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感经验的形态
美感经验的分析——形象的直觉
美感经验的分析——形象的直觉展开全文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
这第二个问题也并非不重要,不过要解决它,必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因为事物能引起美感经验才能算是美,我们必先知道怎样的经验是美感的,然后才能决定怎样的事物所引起的经验是美感的。
什么叫做美感经验呢?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
比如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你对着这灿烂浓郁的世界,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时而觉得某一株花在向阳带笑,时而注意到某一个鸟的歌声特别清脆,心中恍然如有所悟。
有时夕阳还未西下,你躺在海滨一个崖石上,看着海面上金黄色的落晖被微风荡漾成无数细鳞,在那里悠悠蠕动。
对面的青山在蜿蜒起伏,仿佛也和你一样在领略晚兴。
一阵凉风掠过,才把你猛然从梦境惊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你只要有闲功夫,竹韵、松涛,虫声、鸟语、无垠的沙漠、飘忽的雷电风雨,甚至于断垣破屋,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
不仅是自然造化,人的工作也可发生同样的快感。
有时你镇日为俗事奔走,偶然间偷得一刻余闲,翻翻名画家的册页,或是在案头抽出一卷诗、一部小说或是一本戏曲来消遣,一转瞬间你就跟着作者到另一世界里去。
你陪着王维领略“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的滋味。
武松过冈杀虎时,你提心吊胆地挂念他的结局;他成功了,你也和他感到同样的快慰。
秦舞阳见着秦始皇变色时,你心里和荆轲一样焦急;秦始皇绕柱而走时,你心里又和他一样失望。
人世的悲欢得失都是一场热闹戏。
这些境界,或得诸自然,或来自艺术,种类千差万别,都是“美感经验”。
美学的最大任务就在分析这种美感经验。
要知道近代美学对于此种分析所得的结论,我们不能不把美学和哲学的渊源指点出来。
美学是从哲学分支出来的。
从休谟、康德一直到现在,近代哲学都偏重知识论。
知识论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宇宙事物的存在?这个问题引起近代哲学家特别注意到以心知物时的心理活动。
美学导论复习提纲
美学导论复习提纲美学导论一、术语解释:1.美感经验:所谓美感经验,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审美活动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在这一刻,你的整个生命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光所照澈,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结、聚集在这种瞬间状态中,你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这使你暂时忘记了此外的一切,既包括你的俗常生活和操劳,也包括利益的计算和得失的考虑,整个地凝神关注于此情此景之中,在那里流连忘返。
2.表演:所谓的表演通常是指把看不见的、秘密的或内在的东西呈现为可见的和外在的。
3.美:美处于相对统一和平衡的矛盾状态。
它的形式特征是柔和、和谐、安静和优雅。
就美而言,它给人一种轻松、愉悦、放松的美感。
4.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认为移情是把人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它抓住了审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征,缺陷是否定审美对象的客观性。
5.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整个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
6.巫术直觉:它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的普遍可交流性与周围世界进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
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形象,而人类,就像这些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形象一样,被普遍的生命活力所支配。
7.赋形活动:就是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审美活动具有一种符号化的能力,赋予事物、纷繁复杂的感性材料以及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以符号形式的活动。
8.喜剧:喜剧作为美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体现一定社会意义,反映先进与美好、落后与丑陋的冲突,以颠倒、自相矛盾、非理性的形式表现本质的荒谬现象。
9.直觉说:也称表现说,代表人物是克罗齐,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艺术,也就是美,把艺术从周围的事物中孤立出来,认为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没有功利,没有概念和逻辑,不是道德活动等,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
4审美经验论重点
4审美经验论重点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种类型:预⾔的、宗教的、诗神任附的和哲学的。
“回忆说”:揭⽰了审美经验的许多特征。
⾸先,表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必然处于⾝⼼亢奋的状态,类似于马斯洛的“⾼峰体验”;其次,把审美经验说成是灵魂⽽⾮⾝体的体验,并且强调审美经验能够使⼈的灵魂从⾁体的束缚中摆脱⽆关,是⼀种纯粹的⼼灵活动。
随着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西⽅美学的研究重⼼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
3现代西⽅美学在审美经验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中叶以前为第⼀阶段,代表⼈物有夏夫兹博⾥、荷加兹、哈奇⽣等。
夏指出⼈具有第六感觉;荷加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第⼆阶段是从18世纪中叶以后,代表⼈物是休谟。
休谟的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但是忽视了⼆者的联系。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起来,从⽽克服了各⾃的⽚⾯性。
4现代西⽅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
现代美学分为科学主义和⼈本主义两⼤类型。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法来解释审美经验。
⼈本主义美学则极⼒排斥⾃然科学的实证⽅法,试图把美学建⽴在⼈⽂科学或精神科学⽅法论总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直是西⽅美学家所谈论的⼀个重要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审美经验基本性质[简答]审美经验的性质是实践性(1)⾸先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都是⼈⽣实践的组成部分。
(2)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成性。
(3)再次,审美经验不仅是艺术家的⼈⽣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接受者的⼈⽣实践发⽣紧密的联系。
“⽐德”——是指⼈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然物的某些特征⼈格化,使之⽐附于⼈类的某种道德情操。
“畅神”——⾃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使⼈的精神为之变得舒畅和愉悦。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
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
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
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
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
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
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他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美学4审美经验论
❖ 3、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P259 ❖ 4、试析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及与其功利
性功能之间的关系。P225-228
❖ (3)情感活动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 因素。P241
❖ (4)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具有非概 念性的特点、具有多义性特点P245
4.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呈现 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P259
课堂思考
❖ 1、名词解释:审美经验 P219 再造性想象 P240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直观性
非功利性 超越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的理解 P225-227
❖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 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实现从现 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实现从经验世界 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P229-231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 审美经验构成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 解 P234
第4章 审美经验论
❖ 本章结构 ❖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定义
❖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学习重点
❖ 1.审美经验的定义 ❖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 4.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1.审美经验的定义
❖ 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 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将的过程。是人 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P220
❖ (1)感知活动是感觉和直觉的总称。 ❖ 审美感知具有一系列自身的不同一般感知活
动的特点:与情感活动紧紧交织、积极的选 择能力、整体性。 P237
❖ (2)审美经验中,想象是一个核心因素。 想象是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 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包含初级形 式(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和高级形式(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两种形态。P239
美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发展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与1750年在<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鲍姆嘉通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美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美得学科理论史和美学学科形成前后对审美活动相关问题的广泛思考两个部分。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文献记录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6世纪)是最早开始思考美学的。
主要在数学和音乐两大领域。
认为:宇宙是由数组成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因此成为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开始从理性思维的高度来思考美和丰富的艺术的历史过程。
柏拉图坚持有这样一个美的本身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研究所有的诗性活动的形式的学问。
古代的中国和古希腊一样很早就意识到了美得现象。
孔子把善和美联系起来。
但是谁也没有给美下一个定义,但是却到处留下了关于艺术的道德关怀和各种具体的审美体验的灵动描述。
美的现象和艺术的诗意世界之所以在公元前6-5世纪进入了人类的思考,原因:一,原始巫术---神话思想开始解体,理性思维崛起,人类开始用理性思维来确定周围的一切。
二、由于原始巫术---神话思想的裂变,人类艺术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那里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凸显了他们的独特品质----纯纯的审美特质和诗性特质。
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美学学科成立所需的条件在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了。
欧洲的十八世纪是人类理性思维第二次崛起的时代启蒙运动启蒙哲学家坚信理性思维能分析事物本质,揭示事物中存在的秩序,而且还相信思维能够产生这种秩序。
三、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他认为相对于逻辑判断的智慧,人类还有一种智慧,他比逻辑推理的智慧还要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
他认为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人类首先进行的是没有感知的感觉,其次才以不安的激动的灵魂来感知,最终才以纯粹的头脑来自省。
诗性的智慧有两个基本规则;1以己度物的隐喻,即人吧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仿佛万事万物也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自考0037 美学-第四章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一)古希腊: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a)柏拉图的“迷狂说”、“回忆说”。
柏拉图就曾经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
柏拉图认为,某些迷狂状态乃是“上苍的恩赐”,也就是神灵赐福的现象。
这类现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预言的、宗教的、诗神凭附的和哲学的,其中第三种迷狂是指“缪斯凭附于一颗温柔、贞洁的灵魂,激励它上升到眉飞色舞的境界,尤其流露在各种抒情诗中,赞颂无数古代的丰功佳绩,为后世垂训。
”不难看出,柏拉图在此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他的“回忆说”则显然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他这样描述灵魂面对美时的感受和状态:“他凝神着美丽的形象,心里产生一种虔诚感,敬美如敬神,……其次,寒颤过去以后,他会奇怪地发高烧,浑身冒汗。
因为美发射出来的东西穿过他的眼睛在他体内产生热量,他的灵魂的羽翼也因此而得到养育。
受热以后,久经闭塞的羽翼又开始生长。
羽管胀大起来,从根部向外长,最后布满灵魂的胸脯,灵魂过去本来就是遍体长着羽毛的。
在这个过程中,灵魂周身沸腾跳动,正如婴儿出齿时牙根感到又痒又疼,灵魂初生羽翼时也是这样。
”表面上看来,这段文字充满了臆想的成分,似乎谈不上科学的审美经验理论,但实际上它深刻地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诸多特征:首先,它表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必然处于身心亢奋的状态,并且强调审美经验能够使人的灵魂从肉体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得到复苏和拯救,这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特征。
这实际上类似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b)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在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又对悲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
这种学说尽管谈论的仅仅是悲剧现象,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心理的内在规律,因而其影响一直达于现代。
4-审美经验论
4-审美经验论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
它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系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
2、审美经验:指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1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2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审美经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3对审美对象理想的差异:美感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的反映,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审美经验认为什么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不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1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如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的"比德"说,即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次方总是自然激起主体的道德体验。
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1"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献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2 "本质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
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
《文艺心理学》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名著之一,适用于广大美学、文学爱好者。
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
《文艺心理学》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名著之一,适用于广大美学、文学爱好者。
3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我国著名美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毕生从事美学教育与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等。
4图书目录作者自白第一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觉第二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二):心理的距离第三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三):物我同一第四章美感经验的分析(四):美感与生理第五章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第六章美感与联想目录第七章文艺与道德(一):历史的回溯第八章文艺与道德(二):理论的建设第九章自然美与自然丑——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第十章什么叫做美第十一章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传达与价值问题第十二章艺术的起源与游戏第十三章艺术的创造(一):想象与灵感第十四章艺术的创造(二):天才与人力第十五章刚性美与柔性美第十六章悲剧的喜感第十七章笑与喜剧附录一近代实验美学附录二《文艺心理学》序朱自清附录三作者自传录四简要参考书目。
美学原理第4章 形式美
第四章形式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
第一节美的形式和形式美一、美的形式: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
二、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
如:比例、对称、均衡、和谐、韵律、富有变化等。
第二节形式美的要素一、形态及其分类:自然形态:生命力、运动感、力度感人为形态:抽象形态:几何形态:点、线、面、体直线: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优美、柔和曲面:温和、飘逸平面立体:严格、率真、坚硬曲面立体:柔和、富有弹性自由形态:自由曲线、曲面:自由、奔放流畅模仿形态: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模仿,美观实用飞机、潜水艇、轿车的流线、建筑物上述各形态分别展示画面。
二、色彩及其审美特征:色相图:分别根据该图说明色彩的分类、色相、明度、纯度以及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心理联想。
可依据不同色彩的审美特征展现相应的画面(服装?建筑物?或者各种标记?)第三节形式美的规律一、整齐一律:各构成要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色彩单一,给人以秩序感。
画面:阅兵仪仗队等二、对称与均衡对称: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
画面:故宫全景、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审美特征:庄重、稳定、可靠;但静止、生硬、单调、呆板。
均衡: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
画面:盆景五针松审美特征:动中有静,单一与丰富并存。
三、比例与尺度:比例:是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
以黄金分割比例为标准设计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分析比例美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美感经验具有表现性,是一种自由的经验
美感经验具有表现性,是⼀种⾃由的经验美感经验具有表现性,是⼀种⾃由的经验什么是美感经验的表现性呢?所谓表现,通常是指把不可见的、隐秘的或内在的东西呈现为可见的、外在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可以形成美感经验,如“暴露癖”的“表现”、“表现欲”的“表现”,就不是美感经验中的表现。
美感经验中的“表现”是伴随着美感的直觉活动⽽产⽣的内在⽣命的外在呈现,是隐秘的⽣命活⼒的展现。
刘勰说:“沿隐以⾄显,因内⽽符外”也就是在写书法的时候,不仅写出了字,⽽且也写出了⾃⼰的写;在听⾳乐的时候,不仅听到了⾳乐,同时也听到了⾃⼰的听。
在⼀⽚⼭⽔形成审美经验时,不仅那⽚⼭⽔被把握了,⽽且从那⼭⽔上也发现了⾃⼰以及⾃⼰的感情。
这就是表现的基本含义。
表现说的主要倾向⼤致可以这样概括:⼀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世界的外化,是激情⽀配下的创造,是诗⼈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
因此,⼀⾸诗的本质和主题,是诗⼈⼼灵的属性和活动;如果以外部世界的某些⽅⾯作为诗的本质和主题,也必须先经诗⼈⼼灵的情感和⼼理活动由事实变⽽为诗。
因此,美感经验从来就不是单纯接受外在对象或感受外在对象的单⼀过程,⽽是⼀个呈现对象与表现⽣命同时进⾏的双向过程。
和⼀般感觉不⼀样,美感并不是⼀种外物刺激⽽成的感受,⽽是⼀种直觉创造。
所谓的“⽩描”、“客观描写”等,也都有“表现”在其中,只是相对隐蔽⼀些⽽已。
此即“⼀切景语皆情语”。
美感经验的表现与⼀般的表现的区别:1、它的表现是⼀种⾃⾜的、以⾃⾝为⽬的的活动,它不以任何其他⽬的为⽬的。
即它是超功利的。
⽐如,“表现欲”的表现就是为了博得某种荣誉,它是功得性。
2、它是内在⽣命活⼒的创造性呈现,不是⼀般的表⽰、暴露,如⼥性的眼泪、孩⼦的哭叫。
从北宋诗⼈秦观的《春⽇》来理解“表现”⼀⼣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
这⾸诗写的是春天⾬过天晴后的景⾊。
⼀夜的轻雷细⾬,次⽇⾬过天晴,阳光照射在春⾬洗过的⾼低参差的屋顶上,碧蓝的屋⽡显得⾮常清爽。
第四章 美感经验的形态[21页]
6.德国文化史学者布克哈特在其名著《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曾说幽默和讽刺是解放和 自由时代的标志。从你对喜剧的理解谈谈你对布 克哈特这一论断的看法。 7.美学史上对喜剧的解释主要有哪些理论?你最服膺 于哪一个解释?在同学中间可进行辩论。 8.在人生的逆境中,一个保持幽默感的人是否比一 个因紧张而变得太严肃的人,更清醒并易于找到 摆脱困境的途径?查阅相关心理学资料,写一篇 短文。
优美有如下特征: 1.和谐感 2.自由感 3.纯粹的形式感
二、崇高
崇高又可称作崇高感,或阳刚之美、壮美等。
1.古代对崇高感的认识 2.博克对崇高感的分析 3.康德奠定关于崇高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悲剧与喜剧
悲剧和喜剧,又可称为悲剧感和喜剧感, 它们是两个对立的美感经验形态。这两个形 态虽然与作为戏剧种类的悲剧和喜剧之间有 关系,但这里的悲剧和喜剧,则主要是指美 感经验类型。
美感经验是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感性体 验,这些感性体验虽然都是审美活动所达 成的感性的和心理的体验,但它们却会呈 现为不同的面貌。美学上把这些不同的面 貌称作美感经验的诸形态,或称作审美范 畴、美感经验类型等。
第一节 美感经验诸形态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美感经验的形态
我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有明显不同 的体验、感受和心理。当然,我们不仅在不 同的艺术品或不同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或获 得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有时也会在同一作 品或同一对象中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
4.王国维曾把《桃花扇》与《红楼梦》比较,认为 后者是真正的悲剧。根据你对悲剧的理解,你认 为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哪一部作品具有真正 的悲剧精神? 5.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传统,主要是由悲剧的、 崇高的、荒诞的甚至是丑的美感经验构成,如古 希腊神话作品、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 《哈姆莱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 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卡拉 马佐夫兄弟》以及中国屈原的《离骚》、曹雪芹 的《红楼梦》等,很少有作品因为单纯描写优美 而跻 身于伟大作品的行列。思考这个现象,并 在课堂上讨论。
美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
5.康德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与下重复)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
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
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
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认识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美感的表现形态
美感的表现形态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
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
人需要客观事物给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据某种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出了该客观事物具有给自己带来所需要的好感的功利价值,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就会使人产生美感。
这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所表现出的美感,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感所具有的功利价值,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在认识层面上的判断和确认。
客观事物的美感,是通过其外部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的。
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分为客观形态和文化形态。
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是客观事物客观形成或具有的有形形态。
如,花的色香、瓜果的皮色、女人的容貌和腰身及嗓音、器具的外观和质地等等。
比如,一个女人的天然美丽,通常主要从音容笑貌和身体曲线等客观实在的形态特征中表现出来。
客观事物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赋予客观事物的以文化为本质内容的无形形态。
如,人的门第、名誉、地位和权力,商品的品牌、价格和产地等等。
比如,对于许多追求时尚的人,一件衣服是否具有美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这件衣服是否是名牌,价格是否很高,是否产自法国或意大利,是否在名店里买的等等。
对于许多注重实际的女人,一个男人是否具有美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这个男人是否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是否有很大的社会权力、是否有很多的社会财富,是否是社会名人等等。
对于收藏者,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美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这件艺术品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是否是真迹,产生于多少年前等等。
文化型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文化型美感,属于人的文化型主观感觉的范畴。
人们的观念文化活动,不但赋予了客观事物无形形态,还能够改变客观事物的有形形态,并且还能够相对统一地确认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所具有的功利价值。
由于文化的交流活动,赋予了客观事物无形的形态或有形的形态,及确认了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所具有的功利价值,使客观事物产生出的美感,统称为客观事物的文化型美感。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教学课件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 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 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 它作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1、同化
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 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 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 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 解释。
家开始把审美经验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
◆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 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的关系。
◆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 要形式。
2、审美经验的定义:
2、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 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 的有机统一。
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
◆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为同 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 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
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 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
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 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个现 实情境,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这种 “美妙的瞬间”。
我们此刻的听讲是现实的存在 状态,但下面的变化却改变了我们此 刻的存在状态。
情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并且贯穿着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情感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在于它广泛地浸 透在其他心理要素当中,成为触发其他心理 因素的诱因,而且充当它们的中介和动力。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
第四章___美感经验的形态
美感经验的形态美感经验是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感性体验,这些感性体验虽然都是审美活动所达成的感性的和心理的体验,但它们却会呈现为不同的面貌。
美学上把这些不同的面貌称作美感经验的诸形态,或称作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类型等。
第一节美感经验诸形态及其形成一、什么是美感经验的形态我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有明显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心理。
当然,我们不仅在不同的艺术品或不同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或获得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有时也会在同一作品或同一对象中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
美感经验的这些不同心理的和体验的状态,就是美感经验的形态。
这里的¡°形态¡±是指围绕一种感性结构而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某种稳定性和独特性,使一种形态与其他形态之间有明确的可区别性。
二、美感经验形态的形成(一)美感经验形态的形成简史美感经验的诸形态并不是有意识分类的结果,而是在人类审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当然,这种自然而然是历史性的。
第一部涉及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和喜剧;罗马人朗吉努斯《论崇高》探讨了崇高的文章风格;康德《判断力批判》分析了优美与崇高;19世纪,产生了¡°丑¡±和¡°荒诞¡±。
从美感经验形态的这个简略的形成史,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审美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
这种丰富多彩和变化性,体现为:(1)在同一个时代,审美活动会形成不同的美感经验形态。
(2)美感经验形态在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中是变化的,或者说是处于不断的裂变之中的,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美感经验形态。
(3)在一个时代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进入了审美活动的殿堂,成了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美感经验类型。
(二)美感经验形态形成的原因美感经验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美感经验的形态美感经验是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感性体验,这些感性体验虽然都是审美活动所达成的感性的和心理的体验,但它们却会呈现为不同的面貌。
美学上把这些不同的面貌称作美感经验的诸形态,或称作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类型等。
第一节美感经验诸形态及其形成一、什么是美感经验的形态我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有明显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心理。
当然,我们不仅在不同的艺术品或不同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或获得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有时也会在同一作品或同一对象中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
美感经验的这些不同心理的和体验的状态,就是美感经验的形态。
这里的¡°形态¡±是指围绕一种感性结构而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某种稳定性和独特性,使一种形态与其他形态之间有明确的可区别性。
二、美感经验形态的形成(一)美感经验形态的形成简史美感经验的诸形态并不是有意识分类的结果,而是在人类审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当然,这种自然而然是历史性的。
第一部涉及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和喜剧;罗马人朗吉努斯《论崇高》探讨了崇高的文章风格;康德《判断力批判》分析了优美与崇高;19世纪,产生了¡°丑¡±和¡°荒诞¡±。
从美感经验形态的这个简略的形成史,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审美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
这种丰富多彩和变化性,体现为:(1)在同一个时代,审美活动会形成不同的美感经验形态。
(2)美感经验形态在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中是变化的,或者说是处于不断的裂变之中的,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美感经验形态。
(3)在一个时代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进入了审美活动的殿堂,成了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美感经验类型。
(二)美感经验形态形成的原因美感经验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而人类审美活动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又在于审美活动中几个主要关系的变化。
这些关系包括: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主体内在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审美主体与表现符号的关系等。
这些审美活动中的诸关系之所以变化,又是由于人的存在境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美感经验。
第二节优美与崇高一、优美优美又可称作优美感、阴柔美、秀美或典雅美。
它是美感经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形态,我们通常所体验的“美”,就是这种优美感。
所以,优美又被称作“狭义的美”。
贝多芬优美有如下特征:1.和谐感优美在整体感觉上是一种和谐感。
优美是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自身内部都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美感经验。
其中,没有任何的冲突、争斗的痕迹。
因此,它伴随着舒畅、轻松、欢快与明朗等感觉。
2.自由感优美在心理反应模式上是一种顺受反应,没有任何怵逆、反抗等因素,而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因此,它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
3.纯粹的形式感唤起优美感的形式,多具小、柔、轻、媚、精、润、秀、纯等特征。
女性的特征也往往与优美感联系在一起,女性的羞怯、纤细、娟秀、妩媚等都会唤起优美感。
二、崇高崇高又可称作崇高感,或阳刚之美、壮美等。
命运交响曲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一)崇高在美学史上的发展1.古代对崇高感的认识中国古代:“阳刚”与“阴柔”西方古希腊:把音乐分为男子气的和女子气的。
古罗马:朗吉努斯《论崇高》,作者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有五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并以海洋、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为例进2.博克对崇高感的分析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E.博克(1729~1797)。
他在《我们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起源的哲学探讨》一文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
博克认为,当我们遇到痛苦和危险时,就自然产生一种以保全自己为目的的反抗力量,由于痛苦和危险的消除(距离)而产生的欢欣之情不同于积极的快感,凡是能引起这种以痛苦为基础的欢欣之情的东西,就是崇高的。
3.康德奠定关于崇高的理论基础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的“崇高的分析”中,把崇高与美作为两个对立的审美范畴,提出数学的、力学的以及神或神的“绝对律令”的崇高的概念。
康德认为,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美感是直接单纯的快感,美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找到;而崇高的对象既无形式又无限制,它只存在于审美主体的心里,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并与人的理性观念密切相关,由此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重要命题。
康德对崇高最精彩的分析,是他对崇高感的心理经验的分析,即他把握住了崇高经验的辩证转换的过程。
康德认为,崇高感是一种只能间接产生的愉快,它先经历一种生命力在一瞬间受到阻滞的感觉,然后立刻又继之以生命力的更强烈的迸发,它在想象力的运用上是很严肃的,包含着惊讶和崇敬;崇高的对象固然可以引起恐惧,但崇高感毕竟不是起于恐惧,我们之所以把威力强大的对象称为崇高,并不是因为它可怕,而是因为它把我们的精神力量提高到超出平常的尺度,使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抵抗力,使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界的这种表面的万能威力进行较量;我们的理性能力里有一种非感性的尺度,把无限性作为单位包括在它下面,与它相比,自然界的一切都变得渺小,因此在我们心中就发现一种对自然界的优越感。
(二)崇高的本质1.崇高的基本性质从形式上看:优美的对象:小的、精致的、平滑的、柔和的、色彩鲜艳的;表现形式:整齐的、和谐的、适合人的感性尺度的。
崇高的对象:巨大的、粗狂的、无限的、恐怖的;表现形式;扭曲的、变性的、象征的。
从美感经验的过程来看:优美感的心理过程表现为对象与人之间的亲和性、契合性以及和目的性,因此,没有矛盾、冲突、争斗和挣扎,而是体现为人与对象之间的直接的沟通、契合和完美交融的状态。
崇高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由起先的压迫、恐怖和痛苦,唤起理性的无限、想象力的无限和生命力的超绝,而导致生命体验的升华的感觉和体验。
由于崇高感中夹杂着痛感、恐怖甚至可怕等否定性的感觉,那么它是否还是一种美感经验呢?2.崇高与丑的关系崇高是与优美对立的,崇高感是对优美感的突破。
表现在崇高感中包含着对人构成否定性的因素。
(这些数量的无限、力量的无限和绝对的神性的无限,虽然并不能直接造成对人的存在的毁灭,但却在形式上对个体感性的形式造成了破坏,这就是它们的否定性。
)因而无法建立直接的¡°和目的性¡±的关系,才产生了对这些否定性因素进行辩证转换的关系,从而获得崇高感。
从崇高将人类的审美活动扩展到¡°非和目的性¡±和¡°反和目的性¡±领域而言,展示了人的力量的伟大。
就崇高中¡°反和目的性¡±和¡°非和目的性¡±的形式来说,它们还只是形式上的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才能通过辩证转换,成为崇高感。
因此,崇高就是能够被转化为美的丑,或向丑跨出了一步的美。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悲剧和喜剧,又可称为悲剧感和喜剧感,它们是两个对立的美感经验形态。
这两个形态虽然与作为戏剧种类的悲剧和喜剧之间有关系,但这里的悲剧和喜剧,则主要是指美感经验类型。
一、悲剧人生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它悲剧性的一面。
人类的教育总是教导人要乐观地生活,但人类的生活却注定包含悲剧。
人生不仅铺满鲜花,也充满不幸和荆棘。
因此,学会体会人生的悲剧性,并欣赏悲剧,是成熟人生和健全人格的标志。
(一)悲剧的历史和特点 1.悲剧的历史发展第一种是古希腊时期的“命运悲剧”。
第二种是“性格悲剧”,它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中后期,持续到十九世纪。
第三种悲剧是“存在悲剧”,即揭示人的存在本身所蕴涵的悲剧,形成于19世纪末。
被敷的普罗米修斯(2.悲剧的主要特点第一,就是人物遭受不幸,这种不幸或者是死亡,或者是失败,或者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就是悲。
就是由于人物的不幸而带来的悲感。
第三,就是悲剧感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katharsis),即“净化”作用。
(无论是生理上的宣泄,还是情感上的“净化”,或者是精神上的超脱,悲剧感都是从最初的压抑、恐惧或苦痛等,转而导向了一种“净化”和超脱,并获得一种解脱的快感。
)(二)美学理论史上对悲剧性质的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净化说¡±2.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贯穿于《悲剧的诞生》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酒神。
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
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
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
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
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4.雅斯贝尔斯的“存在悲剧观”他认为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谬性是悲剧的真正根源。
可分为四种情况:(1)存在本身就是罪。
(2)行动本身就是罪。
(3)人在自身存在中,有诸多巨大的反差,人的知识的有限和世界的无限之间、人的存在的渺小和神的无限之间的反差,是人永远无法克服的。
(4)人存在的真理本身是分裂的。
(三)悲剧的真正本质悲剧感的感性结构(1)冲突者的冲突和有限性(2)有限性的冲突者的毁灭(3)在冲突者的毁灭中所显现的更高的超越性领域。
悲剧感就是由有缺陷的领域与超越领域之间的稳定的感性结构构成的。
正是超越性领域的显露构成了悲剧的核心。
片面性方面的毁灭,虽然产生了最初的恐怖、怜悯和痛苦,但是,正是这痛苦和毁灭,使得人们认识到了更高的存在——超越的领域——超越片面性,走向新的更高的完善的存在。
也正是这超越道路的启示,使人们在苦痛、恐惧和怜悯中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超越。
这就是悲剧快感的来源。
二、喜剧当我们看卓别林的电影、看契诃夫的小说、听侯宝林的相声,欣赏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等时,我们会不时地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