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c6cb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6.png)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4)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阅读(4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ebe1a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从苏州的街道走下来,通过一个小门,留在你身后的,是繁华xuān嚣的现代中国城市,而你迈步进入的,是一个个如诗似画的世界。
山水yíng绕,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每一个转身都能看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这既是建筑学上的美观,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苏州古典园林,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huàn多端的景致,yùn含着中国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芭蕉舒展,雨声碎玉,即可成诗。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守护好园林这座宝藏,希望能穿越千年时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uān()嚣②yíng()绕③变huàn()多端④yùn()含(2)结合文段,仿照画线句,在空格处将句子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答案】(1)①. 喧②. 萦③. 幻④. 蕴(2)①. 几竿修竹②. 一壁粉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①喧嚣:xuān xiāo,是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
②萦绕:yíng rào,是指萦回环绕。
③变幻多端:biàn huà duōduān,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c9ad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3.png)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0d3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c.png)
2024年邯郸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9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一声枪响拉开了战争序慕,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无法呼吸,无法逃离。
残破的旗帜、断裂的枪支和四处散落的弹壳,一片狼藉。
昔日战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已化为灰烬,永远埋藏在这片悲剧的土地下。
但倔强的人,也许会碰壁,他们却从不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终点。
脑海中一句句智慧的教讳,如同灯塔,指引他们在人生航程中不会迷失方向,翘首以盼的终是胜利。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请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灰烬________②翘首________(3)文段中的“挫”字,用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cu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看着比赛的同学一个个都表演得绘声绘色、____________,我就不免紧张了起来。
(2)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这家电厂仍然门庭若市,前来谈合作的客户____________。
(3)美术组的小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废弃物改造成五花八门的艺术品,真是____________。
A.惟妙惟肖络绎不绝心灵手巧B.栩栩如生络绎不绝妙手偶得C.惟妙惟肖摩肩接踵妙手偶得D.栩栩如生摩肩接踵心灵手巧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提高科研观测精度和实验设计方法。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ac9f9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0.png)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5分)1.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里有一句话:“这个草原上的草,没有人用它,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小江和小海围绕“草”进行了研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汉字演变】①从上图“草”字卡片的整理中可以发现,“草”字的字形经历了从____→____→____三种造字法的变化.(选择下列字母填空)A指事B会意C形声D象形②“草”可以做偏旁,草字头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如"yíng 绕”指树木盘旋缠绕:又如“遮bì ",意思是用草木遮挡。
③我经常会把[A]“藉”和“籍”,[B]“蓬”和“篷”两组形近字混为一谈,你能否选择其中一组,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它们的正确用法。
我选组,。
(2)【成语积累】(3)【诗文整理】(10分)【西域故事】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
汉方欲事灭胡,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大月氏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初,骞行时百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删改)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骞既失候,因言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出使乌孙。
骞既至乌孙,时乌孙国素服属奴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王不能专制。
骞不得其要领。
因分遗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
乌孙发导译送寄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拜为大行,列于九卿。
岁余,骞卒。
后岁余,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4b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6.png)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3),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石壕吏(节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欧阳修传(节选)范仲淹以言事①贬,在廷多论救②,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③,小人翕翁不便④。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言事:直陈时弊。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b6c6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7.png)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一、字词书写1. 请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博文约礼,明德天下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a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甲】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的关系。
b我们三年②)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乙】c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最后一段【丙】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丁】”d师恩如海,浩瀚无边。
老师④)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在【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4.“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放入选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
A.①着落(zhuó)②五彩斑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微不至B.①着陆(zháo)②美轮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所不为C.①着落(zháo)②五彩班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所不为D.①着陆(zhuó)②美仑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微不至A.逗号逗号逗号感叹号B.逗号句号逗号句号C.逗号句号逗号感叹号D.逗号逗号逗号句号A.a处B.b处C.c处D.d处三、综合性学习6. 【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一)](https://img.taocdn.com/s3/m/4645347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c.png)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一)近来,全国各地的初中毕业班都陆续开始进行中考模拟考试,而语文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门科目。
正所谓,“语文是做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如何应对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备战中考也成了许多学生关注的话题。
一份好的模拟试题不仅能够真实模拟中考所考察的内容和难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不足,纠正错误。
下面,笔者汇总了一份常见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25分)本部分共分三篇文章,每篇文章后有5个问题。
阅读时间为40分钟。
篇一:《天上的圆舞曲》孩子们在嬉闹,老人们在谈笑,城市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因为今天是烟花盛会的日子。
天上的圆舞曲是今天最重要的一场演出。
与众不同的是,这场演出是由天上的小动物们为大家表演的。
大家开心地庆祝着,天上的小动物也在认真排练。
1.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A. 烟花盛会的日子B. 天上的圆舞曲表演C. 城市的热闹景象D. 天上的小动物们的表演2. 天上的圆舞曲是由谁表演的?A. 孩子们B. 老人们C. 城市中的一草一木D. 天上的小动物们3. 以下哪句话说明了天上的小动物在认真排练?A. “孩子们在嬉闹”B. “老人们在谈笑”C. “城市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D. “天上的小动物也在认真排练”4. 为什么大家在开心地庆祝?A. 因为今天是烟花盛会的日子B. 因为今天是天上的圆舞曲表演日C. 因为城市中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D. 因为孩子们在嬉闹5. 本文的文体是什么?A. 描写文B. 故事文C. 说明文D. 记叙文参考答案:1.B 2.D 3.D 4.A 5.D篇二:《一只流浪的小猫》有一只小猫走丢了,只能四处流浪。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风雪把它冻得瑟瑟发抖。
它饿了三天三夜,身体如同小枯枝般瘦弱。
有一天,它感觉到了一丝暖意,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家人的门稍微开了一点。
小猫轻轻地钻进去,躲在了床下。
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223da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9.png)
本题考查意境理解和词句赏析。
根据《山水画的意境》中对意境的论述,景与情的结合是意境的核心,写景即是写情。
根据“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可知,诗文描绘了白云亭栏杆之外双瀑奔腾的壮丽景色。通过“泻”字,传达了瀑布从高处急坠而下的动态美;“跳珠溅玉”运用比喻,将瀑布的水珠比作跳跃的珍珠和飞溅的碎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活力和水花四溅的视觉效果。同时,这些动态的意象激发出作者强烈的情感,体现出他对自然壮美之景的赞叹和喜爱。“冷入人骨”这一词,从触觉角度写出瀑布水气的冰凉,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加深了对瀑布力量和清冷的体验。这一感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述,更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即在面对自然景观时的震撼和敬畏。因此,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融入的个人情感,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面对自然的伟大和对生活的感慨,实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联:学习增智慧 下联:运动长精神
字数:上联下联都是五个字,符合对联的基本字数对应原则。
平仄:上联尾字“慧”是仄声韵,下联尾字“神”是平声韵,仄起平收,音韵相和。
词性:“学习”对“运动”都是动词,“增”对“长”都是动词,“智慧”对“精神”都是名词,上下联词性对应。
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
正使②官清贫至骨,未妨留客听潺潺。
【注释】①令廨:即县署,县令办公的地方。②正使:纵使,即使。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邑 中 才 百 余 户 皆 茅 茨 了 无 片 瓦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济南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济南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ab4b7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d.png)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济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百岁爱国科学家杨振宁,“互为手足、相濡.以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残疾夫妇张顺东、李国秀,“心无旁①、志在冲天”开创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先河的歼-8总设计师顾诵芬,不惧万难、长途②涉真实记录我国扶贫攻坚“无穷之路”的香港媒体人陈贝儿,历经磨难、初心不改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浩③苍穹的中国航天人群体……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更是奋进的力量!1.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宁拙.毋巧(zhuó)相濡.以沫(rǔ)核潜.艇(qián)B.宁拙.毋巧(zhuó)相濡.以沫(rú)核潜.艇(qiǎn)C.宁拙.毋巧(zhuō)相濡.以沫(rú)核潜.艇(qián)D.宁拙.毋巧(zhuō)相濡.以沫(rǔ)核潜.艇(qiǎn)【答案】C【解析】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宁拙毋巧:宁可装成愚蠢的样子,也不要投机取巧。
“拙”读作zhuō;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濡”读作r ú;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是以核反应炉为动力来源的潜艇。
“潜”读作qián;故选C。
2.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骛②拔③翰 B.①鹜②拔③瀚C.①鹜②跋③翰 D.①骛②跋③瀚【答案】D【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辨析书写。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c3f19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b.png)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5年普通中考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5年普通中考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0d2f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c.png)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5年普通中考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辐射流水账走头无路中流砥柱B.陨落掉胃口平心静气不可名状C.霹雳无名火蛛丝马迹通宵达旦D.座标夹生饭甘拜下风广袤无垠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能力有___________,水平有___________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下,输赢都是正常的。
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即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_______,_________”诚哉斯言。
A.大小高低怕不丢人输才丢人B.高低大小输不丢人怕才丢人C.高低大小怕不丢人输才丢人D.大小高低输不丢人怕才丢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4.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5.默写。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95c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f.png)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答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使用0.5mm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
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一、班级开展“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2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能停zhì不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对于文化的深深的认同感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xūn 陶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指定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
(4分)停zhì ▲ 萦.▲ 绕xūn▲ 陶, 释义: ▲2.在文段画线处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1分)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中华诗词文化小卡片”。
(9分)4.班级开展“数字·中国传统文化”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8分)材料一: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发设计的,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
数字人作为人类形象的模仿和延伸,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通过文化赋能实现数字人的“内外兼修”,既是满足观众深度文化体验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内在要求.激发数字人潜力,要善于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精心设计形象。
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数字人在形象、动作、语言、思维等方面愈发逼真,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科技属性。
另一方面,数字人又是文化的产物,要想避免千篇一律,让观众眼前一亮,其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辨识度.材料二:用雄健有力的舞姿,复现《昭陵六骏图》卷中骏马的神韵;借音乐剧形式,演绎《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蕴含的浓浓师生情谊;将《竹石图》轴中的画面化为“实景”,营造富于象征的东方美学意境……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共同推出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引发观众热议.材料三:方格纹铜鼎(见右图),1987年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鼎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为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方格纹,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07742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8分)下面所摘录的名家评论中的字音字形存在错误,请你帮忙改正。
作家徐迟说:“游记,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它描摹山水风光、记录人文胜记、抒发游者情思。
沿路途中,可以呼吸那沁.(xìn)人心脾的花儿香。
游记里或有芳草如荫.的春色、或有汹涌澎湃.(bài)的波涛、或有鹰.歌燕舞的美景……1.字音修改:沁.(xìn)人心脾汹涌澎湃.(bài)。
2.字形修改:芳草如荫.鹰.歌燕舞。
语段阅读【甲】品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仿佛能看到令人震撼的冰原,敬畏自然的情绪油然而生;《登勃朗峰》体现出一种不以为然的人生态度,雪山美景令人叹为观止;《一滴水经过丽江》里变幻的光影,让人目眩神迷。
【乙】游记产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立,这也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为游记的一个常用标准。
【丙】游记以其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向哲学、历史、道德、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向拓展。
【丁】因此,优秀的游记往往不仅是文学文本,更是文化文本。
3.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油然而生B.不以为然C.叹为观止D.目眩神迷4.将“故游记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句话如果还原至文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A.【甲】B.【乙】C.【丙】D.【丁】5.小语阅读完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后,有感而发。
请你以小语的阅读感悟为例,分享你阅读游记《壶口瀑布》后的感悟,句式不限。
小语的阅读感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我读出了自然的神奇瑰丽与严酷冷峻,它使我懂得了敬畏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一部名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f6c9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2.png)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2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 2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第 1-4,6 题,每题 2 分;第 5,7-11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荤菜(jūn)绯红(fēi)胆怯(qiè)一气呵成(hē)B.嗤笑(chī)妖娆(ráo)摇曳(yè)随机应变(yìng)C.濡养(rú)游弋(yì)驾驭(yù)自惭形秽(suì)D.真挚(zhì)谚语(yàn)恪守(gè)如坐针毡(zhān)2.选出依次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人不能什么事都,要适当地克制自己,,是在与亲人相处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克制。
生活中我们与外人都能够,那么,对待自己的亲人时就更应该克制自己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他们沟通,其实这样做会使我们更幸福。
A.随心所欲甚至和平共处精心B.我行我素尤其相敬如宾细心C.随心所欲尤其和睦相处耐心D.我行我素甚至相辅相成诚心3.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是()①青少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②九年前聆听宇航员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的学生,很多人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甚至有人已成为与航天员们并肩战斗的航天工作者。
③当年看着电视种下的“航天梦”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
④这次展览的“太空画展”,我心中也播下探索未知、学习科学的梦想种子。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6eaa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a.png)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答题!2.必须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3.本次考试共三大题,23小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古诗文(31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4分)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
,。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3)是故,教然后知困。
(《礼记:虽有佳肴》)(4)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3.根据提示默写。
(4分)(1)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4分)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名不详,疑为辛谔,作者同乡,隐居西山。
②故人:指辛大。
4.诗中加点词“忽”“渐”二字运用精妙,请赏析。
(2分)5.诗人夏日赏景纳凉,感情丰富,诗中“”一句交代了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表达了诗人之情。
(2分)(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人教版2023年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人教版2023年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a62c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a.png)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校学生会举办“不负春光”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小云同学的朗诵稿,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当第一声响彻长空....的惊雷乍(zhà)起,沉睡一冬的春天醒了。
从此,它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自然界那些“欣欣然张开了眼”的“臣民”。
最先闻雷而动的是在泥土中冬眠的小生灵。
听到春雷的召唤,它们一个个懵懵懂懂地睁开惺忪..的睡眼,然后俏皮地伸伸懒腰,蠕(lú)动着瘦弱的身体离开曾经酣睡的洞穴,贪婪地汲取天地的 ,尽情地享受和暖的春光。
小生灵都闻令而行了,积蓄了一个冬天力量的花当然也不甘示弱,它们按捺不住沐浴融融暖意的迫切心情,竞相生长。
你瞧,小草悄悄地从地面、石缝冒出来,惊奇地打量着春天。
竹笋拔出利剑,顶破松软如膏(gāo)的土层。
枝上的桃花被春雷吓得一抖,一个个花苞儿舒展开来挤挤挨挨露出甜蜜的笑容。
而各种虫儿蝶儿的蹁跹加入,更让和煦的大地焕发了。
雷声惊醒的何止是惊蛰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连“猫冬”的人们也被惊醒了。
人们赶紧脱下厚重的棉衣,欢滕..地走进田野,奔向春天。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惊蛰铿锵有力....的雷声,是春天发出的一个号令。
对我们而言,唯有以的姿态去耕(gēng)耘,才能不负最美春光和大好年华。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乍.(zhà)B.蠕.(lú)C.膏.(gāo)D.耕.(gēng)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响彻长空B.惺忪C.欢滕D.铿锵有力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露珠绽放生机勃勃奋斗者B.露珠绽开蓬勃生机胜利者C.雨露绽开生机勃勃胜利者D.雨露绽放蓬勃生机奋斗者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雷声惊醒的何止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惊蛰B.惊蛰的雷声惊醒的何止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C.雷声惊醒的惊蛰何止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D.惊蛰的雷声惊醒的不只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项是()什么是大数据?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3a8c5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b.png)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5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当数字生命照进现实①“只要云端不关机,我女儿就在。
”近段时间,在全球大模型浪潮下,“Al复活”产业悄悄萌芽。
有人在视频里再次听见逝者的声音,有人通过虚拟影像与逝者“对话”……当数字生命照进现实,Al能否成为合适的寄托思念的工具②从技术角度看,“Al复活”属于当前大热的生成式Al,本质上是利用图像、语音、视频、文字等多个领域中已经成熟的技术去生成个人形象、声音、知识库、思维方式、语言风格等,再逐步将这些不同内容“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数字产品。
根据需求,“Al复活”也衍生出多个细分领域。
有的通过生成合成类Al 技术再现相关人物的真实形象、声音,再由专业心理咨询导师“换上”这个形象与亲属进行沟通,实现心理疗愈;有的基于相关Al技术合成数字照片,并生成简单动作和表情,模拟逝者声音与亲属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在技术更为成熟的条件下,数字照片还能以3D全息舱呈现,以立体形象与亲属互动。
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亲人的离世都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去慢慢接受的事情。
“Al复活”的出现,以“音容宛在”的方式,让缅怀这件事,有了更为具象的途径。
虽是生存在云端的数字生命,却让很多人减轻了伤痛,获得了实在的慰藉,其承载的感情远比一般的技术场景复杂多了。
④应当注意的是,“Al复活”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沉湎于数字世界里的相聚而忽视现实生活。
有心理学家认为,哀伤有相对固定的过程,其中对亲人已逝的“承认”是很重要的一步,“Al复活”的片段可能使亲属丧失现实感,无法完成哀悼,并造成心理上的二次创伤。
⑤今后,随着Al 技术的发展,人类是否会选择以数字生命的形态长存,仍是一个太过遥远的话题。
不过,就目前来看,“Al 复活”这项技术已出现了不少叫人糟心的乱象。
比如,Al技术在人文关怀领域的巨大前景,让一些商家唤到了商机。
一些人未经亲属同意,擅自“复活”公众人物,有消费逝者之嫌,更是在揭亲属伤疤,从而引发矛盾。
贵州省毕节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贵州省毕节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b8f44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a.png)
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道小题,20分)1.基础积累2024年4月30日,东风着陆场喜迎神舟十七号乘组的归来,这标志着它又一次完成了一项神圣使命。
当一朵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降临大地时,戈壁滩上尘烟四起、滚滚翻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格外引人注目。
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
这苍.茫.的kuàng yě ①,人烟稀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地形多包括沙漠、戈壁、山地等,其得天独hòu ②的环境为航天器的着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东风披彩霞,天际迎归舟。
莽莽榛榛....的沙漠,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许多项载人航天器的返回任务,可谓战功赫赫。
它既是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的起点,也是他们返回地球的落点。
未来,东风着陆场还将坚守使命,不断迎接更多优秀的航天员凯旋,以更加昂扬的zī ③态书写祖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边无际B.苍茫C.炎热D.莽莽榛榛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②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下》③,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④喇叭,唢呐,。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
贺敬之《回延安》⑦《春夜洛城闻笛》中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
⑧《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闲适淡泊、超然物外的名句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左丘明所作。
B.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初试、复试和院考,考取的叫进学,就成了秀才。
C.茅盾,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有小说《红烛》《呼兰河传》等。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dde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确凿(záo) 告磬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 珠丝马迹 D.狡黠(xié) 绰号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名著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 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 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 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 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 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班别:姓名:分数: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10题,共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玷diàn)污蔑褴褛(lǚ) 偃(yǎn)旗息鼓B.歼(jiān)灭匀称(chèn) 敝(bì)帚自珍C.嗤(chī)笑盔(kuēi)甲油光可鉴(jiàn)D.拮(jié)据缄(jiān)默声名狼藉(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2分)A.不屑置辩无耻谰言虚张声势D.敷衍塞责纵横绝荡错落有致C为富不仁坦荡如底嗟来之食D.骄生惯养雍容典雅巧妙绝论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分)(1)(野花)一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贬呀眨的。
(2)语言,也就是说话,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3)长的草里是不去的,——一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A.开好像因为B.散好像因为C.散其实所以D.开其实所以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2分)‘丸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n.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项是[ ](2分)A.初春时节,杭州市的西湖公园是人们踏青的好地方。
(句子主干是:杭州市是地方)B.建国门立交桥竣工:通车。
(“建国门”在句中充当主语)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这是转折复句)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厂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是二重复句,第二层是因果关系)7.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唐朝B.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韩非——战国C。
作奸犯科——《出师表》——司马迁——汉朝D.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一—《捕蛇者说》——柳宗元——唐朝6.根据课文填空。
(6分)(1)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接天莲叶无穷碧,。
(3)生于忧患,。
(4)子曰:“敏而好学,。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了》中表达对亲人良好祝愿的诗句是“ 。
”(6)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莲花品格高尚的句子是“ 。
”9.把下面的话写在“田”字格里,每格只写一字,要写得清楚、工整。
(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3分)你刚买到一本急需的复习资料,同学小军看见了向你借。
你不想马上借给他,又不想使他感到不高兴,该怎样说?现代文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40题)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了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有故意的高声嚷道,“你——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了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1.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试概括出来。
(每项不超过15个字) (2分)12.画浪线的一句用描写的手法,写出孔乙己的特点。
(3分)13.试用一个成语概括加点号句子反映的孔乙己的生活状况:(1分)答:14.文中加点的“排”字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2分)答:15“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一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人情世态? (答案不超过10个字) (2分)16.—这段文字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有:(2分)(二) (15分)监考的教师大概烟瘾很大,在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终于耐不住,躲到教室外吸烟去了。
亚洁忽然觉得有人轻轻地捅了自己一下。
忙低头看时,心头不由得一阵急跳。
书,一本书正从书桌下面递了过来。
此刻,亚洁正绞尽脑汁,为最后一道题解不出来而焦急万分。
这个冒失鬼,怎么把书带到考场来了?她抬头看了一眼于青,于青却对她飞起了一个眼神,那意思像在说,你—一还等什么呢?然而,亚洁并没有马上去接书。
这次考试,是部里委托直属学院开办一个大专班的招生考试,由于名额有限,报考的人又多,出观厂一番相当激烈的竞争。
前三科,亚洁考得不错,今天的数学是最后一科,又一向是她的弱项,她担心要在数学上跌跤。
果不其然,今天一发考卷,她的脑袋一下子涨大了,但她还是尽力沉下心来,认真思索着,拣容易的题先做、前面的最后一道题,需要用一个固定的公式来解。
不知是由于过分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她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可这道题偏偏又是20分,亚洁心里清楚,一得—失,全在这道题,它几乎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于青见亚洁在那儿发呆,却不伸手接书,就冲着亚洁狡黠地——努嘴,亚洁抬眼往前一扫,啊,她立刻张大了嘴,险些叫出声来,她看见,—张小小的白纸片在自己前面座位—上的两个考生中间传递着;这时,于青又使劲用书捅了亚洁—下,亚洁忙用手指按住太阳穴。
她觉得自己的头在发晕,眼前的景物也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本书是翻开着的,只要一伸手就可拿过来,那一切将会……于青不耐烦了:“快点,时间要到了!”然而,亚洁这——次就像没有听见于青的警告,她毅然地埋头在试卷上。
没几天,考试的结果公布了,亚洁榜上无名。
别人说她“考糊了”,她却坦然—笑。
她觉得自己还行,在关键的时刻,还经得起考。
17.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文中的人物。
(3分)时间:地点:人物:18.文中对亚洁的心理描写较多,请找出三处抄下来。
(3分)19.于青提醒亚洁注意有两个考生在传纸条的目的是什么? (2分)22。
“她觉得自己还行,在关键的时刻,还经得起考验”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三) (11分)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其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团”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各景。
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
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恳舌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阳,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秩山。
过个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23.“个园”取名缘自什么? (2分)答:(2分)24。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个园的?介绍突出了个园什么特征?答:25.文章介绍千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分)答:26.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2分)答:K.文章第4段内层次划分合理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①④⑤C。
①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⑤(四)(17分)吸收与释放①读书之天忌,在于生唇活剥;不求甚解。
而读书之秘诀,贵在融会贯通,而且更在于消化理解,吸收营养,释放能量。
②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中物体吸收、释坟能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般而言,物体吸收能量越多,释放能量就越多;吸收越快、释放就越快,反之,能量的释放又能促进能量的吸收。
③宋朝诗人朱熹七绝(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术来。
”其实,一渠池塘,光引水,不溢流或光溢流不引水都难以保持活水常清。
人的大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是一池“活水”,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贮水桶”、“封闭器”,只有常引常流,常换常新,知识才能不断丰富,思维才能不断渐进,观念才能日臻更新;•否则;纵熬你“读万卷书”、“听万家言”;倘若不会消化,不会创新,更不会转化、释放,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樽“两脚书橱”而已!④已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我有一个习惯;学到一点什么倦西,马上就想拿出来贩卖。
”好一个“贩卖”!笔者认为,“贩卖”不就是转换、不就是释放吗?这实乃一语道破了读书的真谛,学习的旨义,因为只有敢于“贩卖”,善于释放,才能促进你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去学习、去读书、去理解.从而不断去获取新的能源,并将所学过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启迪他人智慧的源泉。
⑤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打过生动比喻:“读书就像开矿。
”开矿为了什么?冶炼。
冶炼干什么?释放能量。
这样,读书——开矿——冶炼——释放能量就形成一条有机的链条。
当然人的能量不能无限地释放,所以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那么,读书正好起到一种补充能量的作用;同样,如果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为了拿别人的良言警句作为卖弄学问的资本,装潢门面的点缀,那岂不失去了读书的本义,那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可言呢?⑥读书为了运用,读书为了释放,读书为了创造,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死读书.读死书。
才不至于单纯地、消极地、被动地全盘照搬书本教条,才能在学习前人、他人成果的同时,孕育那创造的萌芽,闪烁那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