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课件 第九章
鱼类学1.9第九章--神经系统
二、脊髓的构造与机能
构造:背中沟、腹中沟、髓管或中心管。肩膨 大、腰膨大。灰质、白质、腹角、背角、脊膜。
9-10
机能:神经传导路径和简单反射中枢。脊髓通过 分节排列的脊神经对鱼体的皮肤、肌肉和色素进行分 节神经支配,是低级反射中枢;脊髓另一部分神经纤 维是连结脊髓和脑部的种种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通 过这些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第九章 神经系统 The nervous system
功能:掌管全身的正常生理和协调,负责鱼类与 外界环境的互相联系,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相应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脊 脑髓 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脊 脑神 神经 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 副感 交神 感经 神 经
系混合性神经。
9-22
10·迷走神经
起源于延脑侧面,是 脑神经中最粗大的一对, 它分出三大分支,即鳃支、 内脏支及侧线支,其功用 是支配咽区和内脏的动作, 并司咽部的味觉,躯部皮 肤的各种感觉以及侧线感 觉。
是一对混合性神经。
9-20
8.听神经
起源于延脑的侧面, 分布到内耳的椭圆囊、球 状囊以及各壶腹上。
系感觉性神经。
9-21
9.舌咽神经
起源于延脑侧面,主 干上有一神经节,节后分 出两支,一在第一鳃裂之 前(可称为孔前支),一 在第一鳃裂之后(可称为 孔后支)。它们分布到口 盖、咽部以及头部侧线系 统中。
功用是主持颌部的动作, 同时接受来自皮肤、唇部、 鼻部及颌部的感觉刺激,是 一混合神经。
9-18
6.外展神经
从延脑腹面伸出,分 布到眼球的外直肌上。
为运动性神经,支配 眼球的运动。
9-19
7.面神经
由延脑侧面发出,是一 对十分粗大且分支较多的脑 神经。
鱼类学Ichthyologyppt课件
三、鱼类学的发展简史
亚里士多德:《动物史》。描述了鱼类的构造、 洄游、繁殖,记录了115种鱼类。
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林奈的《自然系统》,记录了鱼类2600种。并提 出“双名法”。
7
我国鱼类学的发展成就
1、古代:公元前460年左右范蠡《养鱼经》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2、近代:朱元鼎、方炳文、伍献文、张春霖等。 3、建国以后的成就:
各省区: 《新疆鱼类志》、《广西淡水鱼类志》、《福建鱼类 志》、《云南鱼类志》、《广东淡水鱼类志》等。
9
(二 )鱼类分类方面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志》(1960) 朱元鼎《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 属新种的叙述》(1963) 伍献文等《中国鲤科鱼类志》(1964、1977) 朱松泉《中国条鳅志》(1989) 成庆泰、郑葆珊主编《中国鱼类系统检索》 (1987):是我国鱼分类研究史上的第二块里程 碑,共记录了我国出产的鱼类2831种。 孟庆闻《鱼类分类学》(1995) 《中国动物志》鱼类部分。
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的研究成就 在鱼类分类方面的研究成就 鱼类形态学的研究 鱼类生态学和资源调查方面
8
(一)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
各海区: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南海鱼类志》、《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 《东海鱼类志》、 《东海深海鱼类》
各江河: 《长江鱼类》、 《珠江鱼类志》 《图们江鱼类》、《黑龙江鱼类》
17
圆口纲 Cyclosyomata
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 为无颌类。
现存种类不多,可分为盲鳗目和七鳃鳗目。
18
软骨鱼纲 Chodrichthyes
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 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 纲。板鳃亚纲包括鲨类和鳐 类,全头亚纲头侧有皮褶形 成的假鳃盖。
【精编】中小学精品课件鱼类学-鱼类的形态构造课件.ppt
2020/6/8
28
六、鳃裂(gill cleft)和鳃孔(gill aperture)
• 鱼类头部后方两侧的孔裂。与呼吸有关。 • 圆口类:鳃裂均个别开口成圆形。 • 板鳃类:共5—7对鳃裂,在鲨类开口于头部的 两侧,在鳐类则开口于头部腹面。 • 全头类: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从外观上只 看到一对鳃孔。
•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2020/6/8
12
不对称形
2020/6/8
13
独特的体型
•球形
2020/6/8
14
独特的体型
• 海马形
2020/6/8
翻车鲀形:
15
独特的体型
•箭形
•带形
2020/6/8
题:鱼类有哪些头部器官?各 器官有何功能?
2020/6/8
2020/6/8
21
三、须(barael)
• 功能:须上有味蕾分布,辅助鱼 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 鳅科及鲇形目均以口须多而著称。 • 深海种类颌下常具一长须,分叉
呈树枝状,在一些末梢上可能具 有发光器。
2020/6/8
22
• 1、吻须,2、颌须,3、鼻须, 4、颐须 • 口须的形状、位置、长短和数目为分类特征之一。
2020/6/8
6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 鱼类的体轴:头尾轴(主轴)、背腹轴 (矢轴)、 左右轴(横轴)。
2020/6/8
7
鱼类有哪些体型?
• 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棒形 (鳗形)、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海马 形、翻车鲀形、箭形。
2020/6/8
8
纺锤形(fusiform)
2020/6/8
《鱼类学常识》课件
渔业配额
限制鱼类捕捞量,以确保资 源可持续利用。
栖息地保护
保护和恢复鱼类的栖息地, 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教育和公众意识
加强鱼类保护知识的教育, 提高公众对鱼类保护的认识。
2
软骨鱼类
鳍部和骨骼都是软骨构成,如鲨鱼和魟鱼。
3
硬骨鱼类
具有骨骼和硬鳞,包括大部分现代鱼类。
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
了解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促进生态平衡。
洄游
鱼类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以繁殖、寻找食物或逃避环境威胁。
群体行为
一些鱼类形成群体,以提高捕食效率和保护自身免受捕食者的威胁。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神秘的水下世界,了 解关于鱼类的奇妙之处。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围
鱼类学是研究鱼类的科学,包括对鱼类的起源、进化、形态学、生态学和行 为学等方面的研究。
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
通过了解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水中生存的适应性和独特之处。
伪装
鱼类可以借助颜色和斑纹进行伪装,以适应它们的环境。
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
从受精到成鱼,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充满了奇妙和神秘。
鱼卵
鱼类通过产卵繁殖,以确保幼 鱼的存活和繁衍。
仔鱼
孵化出的仔鱼需要在母亲或外 部环境的保护下成长。
成鱼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发育, 鱼类最终成为繁衍下一代的成 熟个体。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扮演着多种关键角色。
1 食物链
鱼类是许多生物的重要 食物来源,维持着生物 链的平衡。
2 生态调节
通过控制底栖生物和浮 游生物的数量,鱼类能 够调节水体中的生态系 统。
鱼类学教案(海洋)
鱼类学教案(海洋)第一部分鱼类形态学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鱼类的特征和进化 (3)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 (4)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分区 (4)第二节鱼类的体型 (5)第三节头部器官(外部) (6)第四节鳍 (7)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8)第一节皮肤 (8)第二节鳞片 (9)第三节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10)第三章骨骼系统 (11)第一节主轴骨骼 (11)第二节附肢骨骼 (12)第四章肌肉系统 (13)第一节肌肉的类别 (13)第二节肌肉的结构 (13)第三节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14)第五章消化系统 (15)第一节消化管 (15)第二节消化腺 (17)第六章呼吸系统 (18)第一节鳃 (18)第二节呼吸运动 (19)第三节辅助呼吸器官 (19)第四节鳔 (20)第七章循环系统 (20)第一节血液 (21)第二节血管系统 (21)第三节淋巴系统 (21)第八章尿殖系统 (22)第一节泌尿器官 (22)第二节生殖系统 (23)第九章神经系统 (25)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 (25)第二节外周神经系统 (26)第十章感觉器官 (26)第一节皮肤感觉器官 (27)第二节听觉器官——内耳 (27)第三节视觉器官——眼 (27)第四节嗅觉器官——嗅囊 (27)第五节味觉器官---味蕾 (28)第十一章内分泌器官 (28)第一节脑垂体 (28)第二节甲状腺(Thyroid) (28)第三节其它腺体 (29)第十二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29)第一节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30)第二节种的命名法 (30)第一部分鱼类形态学课程编号:12414210 学时:54 学分:3 专业:海洋、生态任课教师:龚小玲《鱼类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形态、分类和生态三个部分,在生技专业主讲形态和分类,总学时54。
参考书目:《鲤鱼解剖》秉志 1960 科学出版社《白鲢系统解剖》孟庆闻、苏锦祥 1960 科学出版社《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苏锦祥 1987 科学出版社《鱼类分类学》孟庆闻、苏锦祥 1995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动物志》(鱼类部分) 2000- 科学出版社学习方法:《鱼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十分重要,强调做好实验,分类要多看标本,有机会多看活的标本。
鱼类学课件-名词和术语(鱼类形态学部分)2016(专业知识模板)
鳃间隔 半鳃
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官 喉鳔类
全鳃 闭鳔类
呼吸瓣 卵圆窗
第07章 赖迪氏器 (10) 淋巴管
头肾 淋巴心
窦耳瓣 耳室瓣
半月瓣 动脉球 头环
热体鱼类
第08章 马氏体 (12) 卵生
鲍氏囊 卵胎生
吴夫氏管 米勒式管 裸卵巢 (假)胎生鳍脚
第09章
(2) 第10章
(6) 第11章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视叶
小脑鬈
鳞式
棱鳞
腋鳞
侧线鳞 臀鳞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纵列鳞
棘毒鱼类 鳞
鳞棘
基板
第03章 (3) 第04章 (4)
韦伯氏器 大侧肌
第05章 口腔齿 (10) 肝胰脏
骨鳔类 尾杆骨
白肌
红肌
咽齿
齿式
幽门盲囊
肉毒鱼类 咽上器官 鳃耙管
鳃耙数 食道囊
螺旋瓣
鳃片 第06章 (17) 口腔瓣
红腺
鳃丝 鳃盖瓣
鳃小片 鳃栅
窦状隙
鱼类学形态学部分名词和术语(共114个)
第00章 圆口类 (6)
吻部 第01章 (17) 角质鳍条
鳍
软骨类 硬骨类 眼后头部 眼间隔 鳞质鳍条 棘
真骨类 颊部 假棘
全骨类 软骨硬鳞类
喉部
下颌联合 颏部
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 脂鳍
峡部 鳍式
珠星
盾鳞
硬鳞
骨鳞
圆鳞
栉鳞
鳞嵴
鳞焦
第02章 鳞沟 (25) 横列鳞
初级鳞沟 次级鳞沟 侧线
感觉芽
丘状感觉器 侧线管系统罗伦氏壶腹 听嵴
斯坦尼斯小体 尾垂体
实用鱼类学.ppt绪论
谢谢
鲵鱼 鳄鱼 鲸鱼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是 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等、种类最 多、数量最庞大的一个群体。
分为原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
原口纲:是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 无上下颌,故又称无颌类,可分为盲鳗目 和七鳃鳗目2 和七鳃鳗目2个目。
软骨鱼纲
是一群内骨骼全为软骨的鱼类,具有上下 颌,头侧有鳃裂5 颌,头侧有鳃裂5—7个,分为板鳃亚纲和 全头亚纲。
硬骨鱼纲
是一群适应于各种水环境中生活的鱼类, 他们的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分为内鼻孔 亚纲和辐鳍亚纲。
鱼类的主要特征
大多数具有能咬合的上下颌,具有鳃裂,用腮呼吸 用腮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的平衡 大多数鱼体被磷 骨骼为软骨或硬骨 身体分为头、躯干部、尾部,缺少颈部 体表富粘液 具侧线 具脊索 神经管背位 出现了能跳动的心脏,分为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鱼类学的定义
动物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以鱼类为研究 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长发 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地理分布,以 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的分支学科
鱼类形态学(鱼类系统解剖学) 鱼类分类学(系统鱼类学) 鱼类生态学 鱼类生理学 鱼类发生学 经济鱼类学 鱼类行为学
鱼是始终生活在水中,通常用腮呼吸、用 鳍游泳和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多数鱼体批 鳞片的低等的脊椎动物。
实用鱼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绪论
鱼类科学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实践的斗争 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人们需要不断的获取食物以 维持生命,对鱼类的接触越来越多,因此获得了 许多有关鱼类的知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知 识越积越多,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提 高,和系统的观察实验,最后形成一门有理论有 实践的科学,即鱼类学。
鱼类学课件-2016鱼类分类学整理(专业知识模板)
仅尾鳍有斑点
体侧无垂直条纹
鳍上具黑斑点
尾柄无暗斑
头部无白色细带
尾柄有一暗斑
头部有3条白色细带
第二背鳍具细斑点
各鳍亦无斑点
棱鳞存在于侧线的大部分
棱鳞存在于直线部
鳃盖后无黑斑
鳃盖后有一黑斑
鳔的腹分支的前后小支等长 臀鳍第2棘长大于等于眼径
鳔的腹分支的前后小支不等长 臀鳍第2棘长小于眼径
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 背鳍鳍棘延长
口较大 臀鳍白色 臀鳍黑色
别各组鱼(每组至少写出2个以上区分特征)
区别特征
②
③
④
须圆柱形
体侧骨板大
须侧扁
体侧骨板小
鳃盖膜与不峡部相连
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背鳍最后鳍条不延长
臀鳍比背鳍短
背鳍最后鳍条延长呈丝状 臀鳍较长
犁骨无齿
脂眼睑不完全盖眼
犁骨有齿
脂眼睑完全盖眼
胸鳍鳍条不延长
臀鳍17~23
胸鳍鳍条延长(丝状)
下颌齿2行 下颌齿1行
体无黑斑点
臀鳍基底长大于鳍高
体布有黑斑
臀鳍基底长小于鳍高
口小 口裂大
体两侧有较大暗色垂直斑块 体侧有10~12条橙色横斑
上下颌侧缘凹凸镶嵌
上下颌侧缘较平直
咽齿3行
眼上缘具红斑
一对颌须,一对吻须
咽齿2行
眼上缘无红斑
无须
咽齿1行
体青黑色或灰黑色,腹部较浅
咽齿2行
体背部青褐色带黄色,腹部灰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总目
种类
中华鲟
鱼类学09感觉器官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第二节 听觉器官 第三节 视觉器官 第四节 化学感受器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鱼类能高度适应在水中的生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 是体表具有特殊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水压、水 温的变化。常见的感觉器包括感觉芽、丘状感觉器和 侧线器官。
皮肤感受器
感觉细胞 支持细胞
梨形,有纤毛,具 感觉和分泌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功能: 辨别食饵; 分辨体臭,是同种间集群和逃避敌害的主要原因; 对警戒物质的反应; 分辨极低浓度的化学物质。
二、味觉器官-味蕾 1、结构:由许多长细胞组成的卵圆形体。 2、分布:口咽腔、唇、触须、鳃弓等。 3、功能:通过味觉辨别环境中的酸、甜、苦、咸等物 质的浓度。
1、味觉细胞 2、支持细胞 3、真皮结缔组织 4、味孔 5、上皮细胞 6、味觉神经
听觉功能:由椭圆囊和瓶囊完成,外界声波传入内 耳,内淋巴振动,两囊产生兴奋,由听神经传入大脑。
第三节 视觉器官
一、眼球的发生 胚胎早期,间脑两侧神经组织外凸形成眼泡。
1、视网膜的发生 眼泡外壁内陷成双层壁的视杯;
2、晶状体的发生 晶状体板下陷形成囊,再填充;
3、眼球附属结构的发生 外周-间充质,内层-血管、脉
3、功能:水流感受器。
第二节 听觉器官
鱼类的平衡和听觉器官是内耳,没有耳蜗、中耳和 外耳。 一、内耳的发生与结构 (一)内耳的发生
胚胎早期,延脑两侧外胚层形成听板,内陷成听泡, 内充淋巴液。后逐步分化成椭圆囊、球囊和瓶囊。
二、内耳的功能
平衡感觉功能:鱼体做变速运动时,内耳的耳石在 淋巴液中位移,刺激感觉毛,兴奋前庭神经传入大脑。
柱状,具支持、营 养和修复功能。
【完整】鱼类学资料PPT
鳍棘 不分成左右两半 假棘 用水煮分成左右两半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背鳍Dorsal fin--位于背部,功能: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有的种类一个D、有的2个D或3D,甚至有的后面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副鳍,如马鲛鱼),还有些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鳍,称 脂鳍如鲑形目,鳕有3D 旗鱼、鮟鱇、鮣鱼、鲽形目鱼类、软鳍鱼 类、棘鳍鱼类
骨类的鼻瓣、鼻口沟、入水孔、出水孔,硬骨鱼多数头侧具2个鼻孔,少数1
个鼻孔,极少数鱼类没有鼻孔(鲀形目的少数种类,仅有嗅三节 鱼类的头部器官
鳃裂和鳃孔 腹鳍喉位--位置前移至喉部,如犀鳕科、鳚亚目
海如龙鮟、 鱇海、马棘、茄鲀鱼形、目鳐鱼、类魟鳃等孔。很小。
圆口类、软骨类头侧孔裂为外鳃裂,呼吸时水流:口
躯干部——鳃盖骨后缘到肛门(或泄殖孔后缘)。有些鱼类 (如鲽形目)肛门前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骨 为界,如果以肛门划化会失去自然的真实性。
尾部——躯干部之后。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体的外部分区
二、头部分区
吻部——眼以前的头部。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盖骨的后缘部分。 颏部——下颌联合的后方。 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 峡部——颏部和喉部之间(分隔两鳃腔的地方)。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细长骨骼。 眼间隔——二眼眶的背缘正中距离。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水盖孔骨的。后实缘部际分上。是退化的鳃裂(胚胎时喷水孔和鳃裂一样;喷水孔内可见鳃 平扁形——1轴较短,2轴丝短)、3鳐轴长类。喷水孔较大,用于进水;鲨类喷水孔不大或无(不太需要);硬
骨鱼中鲟有小喷水孔。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 鳍
鳍是鱼类特有的器官,用于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分奇鳍和偶鳍二类。各鳍是根据所在位置命名。
鱼类学PPT课件
三、鳎亚目 Soleoidei
背鳍起点至少在上眼的上方或更前;各鳍均无 鳍棘,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成鱼胸鳍多退缩或不 存在。 本亚目共包括 2科, 鳎 科:眼位于头的右侧。 舌鳎科:眼位于头的左侧。
17
1.鳎科
眼位于头的右侧。 本科我国产有9属、16种。常见的种类有: ①条鳎:沿海南北均有分布,较常见。 ②卵鳎:产于东海及南海,较常见。
9
杜父鱼科
特征:两腹鳍不愈合成吸盘。肛门腹位;体圆筒 形,有时具骨板。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头每侧鳃 膜上有2橙红色条纹,酷似鳃片,故有“四鳃鲈”之 称。降河产卵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0
(七)豹鲂鮄亚目 Dactylopteroidei
特征:体方柱形,头方形,被骨板。鼻骨愈 合。无下肋骨。胸鳍很大,分成两部分,前部长 约等于头长,成鱼长达尾鳍。 我国产 1科,经济价值不大。
2
2.毒鲉科
体无鳞;鳃盖膜连于峡部;后颞骨前端不分叉, 内弯,固者于颅骨上;腹鳍1鳍棘4—5鳍条。 包括了一些体态特殊,有些还有强烈刺毒的鱼类, 我国现知产6属、约12种,常见种类如下: 鬼鲉:鱼肉鲜美。我国沿海均有产。 毒鲉:体重可达2 kg。鳍棘的毒腺剧毒,为刺毒 鱼类中毒性最强的种类之一。
3
3. 鲂鮄科
头部被骨板;吻侧有吻突或吻棘。胸鳍下部有3 游离鳍条。上下颌均有齿。体被鳞。下颌无须。 我国产3属、约14种。常见的如: 绿鳍鱼:肉味佳,我国沿海均产。 短鳍红娘鱼:为重要捕捞对象之一。 日本红娘鱼:为重要捕捞对象之一。
4
(二)前鳍鲉亚目Congiopodoidei
背鳍起点位于眼的后上方、上方或前上方。前 部3—4间髓棘固着于颅骨上或前延于额骨上。 大多是分布于南海的小型鱼类。无甚经济价值。
鱼类学课件鱼类的肌肉与骨骼
深入探究鱼类生理结构特性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3/18
目录
01 鱼类学简介
06 鱼类的运动方式
02 鱼类的分类
07 鱼类的生理功能
03 鱼类的形态特征
08 鱼类的生态习性
04 鱼类的肌肉结构
05 鱼类的骨骼系统
01 鱼类学简介
鱼类学的定义
1 鱼类学的定义
鱼类学是研究鱼类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分类的
硬骨鱼类的特点
硬骨鱼类拥有由硬骨构成的 骨骼,这种骨骼轻便且强度 高,使得硬骨鱼类能够进行 快速游动和复杂运动。
软骨鱼类的特征
软骨鱼类的骨骼由软骨构成 ,虽然强度较低,但具有良 好的柔韧性,这使得它们能 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灵活 活动。
硬骨鱼与软骨鱼
1 硬骨鱼的肌肉结构
硬骨鱼的肌肉系统发达,主要由骨骼肌组成,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灵活性,适应各种复 杂的生活环境和捕食方式。
鱼类的肌肉结构
2
科学,它揭示了鱼类生命的奥秘和生物演化的过
鱼类的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它们协同工
程。
作,使鱼类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展现出独特的
生命力。 3 鱼类的骨骼系统
鱼类的骨骼系统由许多小骨头组成,这些骨头通
过软骨连接,形成了鱼的身体框架,支持并保护
其内部器官。
鱼类学的发展历程
鱼类学的萌芽阶段
未来展望与挑战
尽管鱼类保护已取得初步成 果,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 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鱼 类资源管理仍是我们面临的 重大挑战。
鱼类学的应用前景
1 鱼类学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鱼类学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各种鱼类的营养价值、口感特点等,为食品研 发和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扩张收缩等活动的神经,与内脏的生理活动、 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
特点:传出神经纤维中途必须经过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原后才到 所支配的反应器官
节前纤维:离心纤维(传出纤维)自脑、脊髓到神经节的一段 节后纤维:自神经节到反应器的一段
分类: 交感神经系统: 主要包括由躯干部脊髓发出的内脏离心神经纤维
先天行为:一个刺激引起的一个定型反应
趋性:背朝上、腹朝下的姿式→对光和地心引力的趋性 切除半规管(地心引力效应丧失)→背部对光源
本能:内外环境某些特殊情况(性激素水平→生殖行为) 刺鱼(♂):日照时间↑→性激素↑→迁移到温暖浅水区(温
度),占领有水生植物地盘,筑巢,通过争斗赶走 其他雄鱼;加深腹部红色引诱雌鱼,“舞蹈”培养 感情,入巢交配授精;保护受精卵和幼体
运动神经:3对,均支配眼肌
发源→第Ⅰ、Ⅱ对脑神经的细胞本体分别在嗅粘膜和视网膜
上;其他脑神经的细胞本体在脑内,其中第Ⅲ、Ⅳ对发
源于中脑,后6对发源于延脑
合并→第Ⅴ、Ⅶ对脑神经的浅眼支发出后不久合并,分布到吻部
最粗大脑神经→迷走神经,支配咽喉和内脏的动作,执掌咽部
的味觉、躯干部皮肤的感觉、侧线感觉
端神经→非洲肺鱼,1条,功能不明
☻底栖鱼类:常具发达纹状体,或大脑具沟纹;小脑通常较小 (活动性小),延脑特别分化(具触须和其他与捕食 底层饵料有关的触觉、侧线感觉器官发达有关)。 如鲫、鲤、泥鳅、黄颡鱼、沙塘鳢、黑鮟鱇等
☻浅海活泼游泳鱼类:界于中上层鱼类和底栖鱼类之间,底栖鱼 类<小脑<中上层鱼类,视叶>底栖鱼类 嗅叶>中上层鱼类,如鲈、鳚等
全头亚纲:脑狭长,大脑半球大而明显,底部具发达纹状体 嗅束较粗,嗅球稍膨大 间脑很长,视叶为长椭圆形 小脑椭圆形,具沟纹 绳状体发达
17
硬骨鱼纲:变异性大,脑的5部分明显
☻端脑:嗅叶+大脑半球
大脑较小,纹状体发达,大脑侧室尚未分化为左右侧脑室 嗅叶分化(嗅球+嗅束)或不分化(高等)
☻间脑:背面为发达的中脑视叶所覆盖 组成复杂:漏斗+脑垂体+血管囊+下叶(1对)+ 脑上腺(松果体,背),具第三脑室
27
二、脊神经
特点:按体节排列,左右成对 分类:
背根 连于脊髓灰质的背角,主要包括感觉神经纤维,负责传 导周围部分的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还有内脏的动神经 纤维。
腹根 发自脊髓灰质的腹角包括运动神经纤维。腹根的神经纤 维分布到肌肉及腺体上,传导中枢神经发出的冲动到外 围各反应器
28
29
第三节 植物性神经系统
在交感神经干上,与脊神经相当的地方有交感神经节,并有交通支 (脊神经内脏支)与其连接 副交感神经系统:硬骨鱼类的是由动眼神经及迷走神经所分支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往往同时分布到同一器官上,产生颉颃作用 如交感神经能抑制瞳孔收缩,而副交感神经控制瞳孔开放
31
32
第四节 神经系统与鱼类的行为
行为:环境改变→反应改变,即行为 神经系统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神经系统能力的表现
第二节、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由中枢神经系发出的神经与神经节组成,
脑神经+脊神经
一、脑神经
分类: 鱼类的脑神经一般都有十对:
嗅神经(I)、视神经(Ⅱ)、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Ⅳ)、 三叉神经(V)、外展神经(Ⅵ)、面神经(Ⅶ) 、听神经(Ⅶ)、 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X)。
在非洲肺鱼及其他一些鱼类还发现一条端神经或称零对神经。
☻中脑:视叶,球形 中脑室(视叶室)前连第三脑室后通延脑的第四脑室
☻小脑:有小脑瓣突入中脑室,小脑室与第四脑室相通 ☻延脑:前宽后窄,三角形,具第四脑室;不分化(鲢)或分化
(鲤)为迷走叶+面叶
18
鱼脑形态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中上层鱼类:主要借视觉觅食,视叶发达,小脑大或侧叶发 达,延脑不大分化。如鲐、飞鱼、鳙、带鱼等
(运动神经纤维)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主要包括由头部发出的内脏离心纤维 30
交感神经:硬骨鱼类交感神经系的主要结构是分布于脊柱两侧的 二条干支,叫做交感神经干
交感神经干在有的鱼类始终为两条,如鲤鱼、白鲢 有的则在躯干前部是两条,而在两肾之间愈合成一条简单的股 索,进入脉弓又分为两条,如瞻星鱼及大多数真骨鱼类
19
二、脊髓的构造与机能
构造: 位于髓弓的椎管内,是一条扁椭圆形的长管,前端跟脑连 接,向后延伸至后一椎骨。
圆口类:脊髓的灰、白质没有完全分化,背面隆起,尚无中沟形成 板鳃类:脊髓较发达,灰、白质已明显分化,有背、腹中沟 硬骨鱼类:脊髓有背中沟,但腹中沟不明显,灰质向中心管集中
脊髓的功能
1、为简单反射中枢:不经过脑部的各种反射活动。脊髓中的脊神 经,对鱼体的皮肤、肌肉和色素进行分节神 经支配,是低级反仿随学习能力强(金枪鱼善逃逸)
条件反射: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条件刺激)经训练后能引起 一个反应(条件反应)的现象。暂时性学习
时空一致: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接近一致 (长间隔时间)
重复配合:条件反射的强度随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合的次 数增加而逐渐加强
小脑为狭窄横带
延脑发达
盲鳗: 更原始。脑背面为1条纵沟及3条横沟隔裂成左右4对突
起(前2对=大脑+间脑,后2对=视叶)
大脑很小,视叶发达
延脑大,具1对绳状体
无小脑
16
板鳃亚纲:脑的5部分明显,大脑、小脑及延脑显著 嗅球大,占端脑的大部分 大脑腹面有灰质组成的纹状体 延脑的绳状体特别发达
嗅束:种类不同,长短不一 小脑:不同种类,发达程度不一 间脑:明显,视叶较小
小脑:1、运动协调中枢 2、小脑瓣与延脑的侧线中枢有机能上的联系
延脑:1、味觉中枢 2、听觉、侧线感觉中枢 3、呼吸中枢 4、色素调节中枢 5、皮肤感觉中枢,能使鱼具有触、痛和温冷的感觉15
鱼类各纲脑的比较
圆口纲:原始→脑扁平,无弯曲
七鳃鳗:嗅叶很大,大脑小;
间脑背面有2突起(松果体+顶眼);
中脑视叶发达;
端脑 视叶(视觉觅食种类发达) 视觉中枢
后方 中脑腔→连通第三、第四 与体位和移动的控制
背面 脑室
有关 4
第四脑室(部分)
小 脑
中 脑 后 方
小脑瓣(硬骨鱼类特有, 协调中枢→维持平衡、整
与侧线系统发达程度一致 合感觉与运动、协调活动、
)
节制肌肉张力
“脑中之脑”(影响其他脑
区)
管理触觉、听觉、视觉
中枢神经系统 脊脑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脊脑神神经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一、脑的构造与机能 中枢神经: 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鱼类的脑分化为: 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脑的基本构造与机能
2、深眼支:与浅眼支平行 (贴在其下方),经眼眶背 壁,穿过侧筛骨到鼻部粘膜 及吻部皮肤。 3、上颌支:穿过眼眶,沿
口角的上颌。 4、下颌支:穿过眼眶,沿
口角到下颌。
混合性N,司颌部 的动作、头部皮 肤、唇、鼻、颌
部的感觉
23
VI. 外展N
VII. 面N
延脑腹面 延脑侧面
眼球的外直肌 运动性N
司眼运动
内耳的椭圆囊、球状囊、瓶状囊 及各壶腹
感觉性N,司听觉与平衡
24
IX. 舌咽 延脑侧面 N
X. 迷走 延脑侧面 N
分两支: 1、在第一鳃孔之前→又分数小 支。
混合性N,司口盖,咽 部的感觉,咽部的活动
2、在第一鳃孔之后,分布到口 盖,咽部及头部侧线系统
1、鳃支:最前面的一支,从第 一鳃弓后面分布到第四鳃弓→许 多小分支→各鳃裂
面叶和迷走叶是味觉中枢,调节色素细胞、
皮肤感觉中枢
10
灰星鲨的脑
11
嗅球 嗅束
背面观
大脑 中脑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延脑
鲤鱼的脑
视神经
大脑 脑垂体 下叶
中脑 延脑
腹面观
脊髓
12
脑室的模式图
13
鲤鱼脑的纵切面
14
脑的生理机能
端脑:1、嗅觉中枢 2、可能是运动的高级中枢
间脑:暗化中枢
中脑:1、视觉中枢 2、与鱼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控制有关
2、是神经传导路径:为各脊神经及交感神经系与脑之间起传导和
联络作用
20
背中沟:背面正中的浅沟
内 腹中沟:板鳃类脊髓腹面正中的浅窄沟(硬骨鱼类无)
部 形
脊膜:2层。外层黑色,含血管与色素;内层透明
态 中心管:脊髓正中
灰质:中心管周围,蝶状,灰色,内布神经细胞
白质:灰质周围,白色,内布神经纤维
脊髓的构造 21
7
中脑(视叶)—
位置:它前后与第三、第四脑室相通 特点: 硬骨鱼类的中脑,纵切中脑可以看到在中脑腹面有
小脑瓣伸入 中脑内有空腔为中脑腔,或称视叶腔
生理机能:视觉中枢,上层鱼类发达
8
小脑—
位置:位于中脑后方,为单个的圆形体或椭圆形体 特点:有些鱼类两侧有发达的小脑鬈(硬骨鱼如鲤鱼前方伸
出小脑瓣)
生理机能:运动中枢,协调活动,维持平衡,活动 激烈者大
1、浅眼支:与三叉N的浅眼支合 并一起前伸到吻
2、口部支:最初与浅眼平行, 然后沿浅眼支上缘前行→头顶皮 肤、脂肪组织→上颌
3、舌颌支:以前耳骨孔出来, 沿前鳃盖内缘→鳃盖各部→舌弓 →下颌
混合性N,支配头部各 肌,舌弓 各肌的运动,司皮肤、 舌前及 咽鳃等处的感觉。
VIII. 听N
延脑侧面
4、口盖支:沿眼眶内缘→口腔 前部的口盖粘膜,上颌顶部
6
间脑—
位置:大脑后方。前方有视神经通入,内有第三脑室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