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合集下载

五个让你更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五个让你更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五个让你更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理解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有时候理论书本上的描述并不足以让我们真正领会其中奥妙。

为了帮助你更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本文将介绍五个有效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观察是理解物理概念的最直接方法之一。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你可以亲眼见到物理现象的发生。

例如,如果你想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简单的物体进行落体实验,并记录下物体受到的引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观察,你将更直观地理解万有引力的作用方式。

2.图表分析法图表分析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

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学习运动学时,绘制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的图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物体在不同时间下的运动状态。

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运动学中的各个概念。

3.模型建立法建立模型是理解物理概念的一种抽象思维方式。

通过将物理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你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它们。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你可以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建立模型,并通过解方程来求解未知量。

通过建立模型,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磁感应的机制。

4.理论推导法理论推导是理解物理概念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追溯一个概念的起源和推导过程,你可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推论。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你可以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通过逻辑推导得到第二定律的公式。

通过理论推导,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

5.实际应用法将物理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深入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在学习功和能量时,你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如弹簧振子的势能和动能转化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观察、图表分析、模型建立、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等方法,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加深对物理世界的认识。

初中物理概念理解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理解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理解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概念理解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物理学科以其独特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特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探究物理概念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兴趣激发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授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推、拉、提、压等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力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力的概念的兴趣。

二、注重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亲身参与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速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速度的变化,并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本质特征。

三、运用比较方法,区分相似物理概念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相似的物理概念,如压力、重力、功、能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相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压力和重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在不同压力和重力作用下,物体的形变情况,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四、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物理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在教授“浮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利用浮力原理的例子,如船的浮动、游泳等,使学生明确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探究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理解物理概念的技巧与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的技巧与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的技巧与方法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理解物理概念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建立概念的直观形象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关键。

物理概念往往是抽象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喻和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

例如,对于电流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水管中的水流,电阻可以类比为水管中的狭窄部分,这样就能更直观地理解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其次,掌握基本原理和定律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定律之上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定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因此,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和背诵的层面,而是要深入思考这些原理和定律的内涵,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实践是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验证和探索物理概念的重要手段。

通过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与一些物理实验室的实践活动,通过与实际物理现象的接触,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此外,与他人讨论和合作学习也是理解物理概念的有效方法。

通过与他人讨论,我们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

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相互解答疑惑,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此外,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最后,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动力。

物理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保持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动力。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能量、力量、运动、物质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精确的实验和观察,物理学致力于解释自然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有其基本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

以下是物理学的三个基本概念:1. 物质:构成宇宙的一切具有质量和体积的物体都属于物质。

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它是能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运动:物质在空间中的位置或状态的改变被称为运动。

运动可以是常态运动,也可以是变态运动。

常态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或者在某个速度范围内运动,变态运动则是指物体速度不断变化。

3. 能量:物体由于运动或者位置的变化而具有的能力被称为能量。

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势能和热能等不同形式。

二、物理学的分类物理学可以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物理学分类:1. 经典物理学:研究运动的物理学称为经典物理学,它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和光学。

经典物理学适用于大尺度和低速度范围下的物体,如行星运动、机械系统等。

2. 相对论物理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研究高速和强引力条件下的物理学理论。

研究高速物体和引力场时,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不再适用,需要采用相对论物理学的观点来研究。

3. 量子物理学:研究微观领域的物理学称为量子物理学,它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

量子物理学研究微观领域的粒子行为和能量交换规律。

4. 粒子物理学:研究基本粒子和宇宙起源的物理学称为粒子物理学,它主要包括高能物理、核物理和宇宙学等。

粒子物理学通过研究微观领域的基本粒子和宇宙尺度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5. 应用物理学: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工程和技术领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学称为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光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总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运动和能量。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学、相对论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等多个分类。

五种让你更好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五种让你更好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五种让你更好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万物运动与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石。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物理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一项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我将介绍五种方法。

一、直观实验法直观实验法是理解物理概念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实验,我们可以亲眼观察到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结果来理解其中的规律。

例如,当我们用弹簧挂起一个质量较小的物体,可以清晰地看到弹簧的伸缩,学习到弹簧的弹性特性。

这种方法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可见,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图像与模型法图像与模型法是另一种帮助理解物理概念的有效方法。

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通过图像或模型来呈现。

例如,我们可以用示意图表示电磁场的分布,用模型展示原子的结构。

这些图像与模型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提供直观的理解和比较。

三、数学分析法数学分析法在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理学是一门数学工具密集的科学,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我们可以量化物理现象并建立模型。

例如,运用数学函数来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微积分求解变速率和加速度的关系等。

虽然数学分析方法可能对一些人来说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它能够提供准确而精确的物理描述,帮助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四、类比思维法类比思维法是一种寻找相似性来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

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与我们已经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对概念的直观认识。

例如,我们可以将电路中的电流看作水管中的水流,通过这个类比来理解电流的基本性质。

类比思维法引用了我们熟悉的概念和经验,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五、故事和案例法故事和案例法是一种将物理概念放置在具体情境中来解释和理解的方法。

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描述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可以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相互印证和理解。

例如,讲述牛顿和苹果树的故事来解释万有引力定律,让理论更具体和有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容易而有趣地理解物理概念。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物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物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索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运动和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并探讨一些基本概念。

一、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学科。

它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分析和理论构建等方法,来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

物理学在解释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

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物理世界的基本实体。

它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性质。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2. 粒子粒子是物质的微观组成单位。

它可以是原子、分子或更小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和中子等。

粒子间通过相互作用力以及碰撞和交换能量来实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3. 运动运动指物质在空间中的位置或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周期性运动。

在物理学中,运动的描述通常涉及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4. 力力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它可以使物体加速或减速,改变物体的方向或形状。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常用单位是牛顿。

5. 能量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引起变化的物理量。

它存在于物体的运动、形状、温度和化学结构等方面。

根据能量的保存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量是不变的。

6.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规律。

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等方面。

力学通过描述、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工程、天文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提供了基础。

7.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热能和热传递的规律。

它包括热力学和热物性等方面。

热学揭示了物体温度、热量和热功的概念,并解释了温度变化、热能转化和热传导等现象。

8.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物理“概念”教学八法

物理“概念”教学八法

物理“概念”教学八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讲清物理概念,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概念作为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新课教学中,其引入方法是否恰当,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参与教学活动。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入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法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得出弹力概念。

又如,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建立失重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类比法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

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

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振动做适当的类比,建立交流电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我是这样讲解物理概念的

我是这样讲解物理概念的

讲解物理概念八项要注意
1,讲物理意义:它描述什么,表征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例如,电动势表征电源提供电压大小的能力,电压大小决定电场力做功多少,电动势越大,电源把非电能转换成电能本领越强,输出电能越多、规模越大。

干电池电动势为1.5伏特,当有一库伦电量流出电源时,意味着有1.5焦耳电能输出。

2,讲定义:而定义是依据物理意义而下的,是理性的、科学数据性的,那物理意义就可以说是感性的。

它们相辅相成。

例如,讲完意义,定义水到渠成,E=w/q.电动势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一库伦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3,讲物理量单位、方向性。

正值负值各代表什么意义。

例如,加速度为负值说明什么?电位是负值呢?
4,分析与该物理量相关的物理量,数量、方向联系。

找出与该量貌似有关却无关的物理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加速度跟速度有关吗?跟时间、速度变化量关系是什么呢?
5,讲该物理量参与到哪些计算公式或什么定律呢?
6,教师要善于富于想象力,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实生活、生产实践、自然现象进行比较、类比,用打比方帮助学生理解。

常讲常新,教学思路、方法手段要不断创新。

要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特色。

7,利用图片、动画课件、做现场实验等辅助性教学资料和手段是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8,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举出生活中例子加以说明。

不同见解、意见要允许学生之间争论和辩论。

学生是演员是主角,老师是导演还要甘当配角。

既有任务驱动和巧妙引导,也有自主探究学习,寓教于乐。

如何帮助中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如何帮助中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性概念,这是直接反应事物,物质特性的概念,如质点、绝缘体、电场等,对于它们,大凡是通过定性语言表述,阐述它是什么。

另一类是理性概念,是用以反映事物(含过程、现象)原理和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力、能、电场强度、电容等。

这中间有定性、定量两种。

对于定性的,只需定性说明它是什么,如惯性、干涉等,对于定量的就既要说明它是什么,又要说明它等于什么,如功、电势等。

中学生常常觉得物理概念抽象、难学,这主要是对物理概念没有真正理解的缘故。

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对物理概念常常是死记硬背,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时应在以下几点下工夫。

一、建立理想模型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现象,有利于建立并理解概念所谓“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抓住事物本质,解决问题,而对事物取于干、去其蔓叶后建立的抽象模型。

任何物理现象的过程大都是复杂的,要描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排除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把具体的事物抽象化,用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来代替实际研究对象,并简化有关的过程,以便从理论上去研究它,就能形象的描述物理现象,建立概念。

例如:对于物体下落的运动,最初在人们头脑中只是一副零乱的画面:大雨倾盆、砂石飞落……再认真地观察有关的现象或作实验,头脑中的画面就更加简洁,雨滴、沙石都是一个式样地越来越快地垂直下落,他们都成了没有个性的“物体”,在此种情况下可把这些物体看作只有质量而无形状、大小的几何点。

这种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进而,我们略去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运动的阻碍作用,统一认定它们运动的初速度皆为零,这样头脑就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在实验或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种近似的然而又是突出本质的描写。

这样,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理解可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一)、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

五种方法准确把握物理概念

五种方法准确把握物理概念

五种方法准确把握物理概念物理学习中,最重要地是概念.而如何学习物理概念,有五种方法可以运用?方法一:透过公式看本质同学们都熟知地欧姆定律是“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地电流跟导体两端地电压成正比,跟导体地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地公式是.如果光看公式地话,我们很容易认为“电阻一定地情况下,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地,因为电压是电流存在地条件,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同样,也不可以说成“电压一定地情况下,电阻和电流成反比”?这是因为电阻地大小是由导体自身性质决定地,和电流大小并无关系.所以同学们在理解一个定理地时候,要注意,公式常常只能表示数值大小地关系,而定理地本质还要从文字描述中探寻方法二:用原理去解决问题物理中地原理,必须不断运用才能加深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习惯常用物理原理去解决生活中地问题.侨光曾在初二地课堂上,要求学生们轮流说出打篮球这项运动中包括地物理原理,结果十个学生,绕了几圈才说完,譬如声音地传播原理,摩擦力原理等.同学们可以做个实验,问问自己,足球中常见地香蕉球是怎么出现地,其中可以运用到几个物理原理?方法三:拆分概念概念地拆分法,可以帮助理解很多概念.把概念拆成很多段,然后去思考每一段,每一句,甚至是每一个字地重要性.测试一下:同学们可以自己先复述一下静摩擦力地概念,再和课本上地相比照.我们发现,摩擦力概念可以拆分成四块:这也就是静摩擦力产生地四个必要条件:相接触,挤压,粗燥,相对运动或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在做题中,正压力这个条件常常被同学们忽略,许多错误就是由此产生地.方法四:复述概念要考察对一个概念理解透不透,同学们可以试着自己复述概念.当你对一个概念说不出来或说不完全地时候,表明你掌握地根本就不牢,在解题中可能出现很大问题.同学们常常犯地错误是一个物理定律,只记住结论,却记不住条件,这样是没有任何意义地.测试一下:什么是电流?这个概念并不确切,不是“电流”,而是通过导体两端地电流.方法五:常看题目分析同学们在学习中都有自己地参考书,一般地参考书,在习题前都会有配套地例题讲解和分析.很多同学存在地一个误区是,只做参考书后地习题,而不重视前面地例题和分析.对此,侨光建议说,同学们平日应该多看例题,重视其中地分析思路,即使题不会做也没关系.看多了,慢慢自己地思路也会建立起来.。

初中物理概念解析及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解析及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解析及教学方法初中是物理学习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时间是指事件发生所需的持续的间隔,空间是物体存在的范围。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和空间。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如煮水和烧饭的时间,以及房间的尺寸等来体会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二、质量和物质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质量是不可分割的,而物质可以进一步分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质量和物质的区别。

例如,可以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或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来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概念。

三、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改变位置的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力和运动。

例如,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不同物体所受到的力,或通过观察不同形式的运动,如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概念。

四、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工能力,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工。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理解能量和功。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来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或通过做不同工作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五、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方向和大小,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推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电路,让学生了解电流和电压。

例如,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或通过观察不同电压下的灯泡亮度来引导学生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践:物理学习是需要实践的,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媒体,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物理概念。

3.引导发现: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

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本讲主要阐述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特点和过程。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

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

借助于这种简约、概括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和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石。

没有精确、严密的物理概念,也就没有定量的物理学。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语所代表的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可见,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物理概念教学是重要的。

但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扎实的物理概念往往是困难的。

原因在于教学系统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在概念教学中表现格外突出,造成了概念教学过程的复杂化。

以下从教学系统各方面分析造成物理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

(一)从教材方面分析从教材方面看,物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与它反映的物理世界的丰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学生掌握概念困难的原因之一。

掌握物理概念要求把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特征,而学生所看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其特征很多,有本质特征,也有非本质特征,而且本质特征往往并不是最明显的,常常被大量非本质特征所掩盖,造成认识本质特征的困难。

(二)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面分析由学习理论可知,学习可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物理概念理解方法总结

物理概念理解方法总结

物理概念理解方法总结物理概念对于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学生发现理解物理概念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本文将总结一些有效的理解方法。

1. 掌握基础知识理解物理概念的第一步是掌握基础知识。

在学习新概念之前,确保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如代数、几何、力学、电磁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理解和应用概念提供坚实的基础。

2. 运用图像化思维物理概念通常包含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

通过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可以将力向量绘制成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这样的图像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物理概念。

3. 构建模型和做实验构建模型和进行实验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关键。

通过构建模型和进行实验,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或现象,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学习电磁学时,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模型来理解磁场的产生和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物理现象,从而验证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4. 强调概念间的联系物理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理解这种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学习能量转化时,要注意能量的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各种方式,如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等。

强调概念间的联系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有助于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5. 多练习和应用理解物理概念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应用。

通过解决各种类型的物理问题,可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学会将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步骤,理清问题的思路和逻辑。

多练习和应用可以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理解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关键,通过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图像化思维、构建模型和做实验、强调概念间的联系以及多练习和应用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充分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和水平。

理解物理概念窍门

理解物理概念窍门

理解物理概念窍门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物理概念可能显得抽象、难以理解。

然而,通过采用一些窍门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的窍门。

一、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对于理解物理概念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熟练掌握代数和几何知识,这些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其次,了解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高阶数学概念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定律和理论。

因此,在学习物理前,先加强数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理概念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

理论课程提供了关于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知识,然而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

因此,进行实验和观察现象是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深入了解背后的原理,并将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三、多角度思考在理解物理概念时,我们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物理概念往往存在多个解释和观点,因此,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一种解释。

阅读不同教材和权威文章,探索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并将其与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和分析。

这种多角度思考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四、培养科学直觉培养科学直觉是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一步。

科学直觉是一个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经验的直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预测物理现象,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理概念。

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科学直觉,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概念。

五、运用模型和图像运用模型和图像是理解物理概念的有效方法。

物理世界中的许多概念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和使用图像来更好地理解。

例如,通过在立体图中表示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

因此,在学习物理时,我们应该尝试使用模型和图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六、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是理解物理概念的有效途径。

理解物理概念

理解物理概念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理解物理概念对于掌握物理学知识以及应用物理学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理解物理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一、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指物理学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它们是解释和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基础,也是构建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理解物理概念需要通过对实验观察、理论模型和数学描述的综合分析。

物理概念通常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实际物理现象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和理解。

在学习和应用物理学的过程中,理解物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理解物理概念1. 建立基础知识理解物理概念需要建立一定的基础知识。

首先,需要熟悉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相关的数学和科学知识。

例如,了解力、质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熟悉运动、力学、热力学等物理学分支的基本理论。

2. 运用实例说明将物理概念应用于实例可以帮助理解。

选择具体的物理现象或实验来说明物理概念的应用。

例如,通过使用摆线钟来解释减速运动的概念,或者使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力的平衡。

3. 构建概念图谱构建概念图谱是理解物理概念的有效方法。

概念图谱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结构,帮助理清思路和组织知识。

可以通过绘制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定义来构建概念图谱,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

4. 培养实验思维物理实验是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和应用物理概念,并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 掌握数学工具物理学与数学密切相关,数学是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的重要工具。

要理解物理概念,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微积分等。

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可以进行物理量的计算和模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物理概念的应用理解物理概念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学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理解物理概念,可以应用物理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

然而,通过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充满趣味性的实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旨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一、通过故事和情境引入物理概念故事和情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尤为有效。

通过在故事中融入物理概念,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解释“重力”的概念时,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在月球上行走时会有何种不同的体验。

这样的故事会让学生们联想到实际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二、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理现象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增强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风车,让学生亲自感受风力对风车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物体和工具,如弹簧、板簧等,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

三、通过图像和动画展示物理原理图像和动画在展示物理原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使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有形的图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定律时,可以使用图像和动画来演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这样的图像和动画将直观地展示物理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四、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兴趣游戏和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物理游戏和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

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竞赛,在比赛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建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物理概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解释“电流”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电流运用,如电灯的亮灭、电扇的旋转等。

如何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如何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如何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要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实例和类比:通过将物理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其他熟悉的概念进行类比,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将电流比作水流,将电阻比作管道的阻力。

2. 画图和示意图:绘制物理概念的示意图或图表可以帮助你直观地理解它们。

通过画图,你可以看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 实验和观察:亲自进行物理实验或观察相关现象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作用。

4. 多角度学习:通过阅读不同的教材、参考书籍或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物理概念。

不同的解释和演示方式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5. 问问题和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同学或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你澄清疑惑,分享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6. 理解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可以提供关于物理
概念的重要信息。

了解单位的意义和换算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理量的本质。

7. 解决问题和应用:通过解决物理问题和应用物理概念到实际情境中,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尝试不同类型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8. 学习物理史和科学方法: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科学方法可以帮助你理解物理概念的起源和演变。

了解科学家们的思考过程和实验方法对理解概念也有帮助。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续的学习。

物理概念的理解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你会逐渐建立起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概念理解技巧分享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概念理解技巧分享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概念理解技巧分享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理解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学科,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石。

掌握概念的理解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理解概念的技巧和方法。

一、建立基础概念的认知框架物理学是一个建立在基础概念之上的学科。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基础概念的认知框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先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速度等,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

只有在形成了牢固的基础后,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概念。

二、运用具体实例进行概念解释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是理解物理概念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生活中的例子来揭示物理学的概念。

例如,为了理解速度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测量车辆在不同时间内所行驶的距离,并计算出速度。

通过将概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学的概念。

三、分析图表和图像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图表和图像用于直观地描述和解释抽象的概念。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图表和图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举个例子,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速度-时间图表来理解加速度。

四、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物理学的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某个概念时,应该着重理解该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学生需要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

五、解答练习题加深理解解答练习题是巩固和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自主练习,通过解答大量的物理题目来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引用适当的概念、公式和定律,以及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

六、形象化思维与多角度分析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形象化思维来理解。

比如,对于电流的理解,可以将其类比为水流,电阻则类比为水管的阻力。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点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点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基础学科,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属性、结构和运动规律。

物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教学要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教学要点。

1. 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观感受和物质观念物理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研究自然现象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观感受和物质观念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和模型等方式来说明物理现象,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和奇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建立概念的层级结构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级结构。

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能力和程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知识的层次结构,先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再逐步深入和扩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知识框架,便于他们理解新的知识和应用所学的概念。

3. 强调物理规律和定律的普适性物理学中有许多定律和规律,这些规律适用于整个自然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这些规律的普适性,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验证和探究物理规律的有效手段。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物理规律和解决问题。

5. 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物理学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体,理论提供了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的框架,而实际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教师可以讲授基本的物理理论,并通过实例、实验和应用等方式来说明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意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物理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

基本物理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

基本物理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来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有许多基本概念,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概念:1. 质量和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表示物体的惯性和对其他物体施加引力的能力。

重力则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

2. 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使物体发生位移。

运动是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3.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可以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形式,如动能、势能等。

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速率。

4. 电磁学电磁学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是物体所具有的电性属性,电磁场则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区域。

5.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二、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模型,探索物质世界的规律。

以下是物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1. 测量测量是实验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物理学量的测量需要依靠仪器设备来获取准确的数据,例如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用尺子测量长度等。

2. 观察观察是物理学实验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直接观察物体的运动、形态等可以获得一些定性的结论。

3. 实验设计在进行物理学实验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通过统计方法和图表展示来推导出物理规律和结论。

三、物理学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电子技术物理学的电磁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例如无线通信、半导体器件等。

2. 医学影像学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例如X射线、CT、MRI等成像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

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本讲主要阐述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特点和过程。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

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

借助于这种简约、概括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从而筑起了规模宏大的物理学理论大厦。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和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石。

没有精确、严密的物理概念,也就没有定量的物理学。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代表的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建立牢固、清晰的物理概念。

即要求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概念。

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系统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物理概念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许多困难。

下面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学习心理和教学过程的实际等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在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有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

非本质的联系常常是丰富多彩的,而本质的联系往往是单一的、内在的。

内在的东西往往不能直接感知,容易被纷繁复杂的现象所掩盖,使之变得模糊不清,造成人们掌握事物本质的困难。

当主体与环境发生作用时,客观事物和过程总是作为一个综合性刺激物出现,且在很多情况下,本质特征的刺激并不是最强烈的,而非本质特征的刺激不仅是形形色色的,而且还是很强烈的,在这种情况下,非本质特征的强刺激往往掩盖了本质特征的弱刺激,导致人们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例如,在“用力推桌子则桌子移动,停止用力则桌子也停止运动”这类现象中,强烈的表面联系的刺激��“力使物体运动”掩盖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些本质联系的刺激,在“高速行驶的汽车比慢行的汽车难刹车”这一现象中,“速度大则惯性大”这种非本质联系的刺激掩盖了“惯性是物体的客观属性,与速度无关”这种本质特征的弱刺激。

正是由于物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物理概念的深刻性、抽象性,在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历程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二)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分析由学习心理可知,学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意义学习,一类是机械学习。

当一些词、符号出现时,学生头脑中唤起了其代表的认知内容,这些符号对学生而言获得了心理意义。

反之若未能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而只是强记内容的学习是机械学习。

人类积累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学到的科学知识,在头脑中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存在着,而是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组织起来了的知识、经验反映着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世界的结构,称之为认知结构。

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其认知结构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理解意义、吸收知识,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结构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同化和顺应。

学生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建构新知识的心理意义,如果建构成功,则学生就理解了知识,然后将其纳入认知结构中的适当部位,这种过程称认知结构的“同化”;如果原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差别太大或发生矛盾,则主体必须先对原认知结构进行修改或重建新的结构,依靠修改(或重建)后的认知结构去组织新知识,这种过程称为认知结构的“顺应”。

通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主体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改造、组织旧经验,发展认知结构。

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

所谓: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即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规律、现有知识状况以及兴趣特点等。

下面是中学生物理认知结构中的一些常见的缺陷,它们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障碍。

1.中学生思维特点中学生,特别是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虽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物理思维的训练,其物理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还很差。

具体地说:(1)思维的组织性、条理性差中学生不善于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思维,遇到问题时,往往靠直觉经验进行判断,“想当然”的推理。

例如,学生认为“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所受浮力越大”;“功率越大的灯泡,其电阻越大,灯丝越细”等。

(2)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差中学生常常是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因而他们往往只考虑那些能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所建构的事物的意义,而不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

例如,“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下落快”、“钢笔吸墨水”等概念的形成就是这种思维特点的反映。

(3)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差中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而不是努力弄懂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

这在运用物理概念解决问题时,尤其突出。

(4)思维的逻辑性差中学生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解释感兴趣,而不关心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是否一致,这与其认知结构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的特点有关。

例如,学过力学后,他们可以正确回答力与运动的关系,但同时对一个空中飞行的足球进行受力分析时,又可能画上一个沿运动方向的力!2.学习概念的知识准备情况(1)缺乏与建立概念有关的知识准备。

有些物理概念十分抽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过,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适当的观念予以同化。

例如某些表达物质属性的概念��密度、比热、电阻、电势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做一些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足够的鲜明而真实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

否则,在缺乏感性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概念教学,学生将因无法理解其意义而导致机械学习。

(2)存在前概念的影响的概念图式结构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和发展认识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以下将概念形成过程分“引入”、“形成”和“巩固与深化”三个阶段来具体阐述。

(一)概念的引入概念引入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

这步工作有如下两个作用:第一,在认知结构中找一个适当的“生长点”以便建立概念。

好像在一片正在建设着的建筑工地上找到建一座新楼的地址,而这一地址可能早已有了,并且还有一定的“根基”和“建筑材料”(有关经验,前概念)。

也可能还没有,需在适当的地方开辟一块空地备用。

在找到地址的同时也记住了该地址的“位置”和“号码”(新开辟的“地址”要立即“编码”),以便以后查找该建筑。

通过概念引入步骤,一开始就使学生明确概念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从整体认知结构中把握概念,强调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利于在应用概念时能迅速提取。

第二,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活思维,激发求知欲,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概念的引入要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1.从生活实际引入例如力的概念可从推土机推土、人提水、马拉车、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

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感性知识,以在对这些感性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而且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从实验现象引入对于缺乏建立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概念。

例如,讲惯性概念时,就可以先做课本上介绍的实验,同时结合已有的经验,通过讨论分析,建立概念。

经常运用实验,不仅能提供概念教学所必须的感性材料,还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并建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观念。

3.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建立了许多物理概念,物理感性知识也更丰富。

这时可在复习有关旧知识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例如高中讲电势能、电势概念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等知识,通过类比,建立新概念。

这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

适合这种情况的新的知识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是类比的(如重力势能与电势能;电流与水流);对比的(如功率与速度);类属的〔下位关系的〕(如从能的概念同化分子能、核能等);或归纳推广的〔上位关系的〕(如由机械能、电能、内能概念概括出能)。

等等。

这种依靠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对形成结构清晰,联系紧密的物理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4.从理论需要引入这种方法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也十分有利。

对于能、热量、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场强、电流强度等概念,都可用此法引入。

在引入概念时,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注意:①选择的感性材料要典型、全面,要突出与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尽量减少非本质特征的干扰。

②选择的旧知识一定要与新知识有实质性联系。

否则,容易形成模糊的或错误的概念,或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不正确的联系。

(二)概念的形成1.揭露本质特征,实现观念上的突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的感性材料基本能解决将要建立的概念,或在缺乏感性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提供了大量鲜明生动的感性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概念,一般没有很大阻力,通过分析、归纳、分类、对比等思维方法可以掘弃非本质的东西,突出本质的特征和属性,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已有了相当充分的前概念,但是与将要建立的概念相抵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