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毒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无化学药剂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破坏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RNA,进而杀灭这些微生物。

紫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较短,能量较高。

在紫外线照射下,微生物的核酸分子会吸收能量而产生损伤,导致
DNA和RNA分子链断裂、连接键损坏,从而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具体来说,紫外线A波长范围在320-400纳米,UVB波长范
围在280-320纳米,UVC波长范围在100-280纳米。

其中,UVC是具有最强杀菌效果的紫外线波段,因为它的波长更短,能量更高,能够更容易地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在紫外线杀菌消毒中,常用的是短波紫外线灯管,其产生的紫外线主要为UVC波段。

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接触到紫外线时,紫外线能够穿透微生物的外壳,照射到核酸分子上,引起核酸分子的损伤和破坏。

这样,微生物的基因信息就受到了破坏,无法正常进行生命活动,从而达到杀菌和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杀菌消毒的效果与紫外线照射时间、照射距离、照射强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较长的照射时间和较近的照射距离会使杀菌效果更好。

此外,紫外线照射的效果也会受到微生物表面的污物、污染物等影响,因此在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时,应确保待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以提高消毒效果。

总之,紫外线杀菌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损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杀灭微生物。

它无需化学药剂,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加工、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紫外技术的基础知识、应用及故障解决办法

紫外技术的基础知识、应用及故障解决办法

A. 紫外 线 ( a U m 真空 V c U uv),波长 为1 0 0 n 0 —2 0 m
光 谱 图如 下 :

*…



r aU 1 OW aV







I ir w co M
一 … 一


_
X R y ,as

光 谱图 :
会 用在许 多行 业上 ,如 :摩 托 车 、电路 板 、 光纤 、地 板 、
塑 料 地 板 、家 具 、橱 柜 、化 妆 品 、烟 酒食 品 包 装及 汽 车 上 。在 表面 处 理 上也 采取 了许 多方 式 ,如 :胶 印 、丝 印 、 柔 印 、移 印 、喷 涂 、漫 涂 、淋 涂等 ,极 大的 扩展 了紫外 技
术 在 平 面 、 双 面 、3 D固 化 的 应 用 。 为 国 内三 万 五 千 个 厂 家 及 客 户 提 供 过 产 品 、 技 术 咨 询 及 服 务 ,积 极 的 配 合 全 国 各
大 专 院校 研 发 中 心 、涂 料 厂 、 油 墨 厂 、 实 验 室 及 应 用 单
位 。 为客 户提 供 紫 外技 术 、紫 外 设备 、光源 及 材料 工艺 一

1 6 ‘

13 6

1 6 2

1, 。I 0 1 6

1, i 0 ・





I.









’ I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内容综述 (4)1.1 培训背景 (4)1.2 培训目的 (5)二、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6)2.1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7)2.2 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8)2.3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 (9)三、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及设备 (10)3.1 物理消毒方法 (11)3.1.1 热力消毒 (11)3.1.2 紫外线消毒 (13)3.1.3 微波消毒 (14)3.1.4 电离辐射消毒 (15)3.2.1 含氯消毒剂 (17)3.2.2 过氧乙酸 (18)3.3 生物消毒方法 (19)3.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3.3.2 聚合酶链反应 (21)3.4 消毒与灭菌设备 (23)3.4.1 干热灭菌器 (24)3.4.2 紫外线消毒器 (24)3.4.3 微波消毒器 (26)3.4.4 电离辐射装置 (27)四、消毒与灭菌的程序及规范 (28)4.1 消毒与灭菌的程序 (29)4.1.1 清洁程序 (30)4.1.2 清洗程序 (32)4.1.4 灭菌程序 (35)4.2 消毒与灭菌的规范 (37)4.2.1 消毒剂的使用规范 (37)4.2.2 灭菌设备的使用规范 (39)4.2.3 消毒与灭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规范 (40)五、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40)5.1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42)5.1.1 物理监测 (43)5.1.2 化学监测 (44)5.1.3 生物监测 (46)5.2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 (47)5.2.1 消毒合格标准 (48)5.2.2 灭菌合格标准 (49)六、消毒与灭菌的管理与操作 (50)6.1 消毒与灭菌的管理组织 (51)6.2 消毒与灭菌的操作人员 (52)6.3 消毒与灭菌的过程管理 (53)6.4 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控制 (54)七、消毒与灭菌的法规与标准 (55)7.1 国家法律法规 (56)7.2 行业标准 (57)7.3 机构内部标准 (57)八、案例分析 (59)8.1 消毒与灭菌失败的案例分析 (59)8.2 消毒与灭菌成功的案例分析 (60)九、总结与展望 (62)9.1 培训总结 (63)9.2 展望未来 (63)十、参考资料 (64)一、内容综述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包括消毒、灭菌、消毒剂、灭菌剂等的概念及其作用原理。

紫外线灯灭菌原理

紫外线灯灭菌原理

紫外线灯灭菌原理
紫外线灯灭菌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破坏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DNA和RNA结构,进而引起其死亡。

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主要分为UVA(波长为315-400纳米)、UVB(波长为280-315纳米)和UVC(波长为100-280
纳米)三种。

其中,UVC具有较短的波长并且能量较高,对
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菌力。

当紫外线灯照射到微生物的表面时,其能量会被微生物吸收。

紫外线通过与微生物DNA和RNA中的嘌呤碱基反应,形成
键合,导致DNA和RNA的损伤,进而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和
繁殖,使其失去活力并被杀灭。

紫外线灯灭菌的效果受到灯管的功率、辐射距离和照射时间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功率越高、辐射距离越近、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会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灯灭菌只能对照射到的表面进行杀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灯光能够覆盖到需要消毒的区域,并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

此外,紫外线灯灭菌也无法杀灭隐藏在物体内部或被遮挡的微生物。

总而言之,紫外线灯灭菌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结构,杀灭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简介介绍

紫外线灯简介介绍
紫外线灯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紫外线灯基础知识 • 紫外线灯与健康 • 紫外线灯的优点与缺点 • 紫外线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 紫外线灯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 相关产品与市场情况
01
紫外线灯基础知识
定义和分类
定义
紫外线灯是一种能够发出紫外线的灯具,通常用于杀菌、消毒、荧光检测等领 域。
应用领域
医疗领域
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广泛使用紫外 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杀菌 。
工业领域
工厂、车间等工业场所也会使用紫外 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杀菌 。
家庭领域
一些家庭也会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 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杀菌,特别是在流 感季节和家里有病人时。
实验室领域
实验室中使用的紫外线灯不仅可以用 于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于荧光检测等 实验操作。
• 材料老化与防护:紫外线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材料老化,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紫外线 灯的材料性能和防护措施,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 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尽管紫外线灯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界面设计同样重要。 因此,如何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度,以及优化产品的外观和界面设计,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市场价格与供需情况
市场价格
紫外线灯的价格因产品类型、功率、生产商和销售渠道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进口品牌的产品价格 较高,但品质有保障;国内品牌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在技术和品质上可能与进口品牌存在一定差距。
供需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紫外线灯的认知断提高,其在医疗、美容、杀菌消毒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生产紫外线灯的厂家数量有限,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供 需缺口。

紫外线光疗仪基础知识-光的本质

紫外线光疗仪基础知识-光的本质

一、紫外线基础知识(一)、光的本质光是什么?大家知道发自太阳和其它天体而到达地球的光线,曾越过广阔无垠的太空。

光线显然不同于声和热,它可以不依靠物质而存在。

当光不受物质影响时,它沿着一直线而飞驰。

从这种现象以及其它的证据,已能对光作出定论:它是一种称为光子或光量子的微小粒子流。

照射到地球的光线主要指太阳光,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波长范围180—400nm),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波长范围780nm—1000μm)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400—780nm)。

紫外线属不可见光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80∼400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180~280nm)。

各段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作用:皮肤各层对不同光线的吸收能力不同。

被吸收的光线越多,穿透的就越少,因而作用也越小。

一般情况下,光线对皮肤的穿透作用依次为短波红外线>可见光的红外部分>可见光的蓝光部分>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

即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在皮肤中的透射深度越深。

反之,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在皮肤中的透射深度越浅。

对紫外线来说,UVC穿透深度仅达表皮浅层,大部分被表皮的角质层吸收。

UVB可穿透整个表皮,大部分被表皮所吸收,引起皮肤红斑现象,小部分可到达真皮。

UVA又称“黑光”,可穿透表皮,大部分可达真皮层,并可作用于血管与其它组织,穿透性较UVB更深,对真皮影响更显著。

故临床治疗皮肤病大都采用中波和长波紫外线。

不同波长对人体皮肤的穿透情况见下图:自然界中太阳光的能量分布不一,可见光区占50%,红外光区占43%,而紫外光区仅占7%,由于紫外线所占的能量比例很少,所以在利用日光浴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紫外线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照射时间长,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差,效果亦不理想,因此,现代医学更多的使用人工光源替代太阳光满足对紫外线(强度、频谱)治疗中的要求。

紫外线基础知识

紫外线基础知识

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是一种波长位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波长在100~400nm之间的电磁波。

UV 是紫外线的缩写。

紫外线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生物效应和光化学效应。

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只有UVA和UVB两部分,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

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

紫外线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UVA波段,波长315~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

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A紫外线有附着色素及光化学作用,称为化学线。

UVB波段,波长280~315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

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B紫外线有促进维生素的作用,成为健康线。

UVC波段,波长200~280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

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

紫外消毒基础知识

紫外消毒基础知识

1. 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管照射进行的。

波长在220-300纳米的紫外线称为"杀生命区",其中以260钠米的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DNA,使DNA 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形成嘧啶二聚体(如胸腺嘧啶二聚体),抑制了DNA复制。

另外,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臭氧,臭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很差,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与被照物的距离以不超过1.2米为易,照射时间以视紫外线灯管的功率大小、被照空间及面积大小,根据灭菌效果测定结果而定。

2.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杀死多种微生物。

革兰阴性菌最为敏感,其次是阳性菌,再次为芽孢,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最强。

紫外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而使其灭活,间接作用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杀死微生物。

直接照射培养室消毒,用法简单,效果好。

紫外灯的消毒效果同紫外灯的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呈正相关,辐射强度随灯距离增加而降低,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呈正比。

因此紫外灯同被照射物的距离和照射时间要适合。

离地面2米的30W灯可照射9平方米房间,每天照射2-3小时,期间可间隔30分钟。

灯管离地面2米以外要延长照射时间,2.5米照射效果较差。

紫外灯照射工作台的距离不应超过1.5米,照射时间30分钟为宜。

紫外灯不仅对皮肤、眼睛伤害,且对培养细胞与试剂等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要开着紫外等操作。

3.1.4紫外线消毒3.1.4.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4.2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4)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线是一种高能辐射,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紫外灯消毒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紫外灯消毒主要分为UVA、UVB和UVC三种波长,其中UVC波长的紫外线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

当UVC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的DNA分子上时,会直接破坏DNA链,导致微生物死亡。

这种破坏作用是紫外线消毒的关键原理。

紫外灯消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理:
首先,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是瞬间的,只有在照射的瞬间才能对微生物产生杀菌效果,因此在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时,需要确保被消毒物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受到充分的照射。

其次,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到距离和时间的影响。

一般来说,紫外线的杀菌效果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在进行紫外灯消毒时,需要控制好照射距离,确保微生物能够受到足够的紫外线照射。

同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也需要根据被消毒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来进行调整,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够受到充分的照射。

最后,紫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也会对杀菌效果产生影响。

在进行紫外灯消毒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照射角度和位置,避免紫外线被空气吸收或反射,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总的来说,紫外灯消毒利用紫外线的高能辐射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照射距离、时间和角度的控制,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紫外灯消毒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紫外灯灭菌原理

紫外灯灭菌原理

紫外灯灭菌原理
紫外灯灭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使其丧失生物活性并失去繁殖能力。

紫外灯主要发出短波紫外线,其波长在200到280纳米之间,这是细菌和病毒最易受到破坏的范围。

当紫外线照射到细菌或病毒的DNA或RNA分子上时,能量会被吸收,形成氧自由基和极端活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够直接损伤细菌和病毒分子的结构,阻止其复制和传播。

比较常见的紫外灯灭菌设备是UV-C灯,它特别适用于空气和水的净化以及对于表面的消毒。

紫外灯可以被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水处理设备、冰箱和空调设备等。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灯灭菌需要保持一定的照射时间和距离,以确保紫外线能够达到足够的杀菌效果。

此外,在使用紫外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照射人体皮肤和眼睛,以免损伤健康。

总之,紫外灯灭菌是一种有效的细菌和病毒灭活方法,通过紫外线的能量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紫外灭菌原理

紫外灭菌原理

紫外灭菌原理
紫外灭菌是利用紫外光的辐射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紫外光的波长在200到300纳米之间,称为紫外C波段(UV-C),该波段的光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其原理是通过紫外光的能量,破坏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分子链,从而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和导致死亡。

紫外灭菌的过程中,紫外光会经过空气和空间中的灰尘颗粒等物质,因此需要保持紫外光的强度和剂量。

紫外灭菌装置及其运行条件的选择对于确保有效杀灭微生物非常重要。

同时,紫外灭菌具有瞬间杀菌的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物,不会对水质和环境造成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灭菌只能对直接照射到的表面进行杀菌,不能对盲区或遮蔽处的微生物产生杀菌作用。

此外,虽然紫外光的辐射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紫外灭菌装置时,人体接触到的紫外光剂量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因此,紫外灭菌作为一种有效、便捷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在各类场所和设备的卫生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医院、实验室、餐厅、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紫外线杀菌灯的原理

紫外线杀菌灯的原理

紫外线杀菌灯的原理
紫外线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消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紫外线产生:紫外线杀菌灯内部装有一种叫做氘(Deuterium)或汞(Mercury)的气体,当电流通过气体时,
会激发气体中的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从而产生紫外线辐射。

2. 紫外线照射:经过特殊设计的反射材料使紫外线能被有效地聚焦和照射到需要杀菌的区域。

紫外线主要分为UVA、UVB
和UVC三个波段,其中UVC波段(波长在100到280纳米
之间)具有最强的杀菌能力。

3. 紫外线杀菌:当紫外线照射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表面时,会破坏它们的DNA结构和细胞壁,导致它们无法繁殖和存活。

紫外线能够照射到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破坏其分子键,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这样,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就会被有效地杀灭。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杀菌灯对杀菌对象必须有直接照射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将需要杀菌的物体暴露在紫外线下,并保持一定的照射时间,以确保杀菌效果。

此外,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皮肤和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伤。

紫外线灯基础知识

紫外线灯基础知识

紫外线灯基础知识紫外线杀菌灯的种类近年来,各种新型的人造紫外线杀菌灯不断的问世,其中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

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以外型可分为直型管、H型管、U型管等。

在功率上也有高低之分。

为了不同的需要,又可分为低臭氧(无臭氧)、臭氧、高臭氧等三种。

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不断发展,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也不断的扩大,除常见的物体表面消毒、空气消毒外,新的紫外线消毒杀菌器也不断的被研制成功。

现在用于饮水的消毒、污水消毒、空气净化杀菌器、理发工具消毒、医疗用品消毒、餐饮用具消毒、票证消毒等等不胜枚举,可见应用之广。

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目前使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灯,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灯管照副强度之衰退未被使用者所重视,认为灯只要亮着,就一定具有杀菌能力。

对于灯管的好坏、优劣,都以一般使用日光灯的观念来评估,以目视其可见光芒的强弱,及可见光芒之游离度来判定好坏。

这样的方法,极易被误解,而将未具有消毒杀菌能力之灯管继续使用,当然也将未被澈底消毒杀菌之物品,误认为已完成消毒杀菌,而加以使用。

因而导致感染、中毒、致病之结果,而找不到致病之原因,岂不因小失大。

到底灯管的好坏要如何判定?要如何使用?以下几项重点,敬请列入参考:1. 依据消毒杀菌技术标准的指导,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死亡剂量标准,其剂量是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K(杀菌剂量)=I(照射强度)t(照射时间)}。

从公式得知,高强度短时间与低强度长时间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

一般的使用者,对灯管用了几年?照射强度有多少?是否仍然有杀菌能力?无法作复查检测,完全无法掌握。

对于欲消毒而未被完全消毒之产品,照样生产、销售、使用而不管其带菌状况,实在是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2. 紫外线灯管是以天然水晶为材料之纯石英玻璃管所制造,目前因成本关系与用途不同,也有用高硼砂玻璃管代替的,其特性与效果都有相当之差异。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灯消毒原理
紫外灯消毒原理是利用紫外线辐射的杀菌作用,将短波紫外线照射到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和氨基酸结构,以达到灭活细菌病毒的目的。

紫外线按波长分为UVA、UVB和UVC三个区域,其中UVC 波长在200-280纳米范围内,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

紫外灯消毒中常使用的是UVC紫外线。

当UVC紫外线照射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表面时,会破坏其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从而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

紫外线通过光能吸收,激发微生物中的DNA分子中的嘌呤结构,使其形成氧化物,引起DNA链断裂和交联作用,阻止细胞分裂和繁殖,最终杀灭微生物。

紫外灯消毒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添加化学消毒剂,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风险,也没有产生新的化学物质。

此外,紫外灯消毒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杀灭微生物,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紫外灯消毒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紫外线只能照射到有直线传播路径的表面,因此在光照遮蔽或物体表面有死角的情况下,效果可能不佳。

其次,紫外线对针孔和狭小裂缝的杀灭效果较差。

另外,人体长时间接触UVC紫外线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因此在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时,需要保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紫外灯消毒利用紫外线的高效杀菌作用,成为一种
常见的消毒方式。

通过了解其原理及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利用紫外灯进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次—2次。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200-500mg/L消毒,作用30分钟。致病性芽孢菌污染时消毒剂浓度加大2-4倍。
பைடு நூலகம்
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病房内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铵盐类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
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因所抽负压较强,可使瓶内液体溢出,因此不能用于瓶装液体的灭菌。
灭菌前物品的准备
清洗: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物品洗涤后,应干燥并及时包装。清洗不彻底是灭菌失败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接触脓血便的物品污染严重,不容易清洗,有机物残留影响了灭菌效果。对于污染的医疗器械处理程序应该是先消毒、再清洗。
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装载
01
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02
01
包装:
02
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市售的普通铝饭盒与搪瓷盆,不得用于装放待灭菌的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的器具装放;常用的有储物槽(盒);
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 ;
01
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

紫外消毒原理

紫外消毒原理

紫外消毒原理
紫外消毒是利用紫外线辐射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结构而导致其死亡的过程。

紫外线被分为三种类型:UVA、UVB和UVC,其中UVC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对
微生物具有最强的杀灭效果。

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的DNA或RNA上时,它能够穿透微
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直接照射到微生物核酸上。

紫外线的能量会破坏核酸的化学键,导致DNA或RNA链的断裂和损伤。

这种破坏会阻止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和转录,从而使微生物无法繁殖和生存。

紫外消毒具有高效、快速、无残留物等优点。

它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改变水中的味道、气味或颜色,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水处理中,紫外消毒设备通常将水通过紫外灯管的照射区域,使水中的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下,从而实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在空气净化中,空气中的微生物经过紫外线辐射后死亡,从而净化空气。

在食品加工中,紫外线可以用于对食品表面的杀菌处理。

除了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紫外线还可以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从而导致其死亡。

这是因为紫外线能够造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共价键和氢键的破坏,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紫外线照射时间、照射强度、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此外,由于紫外线无法穿透固体物质,所以在使用紫外消毒时,必须确保紫外线能够充分照射到待消毒的物体表面或水中的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管照射进行的。

波长在220-300 纳米的紫外线称为“杀生命区“,其中以260钠
米的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DNA,使DNA 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形成嘧啶二聚体(如胸腺嘧啶二聚体),抑制了 DNA复制。

另外,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臭氧,臭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很差,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与被照物的距离以不超过1.2米为易,照射时间以视紫外线灯管的功率大小、被照空间及面积大小,根据灭菌效果测定结果而定。

2.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杀死多种微生物。

革兰阴性菌最为敏感,其次是阳性菌,再次
为芽抱,真菌抱子的抵抗力最强。

紫外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而使其灭活,间接作用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杀死微生物。

直接照射培养室消毒,用法简单,效果好。

紫外灯的消毒效果同紫外灯的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呈正相关,辐射强度随灯距离增加而降低,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呈正比。

因此紫外灯同被照射物的距离和照射时间要适合。

离地面2米的30W 灯可照射9平方米房间,每天照射2 — 3小时,期间可间隔30分钟。

灯管离地面2米以外要延长照射时间,2.5米照射效果较差。

紫外灯照射工作台的距离不应超过1.5米,照射时间30分钟为宜。

紫外灯不仅对皮肤、眼睛伤害,且对培养细胞与试剂等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要开着紫外等操作。

3.1.4紫外线消毒
3.1.
4.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
4.2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⑷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C 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卩W/cm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卩W/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 >90卩W/cm2; 功率>20W灯,》60卩W/cm2;功率15W灯,》20卩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灯管中心垂直距离1m 处测定)为:功率30W 灯,>170 卩W/cm2; 11W 灯,>40 卩W/cm2。

3)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

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
184.9nm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8)紫外线消毒器:
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3.1.
4.3适用范围及条件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⑷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C〜40C,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3.1.
4.4使用方法
(1)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 000卩W.s/cm2;杀灭细菌芽抱时
应达到100 000卩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抱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抱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 000卩W.s/cm2,但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弱; 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 000卩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卩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 000卩W.s/cm2,贝嚅照射的时间是:
100 000 卩W.s/cm2 宁70 卩W/cm2 = 1429 s* 60s= 24min。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30W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70卩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

(3)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
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1.
4.5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C或高于40C,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1年标定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