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抽混出(分出)采油工艺简介解剖

合集下载

采油工艺-采油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采油工艺-采油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注水井构造及消费原理
〔一〕注水井构造
注水井构造—— 是指在完钻井根
底上,在井筒套管内下 入油管、配水管柱,再 配以井口安装。
××注水井管柱表示图
10mm
3-5mm
停注层 注入层 注入层
с с
Y341封隔器
×××× m
空心配水器
×××× m
Y341封隔器
×××× m
空心配水器
×××× m
底筛堵
×××× m
4、各轴承处加注光滑油。要加足、加满,假设油脂 蜕变应全部改换。
5、检查抽油机的平衡情况。 6、检查抽油机的紧固情况。对各部位的紧固螺栓应 逐一检查紧固,关键部位如曲柄销、中央轴承座、尾轴、 底座紧固螺栓及减速箱紧固螺栓,必需紧固并画好平安 检查线。 7、检查三角皮带,应无损伤。电动机轮与减速箱轮 端面应在一条直线上,各皮带的松紧应一致。
流到井底,依托本身的 能量由喇叭口进入油管, 到达井口,经过油嘴喷 出。
能量传送过程: P井底流压=H井深×r 混合液+p损失+p井口油 压
三、采油井构造及消费原理
〔二〕抽油机井构造及 消费原理
抽油机井构造—— 包括井口安装、地面 抽油机设备、井下抽油 泵设备、抽油杆、油管、 套管等组成。
〔二〕抽油机井构造及消费原理
8、平衡块
经过螺丝固定在曲柄上,当驴头下行时储存 能量,上行时释放能量,协助电机作功。
经过平衡块在曲柄上前后的调整,可到达 抽油机前后的平衡。
9、连杆
是曲柄与尾梁之间的衔接杆件,上部与尾梁 衔接,下部与曲柄衔接。
10、游梁
装在支架轴承〔中轴承〕上,可绕支架轴承 上下摆动传送动力,尾端与尾梁衔接,前部焊有 驴头座,承当驴头分量,游梁可前后左右挪动调 理,以便使驴头一直对准井口中心。

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论述

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论述

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论述摘要:分层采油技术对于油田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分层采油工艺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主力油层和主要产水层位,有效缓解采油井层内矛盾,控制采油井含水率上升,减少层间干扰,实现剩余油的深度挖潜。

随着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随之不断演变,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关键技术,同时也衍生出不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攻关方向。

关键词:分层采油;采油找堵水;含水率;1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1.1一代分层采油技术第一代分层采油是自喷分层配产阶段。

该阶段的分层采油技术发展于油田开发初期,地层能量大,管柱中不需要举升系统。

采油井出现严重水淹、含水率上升快,层间矛盾突出。

第一代分层采油主要应用偏心分层采油工艺和双管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实现了自喷井分层采油和分层堵水有效控制了高含水层产液量的增长,解决了油田开发初期自喷开采井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

自油田开发以来,有效控制了高含水层产液。

1.2二代分层采油技术第二代分层采油是机采井找堵水阶段。

采油井开发由自喷分层配产阶段转换到机械找堵水阶段,泵抽管柱的存在导致现场施工、井下调层工艺更加复杂,在此前提下,分层采油技术开始向分层堵水方向发展。

机械找堵水工艺是通过下入找堵水封隔器,对采油井进行分层,其具备找水、堵水、测试、配产等多种功能,从以往的简单机械封堵向可调可控任意封堵方向发展,成为特高含水后期油田精细挖潜的重要技术手段,有效地缓解了油田含水率过快上升的趋势。

1.3三代分层采油技术第三代分层采油是可调层配产阶段。

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各层段产液量、含水率随开发动态变化,封堵层段也需要随之调整。

前两代分层采油技术在调层过程中需要动管柱作业,施工难度大、适应性差,无法适应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的开发现状。

为此攻关研究了具备找水、堵水功能的一系列分层控水工艺技术,实现细分采油及找水、控水一体化,作业工作量显著下降,解决高含水阶段厚油层挖潜、多层见水且分布复杂、堵水选层困难的问题。

采油工艺原理(完)

采油工艺原理(完)

采油工艺原理名词解释:1采油方法:指将流到井底的原油采到地面上所采用的方法。

2自喷采油: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使油喷到地面的方法称自喷采油法。

3气举采油:为了使停喷井继续出油,人为地把气体压入井底,使原油喷出地面,这种采油方法为气举采油。

4机械采油:需要进行人工补充能量才能将原油采出地面的方法称机械采油法。

5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6 IPR曲线:油井流入动态的简称,它是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也称指示曲线。

7采油指数:它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其数值等于单位压差下的油井产量。

8流动效率:理想情况的生产压降与实际情况的生产压降之比,反映了实际油井的完善性。

9产液指数:它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液量之间的关系。

10产水指数:它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水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即反映油层向该井的供液能力。

其数值等于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水量。

11井底流压:单相垂直管流的能量来自液体的压力12流动型态:流动过程中,气液两相在管内的分布状态。

13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垂直管流中,由于气、液的密度差导致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

14滑脱损失由于滑脱现象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

15气相存容比:计算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16液相存容比:计算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17临界流动:流体通过油嘴时流速达到压力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授速度时的流动状态。

18临界压力比:流体通过油嘴时,随着嘴后与嘴前压力比的减小流量不断增大,当流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压力。

19节点系统分析:通过节点把从油藏到地面分离器所构成的整个油井生产系统按其计算压力损失的公式或相关式分成段,从而实现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

20节点:由不同压力损失公式或相关式所定义的部分设置。

21求解点: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节点。

《采油工艺基础》课件

《采油工艺基础》课件

采油井口装置的作用是控制油井的开 关,调节油井的压力,保证采油作业 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井口装置组成
采油井口装置包括阀门、法兰、油管 头、压力表等部件,用于控制油井的 开关和压力。
抽油机
抽油机定义
抽油机是一种将地下原油采到地 面的机械设备,也称为“磕头机
”。
抽油机组成
抽油机由电动机、减速器、曲柄 、连杆、底座和驴头等部分组成
《采油工艺基础》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采油工艺概述 • 油田勘探与开发 • 采油工艺技术 • 采油设备与工具 • 采油工程管理与维护 •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01 采油工艺概述
采油工艺的定义与重要性
采油工艺定义
采油工艺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所采 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油藏工程 、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工 程等。
有杆泵采油技术
总结词
利用人工举升方式将原油从地层中举升到地面的方法。
详细描述
有杆泵采油是通过抽油机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泵筒,使柱塞在泵 筒内往复运动,从而将原油从油层中举升到地面。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采油方式之一。
螺杆泵采油技术
总结词
利用螺杆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原油从地层中举升到地面的方法。
勘探阶段
分为初步勘探、详细勘探 和开发勘探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
开发目的
将已发现的油田进行经济 有效的开发,实现其最大 的经济价值。
开发方式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选择 不同的开发方式,如独立 开发和联合开发等。
开发阶段
分为上产阶段、稳产阶段 和维护阶段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
方案设计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和开发目标 ,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开 发策略、井位部署、采油工艺选

十二、分层采油简介

十二、分层采油简介

具体工艺管柱如下(参照右图) : 管柱下到井内打压胀封后,用封 隔器使各油层分隔开,当需要关闭或开 启某一层智能开关时,按下井口信号发 射、接收仪的对应按钮,井下对应层位 的智能开关会在瞬间开启或者关闭。

技术说明:
井口信号发射、接收仪:体积小,发射、接收特定信号能力强 ,表面装有多组红色按钮,每个按钮标有对应层位智能开关的 开启和关闭字样,即当按下第5个按钮的开启按钮时,对应井下 第5层位的智能开关会在瞬间打开,相反按下关闭按钮时,对应 智能开关会瞬间关闭。 智能开关:采用了机械可投捞自定位方式,其上端部装有信号 接收、发射装置,当接收到地面发射的相关信号后将信号通过 ID转变输送给微计算机控制系统,微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识别 后指导电机旋转使开关打开或者关闭。设计有静压、流压测试 功能。 注:信号发射、接收仪中配有多组信号码,每两组信号码对应 井下一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下井时严格按照本体上1、2、 3· · · · · 的标志下井

2、目前工艺现状
目前大多采用以下工艺完成上述工艺过程: 第一步找水:①电测法找水通过测井方法,不直 观准确。 ②机械找水,工艺复杂且堵水困难。 第二步堵水:①封堵的层数受井身结构的限制 ②化学封堵易失效造成再次污染或堵死原来的产 层 第三步分采:分采时由于对封堵后的产层无有效 的准确的参数,故很多分采的效果不好

三:找堵水工艺及分层采油的最新发展
(一)腔式取样定时开关配合 抽吸生产找堵水工艺
腔式取样定时开关配合抽 吸生产找堵水工艺即举升方式为 抽吸,分卡层段内下腔式取样器, 定时控制井下层段的开关,保证 抽吸过程中只打开一个层段,其 它层段为关闭状态。完成全部层 段抽吸试油(即明确了各层产液、 含水和分层压力)后,捞出腔式 取样器,封堵层投死嘴子,丢手 下泵生产。一趟作业管柱,完成 分层测压、取样堵水工作。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
特高含水井(90%以上,含水变化超过±3%;
应加密取样;直至含水稳定;
3、取样时注意风向,人站在上风口操作,防止
油气中毒
测抽油机井示功图1、依据示功图判断泵、固定凡尔、游动凡尔和
双凡尔是否漏失;
2、依据示功图判断抽油杆是否断脱及深度
3、依据示功图判断油井结蜡情况;
4、依据示功图判断深井泵是否受气体影响;
密监测

油作业区单

扫线
1、扫线时,对于井组严禁在一条管线未洗通的
情况下停井扫另一条管线;
2、对于扫线时出现的堵管线情况,要连续、分
段解堵
1、对于回压高于3 Mpa的油井要及时扫线;
2、要有详细的扫线记录,建立扫线台账。
井口加药
1、清蜡剂CX-2的加药浓度规定为100-150PPm浓
度;单井日产液小于等于5m3,每三天从套管环
5、依据示功图判断油井是否供液不足;
6、依据示功图判断油管是否漏失;
7、依据示功图判断油井是否出砂;依据示功图
判断抽油机平衡情况。
1、有详细的测示功图的记录(测示功图日期和
时间、示功图
2、分析示功图和动液面,对油井管理决策提出
依据
3、正常出油井的示功图2月一次,作业完井三天
后需加密监测一次;出液不正常井,根据情况加
2、录取的压力值必须在量程1/3-2/3之间,否则要更换量程合适的压力表。
巡回检查
1、检查电路:端点线杆綳绳紧固,无裸露、老化电线或电缆;变压器、控制箱完好无损,地基无塌陷,变压器无倾斜;
2、检查电动机:风罩、风叶完好,接地完好,顶丝及紧固螺钉牢固可靠,电动机温度正常(用手指背面拭摸,声音正常,电动机皮带与键结合紧密、牢固,运转正常;

分层采油技术

分层采油技术

状况,达到了高效挖潜剩余油的目的。
600 措 施 井 数 , 口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534
532 371 244 404
年 增 油 , 万 吨
9 8 7 6 5 4 3 2 1 0
8.75 6.63 6.18
8.7 7.05
2006
合采
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为例,进行的8口井分层产液测试,分层产液累加 为1256.2t,合采的产液量仅为579.8t,合采为分层累加的46.2%, 层 间矛盾极大限制了油井产能。
第一部分:概述
层间干扰对采收率的影响
根据东辛油田产液剖面统计结果表明:生产层的层间渗透率级差 大于5时,不出油的厚度比例高达68%,渗透率级差小于5时,不出
分 层 采 油 工 艺 技 术
古光明、孟永
8705853 2011年11月
目 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井下工具简介
一、油田井下工具分类方法 二、封隔器基础 三、胜利油田常用油井封隔器简介
第三部分:分层采油工艺技术
第一部分:概述
分层开采:油井中有多套层系合采时,由于油层之间的压力、油层物理性 质、原油性质等差异,往往互相干扰,使部分油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
0 8 6 4 2 0 18 米 15 采 12 液 9 指 6 数 t/d.Mpa.m 3 0
551.52.6
2.2
521.22
6.0
332.441.42
6.1
合采
2.1
551.52.6
521.22
10.7
14.6 332.441.42
合采
4.2

分抽混出(分出)采油工艺简介解剖

分抽混出(分出)采油工艺简介解剖

3.4
2.7
9.7
17
文侧14-1防气措施前后功图对比
载苛(KN) 载苛(KN)
100 80 60 40 20 0
0
2020/10/8
措施前功图
2
4
位移(m)
措施后功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位移(m)
18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四口井实施前后产量对比情况表
井号
措施前日均(t) 措施后日均(t) 日均增(t) 液 油 含水 液 油 含水 液 油 含水
▪ 实现了上提、旋转、下放管柱坐封,封隔器 胶筒自锁,同时补偿器剪钉被剪断,进入工作 状态,补偿器以上管柱恢复悬挂状态,消除 管柱弯曲变形,实现正常抽油。
▪ 管柱上提解封。
2020/10/8
24
Y221-114补偿自锁封隔器技术参数
▪ 油管扶正器:外径ø114mm,总长400mm ▪ 补偿器:最大伸缩补偿量1000mm,
8
气液分层抽油混出机理
▪ 当封隔器座封后,封隔器下油 层环空密闭,下部油层的气体 容易引起上层抽油泵气锁,在 上部泵筒上增加储气包,开辟 了井下气体的流出通道。
▪ 当柱塞上行时,固定阀打开油 气混合物进入上级泵筒,气体 进入储气腔。
▪ 当柱塞下行时,气体密闭在储 气腔内;柱塞下行至下死点时, 气体进入油管内。如此连续过 程,井下油气排入泵筒。
分抽混出采油工艺技术
一、概述
▪ 分抽混出抽油泵
➢ 用同机、一杆两泵,同采二个或二个以上油层的油 液。
➢ 用于分层开采,消除或减少层间干扰,增加油井产 液能力。

油田开采方式和采油方法相关知识PPT课件

油田开采方式和采油方法相关知识PPT课件
2、注气:从油藏顶部注入一定数量的气体,补充气顶能 量,注气开发 刚性气驱 :
注气比注水的驱油效率低,采收率最高可达40%,
二次采油阶段--注水开发注水方式
二次采油阶段--注水开发注水方式
1、注水开发注采系统中 井网与层系的关系
2、注水开发注水方式
二次采油阶段--注水开发注水方式
一个油田地下的油层通常不仅是一个层,而是有许多个油层,有的十几层,几十 层,而且每个油层的性质又是不同的,有的油层渗透性好,油层压力高,含油饱和度 高;有的油层渗透性差,压力低,含油饱和度也低,如果把这许多油层不区别好与差 放在一起进行开采,就会造成有些层出油多,有些层出油少甚至不出油, 注水开发 中的三大矛盾 广义和狭义之分,整体与局部之分 ,不同开发层系 与 分层开采关系
油田开采方式和采油方法相关知识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开采方式的阶段划分
油田开采分为几个阶段
阶段是按什么划分的
1. 开采阶段的划分
根据采用的 驱动能量种
类划分
靠天然能量将驱替原油的阶段,天然能量主 要是指地下原油和与其共生水的弹性能量及 原油中溶解气的膨胀能量,一般采收率能达 到5% -15%,
是指为恢复和保持油藏的能量进行 人工注水、气等驱替原油的阶段, 注水有早期注水及中晚期注水之分, 一般水驱采收率能达到40% -50% ,
注入驱替剂引发各种化学、物理的复杂 反应而产生驱替原油的阶段, 这一阶 段采收率能达到更高,
一次采油阶段 主要利用天然能量驱动开采油气,
那主要利用哪些能量呢
弹性驱能
剂,改变流体粘度、组分和相态,具有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不仅进一步扩大 了注入水波及范围,而且使分散的、束缚在毛细管中的残余油重新聚集而被 采出,

第一讲:采油的主要工艺

第一讲:采油的主要工艺
L Vt / 2
a.有音标的井
L1 V t1 / 2
声波反射曲线
静液面与动液面的位置
t L L1 t1
2、 理论示功图分析
(1). 静载荷作用的理论示功图
ABC为上冲程静载变化线:
游动阀
固定阀 关。 关。 开。 开。
上 冲 程
A: 下死点,静载Wrl , 开 AB:加载线,加载过程, B: 加载完毕, ' , BB BC:吸入过程,BC=Sp,
3、流动过程
流压 从油层流到井底的剩余压力称为井底压力 (或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 油压 把油气举到井口后剩余的压力称为井口油管 压力(简称油压)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以上四种流动过程之间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某压力在某环节是阻 力,但对另一环节就是动力。
二、有杆泵采油技术
机械采油是指人为地通过各种机械从地面向 油井内补充能量举油出井的生产方式。目前 使用的机械采油分为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 油两种方法。 有杆泵是通过抽油杆来传递动力的采油设备。 应用有杆泵采油的方法称为有杆泵采油。
光杆冲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
.
(二)泵的理论排量 泵的工作过程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所组成,即柱塞在
泵内让出容积,井内液体进泵和从泵内排出井内液体。 在理想情况下,活塞上、下一次进入和排出的液体 体积都等于柱塞让出的体积:
V f pS
每分钟的排量为:
Vm f p SN
每日排量:
.
Qt 1440f p SN k p SN
.
超高强度抽油杆
特 种 抽 油 杆
玻璃钢抽油杆 空心抽油杆 电热抽油杆 连续抽油杆 柔性抽油杆:如钢丝绳抽油杆
.
.
连续抽油杆作业与运输车

采油工艺简介ppt课件

采油工艺简介ppt课件
23
有杆泵采油典型特点: 地面能量通过抽油杆、抽油泵传递给井下流体。
有杆泵采油分类: (1) 常规有杆泵采油:抽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 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柱塞泵。 (2)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口驱动头的旋转运 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
常规有杆泵采油是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采油方式, 大约有80%以上的油井采油采用该举升方式。
主要组成
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及游动阀(排出阀)和固定阀 (吸入阀)
分类 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29
管式泵:外筒和衬套在地面组装好接在
油管下部先下入井内,然后投入固定阀, 最后再把柱塞接在抽油杆柱下端下入泵内。
A-管式泵
B-杆式泵
杆式泵:整个泵在地面组装好后接在抽油
35
第三节 抽油机平衡、扭矩与功率计算
一、 抽油机平衡计算
不平衡原因 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同,造成电动机在上、下冲程中所
做的功不相等。
不平衡造成的后果 : ①上冲程中电动机承受着极大的负荷,下冲程中抽油机带着 电动机运转,造成功率的浪费,降低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 ②由于负荷极不均匀,会使抽油机发生激烈振动,而影响抽 油装置的寿命。 ③破坏曲柄旋转速度的均匀性,影响抽油杆和泵正常工作。
抽油杆的强度:C级杆(570MPa)、D级杆(810MPa)
接箍是抽油杆组合成抽油杆柱时的连接零件。按其结构 特征可分为:普通接箍、异径接箍和特种接箍。
普通接箍:连接等直径的抽油杆
异径接箍:用于连扶接正不器同直径的抽油杆
特种接箍:主要有滚轮式接箍和滚珠式接箍,用于斜
井或普通油井中降低抽油杆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
36
(一)平衡原理
在下冲程中把能量储存起来,在上冲程中利用储存的能 量来帮助电动机做功,从而使电动机在上下冲程中都做相等 的正功。

《采油工艺简介》课件

《采油工艺简介》课件
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 工安全培训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和隐患排查等方面。
油田环境保护管理
油田环境保护管理 的定义
油田环境保护管理是指对油田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环 境污染进行预防和控制的过程 ,以确保油田生产的环保合规 和可持续发展。
油田环境保护管理 的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环保优先” 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环保 措施,降低油田生产对环境的 影响。
油田安全管理
01
油田安全管理的定义
油田安全管理是指对油田生产过程中 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油田生产 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02
油田安全管理的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预 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03
油田安全管理的措施
提高开采效率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采油工艺,可以提高石油开 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 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采油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 降低了石油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可持 续性。
采油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采油技术
二次采油技术
早期的采油技术较为简单,主要依靠自喷 和人工举升等方式进行开采。
自喷采油技术的优缺点
自喷采油技术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采油效 率低、产量不稳定等缺点。
机械采油技术
机械采油技术定义
机械采油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地下的石油采出地面的技术。
机械采油技术的原理
机械采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抽油机等机械设备将地层中的石油抽出地面。在机械采油过 程中,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采油的效率和安全性。

采油工程概述(钱雪寰)

采油工程概述(钱雪寰)

3 0.6 未恢复
14 闵24-3A 2003-5-7 4.3 4.3 0 3.7 3.1 0.6 3.6 3.6
0 1.2 未恢复
15 高7-13 2003-3-28 12.9 10.2 2.7 11.5 8.9 2.6 13 9.7 3.3 1.3 35天基本恢复
16 高7-14 2003-3-14 8.0 6.4 1.6 8.1 5.6 2.5 8.6 4.7 3.9 0.8 未恢复
二、油井
管式泵 筛管
二、油井 2)实测示功图分析
二、油井
1、井下杆柱的维护、 油井在生产中,结蜡是不可避免的。而结蜡所引
起的后果是抽油机负荷加重直至杆、管断脱。解决 的方法是清蜡。目前我厂清蜡方式多种多样,主要 为热洗、加化学药剂、电热清蜡、微生物清蜡等。 其中热洗清蜡为最常用的手段。现场热洗清蜡出现 的问题有以下两种。
层位 喉道半径 um
E1f 3 1-3
5.5 E1f 2 3-1
2.092 E1 f 2 3
1.29 E1 f 2 3
0.853 E1 f 2 3
0.721 E1 f 1 1
1.66 E1S 12-7
8.39 E1 f 1 1
2.113
E1f 3 1-4 4.2
E1f 2 3-2
E f11 1.7 E1 f 1 1 1.153 E1 f 2 2 0.124 E1 f 1 2 1.92 E1 d 2 1-5 2.84 E1 f 1 2 2.115
二油井单位单位抽油泵井抽油泵井平均动液面平均动液面平均泵挂深平均泵挂深度度m平均沉没度平均沉没度平均泵效平均泵效检泵周期检泵周期d胜利胜利795379531215412154420142016219621953115311中原中原14682146821926019260457845784261426145434543河南河南7466746694389438197819784944494447264726江苏江苏11317113171510015100378437845000500050775077江汉江汉11342113421391313913257125714998499866126612南方南方105541055411519115199719714236423647864786西北西北72937293195651956512272122726089608942764276西南西南23795237952414224142347347433043301086010860华东华东14081140811663416634257825784147414734583458华北华北17590175901767317673838398598512161216东北东北13892138921545415454156215624075407541474147中南中南23888238882610726107221722171936193635003500中石化中石化931793171317713177386038605534553452385238二油井油田采用三级布油田采用三级布站全厂共有站全厂共有联合站联合站1414113113座计量站座计量站共有供热设备共有供热设备6464台总供热能力总供热能力7272兆瓦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

管理控制技术要领井口憋压单量(单量车单量1、从井口考克泄完压力,排完残液;2、倒好正确流程;连接好单量输油管线,丝扣不斜,对接严实,不刺不漏;3、检查电缆是否完好无损;4、启动离心泵时是否顺时针转动;5、检查液位计和温度计显示是否有效;6、准确记录单量时间和流量计底数;7、检查加温口温度是否正常;8、单量过程中记准瞬时流量.1、单量前检查单量设备;2、防止电路或液位计等出现故障而发生溢流等事故;3、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维修;4、抽油机开抽1小时后计单量数量,单量时间段必须百分之百准确,单量计算数据准确无误;5、各单井每月定期至少完成3次以上的单量;6、做好单量详细记录.1、蹩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井口压力;2、不正常井,根据情况加密憋压次数;3、如果上冲程时油压增高而下冲程时油压稍稳定,或略有下降,说明泵工作正常,油管无渗漏;4、如果蹩压开始时压力上升快,而后缓慢上升、待十多分钟(或更长后压力又上升,甚至达到1兆帕以上时,说明油井是间歇出油:5、如果油压开始上升缓慢,经十多分钟时间油压的数值仍然上升,甚至又回降,则说明油管漏失,油管上部漏失的功图宽于油管下部漏失的功图6、有详细的憋压记录(憋压日期、憋压时间、憋压井号、憋压结果;管理控制1、憋压时选用合适的压力表,并经校验合格;2、采油树各部位不渗不漏,阀门灵活好用;3、憋压时间不少于10min ;4、拆装压力表时操作要缓慢、平稳;5、憋压压力的下限值应高于本井组回压,最高值控制在高于本井组回压2Mpa 以内;6、憋压值不得超过压力表量程的2/3;7、读压力值时,眼睛、指针、刻度成一条垂直于表盘的直线。

日常工作单井录取抽油机井口油、套压1、录取油压(读压力表要使眼睛位于压力表盘正前方,眼睛、指针和刻度线在同意水平位置上;2、检查压力表时放空或卸表要缓慢,特别是放空时要准备放空筒,防止放空时油花四溅。

1、有详细的录取记录(录取日期、井号、油套压值;2、录取的压力值必须在量程1/3-2/3之间,否则要更换量程合适的压力表。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艺技术
是指从井底到井口这一段利用各种工艺技术合理有效将油气采出地面的一整套工艺。

将油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有许多方式,但一般归结为两类,一类称为自喷井,另一类称为人工举升油气井。

自喷井就是在采油井完成以后,油气利用地面和地下的设施,通过井筒依靠自身的压力自动喷出的油气井。

井下设施主要是井下节流阀、安全阀、油管、套管、喷油嘴等组成,井口装置主要是采油树及其它设备。

在人工举升油气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有杆泵采油,同时还有无杆泵采油方式(包括电潜泵、射流泵、水力活塞泵等)。

有杆泵采油的主要地面设备是游梁式抽油机(图10)。

图10 游梁式抽油机示意图和现场实际图
另外,采油工艺技术中还包括注水采油技术、水力压裂技术、酸化处理技术、稠油开采技术等增产增注技术(图11)。

图11 大型压裂施工现场
水平井采油
一般的油井是垂直或贯穿油层的,通过油层的井段比较短。

而水平井是在垂直或倾斜地钻达油层后,井筒接近水平,以与油层保持平行,从而以较长井段在油层中钻进直到完井。

这样的油井穿过油层井段上百米以至二千多米,有利于多采油,油层中流体流入井中的流动阻力减小,生产能力比普通直井生产能力提高几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最新采油工艺技术之一。

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

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

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一口井同时开发两个层间差异较大层系,已成为油田分层采油生产主要面临的难题之一。

特别对于非均质油藏因为其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干扰矛盾更为严重,出现层间动用不均衡,为了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消除或减少油层层间干扰,充分挖掘油层潜力,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有必要使用分层开采的抽油泵。

2022年在罗庞塬作业区试验了5口分采井,效果较明显,以下介绍胜利分采泵工作原理、技术规范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分采泵分层采油层间干扰管柱罗庞塬作业区目前大部分油井开采均为长4+5和长6合采,对两个层间差异不大的油井进行合采层间干扰不大,但针对各油层的物性差异较大,生产能力也不一样,地层压力差异大的油井进行合采,就会出现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的现象,影响油井最大生产潜力的发挥,采用针对性地分层注水,可部分缓解层间矛盾,但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易造成注入水的单层突进,油井含水上升较快,即影响注水效果,也限制了油井产量。

如果要让各层充分发挥作用,必须采用分层开采的方法。

1分采泵工作原理当抽油杆运动时,上冲程时,总游动阀、分游动阀关闭,两容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力下降,在上、下油层的沉没压力作用下,下层流体经油管通道,上层流体经分采泵侧向通道分别进入分采泵,各自的固定阀打开,液体进人两容腔内,完成吸液动作;下冲程时,两容腔容积减小,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腔内压力迅速上升,当高于油管液柱压力时,上、下游动阀和总游动阀打开,其中下泵液体通过下泵游动阀与上泵液体在游动阀互不干扰排出,最后打开总游动阀进人油管,完成排液动作。

工作原理图如图1。

2管柱组合2、1管柱组合主要是油管+分采泵+分隔器+尾管+筛管。

管柱组合如图2。

2、2坐封管柱按设计一次下入井内,下至设计位置后,坐封封隔器至规定吨位,实现对两采油层的有效卡封分隔。

2、3解封起管柱当需要检泵或换层生产要求起出管柱时,上提管柱可解封封隔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281-347 2.40
1.3
35.6
1423
7.3
3.3
46.3
1550 4.92
陈283-346 2.58
1.79
15.5
1323
4.26 2.69 24.8
1400 1.68
陈283-347 3.36
1.78
37.1
1505
5.64 1.76 62.9
1468 2.28
刘73-10 2.15 2020/10/8
分流阀总成
▪ 下泵筒的液体经过下柱塞、加 长杆到达分流阀下端游动阀, 打开下端游动阀,经过斜孔进 入上柱塞内;
▪ 由下泵筒环形空间的液体由外 斜孔进入上端游动阀,打开上 端游动阀进入上柱塞,两层液 体由此处混合,由上柱塞上部 的阀罩排出。
▪ 由分流阀中两个阀球各密封其 通道,从而避免了两层间压力 不同而带来的层间互扰。
3.4
2.7
9.7
17
文侧14-1防气措施前后功图对比
载苛(KN) 载苛(KN)
100 80 60 40 20 0
0
2020/10/8
措施前功图
2
4
位移(m)
措施后功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位移(m)
18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四口井实施前后产量对比情况表
井号
措施前日均(t) 措施后日均(t) 日均增(t) 液 油 含水 液 油 含水 液 油 含水
2020/10/8
2
分采泵管柱示意图
2020/10/8
采油层 采油层
分采泵 插 连入接密封
封隔器
连接式分采管柱图 3
2020/10/8
4
二、结构
▪ 分抽混出抽油泵
➢上、下接头、 ➢上、下泵筒总成、 ➢上、下柱塞组合总成、 ➢桥式双通道进液分流阀
总成、 ➢下固定阀等部件组成。
2020/10/8
上接头 上泵筒总成 下泵筒总成
桥式双通道进 液分流阀
下固定阀
5
2020/10/8
6
工作原理
▪ 上泵抽下层、下泵抽上层
地面
泵上 油管
上部地 层油液
桥式双通道 侧向进油口
下部柱塞 下泵筒 游动凡尔
上泵筒 底部凡尔
上泵筒
下部地 层油液
筛管 尾管
固定 凡尔
桥式双通道 下进油口
下泵筒与 过桥管间
环空
2020/10/8
7
2020/10/8
名称
工作制度
泵挂 深度 (m)
动液 面
(m)
日产液 (t/d)
日产油 (t/d)
含水 (%)
泵效 (% )
气液比
(m3/t)
备注
措施 前
Φ38×4.8×5 2106.3 1678
3.7
措施 后
Φ38×4.8×5 2106.3
7.1
3.4
8.1 11.2 216
6.1 14.1 20.9
增幅
2020/10/8
▪ 上泵采用中空防气泵,有效解决了下部油层气锁问题,提 高了泵效。
▪ 外径尺寸较小等特点。 ▪ 利用现有的作业设备即可完成施工作业,施工工艺简单。 ▪ 2008年8月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
2020/10/8
15
2020/10/8
16
现场应用及典型井例
文侧14-1井措施前后效果对比
▪ 2009年1-12月份,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共实施防气工艺措施64井次,有效 60井次,有效率93.8%,累计增液28447.4t,增油2691.4t。
8
气液分层抽油混出机理
▪ 当封隔器座封后,封隔器下油 层环空密闭,下部油层的气体 容易引起上层抽油泵气锁,在 上部泵筒上增加储气包,开辟 了井下气体的流出通道。
▪ 当柱塞上行时,固定阀打开油 气混合物进入上级泵筒,气体 进入储气腔。
▪ 当柱塞下行时,气体密闭在储 气腔内;柱塞下行至下死点时, 气体进入油管内。如此连续过 程,井下油气排入泵筒。
Ⅲ 121~170
2020/10/8
13
泵各级配合间隙允许漏失量
类 型
公称 直径
mm
32
38

44

56

57
70
83
95
试验 压力 MPa
10
漏失量
L
105 451 1196 125 535 1421 145 6
间隙等级 ⅠⅡⅢ
最 大 漏 失 量,mL/m
451 1196 125 535 1421 145 620 164
分抽混出采油工艺技术
一、概述
▪ 分抽混出抽油泵
➢ 用同机、一杆两泵,同采二个或二个以上油层的油 液。
➢ 用于分层开采,消除或减少层间干扰,增加油井产 液能力。
➢ 适用于供液能力充足,出砂量不大,结蜡不严重而 层间干扰严重的抽油井。
➢ 可用于上层注汽下层开采稠油。 ➢ 隔层应不小于5m,确保封隔器有效座封。
2020/10/8
9
2020/10/8
10
气液混出分层抽油泵工作动画
2020/10/8
11
主要技术参数
内 容
型 号
上泵筒(㎜)
下泵筒(㎜)
FCCYB38-28A
38 28
最大冲程(㎜)
3000
FCCYB44-32A
FCCYB57-38A
FCCYB70-57A
44
57
70
32
44
57
5100 38内、外径分别38、54; 28泵筒内、外径分别28、42
最大长度(㎜)
9600
14500
泵常数
1.63
2.19
3.54
最大外径(㎜)
102
88.9
88.9
2020/10/8
注:理论排量 Q=K·S·N (米3/日) K—泵常数 S—冲程 (米) N—冲次 (次/分)
5.54 108
12
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
间隙等级 直径间隙值
Ⅰ 20~70
Ⅱ 71~120
2020/10/8
19
长庆油田五蛟作业区五口井 分采混抽新工艺施工效果对比表
井号
措施前措Βιβλιοθήκη 后日增液 备注产液(m3) 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产液(m3) 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m3)
陈281-345 2.47
1.63
19.7
1313
4.50 2.77 26.7
1419 2.03
备注
化277-2 0.72 0.55 10 1.6 1.44 10 0.88 0.89 10
化227-1 0.9 0.38 51 2.5 1.25 50 1.6 0.87 50 效果明显
化227-2 0.8 0.38 56 2.6 1.17 55 1.8 0.79 55
化228-2 0.8 0.2 71 1.6 0.8 50 0.8 0.6 50

1196 125 535 1421 145 620 1645 184 789 20
2020/10/8
14
分采混抽泵设计特点
▪ 全新的分流阀设计,运用独特的双进液口保证了两个油层 内的液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过桥式下泵筒提高了泵筒的强度,完全杜绝了环形阀外径 尺寸大、密封环节多、容易漏失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 固定阀组的可靠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