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07ca1a567ec102de2bd89b4.png)
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建设依据,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以加强课程教学基础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的现状外国语学院现已建设7门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口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泛读》、《商务英语阅读》、《英语精读》;16门校级精品课程有《英语听力》、《英国文学》、《商务英语口语》、《基础俄语》、《外贸函电》《大学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英汉互译》、《英语教学法》、《英语视听说》、《英语语言学概论》、《大学英语》、《高级英语》、《俄语语法》、《美国文学》、《英语阅读》;1门校级特色课程《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
三、课程建设的总目标“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建设6门校级精品课程或1个“听说读写译”优质课程群,力争将2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外聘高级课程、国际课程5门,加大校级选修课建设门数并进一步完善。
四、课程建设主要工作(一)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定位、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思想活跃、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的专任教师。
加强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作用,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保证教学和科研投入,提高学术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选拔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课程建设储备人才与力量。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704bf4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3.png)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摘要:一、引言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专业课程设置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2.学科竞赛成绩3.毕业生就业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师资队伍不足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学科交叉不足五、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1.深化课程改革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提高国际化水平4.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显著。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也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成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经历了从单一的语言教育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将具备从事外交、教育、翻译、研究等多领域工作的能力。
3.专业课程设置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翻译课程等。
同时,为满足社会需求,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方向课程。
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生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表现优异,师资队伍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
2.学科竞赛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方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成绩斐然。
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专业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力。
3.毕业生就业情况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涵盖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多个领域。
毕业生在社会上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76cf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8.png)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近年来,随着对英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学生选择在语言学习方面深耕,而上海外国语大学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也拥有着显著的实力。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旗下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其教育培养方案也日益受到学生和教育界的关注,下面将围绕此方案做具体阐述。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之一,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形成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英国文学史等,这些基础课程让学生对英语语言与文学有更广泛的认识,并为日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专业方向选修。
在学生完成了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这些专业方向如英美文学、语言教学、国际贸易等,都是针对不同职业领域的需求而开设的。
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这些方向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为这些职业服务。
第三步,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效能。
比如让学生到一些企业和机构中展开实践活动,学习到如何进行英文写作、英文口语表达等实用技能,为日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步,毕业论文。
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学生能力素质的一次综合展示。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学术水平,注重实用性和规范性。
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可以整合所学知识,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是一套十分完善和实用的教育体系。
通过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日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1b666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f.png)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英语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际交流、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是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英语学科教学水平:通过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 加强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传播:通过开设英语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培养英语专业人材:通过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具有良好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人材,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材的需求。
三、具体措施1. 教师培养与发展- 增加师资力量:招聘优秀的英语教师,提高学校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 提供培训机会:组织教师参加英语教学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 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预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
2. 教学方法和教材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更新教材内容: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3. 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口语训练:增加口语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和实践机会,匡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4. 丰富英语文化教育- 开设英语文学课程:通过学习英语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 举办英语文化活动: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体验和传播。
5. 专业英语培养- 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人材。
- 实践机会: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向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d7d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5.png)
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向培养方案以下是一个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向的培养方案:一、学习计划:1.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文学理论。
2.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括英美文学史、英语诗歌与戏剧、英美小说等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
3. 教育学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理论和方法。
4. 教育实习:学生需要参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理论和方法。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培养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品和批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够进行有效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应对教育改革和挑战。
三、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能力。
2. 作业和论文:学生完成作业和论文,评估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4. 教学实习评估: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由实习导师评估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四、就业方向:1. 高中、初中英语教师: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高中或初中就职,担任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2. 外语培训机构教师: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外语培训机构就职,担任英语语言文学教师,为学生提供英语培训。
3. 翻译、编辑工作: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翻译、编辑等工作,将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以上是一个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向的培养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953dc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9.png)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引言概述:英语学科的建设规划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1.1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1.2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1.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1 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级特点,合理选择和安排语法知识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2.2 词汇和短语的积累:通过课堂教学和词汇练习,匡助学生积累常用词汇和短语,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2.3 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匡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世情,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3.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创设真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匡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3.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评价体系的建立4.1 设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4.2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可以采用听力和阅读理解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
4.3 反馈和指导机制:及时赋予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的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匡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5.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5.2 提供教师培训机会: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024年外国语学院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外国语学院工作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9c23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1.png)
2024年外国语学院工作计划一、学院整体发展目标1. 提高学院国际化水平,增强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 全面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3. 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创新;4. 加强学院基础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
二、教学工作计划1. 推进外语教育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3. 加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素质;4. 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5.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科研工作计划1. 增加科研项目申报力度,提升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2. 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3. 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学术研究交流;4. 加强学院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团队。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1. 推动学院与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2. 鼓励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3. 加强与海外知名学术机构的合作,推动学院国际化发展;4.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五、学院基础建设计划1. 提升教学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水平,提高教学条件;2. 完善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能;3. 增加图书和资源采购投入,丰富图书馆藏品;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团队建设计划1.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2. 加强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3.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加强学院与院系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形成合力。
七、学院对外宣传计划1. 完善学院宣传体系,提升学院形象和知名度;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3.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4. 制定宣传计划,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宣传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25a42f866fb84ae45c8d8d.png)
外国语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俄文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韩国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开展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单位,相继获得英汉口译、日汉笔译、日汉口译、俄汉笔译、朝汉口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是我国400余所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朝鲜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81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0人、讲师27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9人,多数教师具有出国进修、留学或工作经历。
学院荟萃了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中日比较文学会副会长1人,吉林省外语学会理事长1人,日本国日本语教育学会海外评议员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
此外,数十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每年聘请1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前列地位。
学院倡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建院以来,出版著作98部,其中编著71部,专著27部,发表论文698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数十项,部分立项教材和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学院现有本科生1018人,硕士研究生375人,博士研究生22人。
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中屡获殊荣。
大学双语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大学双语课程建设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9937d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8.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语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双语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目标1. 提升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双语课程。
2. 培养一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
3. 建立健全双语课程管理制度,确保双语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建设内容1. 课程体系优化(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双语课程体系。
(2)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2. 教材建设(1)组织编写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学生需求的双语教材。
(2)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改编。
3. 教师队伍建设(1)选拔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
4.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丰富教学手段。
5. 质量监控与评价(1)建立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
(2)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五、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双语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
2. 实施阶段:按照建设内容,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双语课程建设。
3. 监督阶段:定期对双语课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4. 总结阶段:对双语课程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建设成果。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双语课程建设顺利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为双语课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课程建设。
4.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双语课程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f9bef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指南》正式颁布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颁布。
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指南》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教学应该:(1)遵循本校本专业培养方案;(2)融合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3)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指南》综合英语教学内容:本课程按题材主题组织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特色,融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知识于一体,通过语言交际任务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全面发展语言知识。
教学分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进行专项训练,同时融合语言与知识教学,强调整体系统性;文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凸显学科的人文特色,用经典题材透视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用热门话题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语言技能训练在不同等级学习阶段各有侧重。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南》综合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以商务活动为主题的场景模拟和案例学习等交际任务组织教学单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方位配置“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源。
按照语言与内容难度分级,逐层递进。
授课内容涵盖语言技能、商务知以及主要英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的商业文化语言技能,包括对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知识与策略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商务交际任务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强调语言能力的整体性。
商务知识包括商业文化、国际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业竞争、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国际纠纷、国际投资、创新创业、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客户服务、商务办公等领域。
最新英语专业-发展规划
![最新英语专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e44731bb68a98271fefa51.png)
英语专业2006——2010年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结合《海南师范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海南师范学院2006——2010年专业建设规划》和《海南师范学院外语系2006——2010年发展规划》,特编制英语专业2006——2010年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概况外语系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4人,占5.1%,副教授23人,占29.1%,讲师26人,占32.9%,助教26人,占32.9%。
在学历层次上,博士1人,占1.2%,硕士26人,占32.9%,本科学历50人,占63.3%,专科学历2人,占2.5%。
2001-2005年间,全系完成校级重点课程建设6门(均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与在进行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
发表论文120篇,其中核心刊物30篇;出版专著5部,译著3部,编著10部,年平均科研经费5.27万元。
近年来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最突出的是教学设备的硬件建设,其中新建语音室6间,改造旧的2间;新建多媒体报告厅1个,无线电调频台2个,总投入约400万元。
此外,还有280台学生自主学习的电脑已正式投入使用。
图书资料也有较大的改善,新购图书十多万元,现拥有图书1.54万册(50%是新购图书),长期订阅的国内外期刊38种,与五年前相比,已增加了一倍多。
目前拥有12个语音室和2个多媒体教室,新增订了15本国内外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法方面的期刊杂志,购进了价值8万元的英语图书资料。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四、八级考试过级率逐年提高(2006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过级率为37.01%;2006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过级率为44.50%。
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目前主要专业实习(见习)基地(含在建)有海口市12所中学、文昌中学、琼海加积中学等,完全能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践的需要。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978d0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a.png)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促进英语学科的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是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
2. 培养英语教师队伍: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确保英语教育的质量。
3. 加强英语学科研究:鼓励教师参预英语教学研究,推动英语学科的创新发展。
4.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1. 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英语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联贯性和系统性。
2. 加强英语教师培训:组织英语教师参加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同时,建立定期考核机制,激励优秀教师,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
3. 鼓励英语学科研究:设立英语学科研究基金,资助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研究。
同时,组织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 建设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设施:投资建设英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同时,建立英语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和资源。
5. 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与国外优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访活动,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教学机会。
四、预期成效1. 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其能够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英语技能。
2.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高素质化:通过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形成一支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
3. 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通过资助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研究和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推动英语学科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
4. 学习环境的改善:通过建设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设施和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63d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0.png)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英语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比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以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3方面为主体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人才。
然而,从中学到大学, 一个人通常要学习近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但结果却是“费时较多,收效不大”。
即便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许多人仍旧听不懂,讲不出,不能用英语直接交流,而且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也有很大困难。
这种情况完全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实现英语专业的教育目标,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院外语系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将有关教育教学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教育部关于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办学特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系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现状,全面考虑的前提下,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周密计划,大胆改革,逐步对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课程结构,技能操作,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最后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深化教学改革理念改革就是创新,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创新。
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办学模式。
外语系工作计划
![外语系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22c4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d.png)
外语系工作计划
一、目标与任务。
1. 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
们能够流利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3. 拓展外语教学的多样化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安排。
1. 开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实际应用
能力的培养。
2. 组织外语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学
水平。
3. 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4.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外语竞赛和交流活动,拓展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工作重点。
1. 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注重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 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组织各类外语竞赛和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五、工作效果评估。
1. 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情况。
2.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情况及教学效果。
4. 学生参加外语竞赛和交流活动的情况及效果评估。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总结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7190ed4afe04a1b071de3a.png)
外国语系《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建设总结一、课程介绍《语言学导论》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英语专业知识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的性质、特征和功能;语言构造;语义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语用原则。
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以及现代语言学流派作为选讲内容。
开设在第6学期,3学时/周,总学时为54学时。
二、课程负责人余泽标副教授三、教学队伍余泽标副教授张安律副教授徐飞讲师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戴伟栋,何兆熊,《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杨信彰,《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五、教学大纲已制订有《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六、教案(附后)七、教学改革及效果1、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突出与实际语言运用相关的内容,以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系统的语言理论与语言分析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语言学教学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有利地促使学生认识到了对语言学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学习形式多样化,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扩展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空间、培养有效语言思维习惯。
课堂学习既有准备充分的讲解又有启发思维的讨论,使学生既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又获得实际操作的技能。
八、建设规划规划在2008年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校级重点课程,同时加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制作更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f58bd7b14e852458fb572e.png)
英语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获得从事英语交际、翻译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②掌握英语语言学及文学,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学发展及相关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英语研究方面的能力;了解心理学和教育学,具备英语教学方面的能力;了解一些农业学科和经贸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对外农贸方面工作的能力;③熟悉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④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⑤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⑦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四、专业主干课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大学语文、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语音、听力、基础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语言学系列课程设置
![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语言学系列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d3cbccf680203d8cf2f2424.png)
国际间竞争实际上是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知 识和科学技术的优势来源于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了民族存亡、国 家兴衰的高度。与“高级英语人才”和“复合型人 才”相比,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即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从本质上说,创新型人才是一种改造性人才,他们 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为社 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现存的社会更完善、更 完美,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3.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
1)课程设置 充分考虑外语专业特点,对传统课程进行变革: (1)强化语言技能,突出语言运用能力;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例如可以根据 学院教师的优势,在英语学科内设置英语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高级翻译,英美文学等系列模块课程; 与其它学院合作,跨学科设置经济、法学、新闻学 等方向。 (3)规划和设置按一级学科开设5门通识课:语言 学、文学、翻译、世界概况、中国传统文化等。
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与语言学系列课程设置
杨连瑞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3.10)
Outline
什么是学科?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社会需求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 2.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 国外大学的语言学系及其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人才层次化发展
第一层次:重点大学(985,211,外国 语大学)
第二层次: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第三层次:高职高专(应用型高校)
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不是重科研轻教学,而 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高水平的 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构建教学与科研互 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英语学科发展计划
![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英语学科发展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2f061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9.png)
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英语学科发展计划一、背景介绍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以培养外语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校,英语学科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英语学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对于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定位1.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强化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重点工作1.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1)配备更多具备英语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2)定期组织英语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3)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英语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升专业素养。
(4)建立教师评估机制,激励和奖励优秀教师。
2.完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1)结合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制定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设置。
(2)加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引入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4)建立学习档案和评价体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个性化指导。
3.加强学生学习环境建设。
(1)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营造积极向上、鼓励探索和创新的学习氛围。
(3)设立英语角和读书角,提供额外的英语学习资源和阅读材料。
(4)开展英语角、英语辩论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4.加强与外部资源合作。
(1)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学校开展交流,促进英语教学和学术交流。
(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外语角色扮演比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3)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与方式。
(4)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英语实际应用场景。
四、实施措施1.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监督实施进展。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措施顺利实施。
3.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07afdb38aaea998fcc220e88.png)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一、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
包括课程学习、论文撰写两个阶段。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
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二、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注: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0 分以上(含 70 分)三、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类别研究方向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考核方式二级学科通开课01100010中西文化比较2362论文01100020学术前沿336 2论文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研究01101020西方古典文论2362笔试0110103020世纪西方文论3362笔试01101040目录学和研究方法4362考查作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理论及流派1362考试学术写作1362论文01111030语义学2362论文美国研究美国研究入门1362论文美国历史重大问题(殖民地时期到二战前)1362论文01113060研究方法2362论文英国01105020当代英国文1362论文究01107010加拿大政治1362论文01113060研究方法2362论文爱尔兰研究01108020/01108030爱尔兰文学1362论文01113060/0110103020世纪西方文论/ 研究方法3362论文/笔试01108020/01108030爱尔兰对外关系2362论文英美文论与文化研01101040目录学与文学研究方法1362考查作业01101030当代西方文1362笔试专业选修课学习安排注:第1-4学期禁止外出实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医学科技)
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主
义建设实际需要、有娴熟英语技能又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医药产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医学的人才。
同时,为顺应中国加入WTO后各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一趋势,药品营销、药监、医疗行政和医药院校以及英语教学等方面也急需本专业的毕业生充实
力量。
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适应性强、选择面广的优势。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办学思想与教师水平的反映。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宗旨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务必考虑到三全学院整体课程建设规划、英语专业总体发展思路和实际情况,应该虚心学习国内外同专业在课程建设上的成果,一定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服务的思想,合理设置课程,重点建设医学翻译类、经贸类、口译及笔译等课程,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增加选修课,培养既精通英语又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围绕所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强这一特色,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涉足于一些企业和外贸机构,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为体现学生口笔译强的特色,本着为地域经济服务的思想,利用会展经
济带来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大素质拓展和相关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奖赛,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学分挂钩,更好地激励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加大专业基础课程比例。
以听、说、读、写为目标的课程应形成系列课程模块,有指导性课程大纲和负责人,以加强专业的“横向”联系:
•积极扶植精品课程;
•进一步研究《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课程的研究力度,尤其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口语》课程的研究力度,巩固成果,找出不足;
重视高年级课程:
•进一步研究高年级阶段《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强高年级理论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
•增设医学类词汇、翻译、写作等选修课程;
•增设医学类专门英语口语、听说、视听说等选修课程。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教研室
20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