。词人用象征手法,暗示南宋 的国事如眼前的暮景,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人教版 部编本 八上 课外古诗词诵读2 浣溪沙 采桑子 相见欢 如梦令
理解性默写 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 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 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46
理解性默写 2.回忆中原沦陷,士 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 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 沉痛之情的句子是: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 ?
47
3.朱敦儒的《相见欢》 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 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 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 句是: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48
如梦令
49
作者简介 李清照,____ 宋代女词人。号 ______ 易安居士 ________。早期生活优裕,与 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 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
50
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
51
21
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 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 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 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退休),得以如愿归居颍州。 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 十首。
22
采桑子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 绿水逶迤wēi yí。芳草长堤, 隐隐笙shēng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liú li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lián yī, 惊起沙禽掠lüè岸飞。
11
主题 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 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 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 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12
理解性默写 1.追忆难忘欢聚,感 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13
2.晏殊的《浣溪沙·一 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 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 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 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 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物是人非的凄凉等。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品意象
品味情理美
对于晏殊来说,使用“落花”的意象蕴含着什么呢?
日本学者青山宏先生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伤春、惜春之情,这是因 为春天原来是一个快乐和美丽的季节,人们希望它能长久的延续下去,但春天的消逝是那样的 无情,而且最明显的表示春天消逝的就是落花。”
晏殊有“宰相词人”之称,以词著称于文坛,尤擅小 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为“大晏”和“小 晏”,又与欧阳修并称为“晏欧”。晏殊是宋词的一代词 宗,江西词派的领袖,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 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 歌酒风月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 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这首诗是暮春时节 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 的往事,所以这首词是对春天的伤春 怀旧。
读出韵律美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huàn
浣溪沙
yàn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páihuái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感受意境美
一曲:一首。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旧亭台:原来的亭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 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品意象
品味情理美
对于晏殊来说,使用“落花”的意象蕴含着什么呢?
“落花”作为伤春的代表,在诗歌中传达对时光易逝的哀怨惆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
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
十首。
13
作品鉴赏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 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 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 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 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 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 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 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 意,读来清新可喜。
⑨夕阳都西沉了,星星的灯盏一盏盏点起来了, 你们才意识到该踏上归途了。
⑩暮色浓了,路也朦胧了,桨摇起来了。或许 是来的时候,一路看风景忘了记住回家的路, 或许是太浓太浓的暮色刻意将你们挽留,或许 是那一溪迎风的清荷希望多留下你们的几串笑 语,总之你们迷失了归路。
⑾击水的桨声更响了,响在寂静的郊外。岸边 刚刚栖息的白鹭也扑楞楞被惊起了。 ⑿今天,往事已成记忆,何日再有那样的相聚?
滁山,自号醉翁。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既老而衰且病,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将退休于颍水之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上,则又更号六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一居士。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 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 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注释:
•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
16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 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 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 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 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 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 的强吸引力。
17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原文
11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 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 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 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 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 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 掠过湖岸在飞翔。
12
创作背景
公元1049年(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
鉴赏:
•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开头两句,写词
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金陵城
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
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朱敦
儒这首登楼抒怀之作,既不是发“思古之幽
情”,也不是为区区个人之事,而是感叹国家
生死存亡的命运。
鉴赏:
•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清 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词 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 满萧条气象。 •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 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 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 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
(常)
3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本人一老翁。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 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动涟漪,惊起沙双调四十四字, 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 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 《类要》残本。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一,藕晚不溪 梦
滩争花回知亭 鸥渡深舟归日
令
李
鹭,处,路暮
清 照
。 。 。,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 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好酒酣畅, 醉意朦胧,竟找不到回去的路。 兴味消减,要回家之时竟然天 色已晚。不小心就闯进了荷塘 深处。怎样才能把船划出去呢? 喃喃低语惊动了溪边栖息的沙 鸥白鹭。
思考与讨论
“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
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思颍
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
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
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
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
14
作品鉴赏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 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 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 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 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 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 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 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 出轻舟的流动感。
如 梦 令
相 见 欢
采 桑 子
浣 溪 沙
课 外
古 【 【 【 【
常金轻一
诗 记 陵 舟 曲
溪城短新
词 亭 上 棹 词
日西西酒
诵 暮 楼 湖 一
】】好杯
读 】 】
【宋】晏殊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封临淄公,谥 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北宋著名文学 家、政治家。
为官40余年,历任要职,人称“太 平宰相”,更兼提拔后进,如欧阳修、 王安石等,皆出其门。
15
作品鉴赏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 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 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 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 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 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 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 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 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 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 者面前。
⑥是谁给你们渴望高远的蓝天的心放了一个假?或 许是你们的父亲,或许是你们的母亲。我想应该是 你们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少女闺阁梦在你们身上圆 了。
⑦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 定有着别样的风景,那天的鸥鹭一定有着独特的风 采。因为,有了你们作为风景的主人。
⑧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 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抚琴。酒正酣兴正浓 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隐秘 处的少女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 了。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六“一”: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一万卷书、一千 卷金石文、一张 琴、一局棋、一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壶酒,再加上他
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如梦令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人。所
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寓故国黍离之悲, 情调感伤。给辛稼轩、 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 的影响。
李清照词,令慢均 工,擅长白描,善用口 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惊争误兴沉常
起渡入尽醉记 如
鉴赏:
•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 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 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 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 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鉴赏:
•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
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 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 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 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 变得一片虚无。
采 桑 欧子
阳 修
8
欧阳修(1007-1072):
六一居士初谪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原的大乱。 •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 收:收复国土。 •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
破坏。 • 倩:请。
译文:
•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 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钦宗靖 康二年(宋公元1127年)金人侵占中原, 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 风吹泪过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