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最新版 直接用】

合集下载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范畴、重要性;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急救原则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评估、急救及护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应急处理能力。

3. 态度目标: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护理态度。

教学内容:一、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1. 定义及范畴2. 重要性及发展现状3. 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二、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1. 生命体征评估2. 意识状态评估3. 病情评估三、急危重症急救原则1. 优先救治原则2. 安全原则3. 快速反应原则四、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1. 心肺复苏术(CPR)2. 急性心肌梗死3. 脑血管意外4. 创伤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护理学基础知识,提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讲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范畴、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 分析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

2. 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讲解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评估及病情评估的方法。

3. 急危重症急救原则- 讲解优先救治原则、安全原则及快速反应原则。

4. 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讲解心肺复苏术(CPR)、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创伤的护理措施。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急危重症病例,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急救和护理。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总结课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

2. 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教学内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学生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急危重症护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讲: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1.急危重症定义及分类2.急危重症危险因素及常见疾病3.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讲:急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监测1.急危重症患者评估的原则和方法2.急危重症患者常规监测项目及意义3.急危重症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第三讲:心肺复苏与危急症护理1.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技能2.危急症患者的护理要点3.预防和处理危急症的措施第四讲: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2.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3.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症护理中的作用第五讲:急危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1.急危重症患者的药物管理原则2.常用急危重症患者的药物及作用3.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第六讲:急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护理1.急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3.并发症护理的注意事项第七讲: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1.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2.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3.心理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课程要求:学生需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练习,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实验室实践中,学生需遵循操作规范,提高急危重症护理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实验操作考核、课堂表现等。

教学评估:通过考核和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

同时,学生能否在急危重症护理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程》教学反馈: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进行反馈,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教案标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目标:1.了解急危重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疾病。

2.熟悉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

3.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和护理技巧。

4.培养学生的护理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1.急危重症的定义和分类。

2.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外伤等。

3.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动脉导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等。

4.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操作等。

5.急危重症护理的护理技巧,如药物计量、输入输出监测等。

6.护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急危重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疾病。

2.示范法:通过模拟患者情况,演示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的操作。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护理操作中,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介绍急危重症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的兴趣。

2.讲授:详细介绍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包括其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要点。

3.示范:通过视频或幻灯片演示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4.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献。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回答第一课时课后阅读的问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2.讲授: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技术,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动脉导管插管等操作流程和要点。

3.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实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评估技术的模拟操作,互相观摩和点评。

5.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布置学生课后任务。

第三课时:1.复习:学生回答第二课时课后任务的问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2.讲授: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技术操作要点。

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应对急性和危重疾病的高级护理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急危重症护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本教案旨在介绍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护理人员在急危重症护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2.掌握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评估方法和操作技能。

3.熟悉最新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常见护理问题和处理方法。

4.提升护理人员处理急危重症护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内容:1.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和分类。

2.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3.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

4.最新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常见护理问题和处理方法。

5.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和协调。

三、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临床演示:通过护理人员模拟临床操作,展示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操作技能。

3.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讨论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疑难问题,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流程:1.概念和分类的讲解:介绍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分类和相关特点。

2.评估方法和指标的讲解:详细介绍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3.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的演示:通过实操演示,展示最新急危重症护理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

4.护理问题和处理方法的分析:结合真实病例,分析最新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5.团队合作和协调的讲解:介绍最新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强调护理团队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检测学员对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技能演示评估:通过实操演示,评估学员对最新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3.病例分析讨论:通过学员的病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员在最新急危重症护理中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静脉输液
学习正确的静脉输液方法,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
口服药物
了解口服药物的适应症、用量和服药方法,确保用药安全。
入院后的护理要点
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使用自动除颤器进行电除颤,恢复心脏正常骤停。
电除颤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电除颤利用电流恢复心律停止和心室纤维颤动,需要正确设置电击能量和确保电极贴附良好。
氧气治疗的基本原理
氧气治疗通过提供额外的氧气来满足患者的需求,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
各种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
注射剂
了解注射剂的适应症、用量和途径,正确使用药物。
2
心率
定期检测心率,观察心率变化,及时做出响应。
3
呼吸频率
观察和记录呼吸频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干预。
空气道的维持
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清除呼吸道积液、气道吸引和实施气管插管等措施。
心肺复苏的方法
1 胸外按压
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频率进行胸外按压,维持循环。
2 人工呼吸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保持氧气供应。
3 自动除颤器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教学 课件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教学课件旨在培养学员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治能力。
什么是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指身体严重受损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度降低,需要及时救治。
常见的危重病人类型
包括心脏病突发、呼吸系统衰竭、中毒、严重创伤等各种高风险病情。
生命体征的监测
1
血压
持续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异常。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学院(部):医护学院系(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授课教师:李夏卉职称:助教
注:此页针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1、12 学时
成都大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自学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自学。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章节一:急危重症护理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和护理原则。

3. 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流程和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1. 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和护理原则。

3. 急危重症护理的流程和团队合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和护理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急危重症护理的案例,讨论护理流程和团队合作。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流程和团队合作的掌握。

章节二:急救技能教学目标:1. 掌握急救技能的基本操作。

2. 学会判断和处理紧急情况。

3. 熟悉急救设备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急救技能的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止血、搬运等。

2. 判断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和原则。

3. 急救设备的应用,如自动体外除颤器、呼吸机等。

教学方法:1. 演示法:演示急救技能的基本操作和急救设备的应用。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练习急救技能,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评估:1.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模拟紧急情况:检查学生判断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章节三:循环系统急症护理教学目标:1. 了解循环系统急症的特点和护理原则。

2. 掌握循环系统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3. 学会处理循环系统急症患者的紧急情况。

教学内容:1. 循环系统急症的特点和护理原则。

2. 循环系统急症的诊断和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3. 处理循环系统急症患者的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循环系统急症的特点和护理原则,循环系统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循环系统急症护理的案例,讨论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循环系统急症的特点和护理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循环系统急症诊断和治疗的掌握。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参考使用)一、课程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ICU监护和灾难救护的相关理论和急救、监护技能。

其任务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危重症病人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急救能力,能肩负起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团队协作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阐述急救生命链的概念和环节、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多发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ICU的感染控制、灾难救护的组织和特点等。

2.能理解并遵守院前急救的原则和工作内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质量要求、ICU的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灾难救护中护士的角色和任务等。

3.能说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三个环节、院前急救的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布局、ICU的设置要求、灾难救护系统等。

技能目标:1.能独立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2.能独立完成气道异物梗阻的判断、有效的拍背、海氏手法;3.能配合团队完成创伤病人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能独立完成淹溺、电击伤、中暑、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5.能在5分钟内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准确评估病人病情,熟练使用多功能监护仪;6.能配合完成各种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7.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呼吸支持的方法;8.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循环支持的实施;9.能配合完成常见中毒患者病人的急救;10.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11.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2.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三管”的护理;13.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4.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消化系统功能的监测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5.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肾功能和体液平衡的监测和护理。

职业道德和素质1.在言行举止上能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对生命心存敬畏;2.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能理解并展示“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3.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初步具备能沉着应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理解并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新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 端坐体位 — 立即开放气道 — 给予有效吸氧
24
(2)先“开枪”、再“瞄准”! B、大出血(Bleeding)
— 立即彻底止血 — 建立静脉通路 — 快速补液扩容
25
(3)先“开枪”、再“瞄准”! C1、心悸(Cardiopalmus)
— 端坐体位 — 有效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26
(4)先“开枪”、再“瞄准”! C2、昏迷(Coma)
3、用于脏无他病,卫气不和的时发热自汗出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 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4、用于伤寒发汗后,表邪未尽的半日许复烦证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 更发汗,宜桂枝汤。(57)
5、用于太阳病虽经误下而表证未罢者
(1)误用攻下,正气未衰,邪犹在表
太阳中风-风寒侵袭,肌表营卫受损,卫外不固, 营阴外泄,营卫失调。
主要脉证-发热汗出,恶风恶寒,头项强痛,脉 浮缓。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
芍药酸寒,滋阴和营,以固护营阴。
桂枝配芍药,于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于和营 之中又有调卫之功。二者等量配伍,即用桂枝发 汗,又用芍药止汗,一散一收,一开一合,而达 到调和营卫之功。
Airway open 如果昏迷或者 呼吸道阻塞、 立即开放气道
第二步 呼吸 Breathing • 有效吸氧
• 人工呼吸
第三步 循环
Circulation • 心脏(心力、心律) • 血管(有无出血) • 血液(量和质)
第四步 评价
Diagnoses • 生命八征 • 心电监护 • 脉氧饱和度
32
有关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请记住 最重要的思路是先“开枪”、再“瞄 准”,采取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 措施。掌握危重症的一般护理措施 。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案第一部分绪论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教学目标及要求熟悉:急救护理学研究范畴。

掌握:1.现场急救的原则;2.院前急救的概念;3.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现场急救的原则,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难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急救组织,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于发展、研究范畴、学科特点与要求(二)主要内容定义: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健康,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危重病救护、灾难救护、战地救护、中毒救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三)实践教学内容本章节无四、考核知识、技能点本章节课后思考题第二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一、教学目标及要求:熟悉:急救护理学研究范畴。

掌握:1.现场急救的原则;2.院前急救的概念;3.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现场急救的原则,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难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急救组织,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建立灵敏的通讯网络;改善院前急救的运输工具;加强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普及社会急救;完善卫生法律法规组建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络和合理的组织体系:扩大社会急救队伍和急救站;科学管理急诊科工作;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战地救护(二)实践教学内容本章节无四、考核知识、技能点本章节课后思考题第二部分院前急救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

最新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教学讲义PPT

最新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教学讲义PPT
(Biblioteka 氏手法)海姆立克与海氏急救法
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 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 、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 惊了。而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 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 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 异物更深入呼吸道。这个发现,使他陷入 了深深地思考。
内窒息
(CO中毒等)
2. 窒息的临床表现及高危人群
窒息的临床表现
机械性窒息的症状:
如果发生呼吸道异物梗阻 ,可从病人的表情、咳嗽、呼 吸声音、面色、胸部呼吸运动 和全身反应等表现出来
中毒性窒息的症状
以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主,一氧化碳中毒, 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 、 呕吐 、 意识 模糊 、虚脱或昏迷
1974年,美国一位老人在进晚餐时被鸡块卡在了喉部, 生命岌岌可危。因为此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 拨打电话呼救。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人
,刚刚在报纸上读过一篇介绍亨利·海姆立克医生
(Henry J·Heimlich)发明的气管异物急救的科普文章。
老人见此情景,马上将学到的技能用到老妇身上。他用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猛捅,或 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 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 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3、引流 立即把病人置于头低45°~90°体 位使吸入的食物胃内容物顺体位流出。
4、拍背 做体位引流时,轻拍双侧肩胛间 区内自下向上促使气管内异物排出。
脱离缺氧状态,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可采取如下措施。
1、掏取 咽喉部被面团堵塞,迅速撑开口腔以手指掏出
2、冲击 病人呈仰卧位,以双手在剑突下向上用力加压 ,若为坐位或立位抢救者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或其他硬物 顶于剑突下,向上猛然冲击,这种方法利用胸腔里的气 流压力,把堵在咽喉气管的食团冲出来。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2 教学目标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急危重症护理的应对策略。

1.4 教学内容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范围。

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1.5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二章:急救护理2.1 教学目标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救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技能培训:进行急救护理的实践操作培训。

2.3 教学内容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急救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4 作业与评估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急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技能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3.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案例,讨论护理策略。

3.3 教学内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3.4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四章: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4.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案例,讨论护理策略。

4.3 教学内容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4.4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5.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设计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模拟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理论考试、实操 考核、案例分析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 的学习效果。
VS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05
CHAPTER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急救药物使用的模拟演练教学案例主要针对急救过程中 常用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休克药物等。通过 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了解急救药物的作用机 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急救药物的使用技巧和 规范操作,提高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急救药物的意识 和能力。
案例四:急救设备使用的模拟演练教学
总结词
设备种类多、操作要求高
详细描述
急救设备使用的模拟演练教学案例主要针对急救过程 中常用的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通过模拟演练 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了解急救设备的作用和使用场 景,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在紧急情 况下正确使用急救设备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助 于增强学生对急救设备的认识和维护意识,提高设备 的有效使用率和安全性。
急救规范
熟悉急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如 急救人员的职业素养、急救操作 规范等,确保在急救过程中遵循 规范进行操作。
03
CHAPTER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设计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患者需求为导向
教学设计应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确 保教学内容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实 践紧密相关。
患者安全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中,应将患者安全放在首 位,强调护理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 及人文关怀。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目标
明确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目的,如提 高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 掌握紧急抢救技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3 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在参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 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更新
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
王一、女、49岁, 车 祸后14 点30分被送入 院。14点 40分突发心 搏骤停,如何急救
案例引入
理论讲解
情景模拟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任务驱动
怎样进行心脏骤 停的现场救护?
教学过程设计
(二)讲授新课
心肺脑复苏步骤 ( 理论: 60min 实训:180min )
心脏骤停概述 ( 10min )
复苏后监护与护理 ( 10min)
教学过程设计
心脏骤停概述
概念
临床表现 与诊断
类型
原因
概述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类型、临床表 现与诊断
护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 正确评估病人 ✓ 判断病情 ✓ 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
心肺复苏术并主动配合医生完成脑复 苏的救治与护理
情感目标
✓ 时间就是生命 ✓ 沉着、冷静、不轻言放弃
教学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
01 对心脏骤停的分类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 进行复习
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 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
课程考核
考核=技能+理论+平时表现
理论笔试
职业道德
学习态度
平时技能考核 综合技能考核
6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近年护士资格考 试通过率超过 98%
执业考试
教学效果
对南阳市7家县级医院的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中 55.07%是我校毕业生。
职场成绩
护理专业毕业生一 次性就业率为 94.8%
就业率
典型事例
房 芳 : 08 届 毕 业 生 , 广 州 军 区总医院实习期间表现优秀, 当年5月被选拔参加抗震救灾 医疗队(唯一一名实习生),现 已留院工
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
期末考试 实训成绩 平时成绩
学生反馈 同行评议 督导听课
7 特色与创新
特色与创新
特色与创新
病例导向教学拉近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情景教学及角色扮演的综合技能练习贯穿整个教 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 作的精神
公共基础课程
• 《护士人文修养》 • 《卫生法律法规》 • 《英语》 • 《哲学》
课程基本信息
专业基础课程
• 《解剖生理学》 • 《病原学》 • 《病理学》 • 《护理药理学》 • 《基础护理技术》 • 《健康评估》
专业课程
• 《内科护理》 • 《传染病护理》 • 《外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儿科护理》
急诊救护
学习过程
重症监护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
内容选取
根据急危重症护理岗位能力需求,选取岗位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
院外救护
1.院外现场救护程序
6.淹溺病人的救护
2.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救护 7.环甲膜穿刺术
3.创伤包扎、止血、固定术 8.触电病人的救护
4.中暑病人的救护
9.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护
课程设置
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常见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学会对各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 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护理事业服务。具有较高的急救意识,能刻苦 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的基础。
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主教材
《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 卫生出版社/周秀华主编 /教材为教育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材简介
共十三章,重点: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重症监护、常见急 性中毒救护等但由于时间的局 限性,在其他课程中已学习内 容不再讲解。
课程设计
院前急症
教材使用与建设
急危重症救治过程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
汇报人易得
目录
content
1. 课程设置 2. 课程设计 3. 教学实施 4. 教学资源 5. 课程考核 6. 教学效果 7. 特色与创新
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主要研究各类急症、危重症等患者抢救护理的一门 综合性应用学科
课程设置
本课题是大专《急危重症护理》教材第五章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重点掌握的部分。 学时安排:6学时(2节理论+4节实训)
教学实施
知识目标
✓ 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 ✓ 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 ✓ 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心脏骤
停时的用药护理 ✓ 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脑复苏的措施熟悉 ✓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复苏后的监测与
因为有内科护理学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疾病 的护理,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重点让学 生掌握心搏骤停的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教学过程设计
心脑复苏步骤
视频 观看
理论 讲授
复苏 步骤
仿真 联系
操作 示范
理论:60min 实训:180min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提问 小结测试
教学评价 理论知识巩固
作业完成
正确有效
技能操作考核
5.现场心肺复苏术
1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
人的救护
院内急诊救护
1. 院内急诊救护程序 2.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3. 除颤仪的使用 4.气管插管术 5.高级心肺脑复苏术
院内ICU救护
1. 院内ICU救护概述 2.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3. 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3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心挠肺复苏 课题地位:
关爱病人4 教学资源教学Fra bibliotek源图书资源
以医学图书为主,馆内现 有各种载体图书资料
余册
教学资源
学历结构
师资队伍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学历 本科 研究生
职称 副高以上
中级 初级
人数 6 1
人数 1 3 2
教学资源
实践条件
我校有三所集临床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为一体的附属医院,拥有一大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带教医生经验丰 富,可供学生临床见习、实习。同时建立了35家较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
教学资源
实践条件
2008 年 2 月 , 护 理 实 训 基 地 被 河 南 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 地建设项目,目前专业实训面积 5200 平 方 米 , 多 媒 体 示 教 室 6 个 , 专业实训室40余个,配备有大量的 实训教学仪器和模型,实训项目开 出率100%。
5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