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章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章程
序言
年,深圳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
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深圳、面向国际,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大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办学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为深圳大学,英文名为。
学校互联网域名为。
第三条学校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号,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学校经举办者和主管部门同意,可根据办学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
第四条学校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高等教育法人机构,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
第五条学校举办者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依法监管,为学校提供稳定的办学资金和相关资源,保障学校的办学条件,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倡导尊重人才、崇尚探究、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知行合一、人格健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努力繁荣学术,积极服务社会,引领文化进步,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第七条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深圳大学委员会(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八条学校坚持学术主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构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独立、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校务公开。
第二章学校职能
第九条学校为综合性大学,设置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重点发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并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评估和监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一条学校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大力开展以质量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坚守学术道德,推动学术进步,促进成果转化。
第十二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积极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
2 / 25
研究、技术开发、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全面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第十三条学校坚守大学精神,秉承学术伦理,尊重科学价值,弘扬理想主义,传承人类文明,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第十四条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第十五条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遵守国家基本高考制度,探索实行自主招生。
第十六条学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适当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学校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全面推行学分制。
第十七条学校执行国家学位制度,依法颁发学业证书,授予相应学科和专业的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第十八条学校可以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名誉教授及其他荣誉称号。
第十九条学校积极与国(境)内外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研和管理模式国际化。
第三章治理体制
第一节党委
第二十条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
3 / 25
权,保证完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七)加强对学校院(系)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
4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